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要追加岛国和罗的配额么,我用手『揉』了『揉』额头。

    这两国手中华文化圈熏陶的历史较长,百姓相对开化程度高一些,稍微进行适应『性』训练,就可以投入使用。不过某个族群过高的比例,又会对将来造成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这两国朝廷这些年对大唐也算恭顺,特别是岛国的朝廷,自太政大臣藤原之『乱』后,平成京上层的财产损失着实不小,为了满足孝谦女王为首的皇族各种穷奢极欲的花费,为了满足那些追赶风『潮』的上层公卿贵人,对唐货物产的需求,基本没什么不可以卖的,卖土地,卖特产,卖自己名下的百姓。

    只要肯给太宰府什么的,付出足够的代价,甚至连本国的军队,都可以成建制的接受海外的雇佣,用自备的简陋竹甲和绳弓、打刀,去扫『荡』欺负那些衣不蔽体的海岛土著。

    其中受欢迎的,还是关东招募的隼人军,这些出身山地部落的族人,是岛国好的山林士卒,海岛密林中健步如飞,虽然装备简陋,但需求很低,对唐人视为畏途的深山密林,对他们来说影响很小。只要几个饭团,就可以山中坚持上好几天,是很好的前驱和探哨。

    但是这些外来人的使用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个规模,就影响到有效的控制力。

    “御史台行文,请求河北军情司协助。”

    现领五房判事之一吏科房的,是现任的御史大夫韦鄂,也算是我的一个熟人。相比纠察五民百姓不法反『乱』的刑房,刺查境外入藩和绝域的礼房,清查户口土地财赋『色』役度支的户房,监察军队和敌情的兵房

    吏科房算是五房之中地位要紧,资源倾斜多的一个部分,它专属刺探官员不法勾当,与各道的御史都察院,互为表里,也被称为“里行御史”。甚至理论上连其他四房,也他的监察职权中。

    平时五房之间为了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常常有例行的情报交流,但是直接要求军属的兵科房协助,却还是第一桩。

    “河北里行御史,连续有三人死于非命。”

    我叹然了一下,又看下去,不由眉头轻轻挑了起来。

    “一个落水淹死,一个喝酒醉死,一个无疾而终。这也太凑巧了”

    却是上次私自放粮事件的余音,

    朝分天下二十四道都督,再加上六大都护府,也是三十路、四百州、二千余县的格局,此外天南地北还有数百大小不等侨治的羁縻州、部落军,人口和范围就比较混『乱』了,也不正常图舆黄册之中。

    不过北方与南方不同,北方十六道的都督们,往往还兼领着节度使的头衔,南方的都督,则兼以经略大使,或者干脆不特设军镇,以都督领治所所地的府兵、团结兵为拱卫,以备不时之患。

    派出去的人被称为里行御史,是从外放的年轻官员中,特地挑选出来,临时当任的秘密监察之职,一般各道这些大员的帐幕官、佐吏、僚员中,平时就恪守本职与常人无异,定期汇报那些重要封疆大吏的日常言行,只有特定情况下,才会作为御史都察院的内应,去又针对『性』的调查某项事物。

    虽然他公文中,不能说的很明确,但是我还是可以感受到那种迫切,上次当事人都察院里直接“被『自杀』”,搞得朝廷很被动,各道建御史监察系统也变成别人攻击的对象。当地都察院变得不可靠,不得不动用了派遣出去的秘密人员,结果现又开始连死了三个奉命调查内幕“里行御史”,

    而五房判事,多随朝草创不久,许多东西还没完全上正轨,一下死了三个里行御史,对刚刚开展工作的吏科房影响很大,所以他直接放下身段来请求枢密院管辖的兵科房协助。

    作为五房中的一个异类,兵科房创立之前,就已经有成熟的体系和网络,只差一个名正言顺行事名义,因此是其他房中有行动力量的部门,光是那批出身学军,河北训练义军,组织小股游击战,战后又转入地方的县尉们,就是一笔相当可靠的资源。

    由于河北诸道特殊的情况,许多将领既管军,又身兼领民的太守、刺史,因此监察范围上有所重合,倒也不算逾越。

    只是我需要不需要趟这摊浑水呢。我捏了捏下巴刚修剪过的胡缕,以军涉民干系不小,一个不好就是一屁股麻烦,说不定是某些人乐见其成的结果。

    我突然想起另一件事来,作为贺喜的消息,崔光远也河北飞鸽传信送来了抓获潜逃的前司勋郎中李叔明的消息,但是一些具体需要我定夺的东西,因为内容太多太敏感,还快马加鞭的路上。或许可以用这件事作为掩护。

    又拿起一封密印火漆的公文,

    吐蕃人的内『乱』终于要见分晓了么,能通过各种手段拖了这么多年,也算不容易了。重整旗鼓的吐蕃,可是一个大麻烦,只是这些年被马向为首的大弗卢与边远地方贵人的对峙,给拖住了手脚,但随着马向下定决心,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一鼓作气收拾那些异己者。

    可惜我却无能为力,上次为了推动马向与赞普决裂,几乎让魏放进吐蕃长年的经营损失殆,只剩下一些零碎的暗子,偶尔突破封锁,送出点不确定的消息来。

    这种只能干看这,却使不上力的感觉,实很不好。

    “报。”

    “秉枢府。萧关的神策诸营,云阳县上下,已经派人前来迎候。”

    千里之外的高地上,也是收获的季节,只是多了些愁云惨淡的味道,收割过的麦茬上,是三三两两土地中捡拾麦粒的『妇』孺。

    “唐如。”

    木桑披着肮脏的『毛』毡,慢慢从砾石堆成的低矮屋子里,被喊出来,还惺忪微醒的眯着眼睛,看着立山口上的羌式碉楼,正冒出烟来。

    这是他和这个羌村里的青壮。一点点垒砌起来,这种用不规则砾石砌墙,再盖以毡顶的技术,还是南诏与吐蕃亲善时,赠给吐蕃的汉裳蛮奴户带过来的。

    他这个村子属于被称为唐如的少数存,唐如就是唐人,这些人穿戴与寻常吐蕃人有些不同,或腰带,或衣袖,或冠帽,多少还有一些唐人的遗风,只是被磨损有被缝补的很厉害。

    吐蕃国地方广大,族类众多而风俗迥异,因此也有部分唐人的存,不过大多数地位及其底下,主要是历次战争掳掠来的人口和他们的后裔,也是吐蕃主要的农业人口之一。

    不过木桑的祖先比较特殊,他们都是少数王庭里服侍过的唐人后裔,比大多数作为奴户的通报过的会好一些,因为他们都是当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时,陪嫁的随从。

    据说文成公主入吐蕃时,礼仪极为隆重、队伍非常庞大,陪嫁极奢华。不但陪嫁大批的侍婢、文士、乐师和技工匠人,还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外加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这些唐人工役,也带去了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并陆续传到吐蕃各地;再加上陪嫁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而松赞干布之世,也励精图治,“开拓荒地,划分良田牧场”,“使高地蓄水为池,低地引水下河”。吐蕃国“蛮治山田,殊为精好”,农事大兴,年有余粮,遇到荒年也不再依靠相互劫掠。吐蕃自此摆脱茹『毛』饮血的蒙昧和蛮荒,走向兴盛。

    象木桑的家族,就擅长制造各种陶器,并能够上面绘制复杂的纹彩。

    后来松赞干布虽然英年早亡,但是随后执政的大伦禄东赞,却是很有抱负和见地的人物,继续沿用松赞干布的政策,重用并优待这些唐姓的工匠,挑选吐蕃女子为其繁衍后代,罗些川周围形成一个个独特的聚落。后来禄东赞的后人继续把持朝政,也多少继承的先祖的态度,虽然没有特别重视,但也没有刻意为难他们。

    后来执政的葛尔家大小伦兄弟,与拥戴赞普还政的传统贵姓战斗中失败,大伦葛陵身死,小伦赞婆算部众逃奔大唐,刚刚夺回大权的赞普,无法向大唐讨要,这些唐人后裔就倒了大霉,成为那些贵姓泄愤的对象。

    好容易苟延残喘下来一部分人,随着金城公主再次加入吐蕃,他们才重迎来好日子,与那些陪嫁的随从,罗些川组成的聚落,继续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但是马向执政后,立即驱逐了这些唐人的后裔,将他们流放到了相对偏远贫瘠的逻麻川,和那些游牧的羌人为伍,这里满是丘陵,砾石遍地,但是管如此,他们还没有失去对生活和将来的信心,那些年长的族人们,用简陋的工具,一点点的挖掉这些砾石,从贫瘠土地,开出这些口粮田来。

    又化解那些羌人的敌意和戒惧,传授那些羌人耕种和定居,和他们通婚,并保持着祖先的传统,困苦的生活中,艰难的维持着手艺的传承,期待有那么一天,重得到红山宫的召还。直到那道杀僧令,把一切都打的粉碎。

    对处于低地的大唐来说,吐蕃方面的情报工作一直是个难题。

    吐蕃独有的半耕半牧结构,和传统草原上流动『性』很强的部落政权不同,再加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唐人很难吐蕃国内公开的活动,

    以土地为禁锢的奴隶制经济,让那些上层贵族领地之间的流动『性』很小,任何一个领地内,出现生面孔,也很容易引起关注,虽然还招募了一些西羌属的羌人,但是羌人吐蕃等级森严的族类中,同样地位偏低,难以进入地方政权的核心,只能某些权贵家中充当一些家臣和附庸。

    而吐蕃本土大多数地区无货币。凡交易缯帛、毡 、金、银、瑟瑟、牛羊之属,以缯帛幂数计之,云某物『色』直若于幂。因为立户式的常驻商业并不算发达,只是依靠传统青海道和唐蕃道,往来不绝的商旅,获得所需的奢侈品。这样也造成,传统的商业渗透的模式,深入能够接触一些上层,却很难深入地方。

    本来还有吐蕃流行的大乘佛法的摩柯衍那,可以比较容易的登堂入室,活跃那些权贵之家,但是自从马向颁布杀僧令后,这条主要的消息来源也被切断。

    木桑正是当年残留下的暗子之一,他没有随那股吐蕃贵人投唐的逃亡大『潮』而走。而坚持下来的理由也很简单,一个羌族的女人,他被马向的杀僧令牵连,而尸体都不能保全的婚妻子。

    他算是村里比较有知识的人,能够用好羌话象雄话几种语言与外面交涉,所以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一样,有免去大部分劳役的特权。这也是他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是自从马向和那些贵人们开战后,连商队都越来越少见了,他这里也几乎变成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走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整个村子静悄悄的,两两三条骨瘦如柴的吐着舌头狗凑上来,又被他一脚踢开。男人们都远一些地方劳作,只有靠近村子的地方,才是那些『妇』孺收拾收割过的田埂。

    马向召集的军队,临走钱征收走附近的大部分耕牛和存粮,于是连两牛三夫的耦犁式耕田法都无法维持,只能靠人犁一点点的松土,另一些年轻男子,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远山林中重『操』起狩猎的旧业,好到集镇上换取过冬的物资。

    能够威胁他们生命,不仅仅是那些野兽,还有那些上种部落贵人们的军队。

    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只有他这个男子可以去面对了,小小的村子道路不长,很快他就看见

    村口一名黑兜束甲的骑士,胯下包着皮革的战马正不耐烦的打着响鼻,手中擎着一只长长的牛尾黑旄,厉声道。

    “你村里的男子呢,赞普需要你们的效忠。”

    赞普,他心中猛然跳了跳,他看过东岱所的集镇里的文告,年少的赞普不是还夏宫祭祖么。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

第四百七十八章 搀进与外放

    第四百七十八章 搀进与外放

    吐蕃国吉如东南,三江上游的河口,来自高山的湍急雪水这里小小转了个弯,变得和缓起来,也顺带这里绵延的低矮群山中,冲出一大片肥沃湿润的河谷平原,

    松赞干布时期建立的十二镇魔庙,四大重镇寺之一,降振寺就坐落于此,按照地理书上的说法,是直接镇压罗刹魔女肚脐上。

    此处也是吐蕃古老的寺院之一,所有的建筑,都是按照四柱八梁三十三架的格局,河谷地势缓的一面坡地上,依山而下逐级建立起来的。由于吐蕃百族千俗,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建筑特『色』,因此寺院的建筑上大量借鉴了外来的风格。

    建筑的地基,是坌土为覆盆雕以宝莲瓣的天竺塔式底座,所有殿宇的顶层都是唐式歇山金顶,构架和外檐斗拱都采用唐式,屋脊、檐角的吻兽、山花、檐板、以及墙角四角的雄狮都为铜制镏金,金顶飞檐饰物为雕刻的神仙、法轮、宝塔、倒钟、莲盘、金幡、龙、凤、狮、鸟等,既有中原汉地镏金术的运用,同时也吸收了天竺、泥婆罗寺庙的顶饰风格,所有的柱子,梁架,殿门等满布异域风情的雕刻和壁画,两层廊有雕塑伏兽,整体建筑融中原、西域、吐蕃、天竺诸文化特点于一体。

    由于吐蕃没有多少专职住寺的僧人,因此这些镇魔庙,都是由地方分封的贵人家族,进行管理和供养的,本地的世代守护的护法家族,也是松赞干布大王是沿袭下来的近臣后裔之一强准祖布氏,降振寺既是供奉祖先的家庙,也是也是家族聚居地。

    因此寺院的主要建筑,直接被那些守护家族聚居堡楼高墙的包围其中。

    由于吐蕃建筑,好筑九层高楼,即为居住也为防御。因此而作为寺院中供养人的居住地,多见的木架土垒的堡楼,和建筑的寺院一样,其中采用了大量文成公主带来的唐地筑法,以外墙承重,墙体用石块或土坯砌成,石墙用小片或泥填缝,墙脚用“隔碱”。

    距离寺院再低一些的位置。

    则是那些附庸的家臣和庄园头领、仆人头目居住的,低矮一些的木楼土围,按照亲疏远近逐级铺散而下,而山脚下的河谷里,则是那些下民和奴人聚居的村落。

    只是原本一个秋收繁忙的河谷,现象死一样的沉寂,匆匆抢割后的青稞地里,到处是成片给遗弃的荒凉,而通往山坡上主家居所的道路,被一道道临时加筑的城寨尖栅,给封锁了起来,原本早祈晚祷经声钟鼓,也停息了许久,那些建筑的高处,是象刺猬一样多了来一些持着弓箭的人。

    强准祖布氏家族中主要成员,面如死灰的聚集地势高的拉康里,眼巴巴望着戴着代表四等官的银章和上种部落身份的绿松石天珠串,风尘仆仆满身披挂的家主,想从脸『色』中看出什么峁端。

    那些脸『色』惶然的老幼『妇』孺,都被集中这座大坚固的建筑里,又楼下是持着兵器警戒的青壮子弟,警戒守卫。所有的珍宝财货被放底层,里面堆上柴薪。

    “吉如拉康已经陷没了。”

    他象雕塑一样,沉默了半天,才开口道

    这个消息大殿里激起,还有人低声的哭泣起来。

    吉如拉康可能算是吐蕃时期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佛殿。据说先大王赤德祖赞和金成公主,为于阗到吐蕃避难的僧侣们修建的佛殿,据山而筑规模宏大,当时称为吉如的拉康错。

    吉如拉康的地形比这里险要,驻守的是另一个实力强大的守护家族仲嘎尔,祖上的曾经做过小伦,曾奉先王赤德祖赞命,秘密前往唐地求法,虽然事情败『露』被夺去权位,但却将请回佛经藏家族驻守的寺院中秘密流传,也是这次对大弗卢阳奉阴违,抵制杀僧令得力的家族之一。

    与大多数暗中供奉佛法的家族,包括降振格吉庙守护家族,强准祖布氏内,都有联系和姻亲。

    “没有人逃出来,一切剔发人和非剔发人,都被剥皮血祭。”

    “马向的军队中,内族四柱的都有率兵前来,率孙波茹六『色』牦牛部的,是末羯家那位芒波杰孙波,刚才黎域赶回来,统领象雄大鹏旗的是朗准来家的东睦岸本,从山南调回来的。拱卫十箭的氏族来了八箭,四大勇士聚落也来了三支,。前后号称带甲十万,还不包括下部姓的羌种和低地种的杂姓部落,他们由吐谷浑的后人马定德。马向还用阿果东赞统帅的阿里娃做前锋,。”

    “现那只白狮子的铁蹄。距离我们只有一个日出的距离。近的强巴寺也失去了消息”

    “难道没有人,愿意为我们向马向求情么,我们有世代集藏供奉的金宝,有羌塘道上聚敛的财富。”

    突然一个族人喊了起来。

    “我们可以把佛像和经卷埋起来,拆掉这些。”

    “马向不仅仅需要我们的财富,还需要我们全族老少的血,来警告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啊”

    “热雍神宫已经发出的祭告,用佛信者的骨肉作为血食。平息八部鬼神愤怒。”

    “我们的祖上被排挤出大弗卢还不够,马向这是想把亲近王家的雅龙旧族,都一网打么。”

    年纪大的一个家族成员,老泪纵横道。

    “立刻让多垄头吉带着家里的小羊们,穿上娃子们的衣服,带着经卷逃进山里。无论结果如何,强准祖布家不能就这么断绝了。”

    突然外面一阵『骚』动和喧嚣声,一个族人跌跌撞撞的跑上楼来。

    “强巴寺送来消息了。”

    “强巴寺。”

    一家之主的脸『色』变得很奇怪。

    “马向的军队,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不见了。”

    云阳郡固原县,古瓦亭峡口,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尘烟滚滚,人呼马啸,兵车隆隆,

    无数人马,驰骋帷幄,长驱突进,多头分击,迂回包抄,按照马步『射』梯次分明,演变出蟹行双钳阵,双翼鹤斗阵,北斗旋倒阵,还有极富草原意味的狼狩阵,犄角旋击战等。

    我坐临时搭建的看台上,悄悄打了个哈欠。

    萧关的守军,前身是三百义从胡营,属于前朝那位乾元天子个人偏爱的产物,额外优渥编给钱粮器械,从平武威胡『乱』,到鏖战河北身经百战,也算是西北朝廷直属的军队中,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但是军纪方面就不敢恭维,因此河北的时候,没少和执行战地军法的龙武军摩擦过,后来长安之变中,也成为攻打龙武军得力的军队之一,战斗中几乎被杀光。

    而驻留萧关这部分,因为隔的太远,等他们得到训令开拔上路,才走了一半,长安之变,就已经尘埃落定了。随后卫伯玉的铁拔军和李佐国关内行营牙军的强行“护送”下,不得不重返回驻地。

    因此,这么一只编外力量,到了朝就成了钉钉板上被裁汰的对象,上层军将以军纪败坏,残横地方为由,清算掉一大批,余部以人头为单位,打散选编入左右神武军,编为马军七营,步军两营,其中从属左神武军的三营,与铁拔军出身的两个营一通,继续驻守萧关。

    现下战场中与铁拔军对抗演习的,就是其中按照军制重编练后的一部,清一『色』的式胡骑马军,

    他们穿着这一身黑『色』的胶皮甲,看起来油光水量异常利,乃是马军将士纸甲附加的铁鳞片之外,刷上一层杜仲胶『液』,凝固后,不但防雨水耐磨损,还可以增强对刀剑的抗『性』。

    他们一人备双马,一骑一驮,备两只马槊或短钩枪,一具铁臂长弓和手弩,长短两壶一百八十只箭、厚背狭锋的折铁刀和格斗匕首,手斧,套钩具,铺盖油毡,驮载另一匹马上,还有备用的套甲和马前护,『射』光箭石后,可以进行披甲冲锋。

    不过目前也就配全了一个由龙武军士官主导的模范营,其他还有待观察。

    与他们演练对抗的铁拔军出身神武步军营,则是标准的龙武军式混成营。

    秉承了龙武军一贯的财大气粗和深厚工业底子的传统,三人一驮,十人一车,加双挽马,可以搭载联装大弩机或发火巢,刀排、槊队、陌刀手、『射』声队、掷弹队等编制一应俱全,刀排手备方形大牌和小圆牌各一,槊队备长槊一只短枪五只,陌刀手多带一具弩机,掷弹队配备一名的弹『药』副手,一名挽马义勇。

    但大变化的还是『射』声兵,每什配给铁臂强弓三具,为善准军士,快弓五具,为健臂军士,弩机两具,什长,什副各执一具,平时穿皮纸甲背心,箭接敌则再外套一件连身环铁甲,持横刀作为轻装步卒,掩护正军作战。

    行军状态下,这些备用武器全部驮配属的驮马背上,只要有足够的预先准备,就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机动行军,然后再很短时间内结成车阵。

    如果再临时配以马队、车团、神机队,就是一个重装加强营,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存。如果原本基础上,减去那些不行于道路的辎重,只留下驮马和个人携带的十日份压缩口粮,则就变成一个典型轻装强袭营,战术则加灵活多变。

    这次他们就是突然接到命令,强行军机动到指定校阅的地点,连休息也省却了,就立即投入对抗演练中。以追求比较接近真实的演练效果。我身为枢密使,无须经过兵部和本院,直接可以调用的上限是马军一个营或是步军两个营,以应付突发状况。

    “他们,会不会太过拼命了,。”

    我突然开口道

    虽然对抗演习的武器全部换成沾颜料的木制品,但是还是不断有人头破血流的被拖下去,激烈的对抗中,马会撞伤人,陷坑也会摔断腿,折断的木制兵器也可能伤到要害,还有各种拥挤践踏,死个把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秋『操』校阅就是以他们的表现,决定将来的命运,比如的军队体系中,评定工资住房待遇级别之类的归属,所以不由他们不拼命一些。

    不过我看见的是,作为进攻方的那些马军营,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撞进对手的营阵,只是为了多打倒撞翻一些人,然后被判定为全体阵亡,号声中气呼呼或者说恋恋不舍的被赶下场去。

    “他们这段日子过得比较辛苦。”

    陪同校阅的训战监闻少名,笑笑说。

    “只是有些同仇敌忾而已。”

    原来,这段时间里,枢密院教导军派出去的虞候和军法官,不但白天吧他们『操』练的死去活来,晚上也不放过突击集合和友军夜袭的机会,以至于这些马背上的健儿,很多人是光屁股被追打出营帐,再捆马匹屁股后面拖回来的。

    好容易这次有报仇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很快神武马营就全部覆灭,作为对手的步军营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几乎每队都有人幸存下来,这也是龙武军的一大特『色』,哪怕一个兼职覆灭,只要有这些人存活下来,轻易再编一个营,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时间过的很快,中午和名册里随机抽出的士兵代表一起,容纳数百人的『露』天战地食堂里,吃了顿标准的军营伙食,玉米摊饼卷卤煮下水,骨头菜糊糊汤,只是多加了一条没油的煎鱼。

    正军的校阅完毕,然后下午是云阳郡三府府兵和两只武装城管,府兵就不用说了,这些武装城管部队,其实也是龙武军附属武装之一。

    其实就是那些正军省减了车军、骡马队、神机队之类辅助编制等后的简化版,为了避免口实和不占体制内的编额,原本的营团队火十,也变成了略有缩水的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总队,乃至纵队和特别编遣军。

    作为附属守备『性』质的轻装部队,分布也远不止长安一地,洛阳、成都、江陵、广州等名城大邑,都有相应的编制。他们也守卫一些分布各地的军属的工场、矿山等外围产业。

    武装城管之后,则是那些地方武装的『操』练,虽然精神和气『色』都很好,『操』练起来一板一眼的,但是相比那些正规军,就多少了差了些什么。

    我也兴趣乏乏,直接看起底下报送的《关内编遣札子》。

    按照龙武军推广到亟内的四级兵役体制,是以配备的甲兵来划分的。象武装民夫无甲带刀,只有临时『性』的训练,战时按照需要酌情给弓弩;

    义勇为各军屯庄临时招募的青壮,平时定期简单军事训练,发给纸甲和短兵,战时给弓弩枪槊;

    团练为各庄各工场,军事化管理的护兵队和老军户子弟组成,日常备有皮甲镶嵌甲和长短兵器,战时视情形配给坐骑、铁甲、骡马队、车团等;

    而正规军编制的行卒,穿的是复甲,也就是锁子、鳞片搭配纸革等多层的式明光甲、山纹甲,配备丰富也全面。

    天黑后我谢绝了郡府里的招待,直接城外的临时军营里过夜。

    因此,晚上的节目是我带来女营乐部的人,劳军演出白戏《木兰从军》。灯火通明的简易舞台上用关中风味的秦腔,咿呀呀唱的正是后世那首《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唱的是女『性』的故事,但是依旧让人看的津津有味,倒是不时掀起一阵又一阵会心笑声。

    近是忠君爱国主体宣传月,近长安街头演的,都是展现本朝历代皇帝文治武功的各种剧目,当然侧重的都是开疆拓土的事迹,因此也不乏《霍姚嫖定龙庭》《班定远镇西记》《投笔从戎记》《张骞出西记》之类让人津津乐道的古时名人典故。

    龙武军虽然以强横护短著称,但强横是针对上层社会,严明的纪律和丰厚的薪饷,让他们根本不屑去做那些滋扰地方的事情。自从我手上安定下来后,就一向很注重舆论的手段和宣传的战线,经常会定期搞一些专题活动,顺便骗一些热血青年什么的从军开边。

    台上唱的正欢,我也临时包厢里,接到了快马送来的密件,一通前来的还有中军的虞候正之一马克己。

    “这是第一轮小组讨论的初稿。”

    这次来云阳郡,还有参加一轮发改委扩大会议的需要,朝创立以来,天下格局逐渐明朗,许多旧有的模式和对策要做出调整。

    毕竟,龙武军这些年牵涉到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太多太庞大,再加上这些东西衍生出来的外围和下线。需要一个相对有效的内部协调和政策指导机制,光靠我一个人的先知先觉和后世经验,已经难以满足需要了。

    因此,

    发改委,只是一个按照需要临时召集的扩大会议,参与的人员也是自上而下各个方面随机抽调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