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颉利可汗心中一片悲痛,嘴唇哆嗦道:“先生足智多谋,自我登基开始,都是你让我度过一个个难关,我相信这回也可以的。”

    “要不和阿史那思摩拼了!”赵德言说道:“阿那史思摩立足不稳,若是我们迅速将其击败,那些墙头草就不敢脱离大可汗的控制。”

    颉利可汗吃重道:“那依先生之见,我们应该如何打?”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千古不变的至理,以我之见,只要我们强袭阿史那思摩,将之斩杀,那时大可汗便可收编他的部从,平白得几万精锐,亦能让其他部落知道,反对大可汗的下场是如何严重。”赵德言身为文人,但一身煞气极重。

    颉利可汗怦然心动,“先生以为我们有几分胜算?”

    “至少五成。”

    “五成?不少了!”颉利可汗站了起来,正要出去下令,忽而苦笑道:“我们似乎把隋朝给忘了!阿史那思摩是杨侗养的狗,杨侗又怎么坐视不管呢?我们现在根本打不过隋朝。”

    赵德言呆了一呆,不说话了。

    颉利可汗低头沉思片刻道:“我们的兵不敢打了,仓促之间也募不到更多的兵,跟隋朝打的话,必死无疑。而且冬天就要来了,大家都要为过冬做准备,都不愿意打的。还是和杨侗谈吧!只是这些牲畜就是命,若是给了他这么多,恐怕我们这个冬天都便要饿死。”

    赵德言站了起来,躬身道:“既如此,卑职再去一趟。”

    “多谢先生。”

    “只是大可汗给卑职一个底限,也好跟杨侗谈判。”赵德言肃容道:“大可汗可要想好了,若是太过离谱,恐怕卑职跑断了腿,对方也不会答应的,甚至会把杨侗惹恼!卑职死了不打紧,就怕他冬天又来偷袭。”

    “这……”颉利可汗不禁犹豫起来了,赵德言说的那个数目,他根本给不了,考虑了许久,才咬牙道:“三十万女人可以给他,别的各减一半。”

    赵德言呆住了,有些诧异的看着颉利可汗,居然都给了,颉利可汗这个家伙此时的表现,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只是这么给出去,今年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脸上却装出无奈表情道:“如此的话,卑职心里有底了,这便去与杨侗吕布说,至于能否功成,大可汗要做好心理准备。”

    “有劳先生了。”颉利可汗苦涩的点点头,这样眼巴巴的送上门让人宰,还怕人家不高兴,这种感觉实在不好受,“对了,另外我们也要吃饭,希望可以用牛羊皮和一些黄金白银、玉石、奇珍代替一些牛羊。”

    “我们还有黄金白银、玉石、奇珍?”赵德言呆了呆,这家伙还有藏宝?

    “燕然峰上有!”颉利可汗苦笑道。

    赵德言明白了,燕然峰的确有,那是供奉突厥历代先祖的,每年都会堆一些,长年累月积累下来,还真不少。

    估计早有挨宰准备,便将主意打到了死人身上,不过想想,颉利可汗也确实没办法了,总不能让人活生生饿死吧。

    只是不管在中原还是突厥,动先祖的东西,那都是大不敬之大罪,颉利可汗这么做纯粹是冒了极大风险!

    顶点


………………………………

第360章:狂飙演技

    你怎么又回来了?”罗士信愕然的看着赵德言,随即揶揄道:“怎么样,不行了吧?”那些数目实在太大了,所以从一开始,罗士信就不信赵德言要得来。

    “成了,比想象中的还多。”赵德言微笑着看罗士信,确实比他想象中还多,他心目中的数字只是颉利可汗同意中的七成:“带我去见殿下吧。”

    “真成了?”罗士信带他入宫,一边小声问道:“你是怎么办到的?”

    “见到殿下,自有分晓。”赵德言微笑道。

    很快,两人找到正与秦琼切磋武艺的杨侗。

    “成了?”

    杨侗看到赵德言,好奇道:“先生将始末说说吧。”

    赵德言当即将对话大致说了遍。

    “那颉利可汗太好骗了。”罗士信愕然的看向赵德言。

    “不是颉利好骗!是赵先生这些年辛辛苦苦的付出,得到了颉利可汗的信任。”杨侗笑了一笑,道:“二十万名年轻女人、牛五十万头、羊一千万、战马五十万。黄金十万斤、玉石七千五百斤。此战收获超乎想象。”

    这是正面对决,不是抢劫之战,收获实在很少,原以为打完就完事儿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丰厚回报,这些战利品不仅弥补所有损失,还能有大量盈余。

    “不过卑职希望殿下,能够少去一成。”赵德言说道。

    “有钱不要不是傻子吗?为什么还要少去一成?”罗士信道。

    “若真拿的这么多,颉利可汗今年不好过,会死很多人,薛延陀和阿史那思摩若是部落知道后,有可能会来攻打,我担心颉利撑不过去。二来嘛……”赵德言笑道:“卑职也想因此让颉利可汗觉得我有本事,从而更加信任,便于以后行事。”

    “你这人真坏。”罗士信一脸警惕的看向赵德言,这就是典型的把你卖了,你还要帮他数钱,然后还要感恩戴德。

    “减去两成吧,先生回去也好交待。”这样一相千年大坑,可不能一次性消耗完了,杨侗笑道:“先生这次什么时候回去?”

    “明天吧,此事要给颉利可汗一个不容易完成的印象。”赵德言笑道。

    “好!克明,先给先生安排住处,晚上再好生聊聊。”杨侗笑道。

    “多谢殿下。”赵德言和杜如晦走了。

    罗士信摇了摇头:“这些文人太坏了,个个杀人不见血。”

    杨侗大笑道:“文人和军人是一阴一阳,缺一不可的存在,若没了军人,文人纵有千般计策,也难以施展;军人再强,如果没有文人治理,打下来的江山很快失去,突厥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这一下我们不仅不用为奖励和抚恤金操心了,还赚了。告诉将士们,凡是出征的将士,一人奖励十只羊,伤残阵亡者,按规定加倍。”

    “末将代将士们多谢殿下!”

    “将士们为我打生打死,还有很多人壮烈牺牲,这一点物资又算得了什么?”杨侗微微一叹,痛惜道:“这一场大战,我大隋三路军死了共有三万多人,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众将相顾一眼,都不说话了。

    在他们看来,这是大胜中的大胜了,可杨侗居然还不满意。不过大家也习惯了,只因杨侗和罗士信一样,都是嘴巴确心肠软的人,对敌人残酷无情,对自己人,如若春天般温暖。

    “回到邺城,都给我加倍训练!告诉将士们: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不流血。”

    “喏!”

    众将为将士们默哀了起来,事实上,大隋将士的训练量非常大,强度也非常大,比起其他诸侯的训练量,至少要高五六倍,而像杨侗直接掌控的五军还要再翻一倍以上,这也是大隋军队强悍的根本原因。若不是大隋有大量肉食支撑,将士们根本撑不住。

    可是到了杨侗这里,居然还嫌弃不够。但是众将也知道杨侗并没有做错,因为训练强度越大,将士们在战场上就会多出几分活命的机会,这是对将士们的生命负责的体现,而不是折腾人。

    杨侗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问道:“大家都说说,应该怎么将颉利可汗送来的东西运回邺城。”

    大隋将士个个都是打仗能手,放牧真不如草原人。

    “这不难。”秦琼说道:“突厥女子也都擅长放牧,颉利可汗送来这么女人,我们完全可以她们驱赶牛羊,我军只负责管理人便可。”

    “嗯。”杨侗想起草原人的习性,倒也十分赞同,想了一想道:“牛全部赶去雍州,一家一牛的分配给百姓,羊全部赶去邺城。”

    裴行俨说道:“会宁银矿的矿奴要重新整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银锭产出,会宁、灵武的船只空着也是空着,不如调来,把黄金白银、玉石珍宝、牛羊皮等物运去邺城!”

    “可以。”杨侗赞同。

    说好了搬运工作,杨侗去找赵德言,向他灌输了大隋对草原的政策,同时还教了一个黑突厥人的手段,只听得赵德言目瞪口呆,赞叹连连,如逢知己。

    到了次日一早,赵德言用过早饭之后,才找到突厥护卫返回于都斤山。

    为了保密,赵德言一入营,这些突厥护卫便被看押了起来,他们虽然得了拼死也要保证赵德言安全的命令,可面对大隋这些凶神恶煞的将士,连屁都不敢放,饿了一夜之后,就如蒙大赦一般跟着赵德言离开义成城。

    汗庭中的颉利可汗盼星星月亮,当得知赵德言完成使命,还比自己预期还要少了三成物资的时候,激动感动得痛哭了起来,他是下了大决心、大资本跟大隋讲和,可赵德言帮他省去的三成物资,少说能让几万人胜利的度过今年的冬天,更让他感激的是赵德言还不用一分一文就讨回了一万多名勇士,这又是一个天大的礼物。对于帮突厥、帮自己‘争取’到这一切的赵德言,不仅是颉利可汗奉若上宾,其他人也是视若再生父母。

    将承诺的物资送到义成城后,颉利可汗长长的松了口气,对着赵德言恭敬询问道:“这一道难关,算是过去了。只是以后我们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赵德言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神色凝重的说道:“阿史那思摩接受隋朝的册封,是隋朝的臣子,有了这层关系在,若他受到大可汗的攻打,甚至可以向隋朝请求援兵。而以大可汗目前的情况来说,根本经不起隋朝的攻击。在此前提下,大可汗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相当不利!”

    颉利可汗愁容满面的说道:“先生说得极是!这也是我所担心的事情。”

    赵德言又说道:“卑职在义成城打探到消息,说是薛延陀也准备向隋国称臣,如果薛延陀也成为大隋的臣子,大可汗面对薛延陀的时候,同样被动挨打。”

    “这……”颉利可汗、谷欲设、叠罗支父子和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一听,心中又是一沉,一双双眼睛都看向了赵德言。

    赵德言心下暗笑,脸上却不动声色道:“我听说杨侗会在今年十一月十一日登基为帝,我的意思是大可汗也派出使节团前往邺城,于杨侗登基之日上表称臣!当我们三方都成了隋朝的臣子的时候,于隋朝而言,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我们发生战争的时候,隋朝顶多只会派人调解,而不会出兵。因为隋朝出兵的话就会失信于天下、失信于盟友,其他人会觉得隋朝处事不公,从而不再奉他为主。大家都失去了援军,我就不信我们打不过薛延陀和阿史那思摩。”

    赵德言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颉利可汗抱大腿。

    因为颉利可汗现在的处境相当不妙,与之相邻的两大势力中,薛延陀的实力与他相当,底蕴和潜力暂时不如他,可问题是他现在没声望、没威望,军队士气低落,真打起来不一定打得过。另一个阿史那思摩因为刚刚立足三大湖地区缘故,今年肯定是不能出兵了,奈何人家有大隋这个爹,大隋这个爹甚至不惜出兵相助。更可怕的是两者明年有可能联手来搞他。

    但如果颉利可汗也成了大隋的儿子,从此以后,他颉利可汗和阿史那思摩就是一奶同胞了,有了这一层名义在,大隋这个爹再偏心也不能出兵打另一个儿子吧?

    颉利可汗、谷欲设、叠罗支、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互望一眼,眼中流露着兴奋的光芒。

    “大可汗!先生此言可行。杨侗若是再次受到阿史那思摩和乙失钵蛊惑,我们就危险了。我们绝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了,必须表现出我们的诚意,至少不能让薛延陀抢了先。”阿史那社尔也是一个聪明人,明白赵德言这个建议的妙处,于是毫不犹豫的附和了起来。

    颉利可汗轻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千,说不出的苦涩,连当儿子的机会都要争,没办法,谁让自己现在实力弱小呢?“那你们认为派谁去最好?最合适?”

    颉利可汗虽说是问大家,可他的目光却看向了赵德言,经过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对其更加信任了。

    “卑职以为大王子去的话,更显诚意。只是……”赵德言看了谷欲设一眼,苦涩道:“只是隋朝官员的冷嘲热讽肯定少不了,而大王子豪迈刚烈,我担心他受不了。”

    颉利可汗知道长子是什么样的性子,他去隋朝的话,很有可能把事情搞砸,于是点头道:“叠罗支去吧,执失思力为副使。”

    “是!”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361章: 那你干嘛来着?

    对于长安百姓来说,自从隋朝收复关中以后,长安就变得热闹了起来,均分田地等等利民政策不足道哉,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百姓现在热议的文教事业。

    大隋王朝在长安开设了二十家‘大隋图书馆’,广售廉价书籍,达官贵族、贩夫走卒,皆可在‘大隋图书馆’购买书籍,不买也没有关系,可以任意把书架上的书籍拿到阅览区阅读、抄录,哪怕你在里面读到关门时间都可以。当然了,如果你损坏、弄脏了书籍,必须照价买走

    读书,在这个年代是高尚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前程的事情,现在在长安城里的百姓,大都会买一本《蒙学》。即使是自己看不懂,也可以让儿子看、孙子看。

    长安已经开设了很多义学,教的就是这本《蒙学》,算不上是什么高深学问,但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孩子可以先在义学中认字,认字以后,这些原本看不懂的书籍,自然也就慢慢看得懂了。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纯朴的百姓们的共识,他们不奢望一下子就中状元,觉得做好眼前之事就够了,至于别的,以后再看吧!好的是大家的生活有了盼头,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杨侗对于长安百姓来说,他不止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更是一步步带着大家走向富裕的好亲王,他均分田地、平抑物价、重农工、重商业……还有以工代赈政策,让长安百姓通过出卖劳力而获得额外收入,有了钱,大家可以改善生活

    由此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百姓都看得见,更让百姓感激零泣的是朝廷给百姓白送耕牛。

    虽然朝廷还没办法做到一家送一头牛,但是听说秦王殿下在北方、将军们在西方都取得了大胜,大家缴获到数不胜数的耕牛,到时候会分给还没有得到耕牛的百姓家中。

    耕牛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制约生产力发展和粮食产量的就是耕牛的数量严重不足,没有牲畜牵引耕犁,单单人力耕作,不难想象会是何等缓慢。而有了牛,进度、效果、产量都成倍成倍的增加。

    这样真心为百姓着想的王朝,你让大隋百姓怎么能不爱戴?

    在乱世之中,还有不少人在生死里挣扎,对比之下,长安百姓都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这一切,都是大隋王朝给他们的,所以人们拥护大隋很正常。

    可是这样一个为百姓为实事、为百姓谋福祉,一心为百姓着想的朝廷却有很多人要推翻,而他们要推翻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隋开图书馆、办义学,那些世家大族认为不该向百姓出售书籍,认为百姓应该继续愚蠢下去才好;二是不应该分田地给百姓,更不应该取消丁税。

    世家的这些理由很让人愤怒,可是以前的李唐皇帝李渊也这么认为,大家敢怒不敢言。好在大隋赶走了李渊这个暴君,使得自己成为大隋的百姓,享受到了冀州、幽州、并州、雍北一样的待遇。

    可是百姓们还是不懂世家大族为什么说隋朝不好,并且要推翻掉。

    可是现在,百姓们开始懂了。

    因为有说书人从各个角度将事情拆开来说,让百姓捋出了头绪。

    世家大族为支持大隋开图书馆、办义学,是他们担心百姓家的孩子读好书,考出状元以后,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世家大族不支持大隋均分田地,是他们失去了盘剥百姓的工具。

    世家大族不支持大隋依法治吏、依法治国,是他们家里都是坏人,生怕朝廷会处死他们家里的坏蛋。

    ……

    世家大族要推翻大隋的理由,通过说书人的嘴巴,从长安渐渐蔓延向整个关中,看着一个个世家被打垮、被处罚、被处决,百姓们的心里只有‘该死’、‘该杀’两个词语。

    理解世家大族该死理由的百姓,这才发现大隋王朝的好,也才发现大隋王朝一旦被推翻后,他们还要回到以前那种猪狗不如的日子,所以关中百姓对大隋的支持,达到了一个恐怖高度。

    ……

    支持的另一面,就是反对。

    百姓的生活因为大隋而美好,是得利者,理所当然的支持大隋;而世家大族,是利益的失去者,要推翻大隋王朝也是理所当然。

    在靠近东市的亲仁坊,一个稍微偏僻的院落里,聚集了一百四十个来自各个世家的大人物。当然,这些所谓的大人物在如今的长安城,也只是一些行商的掌柜而已。

    虽说杨侗入主关中之后,大隋王朝对关陇世家进行毁灭性的打压。但世家在这个时代的能量十分庞大,哪怕他们的主家要么死,要么离开了关中,可是他们积攒数百年的底蕴却绝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抹杀。

    加上杨侗的权力中心远在魏郡邺城,长安这边只有李靖和裴仁基二人,很多事情自然难以面面俱到,也给这些世家可趁之机。他们暗中招揽到了许多以往的家丁护院,虽然没有实利在那里,但就凭关陇世家的名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他们效命,至于不愿意效命的人,都被暗中弄死了,留下来的都是这些都是关陇世家的铁杆心腹。

    其实天下世家并不介意族中子弟出仕于大隋,因为大隋统一北方之后,已是稳妥的天下第一诸侯。只可惜杨侗的做法,碰触到世家大族最根本的利益,并剥夺了他们的一切,这是他们最难以接受的事情。

    高坐主位的是一名年约三旬的青年文士,他名叫裴律师,是裴寂的长子,娶李唐皇帝李渊儿女临海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

    当初杨侗打入并州的时候,闻喜裴氏自然难以幸免,不过杨侗对裴氏并没有做得太过分,剥夺了裴氏的一切财富后,将裴氏一族清洁溜溜的送给了还有洛阳立足的杨倓。裴氏枝繁叶茂,分有裴矩、裴蕴、裴寂、裴世清等支系,其中一些人继续在杨倓身边,杨倓失势以后,跟着裴世清投了李密。至于另外一批人,则到长安投奔了裴寂。到了关中失守,裴寂这一支又跟着李渊去了南方,而裴律师颇有几分本事,受李渊之命潜伏在长安,秘密联络关陇世家、关东世家、南方世家遗留在长安的人士,为日后收复关中积蓄力量。

    裴律师表情肃穆,他看着一个个被他邀来来的世家代表,沉声道:“我们的情报人员打探到了一个消息:说是杨侗将于近日抵达长安。”

    “不知都尉意欲何为?”一名老者皱眉问道。他叫王治,是宇文泰时期‘关陇十二大将军’中的王雄的后裔,乃是王家留在长安的代表人物。

    “我李唐势力在邺城几乎被连根拔起,而且邺城是杨侗的老巢,我们很难下手。他现在来长安,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裴律师笑道。

    “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是我有两个问题…”王治皱眉道:“一、镇守长安城的军队源自冀州、幽州流民草寇,是杨侗以骁果军为根基,始建于涿郡的精锐之师,晋王的几十万大军,就是被这支军队打得没半点脾气的,城中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战力不低十万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百战百胜,还对杨侗忠心耿耿,坐镇长安以后就没有改变过,没有一人是关中子弟;二、杨侗的凯旋之师,连东西突厥几十万大军都灭了;你说我们怎么打?”

    人家的兵能打不说,数量还多得离谱,没有十万大军根本玩不动。你小子现在没兵就想刺王杀驾,不是找死是什么?作死也不是这么死的吧?

    “隋军主力带着战利品东进,从并州回冀州去了,杨侗身边的兵力不多了,而且按照他的行事标准,顶多只带他的五千玄甲军来长安。”裴律师看了大家一眼,笑着说道:“至于长安城中的两万精锐,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会设法将之调离长安。”

    “还有以一挡百的五千玄甲军!”王治点了点头,问道:“这又怎么说?”

    裴律师道:“玄甲军肯定调不走的。”

    众人点头赞同。

    玄甲军是杨侗的亲卫,杨侗走到哪跟到哪,如果裴律师说是连玄甲军都能调离杨侗,大家二话不说就闪人,不跟裴律师作死,太不靠谱了。如今他实实在在的说,大家反而放心了。

    “就算杨侗只有玄甲军,那我们又有多少人?”

    “大家放心,晚辈已经早有准备了,大家且看此人是谁?”裴律师拍了拍手。

    只见一名武将从后堂中走出,对着众人躬身一礼道:“末将常何,参见诸公。”

    “常何?”不少人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

    “常何?莫非是龙门关守将?”王治却是想起了什么,看向此人道。

    “正是末将!”常何躬身一礼,惭愧道:“关中之战时,末将坐镇龙门关,兵败失守。在隋军整编降卒之际,奉命令潜入隋军。”

    “原来如此。”王治微笑着点点头,看来李渊为了夺回关中,留下了不少的后手呢。

    裴律师微笑道:“常何将军如今是一名校尉,是北宫玄重门一员守将。杨侗当日以楚王诈开玄重门、玄武门,如今我们也可以仿效之。”

    众人的眼睛为之一亮,玄重门是大兴宫北大门,异常坚固,这一道门户过后,经过宫城北苑,即可抵达玄武门、宫苑、禁宫。杨侗当初火烧宫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不知常将军摩下有多少人可以调动?”王治问道。

    常何拱手道:“五百人!”

    五百?

    王治脸上肌肉狠狠地抽搐了几下,五百人能干什么?而且这五百人还不是大隋的精锐,若是遇到玄甲军,一朵浪花都兴不起。

    “五百人就想搞事?开什么玩笑啊。”一人无语的看着裴律师,你傻还是我们傻?

    裴律师脸色也有些发烫。他倒是想多拉拢些人,奈何隋朝对关中大战后的唐军俘虏看得太严了,那些俘虏都被拉去雍北修路了,服刑两年才能归于官籍,太远联系不上、也不敢去联系,管得太严了。

    降卒,也被带去汉川等关中之外的地区屯田去了,一样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找他们?那完全是给他们送人头。

    至于各大世家的家奴、佃户皆被打散安置于陇右、雍北、河湟地区,先不说那些人愿不愿跟他们造隋朝的反,关键是人都找不着,联络都联络不了。

    “诸公莫急!”裴律师轻咳了一声,也感觉没有说服力,觉得是掀底的时候,沉声道:“晚辈并非此次任务的主将。”

    那你干嘛来着?

    ……

    (主角要当皇帝了,恳请书友们奉上自己心仪的‘帝号’、‘年号’和将军们威武大气的……比如龙将、虎将、卫国公、英国公什么的请大家给出自己自己的建议、留个言。谢谢!!)

    顶点


………………………………

第362章:关陇世家的底蕴

    “窦将军才是主将。”见气氛尴尬,裴律师连忙说道。

    “诸公,久违了!”

    便在此时,一人走了进来,微笑着对众人行礼道:“琮见过诸位高士!”

    来人是酂国公关陇窦氏子弟,窦轨之弟窦琮,当初李渊发兵南下,窦琮随军作战,攻西河、破霍邑,以战功被拜为金紫光禄大夫,封扶风郡公,之后迎战屈突通,大败隋军,率轻骑追击屈突通,和李渊一起逼降屈突通。后率兵入关,投降冯翊数县,以功被拜为右屯卫大将军。

    窦琮固然没有什么惊艳的战绩,却比裴律师这个文人可靠多了。而且他是关陇世家窦派嫡系子弟,众人更愿意相信他。

    “窦琮?”王治看到窦琮,不禁冷哼了一声,王家属于独孤派,他并不买窦氏的账:“你行吗?”

    窦琮也不恼怒,微笑道:“琮此番奉命潜入长安,便是为了能刺杀杨侗,还天下太平盛世。”

    “如何还?”王治冷冷一笑道:“莫不是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长安城里的军队倒戈?然后说死杨侗?”

    裴律师大是尴尬,负责联络的他拿不出一兵一卒,如今听得王治的话,顿时有些刺耳。

    “非也。”窦琮微笑道:“晚辈此来,还带了秘密潜入长安的三千精锐。”

    “三千?”

    “对。”

    “就算有三千精锐又能如何?即使不算城内的两万精锐,人家杨侗可是有带来了五千人,而且还是号称是天下第一劲旅的玄甲军,只凭三千人,怎么打?”王治摇了摇头,他对于李唐的精锐,一点都不敢相信,如果真是精锐,李唐也不会失去并州和关中,李唐君臣更不会以一种屈辱的方式,灰溜溜的离开长安。

    在场的人也都不是傻子,知道这区区三千人不可能跟隋朝的军队抗衡,一个个都面露退意,他们虽然痛恨杨侗,但他们想过要去找死呢。

    “诸位,且听我一言!”看着众人十分明显的怀疑和不信任,窦琮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见众人的目光看了过来,窦琮沉声道:“三千人确实难以攻破玄武门,但我们不只是三千人呢!”

    “莫非还有其他兵马?”一人目光一亮。

    “隋朝边防甚严,便是这三千人也是翻山越岭而来。”窦琮苦笑摇头,他倒是想要多弄一些兵马进来,奈何杨侗下达了闭关锁国的命令,边境盘查太严。

    李渊给他的的确是五千精锐,但最终能混进来的只有三千余人,从西城进入汉川的盘查不算太严,但要进长安,可是严得很呢,窦琮费尽千辛万苦,才将这些人弄到关中,又托了窦家的一些渠道才勉强混进来。

    “也就是说,我等要凭三千人马,与长安隋军对抗了?”此人摇头叹息道:“恕我直言……”

    “窦某说过,并非只有三千人。”窦琮诚恳道:“诸位皆是天下豪族,就算遭到残酷的清洗,但在关中、长安分布的棋子想必也不在少数。”

    王治知道窦琮打的是什么主意,摇头道:“关陇世家在关中确实各有不少暗子,但良莠不齐,不可能是正规军的对手,而且,就算凑起来,又能有多少人?”

    “一家确实不多,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