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姑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底下立时呼啦啦的跪倒了一大片。

    林沁见好就收,立刻为礼部尚书求情道:“圣上圣明!臣想着,礼部尚书的忠君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昭,定是不会做出故意欺瞒圣上一事。只怕礼部尚书是因为忧心朝政,夜不能安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才将这梦境当做菩萨显灵了。”

    礼部尚书只得附和道:“老臣仔细一想,确是老臣错将梦境当做菩萨显灵了!还请圣上开恩。”

    司徒昭倒无心追究,只命他回去好生休养个两三个月,也就放过了。

    而后吩咐夏守忠,将昨日的圣旨昭告天下。

    张贴皇榜,于来年,许女子参加科举,入仕为官。

    于后年,增设女武举,以兵法策论为主,功夫拳脚为次。

    自此,女子入仕始定。
………………………………

第8章 大胜而归

    08回府

    林沁打了个大胜仗,高昂着头,欢欢喜喜的下朝回府了。

    全然不顾身后一群垂头丧气的大臣。

    也有些个武将,上来同三人攀谈。

    文人相轻,武人相重。

    更何况三人中,即便是林沁这个从前他们看不起的女子,也是上过沙场流过血手刃过敌人的。

    有个林沁摆在这儿,往日那些女子柔弱的定论,可真得改了……

    黛玉如今住在林沁府上。

    毕竟林渊如今只是个侯爵,林沁担心贾府仗势欺人……即便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势可仗。

    而林沁这儿却是从郡王府规制的公府,怎么比都越了荣宁二府一头。

    又有圣旨明言平国公府有林沁的一份,黛玉居于此,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

    更何况,林渊一个糙老爷们,也带不了黛玉啊!

    林沁将马鞭交给了来迎的守门下人,又转身嘱咐了林渊来平国公一同用饭。

    林渊一人住着偌大一个定国侯府,连带着一众下人还塞不满半个正堂。

    身边也没个人帮着打理,索性将用不着的屋子先封了起来,平日里也就命人扫扫院子。

    林沁心知老圣人有意许个贵女给林渊,也不急着为他想看亲事,更不可能扶个侍女给林渊暂理诸事――这不是给人添堵么!

    索性两府紧挨在一块儿,在院墙上开道小门,林渊每日来往,倒也便宜。

    只更像是住在了平国公府。

    除了每日从定国侯府大门进出,晚上仍回府睡觉,一日里头,早午晚三顿,加上练武、读兵书、小憩的时间,八成还是在邻府。

    林沁嘱咐林渊,也不过白多嘴一句。

    也不等他回话,转身便进了自家大门。

    又问闻信从二门赶来相迎的侍女麦冬、款冬道:“今儿大姑娘可好?几时起的?早饭用了多少?一早上都做了些什么?”

    麦冬一一回道:“大姑娘觉轻,一早夫人起来时,府里头有人走动,大姑娘便醒了。天冬劝着大姑娘又睡了会子。也不过半个时辰,老爷夫人出府后约莫两刻钟便起了。”

    林沁满意的点了点头:“小孩子家家的,是该多睡会儿。上朝天不亮就得起,若不是今儿有事,我也是不乐意去的。”

    麦冬又说了黛玉何时用饭,用了哪几样菜,吃了几筷子。

    林沁颇疼黛玉,下人们自然看在眼里。

    一桩桩一件件,不论大事小事,皆记在心里。

    主子问起来,才好显示自己的尽心。

    “大姑娘今儿先抄了段《孝经》,而后拿了本《大学》再看。”麦冬说起了黛玉今早的动向。

    林沁疑惑道:“黛玉不是读过四书了?怎么还在看《大学》?”

    又说道:“她可还在书房?我看看她去!”

    款冬笑道:“到底是姑侄情深,大姑娘方才得了消息,如今正在二门等着将军呢!”

    林沁身边四个大丫鬟,天冬、麦冬平日里头帮着林沁管着府里的大小事务,忍冬常陪着林沁演武场去练武。

    而款冬则格外不同些,她曾陪着林沁上过战场,穿上甲胄也是林沁身边得用的亲兵之一,故而常以“将军”二字称呼林沁。

    林沁听了黛玉在二门等着,却略有些不满。

    “你们也不劝劝她,天儿渐凉了,外头风大,吹着了风可怎么是好!”

    麦冬忙说:“忍冬拿了大毛衣服给大姑娘披上了,应该不碍事。”

    “噗!”

    原本默默的跟在一旁的贺景风乐了。

    “眼下不过八月初,天儿还没凉透呢,就给披大毛衣服,你们也太小心了!”

    林沁皱了皱眉。

    “黛玉如何说?”

    麦冬回道:“大姑娘披上了衣服并未说什么。只是忍冬说,大姑娘有些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却是要比旁人怕冷些。”

    林沁道:“你回头和忍冬说说,叫她炖些温补的药膳给黛玉。”

    贺景风忙说:“忍冬到底对跌打损伤更在行些。黛玉原本身子就弱,倒不适宜用忍冬那些药性大的方子。明日我再跑一趟宫里,去请个太医来吧!”

    林沁终于是露了个笑脸。

    “行啊,你明儿多请些个太医来。也别说是黛玉身子不好,于她名声有碍。只说本将军今儿头一回上朝,累着了!往后也方便我告假啊!”

    贺景风无奈的应下。

    一路说着,已经来到二门。

    黛玉静静地等在门内,天冬忍冬都陪在一旁。

    林沁见黛玉小小的一个人儿,披着老大一件大毛衣裳,就露出一张雪白的小脸,一时心疼的不行。

    忙上前抱起了黛玉,一路亲自抱着她向花厅走去。

    嘴里还说道:“我那儿有好些皮子,回头叫人取了绒毛给你织一件斗篷,更暖和些,还不重。”

    贺景风也跟了上来。

    “你喜欢大红,咱们存下的皮子素色的少,渊儿那里倒多些。”

    转身吩咐小厮:“你去隔壁走一趟,叫渊儿挑些皮子来。”

    林沁插话道:“叫麦冬一块儿去,她会挑一些。”

    黛玉虽在平国公府有自己的院子,但林沁在府里时,黛玉还是在正院的时间多一些。

    因而,林沁回府时,眼见黛玉出门去迎,早有两个二等丫鬟茜草、薰草将黛玉常用的书本笔墨带到正院花厅。

    正院是没有书房的。

    林沁嫌家里人气少,便选了西边两个院子,一练武,名演武场,一藏书,名藏经楼。

    平日里林沁、贺景风要用书房,便去藏经楼。

    左右二人都是行伍出身,也不差多走这几步路。

    一行人来到了花厅。

    林沁叫天冬给黛玉去了外衣,又让人去取暖手捂来,自个儿和贺景风商量起了黛玉的功课。

    黛玉原在扬州时便读过四书,贾敏病重时又将功课放下了。

    如今在京中,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师傅。

    再一个,黛玉如今还在孝中,讲究点的也,不愿教。

    林沁问黛玉道:“你父亲原先同我说过,你已读了四书,怎的今日又看起了《大学》?”

    黛玉轻声回答:“我虽读了四书,但也只是读过,并没有细学过。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黛玉想着多读几遍,许就懂了。”

    贺景风笑道:“多读几遍确实能懂,但总抵不上请个先生来教学的更快些,也更好些。”

    林沁想了想,嘱咐黛玉:“我和你姑父读书上不行,你二叔就更不行了。眼下我们也教不了你,你便自己多读写书,也不必拘于四书五经,各家学问都可看一些。等你父亲进京,便让他亲自教你。”

    黛玉惊喜的问道:“爹爹也要来京城?”

    “是啊,最长不过两三年,你父亲也该回京了。”

    林沁摸了摸她的头。

    不过五六岁的孩子,母亲去世,离了父亲,跟着姑姑第一次来到京城,也难为她了。

    想了想,又说道:“咱们府的西边便是你二叔的宅子,这你也知道。这东边的宅子,却是咱们林家在京中的老宅。你父亲中探花外放前便是住的那儿。虽然我也没住过。不过等明年开了春,天气暖和了,咱们便要将那宅子好生修整一番,往后那便是你的家了!”

    黛玉到底年纪还小,还有些小孩心性,闻言立刻扳着手指头,一样一样的,说起了自己想要如何如布置修宅子。

    林沁当然是全应下了。

    莫了又说道:“宅子如何修,全听你的。只是你的功课也万不可放下了。今日朝堂之上,圣上已下旨明年始开女科举。等你三年后出了孝,便要叫你去考童生试!你可得好好准备着。”

    “女科举?”

    黛玉似有些不相信。

    许是随了林如海,她自幼便喜欢读书。

    奈何世人尽说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她听了甚是烦闷。

    如今开了女科举,她自然想下场一试。好叫世人知道,女子读书也是有用的!

    黛玉心思转了千百转,却又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姑姑方才说,这是今日才下的旨意。那么爹爹知道了吗?爹爹会同意我去考科举吗?”

    林沁摆摆手:“他要是不同意,管他作甚!姑姑给你撑腰,你给姑姑考个状元回来!”
………………………………

第9章 谆谆教导

    09教导

    傍晚,林沁、贺景风带着黛玉,加上林渊,一家四口人一块儿用了晚饭。

    食不言,寝不语。

    饭毕,林沁给黛玉裹上披风,和贺景风一左一右牵着她的手,一同散步消食。

    顺道去一趟西院藏经楼,给黛玉挑几本集注。

    林渊在背后看的眼热。

    他与林沁一胎双生,如今也二十有三了。

    旁人在这个岁数,都早已娶妻生子。

    儿女双全的也不在少数。

    林渊原先在军中,自不会有人帮他想看亲事,他自个儿也没那份闲工夫。便一直拖到现在。

    等回了扬州,见到黛玉,心里头自然是喜欢的不行。

    奈何自个儿就这么个沉默寡言的性子,黛玉平日里头更亲近林沁些。

    林沁见了,心里头发笑。

    思绪一转,忽的便有了一个主意。

    “黛玉可要跟着你二叔习武?”

    “习武?”

    “习武?”

    黛玉和林渊闻言,十分诧异,一同反问道。

    贺景风却是点了头,极是赞成。

    “这倒是好事。黛玉生来体弱,略学些拳脚功夫,也是应该的。即便只学着些皮毛,能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算起来,我们三人里头,就属林渊的拳脚功夫学的最扎实了!”

    林沁见黛玉有些惶惑,安慰道:“你也别担心,练功夫讲究个循序渐进,不会很难的。也不会要你练得像我一般……你乐意,我还不舍得你!”

    “再说了,我们黛玉可是要当状元的!哪来那么多时间习武,又不是武状元。”林沁说笑道。

    “你每日早晚,跟着你二叔练一刻钟的拳法,只练一套。练个几年,虽不求能伤人,但自保肯定是没问题了。”

    贺景风笑着弹了林沁的脑门一下。

    “尽胡说!哪里就轮到黛玉要靠拳脚自保了!”

    林沁白了他一眼,停下脚步。

    蹲下身注视着黛玉,问道:“姑姑认真问你一句,你当真想考状元?”

    黛玉略有些犹疑。

    “姑姑说要黛玉考状元,黛玉便考。只是黛玉心里也不清楚,是否真的能考上状元?即便是考上了,成了状元了,然后呢?当真要入仕为官吗?当真能入仕为官吗?”

    林沁欣慰的看着黛玉。

    小姑娘年纪虽小,想得倒挺透彻的。

    遂说道:“考状元并不是说说而已。就像你外祖家的那个表哥,成日里头说是将来要有大造化,比你还大了一岁,却至今仍未进学。像他这般,便是怎样都考不上的。”

    “你祖母在世时,常同我们说起你爹爹幼时读书的事。虽不是日日挑灯夜读,却能做到‘勤学好问’这四个字。”

    “勤学呢,至少该读书的时候便要认真读书,不可神游天外,不可装模作样心不在焉。要把书读进去,记下来,还要能理解它。”

    “好问呢,就是心中有不懂的,就要向师长提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不可不懂装懂。”

    “你可能做到?”

    黛玉认真地点了点头,答道:“能。”

    “你问我成了状元后,是否入仕、能否入仕。”

    “是否入仕,全在于你自个儿。科举后不入仕的也有,多为当世大儒,科举扬名后,便回家乡开了书院,教化世人。入仕者,你爹爹便是个例子,顶门立户,庇佑家人。这个问题,你可等你再大些,过几年再想,也还来得及。”

    “能否入仕……”林沁说道此处笑了,“你看我便是。”

    黛玉又问道:“那姑姑为何从军?为何入仕?”

    林沁抱起了黛玉,一行人又向藏经楼走去。

    林沁边走边说道:“黛玉你还小,不知这世上女子的不易。”

    “或许你也知道了一些,世人皆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又有谁能说出个道理来,为何男子应当有才,女子应当无才?为何男子要学治世之策,女子却只能学些掌家的手段?为何男子能立于朝堂,女子却只能困在后宅?二者为何不能互换?”

    “姑姑当年,便是不甘心一生困于后宅,便在你祖母的纵容下,跟着你二叔一道习武。”

    “幸而当年学了些功夫,读了些兵书。在我不愿受人摆布时,我还能逃。逃去西北,为自己搏个出路。”

    “也正因如此,我今日才能站在朝堂上,为女子入仕的旨意与那些老古董辩驳。”

    黛玉似有所悟,点了点头。

    “姑姑的意思是,先要为了自己而努力,使自己不至于不受人摆布。而后要为天下女子而努力,使天下女子皆可摆脱那些老规矩?”

    贺景风笑道:“真是个聪慧的孩子。”

    林沁摇了摇头:“姑姑倒不是要你从小就有这么大的志向。你且慢慢想着,等有一日想通了,有了自己的志向了,你便长大了。”

    黛玉懵懂的点头应下。

    林沁复又笑道:“不说这个了,咱们还是说说你习武的事儿!”

    “黛玉当真还有时间习武吗?”黛玉皱了皱鼻子,样子十分灵巧可爱。

    林渊一个箭步冲上前,抱走了黛玉。

    说道:“时间自然是有的。端看你愿不愿意跟着二叔习武罢了。”

    贺景风忍笑附和道:“读书自然会是一刻不停的。否则熬坏了眼睛,熬坏了身子,反而不好。趁着间歇的功夫,跟你二叔学些拳脚,读起书来也更有劲些!”

    林沁也吓唬黛玉。

    “听人说呀,那考场的号舍最是磨练人的!寒冬腊月凉风习习,而夏日炎炎的时候,反倒成了最暖和的!若是身体底子差一些,怕是熬不过这夏暖冬凉的!”

    黛玉听得一脸苦相,不由的问道:“爹爹当年科举,也是这般吃苦受累?”

    林沁笑道:“可不是?若不是你爹爹身体好,哪来的翩翩探花郎啊!

    贺景风吟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要换做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不会骑马的,可不得从马背上摔下来?”

    林沁笑着点了点头,“你爹爹当年,那可是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精的!其中射、御可不正是强身健体的?前儿老圣人还说起,你爹爹虽说如今是文官,论起射猎,只怕比我还强些!”

    黛玉忙问道:“那黛玉也能学君子六艺吗?”

    贺景风笑道:“如何不能?礼、乐、书你姑姑都不在行。数倒是极好,你可以跟着她学学。再等你将射、御学成了,可不就比你姑姑强了?”

    黛玉害羞的低下了头。

    “黛玉只是想像爹爹一样,不是想比姑姑强。”

    小小年纪,倒也知道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林沁揉了揉黛玉的头。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啊!你想着要比我强,这才是正道。”

    “若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我们如今岂非还要如同先祖那般,吃的是清水里煮过的野菜,住的是风吹便倒的茅草屋,坐的是慢慢吞吞还颠来簸去的牛车。”

    “啧,想想也挺让人伤心的!”

    黛玉被逗笑了。

    忙说道:“姑姑放心,咱们家的马车上路还是很平稳的!姑姑就且等着,黛玉将来一定比你强!”

    林沁一脸欣慰,趁势伸手和黛玉拉了钩钩。

    不顾贺景风的嘲笑,林渊的白眼,一把抱过黛玉跑进了藏经楼。

    “来!咱们先给将来要比姑姑强的黛玉挑几本书看看!”

    第二日,司徒昭一脸无奈的看着眼前的贺景风。

    “她自个儿在家躲懒,倒叫你来烦我?”

    “要几个太医也就罢了,把整个太医院都搬去你们家也是使得的!”

    “简简单单一句号舍太简陋……改个号舍不难,难得是朕要去说服那些老臣!朕可不得为着这句话,生生被那些老臣给烦死?”
………………………………

第10章 贾母驾到

    10拜访

    腊月里头,贾府差人送来了拜帖。

    那日贾母派了两个婆子去林府,原以为第二日定能见林家毕恭毕敬的把黛玉送来。

    谁知两人回来,支支吾吾了半天,那林家丫头竟是说不许!

    贾母一时气急,也不耐再听她们的解释,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自个儿转身躺在那儿生闷气。

    她却不知,这两人出了她的院子门,便悄悄去了王熙凤那儿。

    且说凤姐傍晚得了消息,老太太要差两个婆子去林家。

    一看天色,心道不妙。

    便是再亲的人家,也没有晚饭时分差人上门的道理啊!

    凤姐得了贾琏和贾赦的话,虽说心里头对林家是否真有那么大本事仍有些怀疑。

    但既是为了贾琏的前程,她自然是愿意试上一试的。

    再一个,单看贾琏跑了趟扬州为人处世上便明白了许多,只当做是谢谢人家林姑爷,也该对林家客气一些。

    凤姐紧赶慢赶的,终于使人在仪门外拦下了这两个婆子。

    又好说歹说,连哄带吓的,叫两人好歹对林家人客气点。

    还搬出贾母,只说若是因两人言语间惹恼了林家,使得林姑娘不得上门,老太太定是要发怒的。

    这一番运作,才使得这两个婆子心里头先慌了。

    为了不落个里外不是人,不得不在两面做戏。

    既不可在林沁跟前说贾母的强硬,也不可在贾母跟前说林沁的讥讽。

    好容易熬到这两个婆子回来禀报,算是过了这一茬,凤姐终是能安心睡下了。

    谁知第二日天刚亮,平儿便在外头着急的把叫唤了起来。

    “奶奶,快醒醒!老太太叫套马车去林府呢!”

    凤姐一惊,立马翻身下床。

    一面穿衣梳头,一面吩咐道:“快使人去老太太那儿拦着些!好歹等我过去再说!”

    转身又问道:“老太太今儿怎么起这么早?又想了这么一出?”

    平儿答道:“听老太太院子里的人说,老太太昨儿晚上便没睡好。今儿刚见天光有些泛白,就念叨着要去接林姑娘了!”

    凤姐头疼道:“你也不是没听见,昨儿那两个婆子是怎么说的!那林家姑姑话里话外说着咱们家没规矩,不给姑奶奶守孝呢!”

    “这话听得,我脸都没地方搁!”

    凤姐梳妆完毕,也不及用两口早饭,便和平儿一路往贾母的院子走去。

    一路还同平儿说道:“原先只说大老爷是最没规矩的。可是你瞧瞧,林家来人报丧后,大老爷可有支人来要过酒钱?二老爷还在外头吃过酒呢!”

    平儿轻声附和:“往日总说老太太最疼敏姑奶奶,如今再看,也不过如此。”

    “是啊。连敏姑奶奶都‘不过如此’了,咱们爷要是自己再不争口气,可真就要没个立足之地了!”

    话毕,已是来到了贾母院门前。

    前方已影影绰绰有了些人影,凤姐便收了声,堆出一脸笑来,大步走上前去。

    “老祖宗好兴致,一大早的便要出门耍!倒把孙儿媳妇一个人丢在家里,不管不顾的!我这心里头呀,当真是委屈的不行!”

    贾母笑骂道:“你个猴儿!我去接你林妹妹来,你委屈什么!”

    凤姐忙将一张俏脸凑了上去,假意拭了拭眼角。

    “老祖宗你瞧,眼泪珠子还在这儿滚着呢!老祖宗出门不带我,我可不得好好诉一诉委屈?再一个,老祖宗的外孙女儿,那肯定是天仙似的人物!老祖宗您亲自去接,却不让咱们也跟着看看,咱们这儿可是要怨气冲天了!”

    说着话儿,荣府大小主子也到齐了。

    贾母扫了眼众人,说道:“你们也别酸。原是因着黛玉小小年纪便失了母亲,又不在我跟前长大,我这才要多疼她些!”

    又说:“如今黛玉在林家,我着实不放心。那林家丫头……呵!”贾母冷笑一声,“当真是不知死活。我不欲她拖累我的黛玉,昨儿得了消息便使人去接。她竟还敢扣着黛玉不放!今儿我便要亲自上门,定要把黛玉接来!”

    王夫人作为难状:“老太太,黛玉丫头怎么说也姓林,这……咱们这般上门去接,外人眼里怕是要说咱们仗势欺人啊!”

    凤姐眼珠子一转,给邢夫人使了个眼色,上前附和道:“姑妈说的也有些道理。咱们这样的人家,名声是定要紧的。旁人家不懂事,老太太不如先修书一封,好好儿的斥责一番,也是给他们一个赔礼道歉的机会。若再不知好歹,咱们那时再上门也不迟啊!若是旁人再议论起来,也只会说他们的不知好歹。”

    “管那么多作甚!老太太亲自上门,他们难道还敢不把黛姐儿交出来?要我说,咱们只管上门便是!”邢夫人撇嘴。

    “净胡说!”贾母下意识的斥责了邢夫人一句。

    转念一想,又觉得凤姐说的也有些道理,忙唤鸳鸯去取纸笔来。

    凤姐又劝道:“这书信的言辞最是要紧。既要能震慑住他们,又不能让人觉得咱们荣府欺负人。要我说呀,还是请二老爷来执笔的好。”

    还不忘夸了句:“咱们府里上上下下,就数二老爷文采最好!”

    贾母乐得笑眯了眼。

    “我常说在我跟前这几个,就数凤丫头最懂我的心思。老二家的,等老二回府,你便叫他来我这儿一趟。”

    “是。”王夫人低眉应下。

    心里却再想,如何才能使贾政推说事务繁忙。晚几日动笔也是好的。

    凤姐心里头也在转悠着。

    躲过了这一次,终有一天老太太还是要去信的。

    总得想个法子,好歹和林府的人通个气,别回头怨上了整个贾家。

    服侍完贾母,凤姐刚回到自个儿的院子,便命平儿招来兴儿,想法子去给林府报个信儿。

    快到未时,兴儿才回来。

    带回来一个大消息。

    “什么!”凤姐惊的站了起来,满屋子转圈。

    “这林家姑姑倒真是好本事!”说话间,下定了决心,“兴儿你同我来。一会儿我在老太太跟前,我怎么说,你便怎么应,明白吗?”,

    兴儿机灵的答道:“奶奶说派我去做什么,我便是去做什么的。”

    “老祖宗!”

    凤姐如往常一般,未见其人先闻其语,远远的便先喊了一声。

    贾母同鸳鸯笑道:“这凤丫头!老远就喊开了,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来看我。”

    鸳鸯到底不好得罪掌事的王熙凤,只得赔笑道:“琏二奶奶侍奉老祖宗的诚心,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贾母点了点头:“却实比旁人多了一份心意,我……哎哟凤丫头,怎么赶得这般急?气喘吁吁的,这是出什么事儿了?”

    说话间凤姐已经迈进了房门。

    “老祖宗,今早我思来想去,到底派了兴儿去林府附近转转,看能不能打听些林妹妹的消息。谁知,竟打听到一个天大的消息!”

    兴儿忙跪下道:“老祖宗,兴儿得了二奶奶的吩咐去林府附近转转。谁知晌午忽的来了一队人马,竟是宫里头派来的,在林家门前加官又进爵的!热闹的不行!”

    贾母一愣,起身追问道:“你仔细说说,加了谁的官,进了谁的爵?”

    兴儿挠头想了半天,一脸苦相。

    “兴儿读书少,也不懂那些。只记得……有一个安国公,和宁国公听着挺像的。”

    “还有就是林家出了个女将军!满街的人都在议论这个!”

    “女将军?”贾母颓然的坐回椅子上,“老圣人竟是允了?怎么会?”

    屋内一下子静了下来,只剩贾母一个人在那里轻声念叨些什么。

    即便是最近的鸳鸯也没能听清楚。

    许久,贾母看向凤姐:“昨儿那两个婆子回的话我没仔细听,那林家丫头……女将军都说了些什么话?”

    凤姐可不愿将那些话说出口――听着倒像是自己骂自己似的。

    因回道:“说来惭愧,孙儿媳妇也没记下。还是招她们来,好生问个清楚的好!”

    待问清楚缘由,贾母黑着脸,命全府上下换上了素服。

    硬生生的守了九个月的孝,这才选了个好日子,命人去递了拜帖。

    腊月初十,贾母带着一行人,终于是进了林府的大门。
………………………………

第11章 说爵位事

    11爵位

    贾母并不是个不识时务的人。

    原先在写拜帖时,贾赦还说应当写往定国侯府林渊处。

    毕竟林沁已出嫁,算不得林家人。

    而贾府应当是去林家拜访亲家才对。

    理是这么个理儿,却叫贾母给驳了。

    圣上特旨说了平国公府有安国公的一份儿,谁还敢挑理说平国公府不算林家?

    再一个,如今林渊在爵位上到底落了一成……

    贾母带着贾府众人在平国公府大门内下了马车。

    由平国公府的下人们引着,内客去正院花厅,林沁早已等在那儿了。

    外客则去西院书房,由贺景风和林渊陪着。

    贾母原想抱着宝玉一块儿去花厅,却不及林府下人的手脚快。

    款冬早得了林沁的吩咐,一把抄起贾宝玉便带头往西院走去。

    一路还跟贾琏唠嗑:“这位便是贵府二房的那位,衔玉的小公子吧!我们家老爷听琏二爷说起过一次后,便一直记着。昨儿得了拜帖便念叨上了,说定是要见一见!”

    因贾琏曾在扬州林府住过一段时日,众人听了倒也不觉得奇怪。

    贾母原已经抬起了手,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款冬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