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愈演愈烈的怒吼厮杀声中;代表赛里斯人的红旗;很快就在城头上竖立起来;而作为城中守军反扑的叫喊声;却似乎正在向内城远去。

    “什叶派的兄弟姐妹们;会感谢你今天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一名资深的伊玛目。对着陪同出来的副将;宽慰道。

    “我们将建立起自己所属的地方政权;你和你的部下;将是我们的第一任军事长官。。”

    当然;这位伊玛目没有继续说出来的是;那些赛里斯人许诺他们的地方自治领;是一个由各级什叶派神职人员为主导的政权。治下的大部分职位和权利;将有他们组成的会议来决定和行驶。

    。。。。。。。。。。。。。。。。。。

    随着内城的易手;好消息似乎接踵而来;伊朗高原的伊斯法罕粮台;送来了两则大后方通报;

    一则是。应我之求;来自国中的大批书籍;已经送到了西键城的岭西大学堂;这批书籍分作经史子集杂学五部;七百多门类。六十万卷;二百三十万册。光是运送的马车就达到了上千俩;要动用两个营的骑兵;才能满足沿途护送的需要。

    这批书;其中有少量是朝廷以教化域外为名赏赐的;还有部分是西征带来的各种利益团体捐献的;而剩下的大部分;则是很早开始从两京的各大书坊和印局里分批次开始印制的;随同而来的还有配套的书版和各色活字。

    当然;其中相当部分;是动用了我作为内枢密使的特权和影响力;才得以刊印完成的。

    有了这批国内书籍作为基础;再加上当地翻油拓录补充的;只要培养出足够数量粗浅识字的人群;基本可以满足新征之土上;光带军府屯庄的基本民族认知和传统教育需求。

    就不知道后世会不会有所谓黄汉主义的激进分子;挑出来指责我造成了华夏民族的知识流失之类的云云。

    一则是北天竺经略府夏收已经完成;粮草杂色三十四万石已经发运到了西键城;随同一起抵达的还有数万口天竺土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适龄的男女青年;目前这批土奴已经抵达宁远;不日将前往河中地区;最终到达伊朗高原安置的大概有一万多人。

    这只是第一批的尝试;如果成功的话;之后还会有若干个批次;前后预计约有二三十万口的规模

    虽然让这些生活在低纬度热带和亚热带的天竺人;到高纬度的温带地区生活;肯定没那么容易适应;其中会死掉多少不好说;但是起码从宁远到河中到呼罗珊伊朗高原一线的各地劳动力紧缺;可以得到一定缓解了。

    历史上多少征服者因为后力不继;而不得不黯然放弃已经唾手可得的成果;而让敌人绝地逢生或是拥有卷土重来的能力。

    在这种良好心情的环绕下;我特地抽出时间参观了位于内城的皇家大图书馆。

    负责陪同兼作向导的;则是当地著名医院的院长;景教徒朱尔吉斯;一位头带平折方巾;身穿黑色褶边大袍;留着大把花白胡子;他也是曼苏尔的医学顾问;现在则是城中景教徒推举出来的代表。

    这时也是早期阿拉伯帝国的一种常态;由于崛起于沙漠中的阿拉比亚民族的文明底蕴有限;事实上国内那些诗歌、语言学、文学、数学、天文星象、医疗、工程师、高级工匠等职业和领域;都是由前朝沿袭下来的;那些其他信仰和民族的臣民为主。

    皇家大图书馆里;无数层层叠叠盛放在石质和木板隔间里的大小卷轴;构成了一面面的扇形隔墙;大部分是羊皮和纸草;还有少量可在木版和金属片上的古籍。

    其中只有很少的伊斯兰教相关的著作和典籍;大部分是其他民族和外国的作品;欧几里得到托勒密。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著作。

    据说相当部分都是来自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图书馆。

    此外还有大量不知道用途的古物。希腊、埃及、波斯、乃至更久远巴比伦、苏美尔风格的饰物;像是博物馆一样陈列在空旷的穹顶之下;其中大部分来自阿拔斯王朝建立过程中的贡品和战利品;还有小部分则是通过商人;从各地收集而来的。

    堆放着大量空白的羊皮纸和草纸版的;抄录大厅内;最多时可以容纳数百上千人同时工作;光是用来提供照明的集簇灯具。就多达数十座。

    此外还有格局稍微小一些的研究院和翻译厅;一些类似炼金术实验室及其材料库房之类的存在;另一些;则是由舒适的软榻和波斯沙发组成的休息室。

    四壁乃至穹顶上;用青金石和滇绿颜料彩绘出繁复的阿拉伯式蔓纹卷花;在墙柱和拱顶过渡的隔层之间;用金粉写上阿米尔文字的圣训教导。

    其中最大最显目的正面一条。按照翻译就是“求知;哪怕远在中国”。

    虽然只是一座皇家大图书馆;却代表了全国知识和学术成果和典藏的集大成者;已经很有些;后世那座大名鼎鼎作为学术研究;藏书兼翻译机构综合体的智慧宫的雏形。对阿拔斯王朝全国各地的宗教活动和理论研究;具有最终指导意义。

    理论上说;只要掌握了这里的一切;从文化承载和历史传承上;消灭这个王朝的痕迹。就比较容易了。一个时区大部分文字记载;最后只剩下传说的王朝。基本是翻不起什么浪花来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后世穆斯林那些自成体系;多层次的宗教学校还没有诞生;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也要等到十三世纪才诞生;发展信徒授予知识的类似的功能;都是由地区性的清真寺来承当;还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制度。

    那个时代;学术研究跟珠宝细工和其他手艺一样;被认为是独家经营的行业;是父子相传的。

    因此此时的大多数理论学习;都是采取类似传统作坊学徒式的口传帮带制度;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果都相当有限;直到数十年后第四代哈里发玛蒙;建立起智慧宫为名的最早一批教育机构;伊斯兰教才真正迎来走向理论成熟和鼎盛的时代;。

    按照正常的历史;直到公元771年;才会有一位印度旅行家;曾将一篇天文学论文传入巴格达;这篇论文叫做《西德罕塔》;曼苏尔命令学者法萨里把这篇论文译成阿拉伯语;法萨里因此就成为伊斯兰教的第一个天文学家。

    在此之前阿拉比亚人在沙漠里生活的年代;对于星辰虽然有着原始的崇拜;但是;他们对于星辰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科学研究。

    包括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在内一大批书籍;都是曼苏尔通过外交活动;从拜占庭皇帝应索取的。但是阿拉比亚人不懂希腊语;起初他们必须依靠他们的臣民替他们翻译;这协译人员;有犹太教徒;有异教徒;特别是景教徒。

    这些叙利亚和亚述地区的景教徒;先从希腊语译成叙利亚语;再从叙利亚语译成阿拉伯语;最终完成了阿拉伯帝国对欧洲古典时代文化的吸收。

    这也不由令人感慨;

    作为那位我连面都没来得及见;就迅速领便当;人间蒸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曼殊尔”;我多少还有留有几分敬意的。

    经历伍麦叶王朝之后;依旧是沙漠部落联盟残留的阿拉伯帝国;正是在他手上迅速走向文明和开化的鼎盛时代;虽然现在还没有经历“百年翻译时代”;而令阿拉伯人成为欧亚非三大陆上的文明世界的代表和典范。

    但是作为一度与中国和拜占庭比肩的先进文明和伟大国家;的种种征兆和现象;已经在这座他苦心经营的大都市里;充分的体现出来了;数量众多的常住外国人和其他信仰和民族的臣民;就像是运作良好的社会机器一般;包容在这座城市里;带来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全新活力。

    但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过往云烟。仅仅是因为我的缘故;想到这里我心中一动。

    “将这里所有的典藏书籍。全部给我搬到伊斯法罕去。。”

    我对着左右低声吩咐道。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文化再造性质的大编译运动。

    “而其中涉及到大食教的书籍和文件;全部在路上予以秘密销毁。。”

    既然要玩就玩的大些;反正距离穆罕默德创教乃至阿拉伯人建立国家政权到现在;统共合起来才不过两三百年;谈不上什么历史底蕴;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毕竟;所谓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那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积累的。

    既然是沙漠民族诞生的宗教;还是乖乖滚回到沙漠里去玩骆驼粪好了;至于文明开化什么的;还是保持距离一点好。

    至于治下的那些穆斯林群体的需求;只要找个一个最大路货的版本;按照新政权的统治需要;删改一下。重新编撰一个统一宣传的路数就好了。

    缪误和歧义什么的当然是越多越好;这样更容易因为版本繁多的理解;分出众多派系内斗不止。

    。。。。。。。。。。。。。。。。

    厮杀纷扰成一片的内城;很多在激战中被点燃的建筑;已经被重新扑灭;一孝射的流矢。甚至已经落到了绿顶金宫的高墙上来;发出清脆的毕波声。

    “我的主上;请您退避到安全的地方去。。”

    浑身发抖的总管;对着自己的主子劝谏道

    “我们还有地方可以退么。。”

    阿拔斯王朝最后的摄政皇太子麦海迪;脸色惨白的道

    “既然。这是作为皇族;无可解脱的命运。。”

    “那就让我光荣的战死在王座之前把。。”

    下定这个决心后。他就大步回到绿顶金宫之中;华丽的麦尔白大殿;

    “来人;为我披甲。。”

    但回答他的只有空荡荡的回音;连往常在传唤大厅内;候命的侍人和太监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只有被高高堆起的柴薪;还散发这油脂的气息;他忍不住就去拿去火把;然后一群人冲了进来;架住了他。

    “难道连你们。。”

    麦海迪震惊的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领头的黑衣卫士长;平静的抚胸行礼。

    “请原谅我们这么说;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为皇朝效力。。”

    以开城投降和条件谈判为契机;将最后的皇族和希望;麦海迪摄政一起送出去;这是他们这屑下既定的方针;也是最后的决定。

    十个小时之后;绿顶金宫的大门;也在唐军将士惊异的表情中;从内而外的打开了;仅剩下的人全部;自发的站在了中庭的广场上。

    “让我们为这个王朝;奉上最后的忠诚把;”

    领头的侍卫长;望着门道那头传来的巨大响动;微笑着高呼着举起配刀

    “愿死亡保守我们的秘密。。”

    “愿死亡保守我们的秘密。。”

    开门投降的黑衣卫士;面对如潮水涌入的敌军;悲壮而肃穆的;挥刀毫不留情的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于是当我踏进这座宫城的视乎;最终看到的是;成片倒在广场上的尸体;还有敌酋麦海迪不知去向的消息。

    不由我拍了拍额头叹息到;这算不算祖先保佑啊;

    麦海迪还真是个大跑跑啊;每次都韊从唐军的兵锋下逃走;之前从呼罗珊跑到伊朗高原;又从伊朗高原跑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结果又在大军围城之中;不翼而飞了;还是真会跑啊。

    “挖地三尺;悬赏十万第纳尔;一个世袭领主的权位和土地;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找出来。。”

    我下令道

    “对所有阿拔斯王朝的皇亲国戚、大臣、官吏、职员;以及充满皇宫的随从;进行拷逼;总会有所发现的。。”

    “得令。。”

    虽然有这个小插曲作为铺垫;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接收这座宏伟的战利品。

    所谓绿顶金宫;当然不是仅仅只一座宫殿;而是有数十座宫殿群落和间隔的大楔园所构成的;以哈里发及其家人、后妃为中心。众多服务和侍奉的侍女太监、卫兵、内廷官员生活在其间的庞大宫城;正好巴格达十字轮辐布局的最里一环。

    皇宫及附属于皇宫的供内眷、太监和特等官吏居住的建筑。就占去这座团城的三分之一。

    在大声的叫喊和鼓励中;一些轻装的唐军士兵;已经爬上绿圆顶上最高处的骑士雕像旁;据说他骑在马上;手持长矛;指向敌人可能来的方向;但这次显然他不灵验了;

    随着这具青铜包金雕像的轰然倒下。滚落在台阶上摔成大块的碎片;代表大唐的青龙战旗;也被插上了绿顶金宫的最高处;这次对敌国首都巴格达的攻略作战;算是进入尾声。

    然后是战地闲暇的游览时间了。

    在顶盔掼甲的虞候亲卫的拱卫和引导下;我正骑马快步走在无数间宫室中;无数辉煌的柱子从身边闪过。而墙上那些更以倍数计的名贵帷幔在飘扬;精美繁复的让人已经麻木到视若无睹地掠了过去。

    世界树大厅内;辉煌的黄金树傲慢地站立着;数十尺的包金树干上;用白银做成的叶子和宝石镶嵌而成的沉甸甸的珠宝果实;树枝上歇着金质和银质的小鸟机关和铃铛。一按动树下的开关;群鸟就啾啾地叫起来。

    布置成不同时代和风格的宫室中;堆积着各个民族和地域的珍宝和贡品;宫殿的库房里;是堆积如山的各种香料、丝织品、工艺品、珠宝首饰、以及其他奢侈品和珍贵特产。

    光是一支龙涎香烛。就有二百磅重;

    虽然大多数金银器皿都被熔铸成钱币。以充作军费和其他开支;但是剩下来的其他东西;仍然蔚为可观。所有的陈设都是有手工精美的金银器皿和用宝石镶嵌的用具;光是作为仪仗的冠冕节杖等;就多达数百件。。

    最壮观的是皇宫里的引见厅及其地毯、帐幔和褥垫;那是东方所能制造的最好的产品;在这座宫廷里;光是挂着的帐幔三万八千幅;其中有一万二千五百幅是绣金的;此外还有地毯二万二千条;

    据说;

    常年在宫廷中服务的;白皮肤和黑皮肤的太监阉人有数千人;相貌俊美的各族侍从七百人;而是奉哈里发及其宠眷的宫人和女奴;则是这个数字一倍还多。

    此外还有长期羁留宫廷的诗人、才子、乐师、歌手、舞女、猎犬和斗鸡的驯养师以及有一技之长能引起哈里发的兴趣、供他娱乐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则数量如流水一般的令人无法统计。

    花园里的兽苑饲养者一百多只狮子等大型猛兽;大象等其他观赏性的动物数倍于此。

    此刻没有人看管和饲喂;就这么饥肠辘辘的被放了出来;让那些逃散一空;四处躲藏的宫人和太监中造成了好些死伤。才被接管宫殿的唐军将士;逐一捕杀。

    最后我们在禁闭的后宫大门前停下脚步;我望着这扇已经被横七竖八死相恐怖的尸体堵住;血流满地面并且已经凝固成大块厚厚碎斑;的天蓝色包稠后宫大门;似乎昭示了其中的最终结局。

    我皱了皱眉头;吩咐把这里撞开。天蓝色包稠的雪松木大门;最终还是没能挡得住锋利的刀斧剖析;在成群结队的用力撞击下;不甘心的轰然化作无数大小碎块;然后就像打开了一个隐秘的阀门。

    一股低沉而巨大的声浪;喷薄而出;没有想象中尸横遍地的惨状;

    饶是我心志坚定;也不禁瞠目结舌了一下;好多女人啊;身上仅有夏日轻薄通透的围胸短衣;披着轻纱的各色女性;像受惊的鹌鹑一般哭哭啼地的聚集一起;

    随着我们的闯入;而引发的恐慌浪潮;在这片莺莺燕燕构成的肉色海洋;各种语言和动作的哀求和哭泣声中;掀起炫目的肉浪和气息;熏的人都有需头昏脑了。

    我忽然有些对当年还是晋阳王的隋炀帝灭南陈时;一头栽入陈后主后宫的心态;有些感同身受了。

    ♂♂

    ()
………………………………

第七百八十三章 铁衣远戍辛勤久

    “除了君士坦丁之外,我从来没有在一座城市里看到过这么多种类繁多的外国人,既有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各se人种,也有追随征服者来自遥远东方的众多民族。

    从佛教徒到拜火教众,从基督徒到穆斯林,他们就像是赛里斯人战争之鞭驱策下的饥渴猎犬,一声令下就能疯狂扑杀向前,用敌人的血肉和痛苦来填饱自己。”

    预料中混乱和破坏的末ri景象截然相反,他们是如此整齐肃然的站在一起,组成一只只令行禁止的军队,就好像是赛里斯人施加了某种神秘魔法一般,民族和宗教上差异被最大限度的无视了。

    当地人组成的劳工队和公共服务者,已经将在街头上开始巡逻,他们正在清理道路和修补城墙,发放食物,难以想象这是一座刚刚换了统治者的帝国首都。

    一名战后进入巴格达城的使节,如此评价道。

    当然他不知道这其中的水分,能够留在巴格达城中的都是各部藩属、仆从军中,挑选出来的jing锐健儿或是功勋部队,那些纪律和风气比较松散的部队,是不准进入各座城市的,他们更多是被派去做抢劫xing质的武装侦察。

    “统计下军中还有多少未成家的军将,”

    “将领列一个名册,军官列一个名册,士官再列一个名册。。然后,让他们进宫参加招待会好了”

    我轻描淡写的下令道。

    抛弃门口横七竖八死相恐怖的尸体,绿顶金宫里还藏着曼苏尔的后宫。来自各个民族不同肤se的姬妾近千人,再加上侍奉她们的侍女和奴婢,光是年轻女xing就多达四五千人。

    这可是一份大礼,虽然胃口挑剔的我,自己未必看得上这些,但是对那些拼死作战杀入这座城市的藩汉将士来说,却是上好的犒赏。

    按照功劳大小和优先顺序,jing心挑选出来容姿最上乘的五百多人,然后蒙上眼睛,推进这些衣裙单薄的女人中。任由他抓到一个就是自己的。

    这种暧昧十足的躲猫猫游戏,顿时让士气高涨气氛热烈起来,围观的将官军士们一片大呼小叫的哄笑声,

    绿顶金宫里有的是大小房间,不过有些人等不及,则干脆就在树丛,花下,草中,廊角。柱后,这些地方。迫不及待的办起事来,就不知道他们要是ri后剩下孩子来,不知道是否会根据这些地方,起一个颇具象征xing和纪念意义的名字来。

    伯克麦尔家的公馆。

    种满椰枣、石榴和无花果的庭院里,那些小慕容带来的侍女们,正在她的指挥下,收拾和整理行装。

    伊利亚像是重新焕发了小儿女心态一般,在华丽的宫室里蹦蹦跳跳,不厌其烦的钻来钻去。隐约还传来她们细细的说话声

    “这只是权臣伯克麦尔家的行馆而已。。。城外的别墅庄园,才是。。。”

    过上几天哈里发规格的生活情景扮演,我很快就搬出来,然后下令让那些有功将士也按照批次轮流住进去,享受一番超规格的人上人的生活,其中大部分服务人员也打散成无数个小团体,继续留用。最终将其变成一个大型的,战地疗养中心兼将士们临时的新房。

    而宫城之中所处位置适合,生活规格也不差多少的首席大臣宅邸,就成了我的驻帐行令之地。多数收只要登上宅邸众多额塔楼,就可以轻易的看到近处宫城和军营的情形。

    现在草长莺飞的庭院中,贾充带着一群年轻的幕僚,正在协助我处理事务,其中很多是新面孔,

    这是没法的事情,打下的地方越来越大,统治的城邑村镇越来越多,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维持,于是作为我身边见习的资格,交换流动出去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快。

    “十字教的雅各派里应外合开门出降,摩苏尔的守军不战而溃,。。”

    “花剌子模兵团的突骑师营,已经接管了亚述大省的首府。。。”

    “城中保罗的教长再次呈请,乞求将那些俘获的雅各派部众,放遣归去么。。”

    “不急,就说我们还在训练他们。。”

    “要想在战后的格局里获得一个位置,他们做的还不够。。”

    “大秦人派来的使节?。。”

    我懒洋洋的摆了摆手,已经猜出他们的来意。

    “好好招待,”

    “然后把他们晾一晾再说。。”

    “靠嘴皮子空口白牙的摘桃子可没那么容易。。”

    “分疆划土,得靠实力来说话的。。”

    “催促一下那几路藩属兵团,要想多分点好处,就得卖力给我多抢地盘。。”

    “哪怕名义上的统治也好。。将来交涉起来大有用处的”

    简单的补充之后,除了受损过重而伤筋动骨的泰伯里…波斯兵团外,其他几部藩属兵团,都被我重新派出去,做一些抢钱抢粮抢地盘的勾当。

    唐军本部,则继续留在巴格达及周边地区休养生息。

    初步攻破巴格达城后善后的事情很多,比如平定城市只用了三天,但是统计各种收益和战利品就用了十几天时间,因为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冒出来。

    最终西征军在巴格达里,起获的财货总价,大概达到了一千一百万第纳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拷逼那些阿拔斯王朝关系密切的王公大臣、贵族官员和富商豪强之家,显然就算是亡国破城在即,宁愿抱着钱财一起完蛋的人,也不愿意破家卫国的人,并不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专利。

    光是作为首席大臣的伯克麦尔家族,就“贡献”了五千万迪尔汗的财产。约值总收获的十分之一。

    如果粗略换算成唐钱的话,就是两千三百多万缗,这还是对贵金属和珠宝为主粗略的估价,并不包括那些不好准确估价,且种类繁杂的香料等贵重奢侈品,也不算进士兵手上的战利品和民家抄掠所得。

    这么一笔天文数字,几乎抵得上泰兴新政以前,大唐两三年的财政岁入了,但对于我来说,则已经有些麻木了。毕竟是承平ri久并且走向全盛的一国都城。

    按照事先的计划,那些如果能够逃过屠刀,幸存下来的王公大臣贵族官员什么的,交出理念搜刮的钱财之后,我也会如约保全他们的基本身家xing命,当然了,其中大多数人,将被安排到东土长安去朝见大唐天子,虽然这可能要走上大半年的时间。路上发生点什么事情,就再正常不过了。

    而数量更多的那些普通官吏、学者、诗人和神职人员。除了小部分甄别后继续留用的外,其他将和一大批本地穆斯林工匠一起,迁移到伊朗高原和呼罗珊地区去。离开了熟悉的故土和长期发展的根基,这些人就算不乏异心,短时间内,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来。

    还有幸存的各个社会阶层,打着协助占领军的旗号,所进行的接触尝试和利益诉求,其中既有那些景教、雅各派、希伯来人、拜火众、摩尼信徒等非穆斯林的信徒和族群。也有来自阿拉比亚人中,什叶派这样初步表现出合作姿态的穆斯林群体。

    又比如召见和安抚那些唐人匠户的代表,他们也可以说是这次战役中收获的最大一笔意外之财,

    当年高仙芝带着这些工匠出征,未尝不是没有在域外拓土兼经营的打算,只是命运弄人,他们被黑衣大食所俘获。帮助大食人建立起了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等多种手工业体系,并且最终成为东方的先进技术,传到西方的纽带和跳板。

    但在这个时空经过历史的变迁和转折之后,他们总算又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怀抱。

    其中许多人已经头发花白。儿女成群,很有些物是人非之类的沧桑唏嘘,不过好在他们虽然常年深处异域,但是岁月的蹉跎和cao劳,并没有能完全磨灭他们身上,身为华夏后裔的最后一点烙印,他们的子女大多会说唐话,并且保留了相当程度的传统和习俗。

    因此以这些唐人工匠及其后代,再加上那些亲缘关系的当地家庭,愿意合作的波斯人景教徒等非穆斯林族群,以及反水的穆斯林仆从军,新占领区基层政权的雏形,就能搭建出来了。

    作为外来征服者,让所有人满意那是痴人做梦,但是让少数愿意合作者或是主动站出来的为新政权服务的人,过上好ri子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要保持一定的公开知情权,然后让他们相互竞争,拿出更好的条件和合作态度,有选择的加以鼓励和推动,就可以维持我们的主导权。

    虽然周边地区还有零星的战斗,但是在成群结队涌现出来的带路党和异己分子的报效下,就像是海滩浪chao中的沙丘一般,

    直到这种这种ri常式的平静,被中使叶孟言的到来所打破,他还带来了关于波斯王孙李思远的册封书。

    按照新达成的协议,作为唐人扶持的第一个附庸政权和藩属国家,所有的政权构架和军事组织,都不免带上了大唐的se彩,

    在此之前,借助岭西行台连捷大胜的赫赫声威和武功,李思远也与波斯故地上残余的势力进行各种交涉和威逼利诱。

    包括与北方山区的胡拉米叶派,和南方玛兹达克信徒――孙巴德党人实行和解,重建国家的信仰阶层,并宣布对其他宗教的宽容政策。

    对于波斯萨珊的三大圣火,武士与贵族之火,将由李思远为首的新王室供奉,祭祀之火,将有拜火教的重要支系,胡拉米叶派在圣山恰克恰克山的神庙,进行管理和供养,而农夫与平民之火,则

    最终在绿顶金宫的麦克白大殿,宝蓝星辰的大穹顶之下,钟鸣磐响的大雅之悦声中,由天使叶孟言公公主持繁复

    上千名地方大小领主和部落长,身穿着临时赶制出来的唐式冠服。在新出炉的萨珊郡王的带领下,对着我及我身后大唐天子赐予的旌节,行大朝拜礼,然后逐一接受册封和赏赐。

    作为第一个样本和典范,对于波斯都督府,及萨珊郡国的行政区划和政权架构,也煞费苦心。结合了大量传播波斯元素和大唐的成熟经验。

    新生的藩国领土,除了发家的泰伯里省区外,还包括了米迪亚北方和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地区,因此新都城被选在了。米迪亚行省的首府――莱伊城。距离伊北镇埃兰州,不过四百多里外的群山之中。

    新政权的统治架构之下,

    所有的大小城市及其周边的土地,由国王委派的官吏,进行管理和驻军,由城市商人团体、手工业行会组成的参议组织,可以对其中不称职的行为进行弹劾;而城市之外的其他地方,则主要由那些新分封或是降顺而改封的大小贵族,部落首领们。进行间接管理,然后由国王派出的巡游监察官。进行监督和考核。

    这个国家将有众多外来自和本土民族构成,因此在祭祀代表的诸神的见证下,在来自天朝上国的监督下,制定相对周密的法律规章,和各个阶层臣属权利义务的要约,

    唯一的常备军直接听命与国王,其中的披甲骑兵主要来自国王的封臣和地方贵族家庭的子弟,伴随骑兵则来自城市里,殷实有产者的家庭。而步兵则招募自泰伯里和德米赫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