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唐人从没见过钻石,再加上威廉的钻石没有磨切面,并不会亮闪闪的,都觉得这不是宝物。如果不是西域商人偶尔给他一些食物,威廉早就饿死了。所以猛然间遇到冷锋这个能听懂他的话人,威廉差点当场大哭,呜哩哇啦的一直在说话。
冷锋虽然能听懂他的一些话,可是大部分还是迷茫的,只能制止了他,用英语告诉威廉可以到他这里工作。
幸好威廉听懂了冷锋的英语,激动之下趴在地面亲吻冷锋的鞋子,感谢冷锋收留他。
………………………………
第68章 春游
“我不明白,师父,你为什么要收留一个怪人?”
春日的小路上,李泰提出了问题。
“佛家怎么说的来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问这么多干嘛,小心走路,免得跌进泥坑!”
这本是个农忙的季节,平民百姓都在忙着种地,也只有冷锋一行人有闲心出来春游。
尽管走的是大路,可是还是有老虎一类的动物从道路两边钻来钻去。
对于这些猛兽,就连最胆小的李泰都不怕。
惊雷司的一百多人、李三牛带领的一百多人哪一个不是杀才,见到老虎都不等它袭击人,就嗷嗷叫着“为民除害”冲上去了。
火药这种东西,虽然领先于刀枪斧钺,可是如果是一个人用,也是废物。所以李世民和冷锋一番长谈后,决定秘密组建一支使用火药的军队,人数不需要太多,暂时一千多人就够了!
所以冷锋决定把迅猛两队一百二十人、李三牛正在训练的五百二十一人整合到一起,再由李世民从玄甲军抽调猛士组成这个队伍。
秦朝的首都咸阳和长安相距不远,冷锋决定带着三个徒弟去一趟,给自己要写的《阿房宫赋》打埋伏,顺便春游一番。
“呵呵,有楼主的猛士相护,我才敢来这人迹罕至,鸟兽啼啸的地方。”
魏征这个老家伙,不知道为什么也钻进了这个队伍,说是“休假”。
可事实的真相是李世民眼烦魏征把他打发出京的!
魏征是御史头子,身负指责君王过失的职责,因此他多次据理力争,在朝堂上和李世民叫板。李世民不仅不恼,反而多加赏赐。
就在昨天,李世民从天下楼回宫后发现有一个嫔妃养着一只鹦鹉,这只鹦鹉极为聪慧,会说“陛下万岁”的话。李世民很喜欢这只鹦鹉,在御花园的亭子里逗弄鹦鹉玩的很开心。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魏征进宫了,李世民怕魏征因为鹦鹉的事儿谏言,就把鹦鹉藏在了袖子里。
魏征进亭子时已经看到了鹦鹉,于是故意跟李世民东聊西扯,说了一个时辰才告辞。
等魏征走后,李世民的鹦鹉早就憋死了……
冷锋早就知道这么个典故,只是没想到自己在大唐这么折腾,这个故事还是固执地发生了。
虽然李世民对魏征的直言劝谏赞誉有加,还说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话,可是魏征死后还是被鞭尸了……
没有人的胸怀可以宽广到包容一切,李世民也是这样,所以冷锋忍不住对魏征说:“皇帝喜欢逗鸟,又不是什么大事,比桀纣喜欢看人受刑强多了,你何必这么干!”
魏征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后才说:“这人哪,都免不了有侥幸心理,帝王也不例外。我不是劝阻皇帝逗鸟的事儿,而是希望陛下坦诚些。
陛下为了出宫参加‘文赌会’,早朝都没开,奏折更是积累了一堆,因此回宫后应该抓紧时间处理政务,结果呢?这个时间他却在逗鸟。
我估计当时陛下心里是这么想的:‘再逗一会儿就去处理政务,再再逗一会儿就去处理政务,再再再……’”
子不听父过,所以李承乾三人就去溪边打水煮茶,等茶好了才过来奉茶。
魏征饮一杯绿茶,然后抚须吟咏:“早春结侣出长安,清风润喉杯已干。偷闲两日归京后,呵呵,茅坑臭石依旧顽。”
冷锋笑道:“前两句挺好的春游诗,让你后两句念臭了。也罢,你也就这样了,今年过年,不送你别的东西,送你块大石头就不错!”
魏征哈哈大笑:“送块石头也好,别人家门口都有俩石狮子坐镇,威风凛凛的,到我这里后有你天下楼楼主送的大石头镇府门,估计比那石狮子灵验!”
李三牛现在身体已经没有大碍,拿着木矛插上了几条鱼和众人一起烤鱼吃。
草鱼刺多,原本冷锋是最不喜欢草鱼的,可是见识了大唐咸鱼过后,就不怎么抵触了。
李三牛刚刚在溪边叉鱼吓走了不少,大部分鱼都跑到了对面一边。没有鱼吃了,冷锋就只能吃干粮。
魏征很厉害,一个人拿着小刀挖野菜根,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堆。
当冷锋尝了第一口以后,筷子就没停过。
只是烧水、抄一遍,撒上细盐,居然就能把野菜根弄的这么好吃,魏征这家伙居然还有厨子的天分!
“你应该来我天下楼当厨子!”冷锋说。
魏征嚼着野菜回答说:“小的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只能多挖野菜,挖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哪种野菜最好吃。可是人不是牛羊,吃再多的野菜也不长肉啊!如果哪天平民百姓也能顿顿吃米,偶尔有肉,就是让我魏征吃野菜到死也行啊!”
冷锋没想到魏征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心思,于是指着李承乾说:“承乾和司农寺打赌的事儿你知道不?”
魏征点点头:“当然知道,不论是太子胜出还是司农寺胜出,这种争执都是好的。”
冷锋笑道:“司农寺赢不了,等秋收对比、天下书院建成后,我就要逐渐在天下推广新式农学。到时候,有你吃野菜撑死的那天!”
魏征大惊失色:“真的吗?真的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
“当然了,不知道谁说的草木灰可以肥地,就算是单单把秸秆搅碎埋地里都比草木灰强。再说了,南方稻(大米)、黍(黍子、糜子)、稷(小米)、麦、菽(大豆),北方麻、黍、稷、麦、菽,加起来才六种粮食,而且这些作物产量还不高。等什么时候咱们大唐攻略了室韦、靺羯,我就派人去墨西哥找找玉米、土豆、南瓜、番薯等作物,这些东西的产量才是最高的……”
冷锋在那里说的忘情,完全忘记了魏征还在一边,魏征听着“墨西哥”的词汇迷茫,可是对“玉米”等号称高产的作物很有兴趣。
不由得拉住冷锋的袖子问:“世间真的有如此之多的粮食?那‘墨西哥’究竟在何地?我回京就奏请陛下派兵攻略!”
………………………………
第69章 炸遗址
魏征这萌蠢的话让冷锋瞠目结舌!
攻略墨西哥?确实,印第安人是打不过大唐军队的,可是你也得看看墨西哥在哪儿啊!
就大唐现在的造船工艺,连日本都过不去,只能在海岸边逛逛,走远了就容易出人命,所以当一堆富商聚集到一起吹牛侃大山的时候,只要有一个海商就能让别人无牛可吹。百死余生的海商,已经超越了“牛(蟹)逼”这个层次,达到了新的境界。
所以,现在想要去南美洲北美洲交界的墨西哥,只能走陆路,从俄罗斯那边渡过海峡抵达阿拉斯加,然后再顺着海岸线向南才能抵达目的地。(没有地图和GPS只能沿着海岸线走才不会走丢)
就算这样的一条路线,也是充满了艰险,极北的苦寒、荒野的野兽、总想烧烤外人尝尝味道的印第安人……
冷锋摇了摇头:“你没看过世界地图,所以不知道墨西哥离咱们有多远,好高骛远是大忌,只有等时机成熟了才能付诸行动。”
魏征的满腔热血被泼了一盆凉水,这下连饭也吃不下了,随手从石头边撅断一根细细的柳树条,塞在嘴里瞎嚼,背影看起来萧瑟得很。
冷锋也叹了一口气,毕竟这里是唐朝,冬天没有冻饿而死的人,就算是圣明天子在位了。极北沿路的国家和那里的苦寒就是墨西哥之行第一道难关。
听说高昌国就有棉花,这种好东西应该引进啊,如果高昌人不给,呵呵,我就炸到你给!
李世民手下就没有一个孬种,张仲清他们自从学到了火药的配方,就钻到了深山野林里秘密实验。
冷锋制作的火药弹只是在容具里填满了火药,这些家伙居然还实验压瓷实后怎么样,掺点别的东西会怎么样,改一改配方比例会怎么样,然后扎几个稻草人,给它们穿上铠甲,试试火药弹的杀伤力。
要不是冷锋给他们制定了严格的防范措施,照他们这么玩,一百二十五人能活下二十五人都是奇迹。
在一个山坡后,魏征颤抖着双手点燃了引信……
嗤!
引信烧起来后,张仲清立刻指挥众人回到坑里,把盾牌盖到坑上。
轰!
哪怕隔着几百米远,依旧清晰地听到了那一声轰鸣,感受到了大地的颤抖!
当魏征看到那个巨大的坑洞以后,结结巴巴地问:“这……这就是……就是陛下在朝堂之上说的‘神器’?”
张仲清哈哈大笑:“对,这就是,不过还不是威力最大的一种,这个铁壳是二等厚的,要是一等厚的,哼哼!咱们的耳朵可就要震聋了!”
替文武百官见识“神器”的威力,也是魏征这一趟的任务。平凡的生活造就了平凡的想象力,魏征已经把“神器”幻想得够厉害了,可是还是被吓了一跳。
张仲清指着坑洞对魏征说:“魏大夫,神器的威力你也见识到了,在下身为惊雷司统领,旧百骑司统领,希望你对今天的所见保密,在朝堂上只描述威力就够了,别的不要多言。”
魏征自然清楚这些,点头道:“我知道了!除了威力以外一概不说!”
这一炸没有炸出冷锋想要的,所以冷锋摆摆手,示意张仲清继续。
连续八次巨响过后,才炸出了黑色的泥炭。
冷锋捏着泥炭对魏征说:“看来这里就是阿房宫无疑了。你看这黑泥,显然就是楚人项羽放火后遗留下来的。”
魏征感慨道:“如此宏伟建筑,糜费多少钱财多少民夫人力,秦始皇骄奢淫逸可见一斑!”
李承乾在一边说:“项羽也是可恨,居然把这么宏伟的建筑付之一炬!”
魏征说:“刘邦进入咸阳后,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只是把子婴收押,并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杀死秦王子婴。
刘邦后退守灞上,便召集关中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很快得到了民心。
反观项羽进入咸阳后,竟然直接纵容军士屠戮咸阳,大肆抢劫引发咸阳民众愤恨。
而对于处理秦王子婴的事上,项羽直接下令处死已经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失去了秦朝贵族的支持。
范增劝谏,关中富饶,秦都繁华,可以成王霸之业。但是固执的项羽不听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没有灭。然后还幻想着回江东号令天下,重新打造一个都城。
彼时刘邦何德何能能与楚霸王争锋,可是最终还是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可悲!可叹!!”
李泰凑上前来,对魏征说:“魏大夫此日有如此感慨,何不也写一篇赋,参与到我师父的天下楼文赌会中?”
魏征笑道:“老夫文笔拙劣,难登大雅之堂啊!”
这话就有点太装了啊!
冷锋很想这么说!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谏太宗十思疏》!
PS:冷锋在保护那个年老的历史学家的时候,翻唐史的书时看到了这一段,嫌看着麻烦就翻过了,结果被那个老头看到了,怒斥冷锋这是在翻书,不是在看书。抓着冷锋给他逐字逐句地讲,讲的冷锋昏昏欲睡之余,还在感慨魏征是史上最纯粹的大臣……
冷锋看着落山的太阳,说:“今天是回不了长安了,咱们只能露宿荒郊野外了。”
魏征看了看周围环境,吓唬李泰说:“这里到底是阿房宫遗址啊!也不知晚上会不会有枉死的冤魂来找咱们?”
李泰最是胆小,急忙拉过李恪:“我三哥最是厉害,三哥不够,还有我大哥,他俩都不行,还有我师父呢!师父学究天人,肯定也能抓鬼的!”
………………………………
第70章 鬼打墙
李泰认为,自己的师父是无所不能的,哪怕钻出来一个厉鬼,他的师父也能立刻化身光芒万丈的……那个啥,然后把鬼赶走。
李恪更不怕这个,在军队里,他曾听一个老兵讲过:鬼怪什么的,只能欺负欺负普通人,如果遇到军人就不行了。古往今来,关中大地上战死了无数军人,就算是有鬼怪想要欺负军人,哼哼!也得问问战死的英魂同不同意!
李恪觉得自己也是军人,所以到了晚上一定有无数亡灵士兵守护在自己身边,不可能会撞见鬼。
李承乾以前是很怕鬼怪的,可是自打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他也不怕了。
不去理会三个各有所思的徒弟,冷锋决定找一个避风处搭建帐篷,现在虽然柳枝都开始吐嫩芽了,可是到了晚上依然冷得很。
魏征自从见识了“神器”的威力,内心的酸楚已经不翼而飞,既然大唐有这种东西,军队打到天边都不是问题,室韦靺羯?离灭亡不远矣!
心情大好的魏征趁天色还有余光,又挖了一堆野菜。
冷锋现在的箭技也进步神速,带着李三牛和张仲清,只一会儿就拎回了十几只野鸡。
有资格吃野鸡的只有冷锋师徒、李三牛、魏征、张仲清,余下的都得自己找吃的。
虽然身处荒郊野外,可是吃过饭后,众人还是安然入睡了。听着虎啸猿啼睡觉,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夜晚,大概丑时,冷锋被张仲清叫醒了。
“李三牛他们一百零一人四下巡逻,到了我们交替换班的时候,却找不见人了!”
“!”
冷锋立刻坐了起来,李三牛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最注重纪律,不可能擅离职守。
而如果是有敌人,不可能连示警的时间都没有。
冷锋拔出了三棱刺,对张仲清说:“我去看看情况,你们在营地周围挖坑准备好惊雷,你给我看好了李承乾他们三个,必要时把命填进去!”
张仲清坚定地点了点头。
李承乾三个人还在睡觉,倒是魏征醒了过来。
魏征见冷锋拿着武器,浑身阴冷的样子就知道出了情况。到底是乱世走出的文臣,脱掉宽袖的外袍,挖野菜的小刀直接拔了出来。
冷锋对魏征说:“情况不对劲,你和张仲清看好孩子们,我去看看情况。如果确定有敌人,我会放惊雷示警!”
接过张仲清递过来的小型手雷,喊过两个惊雷司的人手,冷锋打量了一下周边的环境,然后朝着制高点赶去。
如果李三牛今晚依旧是按照受训练时学会的换防方法—四三四环卫,就不可能连示警都没有示警就被干掉了。
今夜无月,只有点点星光,周边一片黑暗。
到了制高点以后,冷锋揉了揉眼睛,开始寻找怪异的地方,没带望远镜,真是失策!
冷锋左手边的一个惊雷司人指着他那边说:“老大,李三牛他们可能在那边!”
冷锋立刻朝着他指的方向看,果然看到了几个悉悉索索的人影。
“小心点,走近些看看!”冷锋带着他俩小心翼翼地沿着土坡往那边走,等离近了再看,果然是李三牛等人。
此时李三牛他们都一身汗水,拿着狼牙棒、横刀四处乱砍,貌似中邪。
“你们干什么呢!”
冷锋的到来,顿时让李三牛喜笑颜开。
“老大!兄弟们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原本都是按着四三四的阵型巡逻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遇到了一起,然后就开始原地打转,怎么走也走不出去了!真他娘的邪门!老大你快看看,做做法把兄弟们带出去!”
“原地打转?”冷锋看了一下地面上无数的脚印和李三牛满身的汗水,感情是这些家伙遇上了“鬼打墙”了啊!
所谓“鬼打墙”,就是在夜晚或郊外行走时,分不清方向,自我感知模糊,不知道要往何处走,所以老在原地转圈。把这样的经历告诉别人时,别人又难以明白,所以被称作“鬼打墙”,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意识朦胧状态。古人最盛行“鬼神”的说法,遇到常识无法解答的事儿,总要往鬼怪身上扯,所以“鬼打墙”、“鬼压床”、“鬼上身”之类的传闻就层出不穷了。
冷锋现在特别喜欢打人的后脖梗子,按对象不同力度也不同,李承乾已经深受其害,现在又轮到了李三牛。
啪的一声脆响,李三牛立刻捂住了脖子:“老大,你打我干什么!”
冷锋恨铁不成钢地说:“遇到事情就知道往鬼怪身上扯,跟着我!”
李三牛揉着脖子,吆喝兄弟们后一声不吭地跟在冷锋身后。
走了大约两柱香的时候,冷锋止住了步伐。
又回来了!
冷锋清楚地记得刚刚打李三牛的时候看过这颗歪脖子树,现在又回到了这里!
李三牛立刻跳起来了!
“老大!咱们又回来了!”
啪!
拍完李三牛,冷锋摆摆手示意众人围过来:“这种情况,民间百姓称呼为‘鬼打墙’,其实这不是鬼怪干的事儿,而是没有明显参照物的时候人的自我欺骗造成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找准一个方向就能走出来!”
冷锋看了看这颗歪脖子树,问李三牛:“刚刚我们过来找你们的时候,你站在哪儿?”
李三牛立刻走到树旁几米处站好。
冷锋走了几步,确定了自己走过来的方向,然后吩咐李三牛:“找些干柴在你这个地方生火,,然后咱们背对着火光走!”
李三牛不确定地问:“这样就行了?”
冷锋伸出了巴掌:“难道你还想我烧几张符纸念几段经文?”
有了巴掌的威胁,李三牛不再多说,老老实实地开始生火。
当成功走回营地后,李三牛他们立刻东倒西歪……
在树林里走了一整夜,又拿着武器胡乱劈砍,早就耗干了他们的体力。
魏征看着李三牛他们的样子,惊疑不定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冷锋无奈地说:“他们只是遇上了鬼打墙而已……”
………………………………
第71章 氏族与国
魏征也听说过“鬼打墙”的传闻,但是他却从来不信鬼神之说,于是问道:“他们被困在一个地方走不出来了?后来怎么出来的?”
冷锋指着远处依稀可见的火堆说:“设立一个标志物,找好方向背对着那里就好!”
魏征苦笑道:“还好咱们没吵醒这三个孩子,昨天我还吓唬他们来着。”
魏征话音刚落,李泰就踢腾着腿大喊:“师父救命!”
冷锋指着李泰笑着说:“看,还不是吓到了!”
两人相视而笑……
太原王氏别院,王羡坐在中堂,把几张纸撕的粉碎!
“废物!让你们写一篇劝谏皇帝不要过分打压氏族的赋都写不好!王德生,你看看你写得,是什么狗屁东西,句句都在歌功颂德,快把皇帝吹到天上去了!王继宇,你写的更丢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奴才味!咱们是七望之一!不是狗!他李家纵然拥有天下,可是他们的传承只能追溯到西魏八柱国李虎那里!再往上就模糊了!
滚回去重新写!还有!把字好好写写!这次对比可是书法、赋两项比拼!
现在‘诗’归了李承乾那个黄口孺子,词归了李诚那个阿谀奉承的小人,歌和琴两项魁首都被天下楼楼主耍无赖拿走了,咱们太原王氏如果不能拿走一项,回了太原能把老太爷气死!”
同样的事发生在七望的府邸中,相比较七望家里的鸡飞狗跳而言,回到长安的冷锋和魏征就文雅得多。
魏征写东西从来都是言简意赅的,而且也不打草稿,想好了才会写上几句,以免浪费纸张。
当他写完一页后,发现冷锋已经在一边的软榻上接受徒弟的按摩了。
“楼主写作可是遇到了什么瓶颈?”
冷锋伸了个懒腰说:“已经写完了呀!”
“写完了?!”
魏征有些不信,打算看看冷锋写的字,却被李承乾拦住了。
李承乾笑着说:“雅文最是容易吸引读者共鸣,魏大夫看到入迷可就不好了!”
魏征这才止步,回到自己的桌子上继续苦思。
这时,老李报告说王珪和孔颖达联袂到访,请上三层楼。
这二人也是饱学鸿儒,冷锋差李承乾下楼相迎,自己也等候在楼梯口。
王珪和孔颖达文赌会的时候虽然来过天下楼,但是当时为了多些地方,书香阁的摆设被清空了。今天到这里,忍不住在书香阁好一顿逛游,不时指着学子留下的佳作品评一番。
李世民的下联也留在了书香阁,王珪仔细瞅了一会儿,居然也对上了:
“中原为书江作笔,哪个敢写!”
孔颖达也不甘示弱: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今日的书香阁有不少摆宴的学子,海大富也在,听到两个老头对上了“绝对”,端着酒杯就过来看看两人真容,当发现这二位的身份后,急忙把酒杯丢到一边,大礼拜见。
孔颖达拍了拍海大富厚实的肩膀,说:“这个对联并不难,只是你们的眼界胸怀不够罢了!咱们读书人不仅要学会自谦,也要学会自豪!”
海大富点头说:“二位夫子的教导,学生记下了!”
李承乾也听到了下联,笑道:“二位对上了恩师的对联,承乾可要设酒款待啊!”
孔颖达抚须大笑:“这天下楼的酒食贵的很,太子殿下既然设酒,何不破费些,给老夫端上几盘菜来?”
李承乾欣然允诺:“那是自然,管叫孔师吃个饱!”
到了三楼,二人跟冷锋互相见礼过后刚要说话,就被冷锋拦住了。
冷锋指了指还在摇头晃脑编排文字的魏征,二人顿时领意。
在另一边摆上酒席,几人落座后,孔颖达说:“老魏头写的东西,绝对是华章,看他这个样子,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写不完。”
王珪笑道:“还不是他那不打草稿的臭毛病逼的,咱们吃咱们的!”
李承乾拱手说:“此次以‘国’为题,不知二位先生可有佳作?”
孔颖达苦笑道:“佳作没有,臭文倒有一篇。陛下猜测七望写得赋多半是说氏族与国的关系,于是就让萧禹我们三个写反文怼他们。哈哈,近乎骂人的文章写得老夫神清气爽!”
说到这里,孔颖达的苦笑荡然无存,和王珪开怀大笑,连魏征都被惊动了。
魏征刚刚沉浸在文章中无法自拔,现在有美食美酒诱惑,索性弃笔停写,净了手也上了桌子。
李承乾给魏征送上餐具,然后问道:“孔师,承乾只知父皇很讨厌五姓七望,崔步云的事儿也让承乾对博陵崔氏好感尽无,可是为何父皇要整体打压氏族,却弄不明白。”
孔颖达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后才说:“你还小,有些事当然看不清楚。就祖宗传承而言,氏族是必须存在的,因为氏族的传承也就意味着知识的传承,做人不能背弃祖宗,这是铁则。可是……”
“可是当氏族获取了权力就不一样了!”魏征接过话说:“亲亲相隐是古训,可是这不利于律法对天下的管束。就拿安民县的事儿来说,崔步云不过一个崔家旁支,可是走了崔志海的门路以后就获得了重县县令的美差,最终害的安民县民不聊生。
大周诸侯,也可以看作是氏族,他们割据一方,最终呢?还不是演变成了七雄争霸的格局!
乱天下者,实权氏族也!单单就说现在,朝中文武百官无一不以迎娶五姓女为荣,五姓七望的官员在朝中密布,涉及到氏族权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抱团反对,很多时候连陛下也无可奈何!
长此以往,安民县前车之鉴不远矣!”
李承乾拱了拱手:“听懂了!秦皇的中央集权是对的,只有朝廷把握住了天下各处要害,才能保证国朝的长治久安!”
“可是七望他们不会这么看!”王珪端起杯子对魏征说:“这次赋的比拼,可就看你们的了,老夫只负责恶心他们!”
魏征很少说肯定的话,但是此时却举杯说:“必当让他们铩羽而归!”
………………………………
第72章 针锋相对
天下楼,豪赌坊,文赌会。
这一次是“赋”与书法的大比拼,五姓七望、朝廷大臣(或许可以加上一个冷锋?)苦思十日,一朝对决!
不仅天下楼豪赌坊文赌一侧内高冠云集,天下楼其它地方也挤满了看热闹的商人学子。这一次禁军也出动了,整个天下楼戒备森严无比。
老元先是请教皇帝是否开始,见皇帝点头才作了个罗圈揖:“诸位,十日的时间,想必即将展现的都是华章,不知哪一位先来?”
卢正阳第一个站了出来:“容在下先行献丑一番!”
李世民指着窗户说:“卢家主不妨在窗边读,也好让在外苦等的学子百姓们也能作听众!”
老元立刻走到窗户处,极为不雅地探出头:“诸位!安静!安静!!陛下有令,诸佳作都将在窗边读,邀各位共赏!”
窗外只是传来一阵“谢陛下”的声音,就安静了。
卢正阳展开卷轴:“《国根赋》:庭前树,十抱粗,问之四邻,不知今年何数……
自黄帝炎帝之争起,人文兴之,氏族始立也……
今氏族之存,犹国树之根,不可动摇,千年代代相教,新辈多天骄,如树之枝桠……”
冷锋听着这个什么《国根赋》,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整篇赋啰哩啰嗦,把氏族的辉煌吹到了天上,几乎可以和太阳争辉。把氏族比做国家的根基,不可动摇,不可太修剪枝桠,就差写成白话文:“你就应该惯着我,让我逍遥,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