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看着寅的背影,冷哼一声。

    随着一阵锣声传来,官员们停止了交谈,纷纷回到大殿之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见众人落座之后,杨浩道:“好了,现在我们来谈谈如何定这规矩的事情吧。

    首先,我先说明一下,这大齐新规矩必须要尽可能公平,我打个比方,假如城中一个叫黑的人杀了一个叫白的人,该如何处理。

    ”

    “自然是杀了了事!”

    力央沉声道。

    一些大臣也都认同这个做法。

    不过杨浩却是笑了笑:“如果我说,那杀人者黑是你们,或者国中权贵之子,或者就是你们呢,再或者是平民白杀了权贵,或者权贵杀权贵,平民杀平民,这些又当何处理。”

    “这。。。。。。”

    杨浩一连好几个或者,顿时将众人问住了。

    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自然会向着杀人偿命,但如果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呢,他们可不像为了一个平民的命,而将自己的命搭进去。

    原很想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但是他还没摸清杨浩的心思,一双眼睛只能在其余官员的身上巡视,希望有个和自己想法一样的出头鸟。

    可是直到杨浩再次开口,这个出头鸟也没有出现。

    “诸位我大齐能在强敌环伺之中,打下如今的局面,靠的是什么?不是我,也不是你们每一个人,而是人民的力量。

    你们也会会觉得,权贵应该有别于平民。

    这么想并没有错,但是大齐给你们这个权利,是为了国家更加强盛富足,而不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凌驾与百姓的头上妄自尊大,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只要是无故杀人,都要死刑,无论是谁。

    即便是我的孩子,若是他将来,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无故杀人,在法面前,他也要死,法乃我大齐存世之根本,公平之根本。

    ”

    杨浩说完之后,目光伶俐的看着众人,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推行法家之策,是对还是错。

    但人有时候不能为了利益而活,前世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公平,他只希望在这个世界能建立更多的公平。

    一国之中,杀人者人恒杀之,辱人者人恒辱之,杨浩奉信的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听着杨浩杀气腾腾的话,众人脸色变换不定,纷纷看向其他人。

    原见杨浩如此说,心中咯噔一下,暗自庆幸自己方才能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否则在杨浩在心中的印象定会大大折扣。

    他的文化水平,和其他的官员相比差了很大一截,他不知道自己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女娇作用有多大。

    但是他很清楚,一旦和杨浩的意志不统一,很可能就会遭到打击,其余盯着自己位置的人,很可能会趁机攻击自己。

    原眼珠转了转,起身道:“臣附议,大王说的不错,如果我大齐权贵可以随意凌辱杀害平民,那与其余诸部有何不同,大王放心,臣今后掌管刑部,定会如同在军中一般,严格执行规矩法度。”

    原的话让杨浩有些意外,以他的观察,这人并不是什么大公无私之人,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其余之人也不是迟钝之人,原说完之后,纷纷表示赞同。

    杨浩点点头:“刚才吾可能话说的有些重了,诸位都是大齐重臣,大齐能有今天你们功不可没。

    你们为大齐付出,大齐自然不会亏待诸位,只有大齐强大,吾等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我们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敌人永远都不会缺少,我们越富足,想要抢夺我们财富的敌人就会越多。

    大齐就是我们生命,我们生活的家园,如果大齐衰弱,你们觉得还能享有如今的地位吗?

    我们的目标是整个天下,当我们大齐强大到不畏惧任何敌人之时,到那时候大齐取天下万物为自己所用,有着穿不完的衣服,吃不完的粮食,数不尽的奇珍宝物,无论你们走到哪里,只要你们穿上官服,天下万民都会发自内心的尊敬你们,而不是恨不得吾等去死,从上到下,万众一心,这样的国家如何不强盛。

    如果我们利用权利,凌辱虐待滥杀百姓,那百姓就如洪水猛兽,会让吾等死无葬身之地。

    这番话,希望你们能好好琢磨琢磨,而不是为了现在表面上赞同,而心中对此不以为然。

    ”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法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数百年后汉谟拉比所建立的法典,在杨浩看来如同过家家一般,别人对你做什么你就要对别人做什么,虽然这很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但这种法律漏洞实在太大。

    法律粗浅的说是为了让弱者有一个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只不过杨浩不会天真的认为,这样做就会对所有人都公平了。

    法律的制定者是当权者,而这世界上并不缺少聪明人,只要将法律改的表面上看似公平,实际上最大的收益者便是当权者。

    杨浩管不了那么多,他只希望自己在位的时候,身体力行严格的执行自己制定的法度,至于后世会演变成什么样,那就是他要管的事情了。

    一代人管一代人,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政权会是一成不变的。

    他不知道大殿中的大臣们听进去多少,不过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大齐是一格处在上升期的势力,不会养一些尸位素餐之辈。

    朝会开了一整天的时间,在这一天之内,杨浩和诸位大臣各自发表意见,按着法律的性质,杨浩将其分为宪法与民法。

    宪法只有三条,第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势背叛国家,叛国者抄家灭族。

    第二,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势奴役本国公民,禁止对本国公民的买卖,违者死刑!

    第三,土地属于国家,禁止任何人买卖或者转让土地,违者是情节严重,着以死刑,无期,或流放之刑。

    而民法就比较多了,一时间并没有进行整理。

    杨浩打算在组织人手进行完善之后,开始在全国推广。

    民法包括了杀人,抢劫,强奸,盗窃,婚姻等方方面面。

    只要这部大齐法典制作而出,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为完善的法典。

    月上树梢,寅拖着疲惫的身子乘坐马车返回自己的家中。

    几个等候在家中的妻子见寅回来,纷纷上前服侍。

    寅躺在炕上看着第上烧的通红的火炉,目光有些出神。

    今天朝会,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非人类,全部官员加在一起,还没有杨浩一半的想法多。

    尤其是杨浩编撰出的那些案例,就好像他亲眼见证过一般,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寅有些倍受打击。

    他原以为自己和杨浩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直到懂得越多,见到的越多,才知道自己的会的那点东西,连杨浩的皮毛都算不上。

    想来想去,寅翻身坐骑,让自己的妻子将杨浩赏赐下来的羊油蜡烛拿过来。

    点燃羊油蜡烛,寅从桌子上抽出一卷空白的竹简,用精美的青铜小刀,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朝会过后的半个月,大齐的人口迁移政策开始启动,经过粗略的统计,齐夏之战后,大齐所掳掠的人口已经超过五万人。

    这些新增的人口,加上之前的大齐百姓与从东夷那边弄来的奴隶,齐国的总人口最少已经突破了七万人。

    齐国的七万人与其余势力同等人口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余部落和方国也许在人口上远超齐国,但是能用的人口最多也就十分之一,大部分的人都是分散在各地的小部落,或者活在最底层的奴隶。

    而这些人在战时没有任何作用。

    杨浩自然不会学他们,只要是人,他就要将他们最大的价值发挥出来,每一个人在他看来都是可用的劳动力,士兵。

    在军队的驱赶之下,人类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行动出现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之上。

    无数衣衫褴褛的人相互搀扶着,前往从未踏足过的地域,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绝望的情绪在俘虏之中飞快的蔓延。

    也有人想到过逃跑,但是在大齐的骑兵面前,逃跑是徒劳的。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即便是在人数上远远的超过对方,但没有一个想要主动寻死,即便明知到前方也许是死路,可是不到最后倒下的那一刻,那一丝生还的希望都不会破灭。

    逃跑的人被带离了难民队伍,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最后怎么样了,未知有时候比死亡还要可怕,心中的恐惧,让他们放弃了徒劳的逃跑,如同绵阳一般,任人驱赶着,迎着寒风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人口迁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为了安全起见,大齐选择了分批进行了策略,三城只间每次迁移两千人,这样的速度,完成全部人手的转移,最快也得花费两个月之久。

    在大齐忙着制定律法,迁移人口之时,有仍氏消化了这次的战果之后,终于想起来了自己这个东方的盟友。

    夏启大败的消息他们已经听说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扔上下差点惊掉了下巴。

    他们先前也想到过,大齐就算是能守住长安城,但也会伤亡惨重,想要活命只能依附于自己。

    可是大齐在这一战之中,不仅没有元气大伤,反而更加强盛,甚至连北方的顾国都打了下来,直接将北方边境推移到了斟灌氏那边。

    这等强大的力量,让有仍氏感到了担忧,完全没了收获颇丰的那种喜悦。

    毕竟没有哪只老虎希望自己身边有一些比自己还要强壮的同类存在。

    有仍氏君臣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以自己部族如今的实力,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撼动大齐分毫了,除非把全部的人手都派出去攻打大齐才有可能将其灭掉,但是这样做根本就现实。

    如果任喾真的敢这么做,低下的那些长老贵族就会直接将其废掉。

    打是不能打了,任喾这时候有些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将自己的妹妹嫁了过去,最起码能让这个盟友牢靠一些。

    大齐的强势崛起,已经影响了各方势力的平衡,他要在这变动中卫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和族中长老官员商议之后,任喾决定亲自前往长安城,见一见自己这个奇迹般的妹夫。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国事访问

    随着移民陆续抵达长安城,顿时让长安周边变得嘈杂忙碌起来。

    为了补充军队的缺额,杨浩在大齐再一次开始征兵,只不过这一次的征兵,齐人报名十分踊跃。

    征兵的消息一传出来,长安城内的适龄男子迫不及待的前往征兵选拔地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大齐军队的一员。

    只不过杨浩没有打算大规模的扩张军队,只是打算将军队维持在两千人左右。

    对于一个七八万人的小国家来说,维持两千人的常备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杨浩要的是精兵,因此大齐军队的物资消耗十分巨大。

    虽然今年的粮食丰收,但是对于如普人来说依旧是不够的,人活着并不只是吃东西而已。

    无论是衣食住行,在大齐境内都需要铜钱去购买,这些东西的价值此粮食要贵的多,也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

    平民们以前的一日一餐的时候,希望有一天能一日两餐,真到了一天能吃两顿饭的时候,大多数人有不满足于这个现状了。

    他们也想穿上华丽的衣服,也想住上砖木结构的房屋,也想用上一些精美的器具。

    但是这些都需要钱,而这一年的收成仅仅是能让他们没了饥饿之忧罢了。

    可是能够加入军队,这些幻想就能变成现实,齐夏之战后,士兵们的封赏可以说让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羡慕了。

    除了令人尊敬的身份地位之外,丰厚的物质奖励,才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一名普通的士兵,一年的俸禄就相当于一个人种一年地的一半了,更何况这些士兵还有比普通人多得多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还可以国家代为耕种。

    而且在军队里,吃的都是最好的,用的也是最好的,如果哪个军官克扣军饷,或者一天只让士兵吃上两顿饭,那么这个军官也就是当到头了。

    有如此待遇,在普通人看来,成为一名士兵就是自己出人头地最快的捷径。

    杨浩废除了固化的阶层,给了普通人晋升的渠道,极大的增强了平民的积极性,与对这个新生国家的归属感。

    征兵行动仅仅进行了一个星期就结束了,新招收的新兵都是平民之中最强壮的那一些人。

    落选的人,心情难免是失落的,而这些人心中也开始变得期待战争。

    只有战争,齐国才能再一次的扩大军队的编制,那样一来自己就再一次有了机会。

    不过很快这些人便从落选的失落中转移了注意力,

    大齐朝廷颁布了新的旨意,长安城要进行扩建,并且要修建通往其余两城的道路。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自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又能有了新的收入来源,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剩下一顿饭。

    洪武元年正月二十,杨浩下令扩建长安城,新的城墙完全才有砖石结构,计划的城墙高度高达八米,城墙之上可允许四人通行,并第一次增加了翁城的概念。

    这是个庞大的项目,可想而知新的城墙修建完成后,完全称得上是天下第一雄城。

    敌人想要从外部攻破,几乎是不可能的。

    新的长安城放在这个时代虽然是巨无霸,但放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甚至称不上一座小县城。

    工部的官员们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开始在长安城外围测量,按着图纸进行规划。

    在大量的民夫和新加入的俘虏参与下,长安城外围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大工地。

    至于那些昂贵的青铜工具,都是交给长安城的公民来使用,杨浩对那些俘虏是不放心了。

    青铜工具虽然不是专业的武器,但相比于石器与木头,杀伤力大的太多了,万一那些俘虏脑袋一热,用这些东西造自己的反,那他了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大部分士兵,都被紧急派出去充当了监工,严密的监视这这些人。

    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多,小小的长安城周朝自己汇聚了四万余人,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只要出现意外就不会是小事。

    这些人在长安城聚集了不到十天,杨浩便下令在长安城周边每隔着五里设一镇,而一镇人口在一千人左右,每一镇的俘虏除了负责修建夯土围墙之外,还要担负起那一镇的道路修建事宜。

    基层的文官只有稍微识得一些字的,便被委任为镇长,处理那一镇的民生等工作。

    而武官唯一的作用就是维持治安,监管那些俘虏工作。

    在齐国境内热火朝天的忙碌时,洪武元年二月初十,在大湖附近新城驻守的官员传来消息,有仍氏的首领任喾要对大齐进行友好访问。

    虽然说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只有齐国一个,但在杨浩看来每一个氏族或者那些方国都是一个国家。

    任喾的来访,他也是颇为重视,往大了说是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往小了说这家伙还是他杨浩的大舅子。

    杨浩拿出一个空白的竹简,在上面写了一些问候的话语,比如如何如何欢迎有仍氏来访云云,并让骑手将这封十分随意的国书送往新城。

    为了迎接任喾的到来,杨浩让人将宫殿清扫了一番,并将城中为他杨浩修建的一座四合院风格得别院清理出来,作为任喾等人的下榻之处。

    如此隆重,可以说是给足任喾的面子。

    而已经有了身孕的蒹葭,听说任喾即将到来自然也是开心无比的,凭借温柔的性格和出色的外貌,这半年来可以说十彻底的坐稳了她后宫第一人的位置。

    表面上同女娇也是好的情同姐妹一般,至于二人实际关系如何,便不足外人道也了。

    在大齐的后宫当中,要说什么最受欢迎,自然是已经长的膀大腰圆的黑白熊滚滚了。

    由于这家伙从小就被人类养大,对人十分的亲近,再加强杨浩对其的喜爱,齐人已经将其当成了神兽,而它也是维系杨浩后宫稳定的重要因素。

    洪武元年二月十五,有仍氏首领正式抵达长安城,开始对齐国的友好访问。


………………………………

第二百四十章 惊闻有虞

    任喾访问齐国这件事在长安城内已经人尽皆知,当任喾的队伍距离长安城还有十里的时候,便见到了大齐的迎接队伍。

    这让任喾有些意外,他还没有见过那个方国氏族有出城十里相迎的。

    不过这也体现了齐国对于自己重视,这让他有些微微得意。

    这大齐战胜了夏后又能如何,在自己面前还不是要做足礼数。

    少炎作为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这递交国书的活自然是落在他的头上。

    任喾看着大齐的官员统一的服装,和哪独特的发型和官帽,不由得啧啧称奇,不过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但也没有东问西问,只是一本正经的接过国书。

    至于什么是国书少炎已经做了解释,任喾对这种方式,只当是齐国的一种风俗罢了,到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打开文书,看着上面一个个方块形状的符号,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一旁的妫庚见此,暼了一眼,道:“少炎贵人,大齐文字我族并不认识,能否为吾等解说一番。”

    少炎点点头道:“这是自然!”

    说着接过文书,将杨浩的写的恭维任喾的话读了一遍。

    那些夸赞自己的话,还有鼓吹两族友谊的事情,任喾并没有太过于在意。

    最让他感到心惊的是,大齐的文字居然如此全面,沮丧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完完整整的表达出来。

    和这种文字相比,自己氏族或者诸夏的抽象文字,简直就如同孩童一般,下意识的和妫庚对视了一眼,双方对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震惊。

    少炎笑了笑道:“有扔首领,大王已经在长安布下宴席,等候您的到来。”

    “大王?”

    任喾对这个称呼有些疑惑。

    少炎解释道:“如今吾族已经建国,这大王之称呼便相当于氏族首领了。”

    “原来是这样!那就有劳少炎贵人为吾等带路了。”

    任喾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少炎拱了拱手,上了马车在前方带路。

    任喾看着前方齐国的迎接队伍,眼睛有些微眯。

    “啬夫,这齐国看来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妫庚笑了笑道:“那齐国首领拥有惊人之举,所思所想与常人皆是不同,不能以寻常人来度之。”

    任喾点点头,挥了挥手示意对于跟上。

    长安城外,因为任喾的到来,繁忙的工地难得有些平静。

    从城门处数百名士兵拿着金光闪闪的长矛分列两侧,统一的着装与精美的铠甲,让人望之便会心生敬畏之感。

    士兵们站的笔直,如果不是鼻中呼出的热气,仿佛就像是一尊极为逼真的雕像一般。

    杨浩乘着四马拉着的华丽马车,与文武官员一起,出城迎接任喾的到来。

    长安城已经戒严,数万人的大城,此刻显得静悄悄的,只有竖立在城头上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随着一名骑兵策马而来,众人知道这次的客人已经到了。

    当任喾的队伍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杨浩和任喾第一眼就看见了对方,虽然二人从来都没有见过,但两人身上,上位者的气势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灯一般耀眼。

    杨浩站在那车上,对着任喾遥遥拱手道:“齐国大王杨浩见过有扔首领!”

    任喾也用自己部落的礼节回道:“有扔首领任喾见过齐国大王!”

    二人见礼完毕,相视一笑,然后二人走下马车,如同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相互拥抱了一下。

    “有扔首领远路而来我齐国,真是令我国上下感到无上的荣光!”

    “齐国大王过谦了,以一族之力,战胜诸夏万族来攻,此等壮举,我族与之相比,简直就是渺小的萤火虫与那皓月争辉一般,真是令我有扔上下感到惭愧无比。”

    任喾笑了笑。

    众人就这么看着二人相互恭维寒暄着,不知道实情的人还以为这两人是至交好友。

    寒暄了一阵,杨浩邀请任喾与自己同乘一辆马车,与自己检阅大齐的军队。

    这雄壮的军队,任喾很远便见到了,此时近距离一看,心中更是震惊,这些人无论是精气神,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的超过了自己的部落中的勇士。

    他甚至觉得自己族中最勇猛的战士,都远远不如这些士兵中的任何一人。

    如果杨浩知道任喾此时的感触,他只能说这家伙想多了。

    大齐拼的不是个人勇武,而是纪律,如果单独拿出来一名士兵,与那些凶残的氏族战士厮杀,并没有多少优势。

    而打仗拼的不是谁单挑更牛逼,而是列阵而战,拼的是集体,尤其在冷兵器时代这一点更是尤为重要。

    任喾此时的心情很是复杂,羡慕,嫉妒,畏惧,庆幸,重重情绪在他的内心中纠缠。

    任喾朝四周看了看,忽然见到城墙周围堆放着码放整齐的砖头。

    “敢问齐国大王,这摆放的一堆堆砖块不知做何之用。”

    杨浩道:“有扔首领,您也不必如此客气称呼于我,如今你我两族既是盟友又是姻亲,称呼我为杨便可。

    至于那些砖头嘛,是用来扩建城墙用的。

    ”

    任喾倒吸了一口凉气,完全用砖来修建城墙,这是何等的奢侈,见杨浩信誓旦旦完全不像是信口胡说,这让他对齐国的实力,更加的畏惧起来。

    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待心情稍稍平复一些,道:“原来如此,齐国真是好气魄,既然杨方才如此说,那便称呼我为喾便可。”

    杨浩笑了笑,道:“如此做也是没办法的事,齐国弱小,所处之地,乃四战之地,如果不把自己的城邑修的坚固一些,我恐怕连睡觉都不不安稳啊!”

    二人有相互恭维了几句,交谈间,马车来到城门下。

    任喾看着城头上飘扬的旗帜,不由得赞叹道:“早就听闻齐国这阴阳八卦旗,今日一见果然令人赞叹,传闻上古伏羲创八卦而通晓天地,能之生死事,却不曾得见。

    而如今杨又在八卦之上加入更加神秘的阴阳,当真是天地万物皆在这图案之中,不愧是有虞大族出身之人。

    ”

    杨浩闻言心中悚然一惊。

    “喾何处此言!”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为国为民

    任喾这一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从这句话中杨浩知道这家伙对自己这个时代的身份做了详细的调查,他能说出自己出自有虞,那便说明,任喾最起码有一定的把握,他杨浩就是有虞氏的人。

    想到有可能任喾还可能找到了认识自己的人,并且以此来威胁自己,奉信阴谋论的杨浩,下意识的就把任喾往最阴险的一类人去想,脸色有些冷了下来。

    任喾笑了笑道:“我这次来呢,除了来齐国看一看之外,某还为杨带来了一个故人,杨见到此人一定会很感兴趣。”

    杨浩皮笑肉不笑道:“哦!不知有仍首领带来的是何人?”

    任喾道:“这一次我有仍虽然没有成功的占据阳城,但到了有些收获,在有莘的俘虏中,一个商部落的奴隶贩子恰巧也在其中。”

    杨浩闻言,脸色一变,后背仿佛又感受到了刚来这个世界上那皮鞭抽打的疼痛,还有那让人无法忘记的羞辱。

    “那人现在何处?”

    “杨不用心急,这人我自会交给你,些许蝼蚁尔,不必为此动怒。”

    杨浩朝后面的队伍看了看,并没有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见到那让自己恨之入骨的人。

    “让喾见笑了,今日你我不谈那蝼蚁,我在宫中已经备好宴席,你我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任喾喃喃道:“一醉方休!”

    随即笑道:“好个一醉方休!今日你我二日便饮个痛快!”

    说着马车缓缓的驶进城中,沿着朱雀大街缓缓的向着王宫而去。

    由于城中戒严,街道上上冷冷清清的,不过却是干净异常,完全没有任何人畜的屎尿气味,街道两旁的房屋,家家紧闭着房门,不知有多少双眼睛通过门缝在暗中窥视着这里。

    任喾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杨浩能将诺大的一国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条,让他颇为的佩服。

    而杨浩在和任喾交谈的时候,心中早已经杀气腾腾,他是睚眦必报之人,对于羞辱过哦几的人,他会用最残忍的办法将其处死。

    他不管这人到底是善还是恶,也不管他贩卖奴隶是不是出于本心,怪就怪他倒霉,有那么多奴隶不去卖,偏偏贩卖了他杨浩,还让他受到了奇耻大辱。

    他就是要杀了他,神仙来了也挡不住,在这短短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十几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来为自己报仇雪恨。

    “老子说过,早晚有一天会让你们付出代价,这一次便从你开始,有莘氏的贵族你们也给我等着,接下来就是你们!”

    杨浩表面上和任喾谈笑风生,为其介绍着长安城内的一些新奇东西,但是藏在袖中的手,由于兴奋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王宫的积雪早已经清扫干净,用砖头铺就的道路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命名身穿铠甲的士兵分列两侧,目不斜视的看着杨浩和任喾并肩走入宫殿。

    为了表明双方平等的地位,杨浩在主座之处,并排摆放了两个同样规格的案几,杨浩抬了抬手道:“请!”

    任喾见此满意的点点头,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杨浩对自己却是尊敬非常的。

    在杨浩和任喾落座之后,双方的官员在侍女的引导之下,陆陆续续的在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看着干净亮堂的宫殿,还有四周暖和的火炉,在这宫殿中完全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

    “杨这王宫,虽不甚华丽,倒是别有一番乐趣。”

    任喾赞叹道。

    杨浩笑道:“王宫也就是个住处罢了,自己能住下,大小够用舒适便可,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人手在这无用之处,身为一国之君,当然要以臣民为己任,国君不为民着想,民又如何会为国君着想,齐国治下万民能吃饱穿暖,不受人欺凌便我即便是死了,也能无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