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啥来着………哦!”李世民一拍脑门:“贞观年,年贞观,蝗灾大起民不安,贞观朝廷真的管!
后面的啥来着朕忘了,不过,就这几句,朕还要敬你一碗酒!”
冷锋跟李世民又喝了一碗,三碗酒下肚,冷锋的脸也红了,赶紧夹几口菜吃,刚刚忘记了空腹喝酒伤身体,现在吃的话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李世民之前就喝了很多酒,现在都有点摇晃了,但他还是揉了揉脸,继续说:“这次蝗灾你立了大功,满大唐上下都等着朕表态呢,朕想封赏你,爵位上可是你已经是开国公,最近你没有立过军功,官职没法给你升,你也不缺钱,你说朕拿你怎么办?”
对臣下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恰恰是一个帝王的悲哀,曾经让李渊头疼的“天策上将”,此时也在头疼怎么封赏别人了。
“怎么办?好办!”冷锋放下筷子,认真道:“我想进你小金库挑一件东西,怎么样?”
“小金库?什么小金库?”
看李世民很疑惑,冷锋拍了自己嘴一下:“其实就是你收藏东西的地方,我想要你一件珍藏,怎么样?”
李世民脸上露出肉痛的神色,想了想才说:“换个条件!西突厥来使送给朕美女十个,很有异域风情,朕送给你怎么样?”
“呸!我不要女人,有淑雯一个就够了,痛快点,给不给!”
“给给给!”李世民无奈地自己喝了一口酒,伸出一根手指:“不过你不能拿朕实在舍不得的东西!”
“可以!可以!”冷锋连续答应了两声,看看天色:“要不就现在?”
李世民点点头,看了看已经打呼噜的李渊,对李泰说:“青雀儿,叫人送太上皇回去,不要着凉了。”
李泰点点头,就招呼太监宫女七手八脚地去抬李渊。
冷锋站起来时有点晃,李世民更不行,需要李承乾扶着才能往前走,两个人离开御花园,在复杂的皇宫里转了两圈,才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偏殿前。
只是一个偏殿,竟然有近一百的禁军守卫!这不是招贼嘛!在冷锋看来,自己干的要是杨翼的营当,肯定会先选择这里。
在皇帝这个通行证下,并没有人拦着,无名打开三道锁以后,才推开了殿门。
走进去,在无名龙影的灯笼下,冷锋先看到的是成箱的黄金白银,这很正常,虽然目前市面上只流通绢布铜钱,银子都不常见,可是黄金白银还是最保值的东西,李世民的小金库里没有这些东西才怪了。
这是李世民的私产,能调动它们的只有李世民,这也是李世民的老底,除非出现威胁政权的事情,否则李世民绝对不会动用这些钱。
“都是些阿堵物,再往里走。”
李世民带着冷锋又往里走了一段,冷锋忽然看到一个红色的珊瑚树!真的是珊瑚树,足足两米高,就像掉光叶子的树干加树枝!
那天去程咬金家,在他家客厅碰倒了桌子,一个摆设的珊瑚摔得粉碎,只有巴掌大一块,程咬金居然心疼够呛。
“这你别想!想都别想!”
李世民挡在珊瑚树前,一脸警惕地看着冷锋。
“行,行!”
冷锋继续往里走,珊瑚这玩意儿也就在内地是稀罕玩意儿,放到海边就不怎么值钱了,李世民这个珊瑚树,也就是珍贵在够大、纯色上罢了。
说到底这玩意儿其实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还不如金子值钱!
往里又走了几步,冷锋忽然指着一块石板说:“这东西行不行?”
李世民走过来看了一眼石板,挠了挠头:“这不是朕的收藏,可能是隋炀帝的东西吧,这里以前也是他藏宝贝的地方。”
月底了,厚颜无耻求全订支持,争取这个月比上个月强点呀~
(本章完)
………………………………
第308章 唐之愚人?
李世民蹲到地上,让无名把灯笼移的近些,在灯笼的光芒下,他才看清楚石板上的东西。
那是一个怪模怪样的………耙子?还是两边带着齿的,再看看它的头尾,反而有点像甲壳虫。
李世民转头问无名:“这是什么东西?”
作为李世民的贴身宦官,无名的权力很大,连李世民的小金库,都是无名负责记录的。
无名笑道:“这是燕石,旧朝的老宦官说过,这是隋炀帝收集起来,准备让方士炼丹的材料。”
“炼丹?”
李世民摸了摸石板,然后看向冷锋:“你要这玩意儿是不是也要炼丹?”
在李世民的印象里,冷锋就是个万事通,别人如果说会炼丹,李世民绝对当场笑出来,可要是冷锋说会炼丹,李世民会直接信六成!
“屁的炼丹啊!”冷锋蹲到李世民身边,打掉李世民按在石板上的手:“这是化石,三叶虫化石,只能用来观赏,但是天地间很有纪念价值的东西。你可以理解为一个甲壳虫被夹在石板里,时间久了变成了石头。”
“那不还是石头啊!”
李世民本来以为冷锋要拿它开炉炼丹的,还幻想着跟冷锋要两颗,一颗找个人试试,一颗他自己尝尝。
不过既然只是石头的话,他还嫌弃它占自己收藏呢!
“你就要这个?”
冷锋点头:“就这个了,明天我叫老元带着棉花箱子来取它,这东西可不能磕碰了。”
不过一块石头而已,李世民并不心疼,话说他还怕冷锋突然反悔不要呢。
“那就这么定了,你今天打算睡在皇宫还是回家?这么晚了,就别走夜路回去了吧。”
“行!”
刘淑雯应该也在皇宫,明天正好带着她一起回去,这个该死的女人,大着肚子也不知道在家里老实呆着!
“阿嚏eng!”
刘淑雯揉了揉鼻子,她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夫君骂了。
皇后此时躺在纱帐里安歇,李治不是头一胎,并不折腾人,只是两个时辰就生了出来,休息这么久,她也恢复了一些气力。
“殿里的味道不好闻吧,以后你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也会这样的。”
听到纱帐里皇后的话,刘淑雯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羡慕道:“还是姐姐有福,又生了一个皇子,倒是我这肚子,也不知道争不争气。”
“会有的,第一个不是那就再生一个呗!”
皇后稍稍挪了一下身子,对刘淑雯说:“这会儿都夜了,你去嘉福殿休息去吧,你要是累到了,我都怕你夫君把我这两仪殿拆了。”
“嘻嘻。”
说起冷锋刘淑雯就开心,整个大唐所有的家庭,女主人能够像她一样没心没肺的估计还没有第二个。
自从成了亲,她也就是象征性地管了几天账,再之后她就全交给老李处理,自己就整天闲逛、弹弹琴、刺绣,最多也就是指挥侍女改改家里的摆设。
“看你那花痴的样子,唉,你可真是有福,遇到了一个反过来把媳妇供着的!”
刘淑雯脸红着说:“那不还是托了姐姐和陛下的福,不然我现在还在曲艺苑弹琴呢!”
当初,如果不是皇后皇帝把她送到了冷锋身边,她这辈子或许只能老死曲艺苑,连家仇都不能得报。
或许,这就是机缘。
皇后微微一笑:“快去吧,今天陛下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开心,估计他也被叫到皇宫了。”
“嗯。”
刘淑雯答应一声,在宫女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出殿坐上软轿,被人抬着往嘉福殿去,在皇宫里能够坐软轿,这可是无上的恩宠,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嘉福殿,御花园边的一个小殿,自从冷锋住了一次以后,这里貌似就不再姓“李”了,整个殿都改造成了起居殿,看起来,似乎成了冷锋在皇宫的“产业”?
冷锋正在伸展身体舒缓筋骨,顺便缓解酒精对身体的刺…激,刘淑雯在宫女的搀扶下走进来,第一时间遮上了鼻子:“夫君,你怎么又饮酒了?”
冷锋指着旁边的床榻说:“你放心,今晚我住这,你进去休息吧,明天老老实实回家待着去,大肚婆还整天到处跑!”
刘淑雯嘻嘻一笑,并不在意冷锋的训斥,她现在是大肚婆,正是谁也不敢惹的时候,就是夫君,也只能口头凶凶她罢了。
一夜无言………
第二天宫门刚打开,老李老元就带着几个活计进宫,内衬棉花的箱子,装三叶虫化石最合适了。
冷锋跟老李安排好把刘淑雯接回家后,就随着化石一起走,直到把化石运到文院,摆放到厚玻璃柜子里才松了一口气。
韩崇文老先生很好奇冷锋搞了什么东西,当他看到这块石头时,不屑地一挥手:“我当你弄来什么好东西,原来是燕石啊!这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春秋时《阙子》一书有记载:
‘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以特性,草匮,缇巾一袭,客见之,侥而掩口,卢胡而笔,曰:此燕石也,与瓦瓷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坚。’
看你这视若珍宝的样子,难道你打算当唐之愚人?”
冷锋最讨厌别人跟他引经据典了,因为听得云里雾里的,可是韩崇文老先生的话他还是听明白了,于是解释说:“老先生,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我就跟你说说它的年岁你就知道它有多珍惜了。”
“四万五千个万年以前!”
老先生脚下一软,差点站不住,哆嗦着嘴唇说:“你………你刚刚说什么?多少年?”
“四万五千个,万年,以前!”
“老夫的个老天爷呀!”
韩崇文坐倒在地上,以手抚膺坐长叹:“据记载,炎黄两帝不过是三千年前,这东西居然………是这么多年以前的?怎么可能嘛!”
冷锋哈哈大笑:“这可是我在皇帝珍藏里弄过来的好东西,可笑皇帝还以为这不是什么好东西,弃如敝履,哈哈!”
(本章完)
………………………………
第309章 贞观百科全书
三叶虫化石啊,这可是最古老的化石之一,看似只是石头的纹路上,记录的可是难以想象的时间!
老先生站起来,凑过去轻轻摸了摸石板,最中心的三叶虫他可不敢摸,生怕会把它碰坏。
“你之前托太子说要在文院里弄个什么博物馆,你打算把它放进去?”
“自然!”冷锋微微一笑:“这些东西,也算是咱们文院的底蕴,想想看,百年、千年以后,咱们的后生想要吹嘘自己的文院,怎么也得有资本才行!”
韩崇文哈哈大笑,陪着冷锋往外走,边走边说:“我就喜欢你说的话,从来不虚假,的确啊,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是咱们也要考虑考虑以后的事情啊!”
两个人一路走进教学楼,进了办公室,平常都在自己的小工坊瞎琢磨的阎立本,今天居然重拾旧业,在一张办公桌上画画,画的还是老虎。
阎立本的画技确实不一般,画的老虎极具神韵,而且他是按照比例画,没有一点夸张的画法。
韩崇文指着阎立本的画说:“前两天王玄策他们总结所学时,跟同学起了争执,老夫赶过去后,才知道他们在争执老虎的样子。”
冷锋很疑惑:“老虎的样子有什么可争执的?”
韩崇文找了一个椅子坐下来,才说:“有两个富商的孩子,硬说老虎是妖怪,应该是用两条腿跑路,抓住人后再吃,怎么也不可能是一只猫的样子!”
“哈哈哈哈!”
冷锋大笑,这就是野兽被妖魔化,再加上没机会实地看老虎的结果,现在的孩子,除了高官显贵家里的有机会看到老虎以外,别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老虎。
他们可不像后世的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就有父母买的图画看,就是电视上也能看到老虎,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冷锋指着阎立本那边问:“您该不会是想着让阎立本画画给他们看,然后科普一下?”
韩崇文点点头:“老夫忽然想起‘指鹿为马’这个词,其实,如果见过鹿和马的,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就是歪曲事实的意思,可要是不知道鹿和马长什么样的,这反而是一个嘲讽见识低的词。
所以我想让阎立本把动物的图都画出来,给学生们看。”
“这样啊………”
冷锋支着下巴想了想,忽然一拍脑门:“那个,老先生,咱们要不要出一本书?”
“出书?”
韩崇文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和你说画的事儿,你怎么想到出书的事情上了?”
冷锋兴奋得搓着手说:“您想想看啊,不知虎为何样的人绝对不止咱们的学员呀!咱们有印书坊,完全可以让阎立本刻出模板,印一本图文结合的书。
左边图,右边文字,这样的书,不是很好嘛?”
韩崇文想了想,忽然觉得这样可行,他又补充道:“不该只是动物,还有植物,柴米油盐都该加进去,既然你想出一本这样的书,就该什么都介绍进去才行。”
“还有药材!”
孙思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进来了,他坐到冷锋旁边,无奈道:“村民无知也就罢了,好多读书人也信一些民间偏方,那天老道遇见了一个嚼松针的读书人,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偏方,说嚼松针就能缓解中暑,这不是祸害人嘛!”
冷锋一拍手:“这很好啊,既然咱们打算动手了,就该搞一次大的,现在是贞观年,咱们就出一本《贞观百科全书》,但凡是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名词,咱们都加上图和图解!”
韩崇文捋捋胡子,郁闷道:“可以想象这本书出来以后该是怎样的巨著!
可是,从小到大,加起来的东西绝对是个很大的数字,再加上注解,这可就不是一本两本书能够容纳的了!也不是咱们一个两个人能够编篡得了的!从开始到结束,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成功的!”
的确,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应付的东西,明朝朱棣就弄过这样的书——《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前前后后好几千人参与其中!
可以说,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搞定的东西!
冷锋抬起头,对韩崇文说:“老先生,我觉得,仅凭咱们文院是不可能的,咱们怎么也该找个支援,我看,朝廷就很不错啊!”
“朝廷?”
韩崇文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件事的确得得到朝廷的支持,明日你就上书陛下吧!”
冷锋摇了摇头:“这事儿不该我开口,您忘记您也有上表朝廷的权力了?”
文院创立之初,冷锋就给文院院长这个职位要到了一个上表的权力,李世民很重视文院这个地方,很大方的就同意了,如今,正好是用到这个权力的机会!
贞观二年六月十一日,这是注定在贞观史上留下光辉一笔的日子,天下文院院长韩崇文,居然上表请求朝廷支持天下文院编篡一本书——《贞观百科全书》!
合上文院的奏折,李世民看向百官:“诸位爱卿觉得,此事可为否?”
房玄龄站了出来:“这样一本巨著,堪称前无古人,是好事儿啊!可是,其耗费必定也是非常惊人,愚以为,至少现在不能答应!”
一场巨大的蝗灾刚刚过去,这个时候,朝廷是没有钱粮支持这件事的。
李世民淡然道:“天下文院本来就是熩国公一直支持的,这一次,天下楼也承诺全款支持。”
“这样啊~既如此,臣觉得可行!”房玄龄点点头后,退了回去。
宰相已经发过话,孔颖达才站了出来:
“陛下,这可是大兴文运的好事儿啊!臣以为,答应此事,不仅能促进一部宏伟巨著的诞生,还能彰显陛下对文学的支持,定能使天下士子额首相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能够在自己在位的时候促进这么一本书的诞生,他必定也能在历代皇帝中大放异彩!
(本章完)
………………………………
第310章 朕不打算改
当一个皇帝是痛快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后宫妃嫔无数,老天爷之下,千万人之上。
可是当一个皇帝也是劳累的,国家事,何其多?更何况此时的李世民军政一把手全抓,自然比其他皇帝都要劳累。
李世民是自傲的,踹倒老爹、砍了兄弟得来的皇位,坐起来并不如何舒服,他渴望坐出成绩!
灭东突厥、灭高昌,蝗灾过后,万民无哀,这样的功绩,足以让他在史书中留下重重的一笔,可他还是不满足,渴望着更多的成绩,渴望着能够追逐上古尧舜的成绩!
《贞观百科全书》正好搔到了他内心中最痒的地方,这么一本书要是流传于后世,后人提起这本书,就能想到“贞观”,提起贞观,就会想到他这个皇帝,这该是怎样美好的事情!
所以就算朝臣反对,他也是要同意这一道奏折的!
“既如此,着令国子监、弘文馆等朝廷各部,但凡天下文院有所需,不得迁移,但凡天下文院有所求,不得轻慢对待。”
说完这些,李世民又微微一笑:“但凡朝廷所属去天下文院帮忙,工钱得从厚了要!朝臣可是耽搁朝政支持他们编篡书籍,这工钱可不能少了!”
这话一出,除孔颖达等人外,众大臣都笑了出来,原本他们还觉得奉命做事还要要工钱是不是不太合适,现在有皇帝撑腰,“宰”天下楼的时候也能理直气壮。
至于孔颖达等人则是认为学问不该用钱财衡量,能够参与这样一部宏伟巨著的编篡,就已经足够了,怎么还能要工钱呢!
结束了朝政,李世民难得的又一次放下了政务,决定带着魏征房玄龄出宫走走。
微服的李世民特别喜欢黑色,此时他就一身黑色长袍。当皇帝的人自有一身“龙气”,哪怕是和魏征、房玄龄站在一起,也有一种“鹤立鸡群”的突兀感。
如今蝗灾已过,好多光秃秃的地面重新长出草叶,有了绿色,长安城就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样子。
走出长安,李世民看着城外萧条了很多的换粮点说:“那天蝗虫呼啸而来,旦夕之间就把长安城所有绿色吞噬一空的时候,就是朕也被吓到了,可谁曾想到,还不到一个月,它们就被百姓们抓了个精光。”
房玄龄笑道:“人多力量大嘛!秦之长城有多么雄伟?乍一看肯定都觉得难以建立,可是在百姓的双手下,不还是建成了吗?”
魏征不满道:“举例子也举个正经的,秦长城的建立,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百姓饱受压榨,苦不堪言,巍巍长城,怕不是百姓尸骨建立起来的!”
李世民知道魏征这是在对他说话,不过他已经习惯了,满不在乎地说:“昔日朕与熩国公饮茶,也曾与熩国公探讨过这个问题,你们猜猜他是怎么说的?”
房玄龄对冷锋的言论一向很感兴趣,索性站住,说:“熩国公的想法,很多都天马行空,看似荒诞不经,但是却偏偏暗含天理,让人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微臣也很好奇。”
魏征也点点头。
“他说啊,长城应该是秦始皇的一项功绩,只不过被‘暴征’这俩字给毁了,秦始皇叫百姓建造长城,和现在咱们叫百姓捉蝗虫是差不多的。
皇帝在对待百姓时,需要报以利,报以诚,报以信,时间久了,百姓和皇帝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才是横亘在大唐所有土地上,万世不移的长城!”
“人心之长城啊!”
魏征感慨一声,赞叹道:“熩国公所言的确发人深省,历朝历代皇帝,往往都是嘴里喊着‘爱民如子’,到了实际,反而把百姓们放到最不利的地方,何其愚蠢!”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往前走,边走边说:“朕在想,要不要听熩国公的,把以后的徭役也改成此时蝗灾的模式,百姓出力,朝廷奖励,而不仅仅只是百姓们必须服从、不能反抗的东西。”
“这………”
房玄龄有些迟疑,征百姓徭役,是让他们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在无偿劳作的情况下,朝廷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开支,可要是把无偿改为有偿,那朝廷的财政可就要承担很大的压力。
别的不说,单单天下官道的每年的维修,就足以令朝廷焦头烂额。
魏征本来要夸夸李世民的想法,可是想到这一点,也不禁发愁起来,突兀地改变一项政策,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赢得百姓们的赞誉,可要是朝廷做不到,那可就是失信了!一个失信的朝廷,可以想象它的下场会是如何。
“急不得,急不得!”
李世民震惊地看着连连摇头的魏征,按理说这个时候魏征不是应该举双手双脚地同意吗?今天这老儿莫非是吃错药了?
“这是好事啊,可是陛下,您太急了,您想想咱们朝廷那点岁入,怎么可能直接承受这么大的变动!”
魏征一针见血地说:“您这是好大喜功了陛下,是不是今天朝堂上的《贞观百科全书》,让您………跳了?”
想来想去,魏征只能用“跳了”这个词儿~
老房捂住嘴偷笑,“跳了”这个词儿用来形容现在的皇帝,莫名的有点精准。
“你才跳了呢!”
李世民呸了一声,看看路边的散粮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朕确实好大喜功,可是朕不打算改,熩国公说过,一个不好大喜功的皇帝,或者说一个好大喜功偏偏困局宫墙、被官员耍来耍去的皇帝,只能混吃等死。”
“朕想做一个不输秦皇汉武,甚至比肩尧舜的皇帝,这个想法就会鞭策着朕,远离美酒笙歌,励精图治。好大喜功很好,朕不打算改!”
房玄龄和魏征都站住身子,弯腰拱手,如此好大喜功的皇帝,他们才更愿意追随,在如此好大喜功的皇帝管辖下,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本章完)
………………………………
第311章 唐瑾斗虎
三人走的累了,就各自骑上马,沿着新平整的土路跑往天下文院。
大规模的蝗虫已经销声匿迹,朝廷放开了“停耕令”,糜子什么的是不行了,但现在种一季小麦,还是能获得一些收成的。
在等秋收的这段时间里,家无余粮的百姓还是需要粮食,故此皇家废弃许久的曲江池,天下文院通长安城的水泥路,都要开始动工了。
规矩和抓蝗虫时一样,只要在这两项工程里参与劳作的,管饭不说,还有粮食铜钱拿。所以一家只需要出一个青壮,就足以养活全家了。
李世民见到冷锋时,他正在给三叶虫化石立解说木牌,看到李世民过来,只能报以苦笑。
仔细读了一遍说明,李世民对魏征和房玄龄说:“朕还以为这东西没什么用,特别痛快的就给了他,想不到和洪荒至宝失之交臂了!”
引领李世民进来的韩崇文捋捋胡子:“陛下就吃亏在没有学问上,被冷锋趁虚而入,也怪不得别人!”
虽然对三叶虫化石眼馋的不行,但李世民还是很大度地没有往回要。
众人齐聚办公室,李世民拿着一本数算的书研究了一会儿,然后把它夹在胳肢窝说:“这数算,朕看不明白,不如拿回宫中,政务闲暇之余,还能学学新学问。”
房玄龄笑道:“陛下是该看看,那个灾情统计奏折,就是老臣仿照文院学生成绩表制作的,比起之前冗杂的文字说明,简洁了不知多少倍。臣觉得,这样的制表方式,怎么也该在朝廷之中普及才是!”
李世民笑着点头,他不觉得接受新事物有什么不好的,如果这种制表式奏折普及了,他处理政务也会轻松许多。像以前,一个刺史的奏折,他要前前后后看好久,遇到数字繁多的,还要找一张白纸誊抄以防记混。
而房玄龄对灾情统计奏折,他只是看了几眼就全清楚了,两种方式,高下立判!
此时已经午时,食堂供应午饭的铃声响了起来,看着三三两两抱着书边看边往食堂走的学子,李世民不禁感慨说:“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学子能够为朝廷所用,该是多好的事情!”
听到李世民这话,韩崇文像炸了毛的猫,差点跳起来:“陛下,这些学子,您可不能都选去做官啊!老夫还期盼着他们能散到大唐各地,开办学堂呢!”
李世民笑道:“刚才来的路上,魏征还说朕好大喜功,现在这个词朕也要送给你。你想想看,现在天下文院的学子大多是招自长安周边,你让他们跑到苏杭甚至是河北道教书,他们会愿意?就是答应了,可是情愿?
所以啊,你想把学堂开遍大唐,怎么也要到文院能够在整个大唐招生的时候才行!”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英明如李世民,会因为免除徭役而忘记朝廷的岁入,睿智如韩崇文,会因为自己的愿望忘记考虑学子的感受。
“陛下说得对,老夫惭愧!”
韩崇文拱拱手,深深叹了一口气。
看着食堂,李世民突发奇想要去吃一顿学子们的午餐。
带着众人进了食堂,李世民看了看长长的打饭队伍,居然自己拿了一个餐盘,走到队伍最后面排队。
冷锋本来想回家吃饭的,可是李世民要在这里吃,他也只能留下来陪他。
排到李世民时,他看了看橱窗里的饭菜,倒吸一口凉气:“想不到文院伙食居然这么好!”
也不怪他不吸凉气,今天天下楼的两个菜是—咸菜丝、白菜炖猪肉,而且后者菜少肉多!
现在闹蝗灾,百姓们都在顶着烈日抓蝗虫换粮食,这些学子在阴凉的教室里学习,不事劳动,怎么能吃这么好的饭食呢!
“岂有此理,学子不劳动,能吃饱就行了,怎么还吃的这么好?这些日子就是朕……真的,就是我也在吃两三年前的陈糜子!”
韩崇文就在李世民身后,听到皇帝的指责,却并不内疚,他凑到李世民身边,小声地说:“陛下,您这可就冤枉我们了,蝗灾未起,文院上下就停了小米饭,还有菜,改吃糜子省粮食。
可是这些孩子都在长身体的时候,总吃糜子吃不饱不说,还不长个,今天熩国公的手下进山抓老虎,顺手抓来了两头野猪,这才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
“原来如此。”
李世民点了点头,学子们能陪着百姓吃苦,还是不错的,可是,他们闲着没事抓老虎干什么?
李世民正要发问,忽然有一个学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推开食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