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重以他们为骨干,重组了规模大的备御班。教官则是来自枢密院指数的教导军各营。

    我又被皇帝小白诏对,坐那里听他一堆絮絮叨叨的倾诉。

    “我还要增加师保傅以下宫学官属的规模,以各殿院馆台饱识之士、年轻俊才组成诸皇子的侍讲教授团。。。”

    皇帝小白有意为诸皇子补充选定师保傅的人选,除了那些资学名望之士外,还将从现职的朝臣中选拔一二,以培养时务实践什么的。而且于以往不同,这次并不特别拘于品阶出身,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一片泫然,人心思变、窃喜有之,人心惶惶、无措亦有之,这几天一直有人上书提意见,皇帝小白看起来也压力很大。

    “这样朝廷也不用多养那些清闲人,还可以避免少数人抱成团,结党营私,对未来的储君的倾向,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毕竟人越多,越不容易齐心垄断上位者的耳目,蒙蔽视听。。”

    他说的滔滔不绝,我的眼睛却盯着眼前的东西,口中没停过。

    今天是立春日的第五天,节气中的二侯――蜇虫始振,正天空中飘扬的风筝造型,乃是人面鸟身,主掌草木和生命神的春神句芒。

    案几上一片狼籍,各种很有特『色』的小零食排了一堆。冻松花蛋、老醋虾皮、炭烧鱿须,韭黄伴豆芽,一叠的薄饼,

    这就是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即为“春盘”。 用饼卷蔬果,则是后世春卷的来由。

    还有一碗滋味粥,烤『乳』猪的肥嫩里脊烧龙晶米,添上海菜干和虾仁,正好益气补元。

    还有一只硕大的龙虾船,虾是海南晒干加工好的,然后切开上面的盖壳,填入羔羊肉、糖蟹、鱼羹馅和嘭脐酥等酱料,蒸成的三鲜盘。

    宫墙外的街道上是一片喧哗声,由女『妓』充任的春官,正四抬的纱帘大轿游街进行迎春的仪式,据说她们的职业本身代表着生命和孕育,这也是这些风尘女子,一年扬眉吐气的极少数时刻之一,就连职品官的车轿,也要为迎春神让道的。

    基本都是有各家行院教坊出『色』的头牌女儿来充任的。由一群穿戴着彩衣的少年抬着,前呼后拥,好不热闹。轿子前还由马车拉着一直用泥土塑成的黄牛开道,无数人用包裹着铜钱的彩绸去砸打,直到把牛打碎为止,以驱赶走大地上后一点寒气,可以获得高产,然后句芒祠前,一拥而上把这些碎土抢夺回家去填床下,据说可以促子繁育多产。

    “军务,民政,财赋、提刑、监察等各司其要,为职事官,,营田、学政、诸使为差遣官,按照地方需要增加,诸司直接向朝廷中枢负责……这些个的构想,初可是脱胎于你的典故啊。。”

    皇帝小白还喋喋不休的念叨着。

    “那是闲聊好不好,我胡口『乱』说的……”

    我咕哝的应了一声

    “现眼见诸多构想,都逐一变成了现实,难道还想撒手不管了”

    “怎么管,你才是皇帝,那个做主的人好不好……整天找我要主意”

    我哀叹了一声。

    划道之后的都督,权势虽然看起来很大,号称掌总全道,品阶凌驾于布政、转运、处置、督察之上,几乎什么都能过问。

    但是军权方面,却被削弱了不少,除了朝挺派驻要地的卫军和治所设立的牙兵大营,各州团结兵、守捉兵外,对道以下各镇军使,只有差遣征调和战时指挥之权,粮饷兵备训做劳役等日常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之权。

    赏罚选拔的人事大权,还有军阶和军职的双重迁转体系,则有朝廷中枢直管到军使一级,作为一道都督虽然可以保举某人或是罢免其职,但都是权领除受的临时代理『性』质、只有经过兵部行文,枢密院和政事堂副署后才能转正。

    只有大规模用兵,或者需要长期作战的情况下,才设立的临时『性』节度使,或以都督、加节度使衔,以专总赏杀大权。。如果涉及数道,则设立临时行台和大都督衔,

    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好,也好周密,不乏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正实行,但问题是。

    分出来的权力和部门,都要人去充任,还需要朝廷核定编制和预算,下拨的运营所需,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运作,因此朝廷的这些年想方设法收上来和弄出来的钱,总是不够用。

    “你是嫌我做权臣的名声不够大,死的不够快么。”

    我放下食物,也大吐起苦水来。

    “还有啊,你想整顿寺观拿我做挡箭牌就算了,还要对宗室出手,却指望我背这个黑锅,天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还是关内道啊,我已经碍了多少人的事,坏了多少人的指望,断了多少人的进益,多少人巴不得我闹得天怒人怨,然后众望所归的被打倒,好借朝廷的大义吃我家的大户。”

    “现河西用兵,十几万的维持,每天都丢失国土,多少人巴不得看我的笑话。。。”

    “你过虑了吧。”

    皇帝小白似乎被我挤兑的有些无可奈何。

    “好啦好啦,那你想要什么好处,我可能补偿一下就是了”

    “放我一年半载的大假好了,天下之大,我和阿月可是有很多名山大川的旅游计划还没实现啊”

    “这可不行啊。”

    他断然拒绝

    “你不朝中,大家都不会安心的。。。”

    “要不我把翁山县交给你经营如何。。算是我给阿月的陪嫁”

    皇帝小白,口风一转,抛出个大馅饼。

    “翁山。。”

    我想了想,才记得这是后世的舟山群岛,隶属于明州的治下,也是浙西天平之『乱』的发起地,袁晁的『乱』军骨干都出身翁山,这里也是浙西民变抵抗到后的地方,当地的百姓不是被官军杀掉,就是被当成附逆,大规模贩运到夷州去开荒了。

    “这可是一个岛上大县啊,你不是喜欢经营海埠么,正好离夷州也不算太远,”

    他继续鼓动道

    “开什么玩笑,这地方再差是个县治啊,就这么让你轻易封出去。”

    我翻了个白眼,我反问道。

    现的翁山县是一穷二白的残败废墟,只有一些港口的旧址上,由路过商人修建的临时据点。海路距离夷州也不远,皇帝小白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传出去,你不怕被人骂『乱』搞裙带关系的败家昏君,一群臣子跑来死柬,轻玩丧土什么的。。”

    “如果是能为国家和朝廷得到实益,让后世子受用无穷,给人骂几声昏君又算什么。。”

    皇帝小白

    “反正再坏,还能坏的过你这个头号佞臣。。。”

    “你太没良心了吧,。。。”

    洛阳城外,一行番邦的使节,正拖骊而入,南蛮之地特有的藤盔和缠头,引得街道上一片的侧目。

    蒙朝香就是其中的一员,出身王氏附庸狄部,却拥有白蛮的他,其实是蒙氏某位王姓,一时兴起留下的私生子,因此很小开始,就不用和那些寻常部族子弟一样,把童年的时光沉沦于田泥和畜栏之中,然后用军功博一个出身。

    而是被教授多种文字和书法,被作为王室候补的书记和史官来教养。因此造十数年前,他就曾经当任过,南诏派往长安的质子凤迦异的随员,来过一次洛阳。

    而现,则是作为西南崛起的南国,进京朝供大唐天子的南王蒙失虎的世子蒙训的属官,出现这里的。自从南诏灭亡后,他们这些文官世家的遗族,侥幸没有被杀的,都被南王招揽起复,作为王的臣下。

    作为从南诏王姓脱胎出来的政权,虽然面对的是缩水的国土,却建立起了紧密而强力的统治,还通过对大唐的恭顺和从合作,南端得到了土地人口的补偿,那些南平社的人只对河流和道路边上的土地干兴趣,那些山林和山谷里的人口和牲畜,都是属于南王的。

    “漪音。。”

    蒙朝香突然看见一个时曾相似的面孔,条件反『射』一般有些不确定的喊了声。

    石榴彩高腰低胸仕女曳裙,虹眉装和高云鬓,很难和记忆中那个师从神秘的五楼山,刀舞如月轮盈雪,如清泉空灵一般的刀蛮女子联系一起。

    但是听到这个名字,像是一个冰冷清清的玉美人儿的女人,身体似乎顿了一下,转过来的眼神中却是无『迷』蒙。

    “刀族的漪音。。曾经是元主宠爱的罗王内定的妃子,这么可能出现这里”

    蒙朝香自嘲的笑笑。那可是刀族美丽的花儿,荆棘中的妙音鸟,几位大清平官口中,有希望成为下一任“遮”的人选,哪怕五华楼中遭遇,也只能远远仰慕的存,

    不过说到命运弄人,不要说那个生死不知的罗王,就算是大元主本人又怎么样,后连妃子和女儿都保全不了,都成了唐人的俘虏和玩物,后来阐宝府悲愤中死去后,他的直系男『性』全部被南王杀掉,身边的仅存的妃子、女儿和宫人,都被当成礼品送给了那些唐人的将帅。

    “阿奴。。走了”

    马车中,一个清脆的声音呼唤道,女人的的头低了下来,那一刻『迷』蒙顿时不见了,仿佛又变成那个气质高雅的唐人仕女。

    只留下留下蒙朝香一肚子疑『惑』和猜测。看着马车一行前呼后拥的拖骊而去,他突然问起那个奇特的徽章,那是一只圆头圆脑造型十分可笑的白熊,

    “这是皇上宠爱的雍国长公主的车驾啊。。”

    恭敬让路的鸿儒寺官员,用一种羡慕,又有些玩味的声音道。

    “征西定南的那位,就是她府上啊。”

    蒙朝香忽然身上有些发冷,有传闻刀族的景漪是去刺杀唐人的主帅,而失踪的,然后刀族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残余的族人全部被掳到山南去,从此没有了了下文。

    踏踏走动的马车上,女人蹲伏厚厚的熊皮褥子上。

    “今天的表现还可以……”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

第五百三十九章 河西、河西

    第五百三十九章  河西、河西

    所谓的河西走廊,其实并不如多数人想象中类似走廊一样的长长的谷底,而是一片及其广大的区域,河西河西顾名思义就是黄河以西,地域横跨蒙古和**两大高原,因为是东南部是地质高度激烈下降的山区,西北是大片气候环境艰苦的草原和沙漠,因此人类活动的范围都集中来自高山上的江河,冲击出来泉水、湖泊密布的大片低地和丘陵之间,这个地带也是河西的精华。

    号称沃野万里,田畜阡陌绵延不绝的西北腹地,其中由东向西,以沿途的人口密集的大城邑为纽带,形成商旅繁忙的一个狭长的活动范围,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河西走廊。河西道既有大片的良田沃野,又有水草丰茂的河曲之地,人口繁密而商旅如织,历年的储积和经营的财富,相当的可观,无数来自天南地北乃至域外的豪商大族,充斥其间。兼番汉杂处,民风彪悍,素来为朝廷提供了大量敢死善战的优质兵员和各『色』骏马。

    吐蕃若占据了河西,战略地理上有了极大地优势,可以从多个方向随时威胁中原腹地,则如虎添翼,而大唐永无宁日了。如果能够消化了当地,则东联草原诸胡,西控西域,既有其商旅之利,又得其田土之富熟,兼由兵员和百姓,国力将上一个的高度,不再是那个雄踞高原,却受限于灾害暴雪,人口蕃息不盛,要靠不断的掳掠来补充维持运转的地区大国了。

    历史上的吐蕃也是这么做的,但问题是蛮荒民族转型而来的奴隶制国家,要想通知文明和先进程度都远超过占据的地区,无论是文化还是民族的归属感上,都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这片土地上的原统治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打败,依旧拥有人口和土地上的优势。

    于是吐蕃人统治下一直动『乱』不断,后不得不黯然退出,数十载的经营后轻易为流散逃亡的回鹘人等他族做了嫁衣。

    大唐也不好过,为了防备咄咄『逼』人的吐蕃侵袭,国库已经枯竭的大唐朝廷,不得不京畿地区维持了庞大的驻军规模,而对河北形同割据而无力顾及的诸多藩镇毒瘤,进行默许和安抚,再加上对回纥大宗强制贸易,换不到就拿下来抢,所以到后只能不惜代价,变本加厉的收刮百姓来割肉补疮。然后激起民变再花费大财力物力去镇压,如此反复,等到吐蕃内『乱』退回高原,大唐也江河日下内部尚且自顾不暇,即便有光复河西的大好时机,,也没有了收复故土的力量。

    这个时空,经过我直接努力或间接的影响,安史之『乱』的范围和过程被压缩了,河北藩镇的前景也被彻底间接扼杀,作为大唐朝廷手中的忠臣良将、军队、财赋也远比历史上充实,让各种革除弊端的改良措施,不断的得以实行。

    外部环境也要好的多,安西北庭还完好的大唐版图内,虽然影响力大为缩水,咄咄『逼』人的南诏被车翻,变成一个资源和财赋的重要来源,潜隐患契丹人被李光弼打的四分五裂,再加上范阳叛军的残余,曾经强横一时的渤海国被祸水东流的手段,整陈半身不遂,历史上侵吞高句丽故地的罗,也被整治服服帖帖的交保护费,连乘火打劫狮子大开口勒纳卡要的回纥人,也被内部矛盾牵制的自顾不暇。

    现就剩下来自高原的大威胁――吐蕃,看起来,危机重重的大唐前所未有的拥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

    现河西用兵的,不过是龙武军的大半主力,再加上河西、陇右本地残余的驻军,河北倒是有兵可调遣,可惜洛阳之变后,大量军镇营团被打散重编,再加上这个冬天遇上室韦等大量胡族因为雪灾南下,需要足够兵力弹压和维持,不然就变成信德俄动『乱』根源,因此一时半会还派不上用场。

    于是某些人眼中,好的结果就是龙武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打跑了吐蕃人,却不得不长期维持重兵外以备吐蕃,长期的对峙中不断的消耗,龙武军历年积累的财赋和兵员,近乎慢『性』的割肉放血中,被逐渐边缘化。

    哪怕是付出河西和陇右为代价,让朝廷中外军中一枝独大的龙武系,和吐蕃人拼个两败俱伤,而一阕不振,然后再由朝廷拨『乱』反正,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所以,

    和皇帝叫苦讨价还价要好处是一回事,我也有不得不坐镇朝廷中枢的理由,既是监控也是威慑,用韦韬、薛景仙他们的话说,这是我个人的战场。

    “只要枢密大人坐镇朝廷中枢,长天子之侧。。。那些之流,就算有所怨望,再多的鬼域伎俩,也没有冒出头的勇气啊”

    诸如什么公文拖延什么的官场惯例和弊端,我甚至都不用出面,只要派一名书记几名亲事,守对方家里前后督促,就可以确保政通人和什么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没关系,海南种香蕉的人手可是奇缺。

    大不了收集阴私,制造借债之类纠纷,找借口打上门去,通过血的教训,让那些暗中捣鬼的官吏们明白一个基本做人的道理,就算想做别人的爪牙,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为虎作伥要拿身家前程『性』命来博的。

    这就是相对**后勤体系的代价,龙武军虽然因此不用受制于人,受到外部的干扰小,但是同样是吃自己的老本和库存,明明是为国家出力,却光靠自己买单,这不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因此,对于前方战事龙武军自行垫付的耗费,国库一时没有足够的钱粮来划拨核销,没关系,就用其他地方的资源和物产来充抵好了,诸如青齐的盐,蜀中的绢丝,淮阳的铜器,刑、越的官瓷。。。都可以作数,龙武军的外围和下线,有足够的产能和资本,可以就近消化掉这些东西,将其变成北方前线所需的钱谷帛布等物资。只是周期和流程比较复杂一些而已。

    另外,洛阳之变,对国家例行的征防战备体系,造成严重的影响,原本北军轮边的制度也被彻底打『乱』,大批前往安东上藩的部队,和退下来修整的,都被滞留东渡洛阳附近,以防万一。毕竟朝廷中军现实力也严重不足,龙武军的主力分两路征战外,北衙八军虽然天子身边有五个军,但其实都是残缺不全,或者干脆都是空架子。

    对于涉及变兵的处置,朝廷中也有很大争议,稍微宽纵一些,皇帝不干,犯宫作『乱』那是十恶大逆,不严惩不足以效尤,但是处置株连的多了,又担心会影响别部的士气军心。毕竟现朝廷继续用兵的地方很多。

    河北、河东、河南当地,却因为受到牵连,大量的镇军、厢部、营、团、队、火、什被打散重编,为了防止再次串联勾结的可能『性』,彻底消灭隐患,采取留兵不留将,留将不留兵的策略,进行重组再编。此之前,是很难派上用处的。但是作为预备兵员,往安东送过一批约数千人。裁汰变兵倒是很容易,但是留下的防务空白,却不是那么好接手的,为了确保朝廷的控制,所有役军将的例假和修养都被无限期中止,连随营学的士官生,都被拉出来挑大梁,破格授予低级的临时军职,以维持驻地秩序。

    于是,原本安东进行类似改土归流的试点,也不得不暂缓下来。

    大唐的六大都护府中,只有安南和安东,正进行类似的动作,主要是利用战『乱』造成的当地势力空白,条件适宜的河流畔和平原地带,建立起唐人的长期的屯守据点,建立当地军管体制,对附近的部落和土著进行实质编管,再以此为依托进行特产贸易和资源开采,逐渐控制当地的社会经济流通和对外交流,以实现将自治比例很高的羁縻州,逐渐转化成朝廷直接管理的边州军县。。。。

    这个是一个漫长而拉锯的过程,已经进行的部分还不能中断,不然无数人力物力的前期投入,就前功弃白费了,

    再说,

    这次寒冻灾荒还带来另一个好处,根据地方官府的报告,有人注意到相比那些受冻减产的传统稻麦菽栗作物,军屯庄的土豆、地瓜、玉米等作物反而是受影响小的,于是开始有人冒险从军屯庄的田地范围内,偷取作物回去做种。地方上被抓住不少,也闹出不少纷争和冲突。

    没想到朝廷这几年努力推广,却阻力重重的五谷替代种植计划,竟然以这种方式,自动打开了局面。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没有白来的好处,只有自己挣来的东西,才会知道珍惜和重视。那些地方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宗族大户,之前是阳奉阴违造谣诋毁处处抵制,现是可能饥荒的压力下主动求上门来,请求官府施以援手。。

    总而言之,我现实是忙的脱不开身。刚回到皇城左掖门和宫城长乐门之间,**宰相行署建筑之外的临时官署,

    批阅起一版的《中外军统一军器札》来,大唐的军队制式装备和战术一样繁多,象标配的刀有四类,就有枪分漆枪,木枪,白杆枪和朴头枪4种,弓有三种,弩有七种,所用的箭各自区分开来,又分别按照质地,分为竹箭、木箭和铁箭,又细分穿甲,杀生,长垛数种,其他制式非制式的斧锤缒棒斫等繁杂不堪,林林总总对后勤的输送补充维护整备,是个不小的负担和压力,因此确立三官一都外加军器材官的体制后,成立的枢密院,就努力促成中外军制式武器,向龙武军靠拢的统一和标准化。象龙武军的战斗模式,强大的后勤和工业生产体制的支援下,加注重远程的火力投『射』覆盖,而良好的防护下,简化肉搏武器的种类,努力实现除了兵刃之外的部件标准化。

    “枢府大人……”一个声音打算我的思绪

    忽然听见门外通传,兵科房留守的崔希仪求见,他捧着上一个铁匣,盖着代表西方的白虎钤印的封口火漆,

    “出了什么事么。。”

    “吐蕃已经开始河陇丈地。。分算绿地、灰地,以农田草田之属这算功勋,并开始跑马『射』箭进行圈地。。这是祥理陈条”

    铁匣之中公文之后,还随附的还有一份吐蕃文书的原件和译稿。

    我越看眉头越紧,看完深深吐了口气,大喝道。

    “来人……”

    “……”

    廊下一片应和声,

    “仪卫班、亲事仗,虞候队,点齐人马。”

    “跟我去打脸。”

    不是老有人说,我一直鼓吹吐蕃觊觎河西,吞并西北是妄想过甚。

    这两天朝廷中,还有一些帮人口口声声吐蕃只是一时之患,抢够了又碰壁多了,就会自行退去,正好找他们的晦气,把事情闹大。

    河西行台之外,无数百姓推举出来的乡老,正集体情愿。

    “阿父请息怒,我是有苦衷的,事关社稷,其中有许多不能言道的东西啊。”

    “去你的权宜之计。。滚你的朝廷大义。”

    某处官宅之中,颤巍巍的挥舞着手杖,口沫飞溅的大声吼道

    “你难道要我做那异乡鬼么,我们的宗梓都那里。”

    “马氏没有你这个不孝子孙。”

    “朝廷大义,是让罔顾乡族父老的命去扯自己人的后腿么。”

    “北军势大,非朝廷之福啊。”

    儿子还想辩说道

    “什么权臣擅专,什么权臣擅专,什么武人弄权,什么自此国之不国。。我只看到你自小受的是忠君爱国的教养,吃朝廷的俸禄,却做的是见不得光的苟营勾当啊。。。”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其他地方,比如天水郡

    “本家虽然与朝中那几位大人,多有不合嫌怨,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自行其事,坐望其败啊。”

    “唇亡齿寒的基本道理都不知道么,你难道是被那些人许下的权势蒙了心窍么”

    “何出此言啊。”

    “你从来不看文抄么,人家都刊载上头了,就差没指名道姓了。”

    “见鬼。”

    “见鬼。”

    从一片鸡飞狗跳的司农寺前呼后拥的走出来,抓住几个躲避不及的倒霉蛋,唾了一脸子沫子,而心满意足的我,手中拿着一份刚印刷出炉的战时加印特刊,上面散发着鲜油墨的标题,赫然是《梁枢府怒斥腐儒,将士流血亦流泪》

    前方战火如荼,龙武军的舆论宣传,也同样不惜余力。

    这种东西,成功抓住人们关心战火里自己还有多远的心理,极煽情鼓动之能,还对官场中那些可能扯后腿的鬼蜮伎俩,进行了宣扬,因此不但大卖,还获得不少意外的收获,这东西除了安抚人心之外,对于那些若即若离的河西传统的将门世族,也多少有所触动。

    相比河北那些因为战争和政治动『乱』而残破的门阀大族,西北那些望族将门,虽然历史和渊源上有所不及,但是却是天下少有没有经历战火,郡望门第相对保全完好的地区,并通过从龙保扶的功劳,西北朝廷中获得了相当的语话权。

    河西系是朔方系、河东系之外,第三大武人势力,如果不是因为地邻中枢,又对迎驾有过争议和犹豫,乃至被朝廷拆分的太彻底,连郭李来了也要呈上一声老前辈。

    而作为河西文臣出身的另一派势力,从龙五大臣却是与龙武军恩怨纠缠,逐渐失势,后倒宫变中的,因此作为与他们渊源匪浅的河西地方,对于龙武军的心态比较复杂。

    除了天水马家、河中薛氏等少数几家外,大多数都保持了距离。现终于有人忍不住,通过兵部尚书梁宰,表达了接触的意愿。

    而这不过是利用西北现有的驿路和商业网络,进行原始的舆论『操』作而已。舆论虽然未必能杀死人,却能给某些人制造麻烦,比如借助军队的情治系统,揭发那些运作过程中苟蝇舞弊的勾当。

    对于影『射』的那些通敌卖国坑害前方将士的内容,没做过的自然心存警惕,避免口实,做过的自然会有所猜疑,忌讳不已。

    可是我并没能爽快多久,随即就看到枢密院行走内官――乔献德那张苦巴巴的脸。

    “怎么,皇上派你来解围么。”

    “梁大人呦。。你这会还有心折腾他们么。。”

    他无视我身后那些如蒙大赦的表情,愁眉苦脸的道

    “西北行台鹞书传报,故陇右节度使治鄯州行营彻底陷敌了……”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

第五百四十章 变化、愧疚

    第五百四十章 变化、愧疚

    沙漠中,金秀坤一行的骆驼队,正随着伯伯尔人艰难的跋涉,一场上埃及的行宫中,关于他们的命运的争论,还继续。

    “我们应该。。把那些塞利斯人,送到大马士革去,”

    “荒唐,难道我们应该将任何一个像我们表达善意的存,都送到我们的敌人那里去么,你打算违背先知的圣训的。”

    这是一个哈瓦利德派的伊玛目。他们与信奉什叶派,又谋杀了先知血脉的阿巴斯人,有天然的反感和痛恨。

    这是与另一大势力逊尼派阿拉比亚人矛盾而复杂的心态,是截然不同。他们孜孜不倦的寻求一切反对阿巴斯人的存,并与之联手,与拜占庭人的联系,也有他们的俄推动

    “塞利斯人可不是什么;他们是一个庞大的国家”

    “他们实太可疑了;不符合使者的身份。”

    但随即他的声音被淹没一片质疑声中

    “他们的国度再怎么巨大,也离我们太远了;除了商人,无法带来任何实质的利益”

    “我们有的是虔诚的百姓,却严重缺乏合格的士兵和武器,他们还寇掠我们的海岸。”

    “我们几乎每天都损失财富和人口,海面上,我们的船只也受到巨大的威胁。”

    “用这些塞里斯人,应该可以为我们争取一些时间。”

    “作为这一代的执领者,我们没有必要过早表明我们的立场。”

    “我们需要多的时间召集军队,积累财富和食粮,威慑那些觊觎埃及的叙利亚人,这才是我们迫眉睫的大问题。”

    倭马亚王朝的前埃及总督之子小伊本,罗斯图姆,面无表情的听着手下臣僚们的争论。这些官员和头领、教长,都是自他祖父时代,就当任宫廷和地方重要职位的阿拉比亚人家族,他们的立场,也代表着这些困守一隅的倭马亚遗民的倾向。

    突然轰然的欢呼声,从广场上响了起来,声音之大,连正争论的臣僚们,也不知不觉的停下了。

    “出了什么事情。”

    “是远方船舶带来的喜讯,我的主人。”

    满脸喜『色』的总管,大声的宣扬道

    “伟大的达希勒,倭马亚后的王室。。拉赫曼陛下,安达卢西亚的决战中,击败了阿巴斯人支持的叛『乱』者,和来自高卢的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