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第三世-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八品:采女、奉仪
三十级文散官则是在杨广的‘九大夫’制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光禄大夫(从一品)、前、后光禄大夫(正、从二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前后左右正议大夫(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前后左右通议大夫(对应五品四阶)、前后左右朝请大夫(对应六品四阶)、前后左右朝散大夫(对应七品四阶)。在八品、九品四阶上,则分别设立前后左右朝议朗、前后左右宣直郎。
三十级武散官分别是正一品大元帅,从一品元帅,正从二品的次帅、少帅,正从三品的辅国大将军、卫国大将军!接下来的就更简单了,四品四阶分别前后左右四大将军,五品四阶为四镇将军、六品四阶四定将军、七品四阶四平将军、八品四阶四征将军,九品四阶则为上校、少校、上尉、少尉。
至于大隋兵制也不科学合理
单纯从府兵上说,千人府、二百人团、一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火的确是够了,但是这一套并不适合作战部队,主要问题是规模过小,不利于统帅进行统一指挥,在突发战争中,由于从属问题,不利于随机应变,导致错过战机,被敌人一一歼灭。
故而,对于作战部队,杨侗设立了万人军、五千人师、千人卫、三百人团、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火七级。其中军的主将为三等将军,分别大将军、上将军和将军;师设正副三将,正将为虎贲将军、副将为左右虎牙将军;卫也是正副三人,正将为鹰扬郎将,副为左右郎将,团为校尉、旅为旅帅、队为队正、火为火长。
另外——各郡有维稳郡兵,县有民团,尽归兵部管辖,主管将领称为都尉、副将称为校尉,关系清晰明了。
军级最高长官之上又有天策上将军一人,统帅各军,这一职位当然是杨侗本人。
目前军级大将军、上将军、将军全部空缺。
李靖、李景、裴仁基、杨善会、杨元弘、高君雅、高雅贤、韦云起、邓暠、王辩、贾务本、王威、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苏定方、尉迟恭、薛万述、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周绍范、沈光、钱杰、麦孟才、麦仲才、张镇周……等文武兼备的智将、武将都从师级虎贲郎将起步。
不过诸多虎贲郎将的军职虽然一样,资历、功劳却不同,像李景来这种老将,他的资历肯定远高其他人,资历的区别由武散官来体现,散官品阶高低示资历。
功劳不同则由爵位来体现,比如说李景资历虽高,但是为杨侗所立的功劳却远不如最初追随他的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和李靖,也不如文官里的杨恭仁、杨师道、孔颖达,所以这八人现在已是第一批县子。
当然,李景有杨广册封的从一品滑国公,这个杨侗肯定会承认!只不过其他人的爵位可以升到国公,而李景已经到顶了,他的功劳积累到一定时候还是滑国公,但这是杨侗所封的滑国公,和杨广版本的截然不同。同样道理,裴仁基、杨善会、杨元弘、韦云起、邓暠、张镇周等老一辈的文武散官,杨侗也都一一认账。
只不过他们现在的优势,无非是在俸禄上体现罢了,但杨侗对于‘从龙之臣’一向大方,私下里赏赐的钱财珍宝并不少,所缺的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
在名这一方面,可谓是委屈一众老伙计了,但杨侗也没办法,因为他要体现北隋官制的高品质。像李渊那样随随便便就甩出近百个国公的壮举,不仅没意义,还会导致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问题出现,最终,极有可能造成悲惨的发生。
杨侗麾下文武都是豁达之人,并不在意这些虚名,再说了,现在全天下都是反王,有的是晋升的机会!杨广册封的职位是萎靡的过去,他们更在意未来的辉煌,杨侗‘小小’的册封,品阶虽低,但含金量高,是精神的起点、是辉煌的未来!
“殿下,我们的地盘大了一倍,三省九部、九寺四监是不是都应该完善起来了?老实说,微臣压力挺大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杨恭仁提出了意见。
杨侗沉吟道:“诸位以为呢?”
杨恭仁、杨师道、魏征、孔颖达、姜行本、刘政会、凌敬精神陡然一振,之前,杨侗一直不愿设立名目繁多的部门,主要是设了也白搭,除了空耗国库,没啥用。
但是,大家认为杨侗虽不称帝,北隋却是一个事实上说的独立王朝,该有的必须有。
此时,难得听到杨侗松口,众人连声附和。
杨恭仁又说道:“战争年代,讲究效率,若是有了门下省和中书省,事事需要走程度,很容易误时…微臣以为暂时不用设立。不过尚书省应该加强起来了!”
杨侗道:“现在六部,已经发展到了九部,杨仆射认为如何分职?”
杨恭仁道:“尚书省九部,设左中右三个仆射职位,各统三部。而九部之中,有忙碌的吏部、兵部、民部,有清闲的礼部、御部,也有职能单一的商部、学部!故而,臣建议忙按照闲搭配的原则,分派给三仆射。”
杨侗点头道:“合情合理,以后左仆射掌管吏部、礼部、御部;中仆射掌管民部、工部、商部;右仆射掌管兵部、刑部、学部;仆射以下,左右侍郎为次官、左中右丞各一…都事六人、主事六人、吏部考功六人…诸司设左右郎中各一,左右员外郎一人…左仆射不变,各部侍郎升为尚书,调韦云起为礼部尚书…”
“来恒为吏部右侍郎”
“张万岁为太仆寺卿,掌牧马、畜牧政令。”
“宇文温为将作监,将作大匠!”
“其他主职暂且空着,等有了合适人选,再一一设立起来。先把令史、书令史、掌固之类毛毛小官招募了再说!”
听到毛毛小官之说,众人无不大汗!
………………………………
第119章:水师
今日是邺城不平凡的一天,新城开放不久,秦王杨侗即以泰山压顶之势击溃李唐,收复并州全境……两大喜事接踵而来,二喜相衬,让迷信的古人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好兆头,对未来,人人是充满了信心。
今夜不设禁的邺城非常热闹,仿佛过年一般。街道上行人面带笑容,偶尔会有邻里凑到一起乘凉,谈天说地唠家常。
但总的来说,聊天内容都绕不开隋军大捷,以及对自身过去的回忆、现在的满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总而言之,这一天的邺城活力四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美好、欢乐的气氛随着夜风吹到了神武宫后苑。
一重御苑!
卫凤舞、水天姬、长孙无垢姐妹仨聚在一起聊天,聆听老二水天姬话说河东郡战事!
水天姬口才极好,逗得老大、老三不时娇笑。
小舞和心思转变的无垢十分想念自己的丈夫,可她们也知道庆功大宴不是一时半会结束的。
小舞心知丈夫每次出征回来,都会在大宴结束后,再家人一起吃家宴,早早就命人备下好酒好菜,只等丈夫晚间来。
谁知三人在四口之家的霞晖宫等到半夜也不见杨侗人影,小舞心中便有些疑惑,找来贴身宫女初月询问:“殿下呢?醉了吗?”
初月刚好从朝天殿打听回来,了解一此情况,如实答道:“殿下和文武大臣,正在朝天殿旁边的朝阳殿议事……”
“这样啊……”小舞想了想,又问道:“可知殿下什么时候回来?”
初月摇头道:“奴婢也不清楚,只知道殿下和诸位大臣很高兴…殿下与大臣们议事,从不允许下人接近的。”
小舞理解的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吩咐御厨再做一些饭菜,与桌上的一并送过去!多做一些肉食,将军们都喜欢这个。”
“喏!”
…
半夜!
朝阳殿灯火通明,
商定好北隋一系列官制以后,杨侗与诸多文武就当前时局交换了意见,武将主开拓、文臣主治理。
武将认为并州战役太过轻松,军队受损不大,应当拿下黄河以西的关内道的梁师都,或是南下中原、青州。
文臣认为并州刚入手,人心尚未归附,而且新政触犯众多大中小世家的利益,这些人固然敢怒不敢言,但若有敌对分子策反,必将蜂涌而起,当务之急是如同以前那般,夺一地治一地稳一地!过度开拓的结果一定会走李渊的老路。另外,若是太过强势,容易让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以当前实力,北隋不足以对。
综合了个中优劣,杨侗选择了稳!
“武皇帝有文帝遗留下来如此财富,却因为过度透支民力,使天下大乱!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啊!今我立足冀州不足两年,虽说是人心归附,但根基并未稳固,战乱的创伤尤在,而并州就不必说了,这是新的地盘,强行推广各种制度,难免会引来小规模暴乱,必须要有军队坐镇。等一年半载之后,并州老百姓就会适应、认同了我们的政策,那时候即使有人不安分,也拉不起大规模的军队,有所破坏也不不出一郡。如果我们连连动兵,只会勾起人们不堪回首的记忆,于国不利、于民不利!”
“休养生息是一两年内的主题!文官竭尽全力发展民生、整顿吏治、广积钱粮!武将精读兵书、培养武官、苦练精兵、严格军纪。打仗嘛,还怕没机会?只要我们手中有雄兵,随时都可以用泰山压顶之势将各路反王荡平。”
“遵命!”众文武轰然应是。
杨侗目注张镇周,道:“一直以来,我就打算组建一支水上雄师,但从我立足冀州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分身无术;最关键是缺乏没有一人,能够指挥水军作战……张将军先后在周法尚、来护儿、陈棱这三位水上雄帅效力过,也多次单独率领水师作战过!从现在开始,张将军便是水军主将,负责水军的组建、募兵、训练、指挥!从江都开来的战船全部给你训练水军。”
张镇周此时的名气不大,但在史上的唐朝却大放异彩。在李唐平定萧铣、攻取辅公祏诸多战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张镇周在为人处世上也值得称道。因立有大功,张镇周被李渊任命为舒州大都督,舒州是的故乡,亲朋好友遍布城乡。
张镇周返州之日,脱去官服,然后命人置办上好的酒菜,在故居招待亲朋旧友,开怀叙旧十日,然后将自己战功获得的财物全数分发给亲朋好友,并说道:“我们现在是朋友,明天我张镇周是大唐在舒州的官员,若亲朋故友犯法,我将行使官员的使命,对谁都不徇私。”就如他掷地有声的话,上任后严格遵守法令治理舒州。关心广大百姓疾苦而从不偏袒亲族、不营私、不循情。在他的治理下,战后的舒州秩序很快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此事还记载在《龙文鞭影》这本儿童启蒙书籍中,成为教育后世的榜样。
“多谢殿下厚爱!臣决不负殿下重托。”张镇周得杨侗如此看中,很激动的作揖行礼。
“水军军港设于渤海郡,工部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建造出来,在军港附近兴建一坐大大的造船坊,广征善于造船的能工巧匠,进行战船的打造。同时‘天工院’竭尽全力的设计更大、更稳、更快、更安全的新式战船。”
给工部下达了任务,杨侗又向民部侍郎杨师道交待道:“钱、人、物,优先考虑水军。”
“喏!”
姜行本、杨师道起身应命。
张镇周见杨侗如此重视水军,激动之余,同时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拱手道:“殿下,臣要几个人,请殿下恩准。”
“请说!”杨侗笑着。
张镇周道:“周法尚将军次子周绍祖,来护儿将军五子来弘、六子来整!”
杨侗大声道:“准了!”
来护儿共有十二个儿子,在江都之变,与父亲来护儿同时牺牲的就有八人!哪怕是曾经参与过杨玄感叛乱的来渊,也战死在江都东城郊。老五来弘、老六来整、老十一来恒、老幺来济与张镇周负责接应和护送萧后,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来氏一门,终不负隋,尽显忠贞气节!
………………………………
第120章:敲诈
这一日,李渊的和谈消息传到了邺城!
“李渊要和谈?谈什么?有什么好谈的?”
“李唐礼部尚书裴矩为使臣,提出了一个和解的建议,说是裴寂为首的大军退出太原城,由李唐船只把他们从离石郡接走,然后,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太原城。”杨恭仁一脸无语、一脸僵硬、一脸苦涩的表情。
众人的脸色顿时涨得通红,一个个神情古怪的扭曲了起来!
杨侗哈哈大笑道:“想笑就笑吧!憋坏了可不好。”
刹那之间!
全堂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良久之后,魏征肃然道:“殿下,裴矩深得太宗武皇帝的器重,才一步步做到了相国!可是他不思报国,居然还当起了李贼的使臣,依臣之见,索性以叛徒之罪砍了。”
“臣复议!对此叛臣、逆贼,决不能姑息!”孔颖达煞气腾腾,恨不得自己充当刽子手。
杨侗大汗。
老实说,他真不想杀裴矩。
裴矩也并没错。一切都是因为杨广的处事风格,才造成了今天的裴矩。
上梁不正下梁歪,才造就了许多奸臣的诞生。
就拿虞世基来说吧!
这本是一个一等人的能臣,在杨广还没有荒废朝政的时候,他是一个能直言进谏的人,比如要皇帝重赏将士、暂停讨伐辽东的战事等,都是正确主张。即使是杨广后来头脑发热甚至发昏,他还能请杨广发兵屯洛口仓以备不虞,这个相当有远见卓识,只是当一个个名臣因为直谏而相继被杀之后,虞世基便“沦陷”了,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马屁精。
裴矩就更加了得了。
人家是大隋著名外交家、战略家,曾用离间计分裂突厥,借内耗削弱其实力,从而减轻对中原的威胁,他还经略西域,致力于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四十国臣服朝贡大隋,拓疆数千里,史称“交通中西,功比张骞”。此外,裴矩还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曾编写《西域图记》三卷,记载西域四十四国的地理资料。《大唐双龙传》里的邪王石之轩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更牛逼的是,在开皇十年,裴矩奉诏巡抚岭南,他还没有启程,高智慧、汪文进便在江南作乱,又有俚帅王仲宣命部将周师举围困东衡州。他裴矩一个文人,统领三千名良莠不齐的军队先解衡州之围,先后在大庾岭、原长岭击破叛军,斩杀周师举,一直打到南海。
实在牛得不行。
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外交家、治世能臣,在大业朝后期,硬生生让杨广玩成了一个老油子。
怪谁?
怪杨广。
到了天下大乱、义军四起的年代里,裴矩依旧忠诚,他将叛乱的消息如实奏知杨广,结果杨广却是勃然大怒责罚,深诣自保之道的裴矩只能逢迎取悦,不敢有所谏诤。
后来江都骁果军思家心切,纷纷逃离江都。还是裴矩进言,建议将江都寡妇和未嫁女子配给士卒,让他们在江都成家,江都骁果军军心得以逐渐稳定。
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贤才,并没有辜负杨广的器重,是杨广自己没有再给他效忠大隋机会。
现如今杨广已经死了,人家裴矩变成无主之臣,投降李渊又什么错?
“裴矩曾经有功于社稷、有功于民族,他投降李唐,也是太宗武皇帝罹难后的事情!我们与太宗武皇帝的王朝不同,他也不是我的臣子…就当第一次认识,把他看着是李唐使节就够了!两国交往,不斩使臣是古训,若是我们杀了裴矩,太没天下之主的泱泱大气了。到了战场上,再将之擒获、击毙更显峥嵘气势。”
杨侗说到这里,眼神犹如俯览苍生的鹰隼,浑身更是洋溢着一股纵横睥睨的傲气。
“殿下大气!”杨恭仁赞同道。
魏征、孔颖达不约而同的白了杨恭仁一眼,敢情爷爷成小气鬼了。
房玄龄笑问:“殿下,如何答复裴矩?”
他这吏部侍郎现在身兼礼部的使命,用杨恭仁的话来说,能者多劳。
“如实告诉他,太原城已经落入我大隋之手!裴寂、裴阳、李神通、李叔良、李德良、段纶、李仲文等文武官员,以及李渊的妹妹、妹夫一家子卖价二百万石粮食、黄金百万两,免费赠送李神符、史万宝尸体两具!”
“……”
太黑了!
“李渊能答应吗?”
杨侗淡淡地笑了起来,“让全关中人都知道,李渊要和我们交易,但他只是赎买裴寂、李神通、李叔良、李德良、段纶和他的妹夫一家子,不管不顾普通将士的死活。”
杨恭仁、房玄龄、杨师道、魏征、孔颖达、姜行本、刘政会、凌敬相互传递眼神,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震撼,他们知道杨侗这次一定会狮子开大口,但没想到会这么一个巨大的数额。突然间,他们都心生一种感觉,自己太老实了。尤其管钱的杨师道、凌敬感觉尤甚,他们想尽办法的开源节流,都不如杨侗这狠狠地一记歪招。
这么一逼,李渊不赎都不行了,这一算下来,成绩委实太过惊人了。
“他拿得起吗他?”房玄龄思绪有些短路。
杨侗无语道:“你瞎操什么心?关陇权贵有钱出钱、有粮出粮的,李渊富着呢。”
“嘿嘿!”房玄龄讪笑。
“把并州籍伤残重伤士兵,全部百姓集中到河东郡!一起卖给李渊。这些人都是与我军作战受的伤,我们没有义务供养……孤寡老人也是李渊害得他们变成的,我们一样没有义务供养!对了,原属于刘武周的伤残重伤士兵、孤寡老人也集中起来,全部让李渊这个王八蛋来养!交易的时候,全部是他李渊的兵。”
众人听到这话,有些汗颜。
只不过手段虽然黑了些、狠了些,却可以把沉重的包袱甩给了李渊。
“总之呢!人数不够,尸体来凑。”
众人巨汗。
连尸体都不放过?
不过,大家也知道杨侗说说而已,这大热天里,尸体都早就烧成灰灰了。
不处理,等着发瘟疫吗?
得到杨侗的主意,代理礼部的房玄龄气势汹汹的接见裴矩去了。
………………………………
第121章:疯子
“砰!”
长安大兴宫传来了砸东西的声音。紧接着是唐皇李渊的一阵咆哮:“混蛋东西,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四百万石上好粮食、一百五十万两黄金,而且还要十天内答复,他怎么不去抢。”
杨侗的价码,已经由裴矩飞马传到了李渊的手中!
但同时,全长安城也全知道了。
不用猜,李渊都知道是北隋搞的鬼。可是他又能如何?这又是迫使他不得不从的阳谋。
若没有流传他要和北隋交易的事情,一切就过去了。但现在已经说得广为人知,人人都将他李渊视为了将士们的性命,不惜受辱的好皇帝。若是因为不舍得出血而坐视将士们丧命,他的情况将会更加危机。
在他入关之时,各大关陇权贵在出钱出粮支持他的时候,生怕李渊舍不得给要职,一个个都高调得要命,把自家捐献的钱粮数目广而告之,如果李渊当时不给要职,别人就会说他李渊小气,对不住关陇权贵的大力支持,于是大官给了、要职给了、小职也给了!
关陇权贵们满意了,李渊也满意了!
皆大欢喜啊!
但现在杨侗玩这一出,之前各大世家报出的数目,便成了李渊不得不交易的理由。
若是杨侗贪得无厌,嘴巴开得过大,他还有拒绝的理由。可偏偏他要数额正好在他心头重重一刀,能够在他承受的范围之内。
现在关中百姓都知道他们的十几万子弟兵在并州受着非人的待遇,一个个都被安排到了雀鼠谷开山修路,这活儿,无疑是天下间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事情,更可怜的是一天干了十个时辰,还勉强吃上一碗汤汤水水的米粥!而且还要修十年,这种日子非人的日子,自己的亲人能坚持十年吗?
想到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请愿百姓每天都在太极宫外放声痛哭。
搞得太极宫都成殡仪馆了。
李神通、李神符、李叔良、李叔良的家眷更是直接利用宗室特权,哭到宫里头来了。
“父皇,我们怎么办?”李建成一脸羞愧。
李渊原本绿色的脸再次变得铁青,张了张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现在不仅关中,连全天下都在看他笑话。
杨侗明显是在割他的肉啊。但他知道不答应不行。
不答应,军心崩溃。
还打个屁的天下。
李渊沉吟了许久,道:“还有点时间,你速度与裴矩联系,看他能不能砍一半。”
“没用的!”李建成苦笑道:“儿臣细想过了,杨侗这是知道我们与薛举打仗,才故意狮子开大口,世民回报称,前方的士气受此影响,极为萎靡,现在他都不敢主动出击了!拖下去对我们没有半点好处,更要命的是每拖一天,就多出五十万石粮食、十万两黄金。而我们不管怎么拖,最终都得认。”
“那我们不需要吃饭了?”李渊两个血红的眼睛瞪着李建成,他倒不是怪李建成,他现在只怪裴寂太无能,手有近十万大军,还有太原坚城,居然被人家李靖一下子就端了,那里也有不计其数的粮食和武备呢,现在全部落到杨侗的手里去了,那些兵转眼之间,也成为了对付自己的利器。
李建成无言以对。
“你说,我们能不能于粮食中藏兵,借机拿下河东郡。”李渊突发其想。
李建成无语,这么简单的道理,人家不会防备吗?但他不想打击自己的父亲,有些委婉道:“河东郡先有裴仁基五万大军坐镇,如今李靖近十万大军已经到了临汾,这加起来有十多万大军!怕是很难。如果杨侗一气之下,拿这十多万俘虏出气!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
李渊身躯巨震,呆了一呆,转过身子,看着一脸无奈的李建成,肩膀无力地塌下来。
“去准备吧!至少,我们可以获得十几万大军,也能收复人心。”李渊自我安慰。
“喏!”李建成应声告退。
“杨侗……!我李渊与你誓不两立!”
李渊目眦尽裂,面容扭曲狰狞,身体摇摇晃晃,他眼里满是怨毒的凶光,嘶声嗥叫,那凄厉尖锐的声音就像利刃刮过钢铁似的刺耳,扎得李建成耳鼓生疼。
李唐占据的关中非常小,只有冯翊、京光、扶风、北地四郡,这里的土地因为过度开发,已经非常贫瘠,亩产量非常低,但关中人口众多,隋朝稳定的时候,一直依靠运河将南粮运来支援,现在兵锋四起,漕运早已断绝,寻求新的粮食产地是李渊最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之前的四方征战,除了李渊盲目尊大,扩展生存空间也是一大原因,两线失败以后,李渊当头棒喝。在李建成、刘文静等人劝说下,便将火力瞄准了西边的薛举、李轨。一旦打下这两个军阀,不仅获得养马地,获得上好战马,还拥有广袤的产粮地,这也是第一国策。
第二步,是攻打关内道的梁师都和郭子和,毕竟,相对于地势险地的巴蜀,地势平坦的关内道容易打得打,而且这是大河套地区,土地肥美,是产粮的重地。但是梁师都、郭子和,曾经得到始毕可汗的支持,各自都拥有大量骑兵,所以,李唐稳胜二人的前提是获得足够的战马。
但是杨侗来这么一出,不仅割肉般的要了他视若性命的四百万石粮食以及一百五十万两黄金,而造成了境内的动荡,甚至连前线作战的军队都士气大损,这一次‘交易’造成后果,严重的阻碍了李唐的前进的步伐。
同时,李渊也知道,自己一旦如了杨侗的愿,还会有更多的流言滋生,比如,李渊软弱、李渊无能、李渊胆小之类的风声绝对少不了,在这等流言蜚语下,军队如果再无斩获,关陇权贵还会支持他吗?不会!
绝对不会
素来以利为重的世家门阀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会立即推出新的代言人取代他李渊。什么联姻、亲情都是骗人的鬼话。
作为李唐的主宰,李渊只觉得自己让杨侗狠狠地扇无数个耳光。
唆使王威、高君雅搬空太原府库和晋阳宫钱财武备是第记耳光,对长孙无垢的册封是第二个耳光,夺走三万精兵第三个耳光,抢走杨侑是第四个耳光,公布自己写给始毕乞降信是第五个耳光……事到如今,如果李渊还不知道杨侗针对自己,才真是有鬼了。
今天,又是杨侗,抢了他诸多粮食和黄金……
杨侗就如跗骨之蛆,处处恶心他,挤压他,让他堂堂李唐皇帝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一切……
李渊铁青着脸,想着与杨侗的诸多恩怨,心中除了恨还是恨:他不会去想自己为什么要造杨家的反,只是一根筋的觉得是杨侗的错,都是他杨侗的错。
甚至连每天必须的呼吸、喝水、吃饭、尿尿都是杨侗的错……
这种人,就不该活在世上……
和他硬拼?
这个,真不敢。
“疯子。他是一个疯子!”李渊脸色惨白,想着处处吃亏,想着杨侗的种种惊人战绩,想着让这么一个疯子盯着,李渊有着一股发至内心的恐惧……
………………………………
第122章:吃醋
“啊嚏……啊嚏…啊嚏!”
邺城神武宫,御苑!
杨侗喷嚏连连,这些也不知咋搞的,不是连连喷嚏,就是耳朵发热…冒似是有人想念至深至重啊。
他一偏头,鼻尖传来淡雅的香气,才发现小舞像只小猫一般趴在怀里恬静甜睡,侧着脸,露出半张睡脸,像牛奶一般嫩白肌肤透出可爱晕红,长长睫毛在睡梦中微微颤动着,一缕头发就贴在脸颊上,睡得很香很甜。
“夫君,要不要看御医呀?”小舞两只美丽大眼睛充满了担忧。
“根本就没病,也不知是个王八蛋,念着我,怨念深啊。”杨侗感觉了一下,绝对不是感冒。
他幽幽的叹了口气,小舞见到夫君似乎很苦恼的样子,不太相信道:“真的不用御医?”
杨侗笑道:“不用,我很好的……”
小舞哦了一声,一边忍不住说教:“夫君都已经是二州之主了,怎么还老是我我我我我的?该说本王、孤王或许是孤才是,让外人听了不就闹笑话吗……”
杨侗没想到美丽大方、活泼可爱的小舞倒有管家婆的潜质,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