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情史-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来那个聪明的丫头希望的就是今次功劳全归了她这个皇家郡主,她自然不会多说旁的话。还有那个杨进周,专门替那丫头跑了一趟腿,却连个脸都没露。这一对儿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皇后百日祭之后,京城的达官显贵陆陆续续都接到了一张韩国公府和阳宁侯府联名的生辰宴请柬。若单单如此,不少人家兴许纳罕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可一看内容,一看落款上头还有宜兴郡主的私章,又说是宜兴郡主要认干女儿。一时间,无论他们心里究竟怎么猜测怎么想,一户户人家几乎都命人回复说是到时候必然到场。
相形之下,如今忝掌左军都督府的陈瑛身为阳宁侯府当家,却几乎和这些外人同时得到的消息。他在衙门里头还能忍住不动声色,可是这天回了侯府庆禧居,他却对着徐夫人大发雷霆,随即也不管一旁吓得直打哆嗦的幼子陈汀,摔下门帘就到了罗姨娘的屋子,当着陈汐的面就直截了当地撂下了一句话。
韩国公府坐落在积水潭西边头条胡同。由于韩国公张铭是老好人,位列硕果仅存的几位顶尖国公之一,女儿又是晋王正妃,因此往常这儿也算得上是宾客众多的地方。然而,年后晋王府连遭变故,之后又是宣府大同互市弊案牵扯到了韩国公府,张铭甚至一度闭门思过,这座往日车水马龙的国公府也就冷清了下来。
时过境迁,现如今晋王府的事着落在死去的吴王头上,韩国公张铭虽丢了左军都督府都督,可又转去了京营坐镇,麾下领步军营,这竟是仿佛比从前更显达了些。有心人再寻思一下娶了宜兴郡主的二老爷张铨,哪里还会不明白这府里早已危机尽去。于是,接到了韩国公府和阳宁侯府联名发出去的帖子,一大早就有人陆陆续续过来了。
韩国公夫人陈氏尽管对于此事并不以为然,可丈夫交托,母亲嘱咐,她这个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心里头却直犯嘀咕。这会儿在二门口,眼见母亲朱氏在两个健壮仆妇的伺候下从马车上下来,额头上全都是汗,她不禁心疼地上前,掏出帕子仔仔细细擦了擦,这才说道:“这大热天的,娘派郑妈妈送了澜儿过来不就行了,何必亲自跑这么一趟,万一中暑了可怎么了得,您的身体可还没有大好”
………………………………
第104章
尽管陈氏心头暗恼;但终究不敢违逆,只得答应了下来。而这时候,宜兴郡主和张惠心也都到了,一个上前笑吟吟地和朱氏说话;一个则是拉着陈澜问东问西。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韩国公府后堂玉晖堂;有几个更早一步到了的夫人小姐们全都上了前来。和朱氏这位阳宁侯太夫人寒暄了一会,更多的人少不得围住了陈澜,那目光中既有殷羡,也有嫉妒,更多的是比较和挑剔。
陈澜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了;不过是端着得体的笑容一一应付了过去;才一转眼功夫就发现张惠心不见了踪影。知道这丫头是最不耐烦应酬交际的;只怕不知道躲在哪儿等着自己甩掉这些麻烦的夫人小姐们好过去说话,她便不动声色地挪动着步子,待到了角落里,果然就有一个面熟的丫头悄悄上了前来。可就在这时候,外间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威国公夫人到”
此话一出,满堂皆静,就连陈氏都有些意外。尽管都是国公夫人,但一方是世袭的勋贵,一方是新晋的外戚功臣,陈氏送了帖子出去之后就没觉得对方会来。她看了一旁的朱氏一眼,见其丢了个眼色过来,连忙笑着对其他人打了个招呼,正要亲自出去的时候,一旁的宜兴郡主却抢在了前头。
“这么多要紧客人,嫂子不如留下来。威国公夫人那边我和带着炤哥媳妇去接一接,其余宾客兴许也差不多了,到时候让炤哥媳妇陪着往里头迎,我就在那儿候着好了。”
大热天的,陈氏恨不得少跑几次二门,再说也不想拉下脸为了陈澜奉承人,闻听此言自然乐意。至于其他客人,自然是暗赞宜兴郡主这个做弟媳的尊重长嫂,竟和传闻中那个厉害的皇室郡主并不相同。而陈澜看着宜兴郡主出去的身影,一时间更是心生佩服。
有了这个小小的插曲,张惠心又得了母亲身边的丫头提醒,也不敢一味躲在里屋凉快,不情不愿地又出现在了厅堂。只应付了一会儿客人,她看见陈澜身边的人已经少了许多,她就觑了个空子走近了去,拉上人就溜到了里间。两人还没说上几句,外间就又传来了通报声。
“隆佑长公主到”
“晋阳公主到”
“清远郡主到”
“安国公夫人到”
层出不穷的通报声让屋子里的欢声笑语一下子小了许多,紧跟着就犹如反弹似的,又是一阵哗然。内中的陈澜将帘子掀开一条缝,见外头那满屋子花枝招展的莺莺燕燕在那金玉锦绣当中却是各不相同,不觉深深吸了一口气。
“你这生辰的排场真大,比我上次及笄的时候还热闹”要是别人口中说出这话,少不得就有几分酸溜溜,但张惠心却是满脸的兴奋高兴,又拉着陈澜的手笑道,“这下看还有谁敢小看你”
“多亏了郡主和老太太姑姑费心操办。”陈澜才这么说了一句,见张惠心瞪着自己,她不禁无可奈何地说,“这还不曾敬茶呢,改口叫母亲太唐突了。”
“小气……那你先叫我一声姐姐来听听,别加上惠心两个字,就叫姐姐”
禁不住张惠心鼓着双颊死活要求,陈澜只得照办了。两人姐姐妹妹地在屋子里笑闹了一阵,张惠心这才想起了正事,慌忙又带着陈澜到一旁的梢间里头去换衣裳。毕竟,待会陈澜算是今天的主角,在这大热天里头前来赴宴,早就落下通身大汗,这会儿不收拾就来不及了。
由于如今虽说过了皇后百日大丧,可按照礼制需得穿浅淡服色的衣裳,因而陈澜早先预备的便是一件秋香色的圆领纱衫,一条柳黄色的湘裙,发间是青玉簪和珍珠耳环,瞧着素雅干净,毫不奢华。这会儿她在丫头的服侍下重新匀了脸抿了头发,外间就有妈妈进来,笑着说客人都到齐了,请寿星翁出去见客。
这一回却和之前那番见客大不相同,是宜兴郡主亲自领着她一位位拜见了过去。这其中,几位长公主和公主郡主对她都极是热络客气,隆佑长公主甚至还不由分说地从脖子上摘下了一个金项圈直接戴在了她的身上。
“小小年纪,就算是有心,这过生辰的时候也不用这般素淡这就算是我打扮你的,只管戴着”
戴着那个沉甸甸的项圈,陈澜几乎怀疑,这是不是隆佑长公主特意带来送给她的,否则,这位已经年纪不小的金枝玉叶,怎会戴这样点翠嵌宝的沉重东西。当来到林夫人面前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位威国公夫人似乎上上下下端详了她好一会儿,眼神很有些复杂。在她见礼时,林夫人扶起之后便感慨了一声。
“三小姐果然是有福的人。”
下头终究还有好些人,因而陈澜只来得及向林夫人略一颔首,便跟着宜兴郡主往另一边去了。而林夫人看着陈澜那背影,忍不住想起了儿子看到那张帖子的神情,
“娘,既然人家专程送了帖子过来,您还是去吧。两府联名,又有宜兴郡主,必定是皇上私下里允准的,咱们以前不和那些人家打交道,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如今宜兴郡主亲自使妈妈送帖子,却不能那么慢待。再说,若是我不去,恐怕陈瑛那个阴刻无耻的家伙还以为我仍是心有芥蒂,别让人小瞧了咱们家”
林夫人看着陈澜到了那边一个妇人的跟前,才一行礼四周就传来了阵阵笑声,旁边又有人嘟囔说这是准媳妇见准婆婆,她不禁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都已经要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儿子让她过来,究竟是放下了,还是放不下?
而陈澜这时候站在江氏面前,饶是她再好的镇定功夫,被旁边两位夫人打趣一笑,脸上仍是添了几许红晕。因其他众人多半是让随行妈妈把寿礼交给了外头的执事妈妈,而江氏却也和隆佑长公主一样,直接给了一对造型别致古朴的玉钏,又笑道:“这几个月时气不好,天气又热,如今又是七月,这是压邪的物事,带着护身。”
这话谁都能听出是什么意思,陈澜想起杨进周送来了一把短剑,如今准婆婆又送了这样的生辰贺礼,她顿时更有些不好意思,接过之后又是好一阵谢。待到团团都见过了,她才松了一口气,心里冒出了一个不怎么相干的念头。
和不乐意跑来当陪衬的马夫人一样,汝宁伯夫人竟是也借故没来。
因今天不止是陈澜的生辰,还有宜兴郡主要认陈澜做干女儿,因而生辰宴之前,陈澜便是给宜兴郡主敬茶行礼。当她先是在拜垫上行了一拜三叩头的礼,随即从一旁的长镝手中接过那个钧窑胭脂红瓷盅,双手捧着敬给了宜兴郡主,改口叫了母亲之后,就听见满堂的赞声笑声。紧跟着,一双坚实有力的手就将她扶了起来。
“好孩子,以后可好好带带惠心那丫头,让她别那么疯”
“母亲说笑了,姐姐只是性子爽直,今后也是咱们互相提点。”
母女俩对视了一会,脸上全都露出了笑容。在这欢声笑语之中,朱氏悄悄擦拭了一下眼角,随即长长舒了一口气。就当赵妈妈上前禀告问是否可要到后堂开宴的时候,外间突然传来了一个妈妈急急忙忙的声音。
“大夫人,二夫人……宫里娘娘们打发了人道喜来了
在如今中宫无主,储位虚悬的时刻,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这四妃无疑是离那国母之位最近的人。如今,这四位全都派了人来道喜,满屋子的宾客在瞬间的面面相觑之后,那些好话立时更像是不要钱似的冲着今天的主人涌了过去,直到四个服色差不多的大太监先后带着一个捧了托盘的小火者进了屋来,人们方才安静了。
“贵妃娘娘赐金玉满堂长命富贵金钗一对,贺宜兴郡主喜得义女”
“淑妃娘娘赐南海珍珠翠叶头冠一个,贺宜兴郡主喜得义女”
“德妃娘娘赐五彩璎珞一个,贺宜兴郡主喜得义女”
“贤妃娘娘赐紫锦香囊一个,贺宜兴郡主喜得义女”
这一连串的颁赐虽说都是贺宜兴郡主,但谁都知道,这些好处不外乎都是陈澜领了。因见宜兴郡主春风满面地引陈澜上前谢赐,又连声让她到后头将这些东西全都穿戴好了出来,满座宾客少不得有人三三两两窃窃私语。
“什么叫做命好,这就是了那么一个不中用的爹,转瞬间女儿却如此风光”
“哪里是她的风光,还不是看着宜兴郡主的脸面?若不是郡主一再推辞,早就是公主了,如今这些东西算什么那四位娘娘还不是都指着中宫的位子,否则公主们她们都未必瞧得上眼,何况是郡主?”
“也未必四位都是。至少德妃和贤妃一个没儿子,一个是只有个傻儿子,指望实在是不大,倒是贵妃和淑妃极有希望。没看她们俩赐的东西最是显眼么?”
前头人正在议论的时候,陈澜正在后头戴上那些行头。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好东西,那珍珠头冠所用的珍珠几乎都是一色大小,色泽光亮珠形圆润,确实是上品,而那金钏所用的金子倒是其次,上面点翠嵌宝工艺远胜于她刚从隆佑长公主那儿得的项圈。而德妃的五彩璎珞和贤妃的紫锦香囊就是心意多于价值了,东西漂亮归漂亮,却并不算贵重。
贵妃和淑妃恐怕是想借着今天的机会和宜兴郡主套套近乎,顺带也表示她们对已故皇后的敬重——毕竟她曾经在坤宁宫陪过皇后好一阵子。
她还没来得及从里头出去,外间就又传来了声音,说是晋王妃打发人来送贺礼。这一次却不曾让她拜谢,而是一位妈妈亲自送了进来,是一盒整套的玉蓖梳,精巧别致。她站起身道谢之后,那妈妈见左右人都退开了一段距离,就低声说起了话。
“王妃让小的对三小姐说,如今三小姐苦尽甘来,她这个做姐姐的也实在是高兴,只却还得打听了宫中娘娘赏赐之后才敢送贺礼来。别的话也就罢了,只请三小姐看在老太太的份上,多在郡主面前替殿下说几句好话,她感恩不尽。”
替晋王说好话?
陈澜的眼神暗了一暗,随即便点了点头,却又向那妈妈问道:“老太太一直对王妃极其挂心,不知道晋王殿下回来了,王妃如今可还好?”
“自然好。”那妈妈笑了笑,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了许多,“如今王妃遭人陷害的事情真相大白,晋王殿下自是痛悔当初,回府之后便对王妃颇多关切,但凡有空就在旁边相陪。王府里那些妖妖娆娆的夫人侍妾们一个都不曾近过身”
看到那妈妈一脸高兴的模样,陈澜也就顺势露出了欣喜的模样,笑吟吟地送了那妈妈出去。等到帘子重新放下,隔断了外头的喧嚣嘈杂,重新坐到妆台前的她看见红螺上了前来服侍,这才轻轻叹了一口气。
当装扮一新的陈澜重新出现在正厅里头时,顿时引来了众多的恭维和赞叹。就连朱氏看着那彩绣辉煌珠玉璀璨的模样,也忍不住眼睛一亮,又对刚刚叫到身边坐着的江氏笑道:“果然是人要衣装,平日里她就喜欢素脸朝天,这首饰之类的往往都是压箱底,如今一打扮起来果然就不一样了年轻姑娘家,就该这样才是”
“当年我年轻的时候,总也有一两样心爱的东西,她之前确实是太朴素了”
刚刚一耽搁,开宴的时辰自然而然就迟了,因而下头人早就紧赶着上了一轮茶水点心。这会儿簇拥着到了后堂开宴,却是也不排什么座次,只依照各家交情等等坐在一块,每人面前一张高几,几上四个攒盒里都是各样菜肴。若不是宜兴郡主想到国丧百日刚过不多久,此次并没有出条子请戏班子,那气氛还得热闹一倍。
即便如此,屋子里仍是欢声笑语不断。隆佑长公主故作正经地说了段笑话,一时间好些人笑得前仰后合;清远郡主说起了丈夫门客送上来的一头会认人的鹦鹉,绘声绘色的讲述引来了一片惊叹;韩国公府蓄养的几个伶人表演了几段拿手的杂耍小戏,博来了满堂喝彩和丰厚赏钱……总之到了最后高几撤下送上香茗的时候,只有寥寥几人提早告了辞,大多数人仍坐在那儿没走。至于这悄然离去的人中,自然是有林夫人。
陈澜和张惠心一左一右坐在宜兴郡主身侧,像极了亲生姊妹。只旁人却看不出张惠心挪来挪去,早就想拉着陈澜溜到外头玩耍。终于,如坐针毡的某人受不了这无数的奉承逢迎,霍地站了起来。旁边的陈澜伸手一捞,没能抓住她的手,结果就看到张惠心在满堂安坐的宾客中鹤立鸡群,站得异常笔直。
“惠心,你这是干什么?”
宜兴郡主刚问了这么一句,外间突然又起了骚动,紧跟着门帘一动,竟是留在外头照管的赵妈妈进了屋子。她匆匆上前屈膝行了一礼,随即稳稳当当地说道:“郡主,御用监夏公公来了,说是有旨意要宣”
一句话出口,立时满堂皆静。宜兴郡主当先站起身来,又笑着说请诸位夫人在屋子里等等,旋即就拉起了张惠心,又看向了韩国公夫人陈氏。陈氏忙招呼了媳妇尹氏,这韩国公府的几个女眷就一同出了屋子去。留在那儿的陈澜顺势起身到了朱氏身边坐下,又低声说道:“惠心姐姐就快出嫁了,上回她提过,大约皇上会封她县主,以示殊恩。”
“原来如此。”朱氏恍然大悟,又对江氏笑道,“太夫人别笑我胆小,如今是一听旨意两个字就心头发怵。”
江氏闻言顿时摇了摇头:“老太太哪里话,君恩雨露雷霆,毕竟是说不准的,心存敬畏才是正理。”
陈澜见自己的解释有了效用,就坐在旁边想着如何先设法摘下这些沉重的首饰。可她才征得了朱氏允准悄悄站起身预备到后头去,又有人急匆匆地进了屋子,却直奔了她这边。来的也是一位妈妈,来不及行礼就直截了当地说:“三小姐快随小的出去,夏公公正等着。”
此时此刻,别说陈澜大吃一惊,满屋子听到这话的人全都诧异非常。只这会儿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陈澜忖度片刻,只得匆匆摘了那些首饰给朱氏保管,随即急匆匆地随那妈妈出去。待到了韩国公府正堂宝庆堂,她果然看到御用监夏太监正笑容可掬地站在那儿,后头一个小太监正捧着诰旨满脸肃穆。
“这下人可终于到齐了”
陈澜听夏太监这么说,顿时更生疑惑,可看到宜兴郡主朝自己打手势,又见包括世子张炤在内的几个男丁也都来了,便和张惠心一同站到了最后。及至拜伏之后,便只听上首传来了夏太监抑扬顿挫的声音。
“宜兴郡主长女次女,资灵桂魄,禀训兰宫。六行昭宣,四德淳备。长女封临安县主,次女封海宁县主。”
这旨意念完,地上跪着的众人全都愣住了,就连宜兴郡主亦然,而韩国公夫人陈氏就更不用说了。这连名字都不提,就是长女次女,谁不知道宜兴郡主便只一个宝贝女儿?赐封这样的大事,什么时候竟然这样儿戏?
然而,夏太监却丝毫没有解释的意思,笑嘻嘻地上前虚扶了宜兴郡主,又从小太监手中接过诰旨,郑重其事地交了过去,又打了个哈哈道喜,随即连一口茶都不喝就立时告辞走了。在这么一大群瞠目结舌的人当中,结果还是张惠心反应更快些,等人一走就三两步跳上去拉着了陈澜。
“好妹妹,这下子咱们就真成姊妹了”
这……这也太离谱了
陈澜还没从那巨大的震惊之中回过神,可看到宜兴郡主也是一脸出乎意料的样子,她就知道这并不是预定剧本的一部分,而是皇帝一个人的意思。可即便如此,她仍是有些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才向张惠心挤出了一个笑容。
而陈氏眼看着宜兴郡主将那诰旨供在了一旁刚刚预备好的诰案上,终于忍不住开口说了一句:“皇上果然是爱屋及乌,这一道旨意封出两个异性县主,还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此时此刻,宜兴郡主已经隐隐猜测到,这突如其来的圣旨恐怕也有自己对皇帝那番明示的缘故。只是,这所谓的赏功也着实太大张旗鼓了些。然而,听到陈氏这话,她却忍不住眉头一挑,当即不紧不慢地说:“嫂子别忘了,万事都是有人起头,这才成了制度和先
前头的赐封须臾就传到了玉晖堂,一时间,满屋子的宾客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紧跟着,地位最尊贵,年纪也更长的隆佑长公主就笑道:“九妹要不是女人,就凭她这些年的那些功绩,那就该出将入相了,如今却是让两个女儿跟着沾光来人,快去地窖里多搬几坛好酒出来,等人回来了也好庆祝庆祝,这可是哪一家都不曾有过的体面”
闻听此言,在屋子里伺候的两位妈妈对视了一眼,一个忙笑着答应一声就去了,另一个则是冲丫头们打了个眼色,让她们在各位贵人跟前好生服侍。而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屋子里的一众夫人小姐们也反应得极快,须臾就又欢声笑语了起来。
这其中,尤以阳宁侯太夫人朱氏最为高兴,应付了几拨来贺喜的,待到底下送了一盏一盏的葡萄酒上来,她就拿了一盏,又凑近了旁边的江氏。
“澜儿从小受了不少的苦,如今先是皇上赐婚,接着又是郡主认了她做义女,紧跟着又是如今的赐封,总算是苦尽甘来了……瞧我这记性,以后还有太夫人这样通情达理的婆婆”
………………………………
第105章
杨进周见过陈澜遇事时的当断则断;见过她在遇险时惊慌之下的强做镇定;也见过她在茫然时的无措失神,可却从来没看过她露出如此软弱的表情,一时间有些慌了手脚。他本能地伸出手去要擦那滚落下来的泪珠,可手却僵在了半空中,随即手忙脚乱地在身上翻了一阵,发现怎么也不可能有汗巾手绢之类的东西;他顿时更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别哭;我……我真的没事。”笨拙地解释了两句之后;见陈澜仍是抽噎着,他只得深深吸了一口气,说话这才流畅了起来,“我别的帮不上忙;原是想着在这上头留心留心,若有事情也好知会你,可没想到竟有这样的变故。我皮粗肉糙,打打杀杀的事情早就习惯了,只要能帮上忙,我就心安了。你看,真的没事。”
看到杨进周又摆动了几下胳膊,竭力做出没事人似的架势,陈澜终于忍不住了,直接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把人能拖到椅子上坐下,她也顾不得脸上仍是泪痕宛然,三两下解开了杨进周左臂上的绷带。见是那几层衣服都仿佛黏在了一起,上头尽是斑驳血迹,她不禁抬起头来狠狠瞪了一眼杨进周,随即又开口唤道:“长镝,红缨,你们俩进来”
片刻之后,长镝和红缨就进了屋子。一看到杨进周左臂的白布绷带已经解开,心思灵巧的两人哪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红缨对长镝嘱咐了两声就慌忙出了屋子,长镝则是疾步上前,旋即就从箭囊中取出了剪子,三两下将杨进周那伤处的衣裳统统剪开,等露出深深的伤口之后,她才瞅了一眼面白如纸的陈澜。不多时,红缨就又端着一盆水进来,放下铜盆之后又从怀里变戏法似的拿出两个瓷瓶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两人忙碌地重新清洗了伤口,又用一个瓷瓶里的烧酒擦洗过一遍,随即才再次敷上了金疮药。这时候,外间才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长镝疾步出去,却只是把门打开一条缝接过了一卷棉布绷带就关了门,回转身过来之后又手法娴熟地给杨进周包扎。待到一切都做完了,两人方才如同进门时那般,悄无声息地出了屋子。
陈澜一直在旁边看着两人忙活,直到最后才想起眼泪未曾擦干,因而用手绢胡乱抹了两下。然而,此时此刻她们走了,她重新又对着杨进周,心里满是各种复杂的感觉。见他不太自然地站起身走了过来,她便抢在前头说道:“以后再有这种事,你一定要让我心里有个数目,别又自顾自地放手去做,万一……”
“没有万一。”杨进周只觉得心里涌出一股暖流,伸出双手轻轻按在了她的双肩上,“我出生之后,娘就去拜过菩萨,抽中的签说是我福大命大,逢凶化吉。没事的,我打了那么多仗都平平安安,不会阴沟里翻船……”
“你还说?”陈澜还是第一次和陈衍之外的男子有这样的亲密接触,心头虽异样,可这时候仍是被他的话激出一股子恼羞成怒来,“我说的你究竟答应不答应?”
“答应,自然答应”杨进周连忙点头,因见她瞧着自己,连忙又添了一句,“我答应你,以后做事一定会和你说道一声,就和你这次特意知会我一样。”
陈澜闻言释然,却仍是狠狠瞪了他一眼。然而,紧跟着,她就觉察到自己刚刚的表现和平时大相径庭,一时间不禁呆在了那儿,竟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什么是好。好在杨进周显然没觉察到这一点,有些不太自然地松开了按在她肩膀上的手之后,就详详细细地说起了之前在夏太监家里的情形。
“……幸好夏公公随身的那个小宦官机警,一把将他推开,结果那脱手一刀才偏了。秦虎护得及时,夏公公只受了轻伤,那个小宦官却挡了一刀,眼下都还没醒过来。我本该在那等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过来一趟……”
“……之前我不知道哪儿更安全,城内神机营的营地固然有我不少用过的属下,可我怕人多嘴杂,不敢送过去,索性就把人从侧门送进了镜园……秦虎他们守在那儿,那儿毕竟挨着什刹海,是达官显贵聚居之地,料想应当不会有人再行不轨之事。我刚刚出来时,已经往西安门那边,想请人先捎信给郡主,但那边的禁军不肯通融,恐怕得由你出面……”
“……夏公公受惊过度,这会儿还言语不得,那个活口我也命秦虎带人牢牢看着,不过据我看,恐怕他只是受命,未必真知道什么太深层的东西……”
屋子里,杨进周和陈澜正一五一十地说着那些经过。屋子外头,长镝和红缨正交换着眼神,芸儿和红螺正在窃窃私语,而郑妈妈也没有闲着,一双利眼死死看着智永和尚,竟是丝毫没有放他走的意思。
第一卷京华侯门第二百二十九章劈头痛斥,言辞如刀
第二百二十九章劈头痛斥,言辞如刀
银锭桥西边的观音庵原名镇水观音庵,本是楚朝初年所建,只由于这是靠近什刹海的宝地,这座观音庵的地皮不免为权贵觊觎,逐渐越来越小。到最后,晋王林泰墉也瞧中了这个地方,买下庵地的一半造了一座慧园。
尽管比不上附近达官显贵园林的壮阔气派,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一亭一轩一台,但却胜在两面临什刹海,一面临湖,剩下的一面则是正对着一座造工精巧的亭子。而那小亭所对恰是银锭桥,路过行人尽收眼底。再加上这里距离皇城极近,那些文人墨客们站在小亭中仰望宫墙深处的万岁山,自然更添心中憧憬。
晋王为人大方,这座园子自己并不常常去,反而放任下头的清客幕僚和王府官们借着这儿文会饮宴。由于门禁宽松,只要有人带挈,再穿一件得体的直裰就能蒙混进去,因而但凡大比之年,往往有不计其数的书生们削尖了脑袋往里头钻。这一天也是如此,几个门子扫着那些三三两两进园子的客人们,少不得就有人打了个呵欠。
“咱家殿下待这些穷措大也太客气了些”
“你懂什么,要没有这些人口耳相传,殿下仁善好学,不耻下问的名声能传得那么广?”
年长的门子见那年轻门子不服气,也懒得再说什么,只是嘱咐其余人打起精神,不要被来客当做是怠慢。当他看到不远处的胡同口,一骑人飞驰而来,到了门前才骤然勒马,不待那马停稳就飘然落下,却是站得稳稳当当。那来人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身穿青绸直裰,头上带着龙鳞纱巾,神情颇有些倨傲,丢下缰绳就径直走上前来。
“公子您是……”
年长门子恭敬地问了一句,见来人一句话不说就往里头闯去,他登时愣住了,随即就听到胡同那头传来了一阵马蹄疾驰声。于是,当看见刚刚出口抱怨的年轻门子要拦人,他立时阻住了人,回头一瞥见那边一群随从似的人已经到了,又纷纷下来去照应之前那匹被弃在胡同中央的马,却是守在门前并不进去,他心里顿时更确定了。
“不知道是哪家贵人的小公子,以往也有这种来凑热闹的,伸手拦了挨鞭子就不划算了,回头到哪儿说理去?”
陈衍用陈澜所说的法子顺顺当当进了门,原本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