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聚集在一起足足有上万人,却始终无法突破占据了山口最狭窄处,数百米残破城垒上的那些赛里斯人,他们几乎是像幽灵一样的从废墟里冒出来,然后将溃败的大队残兵败将,封堵在这出山口的要害处。

    虽然在他们已经对此发动了好几次次进攻,却都被一一挫败,连临时推举出来的头领,都换了好几位,低矮残破的城垣看起来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穆赛的到来,正好赶上了他们新一次的进攻,作战失利后的再次火拼和主导权争夺中,一位副千夫长,成为新的带头人,作为有经验的老兵,穆赛也被强拉进入了他们的进攻序列中,并得到了一片来源不明的肉干,作为临时口粮。

    但他没有机会在踏上城墙了,随着号角声,打着赛里斯人旗号的斥候骑兵,开始零星的出现在后方,地平线上也出现了大队人马行进所产生的尘烟。

    好容易聚集起来的人群再次崩溃了,他们绝望的四散奔逃,但是这次他们已经跑不了多远了,连日逃亡和作战积累下来的饥饿疲惫,就足以击垮大多数人的意志……随着木鹿城指挥权的易手,兵不血刃而定,而这也是大食人在呼罗珊平原上。最后一只成建制的武装力量。

    按照事先交涉的条件,赦免木鹿城中仅存的军民百姓数万人。确保他们的生命和个人随身可以携带的财产,并不是问题,但是作为归顺和接受新统治者的投名状,他们必须亲自处决和杀死城中,其他存在外省背景的士兵和圣战者。

    然后被随机抽签,打散分遣安置到各个边缘地区和城市去,比如蒙面先知和他的白衣军所统治的设拉子以西的波斯东岸地区。是受到选择去的最多的。

    但不是什么人都有他们的幸运和机遇的,至少还有十几万圣战者在内青壮年,散布在广大的平原上,成为唐军的猎物。对于这些战俘来说,要想避免被卖为奴隶的凄惨命运,就必须参加唐军组织的炮灰部队。

    然后作为最底层的杂兵。至少参加三次对大食人的战场出击并得以幸存下来。才能初步获得仆从军的地位。

    作为天字第一号的示范,敌国总督级的降臣,哪怕是过去式的,带来的影响和连锁反应也是极其巨大的,他的剩余价值也被唐军发挥到了极限。

    有他作为带路党,一路招降纳叛,几乎望风而定。甚至波及到了阿里米塞山西麓的大城要镇古昌城,聚集起来的七千名地方守卫,集体放下了武器,无条件接受了作为自由人迁移到南方去建立新家园的命运。

    以古昌城为模版,更多城市和村镇归附在唐军的旌旗下,其中比较坚定的穆斯林,大都被挑选出来迁移南方白衣军的统治区内。

    另一方面,战乱和拉锯摧残。所带来的饥荒和绝收,对来年生计的绝望也带来另一个后果。继大规模自发搜捕圣战者的运动之后,相当部分当地青年。主动加入了大唐仆从军的序列,以换取一份,让补贴自己家庭熬过到来年春天的食物配额。

    对唐军来说,也得以较为低廉的代价,获得了一批熟悉当地的辅助部队,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意义。虽然他们只有简陋的武器甚至徒手,但还是被编成了七支千人队。

    立下功劳的巴格达人艾布都,则幸运成了这支新军的统领者,一位呼罗珊仆从军的将军,虽然他从未有过类似职位的经验和阅历,但多数时候只要遵照他的唐人副手和佐僚们的建议,发号施令就可以了。

    而作为阿拔斯王朝及其臣民,在大呼罗珊地区的最后一片据点和庇护所。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脉另一端的内沙布尔,这片群山环抱中,广袤而富饶肥美的土地,陷入战火和动乱中已经长达一个多月了,

    借助当地守卫的混乱和各自为战,来自南方地区的赛里斯人袭击部队,几乎仗着轻骑快马,一边烧杀掳掠,一边向西北突击,绕过守卫严密的城市而穿过一个又一个城镇,不停的沿途制造一**的废墟和难民潮。

    以至于当内沙布尔聚集并派出足够的讨伐军后,却发现他们已经在接近刺夷城的地方,成功和来自北方山脉另一端泰伯里地区的叛军合流,

    这些来自库尔德部族战士和泰伯里的山地步兵,以及少量德米赫重步兵构成的混编部队,几乎将伊朗高原北部边缘,变成了一片废墟,并从当地的波斯遗民中,裹挟了大量的青壮年,变成一股短时间内难以扑灭的心腹之患。

    另一方面作为前总督卡塔赫的降敌,在深陷战火中的内沙布尔地区,则是带来另一个巨大打击,在官员和民众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片地区可是卡塔赫重点经营过,作为对抗赛里斯人最终防线的前沿。

    这种恐慌的情绪和火苗,很容易就因为一些自发的偶然事件,一下子就演变成某种歇斯底里的清算和猜疑浪潮。于是一时间许多有身份的地方人士和官吏,以及地方军队里的头目被告发和逮捕,他们及其他们的家人,充斥在各座城市的监狱里而人满为患。

    “这就是你要的结果么。。”

    行军宿营的大帐中,满身披挂的皇太子麦海迪,毫无风度的将短杖马鞭,摔在自己的首席顾问脸上,任由血红色迸裂开来。

    更多人的跪倒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的聆听这自己恩主的训示。

    自身的王朝重臣,前呼罗珊全权总督卡塔赫的背叛和投敌。对于回到内沙布尔就转而忙于清剿四窜的赛里斯游骑的麦海迪及其麾下军队,也是几乎是当头一棒的挫折和打击。

    对于这位前呼罗珊总督,他一直有着一种复杂的心里情节,从某些方面说,他并不喜欢这位政治手腕更胜于军事才能的总督,却不得不在一些事务上倚重他,还要时不时予以的限制和压制。毕竟他只是皇太子,而还不是哈里发,有巨大的权限,却没有足够肆意的资本。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不介意收服这个一个充满波斯商人和官僚世家背景的助力,虽然他天然上与围绕在麦海迪身边的传统派和土地贵族势力。有着种种的矛盾和分歧。任何上位者都应该有足够的能力,调和部下的矛盾和派系,以达到效率上的均衡。

    但是在情势危急之下,他就必须有所取舍,摒弃已经背负着过错的失败者,以获得对自己帮助更大的一方,但是显然现在卡塔赫的叛离。让他尝到了自酿的苦果。

    不仅仅是因为卡塔赫出身的胡奈特家族,是王朝高层中出身东波斯地区,屈指可数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权贵氏族之一,同样因为他曾经作为呼罗珊全权总督这个身份。

    要知道新兴不过数十年的阿拔斯王朝,还是一个年轻的帝国,哈里发治下光是地方总督以及相似权利和地位的权贵,就有数十位。但是能够获得全权总督这个职衔和权利的,开国以来也不过十几个。同时在世的就更少了。

    这也是仅次于,统领王朝一半或是三分之一军队大埃米尔的军事要职。而且相比只能在军队中发挥影响力的大埃米尔,全权总督在地方的民政、宗教、司法、税收方面拥有更大的权限和发言权。

    在特定的战争时期。光是全权管辖的范围,甚至超过了某些宫廷大臣的领域,因此能够获得此位置的,基本不是至亲的王族成员,也是叱咤一方的传奇人物,卡塔赫正是其中之一。

    虽然已经被罢黜,但是他的叛离,对内忧外患的阿拔斯王朝来说,并不亚于失去大片土地或是军队的损害,比如人心和信仰上崩溃的开端,那些意志不够坚定或是保佑投机心里的当地人士,一个可以效法的理由和榜样。

    又比如他的举荐人,主持巴格达城的首席大臣哈立德,几乎是当场再度昏厥过去,当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恐怕,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呼罗珊。。”

    “其实。。。”

    跪伏在地上,不敢搽试脸上流淌的血线,首席顾问突然再次开口道。

    “未尝不是至高对殿下的又一次恩赐。。”

    “如果我们策划得力的话,力挽狂澜的英名,再次回到您的掌握之中”

    麦海迪重重哼了一声,还是挥手让他们站起来说话,毕竟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还要继续依靠这些人。

    按照首席的分析,虽然卡塔赫的背叛,让王朝的权威和声望都受到损失,但对麦海迪极其追随者来说,同样又是一个巨大的转机,无论部下如何宣传和辩称,麦海迪是因为担忧大军后路,和内沙布尔地区安危,才紧忙赶回的。

    但是已经无法阻止对威望和信誉的影响和损害,作为一位在敌人攻击下,抛弃自己的军队,逃回安全后方的大军统帅,无论如何也不可避免的收到某种程度的质疑和非议的,哪怕他拥有极其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早起战争的失利,对敌人形势的判断错误,以及带来的一连串后果和挫折,都可以归咎在那个潜藏日久的叛徒,卡塔赫的背叛和出卖上。他抛弃呼罗珊地区,退守内布沙尔的行为,也被解释成,某种怯弱和通敌钱的产物。

    要知道之前袭击并导致内沙布尔山口防线被突破,就有本地穆斯林叛徒伪装成的呼罗珊禁卫军和圣战者群体,作为那些塞里斯人的内应。

    “至高在上,我果然还是不够虔诚和善信啊。。”

    猜到这个结果的麦海迪叹息道,却丝毫不能阻止隐逸心中些许解脱兴奋和舒缓的郁结。

    只要他能够及时“赶到”伊斯法罕。得益于主战场的局势好转,以及首席大臣不余遗力的支持。第二批战斗力正在组建,

    来自法尔斯的弓箭手、斧兵,调集自更远西部地区的阿拔斯重步兵和矛手,来自伊拉克南方的城市标枪手,组成的新编军团,才刚刚成型,但是合格的将领和有经验的军官。却是严重缺乏的。

    另外,通过与赛里斯军队的交战对峙拉锯,他也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上获益良多。

    比如赛里斯人对火器从战术到战略层面的充分应用;又比如他们的战区动员体制和后备兵役的驻屯制度,利于部队扩编的亢余副职配属和基层士官见习制度;又比如他们对藩属仆从军队的运用效率和激励手段,他们会将本民族士兵作为骨干。充任这些藩属仆从军队的各级头目。以短时间内行程指挥效率和协调性。

    但这需要足够的时间,让总结和消化,并予以实践和推广。至于其他方面,则全是坏消息。

    财政枯竭和兵源减少这都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战争对这个国家基础性的农业和商业摧残和打击的长久后遗症,战争不但破坏了王朝的几个重要产粮区和商业中心,也大大占用了参与生产劳作的人口。为一只兵团提供跨地区作战的后勤,需要发动同样数量的青壮年来承当,而随着距离的拉长,这个比例会提高到数倍,因为持续战火将哪些地区打成废墟,新来的军队,已经很难就地获得足够的补给。

    比如中部那些虽未被战火波及的行省地区,因为频繁的抽税和劳役。已经爆发了小范围的骚乱和饥荒的传言。

    期间唯一的好消息,或者说坏消息是。他的弟弟,潜在的王位竞争者马赫迪王子。再次做了一件蠢事,而将自己置于一种可悲的境地……我在进入内沙布尔后,所降服的第一座城市,古昌城中多年未见的西伯来人家臣阿罗罕。

    (书书屋最快更新)他看起来精干清瘦了许多,作为多年为我效力往来列国,奔波万里的酬赏,他的同胞约书亚在花剌子模地区的北部,咸海西岸沼泽低地中,建立了一片西伯来人的聚居领地,由约书亚的家族为首的西伯来人氏族,进行有限的自治。。相比之下,他替我在西域布置了这么多年,也该得到一些东西了,比如正式的身份和地位,然后交出手中的网络。

    “有没兴趣,做一任总督?”

    我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信手将飞镖查到沙盘中代表内沙布尔的位置上。

    “您的恩宠,实在让我无以回报。。”

    他恭恭敬敬的扑到在地亲吻我的鞋面,却被我让开。

    “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我要的不是一位善于替我收刮的总督。。”

    “而是一位善于理财和经营的总管。。能够善于运用这个地区的资源,来保障我的军队后方”

    “我的征程还远着呢。。贵族和总督的身份,只是一个开端”

    “谨遵您的教诲,我的主人。。”

    按照新出台的初步规划,呼罗珊地区将被按照传统地理,划分为东、西、南、北霍山四个小都督府,和以中部平原诸城邑组成的大军镇――霍山镇和行台治所,计划常驻番汉将士一万七千多员,

    重新打下呼罗珊后,这只临时扩充起来的大军也要进行适当的精简,以提高效率减少后勤压力,很多临时拼凑起来的外围部队,就可以让他们领着战利品和犒赏发遣回家,或是就地转为驻屯性质的生产建设部队。

    一方面保证后方的控制和治理,另一方面也是减少作战部队的消耗,这样最终保留下来状态较好的部队,也有四五万人,可以继续维持一个作战周期。

    用战争空置下来的土地,从河中和北方吸引更多的移民,同时将那些藩属、仆从部队就地消化掉一部分,也可以减少其他地区的不安定因素。

    四个小都督府则不设军镇或是次一级防御使,而是以中心城市为基础,以一个大军州附属若干常治州,十数处互不统属的大小羁縻属州县,来进行逐级治理的。

    内沙布尔作为西霍山州都督府,无疑使重要的前沿和后方。让他这个外来者兼异族人担任这个要职,无意识一种荣幸也是一种气量和才具的考验。

    姗姗来迟的,还有北方里海对岸的可萨汗国做出的反应,由摄政太后独孤雯派出的官员、贵族、工匠、护卫、奴婢,组成一支庞大的慰问使团,也抵达了花剌子模和泰伯里之间的交界处。他们从沿海带来了大量的粮食,牲畜和各色物资,甚至还有数百名容貌姣好的女奴……成功越过阿尔卑斯山后,

    拜占庭帝国的皇太子利奥统帅的大军,攻陷了一座又一座法兰克人的堡垒和城镇,将被焚掠之后留下的火焰和眼泪,远远的抛在身后,他们的居城和聚居点可以说是极其简陋,许多甚至是沿用罗马人留下的残垣,然后筑上一圈木栅,就算是一个城市。因此攻打起来几乎不用费太大的力气,仅有的几处麻烦,还是古代罗马人留下来的遗产。

    大量的法兰克青年男女,如羊群一般被驱赶到南方靠近河流或是海边的村镇里,在那里他们将被海上军团的附属船队和拜占庭船商,贩运到对岸的非洲大陆去,白皮肤的奴隶在那里,比其他肤色的奴隶更之前一些。

    自从西罗马崩溃之后暗黑岁月,让这些地区的文明好繁荣已经倒退了许多,地方上甚至找不到多少能够识别拉丁文的人。因此利奥可以说,是继查士丁尼大帝的大将贝利萨留之后,第二个穿过意大利地区,深入野蛮人占据高卢故土的帝国统帅。

    如果他能够再多取得几场胜利,将这些土地巩固下来,或是迫使内战之后的法兰克新王低头称臣,那就可以真正摆脱那些野蛮人将帝国污蔑为“拜占庭”称谓,将罗马的荣光重新降临在这些土地上。

    “赛里斯人的奴隶贸易,无疑是充满黑暗与血腥的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存在也为欧亚非三大陆的民族交流和融合,以及种族的多样性,起到了催化作用。”

    《大航海史话:贩奴时代……rq
………………………………

第七百三十章 征起适遇风云会7

    卢瓦尔河下游,盛产小麦和葡萄的肥沃土地上,已经看不到任何硕果累累的收获景象,只有被践踏成泥泞一片的田梗和被捣毁推平的庄园。

    不同底纹的百合花旗帜下,各种颜色的军队构成的洪流,像是搅拌颜料的大染缸一般,将各种肤色的人类生命,搅出浓墨重彩的血色。

    无数的家名和徽记,随着流逝的生命,折断在这战场上,无论高贵还是不那么高贵的,头颅都被砍下来,变成兴高采烈插在枪尖上的功勋。

    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后世那些小国寡民的领主割据时代,披着温情脉脉的虚伪面纱,依靠个人武勇和装备的械斗游戏――骑士战争不同。

    法兰克人还是这时代欧洲大陆最骁勇善战的战士之一,残留这大量蛮族军事氏族传统的他们,必须在首领或是领主的号召下,自备武器和口粮参加战斗,只有在战斗时间比较长,或是远距离的出征,才会从当地的堡垒或是统帅的伯爵们手中得到后续的补给,而战利品和俘虏才是他们获得收入的唯一手段。因此,他们的存在,往往会让战斗变得格外残酷而血腥。

    曾经林立的旗帜,已经减少了大半,他们或者遭受了覆灭的命运,或者被成建制的击溃,或者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损失,而不得不退出战场。仍然能够停留在战场内的坚持战斗的,也只剩下两位主君各自麾下,最忠实和最坚定的追随者。

    卡罗曼重金收买了北方的宿敌,彪悍萨克森人作为外援,藏在森林发起袭击。查理曼也雇佣了来自巴伐利亚阿瓦尔游牧骑兵,和卡帕多西亚的山林射手。来作为反击的预备队。

    连日的激战。河口漂浮的尸体和垃圾,让深秋的卢瓦尔河水道,充满了浑浊和衰败的意味。但是两大阵营相约的决战,才刚刚进入**。

    法兰克卫队密集投掷的手斧。让冲在最前排的骑士,连人带马纷纷被剁倒在地。他们也只有这一次出手的机会,披甲的骑士很快冲到了他们之中,用枪矛斧剑不断的掀起血肉的风暴。。

    但是这么一个阻隔。已经足够了。

    “卡洛曼。。”

    法兰克新王查理曼,怒吼着自己同胞弟弟的名字,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再次在护卫的拼死掩护下,拨马掉头从战线中逃走,距离自己越来越远。而只能将怒火宣泄在被打散击溃的卡洛曼士兵身上。

    连日的作战,让查理曼的银色密鳞甲和紫色大氅上。已经沾满了泥泞,密鳞甲是来自东方艾穆哈人的舶来物,他们曾经是西地中海沿海最猖獗的海盗,也是法兰克王国的贸易伙伴。而大氅则是来冷泉山谷之战的战利品,一位拜占庭禁卫重骑兵将领的所有物。

    作为把持东方商路枢纽和贸易财富的拜占庭人,将自己的普通士兵武装到了牙齿,而他们精锐部队的装备,更是让人眼红,因此战后他话费了巨大的代价,用缴获的军团装备重新武装和训练了自己的卫队和追随者。

    其中就包括了这只从头到脚都披挂甲胄的护卫骑兵,只是武器的种类相对拜占庭人少一些,去掉了法兰克人所不擅长的弓箭,将东方风格的刀剑枪矛,换成法兰克人更擅长的斧头和锤棒而已,但配合来自安达卢西亚的混血马,已经足以让他们成为适合骑兵的平原战场上,横冲直撞的铁甲怪兽。

    唯一能对他们造成些许伤害,也就是布列塔尼亚边区里,那些与对岸不列颠三岛,有着亲缘关系的凯尔特人弓手。

    因此他一次次的身先士卒领军冲锋,也很容易一次次的被对方的弓箭队所集中关注,但是那些忠诚的护卫和追随者,每次都用身体和盾牌保护了他。

    他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举盾拍打开迎面射来的箭只,就像挥手赶走无关紧要的蚊蝇一般,指挥着部下将面前击溃的敌人砍杀或者俘虏。

    就是这个一贯不受他重视的弟弟,让自己继承的这个王国,不得不遭受了分裂危机,并在内战中损失惨重,本来还有秘密书迷楼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交涉调略对方阵营贵族逐渐改变力量对比的打算,但是当巴黎传来发现瘟疫,并且拜占庭人突破阿尔卑斯山脉后,他就变的别无选择。

    昨夜已经有三只贵族武装,突然离开查理曼阵营所在的营地不告而别,这是一个危险的兆头,随着拜占庭人入侵法兰克东部的消息传开,支持者领地处于东部的查理曼阵营,恐怕还将会有更多的动摇和逃兵。

    不过对面的卡洛曼也好不到哪里去把,他的正面战线已经被再次击破,只能退缩到右翼重整旗鼓,却与仍旧在苦战左翼被分割开来。

    “举起你们的枪矛,你们的父兄儿女,会为你们这一天而传诵不已的。。”

    他高举其金色雄鹰旗帜,大声的鼓舞道。

    “让我们先击溃右翼的敌人。。用他们恐惧和眼泪,颂扬我们的武功把”

    疲惫的骑兵们,再次转向奔驰起来,用鞭子和马刺,激发这坐骑最后一点精力和勇气,而伴随的步兵们,也重新站了起来开始松垮的列队,将手中的枪矛刀斧,指向敌人的方向。腹背受敌之下,对方的慌乱和动摇清晰可见,整体崩溃似乎只在须臾之间了。

    突然留在外围的岗哨,传来告警的号角声,随后卢瓦尔河上远远传来的嘈杂声,分散了战场双方的注意力,那是一只只双头高高翘起的单帆桨船队。帆面上血色的战斧和船头狰狞的造像,意味这这是一只充满北欧风格的船队。

    “维京人!这就是你最后的手段么。卡洛曼。。”

    查理曼脸色剧变。随即又恢复正常,做出最合理的判断。

    “不要管我们的营寨,击败眼前的敌人。。”

    “我们就能在梅斯城里,痛饮欢庆的酒宴了。。”

    但是在查理曼的命令彻底传达开之前。部队中这短暂的迟疑和动摇,给予了卡洛曼军队以希望和振奋。他们开始全力反击了,左翼和右翼分离向中间合拢,想要回合夹击并包围查理曼统帅这支突出的部队。

    布列塔尼亚的弓手。也再次出阵冒着被突入的风险靠近。集中抛射查理曼所在的位置,让他又失去了数十名护卫骑士。

    这些维京人的战船,也慢慢减速停了下来,先头的十几只开始跳下成群结队的战士,手持圆木盾和双刃轻斧,开始涉水上岸。

    剩下的船只突然加速。然后在河口的拐弯处撞在一起,拥堵成混乱的一片。然后更多的人不管深浅,直接跳下水来,扑腾着向岸边游过来。

    到了这一刻,就算最迟钝的人,也能明白这些维京人出了什么问题。然后答案出现在尾随出现在卢瓦尔河上的,血红的硕大螃蟹战旗,让位于南方沿海的贵族们,都恍然大悟起来。

    “突然出现在巴黎附近的塞纳河畔的赛里斯人,成了压倒局势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他们同样也不轻松,看起来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船只和铠甲都有些破破烂烂的。

    卡洛曼军队中的少数人,却开始心沉到了绝望的深渊,他们指望的最后一路援军,看来是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当他们下船登岸列队,居然没有任何人试图组织他们,直到他们分辨清楚旗帜,开始向卡洛曼所属的阵营进军之后,不是迎击或是防御,而是小股的骑兵开始临阵脱逃了。”

    《历史转折的一百个瞬间:法兰克内战》

    。。。。。。。。。。。。

    随着金黄泛白的颜色,逐渐晕染在呼罗珊的草原上,遥远的安西,也进入第一轮秋收的尾声,千里迢迢的驱赶着牲畜,或是牵挽着载满物资的大车,不迟劳苦的越过一个个沙漠绿洲,来到呼罗珊中部平原,输送或是售卖给军队,然后拿着等价配额指标,从新设置的官府手中,换成钱币、香料、宝石奢侈品,乃至军队淘汰的剩余物资,或是廉价的战利品和奴隶,回程时再赚一笔利润。

    随着上层的集体投降,进入内布沙尔再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从东部山口的法理蛮、到西部高地的沙鲁达,从南方盐漠的巴尔达斯到北方萨赫鲁德的山中平原上,二十九座大小城市和堡垒垒,众多的乡村和市镇先后开城出降。

    他们按照波斯的传统,恭谦或是卑躬屈膝的送上代表顺服的马鞭和鞍具,就如数百年前他们屈服于阿拉比亚人的祖先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预期中长时间维持治安作战的需求和压力,也以下减少了许多。另一方面则是圣战带来的后遗症。

    这场虎头蛇尾的圣战,让从内沙布尔到伊斯法罕之间广大的土地上,当地真正虔诚而狂热的穆斯林群体,一下被砸断了脊梁骨。沦陷在呼罗珊的数十万青壮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足以令上至贵族官吏,下至黎民百姓,几乎大多数家庭都有失去的成员。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本地那些长期受到压抑的非主流派别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族群,就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机遇和前景,长期受到阿拔斯王朝把持和影响的贵族和官员,在征战中死的七七八八,剩下的想要保住自己的生命财产,也得竭尽所能来祈求新征服者的怜悯。

    唐人数万大军的兵锋,终于在伊朗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加尔比德山口停下了脚步,虽然再向西越过基尔塔尔山地;就是传统波斯帝国的核心腹地,周围被雄伟的高山所包围的伊朗高原中央,广布的盐沼、荒漠的辽阔内陆盆地,需要沿着小块的绿洲和水泊,穿过中央盆地,才能抵达西部人烟密集的富庶地区,大片山地河谷绿洲,也是波斯帝国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胡泽斯坦行省。

    但首先他们必须抢在严酷的冬天来临,大雪封山之前,进行最后一次远距离的补给和大规模贸易活动,对于岭西行台来说,之前在呼罗珊战火浪费掉的时间已经够多了,而呼罗珊本地能够获得资源,也已经接近枯竭,严酷的冬季气候和高原地理环境,也需要时间来重新适应。

    为了减少后勤压力,一些出征时间较长的藩属部队和仆从军,将被调回河中去过冬,而另外一些,则被派遣到周边已经占领的那些行省地区去就食,顺便将驻留当地的生力军,轮换一部分回来。

    而对呼罗珊大多数地区的当地人来说,就算没有唐军的存在,他们这个冬天也同样充满了残酷的意味。蝗虫一般涌入呼罗珊地区的圣战大军,不仅带来无数的混乱和伤痛,也留下了一地的眼泪和怨恨。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将呼罗珊地区的人心,从阿拔斯王朝的版图上变相的割裂开来。

    虽然一时间要他们接受新统治者带来的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没有多少人愿意配合来自王朝中枢的号召,以国家和信仰的名义,坚决的抵制和抗击外来的占领军。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偃旗息鼓后,只剩下越过山口的小规模试探性的袭扰和前哨战。

    在作为当地首府的尼普谢尔城里,再次充斥着来自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