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嶲州向北二百五十里至比邻吐蕃的柘东城,向东北经安宁井三百九十里至曲水,又经石鼓二百二十里渡石门至佉龙驿,又六十里至南沼的云南城,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又八十里至龙尾城,又四十里才能抵达羊苴咩城。

    姚州都督府领三十二州,约五十七县,其地域包括今之楚雄州西北部、大理州几乎全部,乃至丽江地区之一部。古又称云南郡,远的边哨,西距羊苴咩城只有三百里,南向隔着羁縻属的河东州,就是南沼的永昌镇,是切入南沼境内的一个战略要点,一向也是南沼人的眼中钉,被攻陷过好几次。

    因此这次南沼人攻略的重点,也姚州。

    虽然说如今的姚州治下已经大为缩水,但州城内至少有六千名边军,还有三万规模的军民,作为后备,顷刻就被攻陷了,这不仅仅是一个敌人势大可以解释的。

    据逃出来躲山林的部分幸存者零碎信息,南沼人陷姚州后,仗着山地行进的优势,又从后方袭击了帯荩钡赝林渤嘶偈孪煊Γ虼藥‘州并没有抵抗多久,马厩全境失陷了,但随后合兵一处得到大量军械粮草的南沼人,并没有继续袭掠南线的昆、黎诸州,而是留下牵制的兵力,就拔师大举北上,攻陷南川平原末端相对防御薄弱的褒州、微州,饶过相对防御严密的戎州,又奔行三百五十里袭取泸州,从这里收集船只北渡泸水,连克嘉州、俞州,一路不停一直杀到成都城下。

    龙武军出清溪关后,同样分兵三路,以熟悉地形的残余边军为先导,开展轰轰烈烈的大反攻。

    其中一路一万六千人,带二十天人份的口粮,南向山路行军百一十里收复大定城,仕城,转向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收复当滇、笮要冲的永安城;南经水口西南度木瓜岭二百二十里再收复台登城;

    另一路二万人其中一万是龙武军的主力,携带大量车马器械,走相对平坦的官道,南行九十里至苏祁县,又南行八十里收复帯荼局纬牵志骋岸啥倭镏燎祭随洌志襞盍氚儆嗬锕ハ菽险忧吧诙碜继砉荩灰匝襞盍胛纸纾狈绞菐‘州境,其南面即为南诏境,自此帯萑彻飧础

    后一路只有轻装八千人,全是边军中挑选出来的山兵,经菁口、会川至河子镇城,渡过了泸水下游,他们的任务是艰巨、要沿着当年梁建方平南的间道,过数百里绵延的山地抵达姚州,判断情况进行机动作战,或向南扫『荡』九十里至南沼边境的外沴『荡』馆;或佉龙驿与戎州往羊苴咩城道路的边军会合,继续向云南县进发。

    随着清溪关变成反攻南沼的大本营。我也升官了,崔光远带队而来的二路援军和后继粮草,还带了来自成都的诰书,加封我为平南招讨处置大使的头衔,以节镇云南、昆宁诸镇边军权总南蛮交涉攻伐事物。

    显然这位陛下也发狠了,毕竟身为堂堂的大唐皇帝,金殿坐五十载的太平天子,曾经的天可汗,虽然晚节有暇,但何尝被外戎特别是南沼这种罔尔小国,兵临城下『逼』到眼皮底下,胁迫城下之盟的境地,因此他来书时,隐约提到,问我能有没有把握给他的陵寝前,再增加一座石像。

    这算是老李皇帝家一种传统了,自唐太宗以来的历代君王,特别喜欢把被征服的四夷八荒拿来折腾,不但让他们的子弟守卫皇宫,还把他们君王酋长做成塑像摆到陵寝前的永世陪站。

    因此山陵前的石人像,成为衡量这位帝王文治武功的重要指标,太宗的昭陵以包括东西突厥再内的十六国君王像的记录,至今未有人能打破,高宗虽然只有收成气象,但是他的陵墓前也完成了太宗的遗愿,立上了高句丽末王泉高藏的石人。这种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无数或强横或伟大外番君王、可汗,象骨牌一样的接连倒了唐军的兵锋下,成为李唐皇家攀比武功的牺牲品。

    这位皇帝老爷子,以其垂拱五十载功业,灭国无数,本来有希望打破太宗陪站的记录,据说连吐蕃赞普的石人都已经雕好了,可惜让一个叫安禄山的家伙给搅了局。

    话说回来。

    据说,现成都那里一片斗志高昂,充满了革命乐观注意精神,那些曾经南沼围城的人海面前面如土『色』的大人们,看到南沼数十万大军,是如此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也想变本加厉的从南沼人那里把丢人场子给找回来,对于一举平南的呼声很高。

    不过我接到谕旨的那一刻却苦笑起来,对于他们这种的盲目乐观情绪,我多少有些的信心和准备不足,

    打败南沼容易,但是扫平南荒哪有那么容易,

    这越发深入边境以后就不好打了,经过连年征战,边境上双方居民结下了血仇,三次天宝战争,唐军也不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的,沿途那些土著山夷,不乏对唐军苦大仇深的。

    特别是鲜于仲通还干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要将战败粉饰成胜利,必须有战果,比如用来献功的战利品和首级,于是那些边境上的夷人,就成了他授意下的牺牲品。三次天宝战争下来,许多羁縻州打成了废墟,大量原本藩属大唐的部落,举族迁徙到南沼去,其中就是多是拜他所赐。

    我的士兵主要都是北人,成都平原上作战和西南山地丛林作战是两回事,不要说国内主场战争的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就光是崎岖的道路将大大削弱龙武军装备上优势,还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和骑兵机动力,都没有了多少用武之地。

    和高原苦寒的吐蕃一样,南沼也有自己的自然天险,就是所谓的蛇虫、瘴气、疫病的南荒三害。

    这可是三次天宝战争中,数十万将士用生命堆出来的血的教训。除非想让我的龙武军深陷南沼泥塘里十数年一边打战以便逐渐适应环境,或许还有见效的后那一天。

    但说实话,我根本没有做好打一场长期的拉锯战争的心理准备,龙武军的战场,也不应该局限于这南疆一隅。

    好南沼人是秋熟后出兵,到现是秋末近冬,天气渐冷,春夏间活跃的各种虫兽什么的也进入冬眠和蛰伏时期,追击的部队就算深入一些也没有大碍,要是刚好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雨季,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早期姚州设立训练营地,固然是未尝有类似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打算,但姚州军失陷的太快,这个营地连同驻留边境练兵的林字营,都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了。

    总算那位陛下还不算头脑发热,或者是不想让这只可以倚重的禁卫武装,长期深陷南疆战争泥塘中。所以诰书内给了一个相当含糊的授权,所谓招讨大使,又是招抚又是征讨的,颇有些机变从权的味道。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关下谋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关下谋

    唐朝以姚州置云南郡管领滇东,同样的道理,滇东南沼也有相应云南城的州治,乃是会川都督府的首治,其周围,集中了大量镇守乌蛮部落士兵及其家眷族人,组成的聚落村寨。象这些重要的城塞以及附近的土地,都是由亲近王族的乌蛮,组成的类似世袭军户『性』质的聚落所占据的。

    这座云南城,应该就是后世的祥云县,又称品甸,即品澹;亦曰澹睑,或曰波州、波大驿,由于镇守的军将,连同统领本镇会川节度使的大军将,都陷没剑南,所以作为先锋的山羌骑兵队,气咻咻的冲进城中时,只有一个留守押房官和几个总设,还有一干签事、佐记,聚集数百人抵抗了一阵,就被杀散了。由于南沼东部的平地并不很多,因此城落都不算很大,而且建筑也高脚多层的木楼,大部分依山而建层次分布,以充分利用空间。但南沼东部诸城中,算是一个人口集中的大邑了。

    向西有通达的道路,联接的青岭(今大姚)、弄栋(今姚安)、邪龙(今巍山)、叶榆(今大理)、遂久(今丽江)、姑复(今永胜)诸城治,也是南沼东北境的重镇,

    此地自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百数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其南,故名云南。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而置祥云郡,治所云南县,历史上被中原统治过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留下了相当多汉地文化的『色』彩和痕迹,放眼望去南窄北宽的低矮碎石城郭内,是充满西南边夷风格的吊脚竹楼木棚的民居,『色』彩斑斓中混杂着蜀地风格而古朴厚重的唐式斗拱木架梁的官衙、祠堂、会馆、驿所、歌台等建筑,还有遍地可见的各种大小神龛和彩绘木雕,掩映丛丛的荫率苍翠中,看起来相当的雅致宁静。

    让我感叹的是,一千多年后,因为朝代的替和破,原汁原味的唐式建筑,甚至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才能重看见。甚至街上还可以看到许多明显是汉字体描绘的所谓“白文记事”的招牌、文告、旗燔。这是因为南诏文字受汉文字的影响很深,南诏官方文书中皆使用汉字。因此南诏使用的白文即用汉字记白蛮语音的文字,或将汉字笔划作部分增减而成的表意记音文字,是皮罗阁时期开始形成一种独特南蛮文书。

    龙川江分出来玉带一样的支流,斜斜穿城而过,沿河的各种竹节水车、捣碾、磨轮、舂桩等林立,又分出蛛网一样的沟渠,延伸城外整齐的田陌村舍中去,收割完的稻杆,一茬茬的被堆泥水里沤肥,这一切和大多数川西的边境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城中的椎场上,甚至还有几分节庆的『色』彩,据说之前正进行秋收后的庆典,火堆和彩布还没有来得及撤除,据说这些白蛮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也与汉家相同。

    不过这只片刻安逸是假象,因为随着唐军到来,城里的大部分青壮都逃进了山里,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以及一些附近来不及迁移的中小部落。这里也是南昭大军会师伐唐的重要中转地,因此城中的军营、匠坊、仓库的规模都很大。

    与那些边境那些心态复杂态度不明的杂夷不同,越向南就越接近南沼统治的核心势力,相比数量众多而相对温顺或者说是麻木的白蛮,各种乌蛮百姓的比例开始大幅上升,对待唐军不合作的态度从冷漠与麻木,也变得激烈起来。随处可见,几乎是举村举寨的逃亡,甚至自发的焚烧粮仓和尚未收获的作物,

    城中的公众活动的椎场上,城中数十处炊烟袅袅,混杂着动物嘶鸣哀号,和满地鲜血淋漓,许多人正宰牛杀羊,去皮梯骨,那是随火头营带来了一整套简易车载食品加工厂,将一路征集来的牛羊粮菜,加工成便携耐放的干货,以备军用。就食于敌,才是战争的持久之道。

    收复清溪关及九城后,整个南昭东境边防,就象一个脱光衣服的女人,敞开让你去蹂躏了。而三十万大军陷剑南后,南诏人的边境上的抵抗,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往往是远远看到大军开过去,那些边哨堡寨零星守军,只是象征『性』的向唐军的队伍『射』上一阵不痒不痛的箭只,就一股脑的丢下旗帜关防跑进了山林,身为东境山地要害的箐口、馆林山、波罗川、沙野城、诃子渡等皆如此,一路顺利的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但一旦深入其中,才发现南沼之境其实并不象我想象的那般蛮荒,特别是与唐接壤的地区,绵延的河谷山林间被开垦出来的空地上,零散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城寨,同样是阡陌纵横,鸡犬相闻,道路密布,人烟绵联,满山是散放饲养的猪羊,还有大量被圈养起来很有特『色』的马匹,个头矮小而四蹄圆大粗状。

    据说这时南诏的生产力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都较高。由于南诏“土地肥沃,宜稻禾”,农业上粮食作物品种繁多,据百年前梁建方的《西洱河风土记》记载,当时滇东、滇中、滇西地区的农作物有稻、麦,豆、麻、黍、稷等,五谷品种齐全,既有北方作物麦、黍、稷,又有南方传统作物稻,甚至连苦寒地带的黑麦、黄麦、大豆类作物也有种植。

    作为一个接近热带的丛林,各种蔬菜水果相当丰富。据《蛮书》各种文献的记载,南诏菜蔬类有“葱、韭、蒜、箐”等,水果有桃、梅、李、柰、荔枝、槟榔、河黎勒、椰子、甘桔、甘蔗、橙、柚、梨、杏等。所出产基本与汉地的黔中、岭南、闽中无异。

    只是南诏因为特殊的气候环境,不养桑蚕而养拓蚕,所谓“蛮地无桑,悉养柘”,“食蚕以柘”,村邑人家所种柘林多者数顷,柘林树干高数丈,初蚕2月出,3月中出茧,虽然蚕茧要小于汉地,但胜多产,所抽之丝织锦绢,别具一格极为精致。这种织物,又被称为南蛮锦、罗蛮绫,是剑南西川的重要土贡之一,而且南诏也有茶叶生产,则主要银生城界诸山附近,即南诏银生节度之地,今云南省景东至西双版纳地区,南诏统治者所饮之茶全部来自银生产地,因为气候湿热不耐贮存,因此产生了堆茶发酵工艺,这也是后来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原形。

    由于常年相对气候温宜而多山,南沼各种山地特『色』畜牧业也是“六畜兴旺”。据《西洱河风土记》载:“畜有牛、马、猪、羊、鸡、犬。”《南蛮书》里亦说“畜产有猪、羊、猫、犬、骡、驴、豹、兔、鹅、鸭,诸山及人家悉有之”。

    南诏所产马当时已闻名全国,我山上所看到的那种个头矮小而四蹄圆大粗状的,据说就是可以日行山地数百里被称为神驹的“越睒”。南沼牛马的饲养是按照季节,不仅野外放牧,还修建了马厩,采用槽枥喂养,一槽有马数百匹。南诏还广泛的饲养鹿,据说西洱河诸山皆有围山圈养起来鹿,龙尾城东北息龙山南诏王家的养鹿处,要则取之。

    不过沿途的那些百姓民众,他们也似乎没有做好被侵略的心理准备,唐军打来的时候,许多村寨甚至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堵里面,却也没有太激烈的反映,男女老幼只是躲寨墙背后的缝隙里,用一种冷漠而戒惧的眼神,麻木的看着蜿蜒而过的军队,和一路被征集走的粮食猪羊。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前往征集物资的士兵发现,这些寨子里的男子,特别是成年的男子很少看到。

    当然,我这一路进军这么顺利,还要部分感谢南诏人的功劳,因为他们自皮阁罗时代,很早就开始发白蛮之力修建,以太和城为中心的连接六镇节度使驻地的并弛大道,并模仿唐朝的建立起了被称为“馆”的独特山地驿政制度,随着南沼版图的扩张,这种被称为“国道”“郡道”的填土碎石路,也向四向延伸。

    天宝战争中,唐军就是沿着这些“大道”,杀到太和城下的。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无暇南顾,南沼却看到了反攻之机,为了谋取渐进蚕食南川之地,一边威『逼』利诱亲附唐朝的边夷部落,同意边特地用南境战争中数万骠国奴隶开山伐树,用六年时间和劳役累死过半的的代价,硬是修建了一条穿越龙川江、小江、普渡河、牛栏江、朱提江、美山、波山。直至大凉山南麓的,横垮南沼国剑川、会川、弄栋三镇境内,被称为东弛道的边境通道,这次南沼能够从全国集结三十万之众,并迅速攻入唐境,一路不停的杀到成都城下,这条东弛道功不可没,因此越过了姚州、携州之间绵联的大山后,龙武军的行军也上了快车道。

    不过要绕道姚州实太远了,因此现的携州要冲永安城,驻扎了近万来自各地的工程团,利用修建蜀道积累下来的工程作业经验,他们借助相对先进大型器械,正阳逢岭一带炸山开路,试图修建一条穿过凉山余脉南端,勉强可以通行马车的便道。以缩短南进大军后勤的路线。

    为了平南,那位陛下甚至下令西川诸州的库存,不必北上成都,直接转解携州平南大营,可以说是举半川之力来供应前方,补给线就拖的相当漫长。

    因此三路大军,伐树开路,逢水搭桥,山路上磕磕碰碰半个多月,还是如期杀进了南沼国内。过了云贵高原边缘的茂密幽暗绵联山地,后世称为大凉山的支脉,就是高原地区相对平缓而温暖湿润的丘陵地带,植被也变的低矮稀疏起来,道路也好走了许多,但是河流也多了起来,依水而居的大型城寨也多了起来。

    对于唐军的的到来,那些居住城邑中的南沼人,也显得相当混『乱』和不知所措,一些城邑试图闭门抵抗却被付之一炬,另一些举城出逃,半路又被驱赶回来。由于南沼是一个奴隶部族制国家,居住城邑中的平民,大多与工户匠业有关,并且已经形成一片原料产地,围绕一个手工业中心城落的规模。

    这云南城,就是集中了附近大多数物产加工交易的所。

    说实话云南,后世可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而南沼国都太和城就是后世的大理城,一说到这些熟悉的地名,我就不由想起,什么五朵金花、什么蝴蝶泉,三月三对歌,火把节、上刀山下火海,少数民族运动会之类,

    还有著名的风花雪月,还有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当初打工攒钱旅行的目标之一,没想到这个时代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而且是作为征服者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的。这种情况下迎接我的自然不可能有热情的山歌和山门祝酒,而是死一样的冷寂和藏门板背后隐隐的敌意和戒惧。

    管如此,但也不妨碍我苦中做乐的心情,可惜这时候连过桥米线、气锅鸡等众多都没诞生,就算我想寻访民间美食,也要提防被充满不友好和敌意的南沼百姓做点什么。

    不过那些部下的“努力”下,我还是尝到了一些原汁原味的南沼食品,

    比如大名鼎鼎的土龙羹,土龙就是南荒特有的大蟒蛇,秋收后天气稍冷,当地土人就会将其从冬眠的洞里挖出来凿头放血切段,用瓦缸加山『药』、黄精、葛根等根块闷烂至浓汤脱骨,稍稍冷却就冻如玉膏,要吃时就加上南野姜和越椒的碎末,煮开还是冷食都十分爽口。

    还有竹节鳝段,就是秋收后的水田里抓那种尺长指粗的黑背金线鳝,剃骨去头剁尾,将肉段塞到挖有小孔的竹节中去,用芭蕉叶芯塞住,放到火上烤到竹皮炭化,再挖出来食用,青竹本身的汁水闷熟的鳝酥,可以说是奇香无比。

    还有什么烤山蛤、烧牛尾、狗头煲、羊八杂、竹鼠灸。可以说这一路是大脍朵彝。当然看我吃起那些南荒食品,头头是道的模样,不免又流出一些传说。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梁氏平南碑。”

    一身戎装跟我身后的崔光远,看了一眼正陪周围,满脸堆着谦笑,大小缠头穿着娑罗布方幅或桐华布笼段的藩兰、邓勿、曲罗、两林、丰埠、阿都等附近各部首领,意味深长的对我笑笑说。

    他们这种有些勉强的谦卑与合作态度,一方面与唐军接连的胜利有关,他们没有办法抛弃土地财产族人跑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兵败剑南,他们有大量的族人给失陷唐境内,一些重要的首领大姓家的子弟,需要谈判赎回来。

    “贞观年间,太宗命将军梁建方率蜀兵击败松外诸蛮,诸蛮七十部,共十余万户先后归附,梁建方任酋长蒙和等为县令,各统所部。并遣奇兵从嶲州走间道突然到西洱河,酋长杨盛大惊,与各部首领十人到军门请归附。当年,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大首领杨敛,松外首领蒙羽都入朝,太宗各授官秩。戎州都督府亦始置于此”

    “大人你也姓梁把,说不定还是本宗呢。”

    我倒,这都什么和什么把。

    “当年,梁建方平南只不过算诸功之一,甚至比不得征铁勒之战,只是他著有《西洱河风物记》,当年鲜于仲通的八万大军,就是凭这本书为指引,一路杀到苍山下的。故而南蛮多有敬为神异。关于这位大人,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流传下来。”

    他对我使了个眼『色』。

    这次进军南沼,却是凭借着我那本历史地图册上,绘下来经过放大的百万分之一图样,虽然前后隔了千多年,对地球变迁的沧海桑田来说只是一瞬间,那些河流山川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早开始边境走私的时候,就有意勘探南沼的地理特征,这次开过来,也有重校准订正的意思,不过他看来,这却是我高深莫测的另一个证明,打南沼连地图都早就准备好了。

    “敬为神异。那又怎么样。”

    “当然是对平南大有好处了。”

    按照他的说法,原来此时佛教刚刚传入南沼不久,因此本土的原始崇拜还很强大,来自汉地的道观文化混合了土著信仰,南荒白蛮产生了一种奇怪被称为拜神主的风俗,他们崇奉万物有灵说,相信将祖先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供奉神堂之内,能够得到庇佑,就是作为征服者的强大外敌也不例外,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生前武功赫赫或是有伟大成就的祖先和英灵,哪怕死后也有神奇之能和强大的力量,成为一方守护的地灵。

    因此,从汉时的扶波将军马援开始,到诸葛孔明皆是都成了这些蛮人崇拜的对象。当年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平南,就有河蛮十六族供为神主,后来李宓攻南沼而死,也有寻江白蛮供奉之。对这些生活南荒恶劣生存环境中的民族来说,无论恐怖还是畏惧,都能让这些蛮人崇拜的对象。

    不过一想想我的尊容,也被后世的少数民族供奉祠堂内,顿时就有些不寒而栗的味道。难道这又是他策划的幕后黑手。

    眼下我的的四大长史各有任务,薛景仙要成都主持后勤疏运,郑元和担负着流民大营的战后重建和灾民赈济工作,温哲要负责秘密追查工作,顺便乘机清理一些不安定因素,魏方晋那里吐蕃进『逼』正吃紧,连岑参等六曹六司马,沿途之上也有一大堆东西要忙,沿途收复的州县要恢复秩序,征应民夫,建立临时的粮院所,配合。

    也只有这位万金油一样角『色』的第五号长史崔光远,一路随我南下。

    据说现整个南沼东境各族中随着逃还的残兵,都盛传八百年前那位诸葛武侯的传人又回来了,不但以莫**术请来天遣,降下雷火一把烧光了南沼数十万大军,还要清算蒙王一族天宝战争中旧帐,连带我当年剥皮吃人无数的谣传,都被重翻出来添油加醋。恐怕也是他的授意。

    “老崔啊,你这几天到底搞什么啊。”

    他笑而不语却对我压声说。

    “昨天那些人中,有邆赕诏的旧族秘密求见”

    我楞了一下,“邆赕诏,这一族不是早就消亡了么。”

    “滇西的邆赕诏,与那些通过联姻叙祖朔源等手段兼并的其他沼不同,乃是六沼之中唯一一个由坚决抵抗南沼到后的部落,。邆赕诏世居洱海之畔,当年南沼开国大王皮逻阁,以强势诱五诏首领议事,将他们全部烧死松明楼,然后送还其骸,乘『乱』攻夺其国,并欲强取唯一同来的邆赕诏首领之妻善氏以谋并其国。”

    “结果善氏亲信的掩护下,逃还其国举兵复仇,却不敌南沼势大,一直打到了邓川城下,军民围城三月食而亡,善氏跳海,这也是六沼中抵抗激烈也惨烈的一族。因此邆赕诏都城破后,南沼军大屠其境,其王统几乎被灭,百姓被迁离,。从此不复旧观。”

    不过他们应该对唐人没有好感才是,当年正是大唐的支持下,并不算强大的南沼,才统一了六诏的,唐朝算是幕后黑手才是。事情好象变的有些诡异。

    我摆了摆手,把这些烦恼甩出脑海,又想起一件事。

    “那河蛮那里,突然冒出个张乐进求之后,又是怎么回事。

    “张乐进求可是蒙氏以前统御河蛮的蒙舍川之主,其始祖为白子酋长龙佑那。据说当年诸葛武侯平南中,擒孟获、杀高石。曾封白子国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自始为国统。至十世孙张乐进求,于贞观二十三年受太宗封为大首领云南大将军。”。

    他捏了捏胡子又说。

    “蒙舍诏兴起于巍山,但蒙氏始祖舍龙却是出身乌蛮别种的牢哀蛮,舍龙因避仇家而自哀牢奔居蒙舍,经三代耕于巍山之麓,数有神异。孳牧繁衍,部众日盛。其势速增,遂凌迫使当时蒙舍川地区的白子国主“云南大将军”张乐进求,不得不以女妻细奴罗,并举国逊之,以禅位和亲之法,解决了以细奴罗为首的外来乌蛮氏族与张乐进求为首的白蛮土生部落之间的世代争斗,细奴罗也自此成为巍山南部之主、继为蒙舍诏的大酋长。传到至今,已经是第五代了。但是蒙氏毕竟不是尧舜,无其大德。”。

    按照他的说法。

    真实的权利斗争,并不象描述的这么温情脉脉,甚至有些残酷,细奴罗虽然发誓优待张乐进求一族,但是这种优待并没有持续多久,而且是有沉重代价的,很快就变了『性』质,作为前王族的张乐进求一族,不但被拆散迁移到龙尾、白崖等外州,还随后发生的乌蛮叛『乱』中,举族被戮几乎断绝了。然后细奴罗将大王子罗波海改姓为张,叫做张朝凤以继其统,世封领有河蛮至今,其实相当于取代了这一族,变成王族的另一个分支,也算是变相实现了,保全宗嗣,延息其血脉的誓言。

    据说真正的张氏一脉,只有河蛮首领大姓之中,才保全了微薄的一脉下来。

    不过,说实话,根据我现世的了解,这些已经高度农业文明化的河蛮,虽然生产力先进开化的一族,但民风可以说是滇地百蛮中柔弱的,一般要依附强力的酋长而自保,因此,他们即使做了俘虏,被劳役驱使,也并不觉得是特别耻辱的事情,对于出卖和设计南沼同胞。是丝毫没有为虎作伥之类的自觉,仿佛又变成“自云本皆华人”情形。但我不相信河蛮因此,就有勇气反抗统治他们近百年的蒙氏王族。

    大军进入南沼境内前,他特意从南沼各族俘虏中都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找个机会放回去散播各种相当离谱和夸张的谣言,以动摇和离间那些并不坚定的部落,这个张求乐进,恐怕也是他鼓捣出来。

    “那还有那个越析诏呢。”

    “他们越析诏是摩些族。非乌蛮种”

    古之六诏中,越析诏是由磨些族组成的外,其余五诏皆为乌蛮,即汉晋时期的滇西嶲、昆明部落繁衍而来的,他们是现代彝族的先民。

    六诏的势力6世纪末7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