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以为自己要等两年考核期满才能正式为官,而如今却一下子成了镇长,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镇长一走,如今的安谷镇文官只剩下他一个,诺大衙门里只剩下两名从镇中招收进来的衙役。

    自己忽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掌管一方的官员,张获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长安城,杨浩也在为自己这个决定感到头疼。

    疆域过大,人才过少,这就造成了齐国现在陷入了无人可用的窘境。

    被逼无奈之下,杨浩只能冒险让那些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担此重任。

    杨浩有些急迫,齐国现在虽然军事上傲视群雄,但内政上的发展实在太慢了。

    见识过后世花花世界的杨浩,如何会仅仅满足于勉强吃饱的状态。

    齐国现在在他眼中实在穷的可怜,也就是对手太弱,要是有一个像样的对手,齐国只能用叫花子来形容。

    低下的生产力,只能勉强维持着大齐百姓有个破布裹身,至于那些野人,劳改犯,只能比其部落的奴隶待遇好上些许罢了。

    这不是杨浩想要的,他想要他的大齐,人人有衣穿,有学上,有饭吃,知道什么礼义廉耻,知道什么是家国大义。

    暂时没了外部威胁,坐拥这一省肥沃的土地,如果还将大齐治理的仅仅比那些原始部落强那么一点点,那他这两世为人简直活到了狗身上。

    杨浩很急迫。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急迫,仿佛只要不这么不只是大齐,甚至于整个华夏,整个人种都有灭亡的危险一般。

    这种感觉说起来简直就无稽之谈,但在这种感觉的支配下,杨浩变得疯狂了。

    有穷一战后,杨浩接连数天举行朝会,革新了数项制度。

    这其中囊括了,历法,工业,农业,军事,民生,教育,方方面面。

    为此他指定了一个叫做三年计划的工程,每个三年,各部的官员都要做出三年内的发展目标,所有人都必须要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

    对于文官来说,目标是否完成,完成了多少,是关乎自己能否升职的大事。

    而大齐的官职也在不断的完善着,一个个越来越细分的部门成立,这就意味着出现了无数的空缺。

    在这个人才紧缺的年代,这就意味着,只要自己做出点成绩,升官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三年计划工程,让文官们亢奋无比,摩拳擦掌的想要大干一番。

    齐国的第一个三年计划,保守目标是新增耕地面积数十万亩,新增人口翻三翻,修通大齐境内的官道,并实现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跨越。


………………………………

第三百零八章 远方的恶意

    在杨浩准备全力搞生产,提升国力的时候。

    与此同时,遥远的西方,一个中年男人,已经完成了对西方古老文明的征服。

    当这个男人站在埃及古老的法老陵墓前,感受着自己子民对自己畏惧,他如饮甘霖。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是属于他的时代,从他父亲手中接过诺大的帝国,征战二十余年。

    他不仅知道他父亲的来历,他甚至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他知道这个世界有七大洲,而自己所在的地方叫做欧罗巴,而他则是伟大的日耳曼后裔,是伟大的奥古斯都二世,他父亲在征服高卢地区后,他的母亲生下的他,并赐名为凯撒。

    据其父亲说,这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强大之王的名字。

    如今征战了这么多年,终于无愧此名,整个欧罗巴都在他的脚下颤抖,妖艳的埃及的王妃只能在床上拼命卖弄风姿以祈求自己的恩宠。

    他有些许多的头衔,征服者凯撒,人间帝王,甚至连神明都不得不屈从于他的强大。

    从美丽的爱琴海穿过约旦河最后到了尼罗河盼,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文明。

    如今他的目光终于看向了东方,那个被父亲称作亚细亚的地方。

    他知道那里是远比欧罗巴更加广阔的天地,他要将自己威严让整个世界都知晓。

    老奥古斯都曾经告诉过他,这个世界上有其他肤色的人,那些都是长着人形的动物,根本不配活在这片土地上。

    他以前是不信的,直到他打到了埃及,见到了比碳还要黑的人,才相信了老奥古斯都的话,这些人丑陋而又愚蠢,如果说奴隶是牲畜,那么这些黑人简直就是上帝造人时的失败品。

    凯撒征服了埃及之后,便开始了对黑人的屠杀,他认为这些人的存在就是对自己的羞辱,实在玷污自己伟大的国度。

    杨浩不知道,在遥远的西方一个狂热的种族主义份子,已经将他暴虐的目光看向了东方。

    而他现在正忙着自己伟大的三年生产计划。

    经过几个月的传播,齐国先灭有莘,再震慑三苗,然后北上击败有穷。

    齐国这个名字早已经将所有势力震慑,一些部落畏惧齐国的实力,忙不迭送上贡品,祈求齐王能够宽恕自己的不敬,希望臣服在伟大齐王的脚下。

    杨浩对此自然是欣然接受的,数年之内,他不想再动兵戈,不管这些人是名义上臣服,还是真心畏惧自己。

    都是对大齐有利的,齐国现在要的是和平的发现环境,这些势力对自己示好,齐国便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易。

    齐国的生产力虽然也不咋地,但是在众多渣渣面前,大齐制作的东西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商品。

    用价格低廉的材料,换取那些部落的物资,绝对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贡品杨浩收下了,不过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杨浩也没给他们多少的礼遇。

    不多对于那些部落来说,却没有觉得杨浩怠慢了自己,如此强大的势力,不一下子灭了自己,简直就是三生有幸,哪里还敢祈求杨浩见自己一面。

    至于齐国说的通商,在这些眼中简直就是杨浩仁慈的表现。

    长安城的繁华,几乎亮瞎了他们的双眼,即便是在梦中他们也无法想象,人间居然还有这等繁华的地方。

    前来的使者甚至有了乐不思蜀的感觉。

    杨浩没打算将齐国弄成闭关锁国的愚昧国度,他对待外族的问题上还是很开明的。

    毕竟在他的眼中,华夏这片土地上都有一个共同名字,那就是炎黄子孙。

    大齐现在羽翼已丰,根本不畏惧这些势力,即便是这些渣渣联合起来,也不够齐国一个营打的。

    等到数年之后,齐国储备了足够了人才与物资,泱泱华夏都将掌握在他的手中。

    盟友或者敌人,在他眼中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反正最后他们只能有一个称呼,齐人。

    这就是绝对实力带来的自信。

    但是杨浩根本想不到,一个强大的第人已经出现,而夏启派出的使者,却已经走过了茫茫戈壁,带着夏朝的使命,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找那传说中的国度。

    只不过夏启根本想不到,他想要找的救兵却是一个恶魔,一个让除了白人之外,所有人种都恐惧的恶魔。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齐国第一条完全修通的官道正式造成。

    长安与齐城的青石板路修通,让两地的从之前五六天的路程,直接缩短到了马车只要一天的时间。

    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官道就像是齐国的动脉,让这个国家真正的活了,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杨浩是个实用主义者,他只会在对自己有用的事情上付出巨大的投入。

    至于像嬴政,或者埃及法老那般劳民伤财修什么毛的陵墓。

    说实话,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傻逼的行为。

    和他们相比,那个被唾骂了千年的杨广却是能让他高看两眼。

    齐国现在有人口大概四十到五十万人,除了一部分国人野人之外,将近十分之一的人都投入到了修路建设之中。

    他打算在第一个三年计划之内,将齐国南北主要城市的道路全部完成,时间短暂,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毫无意义的事情。

    在全国都在忙碌的时候,杨浩自然是不能闲着,放下了军务,让他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回忆前世的技术之上。

    现在他首要的目标的就是造纸,只有把纸弄出来,才能让知识的传播速度翻上数倍不止,

    只要有了纸,至于印刷术根本就是毫无含量的东西。

    华夏的四大发明,他已经完成其一,只要纸出现,便能完成其三,至于指南针,他暂时没有太大兴趣。

    探索海外对他来说太遥远了,等哪天发现了磁铁,再弄这东西也不迟。

    对于造纸杨浩知道并不多,只是知道这玩意是用破布或者木头野草煮出来的东西,但其中细节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幸运的是,现在的齐国已经走了初步的手工业体系,有足够的人守和资源支撑他的研究。


………………………………

第三百零九章 出游

    炎炎夏日,大齐的王宫花园里,熊猫滚滚正设置的享受着人类对自己的服侍。

    新鲜的竹子,让它根本不用费力去寻找,数年的时间,让它从曾经那个肉球变成了庞然大物。

    只不过因为被人类饲养,早已经没了野性。

    杨浩的后宫嫔妃们,在水池边的凉亭中,吃着新鲜的蔬果,躲避炎炎烈日。

    不管这些女人们私下的关系如何,至少在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的好姐妹。

    女娇虽然还是嫔,但由于为杨浩的生了个长子,面对蒹葭的时候气势上丝毫不弱下风。

    杨浩对于这些娘们儿之间的事根本毫无兴趣,为了研究造纸术,这段时间在他私人的作坊里,彻底的化身为工匠,光着膀子不断的试验着造纸的办法。

    对于纸张,杨浩知道有竹纸,木纸,草纸,羊皮这些东西。

    羊皮纸也就是齐国现在就在使用的兽皮纸,造价实在太过于昂贵,除了一些特殊场合之外,很少有机会会用到这种东西,信息的传递,大部分时间还是用竹简。

    至于草纸,杨浩对其的印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擦屁股纸。

    这玩意儿是个好东西,要是能做出来,至少可以不用石头木棍来刮肛门的大便了。

    即便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数年之久,但在擦屁股一事之上,杨浩始终难以适应。

    因此他造纸所选用的原材料就是草。

    这玩意成本低廉,随处可见,用来擦屁股简直就是天赐之物。

    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杨浩多少知道一些,不管中间的过程如何。

    最终只要弄出来纸浆就算是完成了大半工序。

    在杨浩的指挥下,从工部调来的工匠们,将采集来的杂草切碎后扔进一个特质的大锅里熬煮。

    自从杨浩研究纸张开始,王宫中的小作坊,便日日烟雾缭绕。

    至于煮多久,杨浩根本不清楚,按照他的办法,一直煮着总没有错。

    失败是成功他老妈,这句话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真理。

    从洪武二年四月,杨浩开始研究造纸术,直到洪武二年七月份,在失败了无数次后,杨浩终于得到一种勉强能称得上是纸的东西。

    这玩意与其说是纸,其厚度却有将近两三毫米厚,硬邦邦的一点柔韧性也没有。

    轻轻一折就断裂开来,如果用这玩意来擦屁股,如果不擦出血,杨浩都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和之前的无数次失败相比,这一次好歹弄出来个固体。

    这第一张纸,杨浩将其收了起来。

    前世古代没有文物保护的观念,杨浩不同,他来自后世,知道历史上的第一个物品,在后世只能再书本中见到。

    他虽不才,在这方面的觉悟还是很高的。

    第一张纸,被他收藏在一个密闭的小木盒中,当做自己的珍藏之物收了起来。

    造纸术只能靠一点点的摸索,他虽然着急,但他的掌握的技术就这么多,除了靠时间之外,别无他法。

    一个造纸术就花费了如此久的时间,想要在数十年之内,将文明提升一个层次,杨浩顿时觉得头大无比。

    如今才仅仅一省之地,想到将来控制了整个中土大地之后,他就觉得无比的头大。

    在高端人才出现之前,可以说齐国大部分的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突然嗝屁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顿时把他吓了一跳,

    杨浩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拼命干下去了,思考了良久,他决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以齐国如今的威望,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否则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杨浩没有一天闲着,根本没有好好的看过这数千年前的世界。

    他要去旅游,看看自己治下的大好河山。

    洪武二年七月中旬。

    在一场小雨过后,杨浩带着数百人,与自己的后宫浩浩荡荡的出了长安城。

    杨浩决定去南方看一看,此行的目的地是南方的有虞氏。

    去有虞氏除了旅游散心之外,另一个目的便是“认祖归宗。”

    乱认祖宗这件事杨浩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他灵魂的祖宗,在这数千年前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更别提这一世的肉身,他根本不知道姓甚名谁。

    如果有虞氏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承认自己是有虞之后又有何妨。

    只不过杨浩并不着急南下,一路上走走停停,遇到风景好的地方,杨浩便停下来,带着妻儿钓鱼捕猎。

    随行的大臣们,对于杨浩亲自骑马追捕猎物没有丝毫的担忧之色,说到底,齐国的这些人毕竟刚脱离野蛮状态不久。

    骨子里都敬佩勇猛的强者,杨浩虽然是帝王,但他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身体的打熬。

    以他的实力,即便是在大齐军中,论个人勇武,也是罕有敌手的存在。

    杨浩策马飞奔,弯弓搭箭三箭之内便射杀了一只花鹿。

    士兵将猎物带回放在杨浩身前。

    随行的大臣们纷纷上前称赞杨浩的勇武。

    心情大好的杨浩下令庖厨,将此鹿好炮制一番,他要与群臣一起来一场全鹿宴。

    清澈的河边篝火点点,杨浩同官员们品尝着鲜嫩的鹿肉,看着璀璨的夜空,如此良辰美景,在后世已经很难体会到了。

    “这就是朕的江山啊!”

    杨浩心中感慨。

    大好河山,无限可能。

    “父王!父王!”

    稚嫩的声音将杨浩的思绪拉回现实。

    杨浩看着还有些站不稳的杨志,笑了笑道:“怎么了?”

    “父王!看!这个!”

    只见杨志的小手上抓着一个翠绿色的蝈蝈,正一脸期待的看着杨浩。

    杨浩摸了摸杨志的脑袋,笑道:“不错的蝈蝈,好好养着吧,父王稍后三让人编个笼子。”

    杨志闻言兴奋的小脸通红,抓着蝈蝈兴奋的朝女眷所在的地方跑去。

    只不过如今的他连路都走不稳,又如何能跑,果不其然,刚跑出去几米,便趴在了地上,而手上的蝈蝈也不知道甩到什么地方去了。

    有大臣想要上前去将杨志扶起来,只不过杨浩摆了摆手,让大臣坐下,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摔倒的大儿子。


………………………………

第三百一十章 南巡

    杨志五体投地的趴在草丛里,撇着嘴,泪水在眼睛里打转,一副要号啕大哭的样子。

    从地上爬起来,朝身后看了看,见到杨浩正板着脸看着自己。

    杨志终于没有哭出来,站起来,四下看了看,却不见那蝈蝈的身影,撇着嘴朝女娇那边跑去。

    杨浩见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可没有惯着孩子的打算,这小鬼是自己种,将来是要继承自己的位置人,动不动就哭鼻子这成何体统。

    “王子殿下真不愧是大王的孩子,果真勇敢啊!”

    寅笑了笑道。

    杨浩闻言表面上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心中却很是欣慰。

    只要杨志有国君之资,将来的太子之位也就定了。

    他现在还年轻,讲来肯定会有很多孩子,如果每个孩子的能力相差无几,长子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与众大臣闲谈了一阵,杨浩躺在草地上看着繁星点点的夜空。

    无论是前世还是仅剩,头上的星空仿佛没有任何变化。

    只不过这人间早已经物是人非,经历了百代兴亡。

    杨浩忽然有些想家了,如果按着方位算,他曾经的家在遥远的北方,只是不知道如今那个地方有没有人烟。

    前世的家已经不在了,即便是回到了相同的经纬度上,也没有了曾经熟悉的地方,就算是找到了那里又能如何呢。

    “大王!此番前去有虞氏,是否要将其纳入我国之中。”

    寅问道。

    杨浩坐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暂时不用,留着他们对我大齐有好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好那边的矿藏。”

    “如今那边已经开始开采了,只不过道路难行,矿石运送回国颇耗费时日,臣觉得还是将冶炼之地设在矿厂那边比较好。”

    杨浩来回走了走,停下脚步道:“不妥,金属冶炼乃我大齐之秘术,不能泄露半点,现在不是在南边修建新城邑了吗,等修建好了之后,将冶炼地从莘迁移到那里吧。”

    寅心中还是觉得,直接将有虞氏占了不就行了,这样一来什么麻烦都省了,只不过杨浩既然不同意这件事,他也只好作罢。

    杨浩自然知道,将冶炼之地放在金属开采地效率最高,并非他有多么在乎有虞氏,而是他有着自己的顾虑。

    就像他刚才说的,金属冶炼技术,齐国早已将其余势力抛在了脑后。

    只不过这些技术并不是很复杂,只要有工匠被俘虏,齐国领先的技术将会不再,这对他将来的吞并天下计划带来很大的阻碍。

    毕竟官道还没有修到这边,有虞氏距离齐国腹地实在太远,如果那边发生了意外,落后的交通根本无法让齐国做出有效的反应。

    杨浩只能等,等那官道修到齐国的南方边界时,这一切自然不是问题了。

    而且到那时,齐国的人口也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要有了人,他就可以将齐国腹地向四周扩散开来。

    “大王,那有夏启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臣觉得夏启绝对不会甘心失败,我大齐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杨浩点点头。

    “等从有虞那边回来后,派出一队探子,去西边探一探情况,那夏启最好老实点,要是他急着找死,我们宁可晚发展几年也要将其灭掉。”

    清晨,南巡的队伍继续南下,沿途的村落,听到齐王抵达时候顿时紧张无比。

    只不过杨浩还是体恤自己子民的。

    新征服的土地,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如果因为自己到来便铺张浪费一番,那么他的这次南巡就没了多少意义。

    对于人数稀少的村镇,杨浩只是派出几名官员去慰问一番,对于那些近千人的城邑,杨浩便亲自露面说一番鼓舞人心的话。

    至于内容无外乎,大齐爱民如子,跟着齐国干能过上好日子一类具有煽动性的言语。

    这些如果现代人听到可能会骂上一句傻逼,只不过对于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野人们,却是有了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杨浩如此尊贵的人居然会想着自己这样的低贱之人,这在曾经的有莘氏是无法想象的。

    让这些贫苦人对齐国有信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齐国的雷厉风行说到做到。

    征服有莘氏之后,齐国就想他们承诺的那样,废除了奴隶制,也用严厉的手段打击了贩卖奴隶的人。

    大齐派往各地的官员也举行了数次的公开审判,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奴隶主执行了应有的制裁。

    每审判完一个奴隶主后,官员们都会告诉围观的百姓们,正义也许会来的晚,但永远也不会缺席。

    不管杨浩这么做是收买人心,还是发自肺腑的正义感。

    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新征服的有莘氏这段时间的叛乱发生的极少,大多数人对齐国还是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加上齐国领地并不算大,镇压速度也是极快,总体来说,这大半年的时间,新领地并没有出现大乱子。

    虽然新领土没有完成农业改造,但有官员进驻的地方,还是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农业种植。

    只不过这些田地加起来,也没有齐国原有领土产出多。

    杨浩对此也很无奈,将原本的半农半牧还变成纯农业结构,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以前地盘就鼻屎一样大,现在猛增了数倍不止,管理起来的难度今非昔比。

    想要让这里变得和齐国原有的三城那般富饶,杨浩觉得没有数年之功根本无法办到。

    在这之前,他只能期待,这里最高不要出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能够自给自足,否则赈灾救济将会极大的损耗大齐的国力。

    毕竟这些都是他杨浩的子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饿死从而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

    凡事都有两面性,地盘扩大了是好处多多,但是想要让这些好处不变成坏处,就需要考验统治者的能力,如今的杨浩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南巡的一行人一路游玩,一路考察沿途的民生,走走停停之间,直到八月底才抵达齐国的南方边界。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乡

    虽说这里是齐国的边陲之地,但此地并非荒无人烟,反而是忙碌无比。

    这个地方作为齐国的最南方,从洪武二年三月末开始着手筑城。

    到如今数个月过去,新的城邑已经初具规模,杨浩估计在入冬之前,此城便可投入使用了。

    修建城邑的劳力都是有莘氏附庸部落之人,不管他们之前的身份如何,在齐国他们的身份都没什么不同。

    只是比劳改犯高一级的野人,野人虽然有一定的自由,但却不能拥有个人财产。

    必须无偿的为齐国服劳役,只不过在伙食分配上,却能保证一天两餐,偶尔也能吃到一些精米而不是难以下咽的谷糠。

    生活虽然艰苦,但只要按着齐人的吩咐去干活,到也免了一些责骂。

    而且听齐人士兵说过,他们的野人身份也不是跟着自己一辈子,只要不闹事,说不定哪天运气好,朝廷一道公文下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国人,到时候的待遇可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凭着这仅有的一点希望,野人干起活来到也是颇为卖力。

    将这边陲之地的城市修的有了一丝南方重镇的意思。

    只不过这里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却也很难被当成什么重要的关隘。

    杨浩的抵达,顿时让打破了此地的平静。

    工程全部停止,野人们被士兵严加看管起来,防止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冲撞了杨浩。

    驻守此地的官员们,可不想因为这等事情,影响自己大好的前途。

    杨浩进城之后,直接入住了城中的县衙,将此地变成自己的的行在。

    此地的文官之首,是一名叫做柳石的年轻的官员。

    杨浩对其有些印象,如果没有记错,此人应该是曾经原氏族人之一。

    杨浩询问了一下当地的情况。

    那柳石有些诚惶诚恐的回道:“大王,这新城邑很快就要完工了,周边的土地也已经粗略的丈量过了,等来年开春,犁铧和耕牛都松到这边,便可开始耕种了。”

    杨浩点点头。

    “现如今城中粮食可够,能否在当地进行补充。”

    “大王这一点无需担心,此地去虽然有两万余人,但从北方运送过来的粮草到也能支撑到耕种之时,而且这边比起北方来野兽与可食之物要多,短时间内并不用担心。”

    杨浩点点头道:“有虞氏那边什么情况。”

    柳石道:“自从我大齐震慑了那些苗人蛮子后,有虞氏却也到这边来过几次,一般都是交易货物,对了,臣觉得有虞氏好像有内附我大齐之意。”

    杨浩眉毛一挑道:“哦!说说看。”

    “大王,有虞氏这些年来过的并不如意,接连受到诸夏与苗人的打压,部族之内穷困无比,其族人只能以捕猎与采集为生,只不过他们的工具武器低劣,根本无法弄到足够的猎物。

    虽然大王允许给他们一些我大齐之物,但这些人见到我齐人的生活后,却有些不愿意再过那种生活了,因此,臣觉得有虞可能有此意。

    ”

    杨浩点点头,听完柳石的分析后,他也觉得有虞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也许自己到了那边,其首领便会提出这个要求,只不过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一会儿你去安排一下,派人告诉有虞,吾不久之后便会访问其部。”

    柳石闻言躬身道:“臣领命!”

    “对了,我记得附近有何涂山部落,此族最近可有异动。”

    提到此事,柳石笑了笑道:“确实是有这个部落,臣听说这部落还是姒禹的亲族,不过在我大齐天军到来之后,这个部落便举族向东迁移,现在往东百里之内已是没有人烟了。”

    杨浩笑了笑“呵,跑的但是快,如此也好,等这里稳定下来后,便将东边空出来的地方都接收过来吧,在那边设几个镇子,迁移一些人口过去。”

    “臣领命!”

    “新城不能无名,吾观此地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颇有一番人间仙境之美意,此地今后便唤作灵州城,希望此地能为我大齐多出一些人杰。”

    “大王圣明!”

    群臣们那里会管这新城叫什么名字,即便是杨浩说这里叫个粪球,那也得用上好的木头做成匾额挂在墙头上。

    一个新城的名字就在这么三言两语之间定了下来。

    杨浩有些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取名字果然有些天赋。

    灵州,灵州,听着就有一股仙气,比后世什么二道沟子,石家庄,驻马店啥的好听不少。

    吾乃石家庄赵子龙,何人敢来一战,想到这个梗杨浩不由得会心一笑,鄙视了一番那些起了这些庸俗名字之人,这让他觉得自己的逼格瞬间提升了不少。

    数天之后,杨浩将女眷们留在了灵州城,自己和随行的官员们,穿越一条河流进入到了有虞氏的地界。

    有虞氏早已经接到了杨浩要来的消息,如何还敢怠慢,当一行人刚进入有虞境内不久,便有许多有虞氏的贵族前来迎接。

    在这些人的带领下,杨浩一行人几天之后便抵达了有虞氏部落的所在之地。

    有虞氏首领嵘带着族中贵人们恭敬的等候在部落之外,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