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田蜜意:王妃,有喜啦-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倒满了两担多一点,这个大木斗才算装满了,还冒出了那么一点点的小尖。
那叫王老吉的老汉,这才脸上松了松,黑黑又干巴的脸上,露出点笑容来。
“不满,再倒!”
可谁承想,没等王老吉笑出来呢,那胖管家老爷就瞪了他一眼,转身在大木斗上狠狠踢了一脚。
顿时,这一脚就把木斗上的粮食尖尖给震平了,斗的四个角,还空出了一些低洼处。
啊?
王老吉就有些欲哭无泪的,木讷的脸上呆了呆。
只得又弯下腰,拎起筐子又往那不太满的地方又倒了些粮食去。
如此几次,直到又一筐子粮食快倒光了,那个斗也被填得平平的,一点低洼处没有了。
“王老吉家,交租子一石,三百斤一次――”那管家这才扯着嗓子,说出了数目。
围观的乐儿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大木斗足足能装粮食三百多斤呢,好能装!
不过,显然收租的过程还不算完。
随后,乐儿又看到地主家出来几个身材结实的家丁,把这些粮食都小斗撮起来,用草袋子灌装了去。摆放在一边。
那个王老吉再往大斗里倒粮食,如此几次,直到交了三四大斗的粮食,剩下的又用大秤称量了几次,这才算出具体的租子。
足足收了一千多斤租子,账房又记完了账,让苦呵呵的王老吉按了红手印。这才算完事。
随后,赶走王老吉,又叫其他人的名字,再来交租――
总之,是他管家老爷看得顺眼的,或者跟他有些亲戚瓜葛的,他就不踢那一脚,让那些人少交点租子。
要是他看不上眼的,或者交情不好的,他就翻白了眼睛,多踢上几脚,多收人家好些的租子。
啧啧,那管家的权力,可就运用到了极致。
……
而至始至终,地主老爷和他的大公子都没有下来过,只是让管家代办,他们则在一边扇着扇子,喝着茶水,吃着点心看着就是了。根本就没有亲自动过手。
这还不算,坐得久了,还有家丁或者小丫鬟跪着给他们捶腿、捏脚,喂水果。
还挺着**大肚子,哼唧哼唧,满脸舒服,极度享受的样子,就别提了!
乐儿就笑,怪不得古代人都愿意当大地主,原来,有这么多好处呢!
于是,乐儿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多赚些银子,等搬出老王家了,她也买上几十上百亩好地,当个吃喝享乐,**透顶的大地主!
嗯,她的理想也不高,就想多赚点银子,在古代社会当个吃喝不愁的小米虫就好了。
当然,如果有个俊美又体贴的帅哥,陪伴她就更好了。乐儿就吃吃的笑,憧憬着在美男陪伴下的,未来美好生活。
“下一个,王家声,租种田地三十亩,该交租子四千五百斤――”
这个时候,胖哥管家又在喊,乐儿就听到,她喊了王老汉的名字。
哟,到自己家了?
闻言,乐儿精神一震,忙伸头看去。
。。。
………………………………
第122章 因小失大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任凭胖管家老爷喊了半天,也没有见老王家人往这边担租子。
“怎么回事?王老头家怎么回事?
管家就有点急了,当即高声喊着,又拧了眉头,排开众人往老王家的打谷场划分地看去。
管家老爷就挺生气,老王家人今年是咋的啦?
又是撺掇孩子砸地主家少爷的,又是欠账的,现在又不想交租了?
净给他找麻烦!
身为管家,一人之下百人之上,他在王地主家要管的事情也挺多的。尽管这些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他毕竟也是很忙很忙的‘大人物’好吗?
一分钟几文钱上下呢!
老王家人干嘛总是这么不长眼,给他添麻烦?
加上今天太阳光特别的热,胖管家心情就特烦躁,也对老王家人有了意见。
那个踢大斗的大脚丫子,又蠢蠢欲动了!
“诶,爷爷大伯他们呢?”
乐儿和安氏她们也忙伸长了脖子,去找王老汉他们。
王老汉和王有功他们早就出来了啊,咋现在反而不见人影了?
“哎,来了,来了――”
这一寻找下,却发现,打谷场上,艳阳高照下,王老汉使劲的推搡着王有功,而王有功居然就耍宝的,一个硕大的坨,就躺在谷子上面呼呼睡着了。
原来,地主老爷家收租子,千篇一律,没什么好看的,那王有功闲闷得慌,干脆就睡大觉去了。
这一睡,也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王老汉就怎么也叫不醒他。连地主收自己家租子了,也叫不醒他。
“呦,也不能啥都指望着我们有财啊――”
见王老汉在推王有功,赵氏就在边上直撇嘴嘟囔。
这是觉得他们大房又是看场子,又是交租子,委屈他们家了,就当着众人的面埋怨上了。
“嗯,嗯,嗯,嗯――”
可没想到,赵氏这话一出口,那躲在谷子场里的王有功就出声了,配合的直点头,人却像是胖毛熊一样,团缩着,眼睛还紧闭着,像是还在睡。
“哈哈哈哈――”
这下,王有功的那个耍宝表现,就让众人都知道了,他是装睡呢。都忍不住哄笑了起来。
“怎么――不想交租子?”
见状,一项只是看着,不咋干涉收租子的地主老爷见了,不禁就坐直了身子,严厉的皱起了眉头。
这个老王家他是知道的,前几个月孩子做妖,砸伤了他的小儿子,他是看在乡里乡亲,又是同宗同族的份儿上,才宽限几个月,没让他们家买卖儿卖女的偿还债务。
怎么,这又耍花招,不想交租子了?
那个王家大少爷见了,也是皱了皱眉头,收起扇子。冷哼一声。很显然,是很瞧不上老王家这些人的。
王地主家的那些人表现,就让王老汉额头上直冒汗珠子。
大房一家咋这不开眼啊?
要做妖找事儿,也不能这个时候闹啊!
这要是惹恼了主家,再不给他们家土地租种,那他们老王家还不得去喝西北风啊?
就气的,脸色铁青。
也顾不得什么了,抡起他的铜质烟袋杆子,照着王有功的脊梁杆子就狠狠敲了下去――
……
中午,老王家人都气的没吃下饭去。
他们能吃下饭去吗?
上午王有功这不长眼的一闹腾,就让王地主家对他们印象坏极了。还以为他们是故意要赖租子呢!
收租子的时候,那个大管家就朝着那大斗上,踢了好几脚,愣是把一壶满满的粮食,给踢得凹下去好大一块去。
老王家人就只得往里面,又哭又赔笑的添粮食。
如此几次,好几木斗的粮食都这么收的,老王家可就亏死了!
原本三十亩地,只需交四千二百斤粮食就可以了。这下好,愣是交了有四千五六百斤去,也不止。
剩下的粮食,连二千斤都不到了,只有一千四五百斤。直接损失了好几百斤呢!
一家人辛辛苦苦撅着屁股忙了一年,就得了这结果?
就把王老汉气的,肚子鼓涨涨的,眼睛都冒火了,又不敢惹人家有钱有势的王地主。就把气全撒在了做妖没做到地方上的大房一家身上。
直接在打谷场上,挥起烟袋杆子去打王有功。
王有功就哎呦哎呦叫着,满场院撒丫子的跑。
赵氏见自家汉子挨打了,还想去阻拦,结果,一边的宋氏也气得冒火了。
脱了鞋子就去抽她。
老大平日里虽然混,但也不会不分场合的混,这一定,是赵氏这个败家娘们怂恿的!
两口子就一阵追赶,把大房一家人打的,在打谷场上跑来跑去的,鸡飞狗跳的叫唤。
图惹的大家伙又哈哈大笑了一阵,还都说打的不冤,王老大这货该打!
就这样闹腾,他们还吃得下饭去吗?
二房一家倒是没受什么影响,虽然也挺心疼白白被人弄走的四五百粮食的,但该吃饭的还是得吃。
宋氏不肯把粮食拿出来给他们做饭,也不要紧,有乐儿在,什么都不缺。
一家人就吃得饱饱的,乐呵呵的休息去了。
下午,精神头十足的乐儿又去县里了。
她可是跟县里仙人大酒楼的掌柜的约定好了的,要每隔来两三天送一次鱼的。
不过,这次她没有事先把鱼拿出来,而是背着背篓快步来到县里,找到一个僻静拐弯处,瞧了瞧左右没人,一挥手,背篓里顿时就出现了四条活蹦乱跳的大鱼。
然后,就背着背篓,蹦蹦跳跳的进仙人大酒楼去了。
“乐儿姑娘来了,快,快,厨房就等着你的鱼下锅了。”
酒楼的掌柜的一看是乐儿,眼睛立马就亮了,忙大笑着迎接了上来。
他们大酒楼可都定好了,要用乐儿捞的深水仙人鱼当招牌菜呢。
这都宣传好半天了,可就等着乐儿的鱼下锅出菜了!
“好嘞!”
乐儿也笑,她的鱼受欢迎,就说明银子赚的多啊!
忙跟掌柜的快步进了厨房,把背篓里的鱼交付给他们。
掌柜的就叫厨师称鱼,洗鱼,去做菜。这边他就给乐儿按事先约定好的结算价钱。
乐儿这次带来的鱼,一条鲈鱼,三条杂鱼。
鲈鱼三斤多,按照事先约定的就是一斤一两银子,三斤就是三两银子;而那些杂鱼,则是一斤一钱银子,三条鱼,也有十斤多,就是一两一钱银子。
加起来,掌柜的足足付给她四两一钱银子。
。。。
………………………………
第123章 钱都哪儿去了?
瞅着一会儿功夫就赚来的四两多银子,乐儿乐的差点哈哈大笑起来了。
瞧瞧,瞧瞧,姐姐的空间厉害吧?
一眨眼的功夫,就赚了这么多银子!
她空间里,还有好些鱼呢,要是都拿出来卖,嘿嘿,她就发财了!
发财了!
而且,这还不是一笔生意,做完了就没事了。而是,可以长久生财的路子,天天都可以赚这么多!
乐儿就高兴得不得了,连走路都蹦蹦跳跳的,很开心。
而仙人大酒楼这里,掌柜的也笑得见牙不见眼的,他的仙人鱼啊,卖的可好了!
好多人听了名头,都大老远的赶来吃,让他赚了好多银子呢。
自此以后,乐儿隔三差五的进县城一次,每次都赚好些银子回家。
她还不愿意把这些银子都放箱子里收着,就直接摆放在空间草房子里的桌子上,堆成了小山。
这样,她一进屋子就能看到好些银光闪闪的银子,亮的她眼花。
她就天天数,日日数,数钱数到手抽筋,高兴了,再洒一把金钱雨,哗啦啦的,别提多欢乐了!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乐儿的银子也越赚越多。
眼看着过去一个多月,城里刘员外家的房子也盖完了,王有喜和王友发就领了工钱回来了。
不过王有喜却什么也没有给安氏和乐儿他们买。
因为他没钱啊!
没有乐儿在身边时刻提醒着,他啊,爱兄怜弟的老毛病又犯了。
王友发一跟他哭穷,说没钱娶媳妇――王友发这段时间其实额也赚了不少钱,每天十多文工钱,一个半月的时间,也足足赚了四五百文钱呢。
可是王友发这人有钱存不住,又是在县里这繁华诱惑多多的地界。他又没见过世面,见到啥都新鲜。
白天上完工,晚上就跑去夜市上又吃又喝的,在灯红酒绿的地方遇上个漂亮姑娘,还拉着人说‘会子话’。
就这样,完工后,四、五百文的工钱,愣是花的就剩下不到一百文钱了!
这么点钱,哪里够娶个媳妇的?
这才知道难了,于是,就天天跟王有喜哭穷。
王有喜被他缠磨的没法,同情心又泛滥了。把他赚到的四百五十多文钱,全借给了王友发。
“呵呵,呵呵――”
这会儿,见到了老婆闺女,王有喜才想到他赚了这么大通钱,却什么都没给家人买,顿时,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忙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不好意思的呵呵傻笑着。
见状,安氏倒是没说什么,毕竟老夫老妻了,她最晓得王有喜的好脾气。又加上安氏本来性子绵软,只是深深叹了口气,低下头不说话了。
乐儿和已经有些懂事的大花却都撅着嘴,生气的侧着脑袋不想看王有喜。
这个王有喜,到底谁是他最亲的人啊?
兄弟如手足,家人如衣服吗?
去县里干了一通活,竟然一个子都没带回来。有这么做人家爹和丈夫的吗?
这老好人做的――要是一家人都等着他养活吃饭,岂不是都得饿死?
乐儿和大花她们就一直不理睬王有喜,把后背给他,晒着他,臊着他。
小花年纪小,啥也不懂,开始还一蹦三尺高的往爹爹身上跳,但看到俩姐姐都不高兴理爹爹,她竟也有样学样的,从爹爹身上下来,把屁股一撅,头朝炕里趴着,也不跟王有喜说话了。
一家人的态度啊,就让王有喜甚是不安。
“咋的啦?呀,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
见家人这样冷淡着他,王有喜虽然嘴上是在道歉,心里却是有点不高兴了。
他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天天起早贪黑的挨累受冻,咋的这回了家,老婆孩子还给他摆脸色?
“爹!你这么惯着三叔,你以为是为他好吗?”
见状,乐儿挑了挑了眉毛,马上气势很足的反问他。
王有喜干了这么长时间活,一文钱没往家里带,怪她喽?
“咋的?”
王有喜就觉得乐儿问的挺多余。他对兄弟好,还不对了?
兄弟间不该互相友爱帮助吗?
“爹!你有没有想过,三叔现在什么都靠着你,如果哪一天你不能接济他了,爷奶也帮不了他,他该怎么活?”
见王有喜还跟她梗梗脖子,乐儿就狠狠白了他一眼,言词犀利。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老王家人和王友发能这样,其实也跟王友喜一直的纵然是分不开的。现在不下猛药,骂醒王友喜,只怕王有喜以后一定还会这么做,还会跟乐儿她们有心结的。不如一下挑明的好!
“啊,咱咋就不能――”
王有喜还想反驳什么,想说他可以一直帮着老三啊,帮他一辈子啊,亲兄弟,一家人,哪有这么多事儿啊?
王友发比他小七八岁,农村的孩子,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王友发自从出生,几乎都是王有喜背着照顾的,吃饭的时候他负责喂,睡觉的时候他负责搂着,就连拉屎撒尿,也是他负责给擦屁股的。
所以,在王有喜心里,王友发虽然是他的弟弟,其实跟儿子差不多了。
但是强硬的话语刚说到一半,王有喜又不得不悻悻的闭嘴了。
因为,王有喜忽然就想到,他自己还欠着人王地主家二两银子的巨额债务没还呢。
到时候,他能不能迈过这个坎还是一回事呢,还想帮老三一辈子?
如果真没他随时帮衬,爹娘又不咋管有发,到那时候,有发这日子――王有发的个性,又是个大手大脚,有钱就往死里花,一点不为后路想的人。
王有喜其实也不太笨,头脑冷静下来后,脑袋稍稍转一转,就晓得乐儿这话虽然说的挺气人,道理却是十分明显的。
当下,便瘪了瘪嘴巴,没再说下去。
“爹,老话说的好,纵子如杀子。三叔虽然只是你弟弟,但也合这个理儿。要不,你再品品?”
见王有喜表情有些松动,乐儿又趁热打铁。
“我,我,我晓得。”
乐儿这席话,就把王有喜给说得缓缓低下了头,仔细的琢磨起事情来。
虽然他们兄弟现在还没有分家,但树大分支,老王家各房兄弟,早晚会分家单过日子的。
别看王友发现在活的滋润,一旦真没有了他王有喜的帮衬,就凭老三那大手大脚的臭毛病,还不两天就变成个叫花子?
他这是为三弟王友发好呢,还是害他呢?
哎――
。。。
………………………………
第124章 准备婚礼上
秋收后,各家都有了闲钱,也有了空闲。王友发的婚事就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天,老王家人就开始忙活王友发的婚事。
因为人家李家人说了,彩礼可以不要,但李二妞是老王家明媒正娶的妻子,就得按照正式结亲的形式来,办得风风光光的,一样程序不能少!
于是老王家就按照农村人家娶亲的程序,纳吉,文定,娶亲的,一样样的开始了。
而且,娶亲吗,就得有喜气洋洋的样子。
便又是买了大红纸张,请村里的巧手婆婆和媳妇们剪窗花,剪门帘;又是请村里识字的秀才写喜联的。
很是花了一些钱。
――对这一点,乐儿就有点不明白家里。
按说,四叔王有财也是读书人啊,还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马上就要考童生了试了。老王家怎么写个喜联还要请别人代笔呢?
当然,这些还不算完,还得再请人裱糊新房。
因为新房吗,就得有个新房的样子,总不能显得破破烂烂的。于是又找了城里的裱糊匠人来家糊房子,把家里的房子糊的亮亮堂堂的。这又是一笔工钱,还有纸张钱,浆糊钱也都是一块算的。
两项过去,就花了三、四百文钱了。王有喜和王友发赚回来的钱就去了大半了。
再有就是置办喜饼和大白鹅,到老李家文定。
穷人吗,不能几担子几担子的置办彩礼,但怎么也得有一担子喜饼和一只大白鹅吧?
这些老王家都没有,也得花钱去买。
于是,流水的一下又去了二百多文钱去。
这三样,就把王有喜他们的钱,全部花光了。
结果,事情就办到了一半,没钱了!
可是,谁家办亲事,还能等他们赚了钱,再接着办的?
这一撂下,可就全废了,王友发娶媳妇的事情,就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去了。
没办法,王老汉和安氏只得从公中出钱。把家里的粮食卖了几百斤出去,换了六、七百文钱。接着办喜事。
这会儿,就得轮上找花轿,请鼓手的事情了。
可这花轿,村里人谁家没事准备这个东西啊?就得去城里轿子行去租。
结果人家一听说是办喜事,把价钱就要的贼高贼高的,还说是惯例,一下就要五钱银子一天。
五钱银子啊,就是五百文,价钱一喊出来,就把老王家人给吓的,当场就仰倒在地上,差点起不来。
结果轿行的人就笑,说这是最便宜的花轿钱了,要是那好的,上档次的花轿,一天至少得花三两银子呢!
没招,老王家人只得垂头丧气的回家了。
因为,他们就有五百文钱了!
若是都租了轿子,这以后的婚宴钱,还有其他的零碎费用,可就没有了。
最后,只得厚着脸皮跟亲家商量,说用椅子抬也可以的,以前人家结婚也有这个习俗的。也不打脸。
可是,用椅子抬,都是在夏季娶亲才这么办的,现在都到冬季了,新娘子大冬天坐的高高的,还露在外面,那不得冻坏了?
李家人就不同意。
老王家人就充分发挥了死皮赖脸的本领,硬是赖在老李家,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好说歹说的给说通了。
李家就退了一步。
但,吹鼓手必须有。不然,结婚的时候都没有个喜庆声响,还叫什么娶亲?
这个却是不能省的,老王家人也赖不掉,只得同意了。
本村没有吹鼓手,就得去外村找。人家听说是要办喜事的,就依例把价钱抬的高高的,最后,总算是以二百文钱一天,谈妥了。请了俩吹唢呐的和敲鼓的。
这些麻烦事情都办妥了,还得给新郎准备喜服呢。
当然手工有安氏这些媳妇在,是不需要出手工钱的,但红色布料却是需要的。就又去买大红布料。做喜服,做新娘新郎佩戴的大红花。
一番功夫下来,又花了上百文钱。
剩下的,就是办喜宴了。
这道是最费钱,也是最赚钱的。
说费钱,是农村人家办喜事摆流水席,至少得摆上五六桌,请全村的老少爷们来吃。还得桌桌有肉有菜,有窝窝的,这就得花好些钱。
说赚钱,那就是来吃席面的人,都得掏钱凑喜钱。你家几文钱,我家几文钱的,王家村这多人家,怎么也得几百文喜钱啊?
所以,只是宋氏最愿意办的事情了。
不过,赚钱之前,还得先费钱置办酒菜。
这天午饭,饭菜都端上来了,宋氏和王老汉却不肯动筷子。
大宋国的礼仪,饭桌上,长辈不动筷子,晚辈是不准动的。一家人就大眼瞪小眼的,很无聊的陪着宋氏和王老汉他们坐在那里。
半天,王老汉吸烟吸够了,这才眯了眯眼睛,瞅瞅宋氏,示意她可以开始了。
“老三要娶亲了,这是你们都知道的。但是咱家缺钱,办不起席面。我和你爹就想问问,这事儿该咋办?”
宋氏得了王老汉的意思,就瞪着眼睛问众人。
婚宴这东西,要想体面点,就得有鱼有肉的。那这一桌子办下来,可至少得花上上百文钱。办个五六桌,就得六百多文钱呢。
他们家卖粮的钱,现在可没剩下多少了,哪里够啊?
“咳咳,还能咋办,我家可没钱。”
王有功嘴快,赶紧就把自家摘了出去。
“那,老二呢?”宋氏看了王有功一眼,又瞅向王有喜。
她早知道老大那个抠货榨不出钱来了,也没有把希望放他身上。
“我,我,我也没钱啊――”
王有喜被这一问,知道老娘的希望都在他身上。顿时就憋的满脸通红的。可是又不好不回答,最后只得吭哧瘪肚的回话。
他穷的叮当作响的,手里哪有钱啊?
就是上个月去县里打工赚的五百文钱,也都给有发了。
“哟,不就是办个席面吗,老二你咋办不到啊?上上个月,你家新房子上梁的时候,不都办得挺好吗?”
这时候,一直在边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赵氏,就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插嘴了。
“是啊,老二,娘也不需要你出多少钱,上次你上梁的席面,你看着,再给办几桌就行。”
宋氏也瞪着大眼睛催逼王有喜。
要她收娶亲的礼金行,要她花钱办酒席,她可舍不得!
。。。
………………………………
第125章 准备婚礼下
“娘,我,我,那席面不是我办的,是乐儿给想的办法。”
王有喜被逼的没法,只好没用的,红着脸,吭哧瘪肚的把乐儿给供了出来。
闻言,乐儿眉头就是一跳,心中暗叫不好。
王有喜这么说,那老王家人还不把主意都打到她身上来?
果然,王有喜的话音刚落,老王家众人的眼神都齐刷刷的落在了她身上。
“乐儿啊,奶也没求过你什么事情,你三叔娶亲是大事,那天的席面,你就帮着办几桌吧。”
宋氏就脸不红心不跳的,脸大如磨盘的,就把婚宴的事情全推她身上了。
这时候,如果乐儿要是个纯粹的古代小女孩。
奶奶说家里的希望和幸福全靠她了,乐儿准感动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必定万死不辞、热血沸腾的就拍着胸脯应下了。
可是乐儿是谁啊?
她是从二十一世纪来的现代女孩子,哪里会上宋氏这鬼当?
“奶啊,俺哪有这本事哟?那天那桌席面的菜,是人家赵公子给送的。现在我都好几天没见到赵公子了,上哪儿弄菜去?”
乐儿就一撇嘴,马上给推掉了。
忽悠吧,忽悠吧,把王有喜当包子忽悠就算了,竟然还想让她也当包子,做梦去吧!
“吓,那你就不会再找赵公子要两桌去?”
宋氏就故作惊讶的鼓起眼睛,很不要脸的到。
“娘,乐儿是救过赵公子一回,人家才送一桌菜给她的。哪还能次次都送嘞?”
在一边的安氏实在看不过去了,忙把乐儿捞到身后护住到。
老王家这些老的老,少的少的,自己家儿子娶亲不想办法,竟然把主意打到一个才五六岁的小女孩子身上,真是丢人啊!
“乐儿救过赵公子?”
可没想到,安氏这话一出口,宋氏非但没退堂鼓,反而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
救过赵公子,岂不是救过他的命?
贵人老爷的一条命,那不是很值钱?
宋氏就满眼冒金星的,打着腹黑的小算盘,盘算着能利用乐儿对赵元浩的救命之恩,要多少钱合适了。
嗯?
闻言,王老汉的眼睛也蹭的一下亮了起来,连眼袋锅子也不抽了。就盯着乐儿,像是看见什么金砖似的,左看右看的,使劲的瞧。
“奶,赵公子还救过我的命呢,还救过好几次。那咱家咋谢他?”
一见宋氏和王老汉那副贪财得要流口水的模样,乐儿就晓得,这些人又打上坏主意了,忙反口到。
“呸,真是个赔钱货!”
被乐儿这么一说,宋氏和王老汉又泄气了。
这死丫头,还真是个没福气的。她救人家一次,人家竟然救了她好几次。这么算来,她还倒欠着人家赵公子好几条命呢!
还咋管人家要钱?
不过,宋氏显然还没死心。
白眼仁转了转,又撅起嘴巴瞪着眼睛,想跟乐儿说什么。却被王老汉拽了下衣袖,才偃旗息鼓了。
没法,那天办喜宴的钱不够,老王家只得再去称了一百斤粮食卖了,换了几百文钱回来。这才差不多够了。
一家人又忙活起来,该准备菜的准备菜,该买鞭炮的买鞭炮。
乐儿却是被老王家人提醒了,想起,赵元浩帅哥,这段时间怎么都没来找她呢?
。。。
………………………………
第126章 点不着的鞭炮
十一月上旬的一天,瑞雪初降。
明水县到处都是薄薄的瑞雪。虽地处江北,不像大北方那么寒冷,出去溜个弯都能把鼻子冻掉了。
但也寒意凛凛,地面上的雪花,踩上一脚,也哧溜哧溜的特别滑。
王老三王友发却特别高兴,早上早早就起床了。还兴奋把娶亲的大红吉服一便又一便的往身上套,让家人看好不好看,合不合适。
还搓着手,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