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发落!”
冷锋是军方的宝贝疙瘩,如今冷锋犯了事儿,他们怎么也要出面保他!
或许五姓七望的族人在文官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是他们毕竟是传统文人,军方,是他们永远伸不过来的地方!
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纷纷离座而起,这就相当于整个武将群体横移了位置:
“河间郡王说的在理。”
“臣等附议!”
“就是这么个理儿嘛!”
此更名为“人走茶凉更”,感谢老铁一直以来的支持!宝宝爆更给你看呦!
(本章完)
………………………………
第282章 以你之道还施你身
武将们都齐齐动身,一起保一个人,这样的情景可谓是盛况了。
李世民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李孝恭找到了保冷锋的理由,他该松口气才是,可是此时他在意的,是武将们对冷锋的态度。
什么时候冷锋成了军方的人了呀!
有些话,李世民没有跟外人提过,冷锋这个人,他本来是打算塞到宰相的位子上的,而如今的宰相房玄龄,关于自己接…班人的建议里,也有“冷锋”这一个名字。
想想看,一个不管什么事情都有算卦一般先见之明、遇事踱步三四圈就能想出主意的人,做宰相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没事儿带着兵上战场厮杀,哪赶得上做宰相有用武之地,敢拼命的将军多的是,将军的候补人多的是,一个宰相的人选去当兵,实在是浪费。
郑如墨最不怕的就是别人和他论经,说句毫不吹牛的话,钻故纸堆他比朝堂上所有官员钻的都深,毕竟他可是把一辈子的时间用在“钻”上了!
河间郡王李孝恭,文武双全叫着好听,可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识字的武夫罢了!
郑如墨站起身,掸掸袖子:“河间郡王要论孝吗?那老夫就陪你论一论!
《孝经》所书天子之孝,要求陛下: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熩国公朝堂之上公然行凶,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陛下就要问罪降刑,只有这样,才是孝。
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我大唐没有诸侯,可是国公之位下,就已经相当于诸侯了。熩国公冷锋平日里骄奢淫逸,天下楼一项产业,敛财无数仍不自满,还要教唆陛下与西突厥交易,可见熩国公冷锋根本无孝!
卿大夫、士子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熩国公冷锋朝堂之上行凶,河间郡王等人还要为他洗罪开脱,敢问诸位将军,你们做到孝了吗?”
郑如墨的一番话宛如演讲一般言辞激昂,而且每一段话前面必定是引经据典,显得无懈可击。
没办法,孝经就是这么规定的,人家可以直接拿来用,而且威力绝对超过唐律,毕竟,唐律才诞生十一年,孝经却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见朝中无人能反驳,郑如墨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看向冷锋。
他很失望,因为他没有看到冷锋的失望。
冷锋如今正蹲在地上掐指算着东西,完全没有理会朝堂上的事儿。
李孝恭和李靖的脸色都很难看,军方能说上话的国公里,就他们两个是“文化人”,可是,就是他们两个,加在一起也不是这老头的对手。
他俩和郑如墨谈论孝经,就像一个庄稼汉和律师讨论宪法,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王羡刚刚被冷锋吓住了,半天不敢动弹,如今有人替自家说话,当即跪倒在地,膝行到五个老头身后,对着皇帝连连磕头:“陛下!家父遭此横祸,还望陛下为他老人家做主呀!否则老父九泉之下不能瞑目,臣这个做儿子的,又谈何有孝?”
李靖李孝恭很想学冷锋的样子一脚把王羡踹死!
卑鄙小人!无耻懦夫!
刚刚就是他冲上去跟冷锋拼命,他俩都会高看他一眼,可是这犊子一开始反而怂了,如今眼看胜利的天平偏向五姓七家,又来对冷锋落井下石。
这世间怎么有这样的人!
眼见李靖李孝恭欲言又止的样子,郑如墨以为他俩实在是对不过自己,更得意了,他看向冷锋:“熩国公还有什么要狡辩的吗?”
冷锋此时正好算完,大致记好一个数字,才回答道:“有啊!”
“没话说的话………嗯?”
郑如墨很诧异,这都这样了他还有什么话说?就连其它五个老头也看向冷锋,这人有这么胡搅蛮缠嘛?
冷锋举起手,想想觉得不太对,就拱手对李世民说:“陛下,臣冤枉呀,臣这是为国除害,或者说替陛下处决逆贼,怎么能处罚我呢?怎么也该给臣发点奖金吧。”
陇右李氏老家主李思敏也站起来,快步走到冷锋身前说:“老夫倒要看看你这个人是何方妖孽!脸皮有多厚,才能在这里颠倒是非!”
就连李世民也露出了错愕的表情,分明是你控几不几你寄几,把人踹死了,怎么又扯到什么为国除害上了?
魏征上前一步拦在李思敏面前,对着李世民拱手说:“陛下,熩国公所言,并非颠倒黑白!按照我朝章程,凡举报在朝官员贵族谋反的同朝官员,需要上表陛下,并将证据递交大理寺。
可是泗律县令,太原王氏族人王康,没有上表,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熩国公谋反,最匪夷所思的是,这么大的事儿,他没有上表,却写在家信里。
这就让臣疑惑了,难道王康觉得,与其上表陛下尽忠职守,还不如告诉他们的家主?其中深意,耐人寻味呀!所以~”
魏征大声说道:“臣弹劾太原王氏,无凭无据,陷害忠良!
臣弹劾泗律县令王康,遇事不奏,玩忽职守!
臣弹劾太原王氏,妄图取代陛下统猎四海、查阅百官之权,图谋不轨!”
魏征的一番话,慷慨激昂,振振有词!
王羡只觉得眼前有无数的金星四散纷飞!
完了!对于扳倒王傅的冷锋,王家一直都有防备。
他曾经告诉过父亲,皇帝现在尤其反感为官者与家族勾结通气,王康信中所提,万不可以当成对付熩国公冷锋的筹码。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父亲气急之下,居然把这个说出来了,而魏征也抓住了这个“细枝末节”,从他们告冷锋谋反,变成了魏征告他们谋反。
完全逆转了!
看着前方呆滞的王羡,冷锋微微一笑。
跟我一个后世人斗,最好别露出任何言语破绽,一旦露出来,我就能给你豁开一个大洞!
在后世,连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名句都能歪曲出其它邪恶的意思,你们不走规章制度自家传信,这么大的漏洞,我不利用一下以你之道还施你身怎么行?
本章名为“仪舞倾世更”,日万完成~老铁,我刚发现你的留言没两天,你就五级活跃了,除了月票外,你必定全订了,你要一更,这面子得给!
ps:明天作者公历生日,这一天有,,,咳咳,所以期待各位的全订和打赏抽脸(奸笑)
(本章完)
………………………………
第283章 君权学授
其实冷锋对魏征说的就是“以其之道,还施其身”。
之前王傅被扳倒过后,有一封针对李道宗的无名奏折,再联想到王傅收受王羡的贿赂,那个奏折很有可能就是王家放出来的。
王傅被绞,李世民却没有追究王羡的责任,那不是他忘记了,而是他想看看王家究竟还能怎么折腾。
奏折事件,本就让李世民恼火万分,如今又闹出这件事,李世民的恼火已经超过了他内心承受的极限。
“大理寺寺卿戴胄何在!”
黑脸的戴胄从文官群中站起身,走了出来:“臣在!”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朕觉得,泗律县令王康,根本没把朕和朝廷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他,朕就交给你问罪了,至于太原王家~”
李世民看了一眼大殿中央那一摊鲜血:“主犯已死,不再追究,来人,把他弄出去,朕不说话你们不知道自己动吗!”
直到这时,无名招呼着几个太监把王普松抬了出去,还有几个太监拿干布湿布把地面清理干净,直到没有一丝血迹。
在这个过程里,所有人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今天的朝堂,有点给人梦幻的感觉,每个人都想扇自己一个嘴巴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李世民找回了自己的主场,看向阶下的六个老头:“王普松擅专朝权,与边境县令家官勾结,死不足惜,此事不必再议!熩国公冷锋!”
冷锋看向李世民,怎么又提到他了?
李世民思考了一下后说:“卿忠心爱国之心,朕知晓了,可是,卿在朝堂上杀人,古往今来这么干的没有全身而退的,朕罚你十年俸禄,廷杖三百!”
“廷杖三百?”
魏征等人心里咯噔一下,廷杖那玩意儿的威力可不亚于军棍,特别是宫里行刑的太监,可是行家里手,特殊制造的廷杖,用起来跟刀子没什么区别,这要是打下去,还是一百………
李孝恭当即单膝跪地:“陛下,一百廷杖太多了!会死人的!”
廷杖一般是由栗木制成,击人的一端削成槌状,且包有铁皮,铁皮上还有倒勾,一棒击下去,行刑人再顺势一扯,尖利的倒勾就会把受刑人身上连皮带肉撕下一大块来。
如果行刑人不手下留情,不用说六十下,就是三十下,受刑人的皮肉连击连抓,就会被撕得一片稀烂。不少受刑官员,就死在廷杖之下。即便不死,十之八九的人,也会落下终身残废。
廷杖最高的数目是一百,但这根本没什么意义,打到七八十下,人已死了。廷杖八十,意味着双脚已迈进了阎王爷的门槛。廷杖一百的人,自东汉时期到现在,极少有存活的记录。
(廷杖最早始于东汉明帝,又一说是北周宣帝,在金朝与元朝普遍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著名,所以不要错误的以为是明朝才有的。)
李世民二话不说就提到一百,这是要打死冷锋呀!虽然冷锋号称“世外高人”,可是李孝恭他们也不觉得他能抗下这一百廷杖。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说:“朕说了一百就是一百,金口玉言,怎可朝令夕改?再劝者,同一百廷杖!”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李孝恭等人只能闭上了嘴,倒是王羡把自己的头低的更低了些,他怕别人看到他嘴角露出来的笑容。
冷锋一直在盘算事情,他没想到李世民还真的要打自己,一时间有点愣,就差脱口而出:“你不是在逗我吧!”
可是,当负责押他出去的太监出现时,冷锋还是把嘴闭上了,乖乖的被架了出去。
李世民冷哼一声:“你们都挤到中间干什么,回你们自己的位置去!”
有了冷锋的前车之鉴,不管是附议几个老头要搞冷锋的五姓派系官员,还是替冷锋求情的武将们,都老老实实的回了自己的位置,就连那六个老头,也灰溜溜的回了自己座位。
一百廷杖啊!没人跟自己的命过不去!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蝗灾之事,据司农寺大规模查探,已无可避免,故朕要颁布停耕令,免得百姓辛苦一遭,却颗粒无收。至于赈灾,朕早已有了预案,就不再多言,谁还有异议吗?”
有!
郑如墨有异议!
他又一次站起身:“陛下,蝗灾将起,陛下缘何不下罪己诏?”
李世民抓紧了袖子………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如今大唐政权稳固,皇权稳固,君臣尊卑有别,这样的话一、三谈不上,不过蝗灾确实是很大的灾难,按理说皇帝应该下罪己诏。
可是此时由郑如墨提出来,李世民再采纳他的建议,下罪己诏,却别有一番滋味儿了!
很明显,他们是想通过“劝”皇帝下罪己诏,来卖弄自己传承下来的知识,借皇权加固他们学说的地位。
说实话,李世民并不讨厌“君权天授”,作为统治者,他和汉武帝一样,需要它来巩固自己的皇权。
可是,李世民很讨厌被人利用!特别是被人胁迫着做什么事情。
天下庄园有一个极西之地的胡人,名叫威廉。
李世民很喜欢一些奇闻怪谈,也很好奇极西之地的文明,有一次闲暇,他就微服去了养鸡场,跟威廉半说话半打手势的聊了很久。
当聊到极西之地一些国王的王权需要教皇认同才可以的时候,李世民气的摔了杯子。作为大唐的帝王,这种事情放他身上,他绝对不会容忍!
“君权天授”和“君权神授”,只是差一个字,意义却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借“天”的名头,权力还在自己手里,一个是纯纯粹粹的借教皇的名头。
可是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五姓有一种把“君权天授”变成“君权学授”的意思~
一更,困得不行,可是害怕有书友等着这个点的更新,戳出来一章。
今天是作者公历生日,调皮点说今天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作者能多赚点(斜眼笑)
欢迎大家全订~
ps:就一章,余下睡醒再码,昨天出去野了一天,特累。
(本章完)
………………………………
第284章 以本伤人
如果非要形容这种“意思”,大概就是:
文人士子认同的皇权,才是皇权。
任你王朝更替交换,我们家族要遗传万年!
这是天性自傲的李世民绝对不能容忍的!
“罪己诏,朕要不要下达,到时候自有主张,用不着你们在这里提醒朕,几位年纪也大了,就不要在朝堂上苦熬了,来人,抬步辇送几位老先生出宫。”
郑如墨没想到皇帝这就下了逐客令,刚想说什么,他旁边的博陵崔氏老家主崔文杰偷偷扯了扯他的衣袖。
今天的皇帝明显已经找回了自己的主场,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还不如暂时撤退,大家聚在一起重新商议对策。
郑如墨明白了崔文杰的意思,就不再开口,安静的随着几个太监离开了大殿。
途径午门时,他们忍不住看向朝臣受廷杖的地方,步辇很高,还方便他们看得清楚些。
很晦气,熩国公冷锋的屁…股居然是对着他们的,看不清楚脸,只能听到杀猪一样的嚎叫声。再想起他被架出去时无所谓的表情,还以为这一位也是个汉子,结果到底是个怂包。
ps:那是廷杖没打到他们身上~
看廷杖下那已经血肉模糊的屁…股,想来这个熩国公就是不死,也要半身不遂了吧。
场面太血腥,几位老家主不敢多看,所以他们也就没有注意到那个嚎叫的声音是尖锐如女子一般的,也没有注意到正在行刑的人穿的并不是某个人特异独行的装束,而是………太监服。
而冷锋,此时正躺在躺椅上接受一个宫女的按…摩。
无名和龙影站在冷锋身后,一个捧茶,一个戳着当人头,一句话都不说。
一百廷杖,对朝臣来说,那可是几乎必死的刑罚,李世民怎么可能打死冷锋?所以架冷锋出去的是无名和龙影。
看到龙影,冷锋就知道自己肯定是没事的,最多配合李世民演演戏罢了,否则当朝踹死人,这样的事件,却不重罚,你让李世民怎么下台?
一口喝光茶水,冷锋扭了扭脖子,他很认同大唐律法对高龄老者的尊敬,可是如果这老头非要找死,那他也不会忍,尊敬老者是孝,可是被老者欺负到头上、侮辱了爹妈还要忍,那就是怂了。
见冷锋杯子里的茶喝光了,无名赶紧给冷锋续杯,冷锋嫌麻烦,直接把茶壶抢过来,对着壶嘴喝,嘬了一口后拿壶嘴指着正在挨揍的太监问:“这家伙犯了什么罪,居然要被打死?”
死也分很多种,而眼下这种被活活打死的死法,却是最残忍的一种。
无名对着那边吐了一口唾沫:“熩国公,按理说这是宫里的事情,不能对外人说,但您既然发问了,杂家就告诉您。
昔年陛下发现宫内好多采办太监、宫女都有借皇宫威势在外面给自己敛财的,于是下了命令,今后这种行为一经发现,绝对打死勿论。
可是这家伙老实了一年多,又旧态萌发,前前后后贪了不下五十贯,今日杂家在他屋里发现了赃物,人赃并获,再加上您………呵呵,所以就把他带到这里行刑了。”
“哦,原来是这样。”
看看那个已经无力哀嚎,只能挨一棍抽搐一下、气若游丝的太监,冷锋吐出一个茶叶碎片,对龙影说:“打了这么久,也够了,你给他一个痛快吧,我在这看着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回秦岭继续玩乐呢。”
龙影点点头,走过去抢过一根廷杖,一棍子砸在那个太监的后脑上,栗木棍子本就沉重,再加上它一头包裹着铁皮倒刺,更加势大力沉,只是一棍子,就结束了那个太监漫长的刑罚。
无名过去试探了一下他的鼻息,确定他已经死掉了,就对着两个行刑的老宦官挥挥手,示意他们把他架走,扔到乱葬岗。
而他则找了一块毛巾擦了擦地上的血迹,走到冷锋面前:“熩国公,这戏还是要做全套的,奴婢给您安排了光板车,您怎么也要趴在上面出城,让一些有心人看到才行。”
“好吧。”
冷锋站起来,任由无名往自己的白袍上涂抹血迹,给自己的衣服上洒水。
打扮妥当了,冷锋才皱起眉头,做出很痛苦的表情。本来“挨揍”就很丢人了,他怎么也不可能叫出来的!
马车从玄武门驶出,到天下楼接上老元,然后才一路驶向城外。
出了城,冷锋就让板车停下,把染血的白袍脱下来,扔到了马车下。
老元离得最近,早就看出来东家是在假装,可是还是忍不住好奇道:“东家,你这是在皇宫………”
冷锋点了点头,然后问老元:“你知道太原王氏都是做什么生意的吗?”
高官文人虽然都号称两袖清风,从不操持商贾贱业,可是真正做到了的,冷锋只看到了魏征等少数几个人。想想也是,一个大家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产业,怎么能在朝堂上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老元当即回答道:“太原那一带,盛产煤炭,本来只有当地铁匠用的多,销量一般。要是把煤炭运到外地,那就是赔本生意。可是自从您发明了炉子暖气等物,王公大臣家煤炭的用量突然上升,可是长安周边还没有发现煤炭的地方,于是王家就开始向长安运输煤炭,定价很高,大赚了一把。”
“还有这事儿?”冷锋忽然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老元问道:“东家问这个干什么?”
冷锋指着马车下的血衣:“你东家我今天在朝堂上把王家的老家主踹死了,这可是大梁子,王家以后要是不对付我才是怪事。”
老元瞪大了眼睛,东家在朝堂上把王家老家主踹死了?这………他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说“东家威武”?
冷锋叹了一口气:“老元,你听说过‘以本伤人’嘛?”
老元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自然是知道的,老奴之前开设酒楼,旁边有一家竞争对手,最后老奴就是用这个方法把他排挤出了长安城。”
第二更~
(本章完)
………………………………
第285章 老元认家主
只要是经商的,就会遇到很多龌龊事,老元自认不是什么好人,锱铢必较才是他的本性,如果他没有用出这个办法,那么被排挤出长安的,就是他老元。
可是说到“以本伤人”,老元似乎想明白了什么,震惊地看向冷锋。
难道?
冷锋见老元的神色,就知道他想明白了,微微一笑:“老元,你觉得,咱们弄得过他们吗?”
老元正色道:“咱们天下楼去年盈利足够,到今年为止还没有太大的支出,可要是以本伤人,就看您伤得起不。”
能搞得动就行!
冷锋点点头:“虽然我不太明白里面的门道,可是根据字面意思,以本伤人就是双方赔本,消费者,哦,也就是买东西的人得利,既然如此,咱们也不至于太心疼。
造吧!可劲造!天下楼账簿上没入库的那些,你拿着搞,如果不够,你就找老李要!”
“都………都给老奴?”
老元大吃一惊!
天下楼是冷锋手下产业的“老大”,所有行当的盈利都是汇总到天下楼以后再转交冷锋。因为天下楼要不时往慈善堂投钱、各个行当的工人工资分配都由天下楼负责,所以天下楼在给冷府递交大部分盈利以后,还要留着一部分钱财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年,冷锋扔给老元的是三十万贯,而第二年,冷锋不在长安,老元老李商量过后给天下楼留下了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这可是连皇帝李世民都要眼馋的数字!
如今冷锋把这一百万贯教给他老元“挥霍”,还声明不够再找冷府要………
纵使老元是见识过大场面的,此时也有点麻爪。
就是麻爪~如同字面意思,他现在手心就发痒,如果把这一百万挥霍光,那他老元绝对可以以“败家”的属性进入史书。
“怎么了?没信心?”
听到冷锋在叫他,老元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主家,百万贯呀!您就这么放心交给老奴?”
冷锋点点头:“你老元我还是信得过的,再说了我实在不知道怎么以本伤人,也只能交给你去办了。”
老元的耳朵自动忽略了冷锋后半句话,对他而言,“一百万贯拿去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觉得自己“有用”了。
可是………
老元跳下板车,对着冷锋拱手说:“东家,我老元生于破落的商贾人家,捉爬滚打半生,才找到了值得依靠的主家。元昌不才,请求主家收我为家臣,自此定当忠心为主,九死不悔,若有反复,定叫我元昌五雷轰顶,子孙死绝!”
说完,老元用自己的指甲抓破了胳膊,等待着冷锋的答复。
家臣认主,就是加入一个家族,成为附庸。这比朝臣认君主还要彻底,朝臣还可以“退休”,可是家臣却要为家主奉献到死。
不过相对而言,有付出也有收获,家臣在一个大家族的地位相当于宗派里的“长老”,拥有很大的权力,比如老元现在管理着天下楼和天下楼下属那么多的企业,这就已经是非家臣不可获得的权力了。
家臣不是主家主动收的,主动收的那叫手下,只有某个人认定自己有价值,认定将要附庸的主家是值得附庸的,才会主动提出做家臣,而主家考虑后觉得可以,才可以收入一个家臣。
冷锋现在已经有一个家臣了,那就是老李,对于老元,冷锋说不“眼馋”是不可能的,可是规矩在那里,他只能等着老元主动提出来。
今天,在长安郊外的路上,老元终于决定了认家主,这让冷锋喜出望外!
毫不犹豫的挽起袖子,用靴子侧面隐藏的刀片割破胳膊,这一刀的位置很讲究,虽然出了血,可是并不会留下伤疤。后世带来的习惯,冷锋还是觉得自己身上留下伤疤是耻辱。
他将自己的破口和老元胳膊上的破口贴合起来。这个仪式叫“溶命”,这表示老元保证自己以后可以随时为冷锋这个主家赴死。
贴完、仪式完成以后,老元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在长安混了很多年,他见惯了长安豪门的阴暗面,好多人都喜欢让家臣家将干阴暗的事儿、背黑锅,所以老元不会乱认家主。
冷锋这个主家,很符合老元的择主标准,以前可以厚着脸皮负责经营天下楼,可如今就要拿着一百万贯替主家打“商战”,老元觉得,还是认了家主比较妥当。
这样一来,就是商战打输了他也不必落下心理负担,家臣和家主是一家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哪有一家人因为事情办砸了问罪的?
得偿夙愿的俩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就连驾着车、一直面无表情的龙影也露出了笑容。
在皇宫待的久了,他也明白家臣是怎样的存在,一个拥有家臣的家主和没有家臣的家主可是两个地位,拥有家臣的家主,才能证明自身的实力。
“好好搞吧,家底都交到你手里,要是你败的少,咱们就是大胜,要是把家底败光了,你老元自己去讨饭,我是熩国公,丢不起这人。”
老元哈哈大笑:“何须讨饭,家主只要把老奴卖到人市,还是能换取一两顿餐饭钱的。”
老元成为家臣后,和冷锋说话就不再那么拘谨,但他和老李一个德行,还是喜欢以“老奴”自居,按理说这个时候他也该改自称了,可是看样子还是不打算换。
冷锋反手摸了摸走过来的踏雪,这蠢马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偷偷从秦岭跑了出来,还找到了他这个主人,看样子马这种动物嗅觉是真的灵敏,想必阿史那阿伊那一天就是靠自己白马一路追到了冷府。
他对龙影说:“送我到这里就行了,你回去告诉皇帝,开始准备应对蝗灾吧,接下来我要躲在家里当宅男,这也是帮他演戏。”
龙影点点头,两脚踢断了平板车的车辕,骑着光背的马就离开了。
老元对冷锋拱拱手:“家主,老奴也回天下楼了,用‘以本伤人’的手段对付王家,就要从煤炭上下手。”
为了答谢幻灭易君成为本书第一个舵主,作者今天还要万一下试试~
(本章完)
………………………………
第286章 准备就绪
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冷锋点点头,这里离长安不算太远,老元只要走上大路就能坐车回长安。
在岭南,可以刷冯盎的脸“付账”,在长安路上,只要遇到商队,老元就可以刷脸坐车。
骑上踏雪,冷锋拍了拍它的脖子,它就自己跑向天下庄园,老马识途,踏雪虽然不老,可它往返于长安和天下庄园多次,自己就记住了路。
五月了,还有一个月左右,皇后就会临产,不出意外,这个孩子就是李治,一个“捡漏”当上皇帝的幸运儿。而还有不到三个月,刘淑雯也要待产,抛弃了她三个月,在秦岭玩乐,只有偶尔回家,冷锋也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唐朝初期的小女人,除了房夫人等少数的以外,都不会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