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魏征回班后,冷锋刚要站出来,却又被房玄龄抢了先。
房玄龄觉得文院教导的制表方法,很适合推广到大唐各地州府。
这样一来,像税收什么的,就能比之前好计算很多。
李世民也见过制表,觉得这种方法很合适,就准许了房玄龄的建议,并下旨要求文院制作一个制表教学的文案,发到大唐各地。
等老房回去坐下后,这回终于没人抢了,冷锋站了出来,可是没等他启奏,李世民就说话了。
“哦,对了,诸卿,今后担任兵部尚书的将会是熩国公,朕都忘了下圣旨,真是的!”
房玄龄等人立刻站起来对着冷锋拱手庆贺,冷锋也一一还礼,这一番下来,就把他累得够呛。
等还礼完毕后,冷锋说:“陛下,我想问你一件事。”
就这话一出,众人就都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虚汗。这是在朝堂,这位狠人,不仅自称“我”,还对皇帝称呼“你”,真是可怕。
李世民却早已经习惯了冷锋的称呼,他点了点头:“你问吧。”
冷锋拱手道:“敢问陛下,你觉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李世民点点头:“有道理,任何大事的变化,都是小事堆积起来的,先贤的道理,都充满了大智慧。”
见李世民点头,冷锋就质问道:“那为什么,边境一年一换防这样明显是错的做法,却没人指出?试想,要是草原人趁着换防的时候进攻,新去的将士对对付草原骑兵的办法还不熟练,那不是自减战力嘛!”
李世民道:“朕也知道,但是,草原煎熬,将士们在那里生活就是受罪,朕也带兵守过草原边境,自然知道那里有多难熬。”
冷锋撇撇嘴:“草原难熬,不外乎吃的都是肉食,吃不到蔬菜而已,只要朝廷给边军供应蔬菜,不就可以了吗?”
长孙无忌出班说:“熩国公,你可曾想过,给边军送蔬菜,可要靡费多少人力物力?只因口腹就这样靡费?
这之间的消耗,还不如扩充一下编制,给边军增加一点兵甲呢!”
直到长孙无忌站出来,冷锋才想明白朝廷为什么明知道这样自减战力,却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就是怕花钱!
往草原边境送蔬菜,其靡费肯定非常惊人,朝廷舍不得这么多钱,宁可一年一换防。
虽然也算是给将士们考虑一下了,但是,依旧让冷锋无可奈何。
想了一下,冷锋才说:“反正我觉得这种自减战力的方法不可靠,实在不行,那就我出资送蔬菜给边军,边军的换防改成三年一次吧,而且是一次换防一半!”
整个朝堂里的人都用奇怪眼神看向冷锋。家与国,从来都是两回事,就是皇帝,也不会轻易拿自己的私产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
这一位,就不知道这一点嘛?
李世民也被冷锋这话逗笑了,他连连挥手:“熩国公为国担忧的心情,朕是知晓的,可是这件事。。。。”
“这件事,要么朝廷出钱,要么就我出钱,反正我钱多,我出的起!将士们在外面戍边,家里可能连衣冠冢都安排好了,这样,还不够资格改善一下口粮?”
冷锋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偏偏这么说了,就是要羞一羞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负责朝廷财政的人。
抠钱眼都抠到了将士们的口粮上面了,处处省钱,也不见国内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长孙无忌笑道:“熩国公不要胡搅蛮缠,这件事。。。。”
冷锋看向李世民:“你觉得我在胡搅蛮缠吗?”
李世民忍不住沉思起来。
以他对冷锋的了解,他从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他这么说,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冷锋也去过两次草原,应该对那里很了解,他既然说只要送蔬菜就能缓解将士们的煎熬,那就应该是可以的。
至于他不看别的地方的边防,偏偏这么看重草原。。。。
李世民问道:“熩国公,按你的意思,周边国家里,咱们从现在起,就要重点提防草原?”
冷锋点了点头。
大唐周边的国家很多,对中原入侵最频繁的,就是草原。
不知道几百年后,某个懦夫朝代,不就是被草原民族给终结了?
更何况目前,突施突利受了重创,逃回西突厥。
有他们的加入,西突厥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抛却火药武器不提,他们是唯一能够跟大唐直接叫板的。
………………………………
第572章 要权
这个时候,军方有了能够直接说话的主心骨,就都活跃了起来。
李孝恭站出来说:“陛下,咱们的火药武器,在对付草原人的散乱阵容时,是最吃亏的,咱们除非把边境城池的城墙都连接起来,建立一座新的万里长城,否则,今后和草原的战斗,还是不可避免。”
冷锋说:“建立新的万里长城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实证明,单纯的关隘,不足以抗拒敌人。只有在人心里建立万里长城,才能够让大唐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话说得好!”
魏征忍不住连连鼓掌,他出班说:“陛下,臣附议!只有让边境的将士们都过的好一点,才能加强他们的信心!”
老魏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官,作为言官,他算是不文不武,因为不管文官武官,都很怕他。
李世民想了想,发现冷锋说的居然很有道理,他忍不住看向李靖:“卫国公,你怎么看?”
要是李靖这个墙头草都支持冷锋的话,他也就准了。
李靖站起来说:“陛下,您曾经也是统帅,安不知将士们为什么冲锋陷阵,百死无怨?”
战场都是要死人的,但是很少听说大唐那个军队因为死的人太多就崩溃了。
将士们冲锋陷阵,不仅仅是因为为了身后的父母儿女,更多的是因为统帅,或者说朝廷、势力。
只有能让他们产生归属感的地方,他们才能全心全意的效忠。三国时期,为什么蜀国就能比魏吴得到更多能人的支持?因为他们能够让效忠的人,得到归属感。
李世民点点头:“既如此,那就准奏,今后边军三年半换防,每月还要定时补给蔬菜,所需费用,均由国库负担。”
李世民这话一出,武将这边顿时个个眉开眼笑。
不知道熩国公是怎么成了兵部尚书的,这实在是太妙了!单单今天这一次,就给军方争取到了福利。
等拟旨的官员离开以后,李世民疑惑的看向冷锋:“你怎么还站在那?”
冷锋迟疑了一下,还是说:“还有一件事,就是今后关于军方的制度定制,我想成立一个参议团,只有这个参议团通过后,再具体实施,如何?”
这话一出,群臣大惊,李靖刚想坐回去,蹲到一半就一屁股砸到了地上。
卧槽!
他们听见了什么?
虽然话里没有,但是意思不就是跟皇帝要权力?
李世民也被冷锋吓了一跳,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冷锋笑道:“三个臭皮匠,抵得过一个诸葛亮,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让政策决定的完美。虽然你曾经是统帅,但是也不能保证你所有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啊。”
李世民迟疑了。
因为他曾经是统帅,而且兵部尚书的任职一般都是文官的缘故,所以他习惯了自己制定军方的一些政策。
然而,此时冷锋却直接跟他要这项权力。。。。
皇权就是中央集权,他巴不得自己掌控的权力更多些,臣子的权力更少一些,但是偏偏此时跟他要权力的是冷锋。。。。
给还是不给呢?
今天他看到冷锋居然很认真的干起了兵部尚书的活儿,是很高兴的,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想让冷锋彻底成为朝堂的一员。可是放权,这件事,还是不能轻易就能答应的。
“这件事,容后再议,你先回去吧。玄龄,三泉县新县令的人选,你想好了嘛?”
这就算岔开话题了,冷锋微微一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去。李世民的反应在他的设想之内,跟皇帝要他的权力,不可能这么简单。
房玄龄站起来说:“陛下,臣已经想好了,臣的一个远房侄子,曾经在扬州当过小吏,对水运一道很精通,很适合成为三泉县的县令。”
房玄龄这是明目张胆的内举不避亲,但是他的面子还是在那里的,李世民并不抗拒,点头说:“那就他吧。”
普通的朝会很简单,一般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当没人再出班启奏后,李世民就直接宣布退朝,不过,他却让冷锋到御书房见他。
等李世民一走,武将们都围了过来。
程咬金大笑道:“没想到成了兵部尚书的居然是你,这下好了,你和陛下的关系好,咱们军方也能在朝堂多说几句话了。”
李靖则说:“你刚刚跟皇帝直接要权力的做法,有点不妥,或许你可以纠错,但是这么直接要。。。。”
冷锋摇摇头:“这个没什么,你放心吧。”
和军方的将领们告辞后。冷锋跟着无名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的桌子上,就摆着一盘花生米,皇宫里的厨子还开创性的给花生米裹上了一层鸡蛋面粉脆皮,看起来居然还不错的样子。
李世民招呼冷锋坐下后问道:“朕知道你想在兵部干出一点成绩,但是你不知道,权力放出容易,收回却很难吗?”
作为皇帝,李世民对权力的分散是特别抵触的。
事实证明,很多朝代后期的皇权中落,都是因为皇帝的话语权被削弱了很多,甚至会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
冷锋无奈道:“所以我才说成立一个参议团啊,这个参议团的人员,还不是你说了算,你只要掌控任免权别的你还怕什么?
虽然你之前曾经率军多方征战,但是,时间是流逝着的,你之前的想法,未必就适合现在。就像火药武器的应用,你选择整个大军均摊,但是,其实只有把火药武器集中起来,成立一个专门使用火药武器的特战队,才是最能发挥它攻坚效果的做法。”
李世民想了想才说:“你可能说的对,朕对火药武器应用到战争确实不怎么了解。真想到战场上看看啊。。。。”
冷锋笑道:“可以啊,不是可以御驾亲征嘛!高丽现在正内战的火热,等什么时候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咱们就征战高丽,一次出动,怎么也要把乐浪四郡拿回来才行。”
李世民苦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当皇帝的,就得待在皇宫里,平时出个宫都有人上谏说朕这是肆意胡为,更别说御驾亲征了。”
………………………………
第573章 一模一样的批复
当皇帝并不是那么顺心的事情,可以说他是世间最快乐的人,因为这个时候任何的王、皇,都是取天下用于自身。
而他也是不开心、不自由的,因为他只能被各种原因束缚在皇宫里面无法动弹分毫。
御驾亲征这种事,还真的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
冷锋无所谓道:“那就要靠你自己想办法了,反正三五年内,高丽是咱们必须对付的对象。”
冷锋站起身,离开了御书房,走到门口时,他回头说:“参议团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啊!”
李世民随便答应了一声,其实他整个人都沉浸在幻想里面无法自拔。
不止一次他做梦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沙场饮血的年代,更何况高丽,实在是一个适合他御驾亲征的国家。
曾经隋炀帝三征高丽,不仅没有缓和国内的矛盾,反而因为三次远征的惨败而加速了隋朝的败落,一时间群雄并起。
百万大军征一小国而惨败,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对着隋炀帝骂骂咧咧的李世民,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也失败了三次,不比杨广少。
唯一的区别,或许就是最终他成功了。
结束了朝会,是朝廷官员用午膳的时间,好多要在自己官署干活的官员都会留下来吃饭。这顿饭是朝廷出的钱,所以。。。。
也就别想着它的味道有多好!
看着碗里的白菜豆腐,冷锋无奈的放下碗。
白菜豆腐这种最廉价的菜,他没什么抵触,但是,就不能多放一点盐吗?这滋味,怎么吃?
丢掉饭碗给茶房收拾,冷锋决定到唐俭那里蹭一顿。
在他认识的人里,唐俭是最能吃的之一,三天两头的天下楼就能收到来自唐俭的外卖订单。
今天的鸿胪寺很热闹,想不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侧厅的桌子上,伙食还很精致。
房玄龄见冷锋过来,就对唐俭笑道:“得了,又来一个蹭饭吃的,茂约,你的米饭够不够?”
唐俭笑道:“自然是够的,来来来,今日正好都聚在一起了,咱们也聊聊。”
房玄龄和杜如晦可不是来蹭饭吃的,他们有正经事找唐俭。
四人边吃着饭边说话,把食不言的古训丢到了天边。
“大唐周边外出的商路大概也就这几处,余下的,虽然也有,但是形成不了规模,也就没必要去查看。”
杜如晦和房玄龄也收到了要巡查各地,然后制定新商律的消息,这俩人把第一个目标定在了通外的商路上。
各地都有商业活动,但是最获利的,还是对外贸易。毕竟在大唐很简单的瓷器、茶叶、还有玻璃等东西,只要运出去,那都是天价。
“就是这样,目前商业里最暴利的当属对外贸易还有。。。。你的天下楼,所以老夫觉得,还是先针对这两样制定一下规定比较好。”
出乎老房预料的,冷锋对他的直接并没有抵触。
“这个自然,天下楼干的就是暴利的买卖,我称呼它为奢侈消费,也就是花钱买痛快。当年要不是我要求对天下爱楼征收最终成品税,朝廷连毛都捞不到。”
大唐征收实物税,一块猪肉,不管做成红烧肉还是糖醋里脊,收的都是猪肉的十二分之一的税。
那点钱,简直难看死。
“要征收就要狠一点,我看成品的十分之一就很不错,也不会逼的商人提高价格来涨利润。”
房玄龄和杜如晦面面相觑,这冷锋是不是没有懂他们的意思?他俩之所以这么明说,就是给冷锋一个面子,让他赶早改变一下天下楼,不要站在风口浪尖上。TV首发
或者找皇帝走走门路,少收一点。
毕竟,那可都是钱啊!
然而。。。。这位怎么有一种要自切一刀的感觉?
冷锋笑道:“你俩别这么看我,反正我觉得这种纳税很妥当,并不觉得多。”
有的时候,钱太多也是一种苦恼,比如冷锋现在,根本数不清自己有多少产业,只是机械的在账簿最后面签个名就好了。
这么多的钱,冷锋一时半会竟然不知道怎么花出去,就是张围也经常来他们家提醒他,银行里存了你家太多钱了,你想办法花花啊!
积财太多,也会引来祸患,所以前阵子冷锋甚至把老元买下来的那块地,便宜卖给文院盖高楼,收租子。
那块地就在文院对面,随着文院的发展,今后那里必定成为最值钱的地皮,冷锋都不敢想能有多少收获。可能就是冷竞玩命的败家,也败不完。
唐俭忍不住说:“其实熩国公这是以退为进,也是为人先,。天下楼带头改变,接受商律的变化,其它的商人还能怎么说?”
二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了!
定好大唐边境各处巡视的先后顺序后,三个人才乐陶陶的告辞,谁不是还有一堆奏折需要处理。唯一悠闲的可能就是冷锋了,因为有杜如晦的帮助,再加上他眼界够宽,所以各地兵部的文件他都能处理得出来,只有寥寥几个才做好标记送给皇帝批阅。TV手机端/
挺简单的活儿嘛!弄完所有的文书后,冷锋就哼着小曲出皇城回家,虽然现在他当了兵部尚书,但是他还是不打算把家迁到长安城里来。
。。。。
李世民是劳累的,他刚刚处理完积压的奏折,新的一摞子奏折就又送到了他的龙案上。
无奈的把各处的奏章分开,但是当他分到兵部的奏折时,却发现往日高高一摞的奏折,却变成了寥寥几本!
这是什么鬼情况!
把别的奏章丢到一边,李世民先看兵部的奏章。
奏折上详细标注了那些是他不能决定的,哪些是他犹疑不定的,仅有的几处批复,都特别的精彩。
看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找无名去兵部再拿一些奏折来看看。
他发现冷锋和他批复的简直一模一样。
“奶奶个腿!这点破事以后别写奏折,等回京述职的时候再说。”
“特娘的,不过是几个小部落,怕什么,他敢组织马贼,你就拿他们祭刀,朝廷不给你们算功劳还是怎的?”
()
………………………………
第574章 慷慨大气的上司
。。。。
每一句的回复,都仿佛市井无赖一般,动辄就骂娘奶奶腿的。
这些话,搁杜如晦身上是断然不可能写出来的,但是冷锋偏偏这么写了。
其实啊,给文官写回复,就要文绉绉,给武将写回复,就要直白骂娘。这一点,冷锋似乎很清楚。
把所有的批复看了一遍以后,李世民看向为他送来茶水的皇后:“观音婢,你说的不错,冷锋这个人,真的很适合当兵部尚书。”
皇后笑道:“妾身也就随便一提,您怎么就真的信以为真了?”
李世民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皇后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因为害怕有人说她后宫干政,给他提建议的话,都是当时说,过后就不承认。
但是不得不承认,长孙皇后的很多建议,对他都有特别大的启发。
皇帝还要批完奏折才能和皇后腻歪,但冷锋已经和刘淑雯腻歪到了一起。
如今两个人也算是子女双全,冷锋觉得很知足,但是刘淑雯却觉得两个孩子太少了,谁家的主母不是五个六个的生?
可是,自从冷竞过后,她的肚子就像失灵了一般,再没了动静。
这让她很是恼火。
可是孩子这回事,根本就急不得,所以冷锋总是给她开导顺便奉上一夜劳累。
第二天一早,冷锋是被儿子女儿给鼓捣醒的。两个娃娃在冷锋的要求下都没有养成熬夜疯玩的臭毛病,总是日落就睡,日出就醒。
每天的晨练并不可少,但是在冷锋伸展了一段时间的身体过后,却不由得揉揉有点发酸的腰。
冷竞看到了老爹的动作,忍不住问道:“爸爸,你那里是不是疼啊!”
“爸爸”的称呼,是父子父女三人之间的秘密,只有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他俩才会喊。
冷锋闹了一个大红脸,无奈道:“爸爸这是累到了,昨晚和你娘亲一起给你们造小弟弟小妹妹来着。”
“造?”冷竞瞪大了眼睛:“爸爸,你也教教我怎么造呗?”
你还这么小,怎么教?
冷锋只能叉开话题说:“你还小,现在吃饭才是重要的,走,吃饭去。”
顺利的骗了两个小的吃饭之后,冷锋就骑马“上班”。
兵部的事情不比别的地方少,最恶心的就是好多将领都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说的云山雾绕的,全靠猜才能明白他们的意思。
没办法啊!他们都是一些粗人,能够认识几个字,就已经算是同行里面的翘楚,指望他们说明白话,委实有点难。
还是武院好,那些小崽子至少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比如眼前的这一个奏章,就很让人开心。
奏章的署名是邱明,西南的一个将领,但是奏折上那苍劲有力的字,却分明是唐瑾写的。
唐瑾觉得吐蕃人近期不敢下高原,想要调到草原戍边一段时间。
这个自强的家伙,凭借自己的勇猛和机智,得到了西南所有将士的崇拜,现在已经积功到了致远校尉的等级。
别的武院毕业生虽然也混的风生水起,却怎么也比不上他。
这小子,如此急切的想要去草原,那就一定是还想证明自己。
冷锋笑了笑,这种看着自己弟子知道上进的感觉真的很不赖。
拿起笔,冷锋写下:“兔崽子,现在你家院长大人是兵部尚书,所以你的要求老子答应了,但是去草原之前,先滚回长安待一段时间,也给你的学弟们立一个榜样。还有就是,院长我的三棱刺枪快要生锈了,你拿去上战场,给它尝尝血。。。。”
奏章空白的地方被冷锋写满以后,冷锋才想起没地方盖大印了,只能在表皮盖了一个,顺便写上快递常见的话:“这人是我徒弟,你们抓紧送!”
皮一下很开心,可是当冷锋看到东北胜州的奏折后,却乐不起来了。
胜州的奏折表明,渊盖苏文居然一改颓势,狠狠的赢了高建武几场。
这可不行啊!
冷锋支起下巴,高丽那里,只有让他们不停的内战,消耗国力,大唐才好捡漏。要是渊盖苏文赢了。。。。
老天,率领高丽三次击败大唐的,就是这孙子。
在这个奏折上重点标注好以后,冷锋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夹进奏折,放到要给皇帝的奏折堆里。
一人处理完兵部的奏折,已经是中午,茶房已经知道了这位新的兵部尚书是哪位神仙,恭恭敬敬的进来说:“尚书大人,天下楼送来了一个特别大的餐盒,小的给您热了一下,您看?”
冷锋伸伸懒腰说:“去多带回来几碗米饭,让左右公事房的侍郎什么的,都过来吃顿饭。”
虽然当了兵部尚书,但是冷锋对自己的手下还都不怎么了解,怎么也得认识一下。所以,他特意让老元送了一顿不错的小宴席过来。
兵部有左右侍郎,杜如晦成了暂时的右侍郎,左侍郎是一个叫长孙和的家伙。
看到他这个姓氏,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长孙无忌身上。
都说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风起云涌,冷锋算是见识到了,长孙无忌的族人,都钻到兵部来了,还占据了这么明显的一个位置。
李世民断然不可能糊涂到给外戚大权的,莫非?这家伙是在钓鱼?
也不是不可能哦!
看着桌子上的美食,小吏们都快把口水流到地面上了,但是杜如晦却对此很担忧,说:“熩国公,你该不会是想把每天的午饭都搞成这个样子吧!”
作为天下楼的主人,冷锋一日三餐都吃大餐都不是问题。
冷锋摇摇头:“这个是不可能的,也就一周一次,一周你们知道吧,就是文院建立的五行阴阳七天计日方法。只要这七天内,你们没有在公事上出差错,而且都完成的很出色,我就请你们到天下楼大吃一顿,酒都随便喝。
兵部我头最大,所以你们不必担心别人指责咱们什么的,我都给你们担下来,怎么样?”
有一个慷慨大气的上司,才能调动下属的激情,冷锋的办法很奏效,中午的饭过后,所有人都干得比平时更加卖力起来。
………………………………
第575章 钝化
兵部的变化瞒不了其余的三省五部,大家虽然羡慕兵部的福利,可是敢于向上官提出意见的,终究没有。
这些年来房玄龄从一开始的兢兢业业变得有点和事佬的感觉,继兵部以后,老房的中书省也加了聚餐福利。
这样变化的结果就是,李世民发现自己要处理的废物奏章居然越来越少,只有真正需要他决策的,才会送到他的龙案上。
当深秋来临时,冷锋向李世民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要求给北方边境的士兵都配上棉裤棉衣。
这又是一个非常让朝廷肉疼的要求,不过在冷锋的坚持下,这个政策还是得到了同意。
一时间,军方的将领们更加庆幸是冷锋当上了兵部尚书。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和冷锋在经过两个月的商议以后,才决定了今后周游大唐的路线。
起点就是草原,第二站是敦煌。
当兵部尚书的日子还是有点乐趣的,至少,冷锋可算是把满大唐的将领都骂了一个遍。不过,没人因为这个对他生气,反而都期盼着这位新的兵部尚书多骂骂他们。
没见草原的将领被数落的狗血淋头后,撞大运的得到了朝廷的御寒补给?
再又写了一篇骂人的话后,冷锋把毛笔洗干净,搁进盒子里。今天是腊月二十二,过了今天,朝廷官署就要封笔休年假了。
茶房走进来把已经干了的茶水重新注满,问道:“尚书大人,他们都托小的问您,这周不满六天,还有宴会吗?”
冷锋点点头:“有的,只不过这一次我问了别的官署,恰逢封笔,咱们三省六部一起聚会一场,然后回家过年去。”
茶房顿时乐了起来,下去给众人传达这个强大的消息。
三省六部的官员小吏何止几百,所以天下楼这一天被彻底包场,专门供朝廷官员狂欢。
冷锋没去,因为这一天恰好有个家伙回长安,他得亲自接见才好。
武院的院长办公室内,一个面庞带着还没消退的红晕的小伙子探进了头。
冷锋笑道:“进来吧,让我看看武院最值得骄傲的毕业生是个什么模样。”
唐瑾钻进来,走到冷锋身前的椅子上坐下,嘿嘿直笑:“院长大人您就不要捧杀我了,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还不清楚?”
冷锋推给他一杯茶,唐瑾一仰脖就喝干,从西南赶回长安,他几乎是昼夜兼程的。
“该骄傲的时候,还是得骄傲,武人嘛,目中无人才是应该的。你以为你这样的成绩,一个致远校尉就能匹配?还不是皇帝怕你升的太快,变得浮躁。”
冷锋又给唐瑾倒了一杯茶,想了想,干脆把茶壶直接递给唐瑾。
唐瑾也不矫情,对着茶壶吹了一壶。
喝完水,唐瑾长舒一口气:“这个学生还是知道的,院长,你看我什么时候去草原比较合适?”
冷锋摇摇头:“不去草原了,我准备把你安排到胜州去。”
“胜州?”唐瑾跳了起来:“院长,胜州可是高丽边界,再说了,现在高丽内战,根本不可能和咱们大唐打起来的。那我。。。。”
冷锋坐回椅子上笑道:“谁说胜州就没机会获得功勋了?戍边的功劳,在哪里都一样。在胜州虽然目前没什么事可做,可是谁能保证以后也没什么事情做?你等着吧,最少三五年,最多七八年,咱们大唐必定会对高丽发起战争。
这一次,将会是灭国的战争,灭国啊!这样的功劳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分一杯羹,岂是草原上一些小马贼能够比得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