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见那杀才的武器带着血嘛!当心被一棒子敲死!

    “谁他妈再嚷嚷,老子一狼牙棒敲死他!还不快滚!”

    说完,李二牛就挥舞着狼牙棒冲向那些县令,县令们到底没有勇气找死,纷纷扶着官帽跑掉了。

    李二牛跑了几步就不再追,感慨道:“啧啧啧,文人就是不经吓!”

    黄泽睿跑到李二牛身边,笑嘻嘻地说:“还不是我提醒你往狼牙棒上洒鸡血的,你就是长的再吓人,也不如带着血的武器看起来吓人吧!”

    李二牛一脚踹向黄泽睿,但是黄泽睿却躲开了,自从加入龙牙军以后,他可没少受群狗的调…教,现在的他就是不习惯用短三棱刺,否则完全可以当一个“狗子”看待。

    “我李二牛就是块头大了点,也长的不难看呀,受了那么多次伤,也没伤到脸。”

    说着话,李二牛就开始脱盔甲,黄泽睿帮着李二牛接盔甲,边接边说:“我跟你说昂,老大这两天可看你很不爽,说你可别死在媳妇肚皮上。”

    李二牛一巴掌拍过去:“少来,老大才不会说这话,不过别怪老子没跟你说,咱们在龙牙军是富贵逍遥,可是咱们不是神,保不准哪天也得折一两个兄弟。

    你小子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给自己找个媳妇了,什么时候留了后,才能真正为老大去赴死。比起一般的军队,咱们至少知道完蛋以后妻儿会有老大和兄弟们照顾,不至于没了出路。”

    黄泽睿挠挠头:“我啊,等等看吧,我听老大说今年有蝗灾,这两年怎么也没有任务,不急,不急。”

    “你自己看着来吧!”李二牛把狼牙棒扔给二狗子,露着胸膛就回了自己家。

    李刘氏和苟刘氏是姐妹,怎么人家妹妹都怀了孩子,这个当姐姐的还没有一点动静?真是急死个牛了!

    皇后长孙氏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怀胎十月,这是最后一个月,差不多六月的时候这孩子就该出生了。

    作为女人,她是成功的,很年轻的时候就嫁给了英俊潇洒的李世民,第一胎就是儿子。唐朝初立,她就成了秦王妃,几年间便儿女双全。丈夫成了皇帝,她也理所应当的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帝丈夫是个痴情的,她丝毫不担心后宫那些年轻的妃嫔能够威胁到她的地位。

    冷锋写的计划已经到了她的手里,看着熩国公天马行空的想法,她数次都想大笑出声。

    旁边喝茶的李世民无奈道:“想笑就笑吧,朕还以为他有什么神奇的手段,没想到是这玩意儿,这跟唱大戏有什么区别!

    还有那个祭台,那么高,还要你上去,也不想想你现在都要待产了!”

    皇后摸了摸肚子,微笑道:“说到底妾身上祭台也是为了您,只要是为了您,臣妾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怕的。”

    李世民放下茶壶,走到皇后身边坐下,拉起她的一只手,放在自己脸上。

    当皇帝也有很长时间的,什么花言巧语他都听过,什么马屁他都受过,可是那些信誓旦旦的话,远没有皇后这用平淡的语气说出来的可信。

    “到时候辛苦你了,熩国公这法子虽然像唱大戏,可是真的用好了,百姓是看不出太多端倪的,蝗灾要来临了,那个时候你辛苦些,也是替咱们的孩子积福。”

    儿女双全的长孙氏比起刘淑雯就坦然了许多,刘淑雯现在说梦话都会笑着喊“儿子”而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已经平安长大成人,这个孩子是男是女都无所谓。

    (本章完)


………………………………

第291章 蝗虫粉碎机

    “你准备准备吧,不管孩子降生还是没有降生,你都要上一次祭台的。”

    李世民拍拍皇后的手,就离开了皇后的寝宫,百骑司的密奏,这个时候也该到了。

    张文就在李世民的御书房,见李世民进来,没有行礼,直接奉上一摞密信,这些信都是百骑司成员采集的信息,与冷锋的四个情报点相比,百骑司的规模明显更大。

    毕竟,冷锋设立情报点的目的是“看清”长安和长安周边,而李世民设立百骑司,却是要监控天下。

    “陛下,今查明,有十四个州没有听从朝廷的建议停耕,零星的县一时间难以计数。”

    “这么多啊~”

    李世民坐到椅子上,拆开密信一封一封的看,当他看到第十七张的时候,轻咦了一声:“我发现,这些固执的家伙,怎么都和五姓有渊源?”

    张文苦笑道:“确实如此,好多百骑司成员还发现他们有拐骗其他县令一起耕种的事迹,春耕时您就下令关中晚耕,如今再下令停耕,可是那些家伙在您下令晚耕的时候就不顾公告种地,如今好几个地方的糜子麦子都有小腿高了。

    百骑司暗卫探查时,百姓说,县令大人说了,几只蝗虫而已,先不说有没有,就是真的有蝗灾,他也会带领大家对付。”

    “呵呵,对付?就凭人力?种有什么用,还不是喂蝗虫,这群无知蠢货!”

    李世民把那张信撕的粉碎,对张文说:“他们这么搞,不外乎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英明神武罢了。

    蝗灾的事儿,熩国公冷锋先前说时朕还不太相信,那天司农寺刘源自外地归来,可是哭着说了他的猜测,刘源也是司农寺的老手了,他的猜测更让朕坚定了蝗灾的可能。

    蝗灾必起,这些人的盘算必将化为泡影,朕不降罪,朕降、或者撤了他们的职总可以吧。”

    张文挠了挠头,他对这些权谋其实并不太擅长,听不太懂皇帝的话。

    李世民见张文一脸懵逼的样子,就对他说:“你下去吧,多关照一下熩国公冷锋那边,朕把他推出来,说是他预测的蝗灾,有些对不起他。”

    张文笑道:“现在熩国公的龙牙军大部分环绕在天下庄园,安全什么的不需要操心,只是这名声………”

    李世民满不在乎的说:“名声而已,等蝗灾起来,祭天、祭祀凤凰结束,谣言必然不攻自破。”

    张文点了点头,就离开了皇帝的御书房。

    直到张文离开,御书房里再没有一个人以后,李世民才把茶杯摔到地上。

    “五姓七望”这个词现在令他厌恶无比!一群嘴里说着学问却妄图掌控朝堂权柄的书呆子!只不过试探着动了一下他们的位置,他们就像炸了毛的猫一样,不,或许用被踩到尾巴的疯狗来形容比较好一点!

    我既然坐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上,就不会允许任何人在我头顶,就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势威胁皇权!

    坐在御书房里的李世民,在内心中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分割线~

    “刀片太少,而且不够锋利,你不能这样弄这个粉碎机呀。”

    李泰把阎立本研究出来的粉碎机盖子扔到一边,用很戏谑的声音说:“废了呀~”

    阎立本无所谓地说:“没什么,不过是第一个试制品而已,有问题改就是了。”

    自从弄出水车水力重锤等东西以后,阎立本就深深迷上了研究新东西,而李泰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和他凑到了一起,俩人互损互助,完全看不出地位差距。

    “你们在干什么?”

    屋门口传来一个人的声音,阎立本回头一看,无奈的说:“张仲清,我跟你说过了,玻璃装进炮弹里肯定不如铁皮铁钉,你又来干嘛了!”

    前几天张仲清来过,异想天开的要往火炮炮弹里塞玻璃,阎立本当场就反驳了他。

    傻呀!真是逮着什么就想把什么塞进惊雷或者火炮炮弹,也不看看玻璃多脆!

    李泰也看向张仲清,嗯,一如既往的黑斗篷、黑面具,看不出什么不一样,可是………为什么感觉不太对?

    他忍不住走近观察了一下,当他看到门外站在门口两边的二狗子和李三牛时,忍不住出声试探:“师………师父?”

    “日!你怎么猜出来的!”

    冷锋把面具摘掉,脱掉了黑斗篷,他本想在家宅三四个月,可是才两天他就觉得没意思了,李承乾透露李泰和阎立本在研究蝗灾时需要用到的东西后,冷锋实在是忍不住想来看看。

    本色出门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冷锋就跟张仲清要了斗篷和面具,乔装着出了府门。

    李泰笑道:“这不是明摆着吗,二狗子和李三牛跟着的,不可能是别人呀,要是换俩人,我还不敢确定就是您呢。”

    冷锋揉了揉李泰的脑袋:“聪明,你哥哥说你和阎立本在研究蝗灾时要用到的东西?师父很好奇,就过来看看。”

    李泰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我俩准备弄一个粉碎机,什么时候抓蝗虫了,就把它们搅碎杀死,晒干后,用碾子弄成粉末,这样才不会腐烂变质。”

    “咦?”

    冷锋惊讶了,李泰这小子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听他这么一说,冷锋也觉得这东西很好用。

    真是聪明脑袋呀,可是正经历史上这智商却用来和他大哥争权斗狠上,那样可真是很大的浪费!

    阎立本把那个脸盆大的粉碎机拿过来给冷锋看:“这是我弄的,可以连接到水力上,这样上面倾倒蝗虫,下面就可以撑着口袋接,很方便的。”

    冷锋接过粉碎机,看了一下里面的构造给出了和李泰一样的评价:“刀片太少,也不够锋利,其实你没必要把东西做的这么小,你可以弄一个文院储水那样的大罐子,里面再多多的弄些刀片,这样搅拌很长时间,才能把蝗虫彻底搅碎。”

    阎立本想了想,才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是不够大气,一拍桌子:“行,我这就试试!”

    (本章完)


………………………………

第292章 蝗灾起

    学过制图的阎立本当即就找纸笔画构造图,冷锋还没琢磨出铅笔是怎么弄出来的,他还只能用纤细的毛笔画图,一旦画错,一整张图就废了。

    因此,阎立本画图特别小心,就是最喜欢玩闹的李泰在这个时候都不会去打扰他。

    跟着冷锋走出屋门,李泰得意洋洋地跟冷锋说:“师父,你觉得,文院设立木工分类学科的话,我现在够不够格当老师?”

    李泰就是这样,总是喜欢自傲,比他大不多的李恪都比他成熟稳重。

    对于李泰,冷锋一向是不吝于夸奖的:“够格,所以,等半年以后这第一批学生完成了识字数算的基础知识,我可以跟韩崇文老先生说开设新的学科,就由你和阎立本来当老师。”

    “嘿嘿~”李泰笑了笑,决定今天回皇宫看看自己的母后,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走出阎立本的小屋,冷锋就戴回了面具,虽说文院里都是自己人,可是也得小心点。

    文院如今已经建设好了两个教学楼、两个宿舍楼、一个操场、一处会议大厅………基本已经具备了后世学校的雏形。

    所谓的工业革…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带动起来的,冷锋不要求别的东西,只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坐上蒸汽火车,满大唐的跑一跑。

    中原大地几经战火,好多名胜古迹都被破坏了,在大唐来一次全国性的旅游,可是不错的。

    回家的路上,草丛里不时跳出几个蚂蚱,也就是蝗虫,跳的很高很远,这些家伙,很快就要泛滥成灾了呀!

    蝗灾将起的消息已经发布出去,可是真正理会的却没有多少人,皇帝和宰相等亲信,还有军方的将军们都拿着自己的屯粮清单,等待着,等待着蝗灾起来,好第一时间赚声望。

    五姓七望族里的一些刺史、县令看着治下田地里或高或矮的庄稼,他们也在等待着,等待着蝗灾起来,好第一时间看熩国公和皇帝的笑话!蝗灾而已,竟然就让愚蠢的皇帝下了停耕令。蝗灾呀!熩国公居然敢明目张胆的要杀蝗虫,真是不知所谓………

    在好多人的等待中,在草丛里跳来跳去的蝗虫们,终于都长出了翅膀,巨大的体型当它们的食欲意外的好,普通的野草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那么~只要是绿色的,就,吃!

    这个地方吃完了,吃下一个地方!

    李世民十几天前曾自己抓了一只蝗虫养在玻璃瓶子里,可能是伙食好,他养的那一只蝗虫早早的就长出了翅膀,这让李世民颇为煎熬。

    终于,他不必再等了!

    急奏!

    急奏!!

    急奏!!!

    数不清的急奏争先恐后的涌进了长安,从急奏中得知,关中的州府几乎同时发灾,蝗虫从小河边、芦苇滩等地方蜂拥而起,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绿色的,它们就吃,吃光一个地方所有带绿色的东西以后,它们竟然自结成群,展开新长成的翅膀,飞向下一个地方。

    最早得报的是潼关,紧接着其他州县的急报也随之而至,一时间,整个关中,到处都是这玩意!

    五姓七望的直系官员们绝望了!

    这一场蝗灾,来的太凶猛了!他们拜遍了神灵,设立了数不清的蝗神神位,拜祭了无数次,可是蝗虫还是扑进了农田!

    后来种的,庄稼还只是刚刚出苗,蝗虫们几乎只是一掠而过,就剩下了光秃秃的农田,甚至性子急的蝗虫,还噬咬光了庄稼的根。最早不顾朝廷公告耕种的,庄稼已经长到了腰部,可是,就是及腰高度的庄稼,一片地也不能提供蝗虫哪怕一柱香的“就餐时间”。

    故此,最绝望的不是当官的,而是百姓!

    这一次,他们注定颗粒无收!

    颗粒无收呀!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朝廷最早发布的迟耕令和停耕令,说到底,他们种了地,损失也是自找的。

    悔不应该听了县老爷的话呀!

    数不清的农民聚集到了县衙,向县老爷讨说法,这是民怒,胆子小的,早就卷起铺盖细软逃离了治所,胆子大的,竟然带着手下不顾古老相传的规矩,抄着武器进农田打蝗虫,号称万千罪孽归于他身!

    至于胆子肥的,比如周至县令、清广县令等人,为了蝗灾不至于蔓延到其他州县,居然下了焚田令,将火油洒进庄稼地,让全县的庄稼和蝗虫同归于尽,而后自己扑进火场自…焚赎罪!

    天下震惊!

    吃不饱的蝗虫四处飞,寻找新的“餐桌”,比如………长安!四四方方的长安,实在是像餐桌呀!

    冷锋这个时候还在“养伤”,缩在家里宅着,他本来享受着老婆伺候,吃水果,可是却听到窗外暴风雨一样刮门窗的声音!

    敲门声传来,冷锋喊一声“进来”,老李就顶着一个大斗篷钻了进来,随着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十几只蝗虫。

    老李进来还来不及说话,只能手忙脚乱的抓那些钻进主子卧室的、该死的蝗虫!

    冷锋也从躺椅上下来,帮着老李抓。

    “呵,个头真大!”直到抓在手里,冷锋才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这蝗虫个头很大,足足有中指长!

    老李苦笑道:“刚刚老奴在门房乘凉,没想到这些东西就飞过来了,简直就是天河倒灌的趋势呀!还好老奴没让人把大棚拆下来,花园里的花都搬到了屋里。

    您是没看见呀,老奴乘凉的那颗大树,蝗虫扑上去没一会儿就把叶子吃个精光,连树皮都啃了好多!

    这下,那些怀疑您的家伙也该知道您是多么有先见之明了吧!”

    冷锋无奈的一笑:“其实我更希望没有蝗灾,落个吹牛皮的坏名声,怎么样,养殖场的鸡鸭都运到长安了吧。”

    老李点点头:“昨天就运过去了,分散到了可靠的商家保管,按照您的吩咐,这两天,都没喂它们吃东西。”

    “嗯,这样就好,你去准备轿子,我要带着夫人去长安看大戏。”

    (本章完)


………………………………

第293章 百…万鸡朝凤~

    刘淑雯大着肚子,不能坐马车,所以冷锋只能给她安排轿子。说起来,冷锋都觉得自己的剧本可笑,明天不去看看实在是浪费。

    先前说过“罪己诏”,此时不再赘言,蝗灾这么大的事件,李世民是必须下罪己诏的。

    朱雀门前已经筑起了祭台,左面一座是李世民祭天、宣告罪己诏的,右面的一座是皇后祭祀神兽凤凰的。

    皇帝祭天下罪己诏这没什么,情理之中的事情,可皇后这个时候祭神兽凤凰干嘛?长安人不禁起了好奇心,一传一,一传十,十传百的,到了正式祭天这天,朱雀街堵满了来看热闹的百姓,就是冷锋的轿子想钻进去,也需要李二牛他们开路才行。

    昨天的时候,长安的绿色已经被蝗虫消灭了,不过此时城里还是有很多的蝗虫飞来飞去,稍不注意就会撞到人的脸上,还挺疼的,让人生厌!

    李世民和皇后早早的就等候在祭台上,由于是大灾之时,俩人不复平日的装束,都穿着粗麻衣服,李世民更是穿着草鞋,头发都是披散着的。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祭台上时,礼官李纲大声喊道:“吉时已到!陛下进香!诸臣工跪拜!”

    祭台最底下的大臣们都跪倒在地,李世民接过点好的粗大香柱,插…进鼎中,展开圣旨念道:“贞观二年,旱、蝗并至,万民哀,故自罪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不知道真实祭天规矩,告罪告罪~)

    他说完,李承乾捧着一个盘子走了过来,跪献给李世民,李世民揭开盘子上的布,抓起里面的东西高举。

    祭台并不高,眼神好的立刻看清楚了那是什么~

    蝗虫!

    李世民眼角含泪,声嘶力竭地高喊:“今蝗灾起,万民哀,古书有云,蝗有灵,今日,朕于此告之,若使朕失德,便叫这蝗虫都来吞噬朕的心肝!莫要食我百姓食量!”

    说话间,李世民早已经泪流满面,就在百姓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李世民一口把手里抓着的蝗虫吞了下去!

    吞了!

    蝗虫被他吞了!

    “陛下!”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整个朱雀大街上的百姓、禁军都跪倒在地,痛哭出声!

    有这样的皇帝,作为贫苦百姓的他们,还求什么呢!

    刘淑雯捂着嘴,戳了戳冷锋:“夫君,陛下………怎么真的吞蝗虫呀!”

    冷锋放下望远镜,哼哼了两声:“那天皇帝李孝恭他们在咱们家吃饭,他们讨论吃青蛙什么的还把老房老魏他俩说吐了,我以为他真的会生吞蝗虫,结果,他还是怂了呀!”

    原本历史上的李世民或许真的生吃了蝗虫,可是现在,别人看不清,冷锋用望远镜却看的很清楚,这货吃的蝗虫一动不动,颜色也不太对,就是不知道御厨烘烤蝗虫的时候给没给他的陛下撒孜然。

    无视刘淑雯露出的探究的神色,冷锋看向皇后那边,接下来才是压轴大戏!重头戏!

    在满大街痛哭的声音里,李纲扯着嗓子大喊道:“皇后将祭凤凰,肃静!”

    这个时候,李纲一个人喊话就没用了,需要禁军一起喊才行。

    李世民吞蝗虫的行为切实感动到了人们,哪怕哭声都止住,还不时有人传出压印不住的哽咽声。

    等哭声都消失以后,皇后给祭台上一个巨大的凤凰雕像上了三炷香,展开绣着凤凰的懿旨念道:“蝗灾起,民间谣传此为天意,本宫不以为然,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缘何蝗灾每起,必致万民流离失所、饿浮遍地?

    皇后者,母仪天下也,每称本宫,必称凤体,今祭祥瑞龙凤之凤凰,愿神兽听本宫祷告,降征兆以示天意!”

    说完,皇后把懿旨摆放在供桌上,在宫女的搀扶下后退了好远。

    皇后的懿旨让百姓们懵了,原来皇后祭祀神兽凤凰是要找凤凰问问老天,蝗灾是不是天意呀。

    可是,凤凰又怎么问老天?老天又怎么示意?

    掀开轿子的帘子,冷锋搀扶着刘淑雯走了出来,大戏要开始啦!

    嗤!

    凤凰的雕像上忽然响起了一个声音,紧接着,百姓们齐齐跪倒在地!

    因为雕像上冒出了浓重的烟雾,还有火光亮起!

    这………

    这是神迹呀!

    还没等百姓们磕头,浓雾里忽然传来一声凤凰的鸣叫声,一股火光冲天而起,只能依稀看出那是一个鸟状的火团。

    这………

    这除了神迹还能是什么?

    百姓们都对着凤凰的雕像磕起头,并没有注意到祭台底下借着浓烟掩护钻出来的张仲清和阎立本。

    “呸!他娘的,你弄这个烟雾真难闻!”

    张仲清推了阎立本一把:“别磨叽了,赶紧藏起来,你弄的猛火油也不怎么滴,烧起来那味道简直恶心死!”

    看着两个人躲起来,冷锋微微一笑,这会儿,那些人该看到信号了,接下来可就好玩了!

    “咕咕咕~”

    “干~干~”

    “呀呀呀呀~”

    百姓们还在拜凤凰雕像,忽然听到了鸡鸭鹅的叫声,当他们看向四周时,不由得震惊万分!

    鸡!

    鸭!

    鹅!

    数不清的鸡鸭鹅扑棱着翅膀正到处抓蝗虫!

    那场景,当真壮观无比!

    可是!

    哪来这么多的鸡鸭鹅啊!

    李世民早就准备好了台词,皇后这个时候已经撤离了,这个长时间在外面运动对怀孕的她不利,所以接下来的活计就是他这个皇帝的。

    李世民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上了凤凰祭台,父子二人在凤凰雕像前弯腰拱手,大喊:“神兽凤凰为飞禽之长,朕多谢凤凰降这些飞禽对抗蝗灾!”

    只要有这句话就够了,有皇后之前的铺垫,傻子都能明白蝗灾并不是上天的意思了。

    刘淑雯看冷锋笑得快要出声了,忍不住扭了他一下,小声说:“这就是你说的大戏?我说你为什么要老李把这些鸡鸭都秘密带进长安了,你也不想想,你这戏也太做作了。”

    那些百姓们都在目瞪口呆的看着鸡鸭吃蝗虫,冷锋看着他们说:“不用别人信,只要百姓相信就行了。”

    (本章完)


………………………………

第294章 反正我信了

    愚民之策,一个帝王都很喜欢的策略,神神怪怪的充斥着百姓们的谈资,或许无形间让他们对皇家贵族充满了敬畏的心思,可是却也催生了“迷信”这个倒霉东西。

    迷信,贯彻全球的癌症,哪怕后世步入二十一世纪、科技时代,迷信也如同痼疾一样缠绕在时代的脚步上。

    冷锋不信那些神神怪怪,哪怕他从后世窜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他也不信,造成他穿越的一定是科技还解释不了的时空隧道。

    如果有一个白胡子的老头站出来说是他施展神通送冷锋来的唐朝,冷锋绝对会拿三棱刺架到他脖子上,有这闲工夫为啥不把他送到父母车祸前?

    李世民也不怎么信那些神神怪怪,至少他现在是不信的,所以此时他并不觉得假借天意乱搞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或许,就算有老天爷,看到他是为了百姓才“出此下策”,也会饶恕他的罪行。

    十万只鸡鸭鹅在长安四处乱飞,蝗虫个头大,滋味好,再加上它们饿了两天了,追蝗虫追的更加起劲。

    看着乱糟糟的朱雀大街,李世民不失时机地大喊:“神兽降征兆,蝗灾必定不是上天之意!朕遵循凤凰之意,降旨天下!必定扑灭此次蝗灾!”

    “扑灭蝗灾!”

    “扑灭蝗灾!”

    ………

    听着李世民的声音,那些原本是看热闹的百姓,纷纷站起来,看到蝗虫就踩,有的一路飞奔回家里,不一会儿后就拿着木板等武器扑打蝗虫,机灵的还不忘拿麻袋出来,天下楼可是收蝗虫的,拿蝗虫可以换钱粮。

    现在到处都是这玩意儿,虽然得好几麻袋蝗虫才能换一小袋粮食,几枚铜钱,可是你架不住蝗虫多呀!城里就那点,可要是到城外有草木的地方,这玩意儿多的是!

    于是不少居住于长安的百姓都拿着麻袋,避开鸡鸭往城外跑。

    李世民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冷锋的身边,看了一眼刘淑雯,再看看张仲清模样的这个人,说:“你的戏在有心人看来虽然恶心,可是对百姓而言,效果还是不错的。”

    冷锋一脚踢开一只凑近的大公鸡,对李世民说:“全力赈灾吧,咱们可要养活关中百姓好几个月呢!”

    李世民点点头,就转身走向皇宫,接下来,他还要公布赈灾的流程,还要看看那些五姓官员的嘴脸。

    这次博弈,李世民获得了全胜,终于让他开心了点。

    出城的百姓们都扑向残破的草丛,蝗虫几乎遍地是,只要拿铲子拍一下,再铲进麻袋里就行,这比种庄稼简单多了!

    老元早就停了天下楼的餐饮,召集所有人手在天下楼门前的大街上准备着收蝗虫,第一个来换蝗虫的是一个老汉,老汉运气好,找到了一大堆蝗虫,和儿子一起足足装了五麻袋蝗虫蝗虫虽然轻,可父子俩还是废了好大力气才把五个麻袋带到天下楼门前。

    老元招呼仆役帮忙,也不量重量,就把五个大麻袋扔到了马车上,然后递给老汉五个新的麻袋,天下楼怎么也不至于连百姓的麻袋也一并收了。

    老元带着父子二人到一边,问道:“你们要粮食还是铜钱?”

    老汉毫不犹豫的说:“要粮食,掌柜的你看那些蝗虫能换几碗粮食?”

    老元从粮堆里扯起一个小麻袋,老元单臂扯都有点费劲,里面满满的都是糜子:“差不多这些吧,你看行不行,不行我再给你加几碗。”

    “够了!够了!谢谢掌柜的!谢谢楼主那啥公大人!”

    老汉本来以为换不了多少粮食,可是现在看来,这一小袋粮食都够他全家吃四五天干饭、十几天稀饭的了,而他和儿子才不过忙活了两个时辰而已,搁往常,哪有这样的好事?

    还不是天下楼楼主仁义?

    老元看着老汉花白的胡子疑惑道:“老人家,朝廷的公告上说了,老弱妇孺可以到各个将军们的散粮点领粮食,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抓蝗虫去呀。”

    老汉拍拍儿子的肩膀:“老汉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抓得动蝗虫,家里还有这孝顺的儿子,用不着去白领粮食。”

    关中百姓的习惯,能动手换伙食,就绝不弯腰!

    看着精神百倍地去抓蝗虫的老汉,老元叹了一口气,招呼着仆役摆好麻袋,今天是注定大忙的日子。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好几个扛着麻袋来换钱粮的,没多久,天下楼门前就聚集了数不过来的百姓,场面混乱的很。

    装了一车麻袋的马车会把蝗虫拉到天下庄园,那里有新平整出来的平地,蝗虫被阎立本的粉碎机粉碎后,天下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