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有关公割肉饮酒间刮骨疗毒,今时冯盎也不差,把已经重新粘连的伤口破开,再用稍低浓度的酒精清洗,这个过程一般人是忍受不了的,毕竟没有麻醉药。
可是冯盎一直镇定自若,甚至连肌肉的抽搐都控制在最小幅度,如果不是他湿透的衣衫,没人能够看出他刚刚是经受了“外科手术”。
(本章完)
………………………………
第214章 哈哈哈!老子有孩子啦!
冯盎看着自己被包成了猪蹄的右手,不满道:“你这包扎很不适合战场呀,你看看,老夫的手都不能握刀了!”
冷锋把一包白药扔给了冯盎,冷哼一声说:“知足吧,如果不是我给你缝上了伤口,你这么大的口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得感染病死掉了!”
细菌这种东西,真的是无孔不入,冷锋记得好像有一例换心手术的病人,没有死于排异等病症,却死于腿部一个小伤口的感染~
冯盎对冷锋的认知之一,就是“怪医”,能够给神医孙思邈上课的冷锋如果在医学上说了什么,冯盎只有认定的份儿。
经过冷锋这句话的吓唬,冯盎再也不敢多说什么,转而夸赞起冷锋缝伤口的手艺,不做裁缝真是浪费云云………这样拍了冷锋一阵儿马屁后,冯盎还顺便赖走了冷锋余下的白药。
孙思邈出品的成药,质量是不需要怀疑的,龙牙军受伤的人不多,倒是岭南士兵受伤者重,所以冯盎一耍赖,冷锋就把白药给他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剩下度假了,所以白药这东西,冯盎开口讨要的话,给他也无妨。
一场战争过后,最费时间的就是统计了,正规的部队,会有一个“阵亡名册”,用来给阵亡将士的家属发放抚恤金。
岭南军也有这个统计,再加上十里八乡有各种各样的怪习俗,仵作也不敢直接把尸体火化,只能做一下防腐处理,等着把阵亡军士的尸体交给他的家人。
所以,统计非常耗费时间。
冯盎自从听冷锋说他这个伤口很危险过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把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了冯智戴和冯智彧。
一是他确实不方便乱跑,二是,冯盎已经开始着力培养接…班人了。
冯智戴已经有了孩子,所以完全具备了传承家族的条件,从现在开始,冯盎就会渐渐减弱自己对家族的控制,把大权全部交到冯智戴手里。
大家族一般都是这样,除了皇族。
“禅位”这个词,只存在于尧舜时期,或者帝王失去了自己最中心的权利那一刻,李世民的皇权抓的很紧,这个“千古一帝”直到死,都没有人能够扳开他握紧皇权的手指。
李承乾是如此,侯君集是如此………
冷锋不知道自己今天是怎么了,看着冯盎红着脸臭骂冯智戴也能看出这么多的道道儿。
一脚把冯智戴踹出去,冯盎印帕匙叩嚼浞媾员撸亮舜晾浞妫骸澳闼滴艺馍瞬荒芎染疲坎皇窃诨N野桑俊
冷锋白了冯盎一眼:“喝酒会刺…激神经………你知道的,酒会使经脉膨胀,平时少喝点可以舒筋活血,可是你现在正在养伤,喝酒会耽误你的愈合速度。”
直到听完冷锋讲的道理,冯盎才回到自己位子上一口一口地嘬茶水,终于干掉了谈殿,了却了心头大患,他本想好好喝一顿,结果酒瓶子被冷锋一脚踢出去了………
处理好战场后已经过了三天,再连续行军两天,才到了一条河流边,那个渔村的船队已经等候在这里,这是冯智戴给老爹和冷锋这个客人安排的福利,顺着河道向东南,就是高州,冯盎和冷锋不需要再经受行军的跋涉辛苦。
冷锋看了一下地图,问冯盎:“虽然这句话很蠢,但我还是要问一下你是不是走错路了?高州不是在西面吗?”
冯盎看了一眼冷锋的地图,笑道:“岭南这里的地图,你有好几处错误,你看,高州分明是在这里嘛!”
冯盎一指点在冷锋用简笔汉字标注着的“阳江市”的地方。
冷锋不知道,后世的高州市原称茂名县、高州县,是从元代起才渐渐演变而来。
隋朝以前,高凉郡治是后世的恩平、阳江一带。是从现在开始,逐渐向西部一带发展,直到转移到后世的“高州市”。
所以说,古今地名的差异真的很坑人!
顺流而下不过一天,冷锋和冯盎就抵达了高州。
临时搭建的码头边,早就有载歌载舞的队伍迎接大胜归来的冯盎。
岭南没有中原那么严重的礼教束缚,所以迎接冯盎的就是冯夫人。(没查到姓氏~)
待冯盎和冷锋一起落地,冯夫人带领着家眷部署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恭迎家主凯旋归来,请家主卸甲,回府休息。”
迎接家主的人都跪倒了,只有一个人还在傻愣愣地站着—刘淑雯。
不论是中原还是岭南,家主大胜归来,家里除了长辈以外都是要跪拜迎接的,这不是礼数的范围,而是对出战家主的尊敬。
冯盎看着如同乳燕归巢般投进冷锋怀抱的刘淑雯,不满地对冷锋说道:“虽然说熩国公的家务事是我多舌,可是你也太惯着她了,让别人看到会笑话你冷家………”
冯盎的话还没说完,冯夫人就拍了冯盎一把,接下来的一句话把他要说的都堵回了肚子:“冷夫人有喜了!”
冷锋刚刚揉了揉刘淑雯的头发,听到冯夫人的话,转过头笑着说:“冯夫人说什么?冷夫人有喜了?什么………”
冷夫人=刘淑雯
冷夫人有喜=刘淑雯有喜
有喜=怀了
怀了!
怀了!!
怀了!!!
面对刀山火海都能镇定自若的冷锋,被冯夫人的一句话和三个等式戳中了全身所有的麻穴,整个人都呆滞成了石像!
冯夫人白了冯盎一眼:“你们男人家也就上阵杀敌有几分本事,冷夫人早在战场时就已经有了先兆,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还让智戴风风火火地把她带来高州。老天爷!你们也不怕孩子有什么闪失?”
冯盎苦笑了一下:“那个时候就要打仗,我们………”
直到这个时候,冷锋才艰难地动了动嘴唇,看着刘淑雯小声地问:“你,你,你真有了?”
刘淑雯红着脸点了点头,然后就把脸埋在了冷锋的臂弯,尽管冷锋现在还穿着硌人的鱼鳞甲,可是她仍然觉得那里是她今生今世最舒适的港湾。
冷锋一把揽住刘淑雯,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嘴角垂落的涎液,看了一眼冯盎,看了一眼冯夫人,看了一眼形形色…色的迎接队伍,看看身边嗷嗷叫着的龙牙军士兵。
最后,仿佛是穿透肺叶的一声大吼:“哈哈哈!老子有孩子了!”
写到这里,我都为冷锋松了一口气,想要说的,都在下文了。
以前兮兮小傻妞跟我秀她的万赏,我就心痛了一下,今天,另一个作者秀了一下七十万赏………啊!我不活了
(本章完)
………………………………
第215章 发展
医院急救室外的走廊上,师父拍了拍冷锋的肩膀:“男孩子,遇到伤心事能憋住不哭,可以说是坚强,可是明明忍不住,却还是要忍,那就是愚蠢了。”
冷锋终于大哭出声,从这时起,冷锋就渐渐离开了正常的生活,渐渐成为人群外游走的孤魂。
武器架子上是零零碎碎的枪械零件,师父就在一边的椅子上翘着二郎腿:“三分钟以内,用这些枪械零件组成一把冲锋枪、一把狙击枪,计时开始!”
二分五十秒,冷锋完成了这个艰巨的考验,从这时起,冷锋彻底摆脱了自己“普通人”的身份。
匕首刺破了衣物、肌肤、血肉,刀尖的目标就是冷锋的心脏,死神的镰刀已经钩在他的脖子上,或许半秒都不到的时间过后,世间就要再多一个亡魂。可是,就是这一瞬间,冷锋的军刀已经砍到了敌人的胳膊上,那条该死的臂膀到底没有成功地把匕首送进冷锋的心脏。
看了看心口肋骨间扎着的匕首,冷锋面无表情地把它拔…出来,把它送进了它那个哀嚎着的主人的心脏。痛是痛的,可是痛的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仿佛它成功刺进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茫茫秦岭之中,那个该死的目标居然雇佣了整整五个雇佣兵保护他,狙击枪的子弹哪怕穿透了小树,依旧执拗地射进了冷锋的大腿。
扔掉冲锋枪,拖着麻木的腿,冷锋一米一米地爬回了自己准备的狙击点,当手指够到扳机时,整个世界都变得迷幻了。
这样的迷幻,孙思邈的苦药没有打断,李世民的加封没有打断,洞房花烛夜第一次尝试人伦大礼时,那畅爽的感觉没能打断。哪怕是三棱刺下倒下的一个个草原人、僚人发出的哀嚎、喷涌出的猩热的血液,也没能打断。
可是,在这里,这一刻,看着刘淑雯面颊上的红晕,幻想着她身体里那个正在努力生长着的孩子,冷锋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真实感!
冷锋的大吼吓了冯盎他们一跳,但是唯独却没有吓到刘淑雯。
李二牛带领着兄弟们齐齐单膝跪地,大吼:“恭喜老大!”
冷锋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把擦掉,冷锋走过去把为首的李二牛扶起来,然后对笑呵呵的冯盎说:“老冯,没说的,把我龙牙军的火药武器费、医药费都掏出来,老子要大宴高州!喝!喝个痛快!”
冯盎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冷锋是在打趣,而且他早就说过,冷锋在岭南的一应花销,他都包圆了,如今冷锋有了后代,怎么狂欢都不为过。
欢迎仪式结束,就该回家了,刘淑雯看着走在她身边眼睛只看着她脚下的冷锋,忍不住笑了出来。
冷锋轻轻拍了她一下:“好好走路,别笑。”
耿国公府大门外,丫鬟们早已经打扫好了台阶,冯盎在冷锋身后差半步走进了府邸,中门是只有和家主同等地位或者高于家主的大人物来时才会打开的,而冯盎落后半步更是表达了对冷锋的尊重。
耿国公府前院的客居早就打扫好了,甚至还给李二牛等人打扫了几间。正常情况下,如果有人入住耿国公府,都是只有一间屋子,部署都是在府外呆着。
龙牙军一千二百人自然不可能都有这种待遇,所以除了受伤的几个,只有李二牛和三狗子得到了名额。
古今中外待客公用的方式就是宴席,所以歇了半天后,冯智戴亲自来邀请冷锋参加宴席。
冯盎端坐在案后仍旧在一口一口地嘬茶水,看到冷锋进来,也不起身欢迎,先是扔给冷锋一坛酒:“奶奶的,有你的话在前,老夫可不敢再喝了,你小子面子大,员外散骑常侍韦叔谐、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淹这俩人来岭南都没有这待遇。”
冷锋不是酒中客,可是也知道酒界有埋酒的做法,据说埋的时间越长,酒的滋味就越醇厚,看看坛口已经有些破败的绸布,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桌子上摆着的也不是五花八门的菜肴,清一色的都是螃蟹。
冯智戴苦笑说:“熩国公不要见怪,是家父安排的这个………”
冷锋推了推冯智戴,笑道:“去你的桌子上吧,早在长安我就跟你爹吐槽过长安的糖腌螃蟹,再说了,你爹我俩是好朋友,到你家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恶客。”
冯智戴这才放下心,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高州临海,再加上这时没有那么频繁的捕捞,所以螃蟹一个个都大的出奇。
只要砸碎钳子,就能露出一条嫩肉,和后世普通饭店餐桌上需要拿牙签捅的败类有着天壤之别。
那坛陈酒已经有些粘稠的感觉,侍女倒了半杯,给它掺新酒兑好后,才端上了冷锋的桌子。
冯盎拿着茶杯,笑着说:“熩国公初来岭南,老夫不能饮酒作陪,实在是憾事。”
冯盎以“熩国公”相称,那么杯子里的就是“迎客酒”,冷锋不得不喝,干脆也端了起来:“别的不说,我来岭南就是想吃喝玩乐,看看你耿国公大人会不会被吃穷。”
冯盎大笑,别说冷锋一个,在岭南的地界上,就是一千二百龙牙军死命地花钱,他也供得起!
一杯过后,冷锋拒绝了侍女端上来的第二杯酒,改喝茶,冯盎见冷锋不喝酒,不悦道:“你这就是不给老夫面子了啊。”
冷锋摆了摆手:“少来这套,你之前给朝廷报信谎称战事胶着,肯定是想把我留在岭南,说说吧,你想让我做什么?”
冯盎笑得就像偷鸡成功的偷鸡贼:“哈哈哈,你可是皇帝和孙神医都尊敬的世外高人,岭南想要发展,怎么也需要你指点指点。”
冷锋苦笑,就知道冯盎是安了这个心思,岭南这个地方,在后世可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冯盎想要从现在起就发展岭南,只有建立港口,发展海运这一条路可走。
起点端的书友,上一章的错章,是我眼瞎…
(本章完)
………………………………
第216章 夫妻夜话
可是在唐朝,特别是中期,实在不怎么具备发展海运的条件。
首先就是航海技术不够发达!
前文提到过,唐朝的造船技术实在是不怎么样,“海商”都已经成了和“大难不死”同样意义的名词。
其次就是“重农抑商”的大环境。
每个朝代初期,皇帝都会重农抑商,就是为了避免”人人皆商”的局面,经商获利奇重,“钱”这个东西,对普通百姓有着难以形容的诱惑力。
可是如果人人都去经商了,那谁种地?谁当兵?
就因为如此,在历朝历代的社会舆论催化下,“商人”这个职业,成了“辱没祖宗”的行当。
海商也是商人,所以想要发展海运,就需要海商的支持,还需要有人来当海商。
可是谁会冒着社会舆论,冒着子孙后代不得做官、不得穿绫罗绸缎的风险当海商?
冯盎见冷锋在低头沉思,就挥挥手让侍女们都退下,等待着冷锋思考结束。
“岭南的发展,必定是要和海运结合在一起的,可是,现在的船,跑不了多远就得翻船。”沉思许久后,冷锋说出了这句话。
冯盎点了点头:“那该怎么办?”
冷锋挠了挠头:“这又是一个死结,依我看来,只有造船技术发展起来,才能促进海运的发展,这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不是你一个人就能操够心的事情,岭南真正开始繁华的那天………”
冷锋指了指冯智戴:“估计只有他才能看到。”
冯盎叹了一口气,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冷锋:“你懂得火药武器,懂得医学,还懂得许多天地至理,是不是也懂得造船?”
冷锋直接嗤笑出声,他是杀手,又不是造船厂的,怎么可能知道怎么造船,特别是海船?
他能够靠着自己脑海残留的一些知识装作很厉害的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扒下那些知识,他和地里拔草的老农一样,都只是普通人罢了。
“你想多了啊,我又不是无所不知的老天,不过,如果蒸汽机能够造出来,确实能够………”
有了冷锋画的“蒸汽船”大饼,冯盎才算是稍稍欣慰了一点,招呼冷锋继续吃螃蟹。
直到迎宾宴结束,冷锋踩着夜色回了客房,冯智戴才问冯盎:“父亲,熩国公究竟是不知道怎么造船,还是故意推辞?”
冯盎叹息一声:“他应该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造船,为父和他接触了这么久,连火药武器这种朝廷“神器”都能见识到,说明他对为父是不设防的。”
冯智戴这才知道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冯盎按了按自己发痒的右手,忽然对冯智戴说:“你去叫你四弟来,从现在开始把家里的事交到他手里吧!”
冯智戴吃了一惊,这话他怎么听怎么有种父亲要“废太子”的意味,不由得迟疑了一下:“父亲?”
冯盎并没有注意到儿子的神色,边按自己的右手解痒边说:“渭水河畔,有一所天下文院,除了教人识字算数以外,以后还会教授熩国公的学问。
为父在长安时只是粗略地看了熩国公手写的,那几本最基础的书,就仿佛看到了一座学问的金山堵在自己面前,他刚刚说的蒸汽机,应该就是这些学问之中的一种。
你虽然已经成家,但是兄弟中你是最才智出众的一个。等熩国公回长安,你就跟着他一起,拜入文院读书吧!咱们的祖先手胼足胝地给咱们创造了岭南这么大的家业,咱们也不能就这么安稳地吃老本。为父已经上了年纪,所以就需要你去学习了!”
冯智戴听完父亲的这一段话,激动得不能自已,斩荆截铁地说道:“父亲放心,孩儿若不能学有所成,断无颜面再回岭南!”
———分割线———
回到客房,刘淑雯就给他递过来凉凉的毛巾,刘淑雯就是这样,知道冷锋需要什么,岭南很热,凉毛巾擦脸实在是比温毛巾擦脸更舒服。
冷锋拉住刘淑雯的手:“你怀了孩子,这些事情就不要亲力施为了,怎么也该好好歇着才是。”
刘淑雯笑着说:“冯夫人送来的那几个侍女笨手笨脚的,干些粗活儿也就罢了,伺候你的事儿还是我做比较好。”
听着刘淑雯冠冕堂皇的话,冷锋心里直发笑,哪里是那几个侍女笨手笨脚,分明是这个小女人在吃醋。
之前在长安,冷锋的起居也都是刘淑雯亲自伺候的,皇后陪嫁过来的那些侍女,就算是同房丫鬟柔姬也只能扫扫地。
如今到了岭南,冯盎给他安排的侍女可以说个顶个的漂亮,惹得李二牛他们都流口水,自然会引起刘淑雯的警惕性。
在这个朝代,当男人就是莫大的享受!在刘淑雯的帮助下脱掉衣服,冷锋直接钻到了床里:“今天不洗脚了,你也过来早点睡吧。”
刘淑雯本来想去端水,听见冷锋这么说,就吹熄了蜡烛,窸窸窣窣地脱掉衣服,也进了被窝。
感受到肚子上多出来的温热的大手,刘淑雯忍不住两只手一起抓住它,轻声对冷锋说:“我这可是怀着孩子,你别胡来,要是实在想了………就找一个漂亮的妾吧,我是实在不行的。”
开玩笑,冷锋这个时候怎么敢胡来!至于找妾………
“别闹,我跟你说过这辈子就和你过了,禁欲一年有利于身体健康嘛!”
刘淑雯在黑暗中撇了撇嘴:“我可不是房夫人,不会喝醋的。”
“屁嘞,我现在就闻到醋味了。”冷锋用另一只手摸到刘淑雯的鼻子,轻轻扭了扭。
刘淑雯这才把冷锋的那只手又按到自己的小腹上。
感受着刘淑雯的体温,冷锋柔声说:“我应该谢谢你。”
“(。ò∀ó。)!”刘淑雯转过头,借着熹微的星光看着冷锋,她不知道冷锋怎么会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
“这个小家伙的出现,才让我找到了在大唐真真切切活着的感觉。”
刘淑雯拍了拍冷锋的胳膊:“您说什么胡话呢!快点睡觉吧。对了………”
刘淑雯忽然用撒娇的语气说:“现在没有战事,您明天陪我去河边玩玩吧,这里的土族女孩子唱歌可好听啦。”
(本章完)
………………………………
第217章 这不是扯淡嘛!
按照常理,女人提出这样的要求男人是不必理会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应该是女人的正常形容。
可是,冷锋不是唐朝人,这里是岭南,不是长安。
不过,哪怕这里是长安,冷锋是唐朝人,也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听媳妇儿的话,毕竟她怀着孕,地位无限上升,肚子里那个成长中的孩子,分明是一个“免死令牌”,她就是爬到丈夫的脖子上,冷锋也得受着。
“行,正好我也好好看看高州,对了,如果天气好的话,咱们也可以去看看海,长安人能够看到海的,可不多。”
冷锋这么一说,刘淑雯就咯咯的笑了起来,揽着他的胳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冷锋可以睡觉,李二牛他们却不可以,今天是老大到岭南的第一天,虽然老大说过不用守夜,可是他们还是忍不住爬到客房的屋顶,或者窜到假山上隐藏起来,每两个时辰才轮换一次。
此时睡不着的不仅李二牛他们一群人,惊雷司的各位也睡不着。
多日的钻研、多日的制造,他们终于造出了第一架像模像样的火炮,张仲清的眼睛难得不是血红色的,可是在火把的映照中,却也是急切到了极致。
“行了行了,都回帐篷睡觉,明天早晨再实验,你们举着火把晃来晃去的,我慎得慌!”
有了张仲清的吩咐,那些手下才仔仔细细地熄灭了火把,然后回了帐篷。
这个时间,岭南依旧热的不行,长安却已经泼水成冰,不过他们再住野外帐篷,却不再受罪了。
原因就是帐篷里有厚重的棉被,虽然露出头还是冷,但是与之前相比,已经好了太多。
“上天的恩赐”,这就是李世民对棉花的称呼,得到高昌远征军的“年礼”后,李世民欢喜得竟差点在朝堂上失态,当即就给李孝恭和李靖的次子赐了男爵。
李孝恭是郡王,李靖是开国国公,都已经达到了堂亲皇室和臣子的顶点,封无可封了。
可是他们的长子虽然会继承他们的爵位,次子却没有这个待遇,所以李世民的赐爵之举不可谓不大方。
要知道,李渊建立“唐”以后,大肆分封,搞得大唐上公爵成堆,侯爵成群,伯爵满地走。
这么多的高级爵位,对现在刚刚有点起色的大唐而言就是另一种“寄生虫”,李世民最近就致力于给大唐“消肿”,哪怕是被李渊封的公爵,只要功绩不显,爵位就很容易“莫名其妙”的没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爵位虚与不虚的差别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国公坐的安安稳稳的,不少县公、郡公纷纷落马,好一点的只是降爵,倒霉透顶的直接就被一撸到底,成了庶民。
在这场消肿的洪水中,冷锋的爵位反而逆流而上,得到了加强,被加上了“开国”的字样。
有了“开国”这俩字,就相当于给了“熩国公”这个爵位一层护甲,冷锋以后的长子继承爵位的时候,就不必退级,只是会变回普通国公罢了。
冷锋的国公爵位之所以加强了一下,就是因为百骑司带回来的报告,报告很有惊雷司的风格,把地级惊雷的使用过程、威力等等数据写得一清二楚,让李世民在龙椅上也能想象出一雷城摧、万军哀嚎的场景。
而李孝恭和李靖送回来的功劳簿上,冷锋的名字也和李孝恭、李靖并列,虽然没写明什么功劳,可是李世民如何不知这是这两个元帅在给冷锋请功。
可是,给冷锋封完“开国公”后,李世民又陷入了焦灼,开国公已经是臣子地位的极限了,如果以后冷锋再立功,他可没办法封赏,赏赐他金银布帛,怕会被天下人嗤笑。
天下楼楼主还缺钱?
如果不给钱,就只剩下封其子一条路可以走了,可是………也不知道淑雯的肚子怎么样了!
李世民挠了挠下巴,说实话,他一直觉得冷锋这个人和大唐社会格格不入,总有一种“过客”的感觉。
他很期待冷锋和刘淑雯的孩子能够降生,有了孩子、家族的牵绊,就是英雄也会变狗熊。
为何出征将领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经验是一方面,有家族孩子留在京城,让皇帝放心也是一方面。
考虑到冷锋率领的一千二百龙牙军还在岭南,而且被岭南的战事牵绊着,李世民好几次都想派兵增援了。
在一片片的“太上皇万岁”的声音中,李渊推开殿门对身后那个一脸焦急的宦官说:“去去去,给朕弄壶茶来。”
宦官看了一眼皇帝,见皇帝脸上并无愠色,才躬着身倒退了出去。
李世民站起身,笑着对扭腰的李渊说:“父皇今日不是主持长安的半决赛了吗?怎么还有时间到孩儿这里来?”
李渊扭腰结束,摆摆手说:“别说了,朕生怕没人敢跟朕玩真的,就乔装打扮去参赛,结果呦!唉!”
李世民不用多想也知道自己老爹被人虐了,半决赛的选手全都是全大唐层层选拔上来的精英,断不是他老爹这种老人家能够应付的。
可是一码归一码,这老爹被惨虐了,怎么跑自己的书房来诉苦了?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问道:“父皇来孩儿书房,可是有什么吩咐?”
李渊扭完腰又开始做扩胸的动作,完全没有一副太上皇的样子,听到儿子发问了,才说:“朕听观音婢说,那个熩国公领兵去岭南支援冯盎,却被谈殿牵绊住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由于牵扯到冷锋的事儿,李世民破例跟皇后说了,没想到太上皇也知道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冯盎的信中说,僚人凶猛不畏死,还有巨象助阵,哪怕有龙牙军的火器支援,也不过得建寸功罢了。”
听完李世民的话,李渊忽然大笑起来,笑得李世民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看到皇帝儿子迷茫的表情,李渊笑声顿歇:“傻小子!你被糊弄了!冯盎打不过僚人?这不是扯淡嘛!”
(本章完)
………………………………
第218章 不知不觉
“!!!!”李世民震惊地看着自己老爹:“啥?”
李渊指了指李世民面前的那一摞奏章:“政务繁忙之中最容易出现纰漏,你想想看,仁寿年间,五州撩人造反,冯盎千里奔驰到京都搬救兵,朝廷派出了多少兵力?不过是临近岭南的一万兵力而已,再加上冯盎自家的兵力,不到一个月,就平复了叛乱。
在朕看来,冯盎此举很有一种示弱的意味,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冯盎在岭南与民休养生息,鼓励生育垦荒,实力一定还有增长。谈殿能有多大地盘?兵力能有多少?………”
随着李渊的分析,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蹊跷。
难道?
说了一箩筐的话,李渊顿时感觉口渴了,可是那个愚蠢的太监还没有给他端来茶水,他老人家索性一挥衣袖:“渴了,想在你这喝壶茶都喝不到,朕回自己的宫殿喝茶去喽!”
说完,李渊推开了殿门,踹了那个根本没去倒茶的宦官一脚,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御书房。
这个蠢货,朕是真的渴了,不是让你避嫌!
被李渊说得如梦初醒的李世民又翻出了岭南的急报,寻章摘句地看冯盎的话,发现………冯盎的语气真的有问题!
长安之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