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盎不知道礼记,但是他向往这种天下为公,百姓安居乐业的日子,所以第二天一早,他连早饭都没吃就急急驱马出城。
昨夜欣赏了熩国公的雅文,再加上孙思邈说过他与几个将军比武的战绩,就知道这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武人就该打打架,文人就该谈谈话。这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酒了!
看着冯盎带来的一堆酒,冷锋就反胃。
来到唐朝以前,他最多喝点葡萄酒,还是当饮料喝,谁知道到了唐朝反而跟酒精杠上了。
酒对于古人来说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李白喝酒,诗歌张口就来;武松喝酒,三十碗下肚,打死景阳冈大虫;关羽喝酒,温酒不凉,顷刻间斩了华雄。竹林七贤之中,最好酒的刘伶,有“醉侯”的称号,甚至吩咐仆人拎着锄头,如果自己喝酒醉死了,就地掩埋。
二更…参加一万码字活动有点作死,上午有事一百一百地才堆出来一章。
感谢千羽风铭的月票和打赏,谢谢大象、单程路的月票。
(本章完)
………………………………
第123章 比试
竹林七贤可是大名人,在刘伶弄了这么一出以后,“醉酒醉死”成了最风雅的死法。
酒桌上,你就算喝到吐了一桌子,甚至吐了宾客一身,也不会有人怪罪,反而会夸赞你让人“宾至如归”。“以茶代酒”这种行为只是妇女儿童的专利!
冯盎带来的是南方的果子酒,如果是天下楼的高度白酒,冷锋打死都不会和他一起喝!
一桌酒菜,只有冷锋、冯盎和孙思邈够资格坐下,冯盎的五千甲士和一千二百龙牙军只能在湖边列着队干瞪眼。
这就是身份地位的约束,如果是出兵在外,主帅可以和士兵同吃,这叫亲兵。可是如果主帅设宴款待别人,手下是不能同座的。
冯盎是豪爽的,杯子碗完全不用,就抱着酒坛子喝,桌上也没有青菜,全是肘子一类的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才叫豪爽不是!
冷锋对这种啤酒一样度数的酒来者不拒,不一会儿两坛子就下了肚,可是转身一看车上的酒坛子,却立刻发了愁。
冯盎看到冷锋的动作立刻问道:“咦?熩国公看车干什么?可是嫌不够?”
不够你个大头鬼啊!
“冯公,此间就你我二人喝酒,未免无趣,我看您麾下都是虎狼之士,刚好我龙牙军的崽子们也不弱,不如咱们切磋切磋?”
听到这话,冯盎立刻两眼放光,他自认打不过冷锋,可是如果是手下嘛……
“甚好!不知如何比试?”
“那就一人出一次题,咱们各自点将,获胜士兵有酒喝,败者由胜者惩罚。在下厚颜先出吧。比力气如何?”
冯盎大笑道:“比力气不错,嘎鲁,就你了!”
冯盎话音刚落,五千甲士里就走出了一个狗熊一样魁梧的汉子,再配上他那岭南人特有的黑面孔,真的很像一头熊。
“李三牛!出来!”
纯粹的力气方面,李三牛可是比李二牛还要厉害的。
李三牛嘿嘿一笑,就站了出来。
两头狗熊之间很有共同语言,嘎鲁冲李三牛一乐:“兄弟,咱俩顶牛怎么样?”
“顶牛?行啊!”
说完,李三牛脱掉头盔,微微躬身,伸出双臂双手抓在嘎鲁肩膀上,嘎鲁也这样把双手抓在李三牛肩膀上,当两个人头和头对到一起后,都各自绷紧了肌肉,脚底下的泥土都引出了深深的脚印。
“来啊!兄弟!”
“来!!”
李三牛话音刚落,两个人同时爆发了力气,用力地顶对方。
“嘎鲁!嘎鲁!嘎鲁!”
“三牛!三牛!三牛!”
双方将士同时呐喊助威,在助威声里,李三牛和嘎鲁叫得更起劲,脖子上的青筋都绷得好似即将炸裂一般,两人脚都快没入湿润的土壤里了。
李三牛的力气可是猛队当之无愧的第一,全力一脚甚至能踹倒骏马。
嘎鲁也是冯盎麾下第一勇士,比拼力气从未输过。
汗水像小溪一样从两个狗熊一般的汉子身上流下,如果比拼耐力,肯定是李三牛更胜一筹,可是嘎鲁猛地一咬嘴唇,却是陡然间爆发出了更大的力量,直接把李三牛顶倒了。
“嘎鲁!嘎鲁!嘎鲁!”冯盎麾下的甲士们呼喊得更加起劲,连龙牙军这边也呼喊起来。
这里没有胜负,只有精彩的顶牛?还是还是精彩的对决吧!
冯盎哈哈大笑,吩咐身边的人给嘎鲁送过去一坛子酒。
嘎鲁接过酒,只喝了半坛子,然后把剩下的一半递给李三牛说:“俺嘎鲁交你这个朋友,就惩罚你把这半坛子酒喝了吧!”
李三牛接过酒一饮而尽,两个人互相锤了一拳,就各自回队伍里了。
冯盎笑道:“这嘎鲁可是我们岭南第一猛士,想不到差点输了。来来来,第二局老夫出题,这一次比速度!老夫忘记给孙神医带些素菜了,丢人的很。蒙石,你上,你和熩国公的军士一起出发,去岳阳城买些素菜,谁先回来谁赢。”
甲士队伍里走出来一个瘦高的家伙,刚一出来,连老孙都吃了一惊,因为这个家伙两条腿出奇的长,都有点“脖子以下全是腿”的感觉了。
这样的奇人参加奥运会,妥妥的金牌得主。
冷锋对这场比试不抱希望,干脆就“以下驷对上驷”了,随口说:“三十三狗子,就你了。”
二狗子憋红了脸,凑到冷锋身边小声说:“老大,三十三狗子是猴子啊……”
冷锋压低声音说:“我随口叫的,这样的人,你们能跑的过?”
二狗子把盔甲三棱刺全都扒下来,扔到地上说:“老大,看我给你赢了这一局!不赢我就跳湖自杀!”
太丢人了啊!老大居然不信任自己部下,那家伙不就腿长吗?他跑一步老子跑三步!
一声令下,二狗子和蒙石一起冲了出去。
蒙石腿长的怪异,跑起来也跟要起飞一样,二狗子则提着一口气,箭一样射…了出去!居然把蒙石超过了!!
冷锋微微一笑,看来自己无意中还用了一回激将法。
“熩国公,这儿人还需一段时间回来,咱们开下一场如何?”
冷锋点头,想了一下说:“这回比憋气吧!咱们就在湖边,看看哪个将士进水更能憋气!”
冯盎笑道:“这个可就是我们这边占便宜了,冯子路,你来!”
人群里走出了一个瘦瘦小小的青年,听到他姓冯,再考虑到冯盎有他娘的三十个儿子,冷锋忍不住问道:“这是您儿子?”
冯盎摇了摇头:“我儿子都叫冯智什么什么的,这是我当年路上捡来的孩子,就跟了我姓。”
冷锋点点头,然后一挥手:“黄泽睿,出来!”
黄泽睿剑法很厉害,但是潜水更厉害!昨天冷锋见他在警戒位进水以后好长时间没露头,还以为他被鳄鱼叼走了,结果漫长的等待过后这家伙才露头,手里抓着一条奇形怪状的鱼说是传说里的“龙鱼”,吃了能在水下呼吸。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吃了龙鱼以后,黄泽睿反而上吐下泻。
三更,后两更晚些,不熬夜的书友可以留到明天早晨再看。
ps:我发现好多偷听我回答的书友,其实你们可以自己问呀,才1书币呦。(当然,加悬赏我也会很高兴滴)
(本章完)
………………………………
第124章 迅猛两队的特色
虽然黄泽睿没有获得水下呼吸的特异功能,可是他自身憋气的时间已经像特异功能了。
冯子路和黄泽睿对视一眼,就开始脱身上的盔甲,直到身上只剩下兜裆布和内裤以后才停下来。想要比拼水下憋气,身上的任何东西都是负担!
李二牛凑过去说:“来来来,准备好!一……二……三!”
三的声音刚一落,冯子路和黄泽睿就扎进了水里,水波逐渐平静后,湖面上死一般的寂静。
冯盎喝了一口酒,随后说:“咱们来第四场吧,冯子路憋气的时间可长了。”
冷锋对黄泽睿也很有信心,点点头说:“这第四场,还请冯公出题。”
冯盎想了想,忽然一拍手:“都是军中子弟,怎么能不摔跤?来来来,下一场咱们摔跤吧!”
摔跤?这得找李二牛啊!李二牛可是猛队里的摔跤老大,号称摔倒猛队无敌手,李三牛虽然力气比李二牛大,可是论摔跤技术,却拍马难及。
冷锋朝李二牛挥了挥手:“李二牛,就你了!”
李二牛听到冷锋终于点到他了,立刻开始卸甲。李三牛殷勤地替李二牛卸甲,还不时说:“队长加油,干他丫的。”
李二牛把上身的衣服全都脱掉,只留下一条裤子,花岗岩般黝黑的肌肉在阳光下甚至闪烁着光泽。
身上那些疤痕虽然不深,却也狰狞无比,看到这些疤痕,就知道李二牛是久经沙场的悍卒。
冯盎指着一个体格不亚于嘎鲁的家伙说:“蒙泰,你来摔跤!”
蒙泰捶了捶胸口,也开始卸甲,露出了坚硬的腱子肉,步步如鼓般走到了李二牛面前。
两个人等士兵画好场地后,都凶猛地扑向对手,宛如猛虎扑食一般凶悍。
扑到一起后,都不停地变换身形,时攻时受,让人眼花缭乱。湖边地面湿润,卷不起尘土,可是泥土却在四处飞溅,可见两个人用了多大力气。
冯盎看着李二牛和蒙泰的样子赞叹不已:“这才是悍将啊!来人,给他俩一人准备一坛酒,获胜的,给他一个肘子!”
李二牛无暇去听冯盎喊了什么,他第一次遇到如此难缠的对手,对方一定是熟练摔跤的老油条!事不可为即刻转攻为守,攻时力如雷霆,退时速如灵蛇,难缠!难缠!
可是再难缠也得赢!
输了的话还有什么脸面给兄弟们带头!
这么想着,李二牛立刻转守为攻,蒙泰已经到了圈边,他不再想着撂倒对手,而是打算蒙泰推出去!
蒙泰岂能让李二牛如愿,一只脚完全踏进土里,全力以赴抵挡李二牛这一推!
“嘿!”李二牛前冲的力道完全止住,反而伸手揽住了蒙泰的后腰,把他往前按!
啪!蒙泰没想到李二牛在电光火石之间换了套路,被李二牛按到在地,在湿润的泥土上留下了一个人印儿。
“好!”
冯盎第一个鼓掌,丝毫不为蒙泰的失败而生气。
李二牛得了一个肘子,一手提着肘子,一手拍拍蒙泰的肩膀说:“好兄弟!你找个刀子,咱们一起吃!”
蒙泰咧着嘴笑了,刚才他来了个狗啃泥,牙上还在冒血,却丝毫也不生气,岭南人最敬重勇士,受勇士相邀一起食肉更是一种荣耀。
冯盎看着坐在一起喝酒吃肉,亲如兄弟的李二牛和蒙泰,对冷锋说:“熩国公手下尽是精锐啊!这汉子摔跤技术好得很,好得很啊!”
冷锋笑道:“这第四场已经分出了胜负,第五场轮到在下出题了!”
冯盎大笑:“熩国公请!”
冷锋想了想说:“不如咱们两方将士比比搏杀吧!穿上盔甲,不用刀剑,改用木棍就行。要害被命中的输,如何?”
冯盎手下永远不缺人才,这跟李世民很像,遇到事情,李世民总能从犄角旮旯里叫出一个心腹。
“刘文武!”
“三狗子!”
两个风格迥异的名字被冷锋和冯盎喊了出来。
三狗子大笑着拔出横刀,就去树林里砍木棍。
刘文武却不需要砍木棍,岭南甲士里就有用双木枪的,把铁枪头去掉,等打完再按回去就是了。
三狗子砍完木棍回来,冯子路正好憋不住从水里露出了头,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还捂着鼻子,貌似辛苦,显然在水里呛到了水。
感受到对手露头了,黄泽睿才不紧不慢地露出头,大气都不喘,就往岸边游,看样子远远不到极限。
冯盎指着黄泽睿说:“你这手下不是属鱼的吧!这么能憋气?”
冷锋也有点怀疑黄泽睿这家伙是不是返祖了,在水里憋了这么长时间都面不红气不喘的。
三狗子砍得木棍跟他的三棱刺一般长短,虽然份量轻,但是却更灵活了。
刘文武看着在三狗子手上上下翻腾的短木棍,立刻警惕起来。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看他用短木棍灵活的样子,这个对手不好对付啊!
“打?”刘文武性格沉默,只是这时问了一个字。
“开始吧!”三狗子脚步一错,就前进了一大步,左肩膀前倾,掩盖住了右臂的动作。
刘文武则后退,既然对手的木棍比较短,拉长距离才是取胜之道!
可是他没有预料到三狗子的速度很快,他才退后一步,三狗子已经近了他的身!
李靖曾经总结过迅猛两队的特色:“迅猛两队的敌人最痛苦的事儿,就是被猛队盯上,和被迅队近身!”
猛队上了战场就是一群蛮牛,让李靖用得得心应手,只要给猛队一个目标,哪怕是在敌阵的另一边,猛队也会像钉子一样狠狠地穿过去,想要避过猛队的狼牙棒绞肉机,除非速度远超猛队。
迅队都是用三棱刺的,这种近身武器被他们耍得出神入化,一旦敌人被近了身,干脆就放弃抵抗吧,只有等死。
刘文武不知道这些,他见三狗子近了身,手里的木棍应激反应一般瞬间砍了过去。
三狗子弯腰横移了一步,刘文武的木棍就几乎贴着他的胳膊滑了下去。
啊啊啊啊啊,四更。刚刚有书友在书友群点歌,被我收到了音乐收藏,等我码完这几天的爆更再学着唱吧。
感谢千羽丰茗的月票和打赏!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25章 不愧惊雷之名!
胸口!(前进,横跨)
腋下!(再前进,转身)
后脑!
接连三刺,一气呵成!
刘文武此时才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摸着自己后脑,他居然被连刺了三次!
三狗子下手很有分寸,只是一沾即走,等刘文武反应过来时,三狗子已经收回了木棍。
冯盎揉了揉眼睛,刚刚三狗子的速度太快了,他好像看到了三次刺击?
转移目光后,冯盎发现冷锋腰间也挂着一把三棱刺,忍不住对冷锋说:“熩国公,你腰间挂着的,可是与那三……三狗子一样的武器?”
冷锋摘下三棱刺说:“哦,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东西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用的也不一样。”
冯盎伸出双手道:“可否借之一观?”
跟一个将军讨要随身佩剑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冯盎伸出双手接三棱刺表示敬重。
冷锋不知道这里的道道,很随意地就把三棱刺递了过去。
冯盎抓住三棱刺柄,一抽,就忍不住赞叹:“好兵器!”
彻底抽出以后,冯盎一用力,三棱刺就刺进了桌子,又赞叹道:“好锋锐!熩国公这武器虽然不方便砍,但是用来直刺却很厉害!”
冷锋笑道:“冯公既然感兴趣,那这个三棱刺就送给您了!”
“三棱刺?好名字!既如此,那老夫也赠熩国公一物。”
说完,冯盎朝身后的甲兵伸了伸手,甲兵就把一把强弓送了过来。
冯盎把弓递给冷锋说:“这把弓陪伴老夫多年,是一把五石强弓,射杀敌人无数,今日就送给熩国公吧!”
冷锋苦笑道:“五石强弓,在下可用不了!这把弓陪伴冯公多年,君子不夺人所爱,冯公就不必割爱了。”
冯盎见冷锋不想要,就又拿过一把刀,连鞘递给冷锋说:“既然熩国公用不了强弓,这刀怎么也要收下。此为松纹古锭刀,据说是孙坚在汜水关时用的武器,虽经百年时光,依旧锐利。熩国公万不可再推辞了。”
孙坚的佩刀?古董啊!这个……这个可以见识一下!
冷锋接过刀,刚一抽出刀,一抹蛰眼的寒光就露了出来。
“好刀!”冷锋忍不住赞叹,谁说古人的冶铁技术就一定不如现代的?这把松纹古锭刀历经几百年,依然锋利如斯。越王勾践剑虽然深埋地下千年,出土时依然锋利到能割破考古人员的手。
既然是孙坚的佩刀,拿回家当古董收藏一下也是不错的!
不过,拿一个刚打造几个月的三棱刺换取几百年的名人佩刀,这么不要脸的事儿冷锋还干不出来。
于是朝四狗子伸伸手,把他的箭匣要了过来。
“冯公,我那三棱刺的价值,可比不上您这把松纹古锭刀啊!既然您是弓箭高手,在下再送您一物!”
冯盎大笑道:“咱们俩这样送来送去的,什么时候是个头?罢了罢了……”
冷锋神秘地笑了一下:“冯公,您还是看看这东西比较好。”
冯盎眼看冷锋发出了神秘的笑容,也露出了探究的神色。
冷锋打开箭匣,拿出一支惊雷箭,交给了冯盎。
冯盎拿着惊雷箭仔细地看了一遍,说:“我看不出这支箭有什么特点,就是一支半截铁杆的箭罢了,熩国公可否告知老夫这是什么箭?”
冷锋指着铁杆末尾的一个小豁口说:“冯公扣一下那里。”
冯盎按照冷锋指的地方一扣,扣出了一长截裹着蜡的引信。
“此物名为‘惊雷箭’,用火点燃豁口处的引信后再射出去,会爆炸。”
“惊雷箭?爆炸?”
冷锋又把四狗子背上的弓取下,跟冯盎说:“冯公,就由我给您演示一番!”
说完,冷锋站了起来,搭弓引箭,把弓拉到了一半,对四狗子说:“五寸长。”
四狗子听了要求,就从身上拿下小剪子,把引信减到五寸长。然后掏出火折子吹着,凑到冷锋身后点燃了引信。
拉弓、射箭!
惊雷箭射到了百步远处的一棵树上。
冯盎忍不住说:“这惊雷箭也………”
嘭!
冯盎的话还没说完,惊雷箭炸了!
惊雷司制造惊雷箭从来都是精益求精的,打造箭杆、填火药、安装引信、装后箭杆、摸蜡防水。这一套流程稍有不合格就会废弃重做,张仲清可是拍着脑袋保证过的,要是惊雷箭有一成以上的哑火,他就把自己脑袋摘下来!
冯盎听见惊雷箭的动静,又眼看惊雷箭把大树炸出了一个大坑,吓得筷子都掉到了地上。
“这……不愧是惊雷箭啊!不愧惊雷之名!”
冯盎忍不住又在箭匣中取出一支箭,放在手上又一次仔细地观察。
“这里面到底放了什么东西,难道是把雨天的雷电封存到了箭里,才有如此威力?”
孙思邈摸了摸大腿上的手枪,问冷锋:“难道,是和这个叫手枪的法器差不多的东西?”
冷锋点了点头:“原理一样,只不过手枪的子弹要的是线性杀伤力,惊雷箭要的是爆炸杀伤力!”
亮一亮惊雷箭的威力,是李世民特意对冷锋吩咐的事情。
冯盎现在固然没有反心,可是没人敢保证以后就不会有,亮出惊雷箭,就是为了震慑冯盎。
身为帝王李世民免不了感染上“猜疑”这个皇帝共有的职业病。
冷锋可以很肯定地说,冯盎一生都不会叛乱!
可是,这话估计连魏征都不会完全相信。
四狗子劝说道:“这惊雷箭一个箭匣里装有十支,惊雷箭需要避水、避火存放。箭匣本身防水防火,所以冯公最好还是把惊雷箭放回箭匣里。”
没错,惊雷司就是这么厉害,惊雷箭易燃易潮,他们就研究出了专门存放惊雷箭的箭匣。
箭匣内有十个卡扣,保证惊雷箭在里面不会来回碰撞,箭匣开口处有软牛皮作密封,除非是把箭匣泡水里,否则是不会进水的。
冯盎小心翼翼地把惊雷箭放回箭匣里,把卡扣安好,对冷锋说:“有这九支惊雷箭护身,就算尾巴是一万人,老夫也敢带人干掉他们!”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五更!感谢一地金的月票……我要装死狗了,晚安啦各位。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26章 动身
冷锋不知道冯盎为何如此肯定身后有尾巴,难道是他那身为主将的直觉?
直觉这个东西其实非常不靠谱,谈殿的部下就算是再厉害,难道还能一路追到长安?眼看夏意将去,这个时候向长安赶路,一直提防着尾巴可不行!
冯盎得到了九支惊雷箭,笑得合不拢嘴,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箭手之一,自然特别喜欢强力的弓箭,更何况惊雷箭这种东西,已经完完全全超过了“箭”的范畴,或者……应该叫它极限弱化版RPG火箭筒?
李三牛和嘎鲁,李二牛和蒙泰,冯子路和黄泽睿,刘文武和三狗子,四场比赛,冯盎这边只赢了一场,二狗子和蒙石还在路上,胜负未分。
觥筹交错,就在冷锋觉得自己实在是喝不下的时候,二狗子抱着一个餐盒跑了回来,而蒙石的身影竟然还没出现!
“脸红脖子粗”已经不足以形容二狗子的样子了,看他嘴张得像河马一样大,大家都担心他会不会把肺给喘出来!
“我……我……我回……回来……来了!还有……”
二狗子把餐盒放到孙思邈面前,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完就昏了过去。
冯盎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二狗子,孙思邈也急忙伸出手抓住二狗子的腕脉查看情况。
“嗯,没什么大事,只是力竭昏迷过去了。”
孙思邈的医术高明,既然他说二狗子没事儿那就是没事儿了。
冷锋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把二狗子逼成了这样。
孙思邈又从怀里拿出布囊,挑了两根银针,在二狗子身上扎了两下,然后再抓住二狗子的脖子一阵儿按摩敲打,二狗子居然很快地醒了过来。
“呼~”二狗子长舒一口气,还没呼完,又生生地停住了,大声喊:“老大!老大!”
冷锋凑过来说:“我在呢。”
二狗子咕噜一下爬起来,急忙说:“有尾巴!真的有尾巴!蒙石我俩在回来的半路上察觉到有人窥视,于是兵分两路,他往别处跑了,我回来报信儿!”
“看清楚是多少人,什么样子了吗!”
冯盎原本醉酒的模样荡然无存,一股猛虎般的气势升腾而起。
二狗子摇了摇头:“只是看到了身上带着武器且浑身绿叶的一个人影,我看的很清楚,不是猿猴一类的动物。”
冯盎冷哼一声:“绿叶遮身,没错了,是谈殿手下的藤甲兵!”
“藤甲兵?什么藤甲?”
冷锋总觉得藤甲这个名字很熟悉,可是有点记不清是在哪里听过的了。
冯盎给冷锋解惑道:“藤甲是一种铠甲,岭南士兵一般都是穿戴藤甲的。它是以藤蔓浸水半月,出水晾晒三日,油浸七日到十日之间,再刷桐油后编制而成。虽是木质,却不是寻常人能一刀砍碎的。
冯家屡世承蒙中原皇帝恩典,熟识冶铁技术,才能有这五千甲士!”
(别以为冯盎手下的五千人穿的也是藤甲啊读者大老爷们!)
冯盎这么一说,冷锋想起来了,这不就是三国时期让魏延屡战屡败的乌戈国士兵穿的铠甲嘛!
“可是蜀国诸葛火烧三万藤甲兵的那个藤甲?”
冯盎点了点头:“正是,刚刚老夫说的方法是岭南的制法,谈殿手下有一群藤甲兵精锐,取材自南诏的藤蔓,用的也是乌戈国的古方,一件藤甲需要历时两年才可以制作完成!比寻常藤甲更加坚固,就是老夫亲自射箭,也只能堪堪射透,无法伤及藤甲兵的性命。”
连冯盎射箭都射不透,这藤甲可就有点厉害了!
冯盎和张文一样,用的都是五石强弓,这种级别的弓非勇猛之人不可开。张文全力的一箭,甚至能在百步开外钉进铁甲,可是如果说冯盎的一箭都只能射透,却无法造成杀伤,这藤甲已经不比金属铠甲弱多少了!
冷锋站了起来,对冯盎说:“冯公,咱们动身吧,找个地方把他们引出来!”
冯盎点了点头,谈殿手下藤甲兵不过一千,就是都派出来,自己这方有六千多虎狼之士,怎么也能弄死他们。
孙思邈这时候却说:“临行前,老道要回岳阳城一趟,昨夜那个腹内有恶虫的病人还不知道怎么样了,怎么也要确定他转危为安了,老道才好离开。”
医者父母心,孙思邈是一个优秀的大夫,这样的的操守是必须尊敬的,哪怕因为这个耽误行程。
在岳阳城内的一处民居,孙思邈给虚弱的病人诊了脉,点了点头,对那个衙役说:“你父亲现在已经无碍,过些日子会脾胃虚弱,切记不要多食,六分饱就行。什么时候健步如飞了,就可以照常吃饭了。”
衙役急忙躬身道:“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了却了心事,孙思邈才对冷锋说:“好了,咱们走吧!”
五千甲兵离城,风言笑才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走了啊!nnd,五千多大爷这两天可吃了不少东西,岳阳府库都少了一角!
眼见冯盎的人离开了地平线,风言笑才对周全说:“赶紧的,咱们上表陛下,今年的赋税少了这么多,得提前告知陛下啊!”
不得不说风言笑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唐初天下税收就是一个筛子,到处都有漏洞。像扬州刺史、安民县县令这样的官员可是不少。
李世民虽然坐着龙椅,可是毕竟他刚刚即位,没法第一时间整肃这些,扬州等边缘城市离长安太远。
“鞭长莫及”这个词非常适用于这个状况。
冯盎也是一样,岭南不同于中原,他虽然拒绝称王,可是在岭南,他就是“无冕之王”,朝廷根本不会向岭南讨要赋税。
可是这一次冯盎进京朝拜皇帝,为了表示对中原的敬重,带了不少好东西。
黄金,论箱。
宝石,论箱。
虽然没有美女,可是单单这两样就足矣表示诚心了。
冯盎这一次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对皇帝说:“我不造反,就想让岭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一更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27章 荆州
岳阳向北,就是荆州,荆州这个地方很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一句话。
赤壁之战后,荆州的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率领部队入蜀以后,留下五虎良将的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