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姑姑-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时,贺景风只是在招待着梅兰芷和劳墨。

    梅兰芷不必说,大吴的武探花,又曾经一起出兵西茜国,自然有些交情。

    劳墨虽是西茜国人,劳家却是亲大吴的一派。又曾经被劳家派来大吴求学,后在西茜国动荡时一力扶持了慕容氏,也算是能聊得上话的。

    可拓跋弘烈一来,这事儿马上就不一样了。

    这大舅子对上妹夫吧,也就比岳父对上女婿略微好了那么一点点。

    因而,外院的刀光剑影,当真是刀面映出的光和长剑舞出的影在空中交错。

    拓跋弘烈招式大开大合,带着股凶悍,却是以一敌二。

    梅兰芷本就是武探花出身,不比拓跋弘烈差多少。劳墨也不是吃素的,如今拓跋弘烈管不得他了,自然不会束手束脚。

    一时间倒是拓跋弘烈落了下风。

    可拓跋弘烈是个莽的,哪里会退让呢!

    倒是连累了贺景风,时不时地还得帮着他挡几下,以免家中见血。

    等慕容红苓和司徒晴联袂而来时,只见前院已是一片狼藉。

    司徒晴知道拓跋弘烈的性子,当即冲着贺景风赔了罪,扯起拓跋弘烈的耳朵便走。

    慕容红苓赶紧喊了两声,定下了去宜宁亲王府拜访的时间,这才带着众人告辞了。

    腊月十五,西茜国国王出现在大吴的朝会上。

    “臣闻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心深以为然。大吴以仁义治国,以典章制民,五方百姓,无不拜服。”

    “臣西茜国国王慕容氏,愿倾我西茜国之民力,为大吴之臣。千秋万世,永无二心。”

    “大吴崇和七年,岁次甲申十二月乙卯望,十五日己巳。上表大吴皇帝陛下。”

    崇和帝大喜,定于次年正月初一,行加封礼。
………………………………

第68章 新年加恩

    68、封王

    崇和八年正月初一。

    茜香国国王再次上表称臣,崇和帝允之。

    设茜香省,置总督府。

    百年内,皆由慕容氏任茜香总督。

    同时,认原茜香国国王慕容红苓为义妹,加封其为宜和亲王,出任茜香总督,百年内世袭罔替。

    原茜香国王后梅兰芷为宜和亲王正妃,原茜香国贵妃劳墨为宜和亲王侧妃,原茜香国大王子慕容畴为宜和亲王世子,原茜香国大公主慕容子淑为安茜郡主。

    原先林沁同慕容红苓定下的,五年称臣、十年归顺,如今倒是一步到位了。

    实在是这五年里头,茜香国百姓见到了跟着大吴的好处。

    慕容红苓一提要称臣,不止没人反对,还有不少人说该直接归顺的好。

    倒叫她莫名的生出些失落来。

    不过慕容家同劳家一样,比起自家得失,到底更盼着西茜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再说,去了个国王的虚衔,换来个宜和亲王兼茜香总督,仍是管着茜香,也不算亏。

    至于百年之后?

    儿孙自有儿孙福。

    慕容子淑的封号倒是林沁的主意。

    “茜”字来自西茜国国号,“安”字是因为林沁认了慕容子淑为干女儿,硬要司徒昭加上去的。

    因为“茜安”听起来和“欠安”一模一样,实在不好听。这才定下了“安茜”这个封号。

    第二日正月初二,圣上下旨。

    长兄司徒旸与北狄对战时,守卫北城有功,且伤亡极少,实该嘉奖。秉承老圣人谕旨,封司徒旸为忠顺亲王,立其嫡长子司徒玘为忠顺亲王世子。

    忠顺亲王册封一事,前两月便有圣旨颁下,众人也都早已知晓。

    若非正月初一要留给外使上贡,要留着加封宜和亲王,忠顺亲王这事儿也不会挪到正月初二来办。

    当日册封的旨意初次下达时,众人看着圣旨便想起了一事儿。

    当年的大皇子妃早逝,只留下个嫡长子。

    倒是忠顺亲王,这几年竟一直未曾续娶!

    忠顺亲王早年便是个痴情的,成婚多年不曾纳妾。

    即便大皇子妃难产而亡,也不见后院添新人。

    这么些年,竟都是孑然一人!

    一时间,倒有不少人打起了司徒旸的主意!

    虽说只是个继妃,但好歹也是亲王的继妃!

    谁敢嫌弃?谁会嫌弃?

    虽说已经有个嫡长子司徒玘了,十岁的年纪也养不熟了。

    但司徒玘到底是生而丧母的,自小便不知道有娘疼是个什么样儿。

    只要嫁进了中顺亲王府,略微向他示好,何愁拿捏不住他?

    再说了,七□□十岁正是刚走稳了路,正想着要满府疯跑的时候。

    若是下人疏忽出个什么意外……夭折也是常事。

    这些人打定了主意,便常往皇后宫中、老圣人宫中钻。

    只是眼见着几个月过去了,众人都渐渐失了初时的干劲,却也没听说有哪个是得了准信的。

    原还想着,等正式册封那日便能知晓答案。

    谁知竟是半句儿都不提!

    好端端的,怎么能让一个亲王独自带着世子过日子呢?

    司徒旸心中却是清楚,他不是独自带着司徒玘过日子。

    还有李进宝呢!

    早在司徒礼入北城前,便看出些苗头来。

    司徒礼本想借北狄人之手,杀李进宝以除后患的,却叫林沁拦了下来。

    一个李进宝好杀,往后张进宝、王进宝、陈进宝呢?

    世上总有相似之人,若是司徒旸有心,十头牛也牵不回来。

    司徒礼无法,只得叹一声不孝子,便将此事丢到一边。

    没等宜和亲王搬入新赐下的亲王府,宫中忽的又传下了一道旨意。

    封安国公林沁为安王,于平国公府附近,选址建安王府。

    早在林沁回京前,出征北狄的兵将就已各自封赏毕。

    林渊也因着此次的功绩,升了定国公,连带着府邸都往外圈了一块地儿,扩建不少。

    只是林沁和贺景风等人一直在北狄,不曾回京,司徒昭也不好隔着老远的下旨封赏。

    如今战事已毕,若是两人不回京谢恩,那便是藐视圣上。

    若是两人回京谢恩……这不是折腾人嘛!安国公还在安胎呢!

    因而,林沁和贺景风的封赏,便一直拖了下来。

    一直拖到了贺景风回京。

    贺景风倒是不介意此番的功勋如何。

    毕竟他和林沁,两个公爵两个一等将军,要功勋来也没地儿升了、

    此次却是得了圣上的授意,说是准备给林沁封王呢!

    两人功勋虽多,但要想封王,却不是单靠功勋就可以的。

    单司徒昭最初改爵位制度时那句“非有奇功者不可封,非赏无可赏这不可封”便是一头拦路虎!

    “赏无可赏”也就算了,说来也挺晦气的,历来没有哪个有好下场的。

    倒是“有奇功”还算是有一条出路——此次与北狄交战,林沁本就记得是首功,连隗小二的脑袋都是给林沁砍下来的。

    贺景风索性将他自个儿这回的军功全部送给了林沁。

    加加减减,确实能说的上是奇功了!

    司徒昭倒也不含糊,将此事瞒得滴水不漏的。

    等开了年封了宜和亲王又封了忠顺亲王,再将此事说了出来。

    要说王爵不轻易封吧,人家安王确实屡有军功。这回又是拿两个人的军功换来的。

    要说安王是女子吧……呵呵,安王封国公时怎么不说?宜宁亲王封亲王时怎么不说?远的不提,就前几日圣上册封宜和亲王之事,不也没人说嘛!

    就这般,在诡异的安静中,林沁成了民爵中的头一人。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封的是单字封号。

    按说,升爵位封号是不便的。

    可是林沁的封号是带了“国”字的,若是封作“安国王”,难免有些歧义。

    单字封号,便是说将来等林沁之子降级袭爵,仍是袭“安国公”一爵。

    如今唯二的王爵北静王,将来的子嗣袭的便是“北静公”一爵。

    相比较而言,自然是带“国”字的更为尊贵些。

    慕容红苓过完了正月十五便要离京了。

    临行前再次带着慕容子淑来平国公府拜访。

    梅兰芷和劳墨都有事要忙,慕容畴又年纪小,慕容红苓索性就省去了带他们来的麻烦。

    而林沁一面嫌弃安王府才刚上了漆,一面又说安王府住不惯,仍是住在了平国公府,将安王府空置在那儿。

    慕容红苓也算是故交了,来时林沁并不曾出门相迎。

    更不必提还有慕容子淑认了林沁作干娘这一层关系在里头。

    再者,慕容红苓也清楚林沁如今身子重。

    见是麦冬来迎,半点儿不满都没有。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今儿来得巧,正撞见林沁挺着肚子在院子里头慢吞吞的散步呢!

    “这……”慕容红苓看着林沁的肚子,已是语塞。

    她甩了甩头,让自己醒了醒神,问道:“我也是糊涂,上次来竟忘了问你这胎几个月了。只是我想着……似乎我怀子淑怀畴儿时,便是临近生产也没你这肚子大啊!”

    林沁闻言,抚着肚子笑了:“不怪你没问,我也忘了同你说了。”

    “这一胎是双生胎,八个月了。”

    慕容红苓先是一喜:“当真?这可是大喜事儿啊!我还没见过双生子呢,等这两个孩子满月、百日、抓周,我一定一趟不落的来瞧!”

    “我可是盼着闺女的!”林沁笑着回了一句,“你若来,记得备上厚礼便是,否则不让你见!”

    初时的欢喜劲儿过后,慕容红苓又难免担心了起来:“我听人说过,双手胎极易早产,也伤元气……你可找太医看了?若要什么补药,尽管让人去我那儿取!”

    林沁伸手拉过慕容子淑,抱在怀里:“我要什么补药呀!你若能将子淑留给我,让我每日多看她几眼,生两个和她一般可人的闺女出来,那可是堪比吃了仙丹啊!”

    慕容子淑在林沁怀里吃吃的笑道:“干娘又想拐我了!”

    正这时,天冬带了黛玉过来了。

    林沁方才得知宜和亲王上门拜访的消息,便让天冬去唤黛玉过来。

    上回便说了要带慕容红苓见一见黛玉,如今人都要回茜香国了,临别来访,自然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了。

    慕容红苓毕竟是做过女王的,当年也一力扶持过拓跋宏烈。

    黛玉本就缺了一股子霸气,可将来林沁兄弟妹三人老去而黛玉的弟妹还未长成时,林家便要靠她支撑了!

    跟着慕容红苓学一些,将来可是受益无穷的。

    林沁见了黛玉便招手叫她过来,拉着黛玉便炫耀道:“瞧瞧,这就是我侄女儿黛玉!”

    “我府里头的事儿,早年都是她帮着管的。后来她跟着大哥搬回齐恒侯府,我府里头全靠她定下的章程,才不至于出什么乱子。”

    “更稀奇的是,我这侄女儿可是连得了县试的案首、府试的案首、院试的案首,中了小三元呢!”

    慕容子淑夹在林沁和黛玉的中间,抬头看了半天方说:“黛玉姐姐真漂亮!”

    黛玉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你若是也想这般漂亮,往后可别淘气了!那日你若摔下来磕到地上,别说漂亮了,眼睛鼻子嘴巴都找不着!”慕容红苓指着慕容子淑说道。

    又对林沁说:“你是不知道,前几日她淘气,竟爬树上去了!可把我和王妃吓坏了!还是劳墨最靠得住,记得要先将她抱下来。不然若是摔着了,可有的头疼了!”

    林沁摇了摇头:“我小时候也是这般淘气。”

    “我还总说黛玉不够淘气呢!她小时候身子弱,这几年叫我盯着练拳强身,方才好些。”

    慕容红苓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不如这样,左右等你孩子满月后我也是要进京送礼的。我便将子淑留给你,叫她跟着黛玉多学一些!我进京时,再将她接回去便是。”

    林沁叹道:“我如今都有孕八个月了,等孩子满月,顶天了也就三个月……”

    “那就百日!”慕容红苓一咬牙“满月时我来看她一回,等百日再接她走。”

    林沁笑着拍板道:“成交!”

    又唉哟唉哟的说:“我身子重,管不动她,黛玉你替我照看她几日。有什么事,一会儿你问宜和亲王便是。”

    黛玉自然没有二话。

    慕容红苓也是乐得如此,忙上前拉过黛玉:“什么一会儿啊,现在我便同你说!”
………………………………

第69章 元春大喜

    69、三喜

    早在林沁回京之时,京中便有不少人家,明里暗里的打听着想要上门拜访。

    特别是腊月里头,安国公怀有双胎的事儿一出,这递来的拜帖险些把门房给压死了。

    幸好林沁威名在外,也就见一些乐意见的。

    如司徒晞、如王熙凤、如忠靖侯夫人、如忠孝亲王妃。

    还有一人,却是贾元春。

    她自中举后,便捐了个从七品的小吏。

    正好林如海升了吏部中书,便将她安排去了最轻省的礼部。

    虽说礼部难出功绩,却更适合元春。

    毕竟元春早年学的太杂,今年又一门心儿的准备科举,对于为官之道却是半点儿都没学。

    虽说事有相通之处……但官场难测,还是不要轻易拿前途来尝试了。

    等到了正月里头,林沁由安国公升了安王,这拜访之人更是要踏破了平国公府的门槛!

    原先林沁还能挑着帖子,或是见或是不见,随性而为……如今却是不行了。

    人家打着恭喜安王升爵位的名头,带了礼上门,难道还能撵出去?

    当然,林沁也有应对的法子。

    左右她装身子不适往榻上一靠……谁还能真将她拖去花厅不成?

    虽然有好些个夫人、太太心中当真有这么个想头,但就这么做了的,也只有钟沅澜一个。

    林沁到不介意为着钟沅澜跑一趟花厅。

    她只是好奇的问道:“你不是有璨儿了,还急什么呢?”

    但转念一想到那些个大臣,林沁瞬间悟了:“是又有哪个不开眼的,上折子说什么多子多福了?哪个?我帮你揍他!”

    钟沅澜失笑:“我早已非吴下阿蒙了!我都入宫五年了,璨儿都快三周岁了,我若再弹压不住那些个朝臣,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那你……”林沁问。

    钟沅澜看了看林沁的肚子,道:“我就是来看看咱们安王的双胎的!当真是大的吓人……”

    “若是能借着你的喜气,也怀个双胎……想想倒也有趣儿!”

    林沁无奈道:“沉死了!你来试试,便不觉得有趣儿了!”

    “再说,你们皇家不是忌讳双生子吗?若是一对儿女孩也就罢了,若都是男孩……”

    “有璀儿呢!”钟沅澜倒不担忧,“双生子也就是怕两人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若是其中一个当了皇帝,世上却又有和皇帝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怕乱了纲常呢!”

    “若真生一对双生子,倒是定个规矩不叫他俩继位,自然就无碍了。大不了多往你这里跑几趟,还愁生不出孩子?”

    林沁叹了口气:“怕是不能了。”

    “这双生胎怀的本就辛苦,前儿在北城又伤了身子,再加上回京路上到底还是收了些颠簸……太医说这胎能平安生下来便已是走了运了,往后是不必再想了……”

    二月里头,不断有报喜之人往平国公府来。

    毕竟林沁威名在外。

    凡是来过平国公府花厅,同安王林沁说过话的,回去后都勤着请太医把脉。

    虽说太医不是能见天儿往家里头请的,但平日里从外头请个大夫看一看还是可以的。

    先是司徒晴有孕月余,没几日从茜香省传来消息,慕容红苓有孕月余。

    林沁这才一拍脑门想了起来。

    那日因慕容红苓进京太过高兴,一时不查,竟然是在花厅见的她们!

    月中,又有司徒晞、王熙凤、贾元春、忠靖侯夫人、忠孝亲王妃传来消息,都有孕一个月了。

    而贾元春那儿则格外高兴些。

    作为头一个入仕的女文官,她在礼部过的还不错。

    因没有先例,礼部一群老爷们商量了许久,这才定下了让贾元春独占一间屋子办公。

    相对的,他们也派人去郝家说了,希望郝贾氏进出能带上帷帽。

    毕竟男女有别。

    礼部本就是个清水衙门,也没什么好争的。

    贾元春又是靠着自身的学识中举的,礼部上下一群坚信“女子不如男”的,倒因此高看了元春一眼。

    再一个,她一个已经出嫁了的妇人,那些处处规矩礼仪的老学究躲她还来不及呢!

    找她麻烦?

    不怕被人说嘴啊!

    元春每日里带着帷帽进礼部,转身便进了自己独占的那一间。

    平日里也就翻看些古籍,将上头的古礼一一抄录下来,再没有别的事儿来麻烦她。

    一年到头,倒也叫她整理出不少东西来。

    偏巧因着茜香国归顺一事,圣上抽调礼部官员,去往茜香省教化臣民。

    礼部便一下子空出许多缺来。

    贾元春入礼部已近两年,原本再过一年也该挪一挪了。

    她素来与人无争,极是个省心的,又勉强也算是做出了些功绩。

    礼部众官员便层层将她的名字报了上去。

    正好元春的上官升了正六品的管事,元春便占了这个缺儿。

    官升一级,成了正七品的书吏。

    虽说相较其他人而言升的不多,但元春很是满意。

    她前一日刚查出孕信儿来,若升了主簿,公务烦劳反倒不好。

    还不如书吏,本也就是抄书的事儿,大不了门一关在里头躲懒便是了。

    再说了,生产前后还有好些要告假的日子呢!

    元春身子骨儿保养的不错,这胎虽只有一个月,却没什么不稳的。

    这日去部里取了新的官服,换了正七品书吏的印信,便来平国公府拜访。

    她是崇和五年腊月出嫁的,如今都崇和八年了,原本一直没有喜信。

    虽说郝顾氏与郝楠仁不曾怪过她,但元春自己也怕背上个三年无出的名头。

    如今沾了安王的喜气,自然是要来感谢一番的。

    更不必提她在礼部的轻省日子,要说礼部那些人不是看在安王的份上才对她如此优待,任谁都不会相信。

    黛玉正在平国公府。

    自林沁封了王,她便成日成日的陪在了这儿。

    一则是林沁这胎着实辛苦些,黛玉心疼姑姑,便常来照顾着。

    二来,也是因着来客太多的缘故。

    林沁犯懒,府里又再没有个能出面待客的女主子——慕容子淑是客,史湘云这个干女儿虽也能算是平国公府的半个主子,奈何她和林沁一个性子,不耐烦这些事儿。

    黛玉无奈,也只得硬着头皮顶上了。

    当然,她也没忘了拉着湘云给她打下手就是了。

    元春扶着抱琴的手缓步而入。

    如今抱琴嫁给了元春陪嫁铺子里头的一个管事,但元春重用抱琴,仍是将她留在身边。

    嫁了人的管家娘子,总比那些妖妖娆娆的小丫头来的好。

    黛玉正同林沁说着去岁庄子、铺子里头的收成呢!

    许是当真有神仙托生历练的事儿,比起常人,黛玉格外聪慧些。

    不说原本就是极好的诗书,这些年连中小三元,旁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尚且及不得,黛玉却仍有功夫管着齐恒侯府上下,外加上帮着打理平国公府的诸多事宜。

    “瞧瞧咱们的林妹妹,又能科举又能管家,往后也不知叫哪个得了去!”元春一进门,便笑道。

    黛玉今年十三了,正所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差不离也该许人家了。

    林沁瞪了她一眼:“我还想着多留她几年呢!”

    “再说了,咱们黛玉又能科举又能管家的,还要臭男人做什么?”

    元春取笑她:“林家姑姑可别说了。”

    “咱们大吴最有名的,抢了男子活儿的,可不就在这屋里?”

    “叫我说呀,这事儿还就是一个‘缘’字!缘分到了,良人来了,你还舍得拘着她?”

    林沁摇头道:“真是说不过你。”

    “也罢,原本想着有一件生意,极是轻省的,要拉你一块儿呢。如今倒是不必了。”

    抱琴忙说:“安王您老人家行行好,咱们奶奶正愁吃穿呢!”

    元春气笑了,指着她问:“这是短了你吃的,还是短了你穿了?”

    “莫不是要给我侄儿挣一份聘礼?”黛玉笑道,“抱琴这般忠心,元春表姐可要好好儿赏她呢!”

    抱琴不过说笑一句,元春自然不会当真生气。

    况且她确实需要一份进项……原先来带的嫁妆,除了存下来要留给儿女的不能动,各处的进项都拿来填补家用了。

    如今郝楠仁尚未入仕,又要一心备考,家中的嚼用全落在元春身上。

    元春倒不介意,毕竟进士入仕的好处摆在那儿呢,她自然是支持郝楠仁的。

    只是如今肚子里有了,不等郝楠仁会试、殿试毕家中就要添人口了,能多一份进项,哪还有不乐意的?

    林沁见元春没有什么不愉,便将正事儿说了:“说起来倒是一桩没本的买卖。”

    “宜和亲王那儿盛产的茜香罗,原先一年也得不了几匹,都是贡品。如今茜香省的人不必担忧冬日的粮食,这茜香罗就产的多了些。”

    “圣上便叫她们不必全部上贡,自寻地儿卖了便是……这茜香罗在茜香本就卖不上价钱,倒是在京中颇有名气。慕容红苓便同我商量了,她每个月派人送茜香罗过来,在咱们的绸缎铺子里售卖,红利平分。”

    “左右你的嫁妆里头也有个绸缎铺子,跟着卖一些,总也是个进项。”

    元春是知道茜香罗的,荣国府也只有一条,还是北静王所赠。

    这东西原本金贵,又不易得,大家也只能拿来作汗巾子。

    若是放在铺子中售卖,想来会有不少人家愿意买回去裁几身衣服。

    再不然,像宜和亲王那般,拿来作车帘子作门帘也极是好看。

    元春略一思索便应下了,又笑道:“去岁你们家四喜临门,倒叫我沾上喜气,来了个三喜临门了。”

    黛玉立刻便明白了,笑她:“可不是?这升官发财生孩子的好事儿竟全赶到一块儿了!”
………………………………

第70章 龙凤呈祥

    70、闺女

    三月初一卯时,宫里头呼啦啦的出来了五辆马车,吆喝过市,径直奔着城北去了。

    及至安王府前,才堪堪停下,又是呼啦啦下来一群人。

    早已守在门前的管家忙不迭的招呼人入府。

    林沁这回有孕格外艰难些,每日窝在府中养胎,足不出户,不问世事。

    原本就是个要睡到巳时才醒的,如今能一觉睡到午正。

    这日倒是奇了,寅初便醒了。

    林沁瞪着头顶着帐子眨巴眨巴眼睛,竟是再无半点儿睡意了。

    翻来覆去了有三刻钟……坏了,肚子开始疼了!

    “款冬!款冬!”林沁连声唤人。

    因林沁月份渐大了,又是双胎,四冬便自请守在卧房外头值夜。

    又因款冬更警醒些,因而夜里都是她守在外头,一直到林沁起身才离去。

    款冬冲进来看了一眼,一面命小丫鬟去将天冬等人一块儿唤来伺候,一面打发人去往各处报信。

    自个儿上前小心翼翼的扶着林沁坐起身来,守在一旁。

    在林沁自个儿看来,此番有孕也不过就是略辛苦了些罢了。

    毕竟也有了两个儿子了,一回生二回熟,这都第三回了,怕什么?

    但在旁人眼里可不是这般!

    安王如今正正好好三十整,本就已是年岁大了些,偏怀的又是双胎!

    再加上在边疆动了胎气一直没有实实在在的养好了……这一胎,险呐!

    司徒昭得了安王府的信,当即便塞了两车太医、三车产嬷嬷,命人速速送去。

    即便是这样,心里头犹有不足。

    在书房里头磨了两圈地皮,到底是放心不下。

    看望过钟沅澜后,便命人牵了御马来,领着三五侍从亲自赶去了。

    安王府上热闹得紧!

    为着不叫林沁挪动地方,贺景风索性叫把产房按在了正房。

    自个儿挪了出来,好好儿的一个当家人,卷着铺盖去厢房委屈了几日。

    司徒昭到时,贺景风正在等院子里头,背着双手低着头,来来回回的,愣是走出了一股狠劲儿!

    只在停下来望向正房时,才能从他的眼中瞧出担心来。

    “怎么说?”司徒昭一进来,劈头盖脸的就问了这么一句。

    “太医只说都好,叫等着。产嬷嬷那儿也没什么话。”亏得这会儿贺景风同他算是“心有灵犀”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问话,竟也答全乎了。

    “没话也好,没话也好……”司徒昭喃喃了两句。

    不多时,就跟着贺景风一道儿,在院子里打起转来。

    安王府里头本就规矩极严,加上这会儿圣上亲自压阵,一时间满院子的人只剩下端水、递东西、换洗帕子的声响。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里头才渐渐透出些呼痛声来。

    贺景风一下子便凑到了门边,甩开了司徒昭三大步。

    扒拉的门缝可劲儿拿耳朵去够,半点儿没顾忌身份。

    吱呀一声,一个产婆打开了房门。

    贺景风身手敏捷,当即便退开了小半步。

    倒是那产婆,被趴在门上的人唬了一跳。

    “唉哟国公爷,您就放一万个心吧!安王这胎胎位正,她自个儿力气也足,这会儿里头叫糖水呢!”

    这产婆也是见过世面的,如平国公这般的,也不少见。

    她略说了两句,便又端着小丫头送上的红糖水,回屋子里去了。

    也不知是林沁自个儿底子好,还是这三车产婆果真得用。

    两个时辰后,林沁便顺顺当当的产下了一儿一女。

    按说两个时辰也不算太短,不过对于双胎来说,可就是极为顺利的了。

    林沁生产前吃了不少,方才又喝了一碗糖水,这会儿正精神的不行。

    贺景风闯入产房时,只见林沁一手抱了一个,笑弯了眉眼。

    “来给你抱一抱咱大闺女!”

    “真漂亮!”贺景风受宠若惊的接过孩子,抱在怀里细细看着。

    林沁腾出一只手来,豪气万丈的说:“本王决定了!小儿子叫瑞煊!咱大闺女就叫瑞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