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一脸委屈的李承乾,李世民的心不知不觉的错漏了一拍,在东宫里的李承乾,可不会像这样用类似撒娇的语气和他说话。

    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虽然严格教育孩子,却也喜欢孩子们对他撒娇,因为这样能够让他记起来自己不仅仅是个冰冷的帝皇,还是孩子的父亲。

    想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问“承乾,你和父皇老实说,你是不是讨厌住在东宫”

    “”李承乾没想到父皇会这样问他,忍不住点了点头“是的,东宫那些属官,除了让我严于律己,就是教我怎么对付自己的兄弟。父皇,青雀和李恪都是我的兄弟,我不想把他们当仇敌对待”

    燃武阁 u


………………………………

第420章 农商替代(还债更)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李承乾这话是发自内心,又何尝没有戳中他的内心呢

    自古以来,皇权就是宫斗的中心,立太子、废太子,选来选去,谁也不知道最终能够做皇帝的是哪一个。  更多好息王李建成,如果不是压迫他太紧,他也不会撕破情面,兄弟之间倒戈相向。

    他的兄弟情是不圆满的,所以他一直希望自己孩子的兄弟情能好些,手足相残,自古以来都是人间惨剧。

    看着李承乾,李世民点点头“既然你觉得东宫那些人野心太大,那就换人吧,你自己决定人选。到时候给朕上一道奏章就好。”

    更深层次的话他没说,也不想说出来。

    门口有一辆小车探进头来,看到小车,李世民本来有些郁闷的心情瞬间开朗了。

    是冷月舞,准确的说是刘淑雯三姐妹推着小车里的冷月舞钻了进来。

    李世民走过去,熟练的拉开盖蓬,看了看里面的孩子,这半年来就皇后时常来看看,他公事繁忙,一直没得到空闲。

    冷月舞现在的小脸圆嘟嘟的,看起来特别喜人,李世民本就喜欢丫头,后宫里的李丽质在他撑腰下都快掀地皮了。

    中文網

    抱起孩子,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等人说“这丫头,比豫章都受宠,冷锋那天居然对朕说什么,什么这丫头喜欢的人,他才会同意。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抛置于脑后了。”

    房玄龄笑了笑,皇弟家的公主、皇子可都是联姻的资源,平常大臣若是能和皇家结亲,就相当于和这个国家结亲,这可是一种很直接的认可。因此,几乎所有朝臣都眼巴巴的等着后宫的喜讯,皇后嫡女不敢想,普通公主总要给自家捞一个吧

    把自家女儿嫁给皇子做王妃,虽然没有直接的效果,但是也有联姻的作用在里面,人人都盼求。

    可是到了国公这里,居然变了样,变成了皇帝一心想着联姻,国公却不怎么搭理皇帝。

    真是奇葩

    刘淑雯看了看太阳,才对皇帝说“陛下,拙夫睡到现在也差不多了,我这就去叫醒他。”

    李世民点点头,说“直接让他来餐厅就好。”

    冷家的厨子和天下楼是一脉传承,因为量小,制作的东西还特别精致,比如盛着肉丸子的盘子里,就有一条用黄瓜头雕刻出来的青龙,看起来栩栩如生。

    李世民盯着青龙看了很久,咽了一口口水,对老李说“这厨子是让朕吃同类呀”

    老李摇摇头“陛下,您是九五之尊,就是在龙里,也是身份最高贵的一个,只不过吃一条黄瓜做的龙而已,不算什么。”

    唐朝的饮食不仅没有发展到宋朝那样丰富多样,就是装饰也没有。食客只要你的菜味道足、吃得下、量足够就可以,谁会在意装东西的盘子是不是有装饰

    那条黄瓜雕刻成青龙后还冰镇过,再撒上荔枝粉,吃起来凉爽可口,再搭配上最爱的肉丸子,李世民对这个厨子评价很高

    李,这厨子就送到皇宫来吧,朕很喜欢他做的东西。”

    老李点点头,皇帝开口要人,能不给嘛

    一个爽朗的声音传了过来“该死的,我家的厨子你也觊觎,居然要挖到皇宫。”

    李世民知道来人是谁,不等他进屋就说“能成御厨,是他祖上积德了,你以为御厨那么好当的不信你跟他说朕要让他当御厨,你看看他会不会晕过去。”

    冷锋走进餐厅,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没办法,不管谁家,皇帝来了以后,主位就只能是皇帝的,你是家主也只能坐一边去。

    坐好后,冷锋看了看李世民说“厨子会不会晕过去我不知道,看了我的信,你有没有晕过去”

    李世民摇摇头“朕没有,无忌坐倒了,玄龄差点抽过去,至于魏征魏大夫,呵呵,可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弄醒。”

    冷锋点点头,这个结果不出他的意外,李世民虽然说他没事,但是冷锋不相信他能见了“农无税”三个字而无动于衷。

    自秦始皇开始,“万世太平”就是所有开国皇帝的目标,李世民虽然不是正式的开国皇帝,但是大唐大片土地都是他打下来的,和开国皇帝也差不多。

    在能够让大唐“万世太平”的“农无税”面前,他能忍住不激动才怪了。

    见到信的主人,魏征赶紧问“冷锋,你说的农无税,真的可能实现嘛你确定不是逗我们玩”

    魏征瞪大了眼,攥紧双拳,大有一副你敢说逗我玩我我就拆了你家的架势。

    冷锋可不想被老魏拆家,赶紧说“当然不是逗你们,商业发展起来,就能取代农业是国家脊梁的现状,减轻农民的负担。”

    业能取代农业,成为国家之本这句话就有待推敲呀”

    房玄龄说话从来不说死,他没有说这件事不可行,就是说“有待推敲”。

    如今说起大事,就不可能吃东西了,四个人都放下了筷子,等着冷锋作出解释。

    冷锋没有放下筷子,而是夹起一根青菜,指着青菜说“这些事情很复杂,不是一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其中还有很多需要意会的东西,我先讲一遍,看你们能领略多少。”

    这是比拼智商了四个人都聚精会神的准备听冷锋说。

    收,是整合全国的微薄力量,聚集成一股大力量,用于军事、赈灾、皇帝王侯公爵的俸禄还有国家蟹政治运转所需,我说的对嘛”

    李世民点点头“是这样。”

    很奇异啊,明明朝廷以前就是这么做的,这都变成了潜在规则了,可是此时在明面上整理说出来,却给人一种很奇异的感觉。

    冷锋接着说“税收的主体是农民,所以说农民是国家的脊梁,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把粮食税收变成金钱税收,战时就像尉迟恭程咬金带钱买粮、拿钱犒劳士兵;发生灾情时,就近买粮赈灾不就可以嘛”


………………………………

第421章 目标:五姓

    这样确实可以”李世民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一场战争,将军追求的是功勋,而普通士兵,追求的是免税,或者封赏。笔砚阁 biyan。 更多好

    至于花钱买军粮,之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跟国库调粮食是一样的。

    去年的大蝗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远处多余的粮食带过来而已,虽然运费贵,但是提前的远水确实可以解决近渴。

    如果是连年有地方闹灾还好说,可要是接连五年风调雨顺,国库里的粮食反而容易发霉。

    出现灾情百姓苦,不出灾情国库苦,这是个很矛盾的事情。

    可如果把赈灾方式改成单纯的金钱赈灾,虽然百姓领赈济不变,可是却可以避免国库无端损耗粮食,何乐而不为呢

    冷锋见几人都点头,就继续说“咱们大唐印制铜板,要么是翻新,要么是根据农业是否丰收加印铜板,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主宰铜板印刷的,不一定只是农业一种呀。

    粮食可以吃,那蔬菜不也可以吃嘛,牛羊肉一样可以吃的。铜板的数量说白了,就是和有价值的东西等量替换,单纯的靠农业一种左右钱币的铸造,也难怪市面上还在拿着绢布当钱用呢”

    绢布可以当钱,这是冷锋来到大唐后为之笑场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其实就是铜荒。

    当然,还有存钱的。

    冷锋很不理解,唐朝百姓的理念,似乎铜板就是财富了,每家每户都习惯把铜板串起来,藏到家里的某个角落,最常见的是猪圈,平时就不花一个铜板,除非快要饿死,才会在猪圈烂泥里刨出钱罐子,拿去消费。

    包括老元老李,之前也有点这类型的思维。

    可是在冷锋看来,铜板只是“钱”这个概念的一种载体,是用来代表某种东西流动的,比如天下楼的菜品,你敢说它不是财富玻璃作坊堆砌着的玻璃,你敢说它不是财富

    这两样欠缺的,只是变成铜板的一个过程而已。

    冷锋的一席话,说得四人都有些混乱了,道理听起来确实是这个道理,他们也觉得对,可是把潜意识里的东西掏出来,摆在明面上分析,怎么就感觉这么神奇,神奇到难以接受呢

    李世民摇摇头,把那种感觉移走,对冷锋说“这些朕想想就能想明白,你还是先说一说农无税是个什么说法,商业真的可以替代农业嘛”

    冷锋点点头“为什么不可以农业收税,商业也应该收税才对呀”

    房玄龄伸出手“打住国公,商税也是有的呀”

    冷锋嘲讽道“十三税一也叫商税而且征收的还是实物税,这样一来就更低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天下楼的一壶酒卖五贯,而几十壶酒才能装满一缸,一缸的酒,能耗费多少粮食

    结果你们征的还是粮食的税,我记得好像一缸酒也就征三个铜板,结果这三缸酒能卖出去多少钱你们算算呀。”

    一缸酒就算是三十壶,那么一缸酒卖了一百五十贯,按一般的一千铜钱一贯来计算,就是在十万五千个铜钱里面抽了三个铜板的税。

    实物确实是十三税一,可是到了商品上再算税,是多少税一

    就算天下楼是暴利行业,代表不了所有商业,可是管中窥豹,也可见见一斑了。

    李世民有点发慌,十万五千个铜板和三个铜板的巨大对比,实在是巨大,十三税一再加上实物税,这些商人实际上是近似在逍遥法外呀

    冷锋继续说“你们总说重农抑商,可是依旧没有把商人这个行业清除掉,它的必要性是其一,暴利也是其一。虽然在大唐地位上大力打压商人,可是你们却不知道,商人其实是披着可怜的外衣,过着平民羡慕的暴富生活呀。”

    啪

    李世民拍了一下桌子“必须重新制定商税律法了,这样下去还得了钱不是都让商人赚去了”

    冷锋摇摇头“虽然商税必须重新制定,但是你说钱都被商人赚去还是错的,钱还是那些钱,但是商人因为钱的流动,多了身家。

    贫民有个茅草屋,有块地就算不错的了,家里有驴的,那是富户,就是地主家,有头牛都算了不起的。然而商人呢

    所以,货币改革势在必行,而银行,作为货币流通的方向标,也要开。商人,虽然之前逍遥法外,但是商税重新制定后,就会慢慢取代农民称为纳税大户。

    当大唐纳税的脊梁从农民变成商人,那个时候别说农无税,说不定你还要给种地的农民发补贴呢。”

    “可是这样,会不会出现全民皆商的情况”魏征担心的问道。

    人人经商,土地荒芜,到时候人们吃什么吃江南的丝绸还是蜀中的生丝

    冷锋摇摇头“不会的,农民税少了,商人、国家钱多了,相对应的粮价也会上涨,其实种地,也是一种商业行为,种地种出来的粮食农民一人,或者说一家能吃完不也得卖出去进入货物流通之中嘛”

    魏征点了点头,短短的一柱香时间里,他接收到了太大的冲击,整个人的三观仿佛都要刷新一样,现在在他脑海里,“农无税”、“以商代农”、“商税改革”、“银行”一系列词汇在不停的交相碰撞。

    他来冷府是寻求解惑的,可是听冷锋说完,他反而更疑惑、更迷茫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是如此,两个人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仿佛是要把脑海里的词汇都写出来一样。

    李世民相比较而言就安静的多,可是从他额头的虚汗来看,他的思维活动也不轻松。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终于开了口“我只问你,银行在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还有,我怎么感觉你要这样做,是要对付五姓呢”

    不愧是李世民,居然能从这些线索中推断出要对付五姓的气息

    冷锋微微一笑“其实,这些东西如果真的能够都开展,五姓是损失最大的呀”

    燃武阁 u


………………………………

第422章 徒弟就是用来坑的

    作为传统豪族,五姓最大的依仗还是他们“大地主”的身份。笔砚阁 。biyan。 更多好他们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李世民都眼馋的地步,在这大片土地的支撑下,他们占了农业缴税的很大份额。

    虽然他们的家族也经商,但也只是一些旁支子弟干的而已,经商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就是朝臣都要偷偷摸摸的干,更何况最要脸皮的五姓了。

    如果更改商业税,并把商业纳税体系变成国税的主体,相对应的,五姓对于国家的控制力就会减轻很多。虽然他们依然可以凭借大片的土地过着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富贵生活,但是,放到商业界,他们也只是一群大地主而已,不入流了。

    科举制度的扩张,可以缩减他们在朝堂上当官的人数,而商业的一系列改革,可以从税上面减轻他们对朝堂的影响力。

    反正他们是不可能真正去经商的,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他们就是靠着卖弄传统知识来提高自己地位的,一旦改行经商,那就相当于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比如冬日里被老元挤出商场的王家,当明眼人看出这是熩国公冷锋在对付王家,而不是简单的天下楼对付一些太原商人后,王家愣是吃了这个苦果,完全没有声张。

    所以他们为了自己在士林的影响力,在这次改革中,必定是不肯大规模经商的,

    久而久之,他们还能剩下什么只能剩下那些破书了吧

    想清楚这些,长孙无忌点点头“确实如此,五姓会因此而断送他们对朝堂的影响力。”

    话说完,长孙无忌发现皇帝妹夫在怒视他,怎么了

    哦对,熩国公的话还没说完打岔了打岔了

    长孙无忌闭上嘴,等着冷锋继续说。

    冷锋叹了一口气“银行,怎么说呢,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商业繁荣的,银行收纳保存商人的钱,他们不仅不用掏保管费,还可以收到一些银行放贷的分红。这么一来,谁还会闲着没事在家藏钱且不说白铜钱会变黑,就是遇到抢家劫舍的,遇到贼偷,也够他们受的。

    更何况,小本经营也就算了,大宗交易,需要用到的金钱数不胜数,为什么说数不胜数呢就拿拍卖熊皮来说吧,都不算拿金银的,就是铜钱,老元都数的心烦,最后,我怕老元工作量太大,干脆就让他称铜钱重量记账了。

    商人来自五湖四海,来来回回跑来跑去的,带着铜钱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他们还是会把铜钱换成金银携带。金银虽然比一车车的铜钱方便,可是重量也大,遇到拦路抢劫的,跑都没办法跑。

    这个时候,就凸显出银行的作用了,在长安存钱,等到了扬州,或者其它地方,还可以在银行里取出来,方便无比。”

    房玄龄点点头,方便到了此等境地,不往银行存钱的都是傻子了。

    李世民想了很久才点了点头“有用处,确实有用处,可是,这又要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税收流程都有贪污现象出现,那么这个银行,其规模之大,钱财载量之巨,如果出现贪官”

    贞观初年的税收就像是筛子,到处都有漏的地方,在这两年李世民大力整治下,总算是恢复了正常的模样。

    人性都是贪婪的,再加上本来大唐的教育就落后,一些底层官吏甚至有市井无赖担当的,所以出现漏洞也就在所难免。

    冷锋点点头“这就是魏大夫的职责了,咱们没法保证不出现贪官,只能保证出现贪官后,能够第一时间查掉他”

    魏征捋捋胡须“如果真的能够给百姓减压、甚至于实现农无税的目标,那老夫就是跑断这两条腿,也要保证1银行的正常运行”

    话说到这里,就算是敲定银行的建设了。

    李世民对冷锋说“冷锋,这个银行你打算怎么弄谁来领导银行”

    冷锋早就想好了这件事“银行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官职,并入朝廷的体系之中,民部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总之,领导银行的不该是某一个家族,不该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就是皇帝也不行。”

    说完这句话,冷锋看了一眼李世民,作为世间权势欲望最大的皇帝,李世民能不能够认同这句话还是未知数。

    出人意料的,李世民居然同意了

    “当然可以,只是,人选该怎么定”

    怎么定这是一个大问题,领导银行的这个人,可以说拥有着很大的权利,虽然现在暂定是归民部统辖,但是如果真的创造出来,这个人的重要性绝对和民部尚书是一个级别的。

    为了银行不成为朝堂党争的一个砝码,这个人选必须不带有家族印记,说实话,这很难的,有能力担当重任的就那么几个,可是这些人

    想到这里,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一起把头转向了冷锋。

    冷锋看了这几位一眼“你们什么意思,不会是让我来吧这怎么行,我也是家族势力的一个呀。”

    李世民撇撇嘴“家族冷家你知道家族是个什么概念嘛”

    家族家族,一姓一户谓之“家”,千、万人谓之“族”,说白了没有个几千几万人,就不能叫家族。

    五姓为什么是最大的家族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主家旁支的人数加起来不计其数。

    冷锋现在虽然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但是如果论家族,就凭他和他的媳妇、丫头,三人,怎么够资格称为一个家族

    冷锋还是摇头“想都别想,当总行长一天天的事情烦乱无比,我可没有那闲心,这样吧,有事弟子服其劳,这个总行长,就让李承乾来当怎么样我就在旁指导。”

    徒弟嘛,就是拿来坑的。

    房玄龄拂了一下衣袖“这不是胡闹嘛,太子怎么能当一个具体的官职呢更何况,太子才多大年纪”

    魏征也抖了抖胡子“银行事关重大,怎么能让太子担任领导者呢”

    燃武阁 u


………………………………

第423章 不想沾它(还债更)

    魏征和房玄龄都觉得太子年幼难以担此重任,但是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却抖了抖眉头,意外的觉得不错。

    这个国家到底还是要交给李承乾掌控的,此时的李承乾就开始接受银行的框架,比他们接受的可能要快的多。更何况,李承乾作为太子,到底是需要在朝堂上占据一些权力用于“自保”的,这是历代惯例。

    更何况,如果是太子担任的话,意外的有点合适呢,因为这也带着一点“考验”的性质,在世人看来太子想要保证自己的太子位,必然会兢兢业业的,不敢胡来,一旦胡来,太子位就没了。

    可是,这样也会出现弊端,如果有心人想要对付太子,只需要从银行上面下手,给太子制造麻烦就行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看向冷锋“让太子担任那个职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这个师父可得把他看好了。”

    李世民可不希望有一天会被人逼着废太子,父辈的遗憾,他不希望在孩子身上也遇到。

    冷锋点点头“那是自然,怎么说他也是我徒弟不是,好了,银行的功能,你们了解了多少?”

    李世民四人面面相觑

    我们能说我们几乎一点没记住嘛?只是感觉这个银行很厉害的样子。

    冷锋见他们一脸疑惑的样子,叹了一口气“我就知道这东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明白的,这样吧,明天我再写一份草稿,把银行的结构、各项机能什么的都写出来。彻底搞明白后你们再看看什么时候筹建合适。

    这东西,说实话,也是一个全国性的东西,虽然不能尽快普及,但是至少在长安、洛阳、扬州等大的地区建设出一个。

    南北东西成就一个边点后,再发展就容易的多了。”

    李世民点点头“只能如此了,对了,唐俭跟我说你对倭国的银子很感兴趣,倭国真的有那么多银子?”

    冷锋点点头“日本这个地方多火山,因此一些矿藏也就挺丰富的,银子一项,确实可以支撑咱们把银子正式纳入货币流通之中。对了,关于新式钱币,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提升单个钱币的面额,你们觉得怎么样?”

    听了冷锋的想法,四人和李承乾当时的反应是一样的,就是想不到。提升单个钱币的面额,这个想法怎么以前的人没想到?金钱“值钱”的定义,是使用它的人赋予它的?这个想法真的很稀奇呀。

    房玄龄忍不住说“你这些想法,特别贴近金钱的本源,听起来有一种让人茅塞顿开的感觉,其实你完全可以为这个写一本书的。想来,这本书在商人圈子里,不比《论语》在学子圈子里的影响大呀!”

    房玄龄这话没有夸大或者讽刺的意味,说实话,现代人的金钱价值观,放到古代,确实是相当超前的。

    冷锋倒是连连摇头“写这玩意儿干什么,话说北上传记我还没动笔写呢,头大!”

    乍一回家,整个人都是没有动力的,再加上之前李孝恭又闹了一段时间,冷锋现在就想趴在床上一动不动,装死。

    李世民点点头“出书也不急在一时,最好是在正式建设银行前,你再把这个书写出来,或许,还能推动商人们认可这个银行也说不定。”

    这话说的没毛病,以天下楼为代表的一系列产业的火热,就证明冷锋这个人经商的头脑真的堪比古之陶朱公。商人们对天下楼的信服,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好比天下楼的广告位,天下楼说好的某一样商品,质量上绝对就有保障。如果天下楼都说银行是个好东西,那

    可以预期,商人们肯定会忍不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尝试一下的。

    这个时候,饭菜已经快要凉透了,冷锋朝门外喊了一声,让老李把饭菜撤下去热一热再端上来。这里是不存在“重新做”这么个选项的,就是李世民,也不会穷讲究,他本来就倡导节俭,并以身作则。

    幻想皇帝一直大鱼大肉,真的是错误的,唐朝皇帝的饮食可没有荒唐到清朝那种吃一口扔一盘的地步,整个皇宫每天能吃到肉的,只有太上皇李渊一个人。

    饭后,几个人说要参观一下冷府,还是没有离开。知道他们都有话跟自己说,冷锋干脆就让老李给他们介绍,自己一会儿拉一个人说悄悄话。

    魏征说的话就是让冷锋千万不要糊弄人,真的要实现“农无税”这个伟大的目标。魏征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他曾说过以天下万民的安居乐业为己任,他也确确实实做到了。

    房玄龄则是“公事儿”,他叮嘱冷锋不要把银行的事情先透露出去,成与不成只能是他们这几个人商量,一旦牵扯到其他人,就难免会引得一些有心人关注这个,反而不好。

    至于长孙无忌,则是跟冷锋说多关照李承乾一下,不要太懒散。作为外戚,也就是皇后那一脉的人,他的儿子长孙冲能否继续抱着李家这棵大树,就要看李承乾的了。

    毕竟,李承乾是他的亲外甥,皇权打压外戚,一般都是在外戚专权,或者继任的不是和外戚有血缘关系的皇子的情况下。

    而李世民,问了他一个问题“朕看你,怎么有一种置身事外不对,是抽身的感觉?银行的功能什么的其实朕也参悟了一些,确实是一个国朝的要害部门。

    你不肯领导它,是担心自己权力太大犯了忌讳?如果真的是这样,你未免也太小看朕了吧!”

    冷锋没办法跟李世民说这个问题,只能借口说自己实在是懒。

    皇帝这个生物,不是说这个时候英明神武,就会一直保持下去的,历史上魏征被鞭尸,就可以看出晚年的李世民有多暴戾。

    在大唐生活了三年了,冷锋自认已经把在这里的生存规则看得差不多了。

    一个家族,要想安安稳稳的发展,就不能卷入权力漩涡里,朝堂上的纷争,和战争的绞肉机是一个模式。

    只有不上不下的混日子,等家族的影响力慢慢起来,才能真的成为能够传承百年、千年的家族。

    所以,银行虽然是他放出来的,他却不能染指这个东西,包括以后他的儿子,他也不会让他往里面钻。他可以放出银行让它自行发展,甚至在它走歪路的时候拨动一下,却不会亲自掌控它。

    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皇权,还是因为他对后代的不信任,一代人或许能够尽忠职守,两代人或许也可以,但是再往后

    冷锋可不想因为银行这个烂东西,影响了自己的后代。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424章 有险无惊

    李世民不知道冷锋的盘算,冷锋给他的印象一直是偷懒的,所以他居然就信了冷锋的说法。

    和四个人都完成“对话小灶”后,冷锋招待他们一人吃了一碗冰淇淋,如今冰淇淋可谓是风靡长安,不管是盛夏还是寒冬,大街小巷上的“冰糕”摊子都特别火爆。

    平民一般吃不起奶油冰淇淋,但是只是掺杂着糖霜的冰棒,就让他们趋之若鹜。这个时候就是糖都是稀罕玩意儿,南越五颜六色的败类糖霜,价格居然还出奇的贵。

    这样的糖霜味道不一定是单纯的甜,有的还会变出苦味,让每一个吃的人难受。

    可是在李世民手下的盐商按照提纯食盐的办法提纯了糖霜后,糖霜就不再那么让人喜忧参半了。

    冬日谁都可以制冰,卖冰棍的不少赚钱,相对应的,最大的“糖贩子”李世民也不少挣钱。

    就这这个冰淇淋,冷锋对李世民说“其实产生财富的是新行业,并不是说行业多了,财富就会缩水,正相反,只有行业越来越多,财富的产生才越容易。所有行业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就比如冰糕行业,不就连带着推动了你手下新入的糖霜行业嘛。”

    李世民点点头“听起来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朕对商业实在是知之甚少,或许换作南齐皇帝萧宝卷能精通这些。”

    萧宝卷是个皇帝里的异类,这家伙因为疼爱潘玉儿,居然在皇宫里办起了商场,实在是令人难以形容,以至于史书上,把他评击的体无完肤,是昏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