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简单一加一等于二的实力叠加,而是资源互补性质的效能翻倍,只要能维持住这条通道,西征大军得以更短的补给距离,获得来自海路的殖民地物产和资财,南海都督府的海外船团和殖民州府,则得到来自波斯内陆的人力资源和陆地军事上的强化,只要能够继续巩固这个介入点,通过扎格罗斯山脉西南麓,波斯湾北岸的冲击大平原地区上这个点面作为支撑,原本孤悬在北天竺的岭南招讨经略行营的局势,也将被盘活起来。

    通过已经初步探明,可以直达天赐州殖民地出海口的信德河,北天竺经略府的军事存在,与南海都督府,伊朗高原上的西征大军,连成一线,而不仅仅依靠兴都库什山脉——吐火罗——宁远——安西的单线维持。其他领域的附属利益,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追随远征大军的各族商人们,获得了一个新的出海口,和绕过大食帝国的版图,进行欧亚非大陆之间通商的新贸易干线。

    处理完这些,我回到内室,看着软塌上的玉体陈横,嘴角微微有些得意的挑了起来。

    方才在军用沙盘上野战了一场,踏破无数的高山大川,碾压过无数的城市和军队,终于将肆虐的激情重新驯服。

    抚摸着光滑如丝缎的脊背,虽然被我中出了多次,但是伊利亚还是第一次灌的满满的,折腾的看起来很有些受创,就像是一条刚吃饱的蚕宝宝,满是疲倦和慵懒。

    “虽然阿月已经准你了床地候补身份。。但是我的承诺依旧还是有效”

    “听说大人通晓各国风尚音律。。,”

    伊利亚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道“能不能给我做一首曲。。”

    “你倒是所图不小啊。。”

    我嘿然笑了起来,能够让我给做曲子的,都是我极亲近的女人。传唱一时的佳话。

    “好吧,如果你完成《爱经正艺》。。”

    我想了想,还是给了她一个指望。

    “我让这片大地上到处传唱关于你的《伊利亚之歌》,也不是不可能的。。”

    银毛侍女伊利亚,正在努力修习翻译我找来的原版《爱经》。这是北天竺经略府,在攻破洗掠了一座满是春宫男女浮雕的神庙后,所获得用法胪文刻在金版上的古老版本。

    据这本成书历史和《犬陀》一样古老的天竺文献,作为一名古代印度的名妓必须研习的,包罗万象而且不可思议的艺术。包括以下内容:歌唱。乐器。舞蹈。舞蹈、歌唱和音乐的综合。书法和素描。刺绣。以米和花恰切地装饰神像。插花。给布或身体部分诸如头发、指甲、嘴唇染色的技巧。玻璃刻花。以最令人舒适的方式铺床、安设地毯及垫子的艺术。奏水碗乐。水箱、水管、蓄水池的水的排放和保养。绘画、装饰和构图。如何制作念珠、项链、花茎及宝冠。以花及鹭鸶毛制作头巾和腰带的艺术。演剧艺术和戏剧笥表现的营造。耳环的设计艺术。香水的调制和配备。穿着艺术及宝石与饰品的雅致安排。魔法和巫术。戏法。烹调术。以适当的食料和色素调配果汁和酒,裁剪和缝纫艺术。以羊毛和丝绸来制作鸟、花束、散花、球等物。猜谜。诵诗游戏。模仿艺术。朗读和咏唱。绕口令。剑、棍、铁头木棒、弓、箭的知识。因明学。木工。建筑。金石鉴定能力。化学和矿物学。玉石珍珠的颜色。铁矿和煤矿的知识。园艺,修剪和种植草木的艺术和详细知识。斗鸡和角羊的规则。教鹦鹉说话的艺术。香水洒身和香油搽发的艺术。文字的深厚功底,以不同形式创造词汇的能力。拼读和变换词形的艺术。语言和方言的知识。为宗教和节日庆典装饰花车的艺术。描绘秘法图案,准备护符、咒语之类的艺术。智力训练,诸如完成一首未完成的诗等。诗的创作。词典和词汇知识。装扮和改变人的外貌的艺术。雅趣幻像的艺术,诸如使棉布呈现丝绸状。种种游戏。借祈祷文和神秘符咒来自救。参加青少年运动的能力。社交知识。战争、武器和军队的技巧。体操。揣摩一个人的形貌以断定其性格的能力。快读诗行的艺术。数学的游戏。制造人工花朵的艺术。以陶土塑造人物和偶像。

    除以上64艺之外。一位古印度名妓当然必须美丽、亲切、懂得欣赏他人,喜欢豪奢,富裕,乐于与其喜欢的男人**,健壮而果断。同时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知识、新经验。不郁郁寡欢,热衷于加入社交界和艺术圈。其实她可综合女性的理想品质:聪慧,举止优雅,可信赖,爽快,有鉴赏力;谨慎。有先见之明;精力旺盛;管理得法;在恰当的时候和地点有意识地做特定的动作或请求帮助等等;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无粗俗、怨恨或愤怒之态。

    当她具备了这些素质和64艺,她将获得逸品名妓的称号。在男性社会中,她有权坐在荣耀之席上,受到普遍的尊崇,人人都想得到她的青睐。国王访她,圣贤赞她,总之。她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珍宝。甚至得以超脱传统女性地位低下的藩篱。出入朝堂参与国政,辅佐君王。

    当然对我来说,自然是要取其侍奉之道的文明古国精华,而去其做公车光荣的封建糟粕取其精华的。

    小慕容又跑出去忙活了。她从国内弄来一位前尚宫和若干名女官、宫人,组织了一个大型唐式宫廷礼仪培训班,主要以新顺服地区上层人士家庭的女眷为对象,理由是为了将来朝揭天子的需要。

    但是内部知情的人,大多数会将她们戏称为候补新娘速成班的特殊集体教育活动。主要是那些出于投机或是利益交换,有意和唐军将士联姻的新征服区,地方贵族、首领和富商、豪族、望姓的家庭,所派出来的适龄或是即将适龄的女儿们,集中在一起以礼仪教养训练为名,进行唐化突击教育。

    主要学习唐人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细节,作为女性基本礼法和日常沟通的常用口语。通过节选历史成就学习,展示大唐赫赫武功和先进的制度文化,输灌来自古老帝国和文明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以为唐人生养后代为一种光荣和权利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再塑造。

    事实上。按照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的历史和传统,这些地区和民族的女性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作为一种附属物和财产,依附男人而生存依旧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最大限度的避免她们为唐人生下的后代,因为过多来自母系民族的影响。而容易本地化,外夷化。

    此类的措施还有很多,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新统治民族,唐人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再加上我一些前瞻性的想法,比如:借助雨季休整的时间,大量稍有名声的学者或是宗教人士。被自愿或是不自愿的召集到伊斯法罕城来,进行有偿的古代文献。历史书籍的翻译和修订工作,当然,碍于家人的安危或是生活压力,敢于抗拒新征服者要求的人,其实微乎其微。

    毕竟名面上打着是爱好各国文化,资助,复兴发掘古代文化的旗号,给予的待遇也不错,按照进度和成效。给予金钱酬劳和补贴家人的粮布实物,通过完成的作品还有名声上的收获;提供的便利和素材也很多,随时随地发掘的当地的出土文物,当地据说已经遗失,却在从东方继续流传而重新引进的古代文献诸如此类等等。

    就如欧洲人后世搞的那个所谓文艺复兴运动一般,依靠阿拉伯人那里的百年翻译运动的文化成就,重新引入一些数量有限,不知道传了多少手而变得谬误百出的古代文献,就能脑补出成百上千万字数的,欧洲古代史诗和宏伟著作的良心历史大发明时代,但最终目的是从文化传承方面,将他们传统中不适合唐人统治的元素和杂音,慢慢的换血掉。

    就算偶尔有不愿意合作的人,也不会给予成为民族英雄、悲情人物的机会,战后的地方上总是不缺乏杀人越货的盗贼,作为学者本身的抵抗力,总是相当可悲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那些协助他们进行翻译的人,安西大学堂里培训出来的各族生员实习项目之一他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当地的历史和神话传说,将一些传说中的人和事,按照知音体、南方系之类的脑补抒情抖私货的模式,编入各种有利于唐军正面宣传,政治正确的小段子里,然后通过那些收到资助的行游诗人,歌舞艺人什么的表演,到处传唱起来。

    比如风可进雨可进,教长不能进;高贵者给负重者让路;亚历山大仰慕天朝文明富足而有意前往朝圣;流落中国的波斯王子奇遇记;罗马人马可波罗的东游记;我脑子里有的是一千零一夜式的阿拉伯背景故事,只要稍稍按照中国元素转换下,就能变成看起来很有深度的寓言故事。

    。。。。。。。。。。。

    先零高骑马呼咻着古怪的号子,像是驱赶草丛中的兔子一般,虚张声势的将那些藏在的村民惊吓出来,然后用绳子套住拖倒,他是一名党项人,不过相对于那些同样拥有党项名衔的其他名义上同族来说,他的身份有些尴尬,因为他既不是内属的石州党项。也不是杂居汉化已久的银夏党项,连先叛后降顺的静边党项也不是,而是出身于投靠了吐蕃国治下西羌属之一的黑种党项。

    做了亡国奴的吐蕃遗民固然不好过,但是这些原属吐蕃臣民的外族附庸,则是更不好过的走狗中的走狗。

    战后百业凋零满目苍夷的卫茹五域的王公贵姓们。没有办法养活更多的户口,于是这些附庸族群最先被开刀,作为对新宗主上国大唐的恭顺姿态之一,直接把他们卖了个好价钱,举族老幼数千口打包甩手给青唐大都护府。其中稍微青壮一些,则作为军奴发配军前效力,地位稍稍比前吐蕃战俘转化而来敢死效节军,好上那么一点他的遭遇不过是那些吐蕃王国后境内遗民的缩影和写照。

    要知道,昔日吐蕃四大勇士之地,也是近似的命运,地理上比较接近的青海的夏贾青旺和噶西戛尼两地残存的部族。毫无意外的接受了继续为新主子卖命打战的结果,而世代为悉补野禁卫军提供健儿的阿里曲地,因为象雄遗族的自立运动,而与悉补野王姓出身的雅砻旧族攻伐不休,为了应付战乱和饥馑。他们同样派出不少自备鞍马武具健儿,和那些苏毗、吐谷浑、西山八国的部族一般,以青唐义从的身份在唐人的旗帜下作战。

    还在吐蕃王军序列中效力的时候,他就梦想着能够在平川之地,拥有一块绿地草田,哪怕是最下等只长草的灰地也行。有草就能藩息牛马,这样就可以迎娶族老之女,然后带着亲族从贫患不均的大宗分家出来。就是白灾频繁的年成,也不用让族里的老人自发到山里去喂狼,或是少一些因为青黄不接的饥馑而不得不夭折的孩童。

    而作为武士,以军功获得赞普名下授予的王田,是无法世袭,而作为附族在那些宗贵的份地上耕牧谋生的代价。同样苛繁深重,只有出军役才能稍稍获得一些喘息之机。这也是他们渴望国家攻战的基本动力。有了战士带来的财货和奴婢,他们才有摆脱繁重役使的出头之日。

    迁徙万里来自这域外,才知道这个梦想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遍地是大片大片肥腴的沃土和稠密生养的人口,相比整年大半苦寒之岁,白灾暴风雹害不绝的高地之国,这里春夏生发的绿野繁花,牛羊女子丰足如织的彷如地上天国一般,而获得这些土地的所有权,甚至比起当初在吐蕃国的治下,还要更容易一些。

    不多久,他这一小队骑兵后面,用绳子拉着一串垂头丧气的俘奴,只要把这些俘获送到山外的,他距离在这片异域高原上,以归化人的身份获得一大块草场带山林份地的梦想,就更近一步了。

    他这一团步骑二十七个人的份地,将来剩下的人合在一起正好凑成一个小聚落,买上一些奴婢和女人,再招徕些佃户,相互扶持的世代生聚下去。

    唐人的远征大军及其附庸民族,在亚洲大路上掀起了一场民族迁徙的大浪潮,在他们的现身说法下,无数从属于大唐的民族和藩落,来自北方边境的破产者和失地贫民,驱赶着畜群和大车,争先恐后的填补进唐人新疆域中,尚且属于统治边缘的空白边角地区,相对因为万事太平表象,麻木而迟钝的国内统治阶层,这种来自统治边缘自发西迁的浪潮,几乎持续了上百年,因此也被成为百年换血运动。

    《西亚和北亚的民族变迁史》

    。。。。。。。。。。。。

    当步履蹒跚的前城市志愿兵伊布拉希,再次看到充满弧度的巴格达城墙时,身心俱疲的他,已经禁不住泪流满面了,终于或者回到了家乡,虽然城墙上满是戒备的士兵,充满了某种一日数惊的紧张气氛。巴巴乐最快更新…巴巴乐第一时间更新在流经城市的底格里斯河岸边,他们这些逃亡者,被严格的盘查和询问,才被允许通过浮桥到达城门所在的对岸,那里原本是被罗马人拆毁,遍布有钱人和贵族别墅庄园的郊区,已经被大量难民的帐篷和窝棚所堆满。

    来自东方的游牧骑兵,据说已经在河流的上游出现过了,被屠杀的尸体和烧毁的渔船,直接沿着水流飘下来,让这座和平之城中的人们,在谣言和风闻中充满了惶恐不安。

    对大多数人来说局势已经很明朗了,麦海迪皇太子的数万大军,已经在胡泽斯坦行省和米迪亚行省之间战败,回到巴格达的时候,身边仅剩下数百人。现在赛里斯人的骑兵正在抢劫和屠戮他们所能遇到的每一座村庄和城市,而这些东方异族占领的扎格罗山口,和底格里斯河畔的王朝新都——巴格达之间,仅有大片连绵的丘陵和缺少险要的平原。

    因此作为新建不久,却格外多灾多难的新都巴格达来说,不久之前他们才击退了来自西北方的宿敌——拜占庭人,还没来得及喘息多久,就要重新至于东方入侵者的威胁之下。

    抱着这种坎坷的心情,证明了身份之后,伊布拉希再次被招募进了扩充的城市守卫队,并被准许回家兼自己的亲人,但他心中其实还藏着一个秘密,战败后,他鬼事神差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巴格达老乡兼邻居艾布都,乘乱释放掉,然后他在扎格罗斯山口,再次绝望的成为被堵在壕沟前众多俘虏一员后,艾布都却再次出现并带走他,给予充足的饮食和洗浴后,又赠送了防身的武器,口粮和一小袋钱,骑马亲自送他到山口外,只是为了让他有机会回到巴格达的时候,给家里捎去一个口信。
………………………………

第七百五十三章 寸地尺天皆入贡8

    巍巍长安城,煌煌大明宫,正沐浴在夕阳的碎金之下,连带着宫人内侍,都享受着难得闲暇下,春阳懒暖的劲头。

    “国库又没钱了?。。”

    一身圆领深紫常衣的皇帝小白,放下司农卿,户部尚书,都转运户口色役使的联名奏文,对着身边人抱怨道。

    自从泰兴朝即位之后,大唐帝国可以说大部分时光都是天下太平,边关少事,虽然天灾**,但都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又有自上而下的一番励精图治,汰弊革新,国力与日俱增,年年奏报上来的钱粮田口都是与日俱增,

    但是要是要说开源节流的功夫也做的不少了,但是在天子手上作为励精图治,汰弊革新的代价,需要实行的项目更多,很多都是已经实行了多年,还要继续加大投入才能进行下去,还不能贸然缩减或是停下,不然错过良机或是引起骚然,很可能就是全功尽弃的代价,比如中外军改制换装项目,或又是分道划治的梳理财政,或又是南北直道通达和飞讯布线工程,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存在。

    更别说那些作为战后复建工程的农田水利道路桥津堤防疏浚治理的日常工程,光是现有的维护和清理,就占据了互不机器相关署衙的一半工作量。

    因此总体上到了最后,就算朝廷采取了更加先进的理财政策,编列的预算和实际度支相比总是不够用的。亏空上那一两百万缗是少不得的。

    “大家。”

    鱼朝恩小心的提醒道。这位天子还是相当爱惜自己中兴之主的名声和形象的。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和治理,政治手段也越发的果断圆熟,而游刃有余,很是推行了一些足以名垂后世的大治之项和军国大政上的鼎新革旧,但居然朝野风评还是这位天子温厚念旧的多。

    这次开春就闹财政缺口的问题,却是处在最新的朝局上。

    这次自去年以来,朝中一下退养、去位加转任了好几位资深宰相,于是各方势力为了争夺这个御前堂决的位置,已经纷争成一锅粥了。

    在这种纷乱中,这位泰兴天子身边的从龙派和王邸古旧。几乎是不声不响的大多掌握许多要职和关键,不过到了某个层次,权掌机要不仅仅要忠信和亲缘,阅历和才具同样重要。这一点上,除了木野狐极少数几个人外,无论是从龙派还是王邸古旧,都未免有些力有未逮。

    同样天子也要平衡朝局,不能一味只任新进轻晋,前朝老臣极其故旧班底,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朝争激烈了就势必影响到政事堂枢密院两班以下的,朝堂各部门的运作和效能,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朝堂中少了一位,可以仗着身份和地位崇高超然,上窜下跳随时搅局,必要时还可以不管游戏规则,翻脸掀桌子,就算没事还可以吸引朝舆火力,替天子折冲缓传朝堂压力,足够分量的要害人物。

    但是谁都不会愿意去做引出这个话题的开端,鱼朝恩也不会,在那加两口子的光环和气压下。谁都不会觉得好过的。

    他袖袋中就放着一叠子四海社发行的飞钱大票,面额最小的也有千缗,都是那些托请吹风的门路缘故。自从资格最老的袁思艺请出陪守建陵之后,作为如今大内一号人物的闻季,则是属于那种忠诚有余。而才具略显不足的人物,这也意味这他胆子小。容易知足,走他的门路也难。

    反倒是这位历经前朝三代帝王的宫廷风雨起伏,而屹立不倒的二号人物鱼朝恩鱼大公公,处事更圆滑通达的多。

    虽然鉴于天宝年间沿祸至今的阉党之乱,除了承宣旨意或是观慰军容之外,公公们不再具有多少直接参预外朝的权柄,文武群臣们也颇有共识的不会在给这些天残之人,多少压在自己头上的机会。

    但作为天子身边的要害亲近,很多时候只要在天子有所不决的时候,顺水推舟意思一下,就可以为外朝某方面的诉求,水到渠成省却很多功夫,这样不显得他贪弊,反而是有节有据的公道人。

    但是这位有分寸的公道人现在也只能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而已。

    “请发内孥,朝臣们就这么惦记着大盈库这点家当么。。”

    皇帝有些苦恼的按住额头,继续自言自语道

    作为皇帝的私房钱倒是还有一些,通过全国各地的商椎局和市舶司的分成,宫市外卖所得,再加上九寺五监名下一些盈利的附属产业的内献,来补贴宫内省的花销。

    这才支撑起皇帝及其身边庞大从属人员日常生活所需,维持修缮宫室器用,兼带皇帝以个人名义恩养宗亲,朝会大赐臣下的一列花销,还有些余钱举办一些大型的游宴、会猎活动的来恩结人心,调和朝争。

    毕竟维持一个正当中兴的天朝上国至尊的体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有足够的理由,一些惯例并不是那么随便取消的,只能通过调节其规模、规格和缩在场地,来节约一些花费。

    “才翻修了下洛阳大内遭兵火的宫室,就被他们给念上了。。”

    说到这里,皇帝很有些怨念,天子以天下为家,

    “人们都说,须得一位救急能臣。。”

    鱼朝恩小心翼翼的不敢接他的话头,转而外顾道

    听到这个说法,皇帝小白不由苦笑起来。

    要说到本朝公认最有本事开源的,或是真正能够救急的人,已经跑回家想去探亲了,还在外域大打出手,奏捷和内朝的表章。送的和流水一样的。这样的人。果然无论放在哪里,都不可能泯灭众没的,而是拨云出日一般,注定要大放光彩的。

    鱼朝恩也忽然发现自己似乎说错话了,把皇帝的关注引导某人身上去了,不由呐呐无语。随后一名黄门送进来的东西,让他暂时摆脱了这种尴尬,然后他整理下表情重新开口道。

    “岭西行台的奏捷大献已经抵达新丰县。。。”

    “这次又有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皇帝总算有些开朗颜色,虽然那是一个及其遥远并且陌生的概念。

    每次献捷捎带的战利品展示和俘获,对朝廷都是不无小补的进益。而且这笔献礼大部分是,要送到太庙里去的告慰祖宗,也就是说除了一些有特别意义的需要留下来,放在专用殿宇内陈列之外。其他都间接送到皇帝口袋里的。

    只是这些年献捷连带的外藩朝贡多了,也自然而然有些麻木不仁了,除了一些比较新奇巧异的贡献外,天子都会把这些东西作价而沽之后,列到例行的赏赐名目去,这样可以替宫内省下大批赏赐的钱帛绢货。

    “或许宫内省,还可以加开一次宫市。。”

    皇帝小白想想忽而道,通过成熟的模式,办这种东西,已经变成宫内敛财的一条捷径。

    “今年上元佳节后才开过的。。”

    鱼朝恩赶忙回答道

    “让畿内二十五道会馆。举办一次赛宝会如何。。”

    “去年秋后已经办过了。。会不会靠的太近了”

    鱼朝恩忍不住再次提醒道

    “那天下一品厨赏鉴大会呢。。”

    “。。。。”

    鱼朝恩无语中,这算是对某人近墨者黑的后遗症么。

    “就放在斗球春赛之前。。”

    “大家。。”

    鱼朝恩有些变异的声音突然打断皇帝小白的思维发散。

    “嗯。。”

    “岭西行台大献之物外,另有银饼七十万只,小金饼十万,大金饼三万,大小金银器用万件。。奉为内用”

    “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皇帝小白很快从惊喜中回过神来,随即正色道。

    “那梁蛮子想要什么。。朕可是刚加了他的国爵”

    “赢公奏请拨河西、陇右、河东三道入税的谷米布帛酒酱诸物,并茶糖铁盐等椎货的配额,转而发运西州。。”

    “他还真是不吃亏啊。。居然拉生意做到朕的头上了”

    做出相关的决策对这位泰兴天子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真正麻烦的拨付过程中的琐碎事物和大量人役支配。

    “赢公一心经营故里。此非幸事呼。。”

    鱼朝恩低声的叹息道,他袖袋里面额最大的一张钱票,就是那些不希望这位太早被回来的人送的。

    。。。。。。。。。。。。。

    刚刚外出巡游回来的天子使叶孟言,心满意足的坐在我面前,喝着伊利亚亲手调出的。国内带来的龙凤大团茶。显然,打着汉家天子使的旗号。到处招摇的收获,还是令人无比满意的。

    “开府果然有不世之能,只需略加手腕,就将这些外藩豪强,收拾的服服帖帖。。”

    “不过。。”

    他放下茶杯,继续道。

    “这些治下之地,满目皆蛮夷,四方尽胡尘,国人居于其中,却未免杯水车薪之感”

    “就算那些内附的归化之众,也是体貌非我族类居多。。”

    “长此以往。。。嗯会不会,华入夷则。。。”

    “中贵人这倒也不算妄虑。。”

    我笑了起来。

    他居然会关心其这个来,这既体现了他的政治敏感性,也说明他是个有担待的公公,也是把这些地方当成了自己未来的利益一体,才会去考虑。

    “你知道北庭坚昆之地的黠戛斯么,他们素来是以黑发黄肤为贵的。。”

    “连中宗天子都说过,彼此上古一宗的。。”

    “关键是要将我华夏衣冠饮食风俗文字文学章辞史观,昌盛于各地。。则肌发体貌无关紧要了”

    “而其中的要害,就在于因地制宜体现华夏之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正在说法。伊利亚再次通报。日程表上的访客已经在外等候多时了,正好也不用避讳,被一同引见进来。

    一个披着三重褚纹袈裟,满脸皱纹多到简直就是中日在愁眉苦脸的老和尚,一个身穿月露半肩白袍,高大俊美到,如同佛教本生故事中,天人造型一般中年僧人。

    “参加北方羯摩不空成就如意大尊,。。。”

    这两一见面就深弯鞠身头触底行大膜拜礼,然后才是拜见天子使叶孟言。

    我愣了一会想了半天才想起来。他们这是在称呼我的护法化身――大棚金翅鸟迦楼罗王的别号。

    根据之前的通报,遮奢那和师吡咯两位大僧,乃是莲花生商人的昔日故交,来自东天竺的那烂陀寺。

    年轻的师吡咯是那烂陀寺僧团负责外交的僧寮长。而年老的则是曾经多次前往东土的资深传道僧,大乘院的内典长老。

    作为见面礼,他们带了大笔佛门珍宝和典籍文物,仅仅是因为在老乡那里听说,我对佛门经典很感兴趣,并且大力扶持过当地的佛徒,他们的请求也于此有关,是为佛法兴亡请愿来了。。

    要说东天竺自古就是佛祖出身诞生的,佛法昌盛的发源之地,自古长盛不衰千余年。但是自从数百年前古老的婆罗门教改革的复兴运动之后,相比之下已经积重难还,暮气沉沉的佛门在天竺的影响和存在,就越发的式微,佛门密教的诞生,可以说是其中有识之士,对于走向沦亡的佛法,最后一次努力,而来自东土唐玄奘的到访,可以说是天竺佛门最后一次回光仿照式的辉煌。那些慕名而来的百国君王在曲女城无遮盛会。与其说是对唐玄奘这个外来僧佛法的仰慕,不如说更多是对其背后强大的祖国,东土帝国佛门昌盛乐土的敬畏和向往。

    然后随着最后一位拥有强大世俗政权背景的佛门庇护者――戒日王的去世,四分五裂的王朝版图中,最终崇奉婆罗门教湿婆派的臣子阿罗那顺。重新取得了中天竺的霸权,大力取缔和打击佛教寺院。佛门也由此盛极而衰。

    但幸运或者不幸的是,阿罗那顺得意忘象脑子灌水了,居然袭击了驻留在当地大唐使团,然后是王玄策借兵报仇的惩罚性战争,阿罗那顺击败无数对手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大国转瞬寂灭,还连累了一队诸侯盟友,就算被弃国只身逃到中天竺寻求庇护,最终还是被唐人捉回去,献俘太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