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泰被人突兀的拍了一下,本来大怒,但是发现拍自己的是师父后,只能老实的憋了回去。

    “师父,我在想,您给皇兄的神器,到底用什么当作动力的?”

    冷锋撇撇嘴:“你把枪械研究透彻了嘛,就去研究手机?”

    李承乾大婚的时候,冷锋把手机和太阳能充电器送给他当礼物。轮到李恪和李泰的时候,冷锋送出了融化的狙击枪铸造的一把窄剑和手枪。

    不管是狙击枪子弹还是手枪子弹都过了保质期,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偶尔有一发不灵光,再过一段时间,就有炸膛的危险了。没了子弹,手枪和狙击枪就没什么大用,李世民把手枪还给了冷锋,而冷锋则送给了李泰。

    最初的子弹,成分就是黑火药,按理说,枪械在大唐也能做出来才是。

    李泰撇撇嘴:“那手枪就是材质不一般、铸造困难而已,并没什么难度。最简单的单发手枪我们已经实验过了,就是威力不咋滴,,打的不准不说,烟还大。要想提升威力准头、让烟雾少一点,那是张仲清和铁生的工作。

    研究完手枪后,我就没了研究课题,皇兄可怜我,就把手机给我研究了。”

    说到这里,李泰无奈道:“师父你就是偏心,手机这样的神器居然送给了皇兄!”

    冷锋没想到李泰这个时候还吃起醋来了。

    “别瞎说,手枪虽然已经不能用了,但是它以前不也是你们嘴里的神器嘛!更何况,枪械你还能研究研究,而手机,我敢断言,就算是你,没个几十年也别妄想搞懂它!”

    李泰虽然想嘴硬,但是却没办法反驳。

    他确实对手机束手无策!

    手枪很简单,里面的勾连装置,随便找一个铁生的徒弟都能铸造。

    而手机,尽管他狠下心拆开了,但是看到里面精细的构造,他根本不敢再有所动作。

    这些精细的零件,他生怕拆下来就再也装不回去了。

    看着石刻上那个手握书本的读书人石画,李泰说:“我现在才知道,好多书本都是没用的,所谓的四书五经,对安定百姓没有一点帮助,对捍卫疆土没有一点作用。”

    冷锋拍拍李泰的头:“青雀,你今天很不对劲啊,对着一个石刻都能想到四书五经有没有用处来。”

    李泰无奈的做在地上:“师父,你说咱们文院是个多好的地方啊,郑诚研究盐碱地治理,登州百姓受益良多,霍纲研究材料,打造出来的锁子甲造价低廉,士兵穿上后刀剑难伤。二人一人能安社稷,一人能强军队,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为什么还有人散播咱们文院是歪门邪说的诞生地?还说孙神医抓人研究不死药,各种被泼脏水。”

    “啥?”

    看着情绪低沉的李泰,冷锋有点傻眼。

    这小子乱七八糟说的东西,怎么让他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李泰揉揉太阳穴,说:“师父你不知道,今年不知道从哪里散播出来的流言,专门针对咱们文院,就连孙道长的医学院也被波及了,有一种让咱们文院办不下去的劲头啊!”

    又是流言?

    冷锋坐到了李泰的旁边,仔细的询问起事情的经过。

    一个是皇帝被人诟病,一个是文院召来脏水。

    一样的手段!

    要说这不是一个人想出的恶心主意都不可能。

    “你出手了?”

    李泰点点头:“嗯,我请父皇发动了百骑司,把那些散发流言的人,不管是最底层的谣言散播者,还是上一层的管理者,都抓了起来!还斩杀了一些人!”

    “事情不对头啊。”

    冷锋皱眉,思考起来。

    李世民被人诟病,他并不意外,这样的事情贞观初年也不是没发生过。皇帝嘛,坐在那个天下不胜寒的位置上,不安稳是一定的。

    但是文院,似乎没有碍到谁吧?

    或许有一个,五姓。

    虽然文院是五姓没落的因素之一,但是以现在的五姓,根本没有搞大事情的能力。

    曾经的豪族,如今已经不再那么高高在上,甚至荥阳郑氏已经开始“卖五姓女”换取财富。

    现在,给他们吃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再跳腾。

    那么,到底是什么人?

    文院有它存在的必要,曾经韩崇文老先生说过,成为杰出官员、研究者的摇篮后,文院已经脱离了改朝换代的影响范围。就算大唐改朝换代,新的政权也不可能废掉文院。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去瞎想,把烦乱的思绪打散,冷锋问李泰:“你老爹什么时候到泰山?”

    如果说大唐的土地上还有什么人对这件事有答案的话,也只能是李世民了。

    虽然深居皇宫,但是李世民就像是大唐这个蛛网中央的蜘蛛一样,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感应。

    如果单纯是对皇位有想法的人,冷锋懒都懒得理会。

    但是,文院也被盯上了。。

    文院,是各位大儒的牵挂,同时是冷锋的心血。

    皇权更替,只是会让大唐动乱,而文院被毁,那么刚刚钻出土地的科学嫩芽,可就要被掐断了!


………………………………

第794章 大唐盛世,万世无疆

    李泰挠了挠头说:“父皇坐的也是装上了蒸汽机的船,比我们慢,也慢不到哪里去,大概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就能到。”

    冷锋点了点头。

    看样子,真的得去问问李世民了。

    泰山脚下很热闹,尽管皇帝已经抵达,但是他们依旧忍不住的三五成伙研究这一次定爵的事情。有稳如泰山的,也有慌乱的。

    定爵要在祭天之后,现在拉着人讨论,就是给自己找点安慰。

    冷锋没那个时间担心自己的爵位,也没时间去给别人灌定心丸。虽然李世民到1泰山后就沐浴斋戒、闭关三天准备祭典,但是冷锋依旧强烈的要求见他。

    静室里,李世民一身麻衣,看着推门而入的冷锋说:“有什么事情非得现在见朕?现在还有比祭天更紧急的事情吗?”

    冷锋坐到李世民对面的地板上,说:“别装糊涂,关于你的流言,关于文院的流言,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我想知道,搞事的人是谁。”

    李世民笑道:“只是一些小事情而已,你又何必。。。。”

    冷锋伸手打断了他:“别装蒜了,我不在长安五年之久,要不然也不会来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跟我说啊,至少让我有个底。”

    李世民收起笑容,见冷锋认真的样子,苦笑出声:“朕打算等祭天之后过一段时间再说的,你非得问啊!好吧,既然你好奇,朕就告诉你。。。。”

    听完李世民的话,冷锋皱起眉头,跟李世民一起沉默不语。

    许久之后,冷锋才说:“祭天结束后,我要重回军方!”

    。。。。。。。。

    泰山封禅,是华夏大地上最隆重的礼仪之一,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皇帝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以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李世民是第四个封禅的皇帝,先前封禅的三个皇帝,没一个是碌碌无名的。

    祭祀的礼仪很复杂,复杂到冷锋根本没心情学习,只是跟着房玄龄,房玄龄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跟李世民的一顿详谈,让冷锋的心凉到了骨子里。

    之前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根据百骑司的情报、被封锁的边关情报,突厥、吐蕃、新罗、百济、楼兰、婼羌、西夜、室韦、靺鞨、倭国、于阗国、龟兹国、乌孙国、疏勒国、姑墨国、温宿国、精绝国、大宛国。。。。只要是大唐周边的国家,不管是大是小,都在整军备战。

    一个两个也就罢了,特别是西域,本来就是混乱的地方,但是,所有的国家都在整军备战,这也太怪异了!

    值得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当今世界只有一个国家…大唐!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李世民收到的所有情报都在阐述一个概率很高的可能…他们要一起攻打大唐!

    强大,有两个结局,威振宵小不敢异动,或者引得他们群起攻之。

    大唐太强大了,这些年来,试图入侵大唐的,没等站在大唐的土地上,就会被赶回去。

    突厥服软了,吐蕃服软了,都服软了。

    本来,大唐人口的数量还不到扩张土地的时候。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国家不准备苟延残喘,而是集结起来,想要对大唐群起而攻之。

    这些国家,除了突厥吐蕃外,一般都很弱小。其中的楼兰等西域国家,甚至比不上长安周边的一个县人口多。

    但是,当他们集结起来,就算是大唐,也要为之头疼。

    欲裂的那种。

    也难怪李世民会急着封禅了,他不仅要凭借这次封禅确定自己的帝王身份,还要凭借定爵,凝聚人心。

    “该跪拜了。”

    听到房玄龄的声音,冷锋机械的跟着跪拜行礼。

    祭台之上,祭祀活动已经接近尾声,该是皇帝念祭文的时候了。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

    今唐皇李世民,敬拜皇天之祜,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宁,敬拜下土之灵。

    维贞观十九年年三月十四日,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敬拜上苍后土。宏施法力,大发吉祥;有求必应,无灵不张。风调雨顺,并无灾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凡属世间有情之物,普使终成眷属;所有太平盛世之人,概令咸臻寿疆。恩洋上苍,庆高明之悠久;德溢人间,作盛世升平之瑞祥。谨择今日,瞻天仰圣;四海永靖,乐奔安定。

    伏望上天遣神,肃仙府之威仪,免人间之劫数。不独吾皇族蒙不朽之恩,下民亦荷无疆之福矣!

    。。。。。”

    这一次的祭文,异常的长。

    寻常祭天,皇帝也就是寥寥几句,封禅虽然隆重,但是也不至于弄这么长的祭天文吧!

    大臣们虽然迷惑,但是也不敢抬起头,祭祀的时候乱了礼法可是重罪。

    接下来还要定爵,这个时候可不能出岔子。

    跟努力埋着头的一些大臣不同,冷锋抬起头看了看李世民。

    这一次的祭文这么长,可能是因为,就算是李世民,也不能对这个场景泰然处之。封禅祭天,他正好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到上天。

    举世攻唐吗?

    冷锋直起腰,看看读祭文的李世民,再看看晴朗的天空。

    把希望寄托在上天是愚蠢的,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是自己。

    举世攻唐又如何?既然强大的力量会招致群起而攻或者群国瑟抖,那么,就。。。。

    把群起而攻改成另一个结果吧!

    一起上又如何?这正好是大唐向全世界展示肌肉的机会!

    来犯大唐的,就该做好被打废,被支配的觉悟!

    看到冷锋在人群中直起身,台上的李世民,腰杆也挺的越来越直。

    “伏望上苍,庇我大唐,横扫四海,国运悠长;伏望上苍,护我忠良,大唐盛世,万世无疆!”。

    李世民读完,将祭文投入大鼎中。

    火焰把祭文化为灰烬,在微风的吹拂下,在热气的升腾下,灰烬慢慢的、摇摇晃晃的升起,升上了高空。


………………………………

第795章 定爵

    这篇祭文,李世民是耍了心思的。

    之前的篇幅都是中规中矩的祭天文,但是之后的冗杂,其间掺杂了很多他对这一次战争的祈愿。只不过,除了负责记录的官员以外,没人注意到而已。

    祭天仪式结束,众人都激动起来,接下来就是定爵了。

    泰山封禅,是重大的礼仪,在这样的场合下定爵,以后只要没有大错,爵位一般都不会削减。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要是在这个时候被削了爵位,就表示这件事没了回转的余地。

    有书记官执笔在檀木木板上写字。

    最开始的,都是皇族的封王,排在首位的就是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再一次确定了他的太子地位,更何况他已经成家有子,接下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朝政。

    接下来的就是魏王李泰,只不过,在他封王的字迹后面,加上了“不之官”的字样。

    不之官就是不去封地就藩,看到这一条,李泰眉开眼笑。去当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多没意思,他李泰天纵奇才,一定要把科学这门学科在贞观就发扬光大。

    李恪同样得到了不之官的允诺,李承乾三人高兴的抱到了一起。在别的藩王看来是天塌了的三个字,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处置。

    随着汉王韩王河间王等王爵确定后,就是很公爵。

    首当其位的就是“传世护国公冷锋”!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来祝贺冷锋,这样的爵位,对一个家族而言实在是荣耀。传世级别的公爵啊,这可比封王都自在。

    冷锋一一回应,还答应下来封禅结束后准备一场宴会。

    尽管是笑着答复众人的,但是冷锋心里依旧苦涩。

    这个时候别说确认他的传世爵位了,就算是李世民直接给他封王他都开心不起来。

    举世攻唐啊,还有什么消息,能比这个更催心断魄的?

    大唐生死一瞬的一场浩劫,也不知道结局会是怎么样。

    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绩、勋国公张亮。。。。

    一众军方的爵位没有一个改变的,事实上,经历过李世民的第一次消肿,军方留下来的,已经没有了无功将领。

    梁国公房玄龄、赵国公长孙无忌、莱国公杜如晦。。。。

    文臣中扛把子的几个爵位,也没有改变,变了的,只有一些县伯县子的爵位。

    这些爵位,或升或降或免。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喊冤的。这一次定爵,李世民处置的很公正,德行功绩不够的,就降爵或者免爵,没什么可说的。

    经过一番改动后,大唐的贵族爵位,已经彻底能和他们的功绩相匹配了。

    最后的最后,居然多了一个爵位—蓬莱县男郑诚。

    这个县男,以往并不如何出众,想不到居然能在封禅大典上新获得一个爵位。

    尽管县男是最低级的爵位,但是今后只要是爵位,就有含金量了!

    当下,就有人打听起这个郑诚是什么身份,凭什么能在这个节点得到县男的爵位。

    末了,“无军功不得爵”的消息再一次强调。

    从今以后,只有军功能够换取爵位了,无形中,军方就压了文臣一头。

    但是,文臣们却已经从不甘中走了出来。

    多方打听后,确定了这个郑诚的身份。

    一个文院走出来的毕业生,凭借着自己对盐碱地的治理学问,在登州处理盐碱地无数,登州西部百姓甚至为他起了万民书。这样的功劳,普通的封赏确实不够表彰的。

    同时,在这个例子上,文臣也看到了获得爵位的途径。

    文臣只要能够立下绝世大功,凭什么不能得到爵位?

    木板被立在祭坛旁边,板上有名,是一种荣耀。

    李世民走了下来,大臣们一拥而上,对皇帝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李世民大手一挥,就让众人安静下来。

    “这不是朕对你们的赏赐,而是你们的功绩足够和爵位匹配。不说那么多了,护国公,你个传世级的国公,不准备宴请朕吗?”

    冷锋挤出笑容:“当然要宴请,天下楼的厨子,早就买好了食材,就是不知道你们准备正式的宴席,还是再来一次烧烤大会?”

    李世民大笑道:“如今凉意依在,自然要烧烤啊!朕听闻烧烤海鲜,乐趣无穷,如今临海,怎么也不能错过了。”

    大臣们自然都同意。

    烧烤在长安流行了这么多年,依旧热度不减,现在的长安人,一年要是不吃几次烧烤,就感觉人生索然无味。

    准备封禅事宜的是李承乾,他考虑到封禅之后会有宴会,所以特意带上了天下楼的厨子。

    程咬金跳了出来:“陛下,烧烤的话,野味滋味更好一点,虽然如今是春季,猎物没什么油水,但是也比畜养的畜牲有滋味,微臣愿意领一队人马去打猎。”

    李世民笑道:“算上朕,武官去打猎,文官处理食材,很合适。”

    烧烤要的就是动手,所以如今的士大夫也就不再“远庖厨”了,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也学会了一手好刀功。

    冷锋也准备去打猎,不为了乐趣,而是为了跟李靖等人商量一下应对之法。

    武将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去了山间。

    等远离人群后,没等冷锋开口,李世民就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这样重量级的消息,把武将们震撼的够呛。

    特别是刘弘基,说话都结巴了:“举。。。举世攻唐?”

    李世民点点头:“没错,虽然只有七成的可能性,但是咱们不能奢望这只是咱们的敏感,必须要想好应对之法。李靖,孝恭,你们怎么看?”

    要说领兵打仗,众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但是涉及到大局,也就只有李靖等少数几人有自己的见解了。

    李靖跳下马,从马的革囊里抽出一份地图,找了一个平坦一点的地方铺开。

    李靖的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标注。

    虽然很久没有上战场了,但是李靖依旧在关注着大唐周边敌人的情报。。

    没有实践的机会,那就模拟一下过过瘾呗!

    吩咐士兵们去打猎,众武将凑在一起,围着地图探讨起来。


………………………………

第796章 老马还能跑两圈呢

    “室韦靺鞨不足为惧,他们的战力虽强,但是没有攻坚的手段,就算倾巢而出,也不能越雷池一步。所以,我觉得东北方向,用不着太多的兵力,但是防守用的武器不能缺少。”

    众人都点点头,认可了李靖的看法。

    室韦、靺鞨那边,这些年来也没给大唐造成过麻烦。

    李靖扫视一圈,找到了刘弘基的身影:“夔国公,就你了,这个地方很适合你。”

    刘弘基指指自己:“我?”

    众人都看向刘弘基,这个没什么大问题,只需要死守的地方,确实适合刘弘基。

    李世民开口说:“你要是不去,朕也不会逼你。”

    刘弘基赶紧说:“去去去,微臣自然愿意去!”

    这么个好地方,不去是傻子。

    众人见刘弘基迫不及待的样子,不由得憋笑。虽然在讨论沉重的话题,但是也轻松了许多。

    李靖又指在新罗百济的地方,说:“这里,问题也不大,但是,如果高丽的死灰复燃,就稍稍麻烦一点了。不过就算这样,进攻不足,但是固守有余。”

    李世民点了点头,高丽虽然覆灭了,但是高丽的百姓却非常不配合整治,总是有那么几百几千人凑到一起谋划重现高丽的荣光,烦不胜烦。

    如果新罗百济敢进攻大唐的话,敢于反抗的人一定会就地造反。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说:“以驻跸山为界限,东面的土地可以舍弃,既然咱们还没掌握这块土地,那么打烂掉也没什么!”

    高丽人既然不肯真心归附,那么只要他们造反,就得做好接受迎头一击的准备。

    李靖又把指尖移到了东海水域。

    张亮直接说:“倭国不足为虑,他们的海上力量当初被我们摧毁的差不多了,就算卷土重来,也不足为虑。不过我担心的是,新罗百济会和倭国联手,给倭国开放陆地通道,这样的话,驻跸山的压力就太大了。我只能尽可能的沿海骚扰他们,给驻跸山提供帮助。”

    李靖的指尖又回到了驻跸山:“这里,很重要,需要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来镇守。”

    尉迟恭撇撇嘴:“自夸也看看场合,你要说你去那里就直接说。”

    李靖摇摇头:“我不去,但是我有一个人选,薛仁贵,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世民摇摇头:“薛仁贵不合适,朕这些年都让他在草原历练,他和唐瑾一样,只适合草原战场。”

    一直沉默的李绩开口说:“我去吧。”

    众人齐齐看向李绩,惊讶不已。李绩现在身体很差,因为腿疾,冬天基本都不怎么出屋,如果不是封禅大典很重要,估计他都不会出现在这里。

    李世民皱眉道:“爱卿,你的身体不行,又何必去那里寻苦呢。”

    李绩笑道:“陛下,老臣身体虽然差,但是不至于危害到性命,驻跸山这个地方,隐患不大不小,只需要死守,等待援军到来再出战就好。这么一个缩在城墙里享福的地方,老臣怎么能错过呢?”

    虽然李靖这么说,但是众人还是感受到了他的决绝。

    驻跸山和室韦那边不同,如果说室韦边境那边破城的几率是一成,那么驻跸山破城失守的概率就是三成,要是倭国真的加入陆地战场,那么破城的几率就到了五成之多。

    半对半。

    李世民还想说什么,却看到了李绩坚定的光芒。虽然李绩这个人污点多多,但是他却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张公瑾忍不住说:“既然陛下不放心,那么老臣就跟李绩一块去,我们两个人,怎么也能顶住了。”

    贞观十二年的时候,张公瑾病的差点死掉,尽管被孙思邈治好了,但是从那时候起他就没了气力,整天病怏怏的。

    李绩,张公瑾,两个身体不好的人,却都要到一个极度危险的战场。

    李世民不由得眼睛发红,他们本来都应该功成身退,享受富贵,但是到了大唐的危机关头,他们还是站了出来。

    “就这样吧,两位爱卿辛苦了!”

    见皇帝答应,李绩和张公瑾顿时笑了,俩人并肩坐在一起,对着驻跸山那里的地图开始探讨起来。

    李靖的手指又往下滑动,到了岭南的位置。

    不仅一些邻国有所异动,就算是南疆的野人,还有大食人也有动静。

    岭南,同样也是一个战场。

    冯盎见李靖的手指滑到了岭南,直接开口说:“老臣那里没问题,战火绝对烧不到大唐的疆域,不过,老臣斗胆请求陛下向岭南调一批火药武器,用于守卫海岸。”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可以!”

    冯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大唐的一份子,李世民并不吝于武装自己的将领。

    岭南往西,李靖指指瓜州,说:“这里,是最大的一处战场之一,吐蕃企图攻破瓜州这么多年,一旦发动,一定是全力的。这个地方,我亲自镇守!当然,我需要一个助手,琅琊公,要不要和我一起?”

    在全职外围的牛进达开口道:“自然可以!”

    李世民继位后,牛进达是最低调的一个,低调到了不肯接受国公的封号,就做了一个国侯,还是这一次李世民强制的给他变成了郡公。

    瓜州向北,是大非川。

    李靖在这个地方点了一点说:“瓜州不破,大非川这里就是第二战场,而且。大非川临近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国,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况且,这个地方气候恶劣,最是艰苦,尉迟,知节,你们是选择大非川还是瓜州?”

    李靖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尉迟恭和程咬金不想去大非川,他可以跟他们互换。

    尉迟恭毫不在意道:“都是战场,在哪里都是一样,就这里了!老程,你呢?”

    程咬金哈哈笑道:“文人们不是说,老马还能跑两圈呢嘛,就这里了!”。

    李世民被逗笑了:“蠢货,那一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你平日里读读书,没想到你读是读了,却又顺着肠子滑出去了!”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

第797章 送别酒

    李靖笑着把手指点在了高昌的地方。

    眼看李靖的手点在那里,众人的气息都沉重起来。

    突厥,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况且,西突厥与西域相连,跟吐蕃相隔也不远。

    可以说,这个地方,是围绕大唐战场中最困难的地方,没有之一!

    李靖看向冷锋:“这个地方,按理说我应该去的,但是,如果你有出战的心思,我就把这里让给你和李孝恭。”

    冷锋笑了笑:“最有挑战性的地方,我怎么能推脱呢,不过要说好,到时候大唐国内的战略资源,你们不能跟我们抢啊!”

    最大的战场,自然耗费最多。

    李世民咬牙道:“你放心,到时候朕就算是把龙椅拆了,也绝对把那里供给足了!”

    最近一段时间冷锋都淡出朝野,如今他既然决定回归,那么一定要把他抓住!

    冷锋点点头,看向李孝恭:“老东西,又是咱俩一起行动了!”

    李孝恭哈哈大笑:“想不到老夫被你拐去最艰难的战场上去了,不过,咱们的战线太大,就凭咱们两个可防守不来,更何况,高昌丢了依旧丢了,咱们身后的城池可不能有问题,所以,咱们还需要几个人。”

    众人环视,却没能看到合适的人选。

    如今就算是身体不好的李绩张公瑾都派出去了,没人了啊!

    说起来这场战争来的实在不是时候,军方的人迟暮,新一代的将领还不怎么成熟,卡在这个更替的时候,才最让人难受。

    李世民想了想才说:“算上李恪吧,他怎么说也是冷锋教出来的,够格,还有唐瑾和薛仁贵二人,他们历练的也差不多了,虽然现在担当大任还早一点,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口,他们不上谁上?还有宋州刺史郭孝恪、苏定方、程处嗣、长孙冲,朕会把他们也调过去!”

    冷锋点了点头,这样的阵容,防守绝对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这是在物资人员足够的情况下。

    李靖继续说:“高昌那边,压力是最大的,所以,别的地方都有反击的可能,你们只能固守。如果敌人穿越沙漠,高昌还会陷入被围攻的局面。所以,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冷锋点了点头:“没问题,等回长安安顿好家里,我就直接去高昌。”

    不能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大唐,这个时候就要分秒必争才行。

    李世民看着将领们坚定的样子,忽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的很有滋味。

    举世攻唐之下,没有一人做软蛋,就算是身体不好的李绩和张公瑾,都主动请战。

    “爱卿们,不管举世攻唐会不会发生,就算是发生了,只要挺过去,咱们大唐就能彻底成为世界的霸主!不止一万世!”

    众人都笑着点头!

    士兵们这个时候已经狩猎到了足够的野味,李世民大手一挥:“走,去吃烧烤!今天不醉不休!”

    众人都是大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