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几个木匠诚恳的目光,冷锋还是觉得不管闲事了。李泰一定是给出了他们无法抵抗的价位,看这几位视死如归的样子,哪怕死在半路他们也觉得值。
虽然大唐百姓的生活已经开始变得富足,但是,也就是勉强吃饱而已。一个人用命换来全家温饱无忧,在这个人看来,估计是很值的吧。
木匠们见冷锋没有继续阻拦,就搬着木材上船。
李泰让范坠腾出了一条大的空船,用来实验他的“鱼船”,其实也就是潜水艇。
中午是一顿全鱼宴,因为材料难得,也恰好得到了补给的缘故,厨子整整弄出了八样菜式。
高寿被冷锋邀请来一起吃。
一顿鱼肉宴,让高寿恨不得把舌头也一并咽下肚子。
太美味了!
冷锋尝了一口水煮鱼,随即点点头。
虽然这条鲶鱼可能确实上了岁数,但是,吃起来却并不老。一些看起来发柴的鱼肉,已经被他剔除了。
吃着饭,高寿想了想才说:“护国公,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是下官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冷锋点了点头:“你说。”
高寿指着鱼肉说:“敢问护国公是用什么手段擒获这条鲶鱼精的?您也知道,这鲶鱼吃小鱼,这些年就有百姓说河水里的鱼少了很多,可见这是一个祸害。以后要是再出了这样的鲶鱼精,下官也好把它除掉。”
李泰摆摆手:“算了吧,你一个小小的县令,是不够资格拥有那啥的。”
冷锋却摇摇头:“也不一定,你要是真的为百姓着想,就去找胜州刺史张俭,他也可以帮你。再不济,你可以让县里有天分的孩子,去考文院学堂,初级物理里的滑轮他要是学会了,你带人用最原始的捕鱼方法,也能抓上来啊。”
高寿听得一头雾水,但是他还是认真的记下了这两样。
饭后,冷锋再次嘱咐了高寿把鱼骨标本送回长安后,才下令继续赶路。
有了大鲶鱼这个插曲,众人再垂钓的时候,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在腾出来的大船上,木匠们开始卖力的锯木板、刨木头。在没有像样工具的现在,木匠的劳动最是累人。
不过,在李泰的金钱攻略下,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造出了李泰要的东西…一个棺材模样的船。
李泰钻进去,却因为太胖,根本装不下。再加上他不会水,所以第一次下潜,只能让一个会水的护卫来。
冷锋特意让自己的船跟在后面,看李泰折腾。
冷竞趴到冷锋的肩膀,问道:“爸,师兄能成吗?”
冷锋摇摇头:“成个屁,这个棺材一样的鱼船,也就是把人放下水了,然后呢?还能干什么?”
如果从那个护卫的视角来看,基本就是亮…黑…亮的一个过程,他的下水之旅就结束了。
前面的船上,那个护卫在得到李泰照顾全家的许诺后,才带着悲壮的心情进入“棺材”里,被一大捆绳子绑好,扔进了水里。
“棺材”内部装着石头,外部捆着石头,这就导致木制的“鱼船一代”成功的下了水,还没沉底,被前面的船拽着在水里移动。
不知道那玩意儿的密封怎么样,下水的人会不会被憋死。冷锋终究忍不住说:“拽上来吧,李泰,你自己应该也找到问题了吧!”
木匠和护卫们合力把鱼船一代外面绑着的石头扔掉,鱼船一代就飘上了水面。
不等他们开“棺材”,里面的护卫就自己把它推开了。
木匠的手艺再好,连也会有缝隙,这么短的时间里,平躺的护卫已经快被水淹没了,只能抬着头呼吸。
船上的李泰开始在本子上奋笔疾书,记下缺点后,才钻进船舱继续思考。
倒霉的护卫被救上了船,在李恪的吩咐下,鱼船一代被木匠们重新拆成了零件。
见李泰开始了思考,冷锋才不再关注前面的情况。
准确的说,科研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应该是推导到接近成功,再通过实验寻找失败。4
但是李泰不一样,这小子有钱,完全可以肆无忌惮的一次次的实验。
和其它皇子不同,李泰通过撒娇,换来了封地所有的税收,并把这些统统收入囊中,用于实验挥霍。有冀州并州等十个郡的税收撑腰,李泰完全可以随意科研,随意败家。
而且,他的皇帝老子,还乐得看见他败家。
毕竟,不管是播种机还是其它发明,都给朝廷赢来了民心。
民心这种东西,不好定价啊!
抖抖肩膀,把冷竞甩下去,冷锋摸摸儿子的头:“什么时候,你也能开始败家啊!你老子我钱太多,总得有一个出去败家的儿子啊。”
冷竞看着自己老爹,有点发懵。
败家?这不是一个不好的词儿嘛?为什么老爹让自己败家?
不等他问,冷锋已经回了自己的仓房,看起书来。
冷竞只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找母亲。
听了儿子的疑惑后,刘淑雯皱了皱眉。她知道,夫君不会没缘由的期望自己孩子变坏,里面一定有什么道理。
于是,她叮嘱冷竞说:“晚上吃饭的时候,你去给范先生送饭,请教一下他的看法。他和你父亲一样,都是聪明人,他应该知道答案的。”
冷竞撇撇嘴:“范先生?他怎么可能和爹爹一样聪明啊!爹爹几句话,就让他想到了现在,连吃饭都要人送。。。。”
虽然觉得范坠很难有答案,但是冷竞还是决定去问问。
夜幕就要降临,养居殿里点起了灯火。
李世民看着手里的奏折,不时捶捶发酸的腰,痛并快乐着。
不一会儿,龙影钻了进来,不声不响的把一份密保放到龙案上。
是百骑司的密报。
李世民打开密保,只见已经是百骑司翻译好的。
“。。。。饭后,护国公与魏王蜀王顺流而下。”
看完奏折,李世民笑道:“这就是以讹传讹啊,什么江水翻涌,什么白日惊雷。抓一条鱼,居然传成了这样。”
他手里的密报,正是百骑司关于冷锋行踪的报告。
只不过,百骑司的探子抵达临江县的时候,冷锋他们已经走了好几天了。
在这期间,临江县的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愣是把一个简单的“护国公抓鱼”,传成了“护国公大战鲶鱼精”。
不信?老夫在下小的。。。可是亲眼见了那个鲤鱼精的。
………………………………
第706章 抵达登州
………………………………
第707章 抵达登州
不得不说,西游记等民间传说,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而是广大百姓一起创造出来的。
李世民看着奏报,在桌面上铺着的地图上标记了一点。
虽然李泰和李恪跟着,但是他还是要掌握冷锋等人的踪迹才行。
从目前来看,冷锋应该是要带着李泰去登州。登州的造船厂已经具备足够的规模,再加上惊雷司培养出来的铁匠,制造铁甲舰完全没有问题。
看样子,冷锋去登州,就是制造铁甲舰去了。这一点,从冯盎忙不迭的跑回岭南,也能看出来。只要东海舰队完成铁甲舰的更换,就要轮到他们南海建立南海舰队了。
这老家伙!
李世民笑了笑,但是并不以为意。只要岭南依旧是和中原一条心,冯盎想干什么都不是问题。
十几年的时间,足以展现冯盎的忠心。南海可以建立南海舰队,只是规模不能太大,还得有专门的人管理才行。
五蠡司马是必不可少的。
拿出一张纸,李世民开始打起草稿:“兹有护国公、魏王、蜀王三人率领众工匠于登州造船,命各部官员全力相助,不得懈怠。。。。”
这个命令将会变成圣旨传遍各处。
冷锋三人是在为大唐的战力工作,那么朝廷就要给他们开一路绿灯作为帮助才行。
第二天,圣旨开始发散到与造船需求有关的各处。
长孙无忌也得到了一张,上面命令民部必须供给船期间所有的花销。
造船这样的大工程,靡费不知道要多少,恐怕把现在的国库搬空一小部分都是有可能的。
长孙无忌没有接旨,而是进了皇宫,求见皇帝。
进入养居殿后,长孙无忌开门见山的说:“陛下,护国公造船,为什么偏偏要咱们朝廷出钱?”
李世民几笔写完奏折的批复,疑惑道:“建造铁甲舰,是为了提升东海水军的战力,这难道不是朝廷的事儿吗?为什么不是朝廷出钱?”
长孙无忌焦急道:“可是,之前研究火药武器的时候,都是护国公自己掏钱的啊!”
李世民更加疑惑了:“之前确实是这样,毕竟当时朝廷税收少,根本供不起惊雷司的挥霍。这算是朝廷欠护国公的人情,如今既然国库能够供给造船厂,为什么还要护国公掏钱?”
说到这里,李世民有点明白长孙无忌的想法了。
“辅机,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之前是护国公掏钱的,但是现在既然国库能承担了,为什么还要他掏钱?东海舰队是朝廷的,不是他冷锋的私军。
朕知道你对护国公有点仇富的感觉,但是无忌,天下楼每年已经在缴纳高额的赋税了,咱们不能无端的再压榨天下楼了!”
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
他确实对天下楼,或者说对冷锋有一种仇富的感觉。他苦心经营长孙家经营了二十多年,结果天下楼不过经营了十几年,就让他们难望项背。
冷锋不管想出个什么主意,都能赚钱,而他煞费苦心考虑的,要么行不通,要么干脆就是晚人一步。
明明他看好修德坊的地皮,准备收进一些等涨价的,结果等他筹好钱准备买时,却被告知,修德坊大部分的地皮,早就已经落入了护国公的手里。
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晚,他彻夜难眠。
听完李世民的话以后,长孙无忌只能退下。
在他看来,造船厂这一次又能调动很多的国库金钱,但凡冷锋在这里面伸一手,都能捞一把笔钱。既得利又得名,护国公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下了船的冷锋,没缘由的打了一个喷嚏。
这里已经临近登州,虽然不见大海,但是已经能够闻到海风的咸味。再往前就是河水入海的区域,到了那里有太多漩涡,船只不好操控。
登州刺史周骄已经带人等候在岸边,见到冷锋,周骄大声对身后的百姓们说:“乡亲们,这就是护国公!”
随即,岸边响起了响亮的欢呼声,百姓们自发的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堆在一起,很快就堆出了一个小山。
冷锋领着两个孩子走到周骄身边,看着小山一样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周骄笑道:“禀护国公,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去年登州按照您教的办法,贩卖海产品,渔民们都赚了不少钱。内陆的百姓们虽然没有直接赚到钱,但是州里富裕了,也就有钱请工匠制作水车,汲水冲刷盐碱地。
您也知道,登州这个地方,除了海里面的东西,基本没什么产出了。土地种植三五年,就会慢慢变成盐碱地。盐碱地种粮食,那是真的种一葫芦收俩瓢儿。
所以您是有恩于登州所遇百姓啊!”
冷锋走到小山前,随便看了看。百姓们没什么好东西,大部分都是粮食、鸡蛋、鱼干什么的。
其中一筐黑色的东西引起了冷锋的注意。
居然是海参!
冷锋挑出这一筐海参,问道:“这是谁的?”
一个汉子站了出来,憨笑道:“国公大老爷,这是俺摸上来的。您要是喜欢吃,俺再下海给您摸一筐。”
冷锋摇了摇头:“这一筐就算是你送我的,下次我再吃,就找你买。这玩意儿生活在海底,就算是水性好的人也抓不到太多。”
汉子依旧是憨笑:“俺怎么敢跟您要钱呢,乡亲们会戳俺脊梁骨的,今年俺攒够钱娶了媳妇,可都是托您的福呐!”
汉子的话引来了周围的哄笑声。
冷锋把筐交给冷竞拎着,对周围的百姓说:“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不过,就这一次啊!让你们赚钱的,还是你们的双手,我不过就是说了几句话而已,没什么功劳的。”
周骄拱手道:“护国公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是却点醒了下官,如何无功?”
冷锋摆摆手:“行了,别客套了,造船厂准备好我们的住处了?”。
周骄见冷锋开始说正事,赶紧让衙役组织百姓们离开。
等周围没有百姓后,周骄才回答说:“下官收到您的信后,就通知造船厂开始准备了。您要的水泥船坞已经造成多时。”
………………………………
第708章 还能卖檀木梳子
想要组装铁甲舰,寻常的沙地船坞肯定不行,所以冷锋调集了一批水泥送到登州来,让周骄着手准备水泥场地。
只有准备好了工作场地,才能到这里就开始实验铁甲舰。虽然看过现代的海船,但是冷锋根本不知道它的结构,更不要说重现了。
所以,大唐要想拥有铁甲舰,只能从最初开始摸索。
说白了就是烧钱!
队伍开始往周骄准备好的马车上搬运东西,几十辆马车驶向造船厂。
冷锋和李泰李恪坐了一个马车,听他们探讨“鱼船”的问题,并时不时的给他们提一点建议。
李泰的缺点就在于不能快速想到一个东西实用性能在哪里,只要稍稍指点一下,其实他还是能够想明白的。
这一路上,李泰又画好了鱼船二代的图纸,准备当成研究铁甲舰时的娱乐。
冷锋看了一遍李泰的图纸后说:“你们想,人为什么要坐潜水艇,哦,就是你们说的鱼船,人为什么要坐它下水?仅仅就为了好玩?”
李泰想了想才说:“有用处,比如,能用来刺探敌情。水下很安全,就是弓箭,一般也不能对水下造成多大的伤害,这从射鱼就能看出来。至于惊雷,那还是咱们大唐的专利呢。”
冷锋点了点头:“确实,它能用来侦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它也能用来进攻?假如你弄一个大家伙,完全可以带一支军队穿过敌船封锁上岸啊!
再者,你的鱼船要是能装载厉害的武器,还可以偷袭敌人的船。正因为如此,你的鱼船要够大,还得考虑供氧的问题,还得考虑搭载武器的问题。好好想想吧!这一次就别急着制作模型了,先造好铁甲舰才是正事。”
嘱咐好李泰后,冷锋跳下马车,正好看见范坠跟在车边,似乎是来找他的。
“范坠,你有事找我?”
范坠点点头,随后苦笑道:“你说的那个卖给和尚梳子的问题,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现在既然已经到了登州,我很快就要回长安给你们造船厂运货了,你不准备告诉我答案吗?”
“你还想着这个啊!”
冷锋哭笑不得,原本就是用来防止范坠晕船的问题,没想到范坠真的想到了现在。
范坠皱眉道:“放心,你不吃亏,前几天你儿子来找我也问了一个问题,我可是用了很长时间才给他解释清楚的。现在到了你这个老子付报酬的时候了。”
冷锋吃了一惊:“我儿子问你问题?他问了什么?”
范坠跟冷锋边走边说:“你儿子问我,你为什么让他做一个败家子。这个问题,很简单啊。你们冷家如今树大招风,你这个老子又特别有声望。这样的人家,肯定长久不了。
就算当今皇帝、下一任皇帝不对你们下手,以后也必然产生祸患。所以啊,你们家需要一个败坏名声的败家子,你现在就冷竞一个儿子,他不败家谁败家?除非你能有第二个儿子,才能换人败家。”
冷锋哈哈大笑。
其实这个道理,他也是近几年才想明白。世家大族,一般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不肖子孙”、“纨绔子弟”,明明他们胡作非为,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家族抛弃。
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污的手段。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家族。只有毁誉参半的家族,才能经得起风雨。
那种圣人一般的家族,到头来终究会成为“烂好人”。
所谓“突然干好事的坏人和突然干坏事的好人”的差距,就是这样了。
范坠皱眉道:“我是给你儿子解惑了,你该说说为什么梳子能卖给和尚了吧!”
冷锋见后面有一个没有装货物的马车,就跟范坠坐到马车上。
做好后才说:“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换个思维方式。你想想,梳子,难道只能用来梳头吗?”
范坠想了想才说:“虽然梳子也能有别的用处,不过最明显的一个还是梳头啊,而且不管哪一个,都跟和尚没关系。”
冷锋拍了拍范坠的肩膀:“你还是钻着牛角尖啊!梳子,卖给和尚,不一定是和尚用啊!你想想,如果一家寺庙,在信众上香捐钱后,送给信众梳子。就说一句话,说这是梳理三千烦恼丝用的。你觉得会怎么样?”
范坠想了很久,才说:“这个。。。。确实可恶!三千烦恼丝,其实就是把头发换了一个说法。和尚没有明说这梳子是去烦恼的,也没说这梳子能保佑人。
但是信众却会相信这一点。一个人带走了梳子,另一个人带走了梳子。久而久之,这件事传来后,会有很多人来寺庙烧香拜佛,寺庙的香火也会旺盛很多。这样,和尚也会一直买梳子。
日了,经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打算找个寺庙和和尚合作卖梳子了!”
两人相视大笑。
冷锋知道,范坠就是说笑而已,水运这么赚钱,他怎么可能还看得上卖梳子的钱。
笑完后,范坠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一个商品,不仅仅能体现它的用途,还能通过噱头什么的,开拓它的销路。明白了,原来经商还有这样的思路。”
冷锋笑道:“其实啊,这个问题就是让你路上思考,减轻晕船症状的,我没想到你居然一路想到了这里。”
“我哪知道你的想法,我就是觉得这个问题近乎无解,才专心思考的,要是我不这么认真,其实我也有答案。比如现在,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冷锋随便拱拱手:“愿闻其详。”
范坠直接说:“我可以用檀木制作梳子,放在佛事物品里售卖。你知道的,檀香是高等香,檀木虽然一直以来都传说有修身养性的效果,但是寻常人家都买不起。
但是梳子不一样,相信檀木梳子在寺庙,不仅有很多人愿意买,还能卖一个好价钱。”
两个人又是相视大笑。。
如此言语上的经商,很过瘾,很有趣。
马车停下,开始逐辆检查才能入内。
………………………………
请假条
不好意思,我老爹突发病,现在住院呢。匆忙之中没带电脑,手机也快没电了,只能断更。
(我可从不说假话)
………………………………
第709章 咱们自己有矿
现在的造船厂,是和惊雷司一样的要害部门。
造船厂方圆十几里之内,不允许有住户、渔船,如果被逮到,哪怕是大唐百姓,也要关押几天以后才会放走。
之前冷锋带来的工匠,如今已经彻底适应了海边的生活。
工匠头头孙孝全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了吃海鲜,甚至知道怎么搭配酱汁能让螃蟹更好吃。
迎接冷锋一行人的,就是海鲜宴。
登州地处海边,造船厂更是临近大海,众人能够享受到最新鲜的鲜味。
吃完海鲜,冷锋跟着孙孝全进入制造好的造船船坞,查看这里是否能够胜任铁甲舰的制作。
孙孝全手里拿着一个大锤,进入船坞后,他抡起大锤,狠狠的在地面砸了一下。
只是掉了几个小碎片,余下连裂缝都没有出现。
孙孝全笑道:“这也就是护国公任由我们使用水泥、钢筋,我们才能造出这么坚固的船坞。虽然也会慢慢的损坏,但是在彻底报废前制造几百艘船还不成问题。”
冷锋看了看地面,果然,他们把这里造的很坚固,就算会磨损,不过既然能坚持到制造几百艘船,那就值得。
“可以,船坞准备工作你们进行的不错,钢铁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孙孝全有点为难。
看出他的为难样子,冷锋就问:“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孙孝全点点头:“是的,咱们大唐铁矿很多,但一般都是小矿,能支持咱们制造铁甲舰的,只有赵国公。但是,赵国公说登州地处荒远,铁矿的价格,要在基础上提升五成,否则他就要亏本。”
“五成?”
冷锋皱皱眉,看向范坠。
范坠掐起手指算了算,才说:“五成高了,他们家的铁矿就在赵州,离这里不是很远,最多也就提三成半。五成,再加上他们家的铁矿价格贵,可以说是趁火打劫了!”
孙孝全苦涩道:“价格这么离谱,咱也不敢自作主张,本来想给您写信,但是有消息说您就要到了,小的这就等着您到了当面说。”
“长孙无忌过分了。”
冷锋背着手,在船坞里走了起来。
范坠冷笑道:“过分又如何,人家是国舅,就算是把这件事捅到皇帝那去,估计价格也不会下降多少。”
冷锋看向范坠,说:“你知道之前我是怎么打算的嘛?”
范坠摇摇头。
冷锋伸手比划着说:“我原本是打算,平价购买长孙无忌的矿石,就地冶炼成咱们用的钢铁,然后用你的河运船队送到登州来的。长孙无忌敢提价五成,就是因为铁矿运输不易。但是,要是不用他运输呢?”
范坠苦笑道:“你要是不用长孙无忌运输,你以为他就没办法提价格了?总是有借口的。”
“所以啊!”
冷锋一拍手:“咱们为什么非得用他的?用自己的不好嘛。”
范坠和孙孝全等人都瞪大了双眼:“用咱们自己的?”
冷锋点点头,指着鞍山的方向说:“那里有个地方叫鞍山,我已经派人去勘探了。如果我所料不错,那里能够找到很大的一个,甚至好几个铁矿。只要这些铁矿开始开采,呵呵。”
范坠没见过冷锋露出这样的神情,这个表情,如果翻译出来,大概就是:
长孙无忌那老小子给我提鞋都不配。
范坠揉了揉脑袋,第一个从震惊中醒转过来。
他忍不住说:“我一直都很疑惑,你这个人,就仿佛全知全能一般。这世间哪怕再旁门的东西,你都能至少一知半解。我很怀疑,你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仙家手段,会掐算什么的?”
冷锋哈哈大笑,随即又尴尬的干笑两声。
他也扪心自问为啥知道的这么多,最后也只能归咎于某度娘。没办法,度娘没事儿就推送一些让人感兴趣的冷门知识。这就导致对于一些东西,他或许不是全知但也是一知半解。
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精通,这也是一种尴尬呢。
孙孝全第二个从震惊中缓过来,他忍不住搓着手说:“那护国公,这就说明,咱们可以多造些船了?”
如果按照之前赵国公的价格,估计他们只能造个四五艘船,再多,朝廷绝对舍不得这个钱。
但如果是护国公提供铁矿钢铁,那么,价格上,断然不会高的离谱。
冷锋摇了摇头:“谁说让你多造几艘船了?我想的是等实验结束以后,你们要放开手脚可劲儿造,能造多少造多少。”
如果他所料不错,皇帝必然会答应张仲坚的请求,而且会收获很大一笔钱。
对于海盗来说,金银珠宝什么的只是观赏品,但是落到皇帝手中,这些东西才能发挥它们该有的效果。
有这么一大笔飞来横财,在造船方面,李世民绝对不会吝啬。
毕竟,这是用旧船换新船。
简直不要太赚。
听到不限制数量,放开手脚造,孙孝全不由得更加兴奋了。
造船厂有一个规定,工匠参与建造船只的时候,会得到很大一笔津贴。
这笔津贴对于这些工匠来说,那是幸福的福利啊!
不然,他们为什么舍弃中原的安稳日子,隐姓埋名接受监管的,跑到登州海边来吹海风?
造船厂创立之初,冷锋定下了这个规矩。
后来朝廷派来监管的五蠡司马,执掌大权,重新拟定制度。虽然五蠡司马觉得这个规定对工匠们来说太优待了,但是,他也不敢改冷锋定下的规矩。
于是乎,这条规矩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兴奋过后,孙孝全等工匠恨不得现在就拿起工具开始干活。
检查一遍船坞以后,已经是傍晚,远处的岸边有一大堆火焰,分外清楚。。
冷锋疑惑道:“这里怎么有人生火?”
孙孝全远眺以后说:“这是渔民堆起来的火堆,用来指引晚归的渔民。护国公,在下一直在想,咱们有没有什么办法,也能在晚上照明海面?这样的话,咱们铁甲舰,晚上也能出海战斗了!”
………………………………
第710章 实验船模
因为海上照明的问题,就算是胆大的人,也不敢晚上出海。一般渔民就算是出海,也会在天黑以前赶回来。
军舰也是如此,看不清敌船,没法航行。遇上大雾天,两艘船只要擦肩而过,基本就看不到了。
冷锋拍了拍孙孝全的肩膀:“这个提议很好,但是,暂时咱们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你不觉得,照明敌船,同时也是给敌人提供了方向嘛。”
孙孝全想了想,发现还确实如此。
一行人回归造船厂的屋舍,等着明天就开始实验。
回到房间,冷锋在刘淑雯的按摩下小憩了一会儿。
赶路这回事,不是说身体强健就不会疲劳。
离船上岸后,就算是李恪也一头扎在床上睡了一觉。
醒来后,冷锋点亮油灯,在灯光下开始画图。
虽然不知道现代船只的构造,但是大概猜猜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对实验方向约束一下,怎么也能减少失败的次数。
一直到子时三刻,冷锋才画好相关的图纸。
剩下的,就交给李泰完成吧。
如今的李泰,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虽然铁甲舰很难,但是,冷锋相信,李泰绝对能坚持到研究出来。
任何事,只要坚持,结果都不会太坏。
第二天一早,睡够了的李泰不用别人叫,就自己起床,甚至还运动了一下。
只要下定决心开始努力,李泰比任何一个人都能坚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