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醉卧美人膝-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笑语嫣然,陪着姐妹们喝了一杯。几人说说笑笑,好不快意。

    *

    黛玉只是知道父亲时常在外,很晚才会回家。却不知道,林如海这些日子忙的不是公务,而是她未来的夫婿人选。

    原来自从和宝玉谈话之后,林如海便开始着手调查各大书院中才华出众,人品端正而又父母双亡之人。

    经过几个月的细细挑选,他选出了五个人选。这五人都是父母双亡的孤儿,本人却勤奋好学,有进取之心。

    可是想要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岳家的资助,这就有些为难。

    怎么说也不能由女方开口,但是女方不开口,这些人又如何知晓?

    思来想去没有主意,林如海便打算将这件事交给宝玉来办。

    他对宝玉很有信心。小小年纪,却能将问题考虑的十分全面,极为难得。

    他这做长辈的不好出面的事情,交给宝玉这样的小辈来做,说不定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宝玉此时正在怡然的府中。

    京城中风云变幻,宝玉已经好些日子没有见过师傅了。此时看怡然卓然而立,风姿清雅,不由得松了口气。看来师傅没有受到那些小人的骚扰。

    对着师傅行了礼,宝玉谄媚的一笑:“师傅,我好想你。”

    怡然哼了一声,“你这话说得倒好听,若是真的想我,怎么不去雁雪斋等着?”

    宝玉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师傅,我这不是最近事情太多了嘛。”

    怡然敲敲他的脑袋:“事情是不少,将忠顺王和北静王都收服了,本事不小嘛。”

    宝玉瞪大了眼睛,“师傅,你怎么知道?”

    怡然一笑,“我怎会不知?从边关一回来我就知道了。那些人竟然敢对你下手,这次绝对不能放过他们。”

    怡然已经知道给宝玉下药之人乃是陈家的了。

    宝玉却是对另一句话上了心,“师傅,你去边关了?”

    怡然微微点了点头,“那里有人蠢蠢欲动,看来颇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们越早动手越好,网都已经张开了,他们早点跳进来,也好早点收手。”

    怡然浅笑,捏了捏宝玉的小脸蛋,“看来徒斐和水溶这一走,让你心中怨气不少啊。”

    宝玉有些脸红,“哪有,我不过是对那些烦人的苍蝇深恶痛绝罢了。”

    他才没有想那两人呢,绝对没有!

    怡然瞧了一眼宝玉有些羞赧的小脸儿,也不好逼他太甚,含糊的说道:“你放心吧,收网的时间快到了,你那两位没几日就能回来了。”

    宝玉闻言,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看来徒斐和水溶行动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

    。。。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师徒两人多日未见,言谈笑语,其乐融融。

    怡然院落中花卉不少,此时微风拂来,片片花瓣随风而来,别有一番情趣。

    在这无边美景中,怡然动手煮起了清茶。

    宝玉一时看呆了眼,只觉得师傅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曼妙的美感。

    等到一杯茶递到身边,宝玉由衷的感慨道:“看师傅煮茶,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那是自然。可惜怡然并不经常动手,你小子的运气不错嘛。”宝玉回头一看,竟然是徒耀悄无声息的过来了。

    徒耀身穿一件紫色长衫,漫天花雨间,更显得眉目坚韧,卓尔不群。

    宝玉对着徒耀行了一礼,徒耀微微颔首,并不多言。

    怡然也帮着徒耀倒了一杯茶,“你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

    徒耀笑道:“听人说这里的花全开了,我便过来瞧瞧。没想到还能喝到你亲手煮的茶,真是不虚此行。”

    说着,徒耀轻抿一口茶,赞叹道:“果然是好茶。茶香中竟然还隐含着丝丝清冽之意,用的应该是龙泉之水吧。”

    怡然横了他一眼,“你的嘴倒是够叼的,这都尝得出来?”

    徒耀放下手中的茶盏,笑道:“你对茶道颇为精通,我要是不努力学一下,岂不是又要被你骂作牛饮了?”

    宝玉听着两人说笑,感觉有些不自在,便想找个机会离开。

    没想到徒耀却转身对他说道:“宝玉,上皇近日来身子欠安,你姐姐在后宫中,没有他的庇护可是会辛苦不少。”

    上皇身子欠安?他怎么不知道?

    宝玉这时候才格外怀念水溶他们,有他们在,什么□□消息都能打探的出来。他们不在,就是早朝上的事儿想知道点什么,都不容易。

    只是皇上此言是何含义?宝玉一时不解。只能顺着徒耀的话,接口道:“姐姐那里,还望皇上多多照拂。”

    徒耀笑着点头,“朕自然会尽可能的照顾她。只是如今甄太妃与皇后连手行事,后宫中已是她们两人的天下,很多时候就是朕也无从插手。尤其是上皇宫中的事情,朕更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宝玉听徒耀这般一说,心下一惊,“皇上,难道上皇那里……”

    宝玉话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

    以前皇上可不会说上皇宫中他插不上手,现在这样一说,可见二者的关系已然是势同水火。

    那姐姐元春可就危险了。

    本就是仗着上皇的宠爱,方才能够勉强立足。上皇若是站到了甄太妃一面,姐姐那里可就不好说了。

    徒斐笑了笑,“宝玉,你是个聪明人,又是小然的弟子,有些话也不怕告诉你。上皇已经被甄氏和她身边的宫女所迷惑,乱用丹药,导致思维混乱。昨儿个竟然还想着下旨废除朕的帝位,推宁郡王上台。若非精神不济,一时昏厥,这道旨意怕是已经到了甄氏的手里。”

    宝玉脸色一变。不过看着皇上和师傅都是一副成胸在竹的模样,他又觉得自己是大惊小怪了。

    这些政治斗争的高手,哪里是那么好糊弄的?上皇那里,徒耀怕是早就插好钉子了吧。

    师傅应该也是巴不得这些人赶快跳出来,好早些了结了他们。

    “皇上可是有了对策?”宝玉轻声问道。

    徒耀一下子和他说了这么多,他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魅力,值得皇上大费唇舌。唯一的可能,便是徒耀有什么事儿需要他去办。

    徒耀淡淡地说道:“是有了一些策略,现在和你说这些,是让你做好心理准备。你姐姐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生不下来的。”

    宝玉一惊,“皇上……”

    徒耀挥挥手,“不是我,我还不至于需要用一个婴儿来当手段。是甄太妃,她本就对你姐姐忌讳甚深,如今又将上皇完全笼络在手。你姐姐就是再小心,怕是也逃不出她的毒手。”

    顿了顿,徒耀又道:“若是以往,我还能为她提供一些帮助。只是现在,为了不打草惊蛇,我的很多暗桩都要按兵不动,你姐姐那里就顾不得了。”

    宝玉从一开始就知道,元春的孩子应该是生不下来的。可是没想到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却还是要放弃这个孩子。

    “皇上,那我姐姐的命……”

    徒耀说道:“这个你可以放心,你姐姐的性命不会有碍。甄太妃也不敢将事情做得太绝了。”

    *

    宝玉回到荣国府时,天色已然不早。

    进了,便看到袭人递过来的烫金帖子。林如海请他过府一叙。

    宝玉皱眉问道:“林姑父约我的事儿,老太太和太太知道吗?”

    袭人说道:“老太太和太太都知道。听林府的下人说,林姑爷极为欣赏宝二爷的诗作,这次约您过去,是要探讨学问的。老太太听了十分高兴,说林姑爷的学问是顶好的,二爷能得他器重,将来下场,必定也是状元之才。”

    宝玉听了这话,差点喷了。

    他又不通四书五经,下场怕是连乡试都过不了,更别说将来殿试考状元了。

    第二日一大早,宝玉洗漱完毕,又到贾母和王夫人那里请了安,这才坐上马车,向着林府而去。

    宝玉虽然来林府的次数不多,不过该认识的也都认识了。从马车上下来,便见管家林中已然恭候在侧。

    “林管家。”宝玉招呼道。

    “宝二爷。”林中恭谨的行了一礼。

    两人寒暄说笑着,一起进了大门。

    林中将宝玉请到了客厅,说道:“老爷上朝还未回来,宝二爷请稍坐。”

    不一时,两个俏丽的小丫鬟端上茶水点心。

    林中陪着宝玉说了会儿话,因另有事情,便告了罪,退下了。

    宝玉喝着林府的碧螺春,欣赏着客厅中各大名家的画作,倒是不怎么无聊。

    等到第二杯茶喝完,林如海方才回来。

    宝玉起身行了礼,林如海开门见山的说道:“宝玉,这次让你过来,其实是有事相求。”

    宝玉笑道:“这话可就见外了。您是我的姑丈,有什么事儿用的到一个‘求’字?”

    林如海听着这话分外偎贴,当下也不再兜圈子,直接将他的困扰说了出来。

    宝玉一呆。没想到黛玉的亲事,到了最后还是要他出面解决,不由得苦笑起来。

    。。。

    。。。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从林府出来,宝玉便细细琢磨着林如海交代之事。

    黛玉明年就要及笄,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不过林如海对那几人都已经基本打探清楚,他只需要居中撮合一番便好。

    这事儿暂且不急,急的是元春之事。

    元春已然有了六个月的身孕,若当真落胎,怕是需要将养许久。而且期待了这么久的孩子没有了,她心灵上的创伤只怕更重。

    宝玉丝毫没有设法保住元春孩子的想法。皇上说的没错,甄家和陈家已经联手,现在的后宫就是甄太妃和皇后的天下。加上上皇又站到了他们那边,元春失去了孩子,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若是她们当真在元春生产时动手,那就很可能一尸两命了。

    对宫廷女人的心狠,宝玉可是深有感触。前辈子红极一时的宫斗剧,他可是看过好几部。就算那些剧集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历史记述总是真的吧。

    明朝的万贵妃可是险些害得皇帝断了传承,无数孩子在娘胎时便被她害掉,简直是触目惊心。

    皇上既然说了甄太妃要对元春肚子里的孩子下手,那就肯定做好了准备。

    对他们两家的势力,皇上此时尚且要暂避锋芒,更何况已然败落的荣国府?

    天气虽然已经入秋,可是京里的燥热依旧未减。回到,宝玉在房间里冲了冲身子,方才感觉热气稍减。

    换了一身轻便的衣衫,宝玉来到了王夫人房里。

    “宝玉,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外面热的很,小心着了暑气。”王夫人说着,又对身边的金钏道:“金钏,去给宝二爷端一碗冰镇酸梅汤来。”

    金钏应了声是,便婀娜多姿的走了出去。

    宝玉笑道:“太太前些日子去看了大姐姐,不知道大姐姐身子可好?”

    王夫人横了他一眼,“这话在我这里说说也就罢了,可别到外面说。到了外面要叫太妃娘娘。”

    宝玉一笑,“知道了,出了门儿子肯定不会乱说的。”

    王夫人知道宝玉是个有主意的,便也不再多言,而是回答了他的问题,“天气燥热,娘娘睡不安枕,我瞧着神色憔悴了不少。”

    “那太太下次入宫时,多带些补品过去。姐姐虽是太妃,可是宫中的定额毕竟有限。有些稀罕东西,她的宫里也未必会有多少。”

    “谁说不是呢。”王夫人叹了口气,“内务府的那些奴才,出了名的狗眼看人低。上皇如今又有了新宠,你姐姐虽然不说,但是日子肯定不好过。”

    说话间,金钏用白玉碗端了一碗酸梅汤进来,放到了宝玉身边的小几上。

    宝玉喝了酸梅汤,又同王夫人说了会儿话,方才从王夫人的房中出来。

    王夫人每次给元春送银票的事儿,宝玉是知道的。可是银票这东西在外面固然山珍海味都买得到,可到了宫里,却未必行得通了。

    走在园子里的石子路上,宝玉瞧着天上似乎多了几片云彩,心里暗忖着说不准晚间会有一场雨呢。

    这本来只是宝玉心中的一点愿望,谁知没过了半个时辰,厚厚的一层乌云便遮住了整片天空。没到天黑,几声惊雷响起,很快,豆大的雨点便落了下来。

    京郊的一处院落中,贾环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都说了过了晌午就回去的,这会儿雨下的这么大,怎么走啊?”

    静阳笑着搂着贾环的身子,将他带到远离窗子的地方。

    虽然窗子严实,可站在窗边毕竟有些凉意。

    在黄花梨木制成的圈背椅上坐下,静阳摸着贾环的头发柔声道:“不能回去就留下来好了。我回来这么久,还没能搂着环儿睡一晚呢。”

    贾环脸色一红,哼了一声,“难怪你晌午那会儿不让我回去,竟然是居心不良啊。”

    望着贾环羞赧的神情,静阳只觉得心头一紧,倏地将人抱了起来。

    贾环惊呼一声,抱紧了静阳的脖子。

    静阳一步步走到床榻边,带着心爱之人,再次倒在了床上。

    ………………

    外边雨骤风狂,一夜间不知摧1残了多少花叶。屋里面风狂雨骤,可怜的环三爷也被静阳的辣手蹂1躏了许久。

    云散雨收,静阳摩挲着贾环柔嫩的皮肤,只觉得怎么也摸不够。

    贾环的嗓子都喊哑了,这会儿看着静阳餍足的模样,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我都说不要了,你还乱来。”

    静阳吻了吻他的唇,低声地笑道:“谁让环儿太迷人了呢?”说着,他起身帮着贾环细细清理起身子。

    贾环也不是真恼,练习了宝玉教授的法诀,他对情1事也是颇为食髓知味。

    叹了口气,贾环郁闷的说道:“明儿个回去,不知该如何交代了。”

    静阳笑道:“你那二哥不是常用参与诗会的名头吗?你也编一个不就行了?”

    贾环斜睨了他一眼,越发俊俏的脸上是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二哥好歹会做几首诗,说是参加诗会也有人信。我能背几首诗就不错了,还参加诗会?”

    静阳手揽着贾环的腰,笑道:“那就让你的好二哥伤脑筋吧,天天奴役我的环儿帮他赚钱,不出谋划策一番说不过去吧。”

    静阳说到做到,第二日一早,便派人将宝玉请了过来。

    宝玉开始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原来竟是环儿担心昨晚未归的事儿被人发现了。

    敲敲贾环的头,宝玉无奈的说道:“环儿,你那院子里一共才几个人?老太太,太太那儿又不用你日日请安,略给他们些甜头,他们哪里会多管闲事儿?”

    贾环眼前一亮,“这样做就行了?”

    宝玉说道:“有什么不行的?他们巴不得少些事儿呢。要是把你昨儿晚上未归的消息报上去,少不得要被老太太,太太责骂一顿。这样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他们才不愿意干呢。”

    静阳在一边听着,越听越觉得不平。

    他的环儿在荣国府中,竟然是这么被忽视的吗?

    。。。

    。。。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这家伙还知道替环儿考虑,总算也不是那么不负责任。

    “静阳王爷,你也不用多担心环儿。没人关注他才好呢。像我这样整日里有人查的,就是想出来做点什么,也是万分的不便。”

    静阳哼了一声:“你这叫得了便宜还卖乖。”

    贾环对宝玉一向尊重,听了静阳这话顿时不乐意了,“你怎么和我二哥说话的?”

    宝玉拉了拉贾环,示意他不要多言。

    过了会儿,看静阳似乎想明白了,宝玉才又说道:“王爷,我有件事儿需要求你。”

    静阳经过了这会儿工夫,也想清楚了。嫡庶有别,荣国府的做法也没什么过分。只是明明早就知道了,却还是常常忍不住会替环儿抱不平。

    压下心头的愤懑,静阳淡淡的说道:“你说。”

    宝玉说道:“最近家里有人怀有身孕,我想请王爷帮着弄一些血燕,人参之类的补品。”

    静阳一听是这事儿,立刻明白宝玉是要帮宫里的太妃元春置办的。这些东西普通的倒是不少,但是真正名贵的上品却极是罕见。以荣国府此时的情形,想要买些珍品怕是不怎么容易。

    想到这儿,静阳点头说道:“这事儿你放心,三天后我把东西给你送过去。”

    宝玉拿出一张十万两的银票,放置在桌上,“如此多谢王爷了。”

    贾环瞄了一眼,讶然道:“二哥,买血燕和人参哪里用得着这么多钱?”

    宝玉笑道:“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有了好东西,还是要请王爷多多照顾。”

    静阳拿起银票看了看,说道:“环儿,你都是我的人了,怎么还向着你二哥呢?我可要伤心死了。”

    静阳这不正经的话出口,羞得贾环脸颊通红,狠狠的在他胳膊上掐了一把。

    静阳闷哼了一声,不敢再逗自己的小情人。将桌上的银票递给了贾环,说道:“你二哥的银子不知道有多少,你别替他省钱。这银子你拿着,就当是我给你的私房钱好了。”

    贾环一向对银子极为热衷,听了静阳的话,便毫不客气的将银子装到了自己的兜里。

    宝玉看他们两个打情骂俏的样子,微微放了些心。从两人的相处间,可以看出静阳对环儿还是有几分真心的。

    *

    经过一场雷雨,天气总算是渐渐凉爽了一些。

    平日里出门后,宝玉只要略微用些酸梅汤,便能消了暑气。

    这一日午膳还是在贾母房中摆开,凤姐儿今儿个也在,因着她身子不便,贾母便也让她坐在了椅子上。

    正说笑间,宫里突然传来消息,说太妃娘娘因为在御花园受到了狸猫冲撞,小产了。

    这个消息一出,贾母,王夫人都慌了神,好半天反应不过来。

    凤姐儿也是大吃一惊,不过她毕竟是心思玲珑的人物,连忙说道:“老太太,太太,还是先问清楚究竟出了何事,再入宫探望太妃娘娘吧。”

    贾母闻言,略微呆滞的脸上总算是有些血色。

    “没错,快去问清楚,究竟出了何事,怎么好端端的娘娘就被狸猫冲撞了?”

    王夫人咬了咬嘴唇,喃喃的道:“元春,我的元春……”

    宝玉离得近,他知道王夫人对于元春肚子里的孩子有多么的期待,此时看王夫人神色不对,忙用力拉了她一把,说道:“太太,大姐姐的孩子没了,她该多伤心啊。这会儿要是没有家人在旁边细细安慰,大姐姐的身子说不定也要垮了。孩子以后还会有,要是大姐姐的身子垮了,那才让人担忧呢。”

    宝玉说话的声音不低,贾母自然也听清楚了。她忙道:“快,让人准备上好的补品,明儿个我和二太太进宫去给娘娘请安。”

    王夫人此时也回过神来,她拿出帕子默默的擦着眼泪,既忧心女儿的身子,又痛惜失去的外孙。

    宝玉说道:“太太,我前些日子偶然得了一些血燕和人参,品质还不错。本来是打算过些日子孝敬老太太和太太的,既然大姐姐出了事,就拿进宫去帮大姐姐补身子吧。”

    宝玉一口一个大姐姐,若是以往,贾母她们定然会纠正他的称谓。可是刚刚得到了这么骇人听闻的消息,她们什么也顾不上了。

    虽然没有到入宫请安的日子,但是元春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情,自然可以通融。

    贾母和王夫人次日清早便按品大妆,一路上也没人为难,很快便见到了元春。

    元春落胎已经有两天了,直到情况稳定后,宫里方才通知了荣国府。

    看到祖母和母亲,元春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她的声音有些微弱,但还是坚持着让其他人退了出去,只留下抱琴守着门口。

    贾母和王夫人一见元春,便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还是元春说道:“祖母,母亲,你们不要难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次也未必真是坏事。”

    贾母不同于王夫人,她虽然看重元春肚子里的孩子,但她更看重元春本身。听了元春的话,贾母沉声问道:“娘娘此话怎讲?”

    元春压低了声音,只有近处的贾母和王夫人能听到,就连门口的抱琴也听不清她说的是什么。

    元春如此谨慎,贾母和王夫人自然要竖起耳朵听。

    只听元春说道:“如今上皇的后宫中,甄太妃一人独大。我以前因缘巧合下,救过甄太妃宫里的一个宫女,这次她冒死传过来的消息,甄太妃会对我动手。”

    贾母一怔,“娘娘既然知道,为何还会如此?”

    元春叹了口气,“只因为甄太妃绝对不会放过我的孩子,若是在我怀孕期间无法让我小产,那她便会在我生产之日使出手段,让我们母子归天。”

    王夫人“啊”了一声,反应过来,忙捂住了嘴。

    元春轻声道:“我若不放弃这个孩子,那我和孩子都活不成。为了以后能替孩子报仇,我只能顺了他们的意了。”

    “娘娘……”王夫人哭道,“都是我这做娘的没本事,才只能看着你受苦啊……”

    贾母忙伸手捂住了她的嘴巴,“这是什么地方?哪里容得这种话出来。快快噤声,小心给娘娘惹祸。”

    元春强笑道:“母亲的心情女儿理解,老太太说得对,这里隔墙有耳,万万要小心。”

    王夫人擦了擦眼泪,道:“现在如何是好?”

    贾母思索了片刻,说道:“甄家势大,为今之计,娘娘还是韬光养晦的好。等到调养好身子,重获圣宠,自然有报仇的法子。”

    。。。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深以为然。她拉着元春的手道:“娘娘,你在宫里势单力薄,我们又是鞭长莫及。在这个吃人的地方,唯有靠着上皇方才能够重新站起来。”顿了顿,她又道,“娘娘这次小产,上皇有没有说什么?”

    元春苍白的脸上微微露出些欣慰之情:“上皇还是垂怜我的,这次得知我小产,赏赐了许多东西过来。还说让我好好调养身体,等我出月后会来看我。就是让祖母和母亲进宫探视,也是上皇提起的。要不然,以甄太妃对我的顾忌,祖母和母亲是万万进不了宫的。”

    贾母听后,点了点头。她细细地嘱咐元春道:“女人小产一次就会伤一次身子,更别说你都怀孕六个多月了。宫里的补品要是有人克扣,你也不用和他们置气,只管托人回家说一声。咱家虽然不比以往,可是买一些吃食还是使得的。”

    元春点头应了一声。

    王夫人也道:“这次宝玉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血燕和人参,都是上好的珍品,这次都带进来了。娘娘每天让抱琴炖上一碗燕窝粥,好好的补补身子。”

    虽然几人还有满腔的话语要说,可是时间不允许,贾母和王夫人只能依依不舍的告辞了。还好到二十六的时候,依旧能进宫探视,不然王夫人都有些舍不得走了。

    贾母和王夫人惴惴不安的进宫,出来时却稍稍松了口气。

    皇嗣没有了虽然让人痛心,可总算娘娘还在。只要元春在,荣国府就还是皇亲国戚,没人敢小觑。

    *

    荣国府一干人焦急的等着贾母和王夫人归来。昨儿个只听说元春小产了,可究竟要不要紧,谁也不知道。

    从贾母她们离府开始,人人面带焦虑之色。

    没过多久,薛姨妈也过来了。她听说了元春小产的事儿,急急忙忙的便来了。

    宝钗因为嫁做人妇,倒是不好随着一起过来。

    互相见了礼,薛姨妈擦了擦眼角,“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儿呢?娘娘要不要紧?”

    邢夫人叹道:“老太太和二太太已经进宫了,要等她们回来才清楚呢。”

    下人送了茶上来,黛玉看到宝玉专心吃茶,并不多话,不禁有些奇怪。

    元春可是宝玉的亲姐姐,又是从小照看他的人。姐弟之间感情极深。姐姐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怎么这般平静?

    宝玉注意到黛玉的视线,轻声问道:“林妹妹,可是有事儿?”

    黛玉瞧着周围的人没有注意他们,便压低了声音道:“二哥哥,娘娘小产这事儿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呢?”

    宝玉心下一惊,自己是因为早知如此,所以没有太过讶异,没想到一时不当心,竟然被林妹妹发现了。

    这安逸日子过久了,还真是让人的防备之心大减啊。

    轻咳了一声,宝玉解释道:“林妹妹,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直觉,自从大姐姐怀孕后,我就一直觉得她这一胎很悬。只是老太太,太太都对大姐姐的肚子寄予厚望,我就什么也没敢说了。”顿了顿,宝玉又道:“林妹妹,你可得给我保密,千万不能告诉别人。”

    黛玉本来对宝玉适才的话语大为惊讶,这会儿听了宝玉的叮嘱,她的心里又暖暖的。二哥哥信任她,所以连这般私密的话语也对她说了。

    只是她还是有些不解,“二哥哥,你为何会有那样的想法?”

    宝玉悄声道:“林妹妹,你也是熟读史书之人。历朝历代的后宫中,能平平安安生下子嗣的妃嫔能有几人?尤其是汉朝和明朝的后宫中,枉死的皇子不知有多少。本朝虽然太平,可是你瞧上皇的子嗣,今上的子嗣,都不是很多。所以我才一直对大姐姐怀孕忧心忡忡。”

    黛玉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虽然上皇有七八位皇子,今上也有三位皇子,只是和他们后宫妃嫔的数量比起来,这些皇子的人数当真是太过稀少了。

    宝玉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地拨着茶杯里澄澈的茶水,叹道:“宫里面就是吃人的地方,现在大姐姐势单力薄,又失去了孩子,还不知道多么伤心呢。”

    正说着话,贾母和王夫人回来了。

    众人迎了出去,看到两人神色轻松,都松了口气。知道元春没有大事。

    贾母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水,才放下了茶盏,道:“娘娘没事儿,不过身子有些虚弱罢了。等到调养好身子,自然还会再有龙嗣。”

    薛姨妈闻言,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这就好,这就好。娘娘还年轻,总还会再怀上龙种的。”

    王夫人却听得心头一痛。

    元春年纪是不算大,可是上皇却已经有了春秋。

    前些时候又听元春说上皇宠1幸1妖1女,乱1服1丹1药,已然伤了根本。元春想要再度怀孕,怕是难了。

    不过元春的命总算是保住了,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