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

    杜伏威问道:“那圣武帝又是何意?”

    张宣从辅公祏手中接过那极不靠谱的书信,正色道:“圣上对二位相当赞赏,所以才写这一封离奇的书信,目的是提醒二位将军,有些不属于外姓人的虚名会害死人的。”

    “多谢圣上提醒。”杜伏威很是感激的拱手一礼,杨侗此信与辅公祏昨天说的其实如出一辙。

    “二位将军不仅均分田地,还对不法世家大力打压,治下百姓也只需上交极低的赋税,同时对贪官污吏一律处死,你们所行之政与我大隋同步而行,圣上十分高兴,所以不希望二位受人蒙骗。不过如今看来,二位也意识到虚名害人之事。”

    “说起来,我等有今日还得多谢圣武帝呢。”杜伏威笑了一笑。

    杨侗当年为了一步步动摇世家大族、士人阶层那根深蒂固的根基,把自己在北方执行那一套方案,也打包给了王世充、杜伏威、窦建德等人。

    这也是杨侗的一步棋子,让世家大族和士人阶层明白,就是没有他们,天下依旧可以照常运转,等杨侗一统天下之后,来自这些人的阻力就会小得很多,至于这些人的怒火,则由诸侯们来承担。

    杜伏威当时和李子通争江都而兵败,正处于茫然之时,不知如何为好,杨侗给他的册子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江淮处于江都的辐射圈,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一穷二白、平民出身的杜伏威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又需要这些人的利益来充实自身,自然没有一点客气,江南士族几乎被他屠个了精光,余下的也纷纷遁逃他处。手段之狠,大有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之势。

    然后杜伏威按照杨侗所给之策治理地方,果然在数月之内,便令治下稳定下来,腰包也鼓了许多,最终成为天下为数不多的实力诸侯之一。

    这便是杜伏威感谢的由来。而提到这些事儿,大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杜伏威又问了些大隋政策,张宣也一一告知,杜伏威和辅公祏许多不明之处,顿时豁然开朗。

    得到张宣传授了将近一个时辰,这对兄弟才意尤未尽的终止了询问。

    张宣言归正传道:“圣上派我前来,真实用意其实并不是强迫二位归降。”

    “什么?”辅公祏愕然。

    张宣拱手道:“圣上的意思是让二位以朋友的关系与我大隋全面合作,大家一起协同作战。至于归不归降,等天下明朗了再说,”

    “这和归降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这说明你们是为自己而战。贵军上下也心服口服。”

    “圣武帝难道不担心我们因此壮大,最终成为大隋的强敌?”

    “辅将军若是见了我大隋的战力,就会知道我大隋的底气从何而来。”

    “大隋铁骑天下无敌,然而水网纵横江南则不同。”

    “大隋海军同样纵横天下,以我大隋海船运力,完全可以一次性投送十万大军到沿海任何一地……”张宣笑了一笑,道:“…而我实在不知道,你们的十几万大军能够坚持多久。”

    “张先生这是在威胁我么?”

    “这不是威胁。而是事实……”张宣笑着说道,“我们大隋打仗从来不讲技巧,打的就是实力人海战术。我们攻城,从来是用人命高句丽和突厥奴隶的人命来填,十万不够,我们可以动用百万,百万不够,我们可以再从西域调来,反正又不是我族子民,哪怕死绝了也无所谓。就怕辅将军杀人杀到手抽筋…关中之战时,薛万均大将军只是牺牲突厥八万奴隶,结果襄武城内的十多万唐军直接投降了,他们杀人杀到不敢杀了…若是有朝一日我大隋攻打坚城,辅公祏不妨去看上一看…”

    辅公祏听得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他深吸一口气道:“如果有这机会,我一定会看。有个问题我想问问张先生,既然大隋这么能打,还有这么多奴隶可以用来牺牲,为何来找我们江淮军?”

    “简单!”张宣笑了一下,道:“据我们得到消息,李渊和李密已经结盟,李渊攻略中原,而李密极有可能南下,到时候你们将会首当其冲,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这样一来,你们就是我大隋事实上的盟友了。圣上生怕你们吃亏,故而让我前来提醒提醒。”

    杜伏威表态道:“圣武帝对我杜伏威之恩无以表述。且如此坦诚相待。我愿意效忠大隋、效忠圣上。我没有任何条件,就算圣上让我杜伏威做一名小兵也心甘情愿。”

    “你……”辅公祏腾地站起了起来,心中的愤怒不可抑制。转身向门外快步走去,心中的愤怒使他有点失去理智了。

    “先生稍坐!”杜伏威向张宣歉然一笑,快步追了出去。


………………………………

第432章:再布一局

    “大哥!”杜伏威锐利的目光直刺辅公祏,无视对方的愤怒,淡然却十分坚定的说道:“我已经决定投降大隋王朝了,效忠圣武帝,任何人都不能反对我的决定。”

    “好啊!”辅公祏心头更怒,他知道杜伏威指的便是自己,激愤道:“既然你都决定好了了,我随你的便……我明天带我的亲兵渡江去丹阳。”

    “大哥,我知道你心中不甘,小弟又何尝甘心?可实际上我们已经没有争霸天下的机会了。”

    “我不信。”辅公祏稍微恢复了一点冷静。

    杜伏威对义兄的心思了然于胸,叹息道:“天下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我们这些中小势力要想生存,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兼并沈法兴、李子通,力图在短期内壮大自己,以增加自保的能力或自立或归降的筹码,想法是好的,可是我们在和李子通决定江淮归属之战中先胜后败,已经失去同时征战李子通和沈法兴的实力。就算我们有这能力,李密也不会让眼睁睁的让我们在江淮坐大,他一定会在关键时刻加以干涉,他们其实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实力和时机了。所以我们只能归附一方,明确投降以后,再以己之军队为新朝建功立业,以使全军上下在新朝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个富足的未来,这便是我坚持投降某一方势力的原因所在。大隋打得李渊连关中都丢了,又比李渊有诚意…除了大隋,我们还能降谁?”

    “而且张宣说的也没错,大隋海军能够把近十万大军投送到高句丽,同样也能沿海运抵南方,只需往返几趟,几十万大军就到江南了,真到那时候,我们又如何与之对决?重要是大隋不仅兵多将广,还有源源不绝的异族人可以用来挡箭,他们在域外的威名是向异族人的尸体堆叠出来的,小弟不认为张宣是在恐吓。”

    杜伏威的劝告使辅公祏脸色稍霁,他缓缓的说道:“二弟,这就是你要要降隋的原因?”

    杜伏威点头道:“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我杜伏威不过是一小平头百姓,我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我们连江淮都统一不了,凭什么去跟纵横天下的大隋王朝争?我能有今日之势,已经心满意足,若不知足的再去梦想九五之位,我必遭天谴。我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想想十几万兄弟。最重要的还是我看不到一统天下的希望。”

    辅公祏叹了一口气,道:“既如此,我也不再反对了,不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有,我们多少得为自己留条后路。我明天率两万将士去丹阳驻扎,假如未来有变,还能接应你过江。”

    杜伏威点头道:“我完全赞同大哥的意见!”

    辅公祏沉思良久,道:“为了让大隋放心,那你就不能三心二意,以后不要再和王世充、李唐有所接触。”

    “嗯!”杜伏威点头道:“我决定把王世充和李渊使者的人头献给大隋特使。”

    。。。。。。。。。

    就在张宣出使江淮之时,一艘商船缓缓在江陵码头靠岸,几十名侍卫保护着许敬宗众大船上走了下来,梁国中书侍郎岑文本连忙迎上前来,施礼道:“在下岑文本,奉我家圣上之命特来迎接许侍郎。”

    “多谢岑先生亲自亲相接,不知梁公可在江陵?”许敬宗回了一礼,他如今的职务是礼部司郎中,与张宣地位一样。

    岑文本脸色微变,他知道大隋王朝并不承认萧铣这个皇帝,更不会承认梁朝,萧公只不过是一个敬请罢了,至于自己这个中书侍郎,大隋更加不会承认了。

    “我家主公自然是在江陵,请许先生随我来。”岑文本索性也以‘先生’名之,这是以民间身份相交,关系一下就对等了起来。

    两人登上马车进了城,许敬宗见街上行人大多衣着粗陋,很少看到衣着光鲜的人物,心知这不是萧铣在倡导简朴,而是萧铣治下四十万大军的军饷拖累了民生,再加上萧铣内忧外患,前不久又被李渊敲诈了一大笔,日子过得相当紧凑。

    许敬宗暗暗思忖:‘传闻萧铣的四十多万大军,成为他的沉重负担,于是命令武将裁去老弱、休战务农,然而武将专横跋扈、各自为是,不仅没有听众号令,反而借外敌来战之机大量扩军,萧铣也拿这些人没办法。只能加重税赋,看来果然不虚。’

    由萧铣流寇乱民式的军队政策,许敬宗又想到了与民休养,整顿强军的各路诸侯,顿时为萧铣默哀起来:空有广大富庶地盘,却被麾下武将扯了后腿,最终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连一个水寇起家的林士弘都消灭不了,又凭什么去和其他诸侯争?

    不多时,两人就在侍卫的护送下到了凤鸣宫。

    许敬宗打算了这座所谓的皇宫一眼,不由得摇了摇头,大隋随便一座行宫都比这个凤鸣宫档次高,甚至连高昌王宫都不如,更不要说去跟大兴宫、神武宫相比了,这都什么皇宫啊?

    岑文本见许敬宗摇头,明白对方所想,苦笑道:“让许先生见笑了,这确实寒酸了一些。我们本来打算兴建一座真正的凤鸣宫,但财力拮据、仓禀空虚,有心无力啊!”

    “财力怎么会如此紧张?”许敬宗瞥了他一眼,十分不解地问。

    萧铣造反的时间比李渊早,之前不仅没像样的敌人,甚至连大动乱都没有,而萧铣以前也不像现在内忧外患,可他居然穷得连个皇宫都修不起,这实在出乎意料了。

    “一言难尽!”岑文本长叹一声,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上前对禁卫道:“禀报圣上,就说有大隋特使来见。”

    这座凤鸣占地不过百亩,没北方宫殿巍然绝顶的气势,亭台楼阁和假山池鱼,都显得格局很小。

    事实上,凤鸣宫以前是陈后主的一座别宫,萧铣失去半个荆襄后,早已是实力大减。他现在虽然击败了林士弘,并获得大片大片的土地,但民心不附、官员逃亡,南方名门望族对他躲之不及,使其占领的土地名存实亡。

    税赋征不上来,各武将的军队却要他来养,使他无力修建新宫城,直属他的军队现有只有八万余众,但就算这八万军队也快养不起了。

    萧铣这段时间过得很颓废,自从他和杜伏威联手击败西进的李密后,便丧失进取之心,整日和十几名心爱姬妾躲在凤鸣宫谈说风月、醉生梦死。

    萧铣确实对自己没有信心了,西面和北方是强大的唐朝,而东方是咄咄逼人的李密。而北方的大隋占领整个北方,更以一种无敌于天下之势,俯视天下群雄。

    以至于李孝恭举大军北上,荆襄无一兵一卒。他也无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现在已经丧失了争夺天下雄心,只想做一天皇帝就享乐一日。

    在一条寂静回廊上,一名身穿浅黄宫裙的少女心事重重的走着,她长得娇小玲珑,容颜绝丽、眉目如画。周身无首饰点缀,却自有一股雍容秀美的气质。走动之间,宛若弱风扶柳,仪态万方。一双丹凤眼中如梦如烟,带着浓浓的愁。

    她名叫萧月仙,今年只有十九岁,是萧铣唯一的孩子,多年前曾被许配给董景珍的侄子董远,但是在成亲前的一个月,董景珍因涉嫌谋反诛绝全族。萧月仙成也就成了望门寡,尽管萧铣替她说过婆家,甚至包括最受信任时期的张绣的儿子,但全被她婉拒了。

    并不是说她对董远有感情,也不是说不想嫁人,而是父亲的作为让她害怕。归根结底,父亲不是败在敌军之手,而是败给了自己薄情寡恩。

    她知道父亲迟早对异姓王们下手,如果她嫁到张家,结果肯定还会当寡妇,过不了多久,张绣果然步了董景珍的后尘,落得全族诛绝的下场。

    萧月仙走到宫殿前,远远即可听到琴瑟声声,妙曼歌喉,她摇了摇头,父亲现在跟他自己所鄙夷的陈后主有何区别?

    萧月仙走进了不大的宫殿,看到一队舞女长袖翻飞,轻盈而动,两边各坐十多名乐姬,弹奏各种乐器,数名歌女低吟浅唱,整个宫殿内充满靡靡之音。

    萧月仙眉头直皱,轻咳一声,大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都下去吧!”

    萧月仙声音不大,众人却无法忽视。

    她的父亲萧铣虽然从不缺女人,但除了萧月仙,却再也生不出一男半女,将她视若珍宝。

    舞姬歌女都向萧铣望去,萧铣半躺在象牙龙榻里,左右各偎一名美若天仙少女,是一对容貌相似的孪生姐妹。

    萧铣见女儿不高兴,便摆手,“都退下吧!”

    不到片刻,殿内只剩那对孪生姐妹和萧氏父女,萧月仙看了她们一眼,这是他父亲最宠爱的姬妾,从不劝父亲处理国政,整天缠着父亲寻欢作乐,亡齐之小怜、亡陈之张丽华。

    “你们也退下吧!”萧月仙冷冷的说道。

    两姐妹同时扭头,不理她。

    萧铣有点尴尬的哄着两女道:“你们下去沐浴吧!朕等会儿陪你们。”

    两女妖姿百态地走了,萧月仙见两人淑胸半露,行走之间恨不得把腰扭断似的,气得她低声骂道:“妖孽!”

    “仙儿!”萧铣不高兴地拉长了声音,“不可无礼!”

    “父亲,你先把药喝了吧!”

    萧月仙将手中药汤放到桌上,她试了试碗壁,秀美微蹙道:“有点温了,父亲趁热喝吧!”

    萧铣前些日子吐血晕倒,御医诊断是胃有问题,其实萧铣也知道这是宿疾,这种病不能喝酒,但最近半年花天酒地,引发了宿疾。

    萧铣慢慢喝下药汤,柔声的问向女儿,“仙儿今天的情绪好像不太好,为何?谁得罪你了,朕收拾他。”

    萧月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只要父皇不近酒色,不再糟蹋自己,像以前那样一心为国,女儿的心情自然就好了。”

    “这……”萧铣刚要说话,萧月仙却打断他的话,接着说道:“父皇应该知道李孝恭的军队大量调去了上洛郡,打算与隋朝争夺关中,父皇却还在这里歌舞升平,难道真不想借机收复荆襄吗?”

    萧铣长叹一声,道:“我倒是想,可我除了江陵这几万良莠不齐的军队,现在还能指挥谁?又有谁是忠臣?如果军队败了,我们父女的首级就是人家向新主邀功的宝物。我今年已经三十九了,死不足惜,唯一担心的就是你这孩子!如果你有一个可靠好归宿,这个梁国即使败光了,我也不无所谓。”

    “父皇!”萧月仙眼睛都红了,她跪在父皇身前,“父皇若有三长两短,女儿孤苦伶仃一人又怎么活?我不要父皇有意外,一定要长命百岁。”

    “傻孩子!”萧铣爱怜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叹息一声道:“若你是个男儿,能替父皇征战天下,那该多好啊?”

    萧月仙咬着唇:“父皇,女儿不能替父皇征战天下,可也不想成为父皇前进的累赘,女儿恳求父皇送我去襄阳,我愿做李渊嫔妃,换取爹爹平安。”

    “那不成!”萧铣一下子站了起来,断然拒绝道:“你是梁国的安乐公主,父皇只希望你这辈子安安乐乐,怎能做李渊那混蛋的嫔妃?我哪怕是死也不同意,决不答应。实在打不过,我大不了投降他,谅他也不会加害于我。”

    萧月仙却知道父亲就算投降,也只会是一时安抚,最多一两年就会暴毙,不是每个王朝都可以像隋朝那样,容得了陈后主这样的亡国之君的,而且陈后主得以在大兴善终,那也是他庸碌,像父亲这样的枭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也只有牺牲自己,入宫服侍李渊,或许能够保得住父亲性命,这是萧月仙唯一想到的办法。她见父皇态度坚决,于是迂回道:“父皇要不把女儿送到叔祖那儿,父皇没有女儿拖累,也可以放开手脚打仗。”

    萧铣“嗤”的笑了出来,萧月仙说的叔祖即是萧瑀,他的亲叔父,自己一旦将女儿送去襄阳,即使萧女儿不愿意,那家伙也会以萧家的名义将她送入宫中,为他所掌控的萧家获得牟取政治利益。如果萧月仙以萧家女的名义入宫,那就跟自己无关,到时候自己照样得死,倔得出奇的女儿恐怕也会一死了之。

    “你这丫头,真当你父皇是傻子吗?”萧铣笑了一笑,摇头道:“事情还没到这一步。就算到那一步,我也信不过那只老狐狸,还不如将你送到姑母那儿。”

    “这也好。”萧月仙顺着杆子往上爬

    萧铣似乎明白了什么,女儿压根就不是要去襄阳,真实意图其实是去邺城,以求得隋朝支持和庇护,毕竟从眼前的局势来看,隋朝和梁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且隋唐有仇怨,若是隋朝在北方施加压力,自己也有圜转余地。其实他也一直想联隋抗唐,并多次派遣使者,只是连杨侗的面都没见着。

    想必女儿也想到这点,于是打算去邺城当杨侗的妃嫔,以她梁国公主的身份,以及隋梁有共同的敌人,或许能在杨侗面前有一点地位,能说一两句话。

    萧月仙的态度十分决定:“现在能帮父皇的只有隋朝,您就让女儿去邺城吧。如果父皇不答应,女儿自己去……女儿也不做傻事,不去争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求父皇平安而已。”

    望着女儿清澈双眼,萧铣感觉到女儿心中的坚决,只得叹一声,“容我想想。”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奔至殿外禀报道:“启禀圣上,岑侍郎带着隋使求见。”

    “隋使?”

    萧铣也吃了一惊,怎么刚说隋朝隋使就来了?他看向女儿道:“仙儿,你先回避一下,为父先见一见隋使。”


………………………………

第433章:许敬宗的坚定

    许敬宗在岑文本陪同下走进了内殿,躬身施礼道:“大隋特使许敬宗见过萧公!”

    萧铣心中一怒,刚要责问,却见岑文本向自己连使眼色,他忍住了这口气,冷冷淡淡道:“特使辛苦了,请坐吧!”

    “多谢萧公!”

    许敬宗从容而坐,萧铣虽然已经称帝,却对于他们大隋王朝上下来说,本质上还是乱臣贼子,这是原则,许敬宗自然不会让步。

    再说了,他奉命来见萧铣,其实是给李渊下绊子,并不用哭着求合作。

    岑文本也在另一边坐下,他笑着说道:“圣上,许先生这次带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李渊不是反攻关中,而是直指洛阳。”

    “啊!”

    萧铣腾地站起身,这消息让他吃了一惊,这时屏风后也传来了一声低呼。

    许敬宗微微一怔,他听得清这是一个轻年女子的声音,这让许敬宗十分费解,都说萧铣荒唐,莫不是连女人都能干涉梁国的朝政了?

    岑文本自然也听到了,他知道这是江夏公主萧月仙的声音,连忙道:“圣上请安坐,李渊还没有动兵。”

    萧铣慢慢坐下,头脑里现在乱成一团,居然没注意到女儿躲在屏风后面。这个消息令他极为震惊,但他最终还是克制了内心惊讶,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许敬宗微微欠身,便将二李结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萧铣脸色阴晴不定,可他也是一代枭雄。他很清楚二李联合意味着什么,李渊北上,他几乎可以肯定李密南下,全面进攻杜伏威或是自己。

    两相比较,李密进攻自己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淮水防线不是那么好攻破的,相对来说,自己的兵力看似极多,实际上他心知肚明,自己能够调动的兵力也只是江陵这些,这是起兵之初就存在的矛盾,大家本来是一个利益结合体,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造成利益上的冲突,这种相互怀疑的种子如今深深扎根在君臣脑海之中,经过董景珍、张绣事件以后,彼此间都没一点信任了。

    这种前提之下,自己又如何是兵强马壮的李密的对手?自己又该怎么办?

    萧铣惊惶的落在许敬宗眼里,这也在他意料之中,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他也不配当这个枭雄了。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微微一笑呈给萧铣:“这是圣上的亲笔信,殿下所想得到的答案就在这封信中。”

    岑文本将信转呈给了萧铣,萧铣见信皮上写着‘杨侗致表伯’。

    杨侗称他为表伯,就表明这是一封私信,他拆开信皮,将信纸抽出。

    内容简单叙旧后便直入主题,邀请他出兵共同二李,表示他们另外一个同盟是杜伏威,由他和杜伏威从南面进攻二李,隋军从北面进攻,至于开战时间则以大隋南下为准,后面什么都没有了。

    萧铣看得一头雾水,那灭掉二李以后呢?自己怎么办?杨侗会承认自己独立吗?还有杜伏威又是什么态度,信中只字未提。

    许敬宗还说这信能解开自己疑惑,哪里解开了?疑惑反而更多了。他看了许敬宗一眼,询问道:“我想请问问许特使,那我梁国怎么办?隋朝是什么态度?”

    许敬宗微笑道:“这个需要萧公自己选择了,圣上没有任何表态,但二李是我们共同敌人不假,我们三家联手将他们歼灭,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

    虽然许敬宗什么都没说,但萧铣却明白了,杨侗的意思是说大家先把共同的敌人搞死,然后再角出天下之主,至于战争所获得的战果,则看各人的本事了,如果隋军强大,会直接打到江淮,如果他和杜伏威厉害,可以打到黄河南岸。

    他沉吟一下道:“这件事容我想想,特使先回驿馆休息。”

    “那好!在下先告辞。”许敬宗起身告辞,萧铣对岑文本笑道:“岑侍郎替我送贵客出宫。”

    岑文本笑着起身,对许敬宗一摆手:“请!”

    两人离开不久。

    萧铣才想一事,起身向屏风走去,却发现女儿已从侧门离开,萧铣又想到女儿刚才所提之事。其实他心知这是一个很的好策略,用和亲方式增加谈判筹码,又能给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再加上姑母尤在,相信女儿也不会受到委屈。

    萧铣也知道隋朝强大,杨侗迟早会南下,而且这一天已经不远了,以女儿的美貌贤淑,受宠也不成问题,只不过他不想女儿成为一个工具,嫁给她不喜欢的人。

    萧铣有点乱,他一时间也不知应该怎么办,他想听听岑文本的意见。

    不一会儿,岑文本又回到了内殿,他微笑行礼道:“圣上是不是感到很为难?”

    萧铣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本来以为这种局势会维持三五年时间,没想到李渊竟然率先动手,企图从中原破开僵局,天下将风云大变了,我们又该怎么办?”

    岑文本沉默了半晌,缓缓的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二李灭亡,我们也难逃一劫,如果按兵不动吧,李渊不管是胜是败都会南下。现在需要圣上做出一个选择。刚才许敬宗也说得很清楚,现在需要圣上做个选择,我相信这是杨侗原话。”

    “杨侗其实是希望我们和唐军鏖战,替他削弱唐军,我心里清楚得很。”萧铣忧虑地望着北方,自从李孝恭从南郡撤军后,他就很担心李渊有什么阴谋,“侍郎觉得唐军会攻打王世充吗?”

    “微臣也考虑过李唐,他们扩张的路线非常明确,西线非但没有成功,陷入了战争的泥淖,最终因为四顾天下,丢掉了整个并州、雍州,也就是说,他们往北、往西发展的战略以惨败而告终;而中线就是洛阳,如果杨侗不支持王世充,那唐军一定会攻洛阳,所以他们才夺我荆襄。如今看到杨侗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将北方经营得生机勃勃,李唐若再不动手,中原就没有了,所以微臣也觉得攻打洛阳可能很大”岑文本犹豫一下,苦笑道:“如果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洛阳和中原,那便可以将隋朝的势力阻止在北方。相对来说,我们比隋朝、王世充好对付得多,”

    “而且许敬宗刚才也说过,以隋朝出兵为号,这期间我们有太多的观望时间,他们没必要说谎。”

    说实在的,岑文本对大梁没多少信心,别看萧铣拥兵四十万,但是梁国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偏偏梁国的地方又大。最南的兵力,少说也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赶到江陵,对于战争来说,一个月内会生很多事情,如果李渊集强兵猛攻江陵,这边城破,恐怕南方的军队才有半路。

    他虽是位极人臣的中书侍郎,就算诸多异姓王都十分尊敬他,可那也得看是哪个国家的中书侍郎,梁国四处都是洞,岑文本再聪慧,也改变不了治下群雄割据的局面。重要的是没时间给他来整理朝政,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萧铣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依你的意思,我们必须按照杨侗的意思走?甚至投降隋朝?”

    “微臣并不是说投降隋朝。”岑文本摇了摇头道:“虽说我们被杨侗利用来牵制唐军,以便他收复中原,但我们同样在利用隋军于北方牵制唐军,如我军可以收复荆襄,不仅能提升军队士气,还利于圣上的整顿计划,以后未必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此战还没开始,没必要考虑降谁的问题。”

    萧铣点了点头,梁国确实还没到最后时刻,二李被灭那才是最后时刻。如果杨侗和二李打得两败俱伤,他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想到这里,萧铣豁然开朗道:“你说得不错,我们并非没有一点机会。只不过杨侗要我答应进攻李渊,我有个条件。”

    岑文本道:“圣上请说。微臣转告许敬宗。”

    萧铣缓缓道:“杨侗必须娶我女儿为妃。”

    “安乐公主?”岑文本一下子愣住了。

    萧铣郑重地点了点头,“这是我的条件,若是杨侗答应,我就按时出兵,否则……”

    岑文本听懂萧铣的意思,若杨侗不答应,他就用整个南方投降唐朝,协助唐朝共同对付隋朝,岑文本道:“圣上,这确实很好,微臣完全赞同。”

    ……

    许敬宗也知道岑文本很快会给自己答复,所以并没有休息,耐心的等待到来,其实许敬宗也有点紧张,在他临行前,礼部尚书裴仁基反复告诉他和张宣,萧铣和杜伏威是重要的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