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姑姑-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哥同宜宁亲王府倒真是结了良缘,只是如今更像是欢喜冤家罢了。”慕容红苓听她提起哥哥,便笑了起来。
只是不多时便又是一脸苦相了:“只是如今我母国危在旦夕,可怜我哥哥还不知道呢!”
林沁摸了摸下巴,“你这几日在京中带着,可看出来了,有什么是与你西茜国不同的?”
慕容红苓道:“正是想问呢,您是如何成为将军的?”
“如何?这话说来你可别气,老圣人还在位时,我便在西北同你们西茜国打仗了。大胜小胜,这功劳堆积起来,正好能换个一品大将军做做。”
慕容红苓问:“那旁的女子也能如此?”
林沁便一面偷笑,一面将女科举等事讲与她听。
又意有所指的说:“我掐指一算,你同宜宁亲王渊源不小!不然你先回府盯着你嫂嫂看上一两个时辰。”
“左右看不坏的,若你看着看着能看出些感悟来,倒也是好事儿一桩啊!”
“盯着嫂嫂看?”慕容红苓问了一句,见林沁似是不想答,便中规中矩的道了谢,带着浣剑,回去宜宁亲王府了。
安国公看起来挺靠谱的,说的话听起来好像又不是个靠谱的……
到底要不要试试呢?
………………………………
第42章 故国动荡
42回归
与林沁在街边分别,慕容红苓便浑浑噩噩的回了宜宁亲王府。
司徒晴并不是得势便不饶人的性子。
在大婚前便已同慕容红苓说了,可以搬来宜宁亲王府同住。
毕竟她与拓跋弘烈原是一母同胞的亲生兄妹,即便拓跋弘烈改了姓,这兄妹之情是改不了的。
刚进了府门,浣剑就将慕容红苓拉着往主院走去。
方才那个安国公的话儿她都听见了。
这话到底靠不靠谱,她浣剑一个小丫头可说不准。
但眼瞧着自家小姐是上了心了!一路上净想着这事儿了!
浣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拉着慕容红苓直接去寻司徒晴试一试。
左右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倒也十分便宜。
昨儿刚成婚,今儿早起,拓跋弘烈同司徒晴还都有些不知所措。
原本不论是嫁公主还是招驸马,都应该是成婚第二日一大早就要进宫谢恩的。
不过司徒昭准了礼部的建议,命他二人三朝入宫,再行谢恩。
如今拓跋弘烈既然都是“自家人”了,自不能像当初放入京那样,将他绑着上殿。
只是这拓跋弘烈本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众臣到底怕他在殿上反目,若是暴起伤人这事儿可就大了。
司徒昭便吩咐了司徒晴,趁着这三日,赶紧收了拓跋弘烈的心!
司徒晴自小比不得司徒晞得父皇喜欢,生母金太嫔的恩宠也比不得甄太妃。
虽因此养成了个略显刚强的性子,但说起如何调/教男人,可就两眼一抹黑半点儿不懂了。
司徒晴有心要帮皇兄,便拉着拓跋弘烈来后花园小亭中饮茶。
原想着应当要说些什么的,可是这话儿都到了嘴边了,绕了两绕便又不见了!
只得同拓跋弘烈干坐着,一杯又一杯的喝着茶。
慕容红苓到时,就看到这么一副场景。
亭中摆了一张小几,司徒晴与拓跋弘烈二人分坐在两边,一人看着亭子左侧荷塘里的红莲,一人看着亭子右侧新栽种的几棵木槿,而两人手上却各拿着一只甜白瓷鸳鸯杯。
那杯子极小,寻常人一口便能将茶喝尽。
这两人倒好,一杯能喝上十来回!喝完又倒上,再喝个十来回。
慕容红苓看的好笑,心中的着急便去了两三分,走上前去打趣道:“火焰化红莲,这红莲当真有了些火焰的样子,好看!古人以‘颜如舜华’来称赞美人,这木槿花开的,粉□□白的一片,也好看!”
“至于这茶,哥哥嫂嫂将这茶喝了一杯又一杯,仔细品味了又品味,想来定是顶好的……哟这是鸳鸯杯啊!鸳鸯成双杯成双,人成鸳鸯亦成双。唉,看来我是没这口福尝一尝了!”
两人忙放下了茶杯。
拓跋弘烈气道:“你一个姑娘家这么促狭,还想不想嫁出去了!”
慕容红苓叹了口气,不理他。
一说到嫁出去,就想到了西茜国……唉……
拓跋弘烈见她神色有异,问道:“怎么了?哪儿不称心了?”
“可是这府里有谁给你气受了?”司徒晴想了想,又问,“今儿一早管家来报,说有你的书信,我便叫他给你送去。你可得了?可是那书信的事儿?”
慕容红苓心想,这事儿总归是瞒不了的,便说道:“二堂妹让人送信来,西茜国大乱。”
“什么!”
拓跋弘烈站起身来,差点掀翻了身前的小几。
西茜国对他来说,不止是故国,还是曾经掌控在他手上、他曾今预谋着要称帝的国家。
乍一听说西茜国大乱,拓跋弘烈也乱了方寸。
司徒晴伸手将他一把拽下:“好了,你如今都是我的人了,急什么?”
又问慕容红苓:“这事儿,是单就你一人知道,还是我大吴朝堂中人都知道?”
“安国公许是知道的。”
慕容红苓想了想,说道:“方才我便在街上遇见了安国公。她老人家倒是说了些……似乎颇有玄机的话。”
“玄机?快说来听听。”拓跋弘烈忙说。
他败在林沁手里,既然不愿承认是自己犯了蠢,那只能承认那个安国公智计过人了。
“她说……我与嫂嫂渊源不小,叫我回府盯着嫂嫂看上一两个时辰,看出些感悟来……”
慕容红苓犹豫着将林沁的话说了。
拓跋弘烈立刻转头盯着司徒晴看了起来。
司徒晴叫他看的脸红,伸手将他的头推向一边,追问道:“这话说的,总该有个前因后果吧?”
慕容红苓便将前后之事一字不漏的说了。
司徒晴想又了想,忽的一拍双手跳了起来。
“她不会是让你回去当女王爷吧!”
拓跋弘烈伸手拉她坐下,虎目一瞪,说道:“这是什么鬼主意!我在西茜国辛辛苦苦的当王爷的时候,那些个奸臣是怎么算计我的!竟想着叫红苓走我的老路!”
“红苓一个女孩儿,不得被他们生吞了!”
慕容红苓被司徒晴的动作下了一跳。
等听完司徒晴的话,倒真的开始认真考虑这事儿了。
至于拓跋弘烈的话……他的话不必听。
司徒晴甩开拓跋弘烈的手,说:“你不行,你又如何断定她不行?”
“安国公常说的,谁说女子不如男!”
“不过我仔细一想,安国公说的话,应当不会是这么简单的啊……”
“这还叫简单!”拓跋弘烈惊道,“难不成还要像爷一样,谋算着自立为王才叫不简单?”
“正是这个!”
司徒晴和慕容红苓同时一拍手,一起说道。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禁笑了起来。
这可当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原先在西茜国时,自家堂姐妹十一人,人人想着要帮衬着哥哥,光大慕容一族。
如今来了大吴,突然发现,大吴的女子竟也可以当官!
虽然如今也就一个巾帼将军一个兵部的小吏是女子,但这已经很惊人了。
只要女子能参加科举,一个女子当官,便能有数个女子因羡慕而效仿她去参加科考。
或早或晚,女子终将立足于朝堂之上。
慕容红苓自小和哥哥所学都是一样的,又处处比哥哥强一些。
原先有先人遗命压着,自己也没生出什么别的念头。
如今来了大吴见了这些,特别的自己的嫂嫂居然是女王爷……
难免的,也生出些野心来……
话既已说破,慕容红苓心中打定了主意,便行动起来了。
“哥哥,将你在西茜的势力都给我吧!”
司徒晴立刻替拓跋弘烈做出了决定:“行!你放心,我替他做了这个主!”
不顾拓跋弘烈一脸错愕,慕容红苓当即向兄嫂告辞。
拓跋弘烈只得喊住她:“我的人马,自我当了一字并肩王后,便只听手握西茜国王印之人的号令。你若能说服皇帝将王印给你,这几个人手便全交给你了。”
慕容红苓应下,转身带着浣剑回了西院。
她如今便住在西院,就她和浣剑焠刀三人,旁人他也是不信的。
宜宁亲王府外院倒还有两个她的人。
原是慕容家族派出去的人,不知怎的竟是成功混入了西茜国和亲的使团,跟着一同来到了大吴。
自赐婚旨意颁下,便在慕容红苓的命令下,脱离的使臣团,只管守着拓跋弘烈罢了。
“焠刀,你更稳重些。你去前院找那两人,带他们一同悄悄潜回西茜,去寻十个堂姑娘,将话儿带到。”
“就说如今哥哥已改姓,慕容家也就剩我们姐妹十一人了。若是我们自己不立起来,慕容一族就全倒了!我在大吴见到与西茜国有诸多不同,我们的嫂嫂都是女亲王了,我们慕容家为何不能出一位女王?”
“若都城情势尚好,到可以等我回去效法哥哥,先掌握住朝堂再作打算。若情势不好,就靠她们十人出手,为我夺位了!”
慕容家先人除了留下一句帮衬男丁外,还有一句长幼有序。
慕容红苓的父亲本就是慕容家的族长,她自己在慕容家十一个姐妹里头排行老大,自然是十分有威信的。
“若前院那两个有什么疑虑,只有一句告诉他们,这是为了慕容家最后一搏了!”
她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而司徒晴这儿,正命人去将今儿的对话告诉林沁。
一面是家国,一面是小姑子。
她虽不会特意去监视慕容红苓,但既然自己在场,那这些话儿还是要传出去的。
慕容红苓倒不在意这些。
她也知道嫂嫂夹在中间两头难做。
既然没有刻意来探听消息,旁的也就顺其自然吧。
打点行装,送信告辞,离京前的事足够慕容红苓忙上一整天的了。
因马上就是拓跋弘烈和司徒晴“三朝回门”了,慕容红苓只得强耐着性子,又多等了一天。
第三天,慕容红苓便跟着兄嫂一同进了皇宫。
以她的身份,临走前还是要同大吴皇帝辞行比较好。
司徒昭倒没有挽留,很爽快的命夏守忠送上程仪——满满一盘金子。
慕容红苓脸色如常的接了谢过,心中却也是不快的。
那么多金子,送程仪呢还是侮辱人呢?
“哟,真大方呀!”
林沁忽的从外头走了进来,看着那一盘金子笑着对慕容红苓说道:“这么些金子,用对地方了,怕是能买个小国吧!”
慕容红苓微微一愣,便知今儿这一场,竟是算计好了等着自己的,
怪不得,那个安国公进御书房竟然都没人通报。
司徒昭说道:“慕容姑娘志向远大,朕深受感动。这样,我便命安国公去助你一臂之力,如何?”
慕容红苓笑道:“那个多谢大吴皇帝了!小女子早就对安国公十分钦佩,能得安国公的帮助,可是我的荣幸啊!”
大吴插手西茜国之事,肯定是不怀好意!
只是如今身在大吴,只能是不得不低头了!
等出了京城出了大吴……
慕容红苓带着浣剑,一人一马前去城门口与林沁汇合。
刚到了城门口,便惊呆了。
看着眼前乌泱泱的大军,慕容红苓僵硬的扭头问林沁:“这是……”
林沁笑道:“这是以防万一。”
“你放心,我一定助你登上王位!”
“众将士听令,咱们帮着慕容姑娘,杀回去!”
………………………………
第43章 强势逆袭
43逆袭
林沁带着的,正是之前出兵带去的那三千羽林军。…………
也就是跟着林沁把拓跋弘烈捉来的那三千人。
慕容红苓心中膈应,却不得不跟着一起出发。
毕竟有这三千人在,她即便不想走,绑也能将她绑走。
若策马一路疾驰回西茜,也不过是要四五天的时间便可到了。
林沁见她着急,便吩咐了急行军。
此行人虽多了些,但速度却半点儿都没慢。
等到了第五天晌午,众人已是来到了大吴边城。
进城后林沁便叫停了队伍,不顾慕容红苓的反对,下令城外扎营休息。又派了人去打听西茜国的情况。
西茜国边城城门紧闭。
若不是大吴早安插了人进去,如今两国也没有开战,只怕是要得不到半点消息了。
慕容红苓看到母国城门紧闭,这才冷静了下来,想通了为何林沁下令扎营。
浩浩荡荡三千兵士,若是就这般大喇喇的冲向西茜国,无异于直接开战。
而大吴的人也不可能将自己一人放回,三千人跑了这一趟,定是有所图的!
慕容红苓原不过是近乡情怯罢了,如今既已想明白,便带着浣剑来寻林沁。
“安国公此行,有何图谋?”慕容红苓开门见山。
若是能谈,自然先谈妥为好。
若不能谈……这样的图谋,自己便是豁出命去也不能叫他们得逞了!
林沁手中把玩着一个桃木的酒杯,笑道:“我是为和平而来。”
“慕容姑娘是聪明人。聪明人,就该做聪明事。”
慕容红苓皱眉:“何为聪明事?”
“归顺!”林沁咣的一声将被子砸在了桌上,小小的杯子在石案上砸了个粉碎。
“当然,不是叫你马上归顺,好歹也得让你当几年女王啊!”林沁话头一转,又是一脸笑意,“这两国之间,纷争是难免的。只有合为一国,才能有长长久久的和平啊!”
“西茜国屡屡来犯,为的是什么?你也别诳我,打了这么多年,西茜国国库里有个铜钱我们也是知道的。大吴家大业大,若西茜国诚心归顺,我们不介意多养几个城的子民。当然,得是我大吴的子民。”
“你当几年女王,待西茜国人习惯了,再上表称臣。再等上几年,渐渐将西茜国拆成几个省,并入我大吴。到时便改封你为亲王,世袭罔替,只是不能插手西茜国的政事。当然,你若想来京城入朝堂,便与我大吴女子一视同仁!”
“至于你慕容家……你们姐妹十一人,爱嫁人的嫁人,爱招赘的招赘。你趁早给封个爵位,等西茜国归顺,圣人自然也得将她们的爵位一一给了。”
林沁长篇大论一通讲下来,慕容红苓只说要回去想想。
她也知道单凭着自己和妹妹们,能不能登位、登位后能不能保住王位压制众臣还很难说。
一旦失败,慕容家只怕从此就要消失于人世了。
至于这归顺一事……她倒是确实有些心动。
安国公说的没错,西茜国屡次攻打大吴,还是国库空虚闹得。
更确切的说,是没粮。
西茜国地处西北,土地难种不说,每年冬季寒冷无比。
若无粮食酿酒,饮酒暖身,若无粮食喂养牛羊,食肉补身取皮毛御寒……只怕连壮年男子都撑不过去。
日子去过不下就打一场,到底不是个办法。
再一个,如今大吴的军力,西茜国只怕是讨不了好处了。
打不赢,便抢不到东西;抢不到东西,西茜国人如何能活?
只是此事到底事关重大,能多想几日是几日,必得想清楚想明白想透彻了才好!
林沁心知这事儿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决定的,也不逼她。
只说了一句,后日一早便要进西茜国,想当女王还请趁早,便挥手让她回去了。
第二日傍晚,慕容红苓带着浣剑前来。
“还请安国公,助我登上王位!”
林沁笑着举起了身旁早已准备好的桃木酒盅,笑道:“虽说在军中,但这酒盅子小,这儿又没有旁人,咱们悄悄儿的喝上一杯也无妨的。”
“明日便要出发,便满饮此杯,聊作壮行,预祝此行旗开得胜!”
慕容红苓接过了款冬递来的酒杯,与林沁相对一气儿饮尽了,又高举酒杯,以示此事议定。
林沁笑了笑,说道:“愿世界和平。”
慕容红苓虽不明白,也跟着含笑说了句:“愿世界和平。”
天刚擦亮,林沁便带着一行人进了西茜国。
大吴在西茜国中埋伏下的细作此刻便派上了用场,趁着天黑将守城兵士麻倒,便悄悄儿开了城门。
三千人进城后便即刻从另一处城门出了城,来去无踪。
偶有几家大半夜不睡的,都忙不迭的关紧了大门。
身在多事之秋,还是不要管闲事的好。
出了城门,由对西茜国十分了解的细作带着,走了小道,饶过三座城池,便来到了西茜国都城外。
都城城门紧闭。
林沁一行人虽取到西茜国边城,但那是从大吴进西茜国的唯一通路,不得冒这一个险。
大家伙儿是抄小道过来的,别的城池中的人应当都不知道他们来了。
而边城守卫即便发现不对,也不该比他们走小路的先到。
现下又已是巳时,早已过了开城门的时间……
林沁皱了皱眉,从包袱中取出一物,抛给了慕容红苓。
慕容红苓抬手便接了过去,拿到眼前一看,顿时惊喜万分。
竟然是王印!
她立刻整了整衣裳,策马向前,在城下高声道:“西茜国王印在此,西茜国子民还不速速来跪迎?”
“王印在此,速速跪迎!”
林沁一挥手,三千将士异口同声的将慕容红苓的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三千儿郎一起喊话,何等的气势!
都城中人只觉得声音似是老远传来,在耳边一阵回响,又传出去老远。
吱呀。
一炷香后,城门打开,里头出来一队男一队女,共两队人马。
浣剑欣喜地轻声道:“呀!这不是二小姐、三小姐……十一小姐吗!”
大吴的细作也轻声对林沁说道:“男子那一队,大部分都是我们之前扶持起来的。”
林沁满意的点了点头。
又高声道:“本将军奉圣人之名,特率众将,将西茜国王印护送回国!”
都城中,男女老少大半儿便都跪下了。
西茜国王印,用大吴的话说,那便是如圣上亲临。
慕容红依带着慕容红儿、慕容红珊走了过来,抱住了下马相迎的慕容红苓。
“大姐,你可回来了!”
男子那对领头之人一拱手,便引着众人入京。
都城之人,总是比旁人过得更安逸些。
今日见到大吴兵士,并不害怕,反而拖家带口的前来观看。
大吴种羽林军只得绷着脸,一路小心。
慕容府中,慕容红依将这几日的事儿说了。
在两日前,都城中就出了变故!
有人狼子野心,封闭了城门,便想将国王捉住杀害,意图登基。
可惜有这心思的不止一人!
国王年纪尚幼,经不起折腾,在争斗间便仙逝了。
剩下一干重臣,竟是谁也不服谁!
幸好这时有人来寻慕容一族,寻求合作。
领头之人借着慕容家与皇家几代人的渊源,强硬的推了慕容家上位,又上上下下将朝堂里的人清扫了一番。
只是慕容红苓还未回来,这王位便只能暂且悬空了。
等林沁一行人赶到,一切已尘埃落定。
林沁半歪在西茜国皇帝书房的一把椅子里,嘴里嚼着路边揪来的野草根,笑道:“这慕容一家,当真是个个儿不凡啊!”
慕容红苓只沉稳的坐在那儿,将书桌上的折子一一看过。
林沁起身走过去,用指节敲了敲桌子说道:“这么急着看折子做什么?如今与先皇血脉最近的是你,你且等着便是。你若急,过两日便安排你登基。”
又说,“国王之位空悬,到底不是什么好事儿。”
慕容红苓点头道:“我已命人去算日子了,即便立时登基,后头的事儿也要半个多月。到时还得请您来多喝一杯,多出分力。”
林沁无趣的摆摆手,道:“知道了。”
三日后,慕容红苓于金銮殿上登基。
林沁看着一身玄色龙袍的慕容红苓,满意的点了点头。
又上前两步道:“圣人派我来,为贺西茜国主登基之喜,特将西茜国王印送还!”
说罢,击掌三下,立刻有人将王印请了来。
西茜国人呼啦啦的跪倒了一大片。
慕容红苓接过王印登上王座终于是送了一口气。
遂开始一件一件的下令。
首先将下令改元安顺,改国号为茜香国,仿照大吴,开设女科。
而后又论功行赏,将各有功之臣加官进爵。
这一些人多数是先前大吴派人过来暗中往上推的。
本就是亲近大吴的,又得了大吴的帮助。
如今亲大吴的新王登基,他们自然是极高兴的。
至于慕容氏一族,既然慕容红苓都登基了,她们自然变成了国王的姐妹,封个王爷也是理所应当的。
慕容红苓登基后第二天,茜香国都城城门大开。
其他几个城也有意在王位的,如今见慕容红苓已登基,更何况身后还站着大吴的三千精兵,立马就上表臣服了。
慕容红苓手中握有王印,她母亲当年也是皇家的公主,她登基可比旁人要名正言顺的多了!
虽仍有几个不服气的,也掀不起什么水花来。
只是叫慕容红苓头疼的是,西茜国惯例,新王登基便要请纳后宫。
即便如今改叫茜香国了,还是改不了这一条习俗。
………………………………
第44章 再次和亲
44后宫
如今虽说西茜国改国号为茜香国了,但到底还是换汤不换药。
还是原来的朝堂,还是熟悉的大臣。
西茜国的大臣,原先内乱时去了一批,封城门时去了一批,慕容红苓上位后又去了一批。
只是这去了的,多是不安分之人,倒也不必心疼。
安守本分的人,大多都平平安安的等到了今日。
也正因为这些人安守本分恪尽职守,这才在慕容红苓上位后便立刻请纳后宫。
西茜国不兴早成亲,故慕容红苓如今二十了,仍未曾说起过亲事。
只是如今既已登基为王,那这光纳后宫开枝散叶的事儿可就成了国家大事了!
而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便是在女王回国前,带领一群新贵,一力扶持慕容氏一族稳定都城的劳墨。
劳墨,字路明,现年二十有四,生于西茜国都城。
劳家本就是西茜国中的大族,祖上还出过几任宰相。
劳墨是劳家嫡长房嫡长孙,自小细心教养,十岁上下便送去了大吴求学,二十方回。
因而,此人在朝中,是极亲大吴的那一派。
如今慕容红苓登基,大吴派三千铁骑一路相送……
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劳墨前途无量啊!
然而茜香国就这么点大,朝堂之上的位子也就这么多,有一个劳墨杵在那儿,自然便少了一个机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倒不如将他送入女王的后宫……
当然,通常人们会为自己找到一个完美的借口:生怕劳墨功高盖主,若劳墨入后宫,则不致君臣失和。
慕容红苓听说了,反倒觉得好笑。
劳家当得起一句世代忠良!
劳家之忠,不是忠于国王,也不是忠于西茜国,而是忠于这一方百姓。
当劳家发现,以西茜国的国力,要想打破两国这时不时便要打上一番的局面,唯一的办法是与大吴交好时,便毫不犹豫的将劳家未来的继承人送去了大吴。
而劳墨也不负众望,成功搭上了大吴皇帝的线!
借着一字并肩王被俘王印失踪之事,与大吴一道,扶持了慕容氏上位。
拓跋弘烈入大吴和亲,慕容红苓上位,自然能使西茜国与大吴更亲近些。
再者,慕容红苓在归国的路上便与大吴的安国公达成了交易,大吴将庇护自己的子民。
若不是如此,劳墨便是要自个儿登基也是可以的。
慕容红苓下朝后,命劳墨暂且留下。
众大臣皆偷笑着走了。
劳丞相若是能与女王陛下在一起,权臣与女王成婚,那茜香国的朝堂便去了一大隐忧了!
只可惜,留下的两人格外的不解风情。
“劳墨,这一堆,便是请立你为王后的奏折,你看看。”
慕容红苓将一大摞折子放到了桌案上。
劳墨走了过去,将上头的几册大致看了,平静的脸上看不出喜悲。
“都是胡闹!臣从无二心,对女王陛下也无觊觎之心。”
慕容红苓闻言笑了:“你心中装着的是此间百姓,自不会有我。”
劳墨翻着奏折的手顿了顿,说道:“陛下懂臣的志向,是臣之大幸。”
又说:“若陛下有意立王后,臣恳请陛下从大吴人中选择一位有能为的,封作王后。”
“大吴人?”慕容红苓问,“为何一定是大吴人?”
“一来大吴人孤身来此,不管在大吴过得如何如何好,为了能在我茜香国立足,自然是要处处帮着女王的……”
“再者,若是大吴人为王后,大吴皇帝心里头,也该多看重咱们茜香国一些。也不求旁的,年年冬日的物资多运些来早运些来,于我茜香国却是大有益处的。”
慕容红苓想了想,说道:“有些道理。也罢,你同我一道去找安国公商量商量。”
“王后?”
林沁听完两人来意,笑了。
“你都成了女王了,就没想着挑个合心意的?你还真想着三宫六院啊!”
慕容红苓奇道:“不是坊间常有传言说,安国公曾放言,若平国公纳妾便要收面首?”
林沁摆手道:“要来做什么?我嫂嫂那个娘家侄儿有句话,说的虽出格了些,倒是甚合我意。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若”
“不是合心意的,养一群在家里,这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贺景风他若不是个和我心意的,我早将他打出去了,谁还理他啊!我说面首,便是说若他有一日不和我心了,我便另找几个合心意的。这人呐,总要自个儿高兴了才好!”
“安国公是洒脱之人。”慕容红苓摇了摇头,“但我或许更爱名利些,若有益我茜香国,我便多纳几个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