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生了,就算是吾战死了,吾相信部落也会帮我养大他。”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下来。
良久之后,浇沉声道:“吾多谢松班长,要是没有你们这些英雄,部落就没有现在的安稳。
”
松连忙道:“吾是个军人。。。吾。。只是。。只是做了吾该做的。”
“袍泽们,吾们参军打仗,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是让这天下的都昂首挺胸的活在阳光之下,只是吾大齐使命。
让吾等的孩子,不像咱们一样,每天为了下一顿饭有没有的吃而苦恼,能够让他们识字,将我们信念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袍泽们,你们想想,如果这天下的万民都过上这般的生活,那该是怎样的世界!
”
浇可能是被杨浩洗脑过于严重了,越说越激动,最后甚至扯着脖子吼了起来,如果杨浩在此定会以为这家伙也是个穿越者。
而且是某个特殊时期得穿越者。
这样的洗脑,在三个连队中都在上演,杨浩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政治宣传,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
虽然这么做,让他看起来有点像是赤色份子,但是他很清楚,一系恶劣策略都是再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就必须这段时间,他为学府编撰的一首名曰劳动最光荣的歌曲。
当长安城的小孩,蹦蹦跳跳的唱着: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盖新房。
小蜜蜂采蜜糖。
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时。
杨浩已经开始准备对整个大齐进行洗脑了,
朔相的叛逃,极大的刺激了杨浩,让他不知不觉间,将大齐与诸夏的冲突从敌对势力,演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意识形态的斗争。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想的力量
没有统一的思想,或者政治主张,杨浩觉得大齐就像是一盘散沙,军队只知道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类似朔相这样的叛贼。
为了增强大齐的凝聚力,杨浩必须要对现有的族人进行洗脑式教育,不停的宣传大齐部落存在合法性和正义性。
与之相对的便是积极的摸黑夏启等邪恶反动势力。
至于怎么宣传,杨浩完全照搬了后世的做法,通过类似进乡村,走基层,以文艺演出形势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同时杨浩利用他粗浅的绘画功底,画了一个黑板画,进行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他用他能借鉴一切洗脑手段,从各个方面来影响长安城的所有人。
只不过杨浩的画作很是简陋,只有简单的黑色线条,与后世的那些风格明快的作品相比,这带有极其明确政治目的宣传画,可能也就是小学生涂鸦的水平,不过大体的还能看的出来画中的内容。
画面很简单,首先是最上方字体夸张的标语。
“劳动最光荣,建设新长安!”
而画面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画中人欢声笑语,小孩子在田地间追逐打闹,一派世外桃源般的景象。
杨浩很满意自己画作,让人将其挂到城墙之上,只要大齐的百姓,经过城门便会看到这一幅画。
为了防止黑板画被雨水损毁,杨浩特意让人在这处城墙的位置加了一个遮雨棚。
官员们对杨浩一连串不明所以的举动,弄得晕头转向,变得越来越独裁的杨浩,已经很少再开会了,往往有什么命令,直接吩咐下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反思,杨浩觉得自己还是受到了后世民主制度的影响,总会不经意的想要询问别人的意见。
朔相的叛逃,几乎是一巴掌打醒了他。
什么狗屁的民主,大齐不需要民主,要的就是一言堂。
和这些民智还没怎么开化的人谈民主,只会拖累大齐前进的脚步。
他要的官员不需要太多自己思想,只需要无条件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官员们已经明显的发现,自己手中活越来越多了,每天清晨只要一睁眼,便有无数的事情等着他们。弄得他们苦不堪言。
不过在杨浩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大齐的改变也是很明显的。
通过一出出公开演出的戏剧,长安城百姓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
有了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百姓们空闲时间的交谈内容,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更多了对一些新鲜的东西。
很多人都对故事主人公的同情,而对那些代表旧势力的咒骂,也许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的以身为一个大齐人为荣。
与百姓相比,军队的思想变化更是明显。
通过监军三天一小讲,七天一大讲的洗脑式灌输,大齐军官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忠君爱国,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民族大义,是么是世界大同。
而在每一个连队的驻地的围墙上,都用白灰写着“以效忠首领为荣,勤练杀敌本领,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而奋斗!”
一个多月下来,大齐从上到下仿佛都打了鸡血一般,这种工作状态,杨浩很是满意。
抛开文明程度不说,杨浩觉得上古时期实行老马的那一套理论,绝对要比后世要简单许多。
只不过,杨浩作为独裁者,怎么会允许自己被共产掉,通过借鉴赤色理论中的一些部分,不断的凝聚大齐所有人的思想,通过这一个多月的试探,他发现有时候统一思想,比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更具杀伤力。
经过数月的修建,堤坝已经初具规模,而组织监督堤坝建造的官员们,也按照杨浩的设计将水渠入水口的位置,用加工过的石料进行了精心的修建。
庞大的堤坝蜿蜒向东,绵延数里,能以近千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奇迹,如果这个堤坝不是以土石堆积而成,而是用更加坚固的材料修建。
也许在数千年后,也许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大齐历法,五月中旬。
这一天,一个高达近六米的庞然大物在堤坝旁边竖立了起来。
这个加了铜制滑轮组的大家伙,就是杨浩最新设计的起重机,经过的工匠的精心打造,人类第一次体会到了机械的力量。
在众人目瞪狗呆的目光中,随着一声声的口号,在二十多名壮汉的拉动之下,重达数吨多的沉重木制闸门,缓缓的从地面上升了起来。
围观的百姓们不敢相信自己眼睛,那么重的大家伙,居然就凭这么点人,就拉了起来。
而工部的官员们,也兴奋的看着这个花了他们很长时间才做出来的怪物。
他们知道这不是神迹,这是智慧的力量,这个“精美”的机械,凝聚了他们太多的汗水。
堤坝上,一名官员兴奋的指挥着闸门的转动方向,经过不断的矫正。
闸门终于挪到了堤坝的凹槽附近,在众人的拉动之下,闸门完美的卡在凹槽之内。
随着闸门缓缓的放下,在距离地面还有一米高的时候停了下来。
杨浩在这个地方设计了一个的机关,在没有洪水的时候,闸门用起重器吊起来,当雨水过大,担心有洪水的时候,只要拉动开关,便会将沉重的闸门瞬间放下来。
机关虽然粗糙不堪,但对于刚刚开始精耕细作的大齐部落来说,却是十分宝贵实用的东西,有了这个堤坝,就能保证他们很大程度上,不受水患之苦。
用了数天的时间,将一个闸门安放到位,检查完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站在堤坝上,看着下方绿油油的农田,杨浩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无论后世怎么评价自己,是嗜血的暴君也好,是跳梁小丑也罢,眼前这些长势喜人的庄稼,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去评说,而他杨浩这一年来,能让自己治下的人民从食不果腹看到粮仓充足的希望,而这希望如今已经看得见摸得着了,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奴隶贸易
大湖东边数里处,是一个地势十分平坦的平原地貌,四周没有什么天险,地形可以称的上是一马平川。
这样的地方,别说是大族,就连一般的小部落也不会将部落安置在这样的地方。
但就在这样的地方,如今却是十分的忙碌。
无论是大齐还是有扔,都对这座用来贸易的新城都十分上心。
对大齐选择的筑城地点,有仍氏也十分满意,这样地方根本没有什么战略价值。
有仍氏觉得这是大齐对自己示好的表示,在筑城的时候,双方相处的颇为融洽。
和大齐一样,有仍族派出的也是一些奴隶,只不过奴隶的数量要远远多余大齐这一边。
一开始有仍氏的贵族见到大齐就派出这么一点人,很是瞧不起。
心中想着小族就是小族,即便是有些实力,和底蕴深厚的有仍氏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从奴隶的数量就能看出来。
只不过有仍氏的贵族们,虽然对大齐的实力很是不屑,认为妫庚对这个部落的实力有些夸大了,在背后取笑了妫庚一番,这些人很快便对大齐奴隶的发型很感兴趣,这种以发型区分身份地位的办法,让他们难得对大齐高看了一眼。
看着自家奴隶留着和自己一样发型,又看了大齐那边,顿时觉得心里不平衡起来。
一怒气之下,有仍氏的贵族人,便要求自家奴隶全部剃发,只不过他们没有大齐发明的剪刀,只是用石刀将奴隶的头发割断。
看着一群留着狗啃一样发型的奴隶,有仍氏的贵族们心情很是畅快。
只不过很快,他们再一次的郁闷了起来。
他们惊讶的发现,同样是垒土筑城,自己这边的人数要远远多于大齐那边,可是每天的进度,大齐那边甚至比自己这边还要快上一些。
有仍氏的贵族们很是不解,以为大齐部落是有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巫术。
好奇之下,几名贵人找到了负责看守劳改犯的军官。
从军官那里他们见到了大齐奢侈无比的工具。
在他们还在把青铜器当成礼器和武器的时候,大齐已经奢侈到用它们来挖土了。
这可是把这些贵族吓了一跳,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能让有仍氏以平等之礼对待部落,会是等闲部落。
回想起送到仍城的青铜长矛还有青铜短剑,贵族们甚至有些有了一丝恐惧。
这是何等强大的部落,居然将如此贵重的东西交给那些奴隶使用。
这些用黄灿灿的金属包裹起来的工具,随便带回去一件,回到仍城随随便便的就能换几个女奴过。
只不过大齐的贵族军官,显得很不近人情,任由他们怎么好说歹说,除了过了一把眼瘾之外,连个青铜工具毛都没要到一根。
这让这些贵族很是吾们,不过好在这些军官得了杨浩的指令。
在他们来的时候,杨浩便猜到了这些工具一定会引起注意。
他告诉这些军官,如果东夷人想要这些工具,不能随便给他们,也不能随意交换,要吊足他们的胃口。
等他们饥渴不已的时候,便提出以奴隶换工具的提议。
杨浩相信在这个人命不值钱的年代,这种做法极有可能成功。
果然,当贵族们在一次找到驻扎在这里的军官时,听到军官以十分为难的语气说出可以用奴隶来换的时候,有仍贵族们如同捡了个大便宜一样,想都没想的便答应了下来。
只要开了口,至于一个奴隶换多少工具,或者一个工具换几个奴隶,这都是可以商量的。
军官们有着杨浩给的底线,比如一个边缘镶嵌了青铜的铲子,必须要用两个成年男人或者三个年轻女人才可以换取。
旨意一把青铜镐或者青铜斧头,那价格更是昂贵不已,一把青铜镐便值十个身强力壮的男**隶,女**隶根本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可能是见识到了这些工具的威力,有仍贵族们经过短暂的商议,很快便答应了交换条件。
一把青铜镐直接换了十三个成年奴隶过来,这一次的交易,大齐部落仅仅是付出了一些可以再生产的金属工具而已,便将因叛乱而损失的劳改犯数量补充了回来。
而有仍贵族显然是觉得没有交换过瘾,漂亮的金属工具,在他们看来就像是那些用来祭祀的祭品,充满了神秘色彩,在得知大齐部落除了这些青铜工具之外,还有其他的青铜物品。
这让他们更加心动起来。
有仍氏有奴隶无数,东征西讨消灭了无数的小部落,奴隶多的像是海边的沙子。
如果奴隶不够,便去南方,攻打那些留着短头发的家伙,便又是大把的奴隶到手。
几个贵族商议了一下,便派人带着工具匆匆的返回部落的都城。
而大齐的军官,也及时的派人将有仍氏想要交易的意图带回长安城。
双方都觉得这时一笔稳赚的买卖,大齐缺的不是工具而是人。
如果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时代实行奴隶制是对资源最大的利用,而大齐部落的一系列改革,加上新式工具的引用,利用先进的工具,一个人的生产价值,便足以抵得上四五个奴隶,这样算来使用奴隶,对大齐部落来说,就是对人力资源最大的浪费。
当快马将这个消息送回来后,杨浩阴险的笑了笑了。
这一切都在按着他的计划进行。
这个所谓的贸易城,在他的眼中就是扎进有仍氏身上的针头,通过不停的放着对方的鲜血来壮大自身。
而对方可能还觉得他杨浩是个大傻逼,养那么多奴隶不用浪费粮食?如果是杀掉用来陪葬还可能有那么一点用。
只要贸易城投入使用,步入正轨之后,他杨浩叔叔小屋计划也要开始启动了。
有了这万亩即将丰收的良田,杨浩不怕人多,只怕人少。
他要在秋天到来前,迅速的扩张长安城的规模,并且着手进行军队人数的扩充,以应对诸夏或者其余潜在敌人对自己攻击。
坐在杨浩身边的女娇,有些疑惑的看着杨浩,轻轻的抚摸这自己隆起的肚子。
“首领,只是交换了一些奴隶而已,为何让您如此开心呢?”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投奔
杨浩笑了笑道:“没什么!不过你如今的肚子却是一天天大了,却是大意不得,过几天我再调一些侍女去你那里。”
女娇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轻声道:“也不知道这肚子里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如果是女孩,首领不会嫌弃奴吧!”
杨浩道:“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吾的孩子,你无需为此担心,就算是女孩,将来多生几个,总会有男孩的。”
女娇闻言点点头,道:“首领,吾父亲和兄长他们已经许久没来长安城了,如今这孩子很快就要出生了,奴有些想念他们了。”
杨浩道:“齐城虽然没有长安城重要,但那里也不容有失,原在那边吾很放心,他暂时还不能离开,这样吧,等孩子出生后,吾便派人将他换过来,调到长安来为官。”
女娇闻言,顿时开心起来,“奴多谢首领。”
杨浩将耳朵靠近女娇的肚子听了听,感受到小东西的胎动后不由得笑了笑。
他原本以为自己不在意父亲这个身份,可是感受到小家伙和自己的互动之后,心中便升起了一种别样的情绪。
如果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加速了文明的进程几他的历史使命,那么这个小东西,就是他来过这个世界最直接的见证。
杨浩起身,沉声道:“最近没空过问宫中之事,你与她们两个的关系可有改善。”
听杨浩问起此事,女娇的表情微不可查的有些不自然,只不过这种异样只是一闪即逝。
轻笑道:“首领放心,奴和两个姐姐可是相处的很好呢,最近两个姐姐也会常常来昭华宫拜奴。”
杨浩点点头,道:“如此便好,你现在掌管后宫,必须努力适应这个身份,虽然如今只有三人,但你要做好会有新人加入的准备。
作为吾的女人,你若想过的舒心,最要不得就是妒忌之心,过段时间,吾会编写一篇女德出来,你的言行要严格按照女德的规定,作为大齐女人之长,必须要做出榜样,这样别人才能够信服与你。
”
女娇闻言,心中念头急转,快速的思考杨浩话中的深意,眼神一亮,娇声道:“首领放心,奴定会用心学习的,只不过奴不识字,这该如何是好?”
杨浩道:“这无妨,女德并没有多少字,吾会亲自教你。”
女娇闻言,欣喜不已。
北方。
经过一个月多月的颠沛流离,叛军们的队伍东躲西藏,一路辗转之下,终于来到有穷氏的过国。
投靠东夷是朔相逼不得已的做法,为了增加自己筹码,在逃亡的途中,带着叛军,接连灭掉了近十个小部落。
抓到奴隶将近二百余人,这让这支队伍非但没有减弱,反而看上去强大了不少。
只不过朔相很清楚这都是假象,自己的收下已经厌倦了这种逃亡的生活,时不时的就会有军官和士兵的抱怨声传进他的耳中。
朔相虽然恼怒,但是他并不敢过于的激化军中的矛盾,能够解决这种潜在危机的办法,就是尽快的安顿下来。
当朔相见到过国的都城之时,心情忽然紧张起来。
虽然他手中已经有了不少饿得筹码,但是有穷氏会不会接受他们,他心中并没有底。
为了自己安全着想,朔相没有贸然的靠近过城。
而是派出了三个使者,前往过城。
过国作为有穷氏控制地区颇有实力的方国,其首领也是以有穷氏马首是瞻。
当听说有一伙颇有实力的逃亡部落乞求自己收留之时,过国的首领龙圉起初并没有太过于在意。
当问之具体是哪个部落时,使者答曰南方大齐部落后,龙圉顿时来了兴趣。
关于那个新崛起的势力,作为几大势力之一,有穷各部落都或多或少有些耳闻
而他龙圉作为有穷的铁杆盟友,知道的远比其余人更多一些。
他知道这个大齐不禁打败了诸夏的军队,甚至在暗中和有仍氏结盟,这样强大的部落,居然会有一直军队流亡道他这里。
这如何不让他感到好奇。
龙圉十分友善的让人接待了使者,并派出使者出城,为朔相这只流亡的队伍,送去了酒肉,以示交好之意。
朔相见此,悬着的心顿时放下大半,对过国国君感激了一番。
当龙圉在城墙上,远远的看到远处那一支规模颇大的队伍时,不由得笑了笑。
几天之后,龙圉在城外设宴,宴请了朔相的逃亡军官。
在宴席上,朔相展示了自己军队的实力,当龙圉看到这些士兵齐整的军队,便知道这一次自己可能捡到宝了。
这些军队无论是军容还是装备,绝对是这个时代顶级的,虽然这些人还不到一百人,但龙圉却觉得,即便是自己部落的勇士,同样数量的情况下绝对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尔等既然有如此实力,为何要离开那大齐,要来投奔吾族呢?”
龙圉问道。
朔相闻言愤恨道:“国君有所不知,那齐部落首领是个疯子,居然扬言要废除奴隶这种制度,还说要解救天下间所有奴隶,还要将各族的贵人们统统杀死,吾觉得那人就是疯了,和他争吵了几句,却不曾想,那人居然想要将吾处死。
吾为了自保,便带着自己的手下连夜逃出了部落。
由于齐与诸夏的仇恨,吾无处可去,只能一路向北,途中听那些小族说,有穷上族心胸宽广,便觉得这是吾等的好归处。
”
龙圉听完后,脸色有些阴沉,道:“那齐首领果然如你刚才所言那般?”
朔相闻言,当即对天起誓道:“如吾有半句虚言,愿天火焚身而死。”
龙圉冷笑道:“好一个齐部落,他这是在自掘坟墓,废除奴隶,简直可笑至极。”
顿了顿,好似想起了什么,对朔相问道:“朔相勇士,不知那齐步落,像这般的军队,还有几何?”
“还有近千人!”
龙圉闻言悚然一惊:“千人?”
朔相重重的点头道:“确实还有千人,不过这千人中,最强的却不是这长矛兵和那弓箭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军备竞赛
龙圉闻言,心中顿时一惊,那个齐部落能有一千这样的士兵,已经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了,而眼前这人居然说这还不是最强的。
“长矛兵和弓箭手都不是最强的,难道说齐步落有大量的战车不成?”
龙圉连忙问道。
朔相摇了摇头道:“不是战车,而是骑兵!”
“骑兵?何为骑兵!”
龙圉问道。
“国君可知那夏后大军因何会败?”
朔相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龙圉想了想道:“难道就是因为这骑兵?”
朔相苦笑道:“国君猜的不错,当日那夏后氏是有战车的,不过在骑兵面前,根本没有一丝还手之力,而面对那些步卒,骑兵的骑射更为恐怖,几番冲击之下,便将夏后大军冲的混乱不堪,这时候大齐的军队掩杀而来,夏后便不战而降,成了大齐的俘虏。”
“这世间居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兵种,这可如何是好,想不到那齐部落如此之强,难不成真的要灭亡夏后不成?”
龙圉担忧道。
朔相见此,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言道:“国君无需担心,那骑兵某可以训练。”
龙圉闻言眼睛顿时一亮,抚掌大笑道:“妙极!吾倒是忘了朔相勇士却是那齐部落之人,勇士此话可当真?”
朔相握拳捶胸道:“朔相绝无虚言。”
龙圉听罢顿时大悦。
“好,如吾族能有此等强兵,定可与诸夏一较长短,朔相勇士不远千里,投奔吾族,吾定不会亏待与你。
你切在吾族安歇,一切用度皆有吾族负责,待吾派人禀报上族之后,定会许你尊贵身份。
”
朔相闻言顿时大喜,附身拜道:“朔相多谢国君收留之恩!”
而于此同时,远在西方的夏启,经过数月的摸索,也终于组建了第一支骑兵部队。
只不过,夏启的骑兵虽然做出了马鞍,但是这马鞍,确实缺少了最关键东西,那就是马蹬。
马蹬只东西虽然毫无技术含量,但是就这么一个思路,便难住了人类数千年。
诸夏的工匠,能根据描述,研究出马鞍,足以说明,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聪明人。
马鞍的出现,让夏启见识到了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
虽然夏朝军队的弓箭,并不适合骑射,但这并不是重点,弓箭不适合骑射,进行改进就是了。
看着呼啸而过的骑兵,夏启终于明白了,为何那个奴隶部落会打败自己的大军。
在这样的兵种面前,战车的作用的确被降到最低。
为了秋天的讨伐行动,夏启加速组建骑兵部队。
这个时代的中原,并没有如同后世一般是完全的农耕文明。
虽然数千面前就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定居了下来,只不过文明却是以半农半牧为主。
诸夏的各大族手中优良战马数量并不少,甚至可以说数量庞大。
夏启组建骑兵的效率远远的超过了杨浩。
见识了骑兵的强大之后,夏启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从马场调集了五百多匹战马,选拔军队中最勇猛战士成为骑兵。
看着雄壮的骑兵部队,夏启的信心再一次的膨胀起来。
心中甚至有了鲸吞天下的想法,想要一举平定那些反对自己的对落,没有了反对者,自己便又可以悠哉悠哉的四处带着美人四处巡猎了。
至于杨浩的大齐部落,再一次的被夏启视作微不足道的癣疥之疾,等他大军一到,这些小丑就像是挡在车轮前的小虫子一样,只有被碾成渣渣的下场。
在各方势力都在积极应对大齐带来的变故之时,而长安城内的杨浩却在干一件大事,他要为军队设计制作甲胄。
而在杨浩的心中,制作甲胄最好的材料不是青铜,而是皮甲。
在见识了夏朝的披甲大军之前,杨浩心中一直以为皮甲就是一块皮子裁剪而成,潜意识的以为这种甲胄没什么防护能力。
但夏朝的甲胄却给他上了一课,皮甲根本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杨浩用剑划开过皮甲查看过,这些披甲是用了三层的皮子压制缝合而成,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
而制作皮甲的皮革也不是普通野兽的毛皮,而是野牛皮或者犀牛皮制作而成,制作工序也很是反锁异常。
当杨浩从将乌亥那里听到了犀牛这种生物时候,内心是惊讶无比的。
在他的印象里,犀牛这种动物只存在于非洲大草原之上,从来没有想过在华夏境内居然会有这玩意。详细问过才知道,犀牛这种动物,在这个时期的中原和东夷也不常见,在南方的部落那边才能见到大量的犀牛。
只这一点便绝了杨浩想要防止的想法,他不可能越过诸夏部落的封锁,跑到不知什么情况的南方,去找一些犀牛,没有犀牛用牛皮代替么?杨浩又如何舍得将那些耕牛杀掉。
无奈之下杨浩只好另辟蹊径,在这数百皮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夏朝的皮甲,一个骨制或者石制箭头很难破开其防御,即便是以夏朝不算锋利的青铜戈,也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划破。
可见这种甲胄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顶级的,如果不是大齐的武器超出了这个时代一截,上次的战争,即便是有了骑兵,也很难结束的那么容易。
虽然这些皮甲还算不错,但很难满足杨浩需要,如果是更多层的皮革缝制而成的甲胄,他绝对会直接将其列装到大齐军队之中。
大齐的人口本来就不占优势,千辛万苦训练出来的士兵,死一个就少一个。
他只能想办法尽可能的提高他们的存活率。
杨浩的想法是披甲与青铜相结合,青铜沉重不适合像铁甲那般制作成全身甲,只能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将身体最脆弱的地方防御好。
杨浩设计的新式铠甲,便是在皮甲的基础上增加了青铜胸甲与肩甲,与这个时代相比,杨浩再一次引领了时代的潮流,在装备金属甲胄的同时,准备为大齐军队配备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