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说,哪有用金子来做铳子的,这谁用的起?”张四贵一副内行的口气说道。

    “看那成色,好像是黄铜,我的妈呀,这黄铜可是钱啊,这铳子也太贵了……”孙老汉说话了。

    把三十颗子弹压进弹夹,“咔吧”一声插进枪身里安装弹夹的地方,然后赵国华指导着张顺怎样瞄准,怎样发射,怎样射击,费了一番功夫后,张顺学会了使用81式自动步枪。

    见张顺学会了,赵国华便让人把靶子移到二百五十步左右的地方,看着这么远的距离,大家大吃一惊,几乎以为是赵国华搞错了。

    “大队长,这么远的距离,能打得着吗?”程冲怀疑的问道。

    笑了笑,赵国华说道:“等张队长试过,你们就知道了……”

    端着81式自动步枪,张顺用半跪姿势,按照赵国华教的三点一线的方法瞄准了远处的靶子,一扣扳机“啪”的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远处的靶子纹丝不动,有几个人急忙跑过去看靶子,数了数射击孔,还是原来的数字。

    见看靶子的人回来时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张顺就知道打空了,脸上一阵发烧。

    “没关系,再打几枪你就不会打空了,按照我说的方法,端稳枪,眼看枪管前面的瞄准器,靶子、瞄准器准星、眼睛,三点一线……”赵国华指导着张顺。

    张顺又瞄了一会,开始有了感觉,手一扣扳机,“啪”的又是一声枪响,远处的靶子动了一下,“啊!打中了……”几个人欢呼着跑了过去。

    “呀!……这也太厉害了,这么远的距离还能穿透这么厚的木板……啧啧啧……”众人惊叹不已。

    “铳子呢,找一找,看看飞到哪里去了?”一个保安队员说道。大家顺着弹孔的方向一路找去,终于距离靶子二十几步的一棵树上找到了子弹,子弹已射入树身一指多深。把子弹挖出来,看了看张顺开枪的地方,又看了看树身上一指深的弹孔,众人心头一阵发凉,这么远的距离,这么强的威力,再好的盔甲,再强的武艺,面对这火铳也是白搭,这火铳简直就是惊天的神器,也不知道大队长是从哪里得到的。

    众人带着走了过来,带着敬畏的目光看着赵国华。

    赵国华知道大家的心思,平静的说道:“这火铳是我从海外带回来的,名字叫神机铳,此铳射击时不需点火,射击无烟,每次装上铳子后,可连续射击三十次。”

    “射击时不需点火,可连续射击三十次……天哪,这火铳太好了,我大明的鲁密铳比起它来,简直就是一根烧火棍……”张顺双眼发直的喃喃着。

    “张四贵,怎么样,你输了吧,下个月拿了饷银可不要忘了买酒请全中队喝哦……”程冲对着保安队员张四贵打趣的说道。

    “这这……我我……”张四贵支支吾吾的。

    眼一瞪,程冲大声说道:“怎么,你小子想赖账啊,这男人说出来的话,就像那板上顶的钉子,可不许反悔的。”

    “程哥说的对!”这时一个保安队员也接口道。

    看着张四贵为难的样子,赵国华便沉着脸说道:“程冲,你小子可不能欺负自己的弟兄,四贵兄弟家里人口多,你也不想想,他的饷银请了你们吃酒,你们倒是吃的高兴了,可是他家里还有钱买米吗?”
………………………………

第三十七章 射击比赛

    一见赵国华发火了,程冲急忙说道:“大队长,你说的对,这是我的错……”接着又对张四贵说道:“四贵兄弟,刚才我说的话,你别当真,就当是个屁,哥就算是和你开了个玩笑……嘿嘿嘿嘿……”说着话,程冲自己笑了起来。

    “没事没事……我就知道程哥是和我开玩笑的……嘿嘿嘿嘿……”张四贵说着,也笑了起来。

    笑过后,程冲问道:“大队长,我能不能用神机铳打两枪?”

    “可以,今天来这里的人都可以试用一下神机铳,每人限打两枪,当然,打的准的还可以奖励再打两枪。”赵国华笑着道。

    “啊!……太好了……太好了……”众人一阵欢呼。

    大家一个一个的顺序试用神机铳(也就是81式自动步枪),最后,每个人都试用过了有几个人的成绩还不错,被奖励了两枪。

    打完后,赵国华严肃的说道:“神机铳的事大家一定要保密,在眼下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否则会引来无数的麻烦,看你们喜爱神机铳的样子,我宣布一件事,那就是谁的枪法好打的快,打的准,谁就第一个配发神机铳,神机铳的数量可不多,一个月后考核,优秀者就配发……”

    “大队长,你看我的吧……”程冲信心满满的说道。

    张四贵怯怯的说道:“大队长,我也要神机铳……”

    孙富豪气的说道:“说废话没用,一个月后靶场上见……”

    “我一定要第一批配发神机铳,否则我这个中队长就没脸再当了……”张顺目光狂热的看着81式自动步枪,心里暗自道。

    一个月后,在村后的小山谷里,长枪一中队的队员们手执长枪站在村子周围警戒着,村里和化工坊的人围坐在山谷两边的上坡上兴致勃勃的看着靶场上将要的射击比赛,村民从没看过打靶比赛,有此机会,大家高兴极了,天亮后才吃过早点,大家就扶老携幼的来看比赛,为了感谢县衙对保安队的支持,赵国华还邀请了宋县令和牛师爷王捕头及几个捕快到场观看打靶比赛,观众多,参加比赛的保安队员心里倍感压力,生怕打不好被人笑话。

    准备工作做好后,赵国华看了看上坡上观看比赛的众多百姓,又看了看排的整整齐齐已做好打靶准备的保安队员们,他大声说道:“现在我宣布,鸣凤村保安队火铳射击比赛现在开始,队员们报名出列参赛……”

    “直属中队队长张顺,已做好准备,请允许射击。”张顺出列后举手对着和坐在靶场第一排赵国华举手行礼报告道。

    第一排中间坐着宋县令赵国华和牛师爷王捕头,两边分别是孙老汉和他大儿子孙富及化工坊的几个小组长和几个捕快。

    “同意!”赵国华干脆利落的道。

    张顺后退几步,转身,接枪,瞄准,射击,动作利落,一起呵成,“啪”的一声,枪响靶动,“九十二环”那边的报靶声传来。

    “好!好!好!,不愧是我们直属中队的队长。”队员们高声欢呼着道。

    看了保安队员们的欢呼,宋县令等人也知道这张顺枪法了得了,于是牛师爷便问道:“国华兄,这九十二环是什么意思?”

    赵国华就耐心的和他们了解释起来,原来他是采用了后世的以环计算射击准确度的方法,靶子上画的也是一个个的圆圈。

    听了他的解释,宋县令说道:“能打中百步外一个小碗大的目标,这张顺确实枪法了得还是明远训练有方啊。”

    “也没别的技巧,就是多打多练而已。每个士兵每天射击不低于三十次。”赵国华谦虚的说道。

    牛师爷说道:“国华兄,你如此训练,可是所费不少啊。”

    “是呀,上次从南京军器局买回来的火药一用去了了四分之一了。”赵国华感叹的说道。

    最后,比赛结束,参加比赛的八十名火铳手,平均每人射击了五枪,有二十个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九十环以上。

    送走了宋县令等人,在保安队,开了一个短小而隆重的授枪仪式,射击成绩优秀的二十个火铳手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神机铳,也就是81式自动步枪。

    “人在枪在,人死枪毁。”队员们举手宣誓。

    看着队员们喜爱的抚摸着自动步枪的样子,赵国华知道,新的武器,必须配合新的作战方式才能发挥出他的作用来,凭借三百来支81式自动步枪,力量还不足,必须还要有别的装备配合作战才行,大炮暂时搞不到,就是搞得到也不实用,必须有一种能随身携带的爆炸物

    “随身携带的爆炸物……随身携带的爆炸物……”赵国华自言自语的念叨着,突然他眼前一亮:“随身携带的爆炸物,那不就是手榴弹或手雷吗?”他兴奋的去找铁匠去了。

    张老五是永新县有名的铁匠,手艺又好,上次还是找他制作的手摇火药抛光机,现在赵国华自然还是找他合作。

    “赵队长,这是做啥用的?”张老五看着酒瓶状的手榴弹图形不解的问道。

    看了看他,赵国华说道:“张师傅,这东西的用途你以后会知道的,只是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这东西不要求用好铁,只是外面的壳上需要有一些凹槽,你看好不好做?”

    “这东西太简单了,不知赵队长需要做多少?”张老五自信的问道,他心说:“最好能做个二三百个,每个赚两文钱,这样就可以赚五六百文了。”

    听了他问的话,赵国华,说道:“张师傅,你先按照我的要求做十个出来,做的合格的话,我要做一万个。”

    “多少?一万……个?赵……赵队长,我……我没听错吧……”张老五吃惊的结巴着问道。

    淡淡一笑,赵国华说道:“张师傅,你没听错,确实是一万个!”

    十万个这东西,每个赚二文钱就是二两银子了,这可是顶他干个一年半载年了,张老五兴奋的躬身拱手道:“小人一定会让赵队长满意的……”

    赵国华笑着说道:“赵师傅,你不要忙着高兴,我要的数量巨大,你铺子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和人手么?”

    “这个……确实没有,不过我会想办法的。”张老五搔着头皮不好意思的说道。

    看他的窘样,赵国华说道:“张师傅,你先按照我的要求搞出十个样品来,待我试用合格后,我就把货款预先付你一半。这样你就不为难了。”

    “好!好!好!”张老五连声答应着,然后召集了几个徒弟开始炼铁。

    赵国华耐心的等着。

    终于,张老五炼好了铁,在赵国华的指点下,经过几次试制,终于按照他的要求做好了十个样品。又找木匠加了手柄,拿着这十个手榴弹样品,赵国华高兴的回到了鸣凤村,在手榴弹里按照不同的份量装入了火药,经过十次的投掷试验,终于找出了手榴弹的爆炸威力和火药装入量最合适的比例。

    过了一天,他就和张顺带着三百两银子去了张老五的铁匠铺,把银子交给了他,说好了交货日期,两人这才回去了。

    这天,吉安府府衙后堂,知府孟良臣和夫人杨氏正在说着话,孟良臣是山东临清人,天启三年的二甲进士,今年五十岁,身材修长,皮肤白皙,淡眉细眼,长条脸,喜怒不形于色,颏下是一部修剪整齐的浓黑的山羊胡,红色的胸前绣有云雁的四品官服为他增添了无形的威严。

    明代服制文武官员的袍子分为三种颜色,一品至四品袍子的颜色为绯色也就是红色。

    孟良臣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孟飞今年二十五岁,已中了举人,现在京师的姨夫家攻读,女儿孟玉晶年方十七,已许配礼部伺郎王成亮的三儿子王虎,只等明年中秋佳节就过门。

    “女儿,你这次去外公家玩耍,记住不要和那些表妹们到处乱串了,须知你出身于官宦之家,又是许了婆家的人了,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了,不要让人看轻了我们……”杨氏在正言训导着女儿。

    杨氏今年四十岁,出身于商贾之家,气量狭小,待人苛责。

    孟玉晶笑着道:“母亲,你怎么这样说我的那些表妹们,我怎么是乱串了,我只不过和她们出去走走,逛逛商铺,看看杂耍而已……像在家里一样的整日闷在绣楼,我还去外公家做什么……”

    “你这死丫头,你是女的,不在绣楼,你想去哪,难不成娘开个铺子,你去守着?”杨氏笑骂道。

    孟玉晶调皮的笑着道:“守就守,守着铺子看着过来过去的人,听着那各式各样的叫卖声,总比闷在绣楼里开心……嘻嘻……”。

    “算了,娘不和你说了,要开铺子,等你过门以后,让那王伺郎的儿子为你开吧……到那时,娘就管不着你了……”杨氏打趣道。

    孟玉晶脸红红的嗔道:“哎呀……父亲,你也不管管娘,……你看他怎么又说起那个人来了……烦不烦呀……”

    看着她母女俩在那斗嘴,孟知府捩着颏下的胡须微笑着不说话。

    这时一个顶盔掼甲的军官走进来后,单腿跪在孟知府面前高声道:“报告大人,护送小姐的军兵已整好队,请大人示下。”

    这个军官是吉安府千户所的千户鲁大诚,奉命带军兵保护孟小姐过井冈山。鲁大诚现年三十五岁,身材粗壮,面黑额阔,一张大嘴掩在一大蓬浓黑的络腮胡须中,张嘴就露出满口的大黄牙。笑起来声音洪亮,有敲铁器的声音。他荫袭父职,祖传武艺,使一把长枪,手上也有几手绝活,人称小尉迟。一年前才从湖广调入吉安府。
………………………………

第三十八章 孟小姐被劫

    “柳千户,此次小女访亲的一干人等就有劳你护送了,事成回来后本官有赏。”孟知府捋着颏下修剪整齐的漆黑胡须温言说道。

    “谢大人,卑职一定不负大人的重托,保护小姐平安过井冈山”柳大诚大声道。

    孟良臣说道:“本官知道鲁将军武艺高强,可是听说井冈五虎也不是好对付的,本官的前任还曾多次派兵去围剿过,可是结果却……”说到这里,他不往下说了。

    打人不打脸,在场官浸淫多年,有些事是不能说透的。

    鲁大诚名字中虽有鲁字,可他绝对不傻,听了孟知府的话,他豪气的说道:“大人请放心,那井冈五虎虽说是有些本事,可是卑职也不是吃素的,这次护送小姐过井冈山,不遇上他们便罢,如果遇上了,少不得的陪他们玩玩……”

    “胡闹,你陪他们玩玩……我女儿出了差错怎么办……”孟知府训斥道。

    “对不起,孟大人,卑职说错了,请大人恕罪……”鲁大诚急忙低头请罪。

    不悦的看了他一眼,孟知府心说:“一个粗坯军汉也敢说此大话,你当以前知府无能吗?”

    明朝中期以后,军人地位就下滑的厉害了,整个社会重文轻武,一个七品的知县也敢呵斥三品的指挥使,鲁大诚一个五品的军官在四品的知府孟良臣面前犹如奴仆一样。

    想到女儿还要靠此人护送过井冈山,孟良臣的脸上又挤出一点笑容,他笑着对柳大诚说道:“鲁将军有此雄心,本官葚是高兴,待此事完成后,本官就上奏朝廷,派将军围剿井冈五虎……”

    “谢大人成全!”鲁大诚高兴的说道。

    “好了!鲁将军的心意本官已经知道了,现在随本官出去看看你的精兵吧……”孟良臣说道。

    站起身来,鲁大诚躬身抬手向外说道:“请大人校阅。”孟良臣当先走了出去。来到府衙的外面,只见三百军兵排着整齐的队伍站著,挎刀执枪,甲胄鲜明,颇有一点精兵的味道。

    孟良臣看的暗自点头,脸露微笑,心里说:“这鲁大诚带兵还是有一手的。”

    见状,鲁大诚得意的笑了,说实话,为了这次护送的任务,他把千户所里仅剩的五百多士兵中的一百个精兵抽了出来,又临时去各个赌场借了二百个打手充作兵丁凑够数,说起来这也不能完全怪他,明末的军队除了九边重镇的兵还有些战斗力外,其余地方的兵已是孱弱不堪,之所以会造成如此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明朝中后期,九边重镇就长期面对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威胁,军费的大部分就花费在九边的军队身上,其余的军队的军费就少了,南方的军队军费更少。南方的军队军费虽少,可军队的数量不少,随着政治的**,军队也迅速**,由于长年不打仗,士兵基本蜕变成了各级军官手下的雇农,为了升官发财,各级军官不仅把麾下的士兵变成了雇农,而且拼命贪墨士兵的军饷,当士兵无法在卫所里活下去而卖儿卖女的时候,出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为了最大限度的贪墨士兵的军饷,各级军官依然按照原来卫所士兵的数额向上级要求军饷,已逃走的士兵军饷拨下来后,就进了各级军官的腰包,有如此好处,军官们对卫所士兵的数量多少也就好不在意了,到最后最多的卫所,人数几乎只有原来的一半,而且还是老弱病残居多。

    鲁大诚他也就是个普通的军人,面对明末军队的这种**,也是有心无力。

    “鲁将军,你带的好兵,本官见到兵备道陈晟大人时,一定如实说与他知道。”孟良臣笑着说道。

    兵备道,是一种官职的名称。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永乐以前,各地总兵不设专官,有事命将,事平还朝。后来边方多事,遂留总兵长期驻守各省要冲地区,这些驻守总兵多为武夫,疏于文墨。洪熙时,曾派遣参政、副使等官,前往各总兵处,协助整理文书、商榷机密,不过当时并未领有军务。

    正统、景泰之间,常遣布政司参政或按察副使至总兵处整理文书,赞理军务,本为临时性差遣。弘治年间始遍置整饬兵备之“道员”,称为兵备道,旨在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掌监督军事,并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此官由按察使或按察佥事充任,是分巡道的一种。又称兵备副使,兵宪。有整饬兵备道、抚治兵备道等称谓。

    明朝素来是推崇以文治武,文官做监军,制定军事计划,决策在哪儿打仗,怎么打仗,要有什么样的目标。而武将需要做的,则是把这场仗打赢就是了,所以明朝出现的兵书虽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如何练兵,如何加强士兵的士气和服从性,如何攻城拔寨这种战术甚至是战法层次――相对来说层次很低。而战略层面的大局,则是一点儿都没有,全都由文官把持着。

    兵备道虽是正五品文官,品级不算高,和守备一样,但是权力却是极大。

    据《明史职官志》记载,全国总计约有二百余道(二百五十左右)。其中有分巡道、分守道、督粮道、提学道、兵备道、督册道、清军道、抚治道、招练道、屯田道、水利道、管河道、骤传道、盐法道、监军道等等。分巡道官员分别由按察司副使或佥事兼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督理所辖府、州、县的诉讼、刑法事宜。

    清代沿置。巡、守、兵备道设置趋于合一,由功能单一的机构向集民、财、军及其他各种专项职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转变,民国时期固定为省县之间的地方层级,从制度承袭的角度来讲,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直承民国时期道的建制,从运行机制与性质职能角度来讲,则与明清时期的道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谢大人!谢大人!……”鲁大诚兴奋的双眼放光,连声感谢道。

    能入得了兵备道陈大人的心,他这小小的千户,可就是鱼跃龙门了。

    出了吉安府城,鲁大诚把三百个士兵分为四拨,前面七十个开路,后面三十个尾随孟小姐坐的马车,左右各一百个兵丁护卫,看起来是万无一失了。

    “兄弟们,走快点,把孟小姐送过井冈山,护送到安全地域,我们就完成任务了,回来我请大家喝酒吃肉……”鲁大诚骑在一匹枣红马上,盔明甲亮,手执一杆亮银枪,看上去威风凛凛。

    “将军,你说的可是真的?”有个小兵大着胆子问道。

    看了他一眼,鲁大诚笑骂着道:“王狗子,老子说话从不打逛,回来后,老子卖十头猪,二十坛酒,撑死你****的。”

    “宁做饱鬼也不做饿神,我可是一年没吃过肉了,回来后我要大块大块的吃肉,吃那肥的流油的大肥肉……”王狗子咽着口水说道。

    “王狗子,你小子别说了,再说老子的口水快出来了……”另一个小兵笑骂着道。

    “哈哈哈哈……”其他的士兵一起大笑了起来,队伍的行进速度也变快了……

    三个时辰后,大家已走近了井冈山,为了不惊动山上的土匪,众人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土匪的关卡,翻过了井冈山。回过头看着逐渐远去的井冈山,柳大诚终于松了一口气,指挥着士兵们继续赶路。

    这时前面突然尘头大起,似是有兵马迎面过来。

    “快准备迎敌……”鲁大诚急忙叫道。士兵们急忙抽出刀,手执长枪,列成圆阵护卫着孟小姐坐的马车。

    很快的,一队人马走近了,里面有三个骑马的,两男一女,背后是四五百个衣着各异的壮汉。

    鲁大诚一看,心里一咯噔:“坏了,遇到土匪了!”,他下意识的握紧了枪杆。

    双方谁也不说话,静静的对峙着。

    过了一会,那女的说话了,她娇声问道;“你等可是吉安府的官兵?车里的人是谁?”

    看了一下双方的人数对比,鲁大诚也不敢硬来,便拍马上前,挂好亮银枪,拱手说道:“在下吉安府千户鲁大诚,奉知府孟大人的命令,护送孟小姐回家,不知对面女侠作何称呼?”

    “咯咯”一笑,这女的说话了,他说道:“我是井冈五虎之一的燕子虎柳芳菲,那两个是我二哥矮脚虎陈大山,四哥过山虎刘有田……”

    “哦?……久仰久仰,原来是三位大侠……”鲁大诚说着,满脸堆笑的抱拳行礼。

    “山野之人,不敢受千户大人的大礼。”矮脚虎陈大山冷冷的说道。他是私盐贩子出身,对官府的人没有好感。

    过山虎刘有田看了看鲁大诚,又看了看对面刀出鞘,弓上弦,手执长矛的兵丁以及他们护卫的马车,冷冷一笑,他说道:“鲁千户,你是官兵,我是土匪山贼,你就别和我套近乎了,我们还是按规矩来。”

    “按规矩来?不知陈二侠说的规矩是什么?”鲁大诚急忙问道。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刘有田背书一样的说道。

    “你?……”鲁大诚有些火了,心说:“他娘的,要买路钱要到官兵的头上来了,真他娘的是找死……”他从得胜勾上摘下了亮银枪,就要上前厮杀。
………………………………

第三十九章 官兵出战青龙寨,

    见状,柳芳菲娇声道:“柳千户可是想硬闯?你可要仔细想好了,我们的人马比你的多,就算你能闯过去,你护卫着孟小姐的车驾,能走的快吗,只要我一声响箭射上天空,我们的大队人马就会赶来汇合,到时候可就不是钱的事了。”

    听了她一番带威胁的话,鲁大诚冷静了下来,沉声道:“柳女侠说个数吧,看我能不能凑齐。”

    “臭女人你等着,等老子回去禀报了孟大人,让他去找指挥使大人发兵来灭了这班土匪山贼,到时候老子要把你抓回去压在胯下操个够……”他看着柳芳菲暗自咬牙。

    “咯咯”一笑,柳芳菲娇声说道:“看在鲁千户的面子上,你们全部人过去,只需交过路费白银五千两即可。”

    “五千两?这太多了……”鲁大诚哭丧著脸道。

    刘有田冷冷说道:“千户大人,这五千两可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打了折的,要是别的人,没有一万两根本不行……”

    “是!是!是!,我知道几位的好意,可是在下一时实在是凑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啊,能不能先赊着,等在下回到吉安府再想办法凑来。”鲁大诚赔笑着道。

    他想先把这些土匪骗过去再说。

    听了这话,矮脚虎陈大山火了,他怒骂道:“姓柳的,别给脸不要脸,你当哥几个是傻子吗?没银子就别他娘的想过去,当然了,如果你有本事把我们三个放倒在这里,也可以不花一文的过去……”说完,他就把大斧端了起来。

    见状,杨大诚无计可施了,心想:“不打一仗是不行了,不说自己没那么多的银子给,就是有也不会给,堂堂的千户军官,被土匪山贼勒索,还乖怪的交了过路费,以后就没脸再在军中混下去了。”想到这,他沉声道:“也罢,既然陈二侠如此说,那在下就陪陈二侠走几招,还请陈二侠不吝赐教……”说完,拍马舞枪冲了上去。

    两马相交,一枪一斧打的“叮当”作响,鲁大诚不愧是家传的枪法,和矮脚虎陈大山战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败,甚至还有一点优势。要不是仗着力大,陈大山已输了。

    “哟……这姓鲁的手底下还有两下啊!”刘有田边看边说道。

    柳芳菲说道:“让我助二哥一臂之力。”说完,手一挥,一枚燕子飞镖呼啸而去,听见了啸声,鲁大诚急忙一个蹬里藏身躲过了飞镖,陈大山见状,手举大斧,一个力劈华山就劈了下去,见情况紧急,鲁大诚手一抬,一支袖箭对着陈大山咽喉而去,显然是打算同归于尽。

    没办法,陈大山只得用斧把去挡,鲁大诚乘机拍马跑开。

    “兄弟们,给我上,把这些狗官兵打跑……”陈大山挥着大斧又冲了上去,刘有田和柳芳菲也跟着冲了上去。

    独木难支,鲁大诚只得败退下去,小喽喽们围住了孟小姐的车子。

    看着华丽的马车,柳芳菲高声对败退在远处,可还看着这边不走的鲁大诚和军兵们说道:“鲁千户,你回去告诉孟知府,孟小姐我们就请上山做客了,叫他拿十万两白银来赎人,以半个月为限,半个月后我就保不了她的清白之身了。”说完,炫耀的高声道:“弟兄们,推着我们的十万两银子上山,今晚每个弟兄一斤肉,一斤酒……”

    “啊!……太好了,又有酒喝有肉吃了……”喽啰们兴致高涨的说笑着,推着马车向井冈山而去。

    看着这一切,鲁大诚又气又急,打又打不过,无奈之下,只得收罗败兵,垂头丧气的向吉安府姗姗而归。

    回到吉安府城,来到府衙,鲁大诚跪倒在知府孟良臣面前请罪。

    “哎呀……我的女儿……你要是有什么变故……娘也不活了……呜呜呜呜……”杨氏披头散发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声悲痛而凄惨。

    知府孟良臣打声呵斥:“哭哭哭……你就知道哭……哭有用吗,哭能把女儿从井冈山的山贼那里哭回来嘛?真是烦死了……”

    杨氏听的大怒,她从地上腾地蹦起,指着孟良臣骂道:“好呀,你这老东西,现在你嫌老娘烦了,也不想想你当官前的穷样,想当初要不是你事先就把奴家……”

    “住口……”孟良臣厉声呵斥。

    杨氏这才发现说走嘴了,也未再继续说下去。

    看了跪在地上的鲁大诚一眼,见他一副浑浑噩噩的样子,似乎没听见刚才夫人说的话,他暗自赞许的点了点头,高声道:“丫鬟,你等快把夫人搀到后院去,本官还有要事和鲁将军商量…”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