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看着自己学生都发展得不错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这一天,冷锋难得的喝多了,最后是老李代他送走学生们的。
当生活的模式固化以后,就没了什么出奇的地方,贞观十一年,也是在一片平静中度过的。
唯一不平静的是这一年,朝廷完成了纳税主体的替换。商人团体的纳税,完全可以支持大唐的运转,甚至比起单纯的收粮食,还要多。
一年的时间里,百姓的纳税一降再降,最后只剩下半成的收税用来做样子。
这对百姓们而言,简直不要太幸福。
以前种地担心的是缴了税后还能不能剩下自己吃的东西,现在担心的是今年国库从他们手里收粮食的价格是多少。
在满足了“吃饱”的愿望以后,就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渴望手里能攒一点铜币。
这放在十年前,是完全不敢想的,饿不死就行了,还想有钱?做梦呢?
路边的两个老汉,正商量着秋后国库收粮食的价格问题。tv手机端
“要我说,收粮食的价格不会太高,你没见税都降低到几乎没有了吗?国库掏钱收粮食?怎么可能高,税少收的那部分,还不得从收粮食上面找回来!”
另一个老汉说“低就低吧,怎么也比那丧天良的粮商强,不是我说,现在税这么低,咱们全家都能吃饱饭了,一天三顿小米饭,老汉我吃的都夭寿,更别说能拿多余的粮食换钱了。
三四年前,那个文绉绉的县令说,盛世要来了,老汉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今年老汉才算是明白了,老百姓吃饱了饭,有衣服穿,娃子甚至还能不掏钱就进县城的小学堂学认字。这样的世道,可不得叫盛世嘛!”
。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610章 铺路
最先说话的老汉点点头,深以为然。
两个老头不远处坐在路边歇脚的李世民也点了点头,笑的很开心。
此时是朝廷的秋收大典,在忙碌了一上午后,他决定出朝廷的田地,看看百姓的秋收怎么样。
于是,在一众人的陪同下,李世民就钻出了大军合围的田地,悄悄的凑到了两个老汉不远处。
来秋收的李世民没穿华丽的衣服,穿的是和百姓们一样的麻布衣,头发也是用一根木棍随便扎起来,再加上他脸上手上都是掰玉米时划开的小口子,根本没人能认出他就是皇帝。
把两壶酒倒进粗坛子后,李世民拎着坛子凑了过去。
“两位大叔,要不要喝一点?”
凭借着酒,李世民强势的插入了两个老汉的话题里。
两个老汉一个姓张,一个和李世民还是本家。
张老汉喝了一口酒,惊讶道“这不是天下楼的烈酒嘛!后生,你这可就够败家了,天下楼的烈酒是咱们平头百姓能喝的?”
李世民低头受教“大叔说的是,我这也是朋友送的,平时都不敢想的。”
嗯,反正是冷锋无偿给文武百官叫的外卖,说是送的也没毛病。
喝到烈酒的机会对普通百姓来说可几乎是没有,一坛子酒很快就被两个老汉喝光了。
喝人的嘴短,所以两个老汉对李世民问的一些问题可算是知无不答。
“就是这个样子,虽然现在家里都能吃饱饭了,可是穿的还是麻布衣服,住的还是土房子,看人家大户和商人穿的住的,就忍不住羡慕啊!什么时候咱也能住水泥屋子,有暖气就好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百姓们的心愿还是那么简单,衣食解决以后,自然而然的就是住。
“那你们为什么不让家里的后生去水泥作坊做工?朕至少人家水泥工坊免费给员工盖水泥的房子啊。”tv首发
tv手机端
李老汉摇摇头“水泥厂是那么好进的?现在谁不知道熩国公的产业对员工都好,做工一年比种地得的钱多了,这样的好事谁都想,可是晚了呀,最先进去的已经是正式员工了,轻易不会换的。”
听李老汉这么说,李世民不禁看向身后正摆弄泥土的冷锋。
冷锋遮住半边脸转头对李世民说“看我也没用,水泥作坊就需要那么多人,再建的话,没人用,就要堆积很多的水泥。所以这些人想要做工,就得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冷锋不得不遮住半边脸,相比较神秘的皇帝,他这个都被人立庙的更容易被人认出来。
李世民听冷锋这么说,不禁思考起来,百姓们想要更多的钱,经商是不可能的,都去经商了,谁还种地?所以,就剩下做工这一条路可走,可是做工的话,就得建立作坊,现在有什么作坊能扩建?
张老汉忽然笑道“人呐,就是不知足,明明吃饱饭、有衣服穿都是八辈子享受不到的了,求什么住的好啊!”
李老汉也笑了起来“就是就是,有个土房子住淋不到雨就不错了!”
听着两个老汉的调笑,李世民却笑不起来。
在他看来,百姓们继吃饱、有衣服穿之后,“住得好”这样的愿望,还是那样的纯朴,作为皇帝,他有责任为这个想办法。
对两个老汉拱拱手,李世民说“我那边还有地没手完,就不配两位大叔聊天了。”
看着离开的李世民和冷锋等人,张老汉说“这个后生有点意思啊,还学学问人拱手。”
李老汉则惊讶道“你看跟在他身后的那个瘦高个,像不像熩国公?”
张老汉瞪大眼睛看过去,刚好看到和皇帝说话时转头露出半边脸的冷锋,点点头“还真是熩国公啊!那刚才和咱们说话的是?”
想到那个可能,张老汉和李老汉不由得一起打了一个哆嗦。
皇帝啊!也只能是皇帝!这下回家跟街坊邻居有得吹了!我们可是和皇帝聊了半天,还喝了一坛子酒呢!
钻进大军合围的朝廷土地后,李世民说“熩国公,朕记得你说过,国家的变化,农过后是商,但是中间还夹着一个分层,你说的分层,应该就是‘工’吧!”
冷锋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工,百姓们想要在商业社会里致富,除了经商外就是做工了,但是,目前咱们大唐可没有多少工业。”
大唐现在能够称为工厂的,只有天下楼旗下的玻璃作坊、水泥作坊,还有朝廷的盐场、冶炼厂。其余的都是小打小闹,完全不到能招工的级别。
李世民想了想才说“多建立一点吧,水泥朕有用处,之前只是主要关口建立了水泥城墙,其余的关口还没有,再说京北道草原也没有关防,建立一个城池也是不错的。”
中原人就是这样,没有城墙,总是觉得不安全。
虽然在草原上建立城池不伦不类,但是,至少对抵抗突厥还是有点用处的,冷锋并不反对李世民这个想法。
城池的建立比建房更需要水泥,到时候水泥工坊完全可以扩建。
“其实不止城池,铺路也能用到水泥的,就像长安到天下庄园那里。”
“水泥铺路?那也太靡费了吧!”
长孙无忌只要是听到花钱的话题,就要过来插一嘴。
“不靡费,你们想想,百姓们生活需要什么?衣食住行,等住的问题解决之后,不就是行的问题嘛!更何况,水泥铺路,还能促进交通,是有益的。”
商业的发展,跟交通是密不可分的。
长孙无忌还是说“不行不行,太靡费了,天下道路何止1千万条?都铺的话,那可是难以想象的数字啊!”
李世民倒是笑了“道路千万又如何?只要咱们一年一段儿的铺下去,终有一天能够铺满的,愚公能够移山,我们还不能铺路?”
房玄龄等人都躬身行礼表示受教,只有冷锋支着下巴在想其它的事情。
似乎,现代马路铺路的材料就是沙石和石油提取的残余物,石油就是现在的石漆,如果大规模提取汽油的话
。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611章 雪前耻
或许,油漆路也能铺出来啊。
就是提炼出来的汽油不知道这么处理,大唐没有汽车,能用到汽油的地方只有燃烧弹。
想想张仲清的燃烧弹爆破的场景,冷锋不觉得这东西适合多储存。
油漆路就不想了,在这之前先铺水泥路就很好。
秋收过后,李世民召开了一次关于建工厂的朝会。
想要给百姓们提供做工的机会,就要扩建各种类型的工厂,而在短时间里就建立工厂,就需要勋贵们的力量了。
虽然当官要远离商贾,但是为了过上富贵的好日子,朝廷勋贵里除了较真的魏征等小部分人外,哪个不是家大业大。
工厂不是凭空建立出来的,相比较朝廷一个一个的费劲建立,如果把工厂的建立分摊到勋贵身上,不仅能够加快工厂建立的速度,还算是给勋贵们的一份福利。
也就是说,从今以后,不管是房玄龄家的粮行还是杜如晦家的药材铺,都能摆脱贼名声,从暗地里转正了。
对于皇帝的决定,魏征反对的声音被满朝堂的同意声彻底压了下去。都想过好日子,如今皇帝好不容易放开了官员勋贵经商的口子,能光明正大的经商,谁愿意偷偷摸摸的进行?
朝会过后不久,文院的科研院和医学院可是狠狠的发了一笔,因为李泰最近的一年都在研究一些生活中实用的机械。
当初长孙无忌想要钝化的工艺,就花了大价钱才买到硫酸的制作工艺。如今房玄龄想要扩展自家的粮食生意,也要花大价钱买“玉米脱粒机”“风力水力磨盘”等粮食加工机械。
褚遂良家里做的是雕刻生意,而偏偏科研院研究出来的新式钻头刻刀什么的让人眼馋,所以他也不得不花了大价钱买了这两样工艺。
杜如晦想要扩展自家的药材生意,就得学习更多的药材加工工艺,甚至在自家药材铺里安排两个坐堂大夫。而这一切,没有比向医学院求经更方便的了。
而冷锋,则趁这个机会转手了玻璃作坊给张亮。玻璃作坊刚出现的时候可谓是大火,而且利润特别高,但是经过最初的大火后,玻璃的生意已经进入了平缓期,虽然远处也有商人订货,但是周边已经没了大需求。
只有人家玻璃碎了,才会换,至于平民百姓,依旧是用不起玻璃窗户什么的。
再这样的环境下,玻璃作坊留着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卖给张亮,换换交情。
张亮是大唐东海水军的统领,虽然大唐的水军和“水军”一个模样,但是未来的高丽战争中,他们可是运输补给的核心。
更何况,冷锋还打算给这个水军改造一下,在高丽战争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惊雷司山外的试验场地,张亮眼睁睁看着一潭清水,被熩国公一个火把点燃,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就是这个样子,现在的船都是木头的,经不起火烧,火攻虽然是对付船只的最佳办法,但是只要对方没有傻到像曹操那样把船并联起来,基本都没什么效果。
但是咱们这武器不一样,就算是掉落到水面上,还是能点燃,啧啧啧,要是直接附在船身上”
张亮想象了一下那副场景,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那就直接废了,水都浇不灭的火,简直是无敌啊!”
小水潭的汽油烧光后,冷锋才邀请张亮进了小木屋,两个人相对而坐。
张亮小心翼翼的问“熩国公,远征高丽是确定了吗?”
如果兵部尚书是其他人,张亮是断然不敢询问的,但是冷锋的话,他就敢试探一下。在一众武将眼中,冷锋比起杜如晦等人要好说话的多。
最多被训斥一下罢了,不可能因为刺探机密获罪。
冷锋没有隐瞒的意思“已经确定下来了,明年年初,等气温回升,积雪化光的时候,就要进攻高丽,这一次,不仅要拿回乐浪四郡,还要让高丽为他们的猖狂付出代价。”
冷锋也是前不久才知道,前隋进攻高丽惨败而退不说,阵亡的十余万将士的遗体,还被高丽人砍下头颅,堆成了人头京观。
这种事情,和小本子的njts行为有什么区别?
前隋失败了也就罢了,失败的人就要接受耻辱。但是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一年,改朝换代这么多年了你还保留着京观,那不是打我们大唐的脸嘛!
都是中原人,大唐的人不可能对隋朝的士兵视而不见,他们的亡灵仍旧盘旋在京观周边哀嚎,大唐完全有责任迎回他们的尸身,或者,顺便完成他们生前的任务也不是不可以。
这么多年的内战,渊盖苏文和高建武耗费了高丽全部的精气神,胜州的张俭甚至都没对渊盖苏文发起几次进攻,就悄然间得到了高丽两个城池。
实力缩水的太厉害,渊盖苏文只能收缩兵力,把两座城池拱手让给大唐。
自从得知渊盖苏文的兵力甚至不能兼顾所有的城池后,李世民就有意彻底收拾掉高丽了。
和其它的国家不同,高丽带给中原的屈辱实在是有点大,甚至比突厥还要可恨一点。前朝隋炀帝挥师百万进攻高丽结果三次大败,这简直是中原历史上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如果东征高丽的话,他就可以和隋炀帝一样御驾亲征,时隔多年再次体验一把战场的热血。
前隋的耻辱在大唐抹去,这样的理由,完全可以支持他御驾亲征。所以,在东征高丽的话题上,李世民一反常态的强硬,完全不理会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的建议,从今年起就有意安排兵力往东北的方向汇集。
在这之前,东海水军更像是混吃等死一般的存在,可能是保持着废物利用的心态,李世民答应了冷锋的要求,把东海水军划归龙牙军之下作为副属。
嗯,五千人副属一千二百人。
对于皇帝的安排,张亮没什么意见。
这些年来龙牙军的战绩说明,这是一个真正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哪怕他人多副属人少,也丝毫没有意见,
这不,刚来长安交接没多久,他就用很小的代价拿下了玻璃作坊。
。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612章 战略
有一个慷慨的头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那熩国公,我们完成补给的运输过后,就专门对付高丽的水军吗?”
看到燃烧瓶后,张亮第一的反应就是他们需要对付高丽的水军,毕竟相比较陆战,燃烧瓶在水战中更能发挥威力。
冷锋摇了摇头“这一次不一样,咱们有更艰难的任务,高丽水军算什么,咱们的任务,是拿下苍岩城!”
说完,冷锋把手点在自己和张亮之间的桌面上。
“苍岩城?为什么是这里?”
张亮吓了一跳,苍岩城他知道,那是高丽最坚固的城池之一,曾经渊盖苏文攻打苍岩城,足足损失了一万五千兵力才彻底拿下这里。
苍岩城是渊盖苏文和高建武地盘之间的城池,易守难攻的特点使得它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渊盖苏文的一万五千兵力没有白损失,拿下苍岩城之后,就算大唐出兵骚扰他,他对高建武的兵线也没有撤退到苍岩城以后。
易守难攻的苍岩城,就像是一个盾牌横亘在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之间,拿不下苍岩城,高建武只能被动挨打,根本不能反攻渊盖苏文。
能够左右两个兵团战局的城池,张亮虽然没见过,但是猜也能猜出它是多么的巍峨坚固。
拿下这样的城池?开什么玩笑?
再说,拿下苍岩城又如何,东海水军和龙牙军加起来不过是六千多人,能在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两方压力下坚持多长时间?
“熩国公,这是找死的行为啊!是谁想出的这个战略?简直就是胡闹嘛!不,已经不是胡闹的等级,这是完全想坑死咱们俩啊!”
冷锋苦笑道“刚听说这个战略的时候,我也觉得很疯狂,可是制定这个战略的人,却把我说服了啊!”
制定这个战略的人,是李靖。
李靖最喜欢用奇兵,就在整个军方和皇帝在一起研究高丽的时候,李靖提出了这个战略。
苍岩城不仅是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之间的盾牌,也是大唐到高建武那边的阻碍。而且,没人觉得渊盖苏文能够抵挡大唐军队的进攻。
苍岩城立于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之间,西北是渊盖苏文的地盘,东南是高建武的地盘,不管这两个方向哪一个,都布满了兵力。
但是,它的西南方,一直到海岸线,都没多少兵力,只要打败高丽的水军,就能够长驱直入,抵达苍岩城。
苍岩城确实不好攻下来,但是,只要拿下它,那么西边的渊盖苏文就失去了东边的退路,甚至被两面夹击。
而高建武就算能放下这么多年大战的仇恨,统一战线抵抗大唐,他的兵力也没法经过苍岩城。
苍岩城处在交通要道,要想绕开苍岩城,就要多走两天的路程。两天时间看似不长,但是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了。
现在难的就是如何拿下苍岩城,拿下后如何守住苍岩城。
由于高丽的前车之鉴,李世民并不打算分散兵力,打算以纯粹的数量质量碾压了渊盖苏文。也正因为如此,拿下苍岩城的重任就安排到了龙牙军身上。
一千二百人,在国家级的战争中,是很难翻起大浪的。苍岩城的守军大概只有一万人,说实话,在李世民三十基数的火药武器许诺下,冷锋并不觉得攻下苍岩城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但是难就难在拿下后怎么守。
一千两百人守住一个城池那就是做梦,所以冷锋把东海水军要了过来,顺便把李世民的“三十”变成了“六十”。
六倍的全武装,在有船运输的情况下并不会成为太大的负担。六倍的火药武器,就算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两方面的进攻,冷锋也敢在城内睡个好觉。
坚城+火药武器无敌!
“信我,咱们这一趟,绝对能行。退一万步讲,就算咱们打不下苍岩城,不是还可以撤退嘛,只要咱们撤回到海上,难道高丽军队还能游泳过来打咱们?”
听着冷锋的劝解,张亮心里也出现了信心。暂且不论这次的任务有多么凶险,身陷囹圄,力抵两边压力,只要最终能够坚持下来,那功劳绝对是巨大的,绝对能够排进功劳排行榜前三。
这样的功劳,足够让他让他转职成为实权的国公了吧!
没错,张亮虽然是“勋国公”,但是因为他这个人胆小,干过好几次阵前逃跑的事儿,到现在还是一个守着几条船,几千人,混吃等死的虚权国公。
要不是他有咬紧牙关抵抗无数酷刑保守李世民秘密的功劳,早在贞观初年那段时间的“朝廷减肥”中就被撸成侯爵甚至是伯爵了。
这一次的高丽战争,让他闻到了飞黄腾达的味道,刚好,他竟然被熩国公挑中,作为副属参与到高丽战争中。
张亮觉得,自己翻身的机会,或许只有这一次了!
“拼了!熩国公,承蒙您看得起我,选我做了副属,这次玩命的任务,我就跟您干了!”
冷锋微微一笑,说“你有信心就好,召集你的船队先租用民船来长安运输物资吧。”
张亮疑惑道“熩国公,您不是说要明年开春以后进攻高丽吗?为何咱们现在就准备物资?”
冷锋很无奈,他能说他实在看不起东海船队那几条破船吗?就单看张亮回京坐的那条船,就知道东海水军的船,绝对也是河船稍稍改造一下就进了海。
这样的船,连一些海商的船都比不上,凭什么承担“军舰”的名字?
说实话,这样的船,冷锋都怕撤退的时候没被高丽人射中,它自己就漏水沉了。
刚好岭南冯盎那里的造船厂造了第二批海船,冷锋就直接让李世民出点钱买了下来,还在登州建立了一出新的造船厂。
等把火药武器和军器都运到登州后,先着手给那些海船改造一下才是正理。
“多余的话你就不要问了,赶紧让你的手下行动起来吧。哦,对了,因为你们也要参与守城的缘故,你那些手下分批来长安,我让龙牙军的士兵教他们怎么用火药武器,不用箭无虚发,只要懂点火后射出去就行。”
。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613章 登州致富
目前火药武器的使用已经普及到了普通军队身上,或许他们大多数人没有亲手点燃过火药武器,但是他们至少都知道怎么用。
但是东海水军却从没接触过火药武器,冷锋可不想到时候这些蠢货拖了龙牙军的后腿。
远征高丽的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借着秋日最后一段不结冰的日子,冷锋带着六倍基数的火药武器顺着水道东去,一直抵达登州。
龙牙军和东海水军的行动没有公布,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冷锋的打算,余下的只知道熩国公是去登州巡查海关。
登州的造船厂里,张亮见到了冷锋口中的“真正的海船”。见到海船的一瞬间,张亮恨不得跳过去亲吻它的甲板。
这才是真正的海船,或者说这才是真正用于战争的军舰啊!
高大的船跟他的船比起来就像开天辟地时的巨人,清一色的檀木,比一般的木材更加耐腐蚀,撞角是包着铁皮的铁木,单是看着都感觉到了一股肃杀的味道。
张亮毫不怀疑,这样的船,哪怕到天涯海角,也是最可怕的船。
根本没有船能够比上这船!
看着张亮大惊小怪的样子,冷锋不由得拍拍他的肩膀“怎么了?这样的船就让你惊讶了?我跟你说啊,这个船只是一个坯子,不武装强化一下,怎么能真正用于战争呢?”
“还要武装?”
张亮傻眼了,目前这船在他看来就已经足够用于战争了,粗大的撞角,估计只要扯半帆,就能把敌人的蚱蜢舟撞成两截,再加上它船身高,跳帮作战占据着天然的优势。
张亮实在想不出它还有什么地方能够改善。
冷锋点点头“自然要武装,我要的可是让敌人的舰船消失在咱们的视线尽头,什么跳帮作战,那是野蛮人才干的事情。”
随着冷锋一声令下,公输家族和惊雷司、军器监的工匠们开始了对海船的改造。
什么时候冷锋设定好的改造都完成,它才配叫“战舰”。
走出造船厂,冷锋对尾随着的登州刺史周骄说“今后造船厂将是登州守卫最严密的地方。这次跟我来的工匠,有一部分会留在这里,负责军舰的改造和维护。虽然这样说有点不近人情,但是方圆五十里以内,我不希望有人家。
至于他们搬迁的费用,我可以出。”
周骄点了点头,这种重要的地方,周边确实不适合有平民的存在。就算是强制要求平民搬走,他们也得搬走,如今熩国公愿意给百姓出搬家费,那就更好处理了。
登州位于海边,特产就是海货,唐朝人吃螃蟹的办法就是拿糖腌,吃鱼就是直接煮,至于海参,就没多少人吃。
河运没有发展好,就导致登州的海货没法运到别的地方,再加上登州一般都是盐碱地,种庄稼很难得到收成,所以登州是大唐有数的穷地方。
一顿海鲜过后,周骄不好意思的向冷锋拱手道“熩国公,下官知道您有陶朱公的本事,随便说几句话都能变成金子,不知道对于登州您有什么指点的地方吗?”
说完,他还奉上了一盒驳杂的银块。
登州还没有设立银行,本土也没有什么大商人,所以新式的钱币还没有扩散到这里。
看着盒子里驳杂的银块,冷锋叹息道“这些银子,是登州百姓凑出来的吧!”
早在来登州以前冷锋就调查周骄的履历,他是个不错的好官,不可能贪污。此时他能拿出这么多钱,只能说明是众筹来的。
周骄苦笑道“是的,下官相信您一定有办法。”
办法嘛,自然是有的。
冷锋从盒子里拿出一块银子,说“只不过是几句话罢了,这个价钱就够了,余下的你送到造船厂,让他们制造一些雪橇。”
“雪橇?”
周骄一脸疑惑,说登州致富的事情呢,跟雪橇有什么关系?
张亮喝的半醉,见周骄一脸疑惑,就说“跟你说什么,你照办就行了,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冷锋瞪了张亮一眼,然后继续说“登州的特产不过是海货一样,但是受制于河运,没法保证新鲜。这个问题,放到冬天就能解决了,只要把海货冰封起来,就能运输到内陆。
冬天的时候河道会结冰,船只没法通行,但是雪橇就没问题了,结冰的河道就是你们的坦途,一个雪橇就能运输大量的货物。我再给天下楼写一封信,让天下楼最先出售和海货相关的菜,很快,你就会发现,你们登州的海货,在长安周边绝对能卖出大价钱!”
“天下美食出天下楼”,这是目前流传最广泛的一句话,天下楼时不时会放出一些菜的菜谱,只要天下楼放出一个菜,民间短时间里就会特别流行这个菜。
冬天捕鱼困难至极,运输也困难之极,在这两样的影响下,登州冬天运到长安周边的海货,绝对可以卖一个好价格。
周骄心里一盘算,发现这个办法还真的可行啊!
冬天捕鱼虽然危险,而且费事,但是捕一批用于发卖还是可以的。以往,人们都拘束于“冬日不捕鱼”的习惯,从没想过冬天的天气,就是天然的保鲜啊!
有寒冷作为保护,登州完全可以以海货跻身中原的商场。
想到这里,周骄离席起身,整理衣冠后一礼及地“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下官代表登州的百姓,拜谢熩国公的点拨!”
说完,似乎还要下跪?
冷锋一挥手,二狗子扶住周骄,没有让他跪倒。
“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周刺史这样就过了,如果要感谢本官的话,记得给天下楼送货打打折扣就是!”
周骄连连点头“一定的,一定的,别说打折扣,就是白送,下官也心甘情愿啊!”
决定了,第一批的海货,绝对要无偿送给天下楼。
只有天下楼为他们打响名号,他们的海货才能更容易的卖出去啊!
海鲜宴结束以后,冷锋给老元写了一封信,信里记载了炸带鱼等海产品的吃法。
只要天下楼推出新菜品,那些老餮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尝试尝试。
。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614章 这也不是无敌
天下楼的菜虽然好吃,但是也贵,尝试了登州的海货后,食客肯定要第一时间看自己家能不能制作,满足平时的口腹之欲。
这样,登州的海货,绝对就会热销。
眼下已经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