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劳心劳力之下,虽然他才中年,却已经有了明显的老态,看上去的年纪要比实际大上一些。

    杨浩搓了搓有些麻木的脸颊,推开房门,夜晚的寒风一吹,让他精神了许多。

    家宴之地,杨浩的几个女人规规矩矩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候杨浩的到来,作为长子的杨志虽然也想同弟弟妹妹那般玩耍,但每当自己露出一丝这个念头之后,女娇冰冷的目光便蹬了过来,吓得他缩了缩脖子。

    “大王到!”

    宫女清脆的声音响起。

    正在玩闹得王子公主们立即回到各自母亲身边,有些期待和畏惧的看着房门的方向。

    “嘎吱!”

    房门推开,带进屋中一道凉气。

    “臣妾见过大王!”

    “儿臣拜见父王!”

    杨浩点点头:“不必多礼了,都坐下吧!”

    “大王!冬日严寒,喝些酒水暖暖身子。”

    女娇起身为杨浩满上一杯酒。

    杨浩喝了一小口,品味着口中的酒香。

    “好酒!”

    女娇笑道:“这自然是好酒,这可是七年前大王埋入窖中的长安春。”

    杨浩啧啧两声道:“怪不得,你们有心了。”

    一旁的蒹葭笑了笑道:“大王,今岁乃我大齐建国十年整,孩子们也准备了一些礼物献给大王。

    ”

    杨浩笑了笑道:“呦!是何礼物,拿来给父王看看!”

    作为长子的杨志起身从坐下拿出一个造型精致的盒子。

    “父王,只是儿臣的礼物!”

    杨浩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了一张写满了文字的纸。

    杨浩将纸展开,快速的扫过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志儿长大了,这篇文章很有想法,看得出来的确是用心了。”

    “儿臣见识浅薄,不足之处还请父王教诲。”

    杨浩道:“你这篇文章中说,大齐以工立国,以工强军,因此我大齐应该给予工匠更高的地位,但你可知,万物之间皆有平衡,你可见过天平?”

    杨志道:“儿臣见过。”

    “既然见过天平,那你应该知道想要天平平衡,两边的重量就需要想同,无论是哪一边多,哪一边少,都会打破这个平衡。

    父王自然知道工之重要,但只注重一点,而忽略其他,段时间来看,也许会有效果,但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今日,为父便给你讲一讲什么阶级。

    这个阶级可以理解为等级。

    以我大齐为例,可划分为如此几个等级。

    帝王,官员,农人,工匠,贾人。

    这些人构成了我大齐整个社会环境。

    这些人之中虽有贵贱之分,但本质上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农工贾这三类人,占据了我大齐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这些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百姓,也就是民。

    而民就像是水,官员就是舟,而帝王就是那掌舵之人。

    民若愤怒则如洪水巨浪,你觉得帝王和官员还能生还否?

    ”

    杨志摇了摇头道:“不能!”

    杨浩笑了笑:“民离了舟船能活,但是舟船离开了水也就一无是处了。

    想要一个国家健康的发展下去,就需要维持民的平衡。

    尔等今后要记住这一点。

    官员和帝王只是引导水流的方向,不至于让这水成为一潭死水。

    你的这篇文章为父会为你留下,等将来回头再看,你自然会明白这其中道理。

    ”

    杨志有些似懂非懂的挠了挠头。

    “儿臣记下了!”

    杨浩笑了笑道:“你的这份礼物,父王很喜欢,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精神。”

    接下来的王子公主们,可能是由于年纪太小的缘故,献给杨浩的礼物大多都是一些精美的小物件,而只有四子杨非却是演练一番学来的搏斗本领。

    虽然受限于幼小的身体,让他看上去显得有些笨拙不堪,但拳脚打的确是虎虎生风。

    如果说杨志是个书生,而杨非只能是个武夫。

    自己的儿女能如此用心,杨浩自然是欣慰无比的。

    而在他的心中,储君之位已经定下。

    子夜,大齐终于迎来了洪武十年。

    长安城有身份的人家,在王宫响起鞭炮声后,也点燃了自家的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喝的有些微醺的杨浩,却没有回去休息,而是返回了御书房,拿出一本空白的册子,在其上写到。

    储君立长子志!

    并用自己的王印重重的盖上。

    做完这些,杨浩依旧不能安心,奋笔疾书后,将纸卷起来用竹筒封好,叫来锦衣卫统领,让其亲自将其送出王宫之外。


………………………………

第三百四十五章 黑夫

    杨浩虽然设立了储君,但并不打算现在就公布出来,这只是一个预防自己发生不测之后,齐国不至于陷入群龙无首的处境。

    即便是动乱,最起码还有一个名义上的正统继承德名头挂在自己儿子的身上。

    而他杨浩现在正值壮年,如果将来不发生了意外,也许这个诏书将永远的尘封下去。

    杨浩疲惫的揉了揉眼睛,在长安百姓跨年守岁的时候,而他们的大王却趴在桌上睡了一夜。

    荆州边境县城。

    作为杨浩亲自命名的灵州城,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了南方的重镇。

    轨道的铺设完成,让这里成为了许多人的谋生地点。

    尤其是那些新归顺的氏族部落之人,由于齐国的农业暂时未大规模的普及到边境一带。

    对于这些人来说,想要以齐人的身份获得更好的生活维护轨道,搬运物资的工作在这些人看来,是自己过上好日子的途径。

    矿产和轨道几乎养活了灵州城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这让这个人口不算多的小城,看上去倒是比长安还要更城市化一些。

    城内酒楼饭馆林立,市民阶层已经占据了灵州举足轻重的分量。

    而货站作为灵州最重要的地方,每天都会聚集大量的劳力,将从南方矿区运送过来的东西,进行分拣装运。

    黑夫就是这庞大劳工的一员。

    他原本是商部落的人牲,齐国灭掉商部落后,他便恢复了自由。

    几经辗转辗转,他在洪武八年的时候来到了灵州城。

    几年过去,他也从茫然无知的少年,长成了壮硕的男子汉。

    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繁华的荆州城内,为自己建了一个小院。

    房子虽然只是最简单的泥土房,但这对于他来说,是值得骄傲一件事。

    半年前,灵州执行大齐朝廷的编户齐民政策,户口登记身份需要名字,而他却是个没有名字的奴隶。

    想一个名字,对于他来说是比干活还要头疼的问题。

    不过好在,齐国的吏员还算和善,那吏员见他长的又黑又壮,便随口为他取了个黑夫的名字。

    第一次拥有名字时,黑夫简直欣喜若狂,激动的趴在地上想要亲吻那吏员的靴子。

    只不过他的举动却吓了那齐国吏员。

    现在回忆起当时对方害怕的模样,黑夫便觉得有趣。

    后来他明白为什么自己举动会让官员如此害怕,据说说这是长安城的那些大佬们制定的政策。

    如果被什么锦衣卫或者都察院的人见到了当时的情景,恐怕那个官员就要被捉拿归案了。

    这件事给了黑夫很大的触动,从那一天起,他才把自己真正的当成一个齐人。

    齐国朝廷没有强制规定所有人必须束发右衽,但是黑夫自从这件事后,便学着那些齐人模样束起了头发。

    并且将自己破烂的衣衫绑成右衽的样子。

    如今已经到了洪武十年的新年,今天早上,货场的官员难得的给每个人多发了几文钱,并且在中午的饭菜中吃饭了只有那些只有在传闻中存在的菜肴。

    黑夫觉得这是神明在眷顾自己,傍晚下工的时候,他忽然见到一群人正围在官府门前看着什么。

    好奇之下,黑夫也朝那边挤了过去,

    “问一下,你们在看啥?”

    “你还没听说吗?前些天这灵州城有一个人,据说发明了了一个东西,直接被举荐给朝廷做官了。”

    黑夫挠了挠头道:“能做官的一定是又学问的人吧!”

    但另一个啧啧两声道:“奇就奇在这里,我听说那人就是个普通人,成为齐人前据说就是山里光屁股的野人。”

    黑夫顿时一惊,有些难以置信道:“野人也能做官?”

    “这你还别不信,你看官府都发出告示了,工部的九品官,知道进了工部意味着啥?那可是到了长安城了,这人这辈子算是不用愁了。”

    黑夫抬头朝前看了看,在一颗颗黑乎乎脑袋前方的墙壁上,果然贴着一张写满了文字的白纸,只不过他大字不识一个,也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

    羡慕的看了看,便摇了摇头离开这里向着自己小家的方向走去。

    虽然羡慕那个野人,但是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但是他刚回到家不久,他所在区域的里正就找上了他。

    “木里正,这么晚了你找我有啥事啊!”

    黑夫挠了挠头。

    木立正笑了笑道:“好事!”

    黑夫更加的疑惑了,将木里正请进小院。

    “木里正,我能有啥好事!”

    “唉!这些年咱们里,你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最近呢南边要新筑一些城,朝廷担心那些苗人作乱,准备就近征召一些民兵,在新筑之城那边防御。

    咱们里中我觉得你最合适,这可是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表现好了说不定将来也能博一个出身,你可别浪费了你这好身板。”

    黑夫犹豫被一番道:“木里正,我不想打仗!”

    话音刚落,木里正脸色顿时一板道:“你说的这是屁话,什么不想打仗,不打仗我大齐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过。

    你要是这么没出息,还想取我女儿,趁早死了这条心。

    ”

    黑夫闻言脸色顿时一白,紧张兮兮的看着怒气冲冲的木里正。

    “看个屁看,我还没老糊涂,我今天把话给你挑明了,你若是不博个出身,趁早滚蛋!这么好的机会你都不把握,女儿嫁给你也不会有啥好日子。”

    黑夫低着头看着地面,仿佛要将这脚下的大地看穿一般。

    木里正见此,顿时来了火气,冷哼一声,正准备拂袖而去。

    黑夫却开口道:“我去当兵!”

    木里正停下脚步,冷声道:“嗯,好好表现,那些苗人只是蛮子,正是你立功的机会,你若战死,我会亲自为你选个坟墓。”

    这话听上去虽然让人无比的别扭,但黑夫却感激的道了声谢。

    看着木里正离去的背影,黑夫轻叹了口气。


………………………………

第三百四十六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一封家书

    洪武十年,对于黑夫来说面临着人生重大的转折。

    他不想打仗,被人当牲口的那几年,他已经见过了太多的生死。

    当身边的同伴像畜牲一样被宰杀,内脏被人捧在手上的画面,就像是一个心魔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已经不知道这几年有多少次在梦中惊醒,感受着自己还在跳动的心脏,只能感叹活着真好。

    来到灵州城,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木里正的女儿,那一天,迷茫的自己仿佛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只是自己身份卑微,身无寸缕头无片瓦,他有时候觉得很自卑,根本不好对其他人说起过,有个女人走进了他的心中。

    这一夜黑夫想了很久,第二天清晨,黑夫没有去货场做工,而是去了灵州的学府。

    像学府这样的地方,一般时候他是不敢来的,在他看来,能够识字的人都是天上的神灵下凡,自己如此卑微的身份只会玷污了些庄严的地方。

    而今天他不得不来到这里。

    黑夫在学府前等了很久,直到中午,有学生从学府中出来。

    黑夫有些紧张的走到一个年轻的学生身前。

    年轻大学生见到一个黑大汉拦住自己的去路,到也没有惊慌。

    在这灵州城内,还没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闹事,而且他还是堂堂的大齐知识分子之一。

    年轻的学生见眼前这大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故作佯怒道:“这位壮士,你拦着我的去路,不知道欲以何为?”

    虽然这年轻人比自己矮了一个头不止,但黑夫甚至连大其都不敢出一口,无比恭敬的说道:“我。。。我有事想求小贵人。”

    年轻人道:“我可不是什么小贵人,只是个普通的学生而已,我们认识?”

    黑夫局促道:“不认识!不认识!”

    年轻人见此笑道:“原来如此,这样吧,整好现在是午休之时,这大冷天的在外面呆着冷的厉害,有什么事,咱们到旁边的水食讨两杯热水暖暖身子。”

    黑夫慌张的点了点头。

    水肆是灵州城独有的特色,和食肆不同,水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劳工们提供一些饮品之用。

    而且在这里还有一种特殊的饮品,当地人称之为浆,这东西就是有些酸味的米汤,虽然难上大雅之堂,但是却深受如同百姓的喜爱。

    黑夫跟着年轻的学生进了店铺,找了个避风的内置坐下后,让店家上了两杯热水。

    “这位壮士,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小贵人,这个。。。我。。我想求你帮我写一封信。”

    年轻人一愣,有些意外的看着眼前的这个黑大汉。

    “写信?你可知道纸可不便宜。”

    黑夫闻言连忙道:“这个小贵人不用担心,我。。。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张纸。”

    说着,黑夫小心翼翼的将自己今天买来的一张a4纸大小的纸张放在了桌子上。

    年轻人看了眼纸张,道:“啧啧,这一张纸可不便宜,我看你也是不富裕的人,怎么就舍得花这么多钱只为了写信?”

    黑夫犹豫了一会儿道:“还请小贵人帮忙!”

    年轻人见黑夫一脸决绝的样子,便叹了口气道:“好吧,你等我一下,我回学府拿一下笔墨。”

    黑夫闻言忙不迭的点头,对着年轻人连连道谢,激动的手都不知道该放什么地方了。

    在黑夫焦急的等待中,年轻人拿着笔墨回来了,坐在黑夫对面道:“说吧!想写什么?好好想一想,这纸可是金贵的很,落了笔可就改不了了。”

    黑夫点了点头,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道:“娥!黑夫要去南边当兵了!立功了我就回来像你父亲提亲。

    若是我死了,你也别哭。

    我家里的床榻下放着我这些年攒的钱,你都拿去吧。

    买些好布匹,做件新衣裳,要是布太贵,就买些吃食,有空帮我看看院子,别被水泡了。

    黑夫走了,勿念!

    ”

    年轻人放下笔,对黑夫抱拳道:“信已写好,某在此预祝壮士能在军中立下功劳。

    ”

    见读书人居然对自己如此,黑夫顿时吓了一跳,侧身让开道:“小贵人可不敢如此,我就是个低贱的人,小贵人如此,不是污了身份。”

    年轻人脸色一板道:“你我都是大齐子民,何来贵贱之分,壮士能忍痛放下对心上人的思念,前往南方蛮荒之地,此等勇气某敬佩不已。”

    黑夫挠了挠头道:“我也是没办法,哦!对了!这是我身上所有钱,小贵人还请收下。”

    年轻人见此冷哼一声道:“我说你这汉子,你以为我帮你写信就是为了这点钱?”

    黑夫也不知道哪里惹到着年轻人,只能连连赔罪不已。

    年轻人顿时大感无趣。

    “罢了罢了,写封信是你自己送出去,还是交给别人?”

    黑夫道:“这个我还没想好,这几天走应该就要离开灵州了。”

    “唉!先生说帮人帮到底,你说一下此信要送到何处,我帮你跑一趟。”

    黑夫闻言恨不得跪下给这年轻人磕头,连连道谢不已。

    说了送信的地址后,黑夫道:“不知道小贵人如何称呼,黑夫永远记得你的恩情。”

    “恩情就不用了,我姓高,名耀!”

    在黑夫再三的感激声中,两人离开了水肆,高耀最终也没有收黑夫的一文钱。

    高耀的慷慨,让黑夫对读书人更加发自内心肥尊敬,心中暗暗发誓,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报答自己的这个恩人。

    这封信对于他来说不止是一封信,而是一个希望,也是对某人的一个承诺。

    灵州城内,一个比较整洁的小院内,一名面容清秀的女孩,呆呆的看着手中的书信,一滴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

    灵州城外,黑夫与入伍参军的民兵,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黑夫数步一回头,直到灵州城彻底的消失在他的视线之中。

    “娥!我会活着回来的,等着我。”

    通向南方的官道已经到了尽头,就想黑夫将来的人生一样,不知道道路在何方。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清明节与匈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洪武十年,杨浩为了能够让齐国百姓们能够记住祖先与先烈的荣光,将每年的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之日,定为祭祖节也叫清明节。

    四月十五,下了一夜的春雨终于停歇。

    清晨,挂在嫩草上的水珠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色彩斑斓。

    沉寂了一个冬天的田鼠鬼鬼祟祟的钻出洞穴,不过很快便嗖的一声,跑回了洞穴。

    青石板路上,哒哒的马蹄声传来,一队骑士快速的飞驰而过。

    杨浩坐在马车上,欣赏着周围的风景。

    他喜欢呼吸清晨的空气,上古时代的空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

    官道两旁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由于自己的出行,却让这里少了往日踏青游玩的公子小姐们,凭白的少了一些乐趣,杨浩暗道了一声罪过。

    队伍缓慢的向前行走着,如同长长的蟒蛇之身。

    “大王!陵园到了!”

    侍卫统领禀报道。

    杨浩点点头,走下马车,徒步向前走去。

    骑士与众官员们也纷纷下马,没有人敢在这这里摆什么官架子。

    在这个新建的烈士陵园之内,无论你身份地位如何好贵,都得靠着自己双腿爬上数百级的台阶。

    这个规定已经被写进了大齐律法中,即便是杨浩也无法违背。

    台阶上明显的还存留着昨夜的雨水,杨浩看着山顶,口中念念有词几句,迈步踏上了台阶。

    作为纪念亡人的节日,杨浩如何会忘记那些为齐国的崛起而付出了生命的烈士们。

    清明节这一天,长安城的大小官员全部到场,同杨浩一起为那些死去的烈士祈福。

    新的烈士陵园建立在一个不算高的山上。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可以说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杨浩不懂风水,但是他觉得这里很不错,死去的烈士们能在这里安歇,也算是他没有亏待了这些弟兄。

    这座山的山顶已经被大肆改造了一番,原本凸出的山头已经挖的如同梯田一般。

    一座座坟墓整齐的安放在哪一圈圈平坦的地面上。

    祭品被抬上来后,杨浩念了一段自己亲自写的悼文。

    悼文很长,杨浩念了很久,向上天说了烈士们的功绩,又如同唠家常一般,说了齐国这些年的变化。

    念完之后,悼文扔进火堆之中化为了一缕青烟。

    礼部的祭司们跳了一段祈福的舞蹈,让这祭奠活动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杨浩不反对迷信,这东西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让人心灵得到慰籍的工具,用不好就是祸乱天下的洪水猛兽。

    杨浩允许迷信活动在大齐境内传播,但是他不允许宗教的出现,不管是什么神,还是什么仙。

    在人间的一切都必须遵守齐国的律法。

    一系列的举措之下,即便是齐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神话体系,但是十年,却连一个宗教也没有出现。

    甚至连流传了不知多久的图腾崇拜,未知崇拜等许多宗教雏形,都差一点失去了他们存在的意义。

    祭奠仪式很庄严,杨浩同齐国官员们集体默哀大约三分钟,以悼念这些为齐国征战的亡魂。

    正午,晴空万里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杨浩抬头看了看天空,喃喃道:“勇士守土兮,国安康,葬于山峦兮,守故乡!魂兮归来,魂兮归乡!

    ”

    祭奠仪式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结束,人群走后,之剩下一座座坟茔与花环默默的俯瞰着山脚下的长安城。

    清明时节,燕山北方,草原上的青草已经破土发芽。

    逐水草而居的牧人却没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从去年开始,那些在南方战争中失败的人,涌入到了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

    面对战力凶悍的南人,还处于母系社会的草原部落,根本毫无反抗能力。

    冬天的时候,那个叫做少尤的男人,强行征召的各部落的壮年男子,对草原上的部落进行征伐。

    洪武十年初,凭借强悍的实力,少尤被推举为大单于,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在北方部落的语言之中,少尤这个名字在当地语言中发音为匈奴。

    而少尤也是第一任的匈奴王。

    当消息传回长安城后,杨浩长叹了一口气。

    自己呕心沥血,想要将历史按着自己的想法去改变,但历史的惯性总会进行自我修正。

    自己灭掉了夏朝,却提前创造出了北方胡人匈奴。

    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齐国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农业国,杨浩可以想象的到,在不久的将来,等这些匈奴人壮大起来后,将会对齐国造成很大的麻烦。

    深入草原作战,对于以农耕为主的齐国来说负担实在太大,草原上地广人稀,物资补给只能依靠本土进行长途运输。

    这其中的消耗只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汉武帝北击匈奴,也是耗尽了数代人的积累。

    而自己的齐国比之汉武帝时期如何,杨浩心中自然清楚。

    这个时候想要主动出击,只会将齐国脱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防御,北方的问题只能等到以后再来解决。

    敢在匈奴人想要壮大起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对方壮大起来之后,自己的齐国已经不惧怕蛮子的威胁。

    与北方的苦寒之地相比,杨浩更看重对南方的统一,只要将南方开发出来,将极大补充齐国的粮食问题。

    相对于北方一年一熟的农作物,南方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自然条件,是北方苦寒之地不能比拟的。

    洪武十年五月。

    经过和苗人谈判,齐国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苗人大片的土地。

    并且锦衣卫出动,暗中与苗人部落一些首领勾结在一起,通过金钱物质的孵化,逐步从内部腐蚀这些苗人。

    而三苗诸部齐国的险恶用心丝毫没有察觉,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与齐国买地的好处之中。

    齐国的奢侈品成了苗人贵族阶层权利的象征,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些行为,已经引起了底层民众的不满。

    贫富差距逐渐加大,上层为了自己的享乐丝毫不顾及普通人的死活,这给了齐国绝佳的机会。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苗人强盗

    徐州城是位于青州与荆州交界往南几十里的新城。

    黑夫不知道这个新建的城池,为什么要叫做徐州,也不知道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意义。

    直到洪武十年六月,他已经在这个地方驻守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民兵不在齐国的正式编制之内,虽然有一定的军需物资由朝廷提供,但是和正规军相比,民兵就显得寒酸了许多。

    黑夫和他的袍泽们没有盔甲只有一杆长毛与从军队中淘汰下来的腰刀。

    不过这半年来,便是这两件简陋的武器,也很少使用过。

    当兵的生活是枯燥无聊的他不知道自己甚么时候才能立功出人头地,但同时,他的心里也有些惧怕战争肥到来。

    今天,轮到他这个小队进行巡逻,原本以为今天也想往常一样,装模作样的巡视两遍,就可以回到军营中,舒舒服服睡上一觉。

    但是很不幸,她这和小队,港巡逻内多久,刘遭到了蛮人袭击。

    突然到来肥冲突让黑夫有些手足无措,临阵经验不足的队长,只能壮着胆子,喝止自己的士兵不要慌乱。

    十人的小队围城一个圆阵,紧张的看着那些将染料涂在身上的苗人蛮子。

    黑夫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攻击自己,9在他的印象中,苗人一直都很安分,甚至有些苗人首领,还是一些官员的座上宾。

    这让他有一种齐国和苗人永远不会发生冲突的错觉。

    但这些明显不怀好意的苗人让他明白了,为什么齐国会将苗人视为威胁。

    “这里是大齐范围,尔等苗人赶紧退后,若不退后,我将视尔等为入侵。”

    队长壮着胆子喊道。

    只不过苗人好像听不到他的警告一般,依旧面无表情朝他们围了过来。

    对方有将近五六十人,而且个个看上去都无比凶悍。

    黑夫的小队,只能结阵一点点的后退。

    “信号兵!准备发信号!”

    队长焦急的命令道。

    一名士兵闻言,慌慌张张的从腰间取下一个炮仗,但是他实在太紧张了,火折子无论怎么努力都吹不着。

    谢谢苗人显然对齐国的军事组成有过一些了解,连那名士兵拿出了炮仗,在围上来的苗人中。

    只听噗的一声轻响,信号兵顿时惨叫一声,捂着脖子倒在了地上哀嚎不已,很快便没了声息。

    死人了,这便意味着这些人已经有了和齐国彻底翻脸的觉悟,

    那也意味着,黑夫这个小队最后一丝拖延的机会也消失了。

    一名壮硕的苗人朝前挥了挥手,数十名蛮人,顿时蜂拥而上,与齐人杀在一了起。

    相比于只穿了一块兜裆布的苗人,即便是这个小队只是齐国的民兵,但装备上也不是这些土人可比的。

    虽然这些民兵有些慌乱,但是凭借着战阵,却以区区九人的力量,勉强的抗住了低人的进攻。

    但是敌人也很是狡猾,他们的目的只是抢劫,并不想同这些齐人以命换命。

    苗人没有和齐人死拼,而是威胁圆阵不断肥挑衅,一会丢过来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