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第三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杨侗所料的完全一样,随着荥阳城的失守,虎牢关外的瓦岗大营被困在一个酷似“<”的尖角中间,北方是涛涛东流黄河,南方是重新占领了荥阳城的杨侗军,有士气如虹、锐不可当的四万雄兵;角尖是攻不破的虎牢关,如果东边的荥泽县再失守,瓦岗军将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更重要是瓦岗数年来一直缺粮,盲目扩军,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果只有李密本部的七万‘蒲山公营’,大营的粮食倒是可以坚持两个月,可翟让带着五万多名士兵清洁溜溜的来,使粮食顶多只能维持一个月。
致命的则是败军的到来,令组建不到半个月的‘蒲山公营’集体恐慌。
这么多败军涌入,神仙也也瞒不了主力惨败、荥阳失守的事实。根本不用隋军散布,各种流言就自己蔓延开来。
仅只半天,瓦岗军的士气萎了。
攻守、优劣逆转。
李密十分恼火!
本来!
张须陀是一头猛虎,更是河南道隋军的顶梁柱。顶梁柱折了,河南道的隋军也就废了。
兵锋直指,所向披靡,只要夺了洛口仓这个囤积三千多万担粮食的大隋第一仓,则可以召天下英雄就仓用粮,然后与各路反王会盟,一起攻克洛阳,到时候天下英雄皆听命瓦岗。
但李密万万想不到,翟让这么不争气,十八万大军居然被杨侗三下五除二就消灭了了十一万。
这破玩意果然不是成就大事的主,好好的局面就这么被他葬送了。
现在能不能平安回到瓦岗都是两说,更不要说打洛阳了!
这气得李密浑身颤抖,就想对着翟让一通痛骂,然后把他给掐死。
但事已至此,李密也无奈。
深吸了一口气,咬咬牙!说出了撤回东郡的决定!
一脸尴尬的翟让二话不说,撤就撤吧!无所谓!
大不了蹲在瓦岗,像以前那样抢劫过往行人便是了。
他很豁达、很容易满足,一点不贪心!
……
荥阳城!
杨侗第一时间收到瓦岗撤军的消息。
“溃军一到,瓦岗反贼果然乱了!正在准备撤军。”杨侗激动的说道,瓦岗军这一撤,代表瓦岗军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也改写了‘杨侗’的命运,这真是让他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如死去的张须陀一般,扬威天下,成为河南道的一面旗帜。
张须陀带出的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这几个猛人,以及两万多名百战雄师,必将成为自己的得力臂助。
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听到这话,都露出了兴奋之色,如此一来,荥阳之危烟消云散了。
“殿下,末将觉得不能放任瓦岗反贼离开。”雄姿英发的裴行俨抱拳道。
“对,对,对!要走可以,但一定要把他们尸体留下。”罗士信杀气腾腾的接着说。
“殿下,好消息啊!”这时,一名侍卫突然冲了进来,高声道:“刚刚收到消息,虎牢关守军兵出嵩山小道,于凌晨火烧瓦岗大营,裴仁基老将军一路追杀,斩首一万,俘虏无数,截获兵器粮草无数,瓦岗军往东退却!”
“老将军呢?”
“押解俘虏,退守虎牢。”
“稳中求胜,非常漂亮!老将出马,果真是一个顶两!”杨侗哈哈大笑。
裴仁基兵力不足,更无骑兵,一击得手后,没有盲目扩大战果,而是果断的退守虎牢,这一举动非常明智,有效的防止了瓦岗军的反扑,他这一击的用意其实是为拥有两万骑兵的自己创造击溃瓦岗军的战机!
有勇有谋、不贪功、甘当绿叶,真是难得。
“牛进达!”杨侗高声道。
“末将在!”
“你武艺高强,统领五千骁果军,闪电拿下金堤关,断瓦岗后路!最好是兵不血刃逼降守将!”
“多谢殿下!”牛进达那粗狂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恩,牛将军建议不错。小心一些。”
杨侗会心一笑,这牛进达粗中有细,历史上大唐与吐蕃的第一战就是因为他的一次夜袭斩首千余级,而让吐蕃见识到大唐的兵威,吓得不敢再战。
裴行俨道:“殿下,如今瓦岗溃败,那荥阳也不必留下大军了,末将建议立刻出击。”
一连串的胜利,又加上杨侗的表现,让大家充满战意。
“我赞同,如今兵贵神速,不可多做停留!你我二人和士信各率五千骁果军,直扑瓦岗溃军,三千步卒镇守荥阳,七千收拢溃败的瓦岗逃兵!”
“喏!”众将轰然应是。
“虽然我们胜券在握,但不代表我们就胜利了,没有彻底击溃瓦岗大军,就还有变数。诸将当更加谨慎”杨侗交待道。
“是!”
“各就各位,出兵!”杨侗意气风发的高声道。
………………………………
第009章:战而后定
金堤关外
牛进达五千骑骁果军军已经兵临此地,战马嘶蹄,金戈林立。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在一阵阵激昂的呼喊声下,城外地地上,随着牛进达一枪将敌将洞穿,霸气的将尸体甩下战马后,助威声更是激昂了,此时在他的脚下已有十多具敌将尸体。
“还有谁?”
牛进达纵声高吼,嚣张猖狂,有些不可一世,但他确实有这嚣张的本钱。
“此,此乃何人也?”城头上的杨得方,脸色煞白的看着杀气胖腾腾的牛进达。
“他是张须陀四猛将的牛进达,是一个打仗不要命的家伙。快开城投降吧!如今大当家他们不知生死,我军兵无战心,气势已去,一旦其下令攻城,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啊!”
旁边一名士兵恐怖的看着连连秒杀本军强者的牛进达后,又望着城池外面,那绵延的大军,直打哆嗦。
这些骑兵个个骑着高头大马,人人精神抖擞,眼睛如鹰目般锐利之极。这样一支骑兵真是气势如虹、杀气腾腾。让身处关城之上的瓦岗军震骇莫名。
“如此、如此,本将何以面对大当家,另外……另外就算投降,朝廷会不会放过我们。”杨得方犹豫道,他刚投瓦岗不久,是被李密一手提拔的上来的,这个金堤关守将还没当了半个月,竟然就这么丢了?
“如今形式如此,纵然不降,也不可能阻挡!如果担心朝廷清算,大不了弃城而逃!大当家连十几万大军都败了,又怎么怪得了我们?”
杨得方犹豫了许久后,惭愧道:“开城投降吧!咱们悄悄溜回瓦岗寨。”
“诺!”那员副将一阵激动后,向牛进达高声道:“将军息怒,我等愿降”
听到这话,牛进达嘴角一扬,这些瓦岗反贼士气低落,又被自己杀了这么多小头目,已无斗志。
望着缓缓洞开的城门,向他的亲卫道:“宋良,你带本部先进城查看”
“是,将军。”
……
通济渠以西。
冰冷的北风在呼啸肆虐,鲜血在大地上凝结成了寒冰。
匆匆两天时间,随着骁果军的集体出动,逃窜的瓦岗军被拦截在荥泽以西,在杨侗严令下,大军从未与瓦岗做正面交锋,而是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对敌人进行一场又一场鲜血淋漓的猎杀。
十几万瓦岗军不是死就是降,坚持不散者仅剩三万余人,此时他们得知金堤关失守后,正沿着通济渠往东南方向撤退。
这是瓦岗最精锐的力量,也是杨侗誓要屠杀的顽固分子。
“哒哒……”
就在这时,阵阵急促的马蹄声轰然响起,一支剽悍骑军仿佛神兵天降一般在战场上出现。
瓦岗诸人一看之下,尽皆胆寒。
一直猎杀着他们“玩”的骁果军,不再是轻甲上阵,他们现在人马俱甲。清一色赤甲、清一色长槊、清一色大宛良驹。
这支骑军的人数约两万,起码绵延几里之遥,带着凛冽至极煌煌大势,仿佛铺天盖地一般杀来。
只见一声梆子声响起,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瓦岗军覆盖。顿时惨叫声响成一片,瓦岗军纷纷中箭,一些首领固然勇猛过人,但军士气低迷,面对如狼似虎般的隋军士兵,未战即溃,他们被杀得哭喊连天,四散逃命,只恨爹娘没有给他们多生两只脚。
只一盏茶的功夫,空气中血腥刺鼻,到处是残缺不全的尸体,人血雪花混在一起,异常的血腥恐怖。
“杀!”
杨侗狂吼一声,杀进了瓦岗队伍,他如猛虎突入羊群,马槊飞舞,仿佛疾风扫落叶,所过之处人头翻滚,断臂横飞,血雾弥漫天空。
浩浩荡荡的甲具骑兵逢兵破兵,见将撞将,任凭你武艺在高强,面对着具甲人马的横冲直撞也只有死路一条。
冲入瓦岗大营的三支骑兵所向披靡,凭借着突袭的优势和骑兵的巨大冲击力,很快便打穿了一遍,
翟让望着那完全无视普通羽箭的骑兵,眼中露出了一丝惊骇,看其装备是隋军没错。但这些隋军所展现出来的杀伤力远非他之前所遇可比。这些隋军带有一股煌煌大气,一种浑不怕死、赴汤蹈火的悍勇之势。
翟让虽说不是行伍出身,也久经阵仗,却也知道一支兵马想要拥有这种‘势’,必须要经历过无数次惨烈的杀戮,无数次疯狂的战斗才具备。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支兵马,拥有一种无法摧毁的精神。
有了这种气质的兵马,才是一支真正的铁军。
翟让尽管知道自己败在了这支骑军手中,但他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军队。
“翟让、李密,受死。”
只听巨大的马蹄声过后,一道带着惊人杀意的高喝骤然响起,一把长枪,突然破空而出,带着惊人无比的力量,如离玄之箭一般迅猛射出,狠狠的插入一名手持战旗的小首领的胸口之中,将他整个人钉在在一块巨石之上。
军旗是一支军队的精神、灵魂、力量!如今旗帜倒塌,这让原本就被重甲精骑杀得胆战心惊的瓦岗军士气丧尽、胆气尽丧,纷纷惊恐而逃,丢盔弃甲的向着四周的山野逃窜而去。
“贤弟!”翟让大惊失色,向李密问道:“现在如何是好?”
李密道,“游过运河才是唯一的生机……”
“跳河!”
翟让毫不犹豫,下达了跳河的命令!
东郡、东平郡、齐郡水网纵横,他麾下这些人水性不错。
刹那之间,瓦岗军纷纷投入彻骨冰寒的河水之中。
“狠狠的射!……”
杨侗恶狠狠的道!
瓦岗军早不跳河,晚不跳河,偏偏趁此机会跳,真他吗的狡猾!
骁果军将士人人身披重甲,若是跳河追,一个个都像石头一样沉下河底,淹死。
“杀!”
隋军士卒高喊着,然后对着河面先来了一轮齐射。
“所有箭羽全部放光,一支不留!谁他么的带箭回来,老子用来捅死他!”
杨侗气坏了,下达跳河命令的家伙太奸诈了,早先两天不跳,非得等这时候。
一波一波箭雨倾泻,紧接着一阵阵呼救声和惨叫声从岸边、河中传来。
通济渠河水都被染红了。
随着翟让、李密等人横度通济渠,蔓延荥阳全境的战争终于结束了。杨侗此时方才松了一口气,提心吊胆的日子总算暂时结束了,自从穿越到现在,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若是一步走差,河南道就完了。
这些日子,他不但要防备叛军、要作战,更担心大隋将士不战自乱、砍了他的脑袋投靠瓦岗!不过最终他赢了。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决战的运河边尸骸满地,罗士信不甘的咆哮,瓦岗军固然惨败而退,但是他的师父张须陀却死了。
稍稍迟疑了一会后,杨侗安慰道:“战死沙场是军人的荣耀,张将军在天之灵,也不希望你如此!”
“殿下!”罗士信行礼。
“说不定李密死在河里了呢。”杨侗道
罗士信挠挠头道:“我感觉他不会死!”
“我也是!”杨侗重重的拍着罗士信的肩膀,“收拾战场,准备班师!”
………………………………
第010章:不升反降
大业十二年腊月二十,洛阳!
庄严雄伟、富丽堂皇的紫薇宫乾阳殿中,留守东都的文武重臣皆已到齐,平叛瓦岗的有功将军俱在。
一名来自江都的天使站在玉砎上,打开圣旨,高声念道:“诏曰:东都留守越王杨侗,文武双全、忠勇兼备,以四万弱旅破二十万瓦岗叛军于荥阳,身先百战之锋,气盖万夫之敌——敕封为秦王、冠军上将军、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承制黜陟正五品武将、郡县文官之权!赏赐临朔宫为秦王府、黄金十万两!”(注:黜,贬废官职;陟,升迁官职。)
对于这一封赏,群臣都有些傻眼了。
连杨侗本人都有些惊呆了,一时连谢恩都忘记了。
这道圣旨,其实包含四大部份。
首先、杨侗的称号从越王转为秦王;亲王历来以春秋时期的国名为号,一般以“晋、秦、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接下来是“赵、魏、燕、韩、宋、梁、周、吴……”
“秦王”原是杨坚第三子杨俊的封号,杨俊于开皇二十年被王妃毒死后,由其子杨浩继承,但是他和杨玄感有所结交,因罪连坐,取消王爵资格,受封为吴国公。
其次、河北道行台,全称是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主官是尚书令,次官为仆射,下置兵部尚书(兼管吏部、礼部)、民部尚书(兼管刑部、工部)及丞各一人、都事四人。又有考功、礼部、膳部、兵部、驾部、库部、刑部、度支、户部、金部、工部、屯田侍郎各一人。还置食货、衣圃、武器、百工监,正副监各一人、丞一人、录四人。但“行台省”是一个非永久性的临行机构,杨侗这个尚书令自然也随时废除。
第三、冠军上将军,虽挂着正一品头衔,却是一个只领俸禄而没有实权的虚职。
第四、“承制黜陟正五品武将、郡县文官之权”——倒是一个实权在握的职务,这意味着河北道治二十个郡、166个县任命权尽在杨侗手中,而且还不用上报,完全是独霸一方的姿态。但是和失去的“东都留守”一比,差距可就远了。
一一算下来,不升反降。
“谢皇祖父恩赐。”杨侗面色如常
文武大臣齐声恭贺:“恭贺殿下,位升秦王、尚书令、冠军上将军!”
一些人看向杨侗的目光中充满了同情。
皇帝杨广和萧皇后生了两子二女,长子元德太子杨昭不幸病逝,而次子齐王杨暕又品行不端,被杨广长期幽禁,虽然杨广还有一个儿子赵王杨杲,但却不是嫡出。
杨广便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长子杨昭留下的三个儿子身上,老大杨倓,这些年被杨广一直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十分宠爱。老二杨侗一直留守东都洛阳,老三代王杨侑则留守西京长安。
其实大家都知道,杨广想立燕王杨倓为皇太孙,可又犹豫不定。因为燕王杨倓虽为杨昭长子却不是嫡出。
杨昭的正妻是滑国公韦寿之女、韦蓉,并生有代王杨侑。而杨倓是杨昭妾侍大刘良娣所生,她的孪生妹妹小刘良娣则生下杨侗。
杨倓是老大,又是三个孙子中最贤最聪明,嫡孙代王侑则没那么聪明。
但是从宗法上说,如果不立嫡次子齐王杨暕,反立庶长孙杨倓,这个事情就宗法太合。毕竟太子去世,杨广要么立嫡次子杨暕,或嫡孙杨侑,没有越过嫡次子和嫡长孙却立个庶长孙的道理。
而且杨倓虽然深得杨广夫妇疼爱,但老二杨侗和老三杨侑同样受宠,杨倓早已成年,却迟迟没有被册封,就说明杨广还在犹豫之中,让杨侗守洛阳、杨侑守长安,这本身就有立他们为嗣的想法!
可现在,杨侗却失去了“东都留守”之职,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三王争嫡中杨侗出局了。
虽然杨侗势力单薄,也从不争夺皇太孙之位,但他毕竟是杨广宠爱的孙子之一,杨广现在将他迫离东都洛阳,杨倓党、杨侑党就可以彻底安心了。
“殿下!”宣旨官员笑眯眯道:“圣上让您早日北上,接下太仆卿杨义臣使命,征伐河北道流寇,护我大隋安宁。”
众臣为之一惊,虽知杨侗北上是早晚的事情,但未免太快、太过突然了。不过仔细思索,许多文臣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遵命!”杨侗一颗心却是砰砰直跳,自从穿越以来,他就梦想着离开中原,但没有丝毫理由,想不到打了一场大仗,他就外放为官了。
就是杨广不催,他也会早日赴任的!
感觉幸福来得实在太快!
“这里有圣上两道密旨!”这时候,宣旨官员呈上密旨。
杨侗打开一看,一惊一喜。
惊——圣旨上说,如果太仆卿、河北道讨捕大使杨义臣拒不还朝,设法击毙。
喜——杨广在物资上给予了自己补偿,只要自己想要,洛阳和皇宫中的一切尽管带走。
天使继续道:“册封河南道安抚大使为河北道行台左仆射、裴仁基为汲郡太守、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为武阳太守、虎贲郎将王辩为武阳通守、贾务本为渤海郡郡丞!”
“册封秦琼为正四品虎贲将军、罗士信为从四品虎牙将军、裴行俨为从四品虎牙将军、牛进达为从四品虎牙将军……望诸位将军在秦王麾下,再创佳绩”
“谢圣上恩赐!”
被念到名字的诸位将军,满脸喜色的谢恩,然后纷纷又向杨侗行礼道:“谢殿下提拔!”
他们看到过杨侗的请功册,知道有这一步登天的封赏,与杨侗有着直接关系。
“另,张须陀将军为反贼所害,朕惋惜不已,追赠兵部尚书、忠侯,以公礼安葬洛阳北邙山,百官吊唁!”天使高声宣布道。
“圣上圣明!”听到这话,杨侗带着诸文武,再次谢恩。
余下将校也各自得到了应有的奖励,至于出征兵卒获发五倍军饷,也是皆大欢喜。
当短暂而特殊的册封结束后!
杨侗说道:“瓦岗主力覆灭,在东郡瓦岗寨当起了缩减乌龟,但汲郡的汤阴、内黄、临河、澶水四县及部分城池还在叛军手中,虽然不成气候,却时刻威胁到了黎阳仓!因此,我决定今年这个年不过了。”
“裴老将军,你统率两万虎牢关守军立刻北上,把这些地方收复了,免得他们坐大坐强。”
“王辩将军,你从东都守军择精锐两万,开赴武阳郡,配合裴老将军的行动。”
“渤海郡被黄河一分为二,厌次、蒲台二县孤悬于黄河以南。贾务本将军,你带张须陀将军本部一万五千人入驻厌二县之交,并在当地募兵一万,防止河南道流寇北窜豆子岗。”
“喏!”裴仁基、王辩、贾务本轰然应命
“殿下,粮食如何解决?”
贾务本有些不好意思,自从他跟张须陀以来,大军从来就没有为粮食省心过,总是粮食不足,这自然是张须陀和地方官府搞不好关系所致,如果他跟地方官府关系融洽,怎么会粮食不足?
“粮食问题你不必担心,我给你粮食四十万担,最迟半个月,一定运到厌次。临行前,你带一万将士,去洛口仓领走标准武备两万套、布帛两万匹!”
“多谢殿下!”贾务本大喜过望。
“什么?”
听到这话,许多大臣为之一惊,秦王居然要动用洛口仓?
“殿下,洛口仓不能动啊。”副留守元文都站出来反对。
听到这话,杨侗目光冰冷的看了过去,自己还没走,这狗儿的就“叛变”,为下一任留守节省了!但是你们守得住洛口仓么?
“自己看吧!”杨侗将一道密旨递了过去。
元文都看了后,无颜以对,正要说些什么,却见杨侗一挥手,语气淡淡的说道:“圣旨在此,我搬空了洛口仓,都跟你们没半点关系。”
杨侗把那道圣旨交给谨慎忠直的皇甫无逸,命令道:“动用洛阳所有船只,将洛口仓、回洛仓、太仓的粮食武备全部给我搬到黎阳仓。黎阳仓装不下,就安置到汲郡、武阳和各县粮仓!谁敢阻拦,杀无赦。”
皇甫无逸这个人虽然历史上名声不显,却是一个实干的人,虽然比不得杨恭仁的天资独具,但是胜在经验丰富、谨慎细致,他最大的优点不是比别人聪明,而是他老成持重、兢兢业业。
而众臣却是噤若寒蝉。
这一刻,杨侗俊美的面容,给人一种清冷肃杀的感觉,如同一把神剑,锋芒毕露,
心知这位秉性宽厚的秦王殿下,因为不升反降的不公正待遇发怒了!
………………………………
第011章:天选之地
对于杨广不升反降的封赏,杨侗生气吗?
不!
他不仅不生气,反而惊喜若狂。
过了年就是大业十三年了,在这一年里,所有势力都将从幕后走向台前,图谋天下,而他还有一点时间,可以利用后来人的优势,抢夺一些目前还籍籍无名的文武大才。
这是杨侗站在历史高度上的优势,是得天时之利。
而河北道东到大海、西结太行,北有燕山和长城、南有黄河天险,只要守住一些要塞,便可安心发展民生,然后西打河东、南下中原。其地利上的优势不弱于关中,这是一块天选宝地。
人和他也有。
从大业七年开始,河北道就一直打到现在,死了一批贼子,又换另外一批,整个地方早已成了一片废墟,那里除了贼冠,就是苦苦坚守的地方官吏、军队、百姓、流民灾民,
而五姓七家中的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以及渤海高氏等等名门望族要么被抢光杀光、要么逃离祖地。河北道现在没有任何大势力的存在,这一张白纸不正好画画吗?
至于财富方面!
杨广从大业六年(610)开始,一直为攻打高句丽做准备,致使黎阳仓、涿郡仓留下的粮食、军资、器械、攻具堆积如山如海!洛口仓可以存粮三千万担左右,但是涿郡仓至少有两个洛口仓这么大,且都储满了粮食。涿郡临朔宫、北平临渝宫,辽西郡柳城、怀远镇!辽东郡通定镇,亦有如山如海之粮食军资!再加上他要搬走的洛口仓、回洛仓、太仓物资,他根本不担心钱粮武备问题。
河北道现在固然还有许多叛乱,但最牛的高士达、张金称已经让杨义臣挂掉了!而窦建德目前处于萌芽之中,只要把这个家伙掐死,再逐一荡平小股流寇,整个河北道就会安定下来。
而洛阳虽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但是这种优势到了乱世反而成为最大的劣势,史上的王世充就是常年四面作战,生生被拖死的。
现在缺的是人——人才、人口。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方势力的软实力,多多益善。
武将方面有裴仁基、王辩、贾务本、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
而且行台省左仆射杨恭仁也是一个非常能打的牛人,关键时刻能够顶上去打仗。
杨恭仁本是宗室子弟,曾经打败过杨玄感主力,并擒获杨玄感、杨积善兄弟,连杨广都赞不绝口,宰相苏威也称赞他:“仁者必有勇,诚不虚言也。”
史上他降唐之后,从一众盖世大才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大唐宰相。当时,观王系的杨氏子侄多与李氏皇室联姻,家声显赫。但杨恭仁生性恬淡,谦恭下士,从未与人交恶,被时人比作汉代的宰相石庆。
在这之前,杨恭仁因为清正廉洁、奉公正己而遭到裴蕴、裴矩、虞世基排挤,从吏部侍郎当起了一个河南道安抚大使。杨广现在任命他为地位仅次于杨侗的行台左仆射,非常符合杨侗的心意。
相对于人才济济的武将,行政人才却一个都没有。
河北道治二十郡,有县166个!忠于朝廷的地方官吏死得所剩无几,一些人早就逃跑了,剩下的都是些明是隋臣,实为贼官的两面派。对于这些人,杨侗肯定要清洗。清洗确实容易,但安缺下来的位子得有人去填充,否则,无官的各地会乱上加乱。
至于人口,也一样严重缺少。河北道兵荒马乱,大小土匪多如牛毛,百姓背井离乡,逃到河南郡的就有几百万人口。虽然杨侗没有去过河北道,但只要一想,就知道那是一个民生凋敝、十室九空的景象。
没人,就没有军队;没人,就没有粮食养军。
如果不解决地方官员和人口问题,河北道根本恢复不了生机,成不了大气候,成就霸业,就更是一种奢望!
“殿下!”杨恭仁见杨侗离开皇宫后,一直神思不属,到了王府还往前走,连忙出场提醒道:“殿下,到王府了。”
杨侗抬头一看,富丽堂皇的府邸那张匾额,龙飞凤舞的写着“越王府”字样,顿时笑道:“这匾额应该换成‘秦王府’了,先生那一手书法令人叹为观止,就由先生题字吧。”
对于秦王这封号,杨侗忒满意、忒有感觉。
“说到书法,我大隋首推虞世基,其次是虞世南、太常博士欧阳询。微臣这手字,连幼弟师道都不如,委实羞于见人!”杨恭仁惭愧道。
“杨师道是你弟弟?”
“对啊!”杨恭仁不解的看着杨侗,大家都是皇室宗亲,居然不知道?
“他现在在哪里?”
杨恭仁道:“就在洛阳!”
“他担任什么职务?”
“无官无职!”
“立刻派人请他过来!”
“喏!”杨恭仁派出随从请人。
杨侗哈哈大笑:“入府议事!”
杨师道也是史上留名的名相,现在不仅在洛阳,还无官无职,对于严重缺少的人杨侗来说,又是一个美妙的喜讯。
一行人到了府中偏殿不久,杨师道便大步而来。
杨师道容貌英俊,今年三十岁不到,有着良好的修养和气质。
寒暄过后,杨侗直接宣布了任命:“你是皇族中的佼佼者,而河北道肯定有大量流民需要安置,我任命你为民部侍郎,主管百姓这一块,如何?”
杨师道呆了一呆,想不到一来竟然直接就让杨侗提拔任用为从四品下的行台民部侍郎。
“谢殿下!师道决不辜负殿下厚爱!”碌碌无为、度过年华的杨师道想着自己被如此器重,一改胸中苦闷,神采飞扬
杨恭仁望着握拳激动的弟弟,欣慰的笑了笑,站出抱拳道:“殿下,河北道经过杨太仆多年努力,大部叛乱已平,小股流寇已经不足道哉,愚以为治理地方为要!”
杨侗点了点头:“先生可有方案?”
“河北道的官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