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木棉之浴火大剿匪-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妈不禁担心起两个外甥女的安危,唠叨道:“两个女娃仔刻剿匪,好危险的波,你做哥哥的一定要好好保护她们,不能让她们出事,出了事,叫我如何向你两个姑妈、姑爹交代?”

    “这哪跟哪呀?她们两个是自愿参加解放军组织的剿匪队伍的,又不是我刻招的波,没管我的事,我也管不着哩,她们出事跟我有什么关系?”苏成嘴上说归说,能跟他没有关系吗?不说是亲戚,就凭从小玩到大她两对他的好,他苏成也不能不管。为了她两的安全,他会豁出命去保护她们的,他只不过不想听阿妈对这件事的唠叨而已,感觉自己徒增了许多压力,有些不耐烦。

    “你怎么更子讲话的?亏了两个表妹对你更子好,忘恩负义的东西,你要向阿妈保证保护好她们,懂咩?”

    “懂得了!阿妈,我向你保证,一定不会让她们两个出事!”

    “这就对了!连自己亲人都保护不了,你的武算是白练了,阿妈相信你!”阿妈开心地笑了,苏成也笑了。

    看完母亲后,苏成急着要赶回飞虎队。阿妈一直没有再交待什么,只在苏成跨出门槛的时候,阿妈才说了一句:“娃仔呀!子弹没长眼的波,你自己也要小心一点。”苏成鼻子一酸,这才是阿妈心底里最想说的那句话。阿妈不能让苏成有事,她还期望着苏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哩,她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苏成匆匆忙忙往村外走去,刚巧碰上一个人。

    “苏成哪去呀?走得这么快?”

    苏成回头一看,后面跟来这人是本村一个叫苏子豪的,苏成管他叫哥,二十七、八岁左右,此人原来是***的什么少校副团长,从ah那边回来没多久。

    “没去哪。”

    “谁不知道你苏成老弟现在参加剿匪呀?是回队伍吧?”

    “子豪哥,你问这做什么?不老老实实在村子里呆着,难道还想着你那个*********哪有这事?***已经完了,我苏子豪的过去也就完了,我现在是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也是人民的一份子了,你我现在是平等的,都是兄弟,关心一下剿匪的事情也未尝不可,你说哩?”苏子豪拿出一支香烟,递与苏成,苏成没有接,他只好自己给自己点上了。

    “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我们现在是平等的,说吧!你想问什么?”苏成故意这么说,他想知道苏子豪的想法,对这种人,还是要提防的好。

    “听说你们要去参加瑶山剿匪?”苏子豪表情有些神秘。

    “这个你也知道哇?怎么了?瑶山剿匪是迟早的事嘛。”苏成并不回避这个问题,“难道你想给瑶山的土匪报个信?”苏成一双眼睛逼视着苏子豪。

    “不不不……阿弟呀!小声一点,别让人家听见,好像哥哥我真的要走那么远的路给土匪报信一样,要杀头的。”

    “知道就好,免得做弟弟的没提醒你。”

    “嗯,是这样的,我现在不在村子里呆了,要到城里做点小买卖,贩卖土特产,有些是来自瑶山那边的,这不担心打仗嘛,怕影响生意,随便问问,随便问问……”

    “哟呵!看来你这个***军官当得不赖嘛?财产没被没收完,还留有不少积蓄吧?便宜你了。”苏成冷冷道。

    “**政策好,不打人,不骂人,不搜身,没钱给路费回家,谁还愿意去干土匪?哥呢从朋友那里借了点钱,做点小买卖,慢慢来,慢慢来,等赚了钱,债还是要还……还的。”

    “你这鬼话谁信呢?”苏成暗道。

    “行行行……阿弟你忙,你忙!哥走先,有空到城里找哥玩,哥一定好好招待你,告……告……告辞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他担心在这样说下去,容易露出马脚。

    苏成斜着眼睛看着苏子豪远去的背影,“呸”一声走了,他当然不会相信苏子豪的鬼话。

    苏成一回到飞虎队,香梅、玉妹她们就闻讯过来了,一见苏成就关心起姑妈的病情。

    香梅焦急地问:“姑妈的病怎么样了?严不严重啊?”

    玉妹说:“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呢?不在家好好照看一下姑妈?”
………………………………

第八节

    香梅接着问;“你快说姑妈得的是什么病?不要紧吧?苏成哥让我怎么说你好,你就不能在家里多呆一会,好好地陪陪我姑妈,还是做儿子的呢?”

    玉妹也埋怨道:“三脚猫一个,就想往外面跑,能不能安下几天心,好好陪陪姑妈?”

    ……

    还没等苏成回答,两人你一言,我一句便问个不停,生怕自己不关心姑妈的身体。苏成被两人闹得是心烦意乱,右手食指顶在左手掌心上,急忙说道:“两位妹妹,两位姑奶奶,两位女同志!你们两个能不能慢点问?哥不过一张嘴,来不及答……答……”

    望着苏成那副窘迫的样子,两人停止了说话,“噗嗤”一声笑出来,她们这才意识到她们太过于表现自己对姑妈的关心了,却没顾上苏成的感受,玉妹急忙说:“行行行!我们不问了,听你怎么说好了。”

    刚才还是“叽叽喳喳”的,一下子变得很安静,香梅、玉妹两双大眼睛盯着苏成看,看得苏成直发毛,苏成莫名其妙问道:“你们两怎么了?瞪着双眼睛要吃人呀?”

    “吃什么人?等你回答问题呢。”

    “喔,我以为你们要干嘛?吓我一跳!”

    “你想歪了,我们还能干嘛?快回答问题!”

    “没有歪,那就好!那就好!总算轮到我说话了。一个是姑妈身体没什么大碍,请你两放心!二个我也想在家里多呆两天的,可是被你们的姑妈撵回来了。”

    “为什么?哪有阿妈不想多看看自己儿子的,你讲点我们听得懂的?”香梅、玉妹两人同声问道。

    “为什么?还用问吗?都是为了你们两。你们的姑妈说,你们两个女孩家在外面剿匪不放心,叫我立刻赶回来盯着你们,保护你们,若是你们两个有什么事,你们的姑妈就要‘剥’了我――她这个亲儿子的皮。你们两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哪是哪呀?”苏成摊着两手,故意这么说,眼睛斜着她们两,一副得意的样子,好像他就是救世主似的。

    “去……”两人一听,知道姑妈没什么大碍,放下心来,知道再问也白问,扭头要走……

    这时,林义、覃永生他们从苏成身边走过,林义故意停住脚步,凑近苏成耳边小声说道:“她们两个千万不能凑在一起,凑在一起有你好受的。”“嘿嘿!”做了个鬼脸,说完就走。

    “林义!说什么?是不是在说我们两的坏话?”香梅转过身故意问道。

    “这么小声也能听到啊!我可没说什么坏话,我是说,一分队和二分队不能够在一起,在一起准得有事情要发生。”林义狡辩道。

    “这说的还不是一样?还是在说我们两。”香梅道。

    “没……没这个意思,别误……”林义赶紧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苏成急忙问道:“你们急急忙忙的要去哪啊?”

    覃永生答道:“你不知道哇?队长、副队长从市里开会回来了,大家都想去打听打听情况呢。”

    “这样啊,我们走!”苏成一听队长他们回来,心里一激动,拉着覃永生去追林义。香梅和玉妹听到队长回来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凑热闹”的机会,两人随着其他人,向院门外跑去。

    白建生、陈兰薇在肖武、李玲的陪同下,刚一到院门,就被同志们团团围住了。

    “队长,给我们带回来什么好消息?我们是不是马上要向大瑶山进发?”

    “副队长,这回我们飞虎队还会打头阵吗?”

    “我们什么时候参加瑶山会剿?”

    ……

    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白建生只是笑而不答,陈兰薇沉着个脸站在那里,更是不动声色,肖武、李玲向同志们挥着手说:“同志们!都别问了!你们很快就会知道的,先回去吧!让队长和副队长休息一下,走了这么远的路也累了。”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了解情况,同志们好向组织表决心,递请战书呀。李玲、肖武这么说了,同志们无奈,只好让出一条路,让队长、副队长进了院子。虽然同志们不再去纠缠队长、副队长,却朝李玲、肖武围了上去。

    “同志们别问了!咱两也不知道,咱两和你们一样也着急着那,你们先回去,有啥消息自会告诉你们,走吧……”

    李玲、肖武将同志们劝走后,赶紧进了屋,说实话,他们两个比谁都着急。李玲拿来毛巾,肖武赶紧打来洗脸水,让白建生、陈兰薇洗一把脸,两个人就傻乎乎地站在那里看着两人洗脸。

    白建生洗完脸,把毛巾扔在盆子里,肖武赶紧拧干毛巾,把水盆里的水倒了,李玲同样麻利地帮着陈兰薇做完这一切。之后,两人站在那里看着白建生和陈兰薇不说话,这样倒把白建生给逗乐了。

    白建生对着陈兰薇笑道:“看看!今天这两人怎么了?看来,接下来我们两人去洗澡,他们两人也不会放过的。”陈兰薇“嗯!”地点了点头说:“咱看这两人‘恶狠狠’的表情,准会!”

    “白建生!说啥呢?要看洗澡,咱也会看陈副队长是不是?都是女人怕啥?”李玲不好意思拉住陈兰薇手臂,掩饰自己的尴尬。

    “对头!我替队长担水,搓背,正常得很!”肖武“嘿嘿”笑道。

    “行行行!提洗脚水都‘不够格’,还说替我搓背?我知道你们两个都着急,你们不知道,这段时间,我和副队长在上面开会,看着你们两个分队在四十八弄剿覃江,在雒十岭和阮少雄他们斗,我们两是寝食难安,食之无味,天天惦记着你们,那滋味就别提多难受了,差点没开好会,首长说的话,布置的任务都没心思听,满脑子就想你们在下面剿匪的事,这脑袋就像‘一锅粥’乱得很,让我好好休息一下,理一理,想一想,再告诉你们不迟。”

    “队长,你就别想了!再想‘黄花菜都凉了’,赶快给我们透个底吧?”肖武一听着急了。

    “这叫‘一报还一报’,等着吧!等我们两心理平衡了再跟你们说。”

    “白建生!你咋是这样一个人哩?小心眼!十足的小心眼!看你牛高马大的,却是个十足的小男人!走!肖武,咱们不理他这个‘小男人’,也不理旁边这个‘变态婆’!”

    “咱可一句话没说哇?咋地扯到咱身上了?”陈兰薇见李玲真急了,笑出声来。

    见两人转身要走,白建生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牢骚归牢骚,正题还是要说的:立即召集干部、骨干开会!传达上级关于瑶山会剿的指示精神!”

    听到这句话,两人为之一振,迅速转过身子,立正敬礼“是!”,然后面带笑容出了院子,召集人去了。

    白建生指着两人的背影,对陈兰薇说:“看看!这两人比我们还着急哩!”

    “是你比他们急吧?看看这一路上紧赶慢赶的就知道你比谁都着急,还好意思说别人哩。”陈兰薇挖苦道。

    白建生笑了笑,陈兰薇说的是实话。自从龙城动员会之后,李司令员的一番话和对自己的殷切希望,让白建生越发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的分量,能不能在瑶山会剿中,让飞虎队真正“飞”起来,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这是他白建生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他心里当然比谁都着急。

    “我们飞虎队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心里担着军区首长的期望,难道你就不着急吗?”

    陈兰薇叹了口气,说道:“急是急不来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这大瑶山的山还得一座一座地爬,要‘飞’起来谈何容易?”

    白建生奇怪地盯着陈兰薇的脸,说道:“你一直都是风风火火的一个人,今天怎么了?变得犹犹豫豫的了?不像你啊?”

    “你说啥哩白建生同志?咱是婆婆妈妈的人吗?咱意思是说,这大瑶山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土匪众多,可不是四十八弄可比,面临的考验自然多得多,咱们稍有疏忽和闪失,可能不仅咱们两都搭进去,弄不好飞虎队都有可能遇到不测。所以,这山不好‘走’,这‘水’不好‘淌’啊!”

    “是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我们**员要干的事,我白建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愿为gx剿匪洒尽最后一滴血。陈兰薇同志,你准备好了吗?”白建生眼里满是坚毅。

    陈兰薇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她当然会全力以赴,直到生命的终结。

    “看!好快呀!几句话的功夫,他们全都来了,好像都串通好了一般。走!进屋,开会去!”白建生看着这些充满战斗热情的战友们,心里十分安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都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我们的心都是一样的,为了胜利,我们一起奔向战场……

    飞虎队干部、骨干会议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中进行,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
………………………………

第六十六章强龙力压地头蛇,郭连豪夺落山坳

    就在瑶山会剿之前,有一支人马早已根据肖雅芝的旨意,退守大瑶山,这支土匪武装为首的就是从四十八弄兵败逃离的郭连。郭连何以到了大瑶山?虽然之前我们有过交代,不过对于此人我们还是有必要再做一些回顾。因为,此人将在瑶山会剿中,有着浓浓的一墨,不提不行。

    早在四十八弄决战之时,老谋深算的郭连,就为自己留下个“万一”,这个“万一”就是万一被解放军打败,他郭连应该有逃的地方,找个“安身之所”,这就是这位曾经势力范围最广,实力最强,人员最多,鼓噪一时的gx最大、最有名土匪之一的郭连立命之所在。得势时,他会想尽一切方法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范围,失势时,他会像“狡兔三窟”一样东躲xc图谋东山再起。

    因此,四十八弄开打后不久,郭连便派他最得力的老部下莫同前往大瑶山一带“筑巢”。果不其然,这条路算是被他走对了,郭连兵败四十八弄,还差点丢了性命,不得不化装逃脱,与莫同会合后,收拢残部,另谋出路。

    此时的莫同,已不是之前在“鬼子坳”伏击老兵,大发淫威的那个踌躇满志的莫同了,如今的他也像条“丧家之犬”一般,东躲xc不时流窜瑶山周边,搜罗郭连的旧部,又拉了一些人马,不过,在解放军强大的剿匪压力下,现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替他们卖命了,这支队伍人数并不多。

    郭连总算有了点依托和资本。不过,靠这点人马在外面转悠,不是长久之计。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又言:群猴堆里好取暖。在寒冬之中,唯有像肖雅芝所说的去傍大瑶山“大树”了,与那里的众匪“抱团取暖”,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当然,瑶山不过是他“苟且”之地,他的“鸿鹄之志”还是在外面,在龙城,甚至整个gx他现在不得不在瑶山“暂住”了。

    然而,就像是这样一个“暂时居住的窝”,瑶山也不是郭连想呆哪里就呆哪里的。瑶山聚集了大量各式各样土生土长的,从周边逃过来的,白崇禧事先安插进来的,以及***军败退时逃散来的土匪,这些众多的土匪早已占据了“一席之地”。要想从这些人嘴里“虎口夺食”,弄点地盘出来,谈何容易?但是,“虎口夺食”对郭连来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他的地盘和实力发展得如此块速,全靠他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和各种手段得来的,今天同样,他要在瑶山复制这件事,这对狡猾的郭连来说,不是件很难办到的事。

    郭连要在瑶山“虎口夺食”,他得考虑“夺”哪里?哪里最好“夺”?这个瑶山里面的“主”,个个有来头,名号响当当,绝不是外面的“小混混”,简单地施以威逼利诱就能搞掂的。为了要到“地盘”,郭连首先想到利用肖雅芝台湾代表身份来压制这些人,给自己“腾”位置。

    至于选择哪里最好?郭连想到一个“好去处”,这个地方就是瑶山靠近十万大山叫“凤岭”的弄口。

    “凤岭”弄口是郭连的最佳选择。选择这个地方,一来可以依托瑶山腹地众匪的力量与解放军对抗;二来情势不利时,可以迅速撤向十万大山继续顽抗,可谓进可攻,退可逃,实在是郭连的“理想”之地。然而,这里却是十万大山最大的土匪武装之一桂南反gong救国别动军李汗光、李月桂夫妇的势力范围,要想得到这块“宝地”,当然需要经过李汗光、李月桂夫妇的同意才行。为此,郭连派莫同前往十万大山与李汗光、李月桂夫妇联系,洽谈此事。

    李汗光、李月桂接报后,和副司令、台湾派驻桂南的特派员、***特务于龙一起接见了莫同。

    “莫师长一路辛苦了!跑这么老远,我想你不是只是为了游山玩水的吧?”李月桂首先开口,冷冷地说。

    “两位司令,不满你们说,兄弟这次奉肖特派员、郭长官之命前来,是为了向贵军‘讨碗水喝’。”莫同拱手道。

    “喔呵,‘讨碗水喝’?看来我桂南突击军的面子不小啊?连大名鼎鼎的肖雅芝、肖特派员和郭长官也要向我们穷山僻壤之地‘讨碗水喝’?曾几何时肖特派员何等风光?郭长官又兵多将广,哪里看得上我们这里的山沟沟?说吧!‘讨的什么水’?”李汗光抽着烟杆,爱理不理地说道。

    莫同跟随郭连多年,骄横惯了,哪里受过这等“爱搭不理”的脸色?一股怒气涌上心头,脸色随即涨得通红,不过转念一想,如今不同往日,现在正是求人的时候,不免要放下身段,只好低声下气说道:“此次奉肖特派员、郭长官之命,是想向司令讨要一块地盘作为郭长官落脚之地,这个地方就是离你们这里不远的瑶山凤岭弄口。”

    “凤岭弄口?我以为郭长官要的是我十万大山‘这个大碗’哩?凤岭弄口‘这碗水’太小,不够郭长官你们这么多人‘喝’的,不如另找一块大点的地方吧?也合适郭长官的身份,在凤岭这个地方委屈郭长官了。”李月桂抽了口旱烟,吐了口烟,闭着眼睛,不紧不慢地说。她这是在推脱,凤岭这个地方地盘虽然不大,但是,却是她桂南别动军插足瑶山的楔子,有了它,她可以理直气壮地像韦金秀一样参与瑶山的事务,若是没了它,她只能“龟缩”在十万大山里当山匪了,影响力就会小很多,也就没有今天独霸一方的“豪气”。

    在这一点上,李汗光夫妇是看得很清楚的。要不然台湾方面也不会那么看重他桂南别动军,专门派了个于龙过来。当然,台湾方面也是看中了他们这个跨越瑶山与十万大山两地的战略地位优势,可以同时兼顾两地的便利。所以,凤岭地盘虽小,战略意义重大,要想从李汗光夫妇手里得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看到莫同脸色很难看的样子,不管怎样,肖雅芝、郭连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一旁的于龙发了话:“兄弟!别急!你我都是为dang国效力的,必然要助你一臂之力,这样吧,凤岭之地关系到桂南别动军,不!应该说是关系到十万大山救**的命脉,两位司令是不会给的,不如郭长官到咱们十万大山里面要一块地盘?要多大,老子劝两位司令就给多大,反正这里地盘有的是,够郭长官随便‘喝’的,莫师长你看咋样?”

    “这……”莫同如被噎住一般,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本以为凭着郭长官在桂中、桂北及桂南一带的威望,要一块地方不是很难的事,加上举着肖雅芝的“招牌”,拿下一个小小的凤岭,应该没有问题的。没想到,如今一个桂南小小的突击军,竟然爱搭不理,分明是在拒绝了莫同的要求。
………………………………

第二节

    “这位是谁呀?”莫同望着眼前这位讲话带着北方口音,身材魁梧,长相俊朗的,约模二十六、七左右的年轻人,此人讲话口气不小,傲慢,目中无人,李汗光、李月桂夫妇都没敢明说的话,这小子却敢“口无遮拦”?“毛头小子也敢在这里充大头?老子跟**玩的时候,你小子还是个屁孩吧?”莫同心里暗暗骂了一句。

    “喔呜,忘了向莫师长介绍了。这位是台湾从香港派过来的特派员于龙,现在是我桂南救国别动军的副司令,他不仅代表台湾方面,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我们两个,权利大得很哩,所以讲,说话有点拽波。”李月桂嬉笑道。她那意思是说:人家可握有台湾方面这把“尚方宝剑”,我等得罪不起,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啰。装作也怕他三分的样子。

    “喔,原来如此!难怪口气不小,原来是台湾方面的人啊!莫某在这里有礼了!”莫同很不情愿地拱了拱手,算是打了个招呼。当然这莫同也是骄横惯了的人,面对同样有“傲气”的于龙,两人有得一“拼”了。

    “我来介绍一下。”李汗光用手指着莫同,向于龙介绍道:“莫师长和我们可是老交情了,早在郭长官当龙城区保安团团长时我们就打交道了。当时他们是官,我们是匪,这‘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常玩,为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说道这里,李汗光干咳了两声。

    “莫同、莫师长,郭长官手下的得力干将,远的说了你也不懂,说近的吧,鬼子坳几十名gj老兵就是被他指挥的人马杀的,震惊世界呀!你说莫师长厉不厉害?我等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李月桂接道。

    这番话本是恭维的话,以便打消莫同没有如愿得到凤岭的怒气,可哪曾想到这个于龙却不买账,讥笑道:“四十几个?得意个啥呀?全是些手无寸铁的退伍老兵,还好意思说,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就是换了小孩子拿着枪,‘突突突……’也能干啰,这有啥子吹牛的?”

    于龙一席话,听得李汗光夫妇站起身,拿着烟杆一会儿朝于龙点点,摇摇头,一会走到一边去,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小子!你说什么你!老子干这件惊天动地的事情的时候,你在哪?你小子还在香港哪个角落里抱着哪个娘们在撒欢呢。我等前方浴血奋战,你等在莺歌燕舞说风凉话,看老子咋个教训你!”

    莫同早就看这个于龙不顺眼了,借机想教训他一下,没想到这个于龙更是两眼冒出火花,眼睛狠狠盯着他,两手握拳,气得全身发抖,只要莫同敢冲过来便会将他撕得粉碎。

    两人有如势不两立,山洪暴发,随时会拼命。李汗光、李月桂夫妇急忙走到两人中间,相互劝道:“两位息怒!息怒!于副司令,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别管老兵也好,退伍老兵也好,莫师长毕竟是杀了许多人,就是给你几十只鸡给你汤,你也会汤得手软吧?何况是人哩?莫师长的功劳是大的,影响是大的,你于龙不得不承认!再讲了,莫同杀人的时候,你不就在香港或者台湾某个地方泡泡茶喝嘛?说得没错哩!你为何发这么大的火?还要和有功之臣拼命,这就是你不对啰。作为台湾方面的代表,你应该鼓励,褒奖莫同、莫师长才对,否则,哪个还愿意为dang国卖命哩?”李月桂围着于龙,边说边打着转,叼着烟杆,用一种奇怪眼神望着他,似乎有些不认识似的。这回,李月桂倒没有帮着自己人说话。莫同杀了gongchan党那么多人,烧成灰都是跟自己一边反gong的,倒是这个副司令于龙“半路出家”,来到十万大山,此人不得不防,虽然经过了好几次审查和试探,还是对他放心不下。

    于龙自知失态,把怒气强压了下来,解嘲道:“老子北方人,就是这个脾气,容不了点儿沙子,谁叫莫师长说咱抱着哪个娘们躲角落里‘商女不识亡国恨’的?太伤人了!咱也是dang国的精英、栋梁,时刻为dang国分忧,出力的,这不,老子也不顾生死,跑到这十万大山来受苦了,为何?不就为了dang国复国大业嘛?”于龙说着显得十分委屈的样子。

    “行了行了!都是为了dang国,目标一致,何必为小气动干戈,这事就到此为止吧。”李汗光拍了拍两人肩膀,对莫同说:“烦劳莫师长给郭长官回个话,凤岭虽小却是我桂南别动军的命脉,万万送不得的,请郭长官见谅!其他的都好说,郭长官的事就是我桂南别动军的事,只要吩咐,在所不辞!知道你很忙,哥和嫂子就不留你了,下次见面机会多多,哥嫂就不送了。”

    话已至此,再说无益,呆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莫同只好告辞,回去向郭连复命。临行时,莫同与李汗光夫妇客气道别,轮到于龙,两人依旧怒目相对,莫同挥袖而去,从此结下仇怨,这是后话。

    莫同回去见到郭连,把情况一说,郭连听了也十分生气。曾几何时,他郭连也是个号令天下的人物,谁也要让他三分,更不用说要一块小小的地盘了。郭连当然不死心,继续派莫同等手下四处寻求地盘,结果不是碰了一鼻子灰,就是被婉言推脱,真是落得个两手空空,扫兴而归。

    对于瑶山匪头一毛不拔的行为,碰了一鼻子灰的郭连会死心吗?当然不会。要地盘的事,关系到郭连一干人生存问题,无论再难,郭连也要从老虎嘴里抢下一块肉来。这回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世交,也是这一带最有名望的人。

    此人是谁?他能和郭连同流合污吗?能!一定能!这人就是瑶山地区最有“权势”,最有“势力”的人物——瑶王李有寨。

    李有寨是大瑶山所谓的瑶王。他身材矮壮,年龄五十六、七岁左右,上身典型的瑶族服装,下身穿一条***呢子军裤,脚踏一双美式黄色大头皮靴。这装扮初看起来与大山深处闭塞不堪的所谓瑶王的装扮有些不搭调,甚至有些不伦不类。其实,仔细想来,瑶山虽然封闭,但也无时无刻接受着外面强加的历史烙印。李有寨的发迹史便是这种历史烙印的体现,他已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瑶王了。

    要说瑶王是怎么回事?其实,瑶王并不是我们外面人想象的样子。一说起瑶王,在我们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个像西藏等地方的农奴主与农奴之间的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在我们的印象中,瑶王应该是千人膜拜,万人敬仰的,具有世袭、显赫家世的名门旺族,穿金戴银,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是威严无比,人人害怕的“王”。

    其实,现实的瑶王并不如人们想象的这样,这与瑶族文化代代相传有着极大的关系。大瑶山的瑶族文化有着她的独特性。就拿维系瑶族日常秩序来说,外在统治机制仍然是所谓的官府,设有村、寨及乡镇,同样任命有政府官员,然而事实上维系瑶族内部的力量却是瑶族内部的石碑组织。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