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第三世-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约二十里左右。”
二十里的距离看似很远,但以骑兵的速度来算,黄昏前完全能够抵达伊阙关,他听到鼓婆城的隋军没什么动静,也不着急,这里离彭婆城尚有二十里距离,哪怕数万隋军骑兵尽出,同为骑兵的他也可以从容抵达伊阙关。
王君廓立刻令道:“全速前进!”
队伍加快速度向南方疾奔而去。
而王君廓不知道的是,在他南面五里外,李正宝率领两万军队埋伏在一片森林中,他时刻注视着前方的消息。
这时,一名斥候骑马奔至,翻身下马,向李正宝禀报道:“启禀将军,敌军一万轻骑正向这边奔来,为首大将是王君廓,已经快到了。”
“王君廓?”
李正宝顿时兴奋起来,大隋有一份详细的情报,上面罗列着敌军文武重臣名字,并对他们的特长加以品评,像李正宝这个级别的武将也有一份资料。而王君廓入列李唐顶级猛将,杨侗对他的点评是“武艺高强,是独当一面的将才,然人品不端、反复无常、阴险毒辣。”
若是搞死这个家伙,那也是大功一件。
“命令奴兵前后阻敌!务必等敌人全部进入埋伏圈才发动攻击。”
李正宝一声令下,亲卫立即前去下达命令。
再过不久。
唐军以一字长蛇阵迤逦在而来,李正宝想了一想,将两名校尉招来,沉声道:“你们两团的任务是猎杀王君廓,其他此人我也不认识,若是无法从装备上分辨,那么你们便朝武艺最高之人射杀,此人擅使一口大刀。若是发现此人,同时出手,务必射死。其他的人,你们全部不用管。”
“喏!”两名校尉应声而去。
王君廓正行走间,突然皱了皱眉,看向左右,多年的军事生涯让他有一种本能不妙的感觉,正想说话。山道两侧忽然传出一声梆子响,顿时万箭齐发,密集的箭矢从两边山林里射出,一万唐军猝不及防,被射得人仰马翻,惨叫声响成一片。
王君廓惊得魂飞魄散,他舞着战刀挑飞箭矢,嘶声大喊:“全速前冲,冲出重围就是生路!”
狭路相逢勇者胜,后退已来不及,调头便会乱成一团,那便不如往前杀。
生死关头,王君廓冲在最前线,一杆大刀上下翻飞,所过之处,犹如旋风过境,杀的奴兵尸横遍野。
“噗噗噗~”几乎就在同时,几十名跟在王君廓身边的亲卫连人带马被数百支箭簇射中,瞪着一双双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前方,却发不出丝毫声音,头一歪,彻底断气。
紧接着却听又是一连串闷响,无数人同时悲鸣一声,被无数支箭簇射杀。
王君廓只觉头皮一阵发麻,若是一两支箭命中,倒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此刻却数百上千支箭不分敌我的朝着这边射来,这藏在山林间的,究竟是怎样一支部队?好狠的手段。
他知道对方是奔着自己来的,甚至连自己人都不管,却是再也不敢过于表现勇武了,稍稍停顿之后,等左右两侧的唐军全部涌上,这才淹没在了人群中朝前杀去,他本人虽是安全了,但他好不容易撕开的口子又被不要命的奴兵掩上。
“好个狡滑的家伙!”李正宝眼见王君廓藏到了人群之中,再也不冒头,不禁骂了一声。
同时他也看到了大隋强弩的恐怖了,这些大隋常备军,现在使用的强弩是工部根据杨侗提供的滑轮原理制成的新弩,威力强劲。只见一名将士迅速从腰间的箭囊里抽出根弩箭,往弩槽上面一卡,随后一拉,那弓弦竟然是两根,一根纹丝不动,一根却迅速拉回来,两面滑轮旋转,弩弓的两翼顷刻间被拉到极限,从抽箭到箭矢上膛不超过一个呼吸。
要知道,此前最精良的强弩,虽然威力极强,但填装弩箭却极为费事,射击两次,至少也要盏茶功夫,而这些将士,亮发弩箭之间,一个呼吸便完成,动作行云流水,而且准头也是相当的惊人。
“将军,现在怎么办?”在前方负责猎杀王君廓的校尉有些犹豫的问道。
“算他幸运。”李正宝也不能毫无下限的连奴兵屠光,稍一思索,立即下令道:“朝唐军密集处发射。”
“遵命!”
一时间,箭雨密布,大片唐军将士根本来不及反击,便已经成片的倒下。
山道两边喊杀声震天,前后道路都被隋军堵住,中间箭如疾雨,唐军被死死的逼在狭窄山道上,进退维谷,死伤惨重,唐军士兵无处躲避,被猎杀得哀嚎惨叫,哭喊连天…
可惜那王君廓极为滑溜,他带着亲卫与左右唐军并进,借助周围唐军的身体帮自己挡箭,在前进途中,他却微微突出一些,率军破开挡在前方的奴兵阵势。最终带着一支唐军突破包围圈,成功的往南而退。
“可恶!”眼见王君廓扬长而去,转过一道弯后再难看到,李正宝狠狠地唾了口唾沫,十分不甘的一拳将一颗小树砸断,才指挥大军继续杀向那些已经乱成一团的唐军。
被围困在山道上的唐军死伤过半,尸体填满沟壑,投降者不计其数。
一万隋军从山上冲了下来,将剩下五千余唐军团团包围,‘降者不杀’之声蔓延谷道,唐军无路可逃,顿时纷纷跪地投降,一场伏击战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了。
李正宝骑马在战场上,看到沟壑尸体堆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毕竟是同族的气运之争,若不是情非得己,都也下不了狠手。他吩咐麾下将士:“尽量救治伤者,将他们送往彭婆城,战死者就地掩埋掉。”
尔后,依罗士信交待,率领残余奴兵和五千隋军从后面追杀而去。
:。:
………………………………
第450章:李道宗给吭了
王君廓的一万骑兵在伊阙关西北十五里的丛林中被隋军打了一个伏击,而猝不及防而大败,被歼灭了六千余人。王君廓率领余部继续向南撤离,一路上又被追杀了一通,无奈之下,他紧急派人向伊阙关的李道宗求救。
伊阙关的李道宗虽然看不到战场,但他的斥候却将这个这个情报紧急的送上回来。
一名偏将挂着几只箭矢,浑身浴血的向李道宗哀哀央求道:“殿下,王将军被数万隋军围困,如今死伤惨重,危在旦夕,恳请殿下救援!”
“邓豹,怎么回事?”李道宗急声问道,他认得此人,乃是王君廓的副将。
“王将军奉晋王之命,率领一万精骑前来帮助殿下…谁想到中了罗士信的埋伏…”邓豹把事情迅速的说了一遍。
李道宗听了,迎着邓豹哀求的目光,稍一沉吟,问道:“隋军大约有多少人?”
“卑职看不出对方到底有多少人,但从对方四面包抄的军队来看,少说也有三四万人。”
“三万人?”如果是三万人,那就意味着罗士信出动了五分之一的兵力了,而罗士信所在的颍阳城和彭波城亦是重中之重,如此下来,已经是罗士信可用之军的极限了。
“只多不少。”邓豹急道:“卑职为人鲁钝,却也知道殿下之担心所在,可末将之求将军去接应我家将军。”
李道宗凝望着远处的雄峻起伏的山川,再远处的伊水俨如一条玉带从这里流淌而去,他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既如此,本将这去会一会这个罗士信。”
李道宗交待了一声,亲率两万士兵向战场杀去,行军五里后,遇到了披头散发的王君廓。
“殿下快离开这里,这里是一个陷阱。罗士信始终没有露面……这不是他的风格。”
王君廓自始至终杀的都是异族人,甚至连隋军都没有看到多少,当他看到人群之中的李道宗,已明白罗士信很可能还有针对李道宗或是伊阙关的陷阱,大急道:“我等赶紧离开这里。”
李道宗面色一色,也不敢怠慢,赶紧调转马头。
就在唐军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的时候。只听到一阵梆子响,丛林中忽然万箭齐发,箭如暴风骤雨,射向正在调头的唐军。突如其来的袭击使唐军一阵大乱,在他们百步外,忽然出现大群黑影,足有万人之多,他们手执硬弩,以三段射的方式,将一支支夺人性命的弩箭发射出来。
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天地,第一轮箭,唐军便有千多人倒下,鲜血染红大地。
很快,第二轮又有千支箭射来,唐军吓得魂飞魄散,争先恐后的逃命。
如雨密集般的箭矢连续不断,强劲地射向密集的唐军,顿时惨叫声四起,大片大片的唐军中箭射倒,俨如一片狂风扫过,百步内再没有站立着的士兵。
王君廓被一箭射中右肩,从马上跌下。可他右肩受伤并不影响他腿上的速度,吼声如雷的掩护着李道宗,由数百名唐军护卫着两人向前冲杀
就在这时脚下大地开始震动,远处传来闷雷马蹄声,有士兵大喊:“隋军骑兵杀来了!”
李道宗回头望去,只见后方出现了铺天盖地的骑兵,战马疾奔,刀枪如林,俨如玄色狂潮,滔天杀气俨如平地上的冲击波,向唐军席卷而来。
唐军士兵被惊呆了,李道宗同样呆愣住了,忽然,他反应过来,大声吼叫道:“列队,准备迎战!”
凛冽的杀机使天地失色,前面有强弩军伏击,后面有带着横扫一切的骑兵杀来,从没见识过如此强大骑兵的荆襄唐军,被精骑的威势所慑,开妈出现了混乱。
李道宗嘶声大喊:“列队!列队!”
但是没人听他的命令,恐惧感此时笼罩在每个士兵心中,他们丢盔弃甲,没命地沿着四周溃败,数百步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只在片刻之间而已,上万骑兵挥刀杀戮,凶悍异常,一些逃跑较慢的士兵被骑兵砍杀惨叫一片,骑兵如同风卷残云般将一片片的败军吞没。
南方数百步外,隋军主将罗士信下令道:“左右骑兵出击!隔断两军。”
“喏!”旗牌官用旗帜打起了出击的旗语。
左右各有一支五千人骑兵从斜刺里杀来,就好像是一把匕首一样,狠狠的撞入唐军队伍之中。精准地将唐军一斩为三。
一声轰鸣声响起,在罗士信注视下,这两支骑兵在娘军中杀出一道缝隙来,并且将缺口有扩大趋势,等到唐军反应过来,准备反击的时候,两者已经从另外方向杀了出来。
他们两各把飞梭,在唐军之中交错往返,将唐军‘一’字阵形斩得七零八乱,只杀得四周敌军尸横累累,血肉横飞,空气中红雾弥漫
伊阙关守军在城上看到这边动静,不敢不救,但这种添油战术正合罗士信之意,敌军一下关城,便让另外一万奴兵迎战。
随着时间推移,唐军部下已渐渐被杀散,大部分都跪地投降。
罗士信见战场已在掌控之中,他大喝一声,率领五百亲卫杀入负隅顽抗的人群之中,随即抖出一朵朵枪花,长枪飞如神电,霎时间四五人被他刺翻在地,唐军见神勇无比,皆吓得大喊一声,调头便跑。
罗士信俨如猛虎入狼群,越战越勇,在他大铁枪下伏尸累累,已经超过四十人死在他的枪下。
王君廓发出一声霹雳般的吼声:“罗士信,拿命来!”
手中大刀猛地向罗士信迎面劈来,罗士信手中大枪一摆,向迎面砸来的兵器挥打而去。
只听‘当!’的一声巨响,大刀正劈在罗士信的枪杆上,大刀顺着枪杆划飞出去。
王君廓虽勇,但他肩上有箭伤,猛烈的撞击下,使他伤口迸裂。
剧烈的疼痛使他兵器脱手,他身体倒在地上,痛苦的蜷成一团。
罗士信的亲兵一拥而上,挥刀便砍,罗士信大喊:“休伤他性命!”
士兵们将他按住,牢牢绑缚起来,剧烈疼痛已经使王君廓晕厥过去。
“敌将休得猖狂,吃吾一槊!”
李道宗挥动马槊,向罗士信胸膛刺来,锋刃来势凶猛,罗士信大吼一声:“来得好!”
身体向侧一闪,躲开这一槊,长枪一扫,吼声似霹雳,枪杆如奔雷,一杆子把李道宗扫下马背。让人将之生擒。
他杀向伊阙关,将铁枪往明一指,对城头数百敌军厉声高喝:“我乃大隋罗士信,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城头唐军早被杀戮惊呆了,又见全军溃败,数百士兵纷纷下城投降,“我们愿向大隋投降!”
伊阙关,这座中原雄关落入隋军之手……
……
就在罗士信发动大战的同时。
王世充也得到准确情报,李世民就在邙山大营内,唐军的壁垒还没筑好,军营内只有两万军,他觉得这是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亲率五万大军倾巢而出,向唐军大营发动猛烈进攻。
邙山烽火点燃,向数十里外的唐军主力求援,与此同时,李世民在营内安排好了五千弓弩兵,又将一万赤甲军列阵于北邙山下,另外派翟长孙率五千骑兵袭击王世充后军。
大战打了一个多时辰,郑军疯狂地进攻唐营,遭遇弓弩军顽强抵抗和两侧唐军骑兵不断攻击,只杀得尸横遍野,但王世充却铁了心一般,无管死伤惨重也要拿下唐军大营,只因他已看到军营内的李世民。
郑军付出数千人阵亡代价,终于的撕开了一道缺口,冲进唐营内,就在这时,由柴绍和侯君集率领的一万骑兵忽然杀至,他们战刀劈砍、长矛猛刺,和王世充最精锐的江淮军在大营外展开激烈的血战。
郑军这一次在王世充亲自率领下,完全没有前三次的混乱,他们进退有章、作战骁勇、进攻犀利。他们率先击溃柴绍的五千骑兵,迫使翟长孙放弃进攻后军,率五千骑兵赶来接替柴绍败军。
双方死伤不断的增加,但由于兵力悬殊,李世民的军队渐渐抵挡不住了,军队也纷纷被打散,李世民身边只有大将丘行恭率领几十名骑兵随行。
百余名郑军骑兵紧紧追赶,李世民的亲兵越战越少,只剩下将丘行恭一人,李世民的坐骑也中箭倒毙,丘行恭下马射杀数十人,箭无虚发,追兵惊惶而退。
丘行恭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李世民,他步行作战连杀十几人,就在最危机的紧要关头,远方传来一片激昂的号角声,唐军主力已在此时杀回来了,数目众多的唐军铺天盖地,声势浩大的加入了战场之中,王世充见郑军一时无法取胜,只得恨恨的下令撤军。
唐军一路追杀到了洛阳城下,杀得尸横遍野,这一战敌我双方尽皆死伤惨重,唐军死伤两万余人,五千守营士兵被杀得一个不剩;跟着王世充返回城的郑军也只剩下了两万余人,主力在此一役中折损大半。
李世民随即下令包围洛阳城,率领唐军不分昼夜的攻城,王世充率军拼死抵抗,洛阳城城头几经易手,危在旦夕。
顶点
………………………………
第451章:萧女月仙
次日清晨,在偃师县衙广场之中,只听阵阵破空声响起,一袭轻袍、头戴金冠的杨侗手持朝露宝刀的杨侗与水天姬战作一团,和湛泸剑相比,杨侗更喜欢用这把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宝刀。
水天姬也喜欢刀,杨侗依朝露宝刀的样式,让巧匠为她打造把了一把天慧刀,她步伐轻盈,一柄长刀随着步伐变换,刀势如潮,劈向杨侗的要害。
她用刀与中原刀法不同,脚下急促移动,双手变换使用,忽尔单手,忽尔双手,双手持刀时重心又左右移动不停,一柄刀使出来如暴雨骤发,划出一道道银亮弧线,杨侗如江中礁石,在浩瀚的海潮中苦苦挣扎。
她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却使出刚猛迅捷的快刀,一刀刀凌厉至极地劈出,那气势催枯拉朽,只怕一刀劈实,杨侗的身子就要被砍成两段。
杨侗脚下不断,手中朝露宝刀上下舞动,大开大阖,气派宏伟,每刀劈出,都带起一股刚猛异常的气势,如游龙翻腾一般,威势惊人,时而又若白蛇吐信一般,诡异非常,让人防不胜防,刚柔并济,变幻莫测。
精通武艺的阴明月细细观察水天姬的刀法,见她臂力未必出众,但这刀法妙就妙在可以借助腰背整体力量,拧腰俯身俱可增加力道,辗转连击,藉着急速的步法,一刀比一刀凌厉,这种刀法无疑更适合女子所用。当她见到水天姬渐渐力怯,便加入了战团。
在演武场边,站着一名身穿浅黄宫装,身体高挑,姿容秀丽,举止端庄从容的高挑少女,她便是萧月仙,按照事先约定,她应该直接去邺城,但她和许敬宗的船只恰好遇到敲诈李密而归的大隋舰队,他们便在陈留雍丘县上了船,昨天傍晚刚刚到达兴洛城。此时看到水天姬一幅要把杨侗砍为两段的架势,一双清澈明亮的深眸不时流露不可思议之色。
她想不到水天姬这个豪迈大气的‘姐姐’如此大胆,这万一砍到了大隋的皇帝怎么办?难道她就一点不担心杨侗怪罪吗?还有阴明月,区区一个将军,居然也敢向皇帝动刀子,而且狠辣手段,俨然不亚于武妃。
正当她思索之间,杨侗一声暴喝,只听到‘当’‘当’两声脆响,杨侗一刀逼退了香汗淋漓的水天姬和阴明月。
风声顿敛,杨侗傲立当庭,英武脸庞、挺拔身姿散发一股至高无上的威严,磅礴如大海一般的气势立时席卷了开来。眼眸充斥主宰一切的果决,这股气势虽然还没有自己父亲那么柔和,但却更为威严、骄傲和至尊至贵。
“夫君越来越厉害了!也不让一让人家。”水天姬撒娇道。
杨侗笑着替她擦去脸上香汗,“别的都可以让,唯独武艺不能让。”
水天姬搂住他脖子嗔道:“又不是打真的!”
“真的假的都不行,让让就成习惯了,对你百害无一利。”杨侗一伸手将她搂入怀中。
阴明月手一挥,一干修罗卫无声退下,这里只有杨侗和水天姬居住,两口子都是武者,又是行军作战,自然不会带什么侍女,十分安静,现在多了一个萧月仙和她的一个小丫鬟。
杨侗见一边的萧月仙一张俏脸细润如脂,粉光若腻,她见杨侗注视着她,脸上蓦地一红,染上一抹晚霞。
杨侗迅速瞥了她一眼,见其面若朝霞,知她一个黄花大闺女受不了自己和水天姬的亲密之举,于是便松开了水天姬,笑道:“昨晚休息好吧?”
萧月仙羞赧一笑,“一切都好,多谢圣上关心。”
“一起用早膳吧。”
“喏。”
一行三人来到起居室,已有修罗卫摆上浓粥肉饼和几样小菜,看着桌上早膳,萧月仙有点发愣。
米粥泛香,让人食欲大涨,可是这也太寒酸了吧?与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家的奢华全然不符。休说是与她在江陵的有相比,便是寻常商贾之家,怕是也诸多不如……
见她疑惑,水天姬热情的解释道:“行军没有讲究,这还是好的了,如果大败仗,连吃的都没有。这些都是夫君平素吃惯了的食物,到了邺城,妹妹可以吩咐御厨做适合你口味的食物。”
“多谢姐姐。”萧月仙点点头,还以为是故意如此冷落她呢……许是为了给杨侗和萧月仙一个独处的机会,水天姬用罢早膳便去了军营。她现在的身份是大将军,掌管着一万名弓骑兵,蔡薇和五百名修罗卫当她的亲兵营,有一群母老虎护卫,她的安全不成问题。
与杨侗独处,萧月仙脸上发烫,虽说他们已经有了婚约,但单独相处,心中还是有些羞涩,她低下头,避开杨侗的目光,轻声说:“眼下大战在即,我在这里只会给圣上添麻烦,您还是把我送走吧。”
萧月仙这话获得杨侗好感。他没想到萧月仙的心思如此善解人意。如果说之前他只是被萧月仙仙姿所吸引,这一会儿,有点喜欢这个温柔解意的女子。
偃师县目前已经是隋唐之争的前线,萧月仙一个弱小女子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成为累赘。如果赢得了战场,却把老婆弄丢了,那他杨侗便成天下笑柄了。
他笑着点头道:“等会你乘战船去洛口,我会派一队女兵护送你到去邺城。皇后那边我已经写信了,她会善待你,皇后、贤妃、丽妃、淑妃跟武妃一样好相处,你不用担心。另外你替我转告皇后,快则半年,晚则一年,我就会回来。”
“嗯。”萧月仙点了点头,一双美眸注视着这个自己丈夫的帝王,鼓足勇气问道:“圣上,你能送我一幅字吗?”
“就这个?”杨侗失笑道。
“嗯。”萧月仙出身名门,自幼琴棋书画精通,长大之后容颜瑰丽,气质飘然若仙,聪慧伶俐。
杨侗为了弘扬文化,大量印书,廉价的纸书盛行天下,他的《诗文集》和《蒙学》自然也是如此,萧月仙对于杨侗的词章,她多有拜读,杨侗抄的都是流传千年的诗词文章,只要是有见识的人都不可能说不好,萧月仙拜读完后,登时入迷。
她曾憧憬过能有一个潘安、卫玠、曹子建那般既有绝世美颜又有倾世才华的翩翩公子相伴一生,却不成想最后嫁给了杨侗。然则杨侗因为太重杀戮之故,被南方士人丑化成恶魔一般,以讹传讹之下,她也以为杨侗是个王粲、左思一般的人物,并引以为憾,可是见到本人,才知道传言是多么的不靠谱,杨侗不仅不是面目可憎的恶魔,反而长得俊美至极。
“可不可以?”萧月仙语气中带着少女的娇憨,一双秋波,越显得灵动如水,貌艳于花,令杨侗怦然心动。
“随手的事儿!”杨侗让人送来文房四宝,略作沉吟了起来,这个女孩子向自己求字,似有讨要订情之物的意思,如果寻常诗篇恐怕让她有所遗憾。
萧月仙见杨侗提起笔后,便发起呆来,只以为他在构思新诗,心中更为期待,一动都不敢动,生怕坏了杨侗的诗兴。
好半晌,杨侗提笔写下: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
“啊!”萧月仙凑近一看,忍不住低呼起来,眼中尽是不可思议,这首《千秋岁》无疑是情诗中的顶级神作,而杨侗的字体似楷而非楷,一笔一画,如刀削斧凿,大气磅礴。
诗柔!字刚!不仅不矛盾,反给人一种藤萝缠树、刚柔相济的唯美意境。
“你这么快就写了新诗?”
“诗词小道尔。”杨侗脸上露出了笑意,他已发现萧月仙并不是冷漠之人,从她娇憨兴奋的语态中,就知道她文静的表相下,有一颗活泼的心。
萧月仙不知杨侗所思,神态仍旧无比震撼,她凝视着杨侗嫣然一笑道:“送我的?”
说完,她顿时感觉不妥,这是恋人间至极的情诗,她的脸竟蓦地红了,羞得她低下了头。
“送你的。”杨侗笑了一笑,题上了‘赠月仙’三个字,还拿来私人印玺,盖了上去。
“多谢圣上!”萧月仙行了一礼,见杨侗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仿佛看透了自己的心思,她脸上更烫了。
“圣上,几位尚书求见。”这时,阴明月步履匆匆的入内汇报。
“朕知道了!”杨侗明白裴仁基是为李密的事情来找自己,这一次,李密不仅痛快的将奇珍和黄金送来,房玄藻也跟着来传达李密的决定,目前正由裴仁基接待。
他转头望着萧月仙,交待道:“明月,安排一队修罗卫护送萧姑娘北上邺城。”
“喏!”阴明月迅速离去。
杨侗对萧月仙道:“这里是战争前沿,相当不安全,阴将军会派人送你离开。我去处理公务了。”
萧月仙点了点头,眼中有些黯然之色,行礼道:“请圣上多保重!”
“你也多保重!我们邺城见。”杨侗微微一笑,快步离开。
萧月仙目送杨侗离开,她想到自己一个人要独自去见皇后,心底生出一股无所适从的无助。
……
顶点
………………………………
第452章:战略布局
县衙大堂,杨师道、房玄龄、裴仁基、魏征、凌敬坐在杨侗下首,看着笑容满面的裴仁基,杨侗道:“房玄藻怎么说?”
“圣上!”裴仁基拱手道:“微臣和房玄藻详谈一晚,双方基本上是达成了共识。财物已经到了,这就不不说了。”
“领土方面是怎么谈的?”杨侗问道。
“李密也不同意,只是希望我大隋不要攻打梁郡、颖川、淮阳三郡。”
“言下之意是说我们可以打济北、东平、东郡、济阴了?”杨侗会心一笑。
裴仁基点头道:“这广大的疆域毕竟是魏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打下来的江山,如果说弃就弃,无法向下面的将士交待,因此,杨侗觉得李密不会容易答应。如果我们是以实力来攻克这四个郡,李密也可以对将士们有个交代,如果我们打下不下,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这所谓的协商还是以实力来说话,但是这个协商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会爆发全面战争。”
杨侗听到这里,说道:“朕觉得可以让行俨首先占领东郡。向南再攻占东平和济阴郡。然后让沈光率领一支军队收复东郡,这样便可以和洛阳相连接,将我们的势力在河南连成一片。”
裴仁基赞同道:“微臣也认为李密一时不会放弃梁郡,也建议圣上暂时不要攻打梁郡和淮阳。这样一来,渤海郡可以作为攻打窦建德的后勤重地,济北、东平、济阴可以将刘黑闼钳制在齐鲁二郡。而西南的河南郡、弘农郡则与关中连成一片,成为南下荆襄的前沿阵地。”
杨侗沉思片刻道:“梁郡联系江淮,颍川联系荆襄,前者朕可以放下,但是颍川必须要拿下,免得李密放伪唐从颍州下面的汝南东进。”
如今李密有了放弃中原、南迁江淮之志,抢占李密南撤而留下的空白地带,是摆在杨侗面前的重中之重。他之所以不断增兵,就是为了应对战局的变化。
但是对李密来说,他还有李渊这个选择,他为了遏制大隋势力,说不定会把颍川淮安和汝南卖给李渊,李渊如果获得了颍川,则可以据此威胁荥阳,甚至可以通过梁郡打到青州。
而且李密南下计划一旦受挫,他必然会卷土重来,那么和李渊勾结会是势在必行之事。
二李勾结杨侗不在乎,但绝对不容许他们威胁到自己的地盘,而如果有了颍川,那杨侗则可以从容布兵,于两边对付二李了。
裴仁基道:“就怕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后方兵力空虚,如果被窦建德偷袭河北那就得不偿失了。”
杨侗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窦建德是一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