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田蜜意:王妃,有喜啦-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闻言,王有喜就抿紧了唇,皱起了眉,更是不愿意接这话茬了。
他的豆芽作坊一开工,就得连续工作至少五六个时辰,谁也不能歇下,王有财却只肯工作一个时辰,那,其他的四五个时辰咋办?
难不成,还得找别人替他工作?
那招他做什么?
给自己添麻烦?
“咋的,你还不愿意?”
见王有喜不说话,宋氏当即发飙了!
虎着脸,坐直了身子,用鞋底子拍得桌子砰砰响。
这个老二怎么地?
别以为有俩钱,就可以不听他们老两口的话了,他敢拒绝个试试?
“奶,四叔是读书人,读书人以读书为主。豆芽作坊人来人往的,吵闹的很,再耽搁了四叔读书――”
乐儿见爹爹难做,只得挑了眼眉亲自上阵。
王有财那个矫情挑剔样子,还到豆芽作坊做记账先生呢,别到时候再把客人都给得罪了!
“哼,我就说会耽搁我读书嘛,不去,不去!”
王有财听了这话,也是挑三拣四的直皱眉。
他才不愿意到王有喜家去当什么账房先生呢,给人打工,听人使唤,多丢人呢!
他天天在私塾里,有钱花,跟朋友厮混,自由自在的多好啊,干嘛非要给人当劳力干活?
“你懂个啥?”
可是宋氏却拐了拐王有财的胳膊,直跟他挤鼓眼睛,不让他再说下去。
老四是个傻的怎么的?
老二家现在这么有钱,又是买新房子,又是请长工的,这生活水平能低了吗?
老四到了那里,还不得天天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啊?
可比在老宅现在吃不上,喝不上的条件强多了!
而且,还是做账房先生这个肥缺,这个流水的账目,还不任由他做?由他把持着?
多少好处没有啊?
况且,宋氏心里还有一笔账嘞,老二家能挣多少,她也想知道,眼馋着呢!
甚至是,想把这豆芽作坊的收入,她扣着管着。
这怎么办?
不得通过老四上下其手吗?
“老二啊,你弟弟读书不能耽搁了,你们不会单独给有财开间房子,规定个时辰让人来报账?”
宋氏就不讲理的,当即又给王有喜他们出了个骚主意。
却是步步紧逼,一定要王有喜答应这事儿不可。
见状,王有喜更是沉默了。
他总算是知道了,他娘想干什么了:她既想让王有财吃他们的,喝他们的,还想通过王有财,掐吧住他们家的财政大权啊!
不得不说,做了生意后,王有喜脑筋已经灵活多了,人也聪明了不少。啥事儿都能品过味来了!
“奶,记账的活儿可不好干,得有真本事才行。四叔会啥,给我们说说呗?”
乐儿却不急着跟宋氏硬碰硬,忙着拒绝她的要求,而是眼珠灵活的一转,当下就有了主意,于是笑眯眯的问道。
宋氏不是想让王有财当账房先生吗?
她就看看,王有财有啥本事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逗逗这些家伙们玩玩也好。
乐儿那副考校人的大老板模样,就让宋氏觉得气颇为不顺,当即就气哼哼推了王有财一把。
“老四,把你会的本事都告诉他们!”
宋氏就想让王有财这个家里唯一的读书人,显摆显摆,压乐儿他们一头。
“咳咳,这还不容易。记下人名,写他们交了多少钱。算他们买了多少斤不就完事了?”
王有财就继续翻白着眼睛到。
“呵呵,四叔说得有些道理啊。那咱就看看,看你和爹爹哪个算账算的快吧。”
乐儿就继续笑着挖坑到。
原来,为了家里的做生意方便,她已经把阿拉伯计数法,趁着过年这几天,都教给了王有喜。
王有喜也为了赚大钱,很是下了一番苦工。还别说,学得挺快的。
现在,已经能做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了。记个几十上百笔进出账目,应该不成问题了。
“吓,老二还会记账?”
乐儿的话,却让老王家人都觉得很诧异。齐齐的看向了王有喜。
这个王有喜,以前笨得要死,现在也会识字记账,变聪明了?
“嗯,嗯。”
王有喜见众人都看过来,不由得红了脸,却是连连点头应是。
豆芽作坊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就是不想学记账,也是不行了。
“哼,那就比比吧。谁怕谁啊?”
王有财听了,却又是哼了一下鼻子,眼睛一番白,一副很看不起王有喜的样子。
王有喜那个猪样,就是学了两笔记账方法,能比得上他这个读了十几年书的人吗?
看他一会儿不让王有喜丢丑丢到家呢!
“好,比就比吧。老四要是赢了,你们就必须招他去做账房先生!”
宋氏也不相信王有喜能比她的宝贝四儿子厉害,当即就拍板嚷嚷到。
………………………………
第245章 比试下
“行。我出题,你们俩就比比看。”
乐儿就挑了下眉,笑得特别暧、昧。
她能提出这个方法,自然是有把握的。
“三道题比输赢。谁做得又快,又准,谁赢!”乐儿就定下了规矩。
老王家人一听,这条件也算合理,也没有再多嘴说什么。
比赛,就要正式开始了。
为了计算方便,王有喜就到屋外找了个树棍,在屋内的土地上,准备写写算算。
王有财却从自己屋里,拿来了一全套的笔墨纸砚,在桌子上一件件铺好了,什么县里林墨轩买来的最上等雪白宣纸,什么徽州湖笔,又翻着白眼,让宋氏给他磨好了一盘浓浓的墨汁,这才沾了沾毛笔,抖了抖袖子,摆足了架势,也准备写东西了。
见状,乐儿就翘起嘴角笑了下,清了嗓子出题。
第一题,豆芽作坊里,一个王姓客人要五十斤豆芽,一斤豆芽八文钱,问,一共得收多少文钱?”
第一题,乐儿就故意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题目,为了摸摸王有财的底子。
如果王有财能把这题快速且准确的解答出了,呵呵,下一道,她就加深难度!
就见,王有喜和王有财听得题目后,都纷纷各自低头写了起来。
王有财就在宣纸上,写了豆芽作坊,又写要五十斤等等字样,都是用的方正的楷书一笔一划写的汉字,他是打算把整个题目都抄下来,再计算的。
而王有喜却是没有做的那么麻烦,直接在地上写了个王,五十等字,就在土地上迅速划拉了起来。
那些阿拉伯数字,就一个又一个的,圆润的从他的笔下冒了出来。
“四百文!”
就在王有财刚把题目抄写完毕,抹着小胡子刚要计算的时候,王有喜马上就把答案报了出来。
“对,是四百文。这一局,是爹胜了!”乐儿就笑着宣布到。
闻言,王有财的笔就是一顿,破为吃惊的看向王有喜。
他题目还没些完呢,他二哥就算出来了,怎么可能,这么快?
“吓,不算不算,有财还没算完呢,你咋就宣布了?”
可是宋氏却是马上就从炕上跳了起来,掐着腰反对。
老二就是个没有读过书的大老粗泥腿子,他怎么可能比老四算的还快啊?
“奶,都说好了,谁算得又快又准,谁就胜利。咋还能反悔呢?要这样,我们也不比了,走,现在就走!”
乐儿却脸色一沉,一步不退。
都事先讲好了规矩还想返回,美得他们!
“老四,老四不是在抄题吗,这题还没有――”
宋氏还想继续瞪着眼唠叨,耍赖。
“你给我闭嘴,愿赌服输。不承认就别比了!”
倒是王老汉,皱着眉厉声阻止宋氏胡闹。
不过,倒不是他真觉得老二比老四算得快,占了先机,而是怕王有喜父女俩生气走了,这事儿就彻底黄了。
“吓,就算快点,那也不一定对啊。”宋氏没招,只得撅着嘴做最后努力。
一共才出三道题,这一开头老四就输了一局,这以后还能好了?
“那大家就一起算算,是不是得这个数。”
乐儿听了,也不恼,就继续笑眯眯的逗弄他们到。
既然让他们失败,就让他们失败得心服口服,看他们还有啥话说!
闻言,宋氏和王老汉还有那个王有财,还真的较起真儿来,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的掰了起来,算起数来。
见状,乐儿就和王有喜对视了一眼,直抿嘴笑。
这么简单的乘法算术题,还掰手指算呢,乘在一起,一下不就算出来了吗?
嗯,好像这个时代,乘法口诀还没出现呢吧?
最后,老王家一家人忙活了老半天,头上出了一头的汗,总算是统一了意见,得出一个数,四百文!
跟王有喜刚才脱口而出的数字一模一样。
这下,老王家人没脾气了。
王老汉就紧锁着眉头一个劲儿的抽着旱烟,弄得屋里乌烟瘴气的,也代表着他阴郁的心情。
一天书没读过的老二,竟然比读了十几年书的老四还能干嘞,这,这真是打击到他了!
宋氏也撅着老肥嘴,蔫头耷脑黑着脸不说话了。
王有财却焦躁的直皱眉,搓手,露出一副不耐烦的神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尴尬。
倒是王有功和王友发,双手插在黑色老棉袄袖筒里,又是瞧瞧王有喜又是瞧瞧王有财的,神情奇怪,不知道俩人心里在想些什么。
不过通过第一道题的测试,乐儿已经心里有底,了解王有财是啥水平了。
“可以了吧?那算第二题。”三局两胜,乐儿就心情很好的,继续出题。
“等等,这回我不抄题了。”王有财就有些紧张加焦躁的直嚷嚷。
“谁也没有叫你抄题!”
乐儿就撇了他一眼。叫他们算得数,谁叫他们抄题了?
自作聪明!
“第二题,正常豆芽八文钱一斤,李老汉买了四十斤;出清的豆芽一斤六文钱,李老板买了二十斤。问,李老板一共买了多少斤,又总共花了多少文钱?”
乐儿又出了一道题,也是相当简单的计算题。她怕出题太难,王有财这蠢货连题都读不懂。
当然,即便是这样,她还是高看了王有财!
“啥,啥叫出青的豆芽?”
没想到听了题目,王有喜迅速就底下头去算账,王有财却是,一脸茫然的,问了起来。
他其实,连啥叫出清和出青都搞不懂啊,怎么记账算题啊?
“咳咳,出清就是当天卖剩下的豆芽,便宜价钱处理了。”
乐儿没招,只得擦了把额头冷汗,给这个嘛商业术语不懂的二货解释。
“哦哦,那就是了――”
王有财这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提笔又想抄题,却是,忽然想到刚才他就是这么耽误工夫,让二哥先算出来的。就不再抄题,直接算了起来。
可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用的大写汉字一笔一笔的写着大写数字,那个速度,是远远比不是王有喜用阿拉伯数字一下就写出来的动作快。
“四百四十文!”
就在没等王有财用大写数字写完一道题呢,王有喜又把答案,一下报了出来。
“吓,吓,老二你咋算的,你肯定算错了!”
宋氏一看王有喜又遥遥领先了,一下就急了,当场蹦了起来,指着王有喜嚷嚷起来。
乐儿定的规矩,可是三局两胜,现在老二又先算出来了,不就代表了老四输了?
那他,还能去二房当账房先生吗?
还能捞到好处吗?
宋氏就急得不行!
还一边又蹦又跳的发火,一边把手指头都戳到了王有喜的脸上,想让他赶紧闭嘴,装没算出来。或者不会算都行。
“奶,就是四百四十文,我爹算的没错!”
乐儿才不惯着宋氏呢,当即就冷冷的又宣布王有喜胜了。
“哈,这还咋比?这还咋比?”
王有财见了,就把纸墨笔砚往前一推,泄气的直哼哼。
两道题,他都还没有开始算呢,二哥就算出来了,比他快多了!
还比,比个屁啊!
“不对,不对,老二算的肯定不对,你瞧瞧,他都比划个啥?在地上种豆芽菜啊?”
宋氏找不到其他毛病,就在地上直转沫沫,结果转悠了半天,还真发现了一处她从来没发现过的问题。
王有喜写的都是啥嘞?
一个个符号又是有尾巴,又是有圈圈的,咋跟她在老四那里看到的不一样?
于是立刻大喜,
指着王有喜写的东西,又是跺脚,又是嚷嚷的,像是有啥重大发现,抓到把柄了似的。
“对啊,对啊,这是啥嘞?咋跟老二你种的豆芽菜一模一样嘞?”
王有功和王友发他们这时候也都奇怪的看向王有喜写的阿拉伯数字。
“就是,写的都不对,还能算对了?”
宋氏又叫到,还直拿小脚去蹭王有喜写出的东西,似乎觉得把这些蹭掉了,王有喜就算不出来了,她的宝贝王有财就赢了!
“奶,出题的时候已经说好了,谁算得又快又好,就赢了。可没说用啥计数!”
乐儿的声音就一下子清冷了下来。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无赖,自己无知,还竟想着怪罪别人,她已经没有兴趣陪这些人玩了!
………………………………
第246章 完胜
不用说,三局两胜,王有喜完胜!
就这种情形,已经说明王有财根本不能胜任账房先生的工作。
乐儿拉着王有喜就要走人。
“不行,今天不管怎么说,你就得雇了老四,不然我就不让你走!”
宋氏没法,只得开始耍赖,发挥她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无敌撒泼**。
于是又拍胸又踢腿的,还一把拉着王有喜的胳膊,就往地上坐,还嗷嗷叫着,哭天抹泪。
她的钱嘞,她的老四嘞,她计划了这么久,可不能让这事儿就这么黄了啊!
“娘――”
宋氏这幅模样,就像是豆腐掉在灰堆里,打不得,骂不得的,让王有喜特无奈。
没办法,就只能皱着眉,搓着手,使劲往外拔腿,遇走,却被宋氏给一下抱得死死的,哭得更狠了。
“奶,你可要考虑清楚了。我们家做生意,就是商户,是不能有人去考功名出人头地的。四叔要是去我家打工,那地位就比商户还不如了。等于是断了读书上进的路。你真的打算这么做吗?”
没招,乐儿只得皱着眉头,给她下猛药。
啊?
闻言,宋氏的眼泪鼻涕,一下子就僵在了脸上。
咋还有这事儿嘞?
老二现在是商户了?
王老汉听了这话,也是吓了一跳,当即手就狠狠晃了晃,也顾不得抽烟了,直瞪着乐儿的嘴巴。
他可就指望着王有财读书上进,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了,咋能让他做比商户还不如的下等人呢?
“娘,我都说不能做,你还不信!看看,看看,怎么样?”
王有财此时,却像是解脱了似的,一边愤愤的摔着自己的毛笔,一边一点没有礼貌的指着宋氏嚷嚷起来。
自己老娘出的啥骚主意啊?
还让他到二哥那里当什么账房先生,哼,下九流的活儿,多丢人啊!
他一个读了十多年书,这么高贵的读书人,能去吗?能去吗?
“俺,俺,俺也不知道有这事儿啊?”
宋氏被丈夫和儿子训的很没脸,忙讪讪的辩解到,难得的,老脸也红了一把。
“哼,不知道,不知道你还出骚主意!”
王老汉就气得直拍桌子,这老娘们,是要断送小四的前程啊!
一家人撕的厉害,光顾着自己人找自己的毛病去了。
乐儿就轻笑着,拽了拽王有喜的衣角,笑嘻嘻的离开了。
他们这一仗,可打得漂亮啊!
不但没让老王家人阴谋得逞,还狠狠扇了他们的脸,痛快,痛快啊!
俩人就心情很好,开心的回到了家。
乐儿就打算把这件事情告诉家里人,让大家都乐一乐的时候。却发现,狗蛋和栓子这俩小兔崽子,竟然还没有走呢。
原来,安氏做的桂花糕和炒花生,实在是太香太好吃了。
这家小家伙,就一个比一个能吃能塞,把肚子都吃得溜圆溜圆的。
就有些走不动了,干脆,俩人就赖在安氏他们的大热炕上,解开衣服,跟个大肚子圆蝈蝈似的,躺着歇息。
“都几点了,你们还不走?”
见俩人就这么四仰八叉的,毫不客气的,跟在自己家似的躺在她家炕上享受,乐儿撇了撇嘴,也不客气,当即上去,一人一肚皮上就拍了一下。
就把俩人肚皮,拍得啪啪做响,圆鼓隆冬的,晃悠来又晃悠去,跟个皮球似的。
“哎呦,乐儿别打,别打,都要爆了。”狗蛋就疼的一个劲呲牙咧嘴,捂着肚皮直哼哼。
在老王家,现在是啥也吃不到。这好容易到了二叔家,能吃顿好的,他们能不胡吃海塞吗?
而且,听二婶说,晚餐还有鸡肉嘞,他们就想留下来吃晚饭呢――
俩人的馋嘴模样,就让乐儿又好气又好笑,没法,只得留他们俩在家里又吃了顿晚餐。当是酬谢他们下午通风报信的好处。
不过,事先乐儿也跟他们约好了,以后老王家有啥事情,尤其是老王家算计二房的事情,他们听到了,都得赶紧告诉她才行!
也算是,乐儿安插在老王家的俩‘小密探’了。
当然狗蛋和栓子这俩也是吃货,有奶便是娘。
听了这事儿,还觉得挺刺激嘞!
当下,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于是,又捞到一顿好吃的。这才高高兴兴的捧着肚皮回家去了。
……
却说,这事儿解决后,雇人的事情还得继续解决。
除了王云生这个人选,他们还差着一个人。
晚饭后,乐儿和王有喜就又拿出那张名单,准备再挑选挑选。
“乐儿啊,刚才晚饭前,你王小雨叔叔来了,也想报个名。”安氏就一边捡着桌子,一边对这俩家中主事儿人笑着到。
哦?
闻言,乐儿就愣了下。
王小雨,就是李奶奶最小的儿子,小云的小叔叔吧?
这个人,听说不是去邻村当长工去了吗,都干了好几年了,怎么忽然又到她家报名了呢?
该不是,出了啥事情吧?
于是,当场就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哦,这事儿我知道。小雨年前就辞工回来了。邻村的那个李老财,人去了,他儿子可抠了呢!听说都不给长工吃饱饭,还天天半夜天不亮,就催人下地干活――哎,现在那的活儿啊,可不好干。”
王有喜就连连叹息摇头到。
古代生产力低下,一亩地也产不了多少粮食。
那些有个百八十亩土地的小地主,一年收成也没有多少。如果遇上个不太抠的地主老财,对下面的长工还好些,能给足了工钱,让人吃饱饭,养个家。
若是遇上个贪财抠门的地主老财,那些长工可就受罪喽!
王小雨的新东家,就是个周扒皮似的人物,每天天不亮就赶了他们下地干活,不到天上出星星月亮了,都不让他们回来。
这还不算,饭菜也是整日里的稀粥高粱米,连野菜黑窝窝头都不多见。
这工钱,也是今天找一点儿事儿给克扣一些,明天,找一点儿事儿,又扣去了些。
一整年算来,别说给你工钱了,你还得倒找他的!
就这样,王小雨挨不下去,只得回王家村来了。
可是,李奶奶家也没有多少土地的,人口又日渐繁多,养不起闲人。王小雨,就还得继续出去打工赚钱。
赶巧,乐儿家要招人,王小雨就想来试试看了。
“行,那明天让他来试试吧。”
乐儿倒是爽快性子,问明白了,当即就应下了。
李奶奶家的人,人品都不错,王小雨她也见过,模样长得周正,还没坏毛病,挺勤快的。附和用工要求。
“行。”王有喜也同意。
在老宅的时候,李奶奶一家人就经常照顾他们二房,现在人家有难了,想找个活计,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他也没问题。
总之,当古代社会做商人的,规矩得有,人情也得讲。王有喜和乐儿也不能免俗。
………………………………
第247章 发明保温罐
订好佣工人选,第二天王有喜就通知了俩人。三个人就讲好了佣工条件,又到新任村长那里,和气的签订了佣工合同。
至此,乐儿家就有三长工了。安老二、王云生和王小雨。
几个人就挨着班排班,在王有喜的带领下,把豆芽作坊的生意迅速做了起来。
初七那天一开业,就各司其责,谁负责招呼客户,谁负责称量豆芽,谁负责收钱记账,谁负责照顾豆芽。
事事都做得井井有条的,不见一丝忙乱。还都能让客人们各个觉得心里舒坦,愿意下次再来光顾。
乐儿家的生意,就越做越红火,钱财也是哗哗的来,都可以用日进斗金来衡量了。
总之,三个长工的哪哪都合乐儿他们的心意,算是人选对了!
而王云生和王小雨俩家,也是十分感激乐儿他们家的。
因为这一年二两银子的收入,对天天在土里刨食,一年赚不了几文钱的庄户人家来说,可是相当重要的!
更别说人家还管一天三顿饭呢,也省下了好些的口粮,解决他们家大难题了!
于是,两家都挑了些自家的土特产,什么鸡蛋啊,什么山里的榛果啊,各自拎了一大筐子,跑来感谢乐儿他们。
“哟,来就来呗,咋还拿这些东西嘞?”
见两家人都拎了这么多东西上门,安氏和王有喜就赶紧笑着把人让了进来。
虽说他们家现在有钱了,也都雇上长工了,大小算是个小地主了。
但对乡亲们,他们还是从来不摆有钱人架子,和善得很的。
“哎呦有喜侄子,媳妇,你可不知道,你们帮了我们多少忙啊!俺家人口多,地还少,小儿子一天找不到工作,就是一块心病哟!离得家远了,俺还惦记着不放心。多亏你们人好――”
李奶奶就絮絮叨叨的,拉着安氏的手,和乐儿一家亲热的唠着嗑,还直夸他们家人心好,人善良。
“是啊,是啊,要不是你们家,俺们云生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去,多谢你们了――”
云生媳妇也是这样说着好话。
俩人就你一句,我一句的把乐儿一家人给夸奖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安氏乐儿他们听了这些话,都脸颊绯红绯红的,心里美滋滋的。
就是王有喜这个大男人听了,也是哈哈大笑着,心情舒畅得很。觉得,当给有钱人就是好啊,不但有人伺候尊重着,还有人时刻夸赞着呢!
呗有面子!
至此,更是坚定了赚钱的决心,把生意往大里做!
只是这豆芽生意虽好,这技术上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
原来,在现代生豆芽,有机器里面的感温系统来衡量水温,如果温度不够了,就可以自己通电,随时烧温水浇菜。
在古代,却没有这个感知系统的,就得固定时间每隔一两个时辰,人力烧一次温水浇菜。很麻烦。
而且,那烧的温水,还只能一次性用掉了,不能留存,不然过一会儿就没有温度了,还得重新烧。
总之,不光浪费柴禾和人力,就是烧热的水,也不能保温。
就是大半夜的,人也得这么忙活,挺折腾人的。
王有喜就天天研究着,想该怎么能让水既能保温,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节省成本呢。
不过,这个事儿就破费脑筋,王有喜见识有限,就想不出好法子来,只得把这事儿告诉了乐儿。
乐儿听了也觉得颇为为难。
为嘛?
因为在宋代,这时候可没有保温的暖瓶,连他们喝的热水,也都是现烧现喝的。这热水的储存,也是相当的难办。
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跟何况乐儿是现代穿越过去的,这脑筋就比古人灵活得多!
当下就想到了,现代暖瓶保温的原理,现代暖瓶,都是用玻璃壶胆,外面再刷上水银,利用温度的反射原理,做出保温效果来的。
那她,是不是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自己做个保温瓶?
想到就去做,乐儿可是个实干派。
当即就跑县城去了,找到高老板的杂货铺子,去寻找玻璃瓶子和水银。
可谁知,水银倒是有的,可是原本在那个时空,宋代就能出现的玻璃瓶子,在这个时代却没有出现。
就是有几个透明的瓶子,也是价格很高的水晶或者宝石瓶子。根本不适合做保温瓶。
乐儿又不能自己捣鼓制作玻璃,造瓶子,那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没招,乐儿只得皱了眉头,托着腮,打算另外想办法了。
“保温啊,以前你们姥爷还在的时候,每次下地干活都天黑了才回来。俺怕饭菜凉了,就放在棉被里捂着。每次还都热乎着嘞!”
见外孙女整日皱着小脸,冥思苦想的想保温效果,圆圆的小包子脸都愁得抽抽了,安老太太别提多心疼她了。
忙拄着拐杖,也给她出主意到。
乐儿心善,人又活波可爱,安老太太可是极喜欢小乐儿这小人的。
更何况,那天要不是乐儿给自己闺女拿主意,她也不能被带到这里来享福养老。说不定啊,就真的一条大好性命,丢在那个四处透风的猪圈里了!
更别说,乐儿后来还天天照顾她起居饮食,给她喝那么好喝的甜水,让她身上的冻疮都养得好好的,痊愈了。
这么好的孙女,可上哪里找去啊?
哦,棉被保温吗?
乐儿听得,就瞬间睁大了眼睛。
是啊,没有玻璃,她就不能做保温杯了吗?
就地取材,用棉被捂着,不也可以起到保温效果吗?
当下,乐儿就找了个传温效果差的瓦罐来做实验。
就在瓦罐里装下些热水,再用一个小花穿小了的破棉袄包裹了起来。等了半个时辰后,发现水温还真的没有全凉掉。
这么说,这个办法就是有效的?
那如果不用小瓦罐,而是用个大瓦缸的话,装的热水多,更不容易温度流失了。
不过,棉被是能取到保温效果,却是最怕潮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