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的河水很湍急,可以弄个水力磨面机。”

    “啧啧,这里的地这么贫瘠,就不要种了,挖个大坑,当沤肥池。”

    “这条小路明明比大路快捷嘛!叫李三牛他们把这里的小山头挖开,遇到坚石就去找张仲清。”

    冷锋每说一条,李泰就记一条,老李头听着冷锋的个个安排喜笑颜开。

    庄子更名成了“天下庄园”,好多贫瘠的土地都改成了养殖场,庄园里的农民春耕完事以后无事可做,就都到养殖场帮忙,工钱很丰厚。

    新庄主心善,给每家都透支了工钱,让大家整改房子,虽然今后两年在养殖场得白干,可是不也早两年避免挨冻了!

    冷锋走到养鸡场,看着狼狈不堪的李承乾想笑却憋住了。

    可是当李泰李恪笑起来后冷锋也没忍住,笑了出来。

    李承乾恨恨地把剪刀扔到地上:“师父,今晚我要吃烤鸡!”

    冷锋笑着说:“当然可以!烤鸡,煮鸡肉,叫花鸡,你都可以吃!”

    回到家里,刘淑雯已经给冷锋准备好了洗澡水,虽然身上不怎么脏,可是冷锋还是决定洗洗,不为别的,就为刘淑雯的按摩手艺。

    如葱般嫩白的双手按在头顶、后背,让冷锋彻底地放松了下来。深吸一口气,冷锋抓住了刘淑雯的手。

    刘淑雯的心跳错漏了一拍,另一只手不知道往何处安放。

    冷锋转身把刘淑雯抱住,双臂一用力就把她抱到了水里。

    水珠四溅中,冷锋强硬地吻住了刘淑雯。

    这个时候李承乾这个大灯泡可不会来打搅师父师母了!

    刘淑雯还是云英之身,何时经历过这种事!被冷锋一吻,顿时浑身都没了力气。

    冷锋抱着刘淑雯软绵绵的身体,不由得浴火高涨,伸出双手撕扯刘淑雯的衣服。

    刘淑雯这才从男女之情的迷醉中醒来,抓住衣襟忍不住说:“你可是答应了我要等到新婚之夜的。”

    这话一出,冷锋立时松开了手:“倒是我忘了。”

    刘淑雯是个传统的女人,可是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妥,就主动抱住冷锋:“我知道男人家都喜欢这种事,可是……”

    冷锋在她额头吻了一口:“反正你已经是我的人了,跑也跑不了了!”

    “歌”的一项比拼中,冷锋获得了“纸”的奖励,魏征和李世民共同作为刘淑雯的父兄写下了一张婚书,为俩人举办了定亲仪式……
………………………………

第76章 惊雷箭的研发

    冷锋很有自制力,也就放开了刘淑雯。

    刘淑雯在冷锋的脸上吻了一口,然后爬出浴桶,跑回房间换衣服去了。

    冷锋洗了个澡,身心通透,索性也就不吃晚饭,早早地回房间睡觉,明天还要早起跟张仲清那群疯子去实验惊雷箭。

    惊雷箭,长三尺,箭杆前端小半中空,内蕴火药,引信被藏在箭内,只有箭杆末端有一点点露出的部分。

    张仲清自豪地看着自己精心制造成的惊雷箭,面具镂空处露出的眼睛快眯成了一条缝。

    “额……”冷锋掂了掂惊雷箭,对张仲清说:“不是我打击你呀,你这个惊雷箭掂在手里明显感觉前轻后重,左右重量分布也不均匀,射出去多半是会走弧线。”

    张仲清不解道:“怎么射箭还有这些讲究?惭愧了,我不怎么会射箭。”

    冷锋捻了捻惊雷箭的引信,问:“这个引信从点燃到引爆,需要多少时间?”

    “三息到五息之间!”

    关于引信燃烧时间的计算,张仲清他们可是下了苦功的,现在他们已经完美掌握了配方不同比例导致引信燃烧的快慢。

    三息到五息,足以让离弓之箭到百米外了,冷锋拉弓引箭,拉到了一半后示意张仲清点火。

    张仲清吹着了火折子,扎着弓步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引信。

    嗖!

    箭一离开弓弦,冷锋连弓都丢掉,连箭有没有中靶都没看就和张仲清一起快速钻回防护的小木屋。

    怎么形容那一声声响呢?或许是bang!

    听到声响后,俩人才灰溜溜地从木屋里出来。没办法,火药给人的印象就是极度危险的,“小心无大错”就是惊雷司的信条之一。

    箭靶上没有箭,倒是箭靶旁边的草地倒了霉,被炸出了一个两拳头大的小坑。

    冷锋蹲在小坑边目测了一下箭的轨迹然后对张仲清说:“不行呀,百步远的靶子,我就算射不中靶心也不会相去太远,张文教出来的箭技你应该很清楚。”

    张仲清在旁边找了许久才找到了箭头和尾部的箭杆,喃喃道:“重量分布不均匀,所以箭就会偏离轨道,可是把箭内填上火药,再保证浑然一体就是强人所难了!”

    冷锋也挠了挠脑袋,苦思对策。

    “这个时候就应该把张文叫回来!”

    张仲清站了起来,忿忿地说:“这个该死的家伙在军队杀得开心,把百骑司的一摊子都甩到了我身上,我整天忙着研究惊雷箭,还要处理百骑司的事务!”

    提起张文,冷锋忽然想起了张文的箭!

    普通的箭都是铁头、木杆、羽翎,次一点的连尾翎都没有。可是张文这家伙的箭不一样,他有三种箭:普通的箭,铁头、半个铁杆的箭,铁头,铁木杆的箭。

    据张文说,如果是射敌大部队,他就用普通的箭,如果是射穿盔甲的,他就用铁头、半个铁杆的箭,这种箭的穿透力更强,射的远一点也不会偏移太多。

    至于铁木杆的箭是用来干什么的,张文没说,从战争开始一直到冷锋离开,也没有见过张文用那一支箭。

    冷锋扯了扯张仲清:“张文的箭你记得吗?”

    张仲清想了想:“记得,他有一种半个铁杆的箭,这种箭非巨力者不可驾驭,远比一般的箭平稳,你说这个……干……什……对呀!”

    张仲清一蹦三尺高:“只要咱们也做这种箭,把火药塞到铁杆里不就行了!”

    冷锋笑道:“这活儿可得将作监的大匠来干了,咱们可弄不好这个东西。”

    张仲清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说:“我这就去将作监找人!张文就在边境,由他实地检验一下惊雷箭的效果是最好的。”

    ……

    铁生是将作监匠师的儿子,今年刚刚子承父业继任匠师,把自己老爹打铁的手艺学了个十足十,不过在将作监没有资历的话还是一个萌新。

    这天,他被将作监的头头阎立德叫过去了。

    “百骑司的人要见你!”

    就这一句话,就把铁生吓得半死,百骑司是什么组织!怎么会找他一个小铁匠?

    铁生立时腿都软了,哀呼:“大匠,俺铁生可是个安分的人,没犯法呀!”

    阎立德哭笑不得地看着铁生:“闭嘴呀,你可是遇到好事情了!你虽然在将作监任职,可是也就混个衣食无忧罢了,说出去比普通铁匠铺的打铁匠好听些!百骑司可是天子的手下,这次叫你来可是要把你调走的!”

    “把我调去百骑司?”

    铁生傻眼了,自己一个打铁的,去百骑司能干嘛?打铁?

    张仲清和铁生坐在一个马车里。铁生看着对面带着面具阴沉沉的人就像看到了阎王,忍不住瑟瑟发抖。

    张仲清缓缓开口说:“我问阎立德将作监里谁的打铁手艺最巧,阎立德向我推荐了你。说调你到百骑司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我会把你带到惊雷司。”

    “惊雷司?大人,这是个什么地方?”

    张仲清压低声音说:“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说的不要说。你只要记住,等惊雷司彻底建成,你就不能随意出来,只要你本本分分地干好自己的活儿,每个月可以得到十贯以上的工钱,我现在是惊雷司的统领,如果你活儿干的好,我还会给你加工钱!”

    “十……十贯?”铁生的耳朵里一直在回荡着“十贯”这两个字。

    “问你个问题,你会打造箭头吗?”

    铁生摇了摇脑袋,才把自己从铜钱眼里摇了出来,说:“没有打造过,不过大人只要给俺看看样品,或者是定下标准,俺就能打造出来!”

    “很好!”张仲清从怀里拿出他草草画的图递给了铁生:“你看看这样的能不能做出来!”

    铁生拿着图仔细看了一遍,又伸出右手比划了几下才说:“能!但是这东西俺没法做得太快,一天下来估计也就能打造出二十个!”

    “二十个吗?”张仲清摸了摸面具,一天二十的效率已经很高了,如果铁生能够教导出一批学徒,大规模制造就不是问题。

    而现在的问题是……半截铁杆的惊雷箭到底能不能解决轨迹不稳的问题!
………………………………

第77章 惊雷箭试射!

    现在书院不远处惊雷司的地盘已经临时盖起了几座小木屋,正式的建筑还在建造中。

    李世民特意调了他最忠心的一千玄甲军驻扎在不远处日夜守护这里,如果入内者没有印着“惊雷司”的腰牌,多半,不对,是一定废了!

    张仲清的手下早就把铁匠的一应工具准备好,堆放在一间木屋里。

    张仲清指着屋里的工具问:“缺什么你就说!今天晚上之前,我要看到至少一个成品!”

    铁生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然后说:“缺一块磨石,现在工具齐全,不需要到晚上,两个时辰以内俺就给您弄出来!”

    两个时辰,还是铁生打了埋伏的,从生火到实验到打造出成品,总共只用了一个时辰。

    到底是将作监里手艺最巧的,铁生打造的箭头和半截铁杆浑然一体,箭头锋利无比,这家伙还创造性地给箭头加上了倒刺,射中人体以后,拔出来不仅费力,还容易带给人体组织二次伤害,就算是不做成惊雷箭,这也是大杀器。

    张仲清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憨憨的铁匠居然这么聪明,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想到给惊雷箭加装倒刺。

    “不错!不错!这种加上倒刺的箭,你一天能做多少?”

    铁生憨笑道:“也是二十!这箭俺是用浇筑法造的,不费力,但是如果还要研磨锋利,估计一天也就是十三四支。”

    张仲清向来都是大方的,一块银子就抛给了铁生:“你的想法不错!手艺也很好!以后就在惊雷司干吧!过几日我会给你找些学徒,什么时候你和你的学徒能日产两百支,你的工钱翻倍!什么时候能日产两千支,哼哼……我就找陛下给你个有品的官!”

    铁生一听能当官,当即口水都流出来了。铁匠这个职业,属于“工”,介乎民与商之间,一直不受人待见。如果能当官,还是有品级的……

    不管陷入幻想无法自拔的铁生,张仲清把铁生打造的成品递给了手下,让他去填火药。

    试验场里,冷锋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张仲清带来的成品,感觉是不会出问题了。

    张仲清指着新。惊雷箭的铁杆说:“把木杆换成铁杆,爆炸后,威力会更高!”

    木杆炸裂,碎片是木头,遇到盔甲就没有杀伤力了,如果是铁的话……或许可以威胁到薄铁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的伤害还需要测试。

    一个箭靶,检验新。惊雷箭的稳定,箭靶两侧一侧挂着一块猪肉,一侧挂着皮甲和铠甲,用来检测惊雷箭爆炸后的伤害。

    射箭点到箭靶之间竖立着一排排木板,用来检测碎片的伤害范围。

    在点燃了引信后,冷锋射出了新。惊雷箭。

    嘭!

    这一次的声响明显比上一次更高,木箭密封的火药就算炸开,也不能产生足够的动能,铁密封的就不一样了。

    铁生精心打造的箭杆荡然无存,麻绳铺在木板上弄成的箭靶,此时中心已经被炸出了直径四五十公分的窟窿。

    冷锋摆弄了一下猪肉,猪肉上多出了三道深深的划痕和一个差一点就透了的洞,另一边一个铁箭碎片稍稍露出了头。

    张仲清则看皮甲和铠甲的受损情况。

    皮甲自然是被轻松穿透了,但是盔甲却坚挺地挡住了几个碎片,三四片碎片只能钉在上面,却不能穿透。

    张仲清感慨道:“威力差点,这种铠甲穿不透。”

    冷锋顿时白了张仲清一眼:“大哥,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盔甲,明光铠啊!想要穿透它,怎么也得脑袋大的火药弹!”

    也不知张仲清在想什么,忽然拍了一下脑袋:“还有冲击波呀!走,看看铁生弄好下一个了没有,咱们再试试冲击波对盔甲里的人会造成什么伤害!”

    张仲清就是这德行,坐起而行,生生守在铁炉边瞅着铁生打造出下一个成品,然后拿着箭头制成惊雷箭再去实验。

    ……

    皇宫御花园

    李世民看着成品惊雷箭连连点头,火药弹的威力他是见识过的,想来惊雷箭的威力也是不俗。

    “仲清辛苦了,这个惊雷箭实验过了吗?”

    张仲清已经两天没合眼了,眼睛里全是血丝,听到皇帝发问,就让手下把那块倒霉的猪肉呈了上来。

    “陛下请看,这是置于箭靶旁边的猪肉,惊雷箭爆炸时,铁制箭杆碎片四处飞射,有三个碎片是在猪肉上划过,造成了两寸至三寸长的口子。有一个碎片是直入其中,堪堪射透。”

    李世民也不顾猪肉已经发出酸味,亲自拿筷子拨开口子检查。

    “不错!身无盔甲的人被惊雷箭射中,不仅仅他一人断无活路,周边的人也要遭殃。如果是有甲胄防护的呢?”

    那套明光铠被抬了上来,张仲清指着明光铠说:“碎片能穿透皮甲,但是不能穿透明光铠,可是如果箭在明光铠边炸裂,明光铠内的人也如同被疾驰的马车撞了一下,估计非死即伤,只是楼主不允许我们真人实验,具体效果不详。”

    李世民看着惊雷箭心痒难耐,很想试一试它的威力,可是这里毕竟是皇宫,伤到人就不好了……

    张仲清看着皇帝的表情就知道皇帝想要试试,忍不住说:“陛下,惊雷箭的有效杀伤范围是百步以内,御花园里草木众多,可以试试!”

    “真的?”

    李世民惊喜万分,从张仲清手里接过弓,问:“怎么射?”

    张仲清做了个拉半弓的动作说:“陛下拉到半满月,待臣点燃了引信后,必须眨眼间将箭射出去!”

    李世民拉着弓弦试了试,才搭上箭,示意张仲清点火。

    嗤!

    李世民的箭术也不赖,引信点燃的瞬间就拉弓如满月,对准没人的地方把惊雷箭射了出去!

    嗖!

    嘭!

    皇后心爱的一丛牡丹花,还没开花,就被李世民的一支惊雷箭全部毁灭了!

    李世民对惊雷箭的威力很满意,对张仲清说:“你制造一批,秘密送给张文,让他在战场上实验效果!”
………………………………

第78章 陛下请您上朝

    文赌会的结局如冷锋所料一般。

    长达两天的场场厮杀,棋艺比拼项目被王羡拔得头筹,当王羡得到“可一次牛头祭祖”的赦书后,手舞足蹈,状似疯癫。

    “画”的比拼,阎立德阎立本共画的《初春郊野图》毫无悬念地取得了第一。

    阎立德绘画尤其擅长山石鸟兽,这一次又有弟弟在一边辅助,成画后,画上的青草仿佛都在随春风摇摆。

    可是文赌会之后,冷锋预料中的皇权氏族之间的舆论狂潮却没有爆发。

    能够挑拨起社会舆论的只有文赌会的真正胜者—皇帝,既然皇帝没有推动舆论,多半是李世民认为还不到彻底打压氏族权力的时候。

    没有皇帝的暗中干涉,长安城的士子文人都在欣赏韩崇文、姚思廉、魏征、天下楼楼主的美文,长安纸店里的纸价格依旧没有落下多少。

    而平民百姓则汇集在一起,听说书先生大侃天下楼文赌会内“群雄争霸”的激烈场面,说到激动处,什么魏大夫吐血写赋,天下楼楼主闭眼挥毫的段子就莫名其妙地出来了。

    谣言这种东西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以长安为中心,以辐射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扩散着。

    “皇帝臭不要脸啊!”

    这是很多没有参与文赌会,或是远道而来抄赋的大儒内心中共同的心声。

    众所周知,魏大夫的《阿房宫赋》是由阿房宫灰烬掺墨书写,天下楼楼主的笔法被传“字字如刀”、“望之蛰眼”。如今两幅真迹都被皇帝收走了,还美其名曰:“挂在御书房,时时以为诫。”

    你要是天天看就见鬼了!在平民百姓、寒门士子心目中,皇帝就是每天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哪有时间一直去看两篇赋。

    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李世民回宫后,就把魏征的几张纸装裱好,把它和冷锋的真迹一起送进了宝库,然后“臭不要脸地”抄写了一份挂在御书房“时时以为诫”。

    继“洛阳纸贵”后的“长安纸贵”可是士林的一大盛事,不少人都渴望一睹真迹。

    朝堂之上,在处理了东突厥新拓土如何管理的事儿过后,姚思廉站了出来。

    姚思廉的出现让李世民吓了一跳!自从他登基以后,姚思廉从来没有上过朝,再加上大殿宽敞,人数太多,皇帝也没有时间一一地去瞅,都是看有人站出来了再打量这个人是谁。

    姚思廉没拿笏板,走到文武百官中间,弯腰九十度拱手,施礼施得一丝不苟。PS:上了岁数的人也不怕老腰出毛病!

    直起腰后,姚思廉才说:“陛下,微臣见百官久不出班,便代士林向陛下进言。”

    呵!众大臣纷纷看向姚思廉,“代表士林”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说的,只有足够数量的道德大儒、学子同意了,才能说。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皇帝也必须重视起来。

    李世民正襟危坐,说:“请讲!”

    “前几日因魏大夫和天下楼楼主的《阿房宫赋》引发了‘长安纸贵’,到现在,长安纸店的纸依旧供不应求。很多大儒学子都慕名而来,希望抄录一份,更希望一睹真迹。

    怎奈两篇真迹都被陛下收藏,吾等又不能随意出入宫廷,所以斗胆请陛下将两篇真迹公之于众。”

    李世民的脸上闪过一丝肉痛,不由得撒了谎:“那两篇真迹已经被朕糊于墙壁之上,要是想拿出去,恐怕得拆了朕的御书房了!”

    糊到墙上了!姚思廉差点跳起来,世人得到名家真迹,哪个不是放在箱子里,注意防虫、防潮,轻易都不展开,皇帝居然把它们糊到墙上了!糊到墙上了!!

    站在文臣之首的房玄龄眼神很好,清晰地捕捉到了皇帝脸上的肉痛之色,暗笑之余,却不得不帮帮自己的圣上。

    于是出班启奏:“陛下,既然真迹已经无法取下,何不下令让魏大夫和熩国公再写一篇?两篇赋的内容满长安有识之士尽知,大家不过是想看看魏大夫和熩国公的书法罢了!”

    李世民欣慰地看了房玄龄一眼,暗道自己的左膀右臂就是有办法!于是开口:

    “魏征……”

    魏征站了出来:“臣在!”

    李世民笑着说:“你魏玄成可是声名大噪啊!朕不想拆了御书房,只能让你再写一遍了!”

    魏征也笑道:“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臣这就再写一篇!”

    宦官立刻给魏征准备了桌椅笔墨等。

    就在朝堂之上,魏征把赋又写了一遍。

    等墨迹干涸后,姚思廉满意地把纸收了起来。

    李世民第一次在御座上扭腰,活动了一下后说:“朕有些乏了,退朝吧。”

    姚思廉不等宦官用尖锐的嗓音重复皇帝退朝的话,就急忙说:“陛下!可还有熩国公的一篇未得啊!”

    李世民刚站起一半,只能又一屁股坐回龙椅,说:“你与天下楼楼主熟识,自己去讨要一篇就是了!”

    姚思廉无奈道:“此时众人就聚集在宫外,等着微臣出宫呢,况且臣昨天有事找楼主,去过天下楼,天下楼的掌柜老元说楼主在天下庄园。微臣又骑着驴去了一趟天下庄园,冷府的管家老李说楼主带人进了秦岭,没个三五天的不会回来。”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张仲清提议后,和冷锋带人进秦岭拿着惊雷箭打猎实验去了。

    李世民当即安抚姚思廉道:“秦岭虽大,可是追寻楼主踪迹却很简单,来呀,传令渭河边玄甲军派人寻找,日落前必须回来!”

    别人找惊雷司的人很难,可是惊雷司的人找自己人可就简单了。

    只要听到秦岭深处有“嘭”的一声,循着声音去找就是了!

    茫茫秦岭,野兽众多,每到夏季,就有野猪之类的野兽下山啃食庄稼,百姓们可应付不了这些猛兽,所以每年春末周边县衙都会召集猎人进山打猎,把近处的野猪全部消灭。

    正巧张仲清想尝试一下用惊雷箭打猎是什么滋味,就奏请皇帝批准进山了。

    当冷锋又一箭射中一头野猪头顶、炸死了野猪后,惊雷司留守人员赶到了:

    “陛下请您上朝……”
………………………………

第79章 夜宿皇宫?

    “上朝?”

    冷锋哭笑不得,什么时候上朝议事也关他的事了!抬头看看天,此时已经是接近中午了,就算是上朝也不该是这个时辰去呀!

    “陛下急诏,而且是跟太子冼马姚思廉有关……”

    ……

    踏雪的速度再快,等冷锋进入太极宫时,日头也已经偏西了。

    姚思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见冷锋来了,抓着笔就迎了上来:“楼主,快,再写一遍《阿房宫赋》!”

    冷锋一路疾驰而来,还摸不着头脑呢,就被姚思廉按到了椅子上。

    “我说姚老头,写什么赋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

    魏征站在桌子边幸灾乐祸地笑了,冷锋的《阿房宫赋》可比他的字多,而且还要求书法……

    姚思廉塞过来的大毫笔冷锋是用不习惯的,他用的笔笔(蟹)毛纤细且质硬,这样才更有硬笔的感觉。

    听清楚姚思廉让他再写一遍的原因,冷锋就找了一根硬毫笔,在卷轴上又默写了一遍。

    姚思廉等了近一天,终于实现了目标,毫不在意形象地趴在桌子上吹,好让墨迹快些干,等墨迹干了以后欢天喜地地就跑出去了,独留下一殿君臣面面相觑。

    辰时早朝,到现在已经快一天了,不少大臣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响。

    这事整的!

    李世民听到了房玄龄肚子的叫声,哭笑不得,就问冷锋:“听闻楼主进秦岭除野猪等祸害,可有所获?”

    冷锋数了一下说:“共猎得野猪四头,鹿四只,獾子十五只,野鸡不计其数。”

    魏征打趣道:“我们等楼主可是等了近一天啊!楼主收获如此之富,不打算请客吃饭吗?”

    李世民也说:“朕宫里御厨的手艺还是拿的出手的,大唐各地上贡的佳酿也有不少库存。”

    这就是红果果的打劫了呀!

    不过正好天下楼刚刚从蜀地进购了一批辣椒,冷锋很想尝试一下烧烤,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很奇怪呀,早在秦朝辣椒就被发现了,蜀地现在就已经很风靡吃辣了,可是长安人没有喜欢辣椒的,冬天时冷锋想吃麻辣火锅,在长安想要找些辣椒都没有。

    唯一一次遇到有蜀地商人携带着,一问价格,居然贵的离谱。

    冷锋告诉老元蜀地有很多的辣椒,希望能进一些后,老元专门找了熟悉的蜀地商人,托他下回进京带些。

    老元的面子在天下楼的顾客里含金量很足,那个商人再回长安时,给老元带了两车!

    以往皇帝赐宴,都是在太极宫举行的,可是这次,在冷锋的强烈要求下,众人都进了御花园。

    烧烤架天下楼后厨就有现成的,野猪肉、野鸡翅膀、大腿早早地就腌制上了,大棚里比外边更早成熟的蔬菜水灵灵的,一场平日里的烧烤晚会比新年国宴菜色还要丰富。

    御花园文臣武将隔着一个小桥,这边吟诗作对,那边摔跤骂娘,各有各的乐子。

    小桥之上,冷锋、李世民、魏征三人凑到了一起,对外宣称冷锋和魏征能与皇帝共饮,是“长安纸贵”事件的赏赐。

    小桥之上远离群臣,冷锋这时候忍不住问李世民:“我俩的赋你真的糊墙上了?”

    魏征笑道:“楼主你也没发现老夫写字的纸张最是易碎吗?怎么可能糊墙上。”

    说完,魏征又对李世民说:“陛下金口玉言,撒谎可不是一位明君做的事儿!”

    魏征是言官,所以可以胆大地直接指责君王的过错。

    李世民哈哈大笑:“倒是被你看穿了,朕确实撒谎了,你二人的真迹其实是被朕收藏了。撒谎一事,朕绝不再犯!”

    说完,李世民指着辣椒油问冷锋:“这是什么东西制成的油?为何味道鲜香,似茱萸一般辣?”

    冷锋说:“这是辣椒油,对风疾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蜀地有很多,老元托人从蜀地带回来两车,陛下若是喜欢,我就让老元拉一车来。”

    李世民、皇后长孙氏都有风疾,风疾其实就是遗传性高血压,唐高宗李治也患有此病。风疾发病之时让人头痛难耐,辗转难眠。

    辣椒里的辣椒素可以抗炎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生成的几率。

    提起“风疾”李世民就头疼,每次发病对他而言都是一场折磨,御医开的药吃了无数,就是不起效。

    既然冷锋说辣椒可以治疗风疾,那就值得一试,所以李世民往烤好的鸡腿上抹了很多辣椒油和辣椒,不顾辣嘴就吃了起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跟萧瑀对对子输得特惨,喝的路都走成了“S”形,还跑到这边拉冷锋去吟诗作对。

    魏征有意过去参加,就把冷锋也拽了过去。

    “诸公!嗝……”房玄龄打了个酒嗝,继续说:“刚才谁说我请不过来人的!”

    王珪喝的明显也高了,拿着筷子沾酒后递给魏征:“魏大夫一篇《阿房宫赋》可是名声大噪啊!不如现场作一篇御花园……烧烤宴序怎么样?”

    魏征接过王珪硬塞过来的筷子,哭笑不得!

    作序?拿筷子蘸酒作序?可是他不写不行,喝多了的人不讲道理啊!于是他拿着筷子在桌子上就那么干写起来。

    萧瑀王珪明明喝的都迷糊了,还蹲在酒桌边不时赞叹魏征的文笔。

    冷锋这边的情况好些,只是被杜如晦赖着必须现场赋诗一首。

    这简单!砸光的司马缸,不对,砸缸的司马光的诗改一改就是了!

    “长安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文武百官烧烤会,王公昏黑忘还家。”

    看冷锋不假思索地就念出了一首诗,杜如晦立时喝彩,端着一碗酒就递了过来。冷锋不能不喝,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