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田蜜意:王妃,有喜啦-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血,都不停手。跟疯了一样。
最后,竟然瞅了个空隙,把那个大孩子一下子就给绊倒了!
直到取胜了为止!
这件事情就给了赵元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知道赵元兮不会那么轻易服输的。
尤其是,此事还关系到他们都喜欢的乐儿,谁也输不起!
于是,赵元浩也决定给赵元兮一个深刻教训,叫他不敢再轻易动他。
嘉和五年十一月末,外面天寒地冻,大雪纷纷。
按时间算,很快就要到新年了。
乐儿就和赵真儿在慈宁宫,围着皇后娘娘说笑讨喜的。时不时的,还剥开一个糖炒栗子,像是一家人似的,送给皇后娘娘吃一个。
皇后娘娘也是十分欣慰开心的,对乐儿递过来的糖炒栗子来之不拒的都吃下了。
就微笑着半卧在贵府踏上,很是享受这种温馨的家庭气氛。也时不时的夸上乐儿几句,孝顺啊,好孩子之类的。
就把赵真儿都看得有些嫉妒了,不由得撅起了小嘴,装作是有些生气的说,到底谁是您闺女啊?
怎么对乐儿妹妹,比对她还亲啊?
就把嘉和皇后逗得笑呵呵的,直点她的小脑袋。
却是这个时候,就听得走廊里有阵急促的脚步声往这里走,就见一个皇后宫中的老嬷嬷匆匆赶了过来,在皇后耳边轻轻耳语了几句。
嘉和皇后的眉头,倏的就皱了起来。
原来,今年雪大,也特别雪多。大宋帝国统治的区域,各个地方都下了大雪。
前两天南直隶的地方,就下了场特大暴雪,一夜之间压塌了好些的民房,也压死了好些的百姓。
受灾群众,就大概有上百万人之多呢。
朝廷得知消息后,怕出事,就赶紧调集了几十万担的库粮前去赈灾救民。
可谁知,户部司官都已经把这些粮食查验好了,也都贴上封皮,就等钦差查验过后,就带去南直隶赈灾了。
结果,钦差开库提粮那天,却出了一件大事!
原本都贴上封皮的几十万担粮食,竟然都不翼而飞了!
库房里,就剩下些虚装在草袋里的一些麦糠麸皮,分量轻得很!
就把钦差给吓的啊,一瞬间浑身的衣服就被汗水给浸透了。
也多亏他长了个心眼,运粮食赈灾之前又查验了一遍粮食,这才发现了问题。若是他迷迷糊糊的,把这些粮食袋子装上车子就走,豁,这得造成什么后果啊?
受灾饿得半死的百姓,见到这些根本不是粮食,肯定会觉得朝廷在欺骗他们,哗然暴动不说。
他也会因此而洗不清罪名。因为,这粮食明明就足斤足两的交付到他手上的啊,他也都大咧咧的接收了。
可这到了救灾现场,怎么就变成了麦麸稻糠?
不是他偷换了粮食,贪污了公款,还能有谁?
他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说不定还会跟那个东山府知府一样,落得个罢官丢职,全家抄斩的凄惨下场。
等稍微清醒点儿后,钦差就赶紧扣下了户部司官和看守库房的库吏,然后就飞跑了去朝堂报告此事。
嘉和皇帝正在上朝议事,听说了这件事情后,也是勃然大怒。
是谁,是谁搞的鬼?
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几十万担的救灾粮食给弄跑了?
他要置朝廷于何地啊?
又想做什么?
于是,立马派了人严查此事。
又怕救灾晚了,造成灾民暴动,便又紧急从京畿仓库又调拨了几十万担粮食,当场派钦差查验清楚了,就赶紧带着去灾区救灾去了。
这边嘉和皇帝就派了六部官员,严查仓库粮食失踪案。
结果查来查去,就查出,户部一个下面的小官,竟然造假了户部公文,在钦差来提取救灾粮食之前,偷偷把这些粮食给转移走了。又高价卖了出去。同时,还弄了大量的稻糠和麦麸以次充好的放在库房里。
而那个小官,竟然还跟兮郡王府里的人,眉来眼去的,来往密切――
这件事情,就把嘉和皇帝给气的,差点把大殿里的公案和文书,都给掀了去!
这事儿难道是赵元兮做的?
不太可能,兮儿虽然有时候挺倔强的,但很识大体,绝不会用上百万黎民百姓的福祉开玩笑!
那,是这段时间一直跟赵元兮闹别扭的,小六子赵元浩做的?
也没有丝毫证据表明是这样的。
更何况浩儿的心性他也是知道的,他不会这么贪财,也不会做这种事情。
哪,到底是谁干的呢?
不用说,这件事情也是不了了之了,但是赵元兮作为户部的领衔大臣,因为约束管教下属官员不利,还是受到了严厉斥责。
也因此,被罚俸一年,还被取消了好不容易得到的,明睿两个字的封号。
当然,都失察成这样了,哪里还称得上明睿?
混账还差不多!
………………………………
第458章 挨收拾
“哈哈哈哈――”
赵元浩宫里,姚青和赵元浩等人就笑成了一团。
赵元兮还真因为这件事情,而马失前蹄,被责罚成这样呢!
不用说,这件事情也是他们的杰作,却是一出击就让赵元兮受到了狠狠的重创。
不但丢了面子,还让他丢了里子,连带着连好不容易争来的明睿两字封号的头衔,也被拿下了。
当然,他们也没有做什么太大的手脚。
要怪也只能怪赵元兮手下的那个小官吏太不检点。因为那个小官吏可是个烂赌鬼,平时发下饷银就爱去赌个三五七两银子的。直到自己当月的饷银都赌精光,身无长物,才肯罢休。
这不,姚青他们就派人去引诱一下而已,那个小官吏就一下子玩大发了!
不但把自己家的房产统统给赌光了,还在外面欠了一大屁、股的债务,多达上万两的银子。
催债人上门前去催债,那个小官吏无法,又在别人好心的提示下,就打上仓库里赈灾粮的主意了。
有心人再这么一推波助澜,这批粮食就顺利到了姚青他们手里。
当然,姚青他们倒不会拿几百万南直隶老百姓的性命开玩笑,耽搁什么救灾进程的。
这批粮食被小官吏倒腾出来后,他们就迅速动用关系存进了京畿粮仓。
等那个钦差一发现不对头,赶紧跑去宫里报告,嘉和皇帝又紧急调拨粮食的时候,那批粮食就派上用场了。
而且,在救灾的路上,他们还派了士兵沿途护送,倒也不会耽搁了救灾时间和进程的。
里外里,就是把赵元兮给狠狠教训了一大顿,削弱了他的实力。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看四哥还敢随便欺负我不?”
赵元浩就对此战役大胜,显得极为高兴的,当即邀请了姚青和众贴身谋士们浮了一大白。
当然,赵元兮他们平白吃了这么大的亏,也是不可能就这么罢休的。
赵元兮就咬牙切齿的,把他公案上所有的东西,包括他最心爱的一块麒麟镇纸,都一把给扫落在地上去了。
“常先生,可有希望扳回这一局?”
发作过后,赵元兮就沉着脸对着他的贴身谋士寻问道。
见状,常山就暗暗摇了摇头,觉得这俩兄弟闹来闹去的,斗个什么劲儿啊?
就为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孩子?
不懂,不懂,他这样不谙情事儿的人,实在是搞不懂这俩儿情种的想法。
不过,既然主公来问,他自然是要尽心尽力为他谋划的。
就对着赵元兮,郑重的鞠了一躬到。
“郡王爷,要打倒敌人,必攻其心脏,放能奏效。不若釜底抽薪,让浩郡王失去娶乐儿小姐为妻的契机。到时候,准能打击到浩郡王的气势,让他从此一蹶不振!”
闻言,赵元兮就是眉头一挑,很是动心。
能让赵元兮娶不了乐儿为妻,那他是最乐意看到的啦。
可是,要把赵元浩打击得一蹶不振,从此成为一个废人,他,却还有些不忍。
因为,赵元浩毕竟是他的亲兄弟,还是从小就关系很好,一起玩到大的好兄弟。
所以,尽管兄弟双方闹腾得不像样子,你打他一拳,他揍你一下,互相构陷让对方失去些信誉和帮手的。
却是,都留有余地,像是小孩过家家似的,没有下什么死手。
若是真这么做了,会不会,有些过份?
“郡王爷,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事情还少吗?而今之计,你若不一下子让浩郡王垮掉,来年,他必定会成为你登基的最大阻力!郡王爷要三思啊!”
那位姓常的谋士,就连忙躬身又劝说到。
兮郡王心思还是不够狠绝,要不,怎么能让浩郡王一而再,再而三的占了上风呢?
这可是为君者的大忌,万万心思不可软弱的。
至于兄弟情谊?
天家子弟,为了权势和那个万万人之上的大位,可是什么都得狠下心思去做。
不然,就等着成王败寇,被登基的那位,给虐得连渣滓都不剩下吧!
还兄弟情呢!
听了这话,赵元兮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沉思片刻,终于重重点下了头。
他也知道常先生说得很对。
翻开大中华的历史书,到处都是这种兄弟父子相争相残的例子。
当年齐国公子小白,和他兄弟的王位之争;以及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得到帝位,不也设计了宣武门之变,诛杀了他的亲哥哥李建成和李元吉,这才登上了大位,才有了大唐三百年的天下吗?
以及,就是他们的先祖,太祖和太宗皇帝之间的斗争,不也是这样吗?
总之,他要想做大事,绝不能心软!
更何况,他也不是要杀了六弟赵元浩,只是要来个釜底抽薪,让他一蹶不振,再不能跟他抢帝位,抢他心爱的乐儿而已。
“好,就这么办吧!”
良久,赵元兮也是击案称是。
十二月份末,即将过新年的东京汴梁城,处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欢声笑语的。
乐儿和赵真儿也在忙着过年事宜。
乐儿就写了一封报平安的家书,要赵元浩给她派人送回东山府去给家人看。又挑了好些东京汴梁城的特产和好东西,也让那人顺便给捎回去。
话说,她来到东京汴梁城也大半年了,现在都快过年了,也回不去。还真有点儿想家里人呢!
又想安氏娘亲,也想她憨厚的爹爹,还有那温柔贤淑的大花姐姐和调皮的小妹妹的。
还有,也不知道她姥姥安老太太身体如何了?是不是腿脚更利索了些?精神头更足了些?
另外,她那新添的小弟弟,小乳鸽,是不是也长大了些?
还淘气的,天天跑她屋里去乱翻东西当玩具不?
总之,她都把她所以的思念和想法,都写到了家书里,放到了她给他们的礼物里,让那人给一并带了回去。
赵元浩见她忙着给家里写家书,置办礼物的,也笑着来插了一脚,给她拿了些宫里有的,外面又没有的好东西回去。
也当是,他这个优秀的准女婿,孝敬孝敬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吧!
………………………………
第459章 宴会
大年初四晚上,太极殿宫里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嘉和皇帝正在殿内频频举杯,大宴群臣。
这也是老规矩了,每年大年初四的晚上,大宋的皇帝就会邀请在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前来皇宫赴宴,以示恩宠。
那些官员和嘉和皇帝,就在太极殿里吃喝玩乐,那些大臣的女眷们就到后宫,由皇后和众位嫔妃们负责招待。
太极殿内。
一个礼部官员看嘉和皇帝前所未有的高兴,就上去跪下禀报说,大宋朝自建立后国运昌盛,威摄四夷。吐蕃大王今年特意派了人前来给大宋朝贡,下国书。现在使者正等在大殿门外。问嘉和皇帝可否见上他们一面?
闻言,嘉和皇帝就停止了喝酒,也挥退了歌舞,捋着八字胡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个礼部官员,思考着。
吐蕃使者居然派人来给他进贡了?
这可是给了不得的大事情!
要知道,大宋虽然在中原腹地建了国,可是论国势却比以往哪个朝廷都衰弱。
周围的那些个外族游牧小国,也都颇有不服,甚至是时不时的发兵来犯,对大宋虎视眈眈。尤其北方地区,什么东北的大辽,西北的大夏的,还经常纵马南下,对大宋的边境狠狠劫掠攻打一番。
以至于大宋年年都得花费大量军费,在北方重镇设立重兵严防死守,方能保得大宋安然无恙。
那正北方的吐蕃,虽然不像大辽和大夏那样,年年来骚扰大宋,但也不是很恭谨,再也不像是大唐王朝在的时候那样,对大宋恭敬有加了。
那现在,吐蕃使者居然上门了,还带着大量礼物前来朝贺,是不是表示要重新认大宋为宗主国?
这么想着,就十分的兴奋,觉得有点意思。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吐蕃使者朝拜我王,说明我王德感上苍,威服四夷啊,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众大臣听得这事儿也都议论纷纷起来,其中有个老臣,连忙就笑着走了出来,朝嘉和皇帝朝贺,使劲拍着马屁到。
“皇上威服四夷,大宋威武!”
其他大人们一看,也都纷纷走出酒宴,跪倒磕头,及时朝嘉和皇帝齐声道贺。
那声音和动作,就甚是整齐,洪亮,听得看得嘉和皇帝就是捋着胡须,高兴的哈哈仰头大笑起来。
“宣――”
待笑过后,嘉和皇帝觉得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当时就叫内侍宣吐蕃使者上殿觐见。
于是很快就见到一个长着卷曲大胡子,带着尖帽子,穿着翻领绸缎礼服,头上又扎着无数条小辫子,很有异域色彩的一名吐蕃官员,抬腿进入大殿。
见了嘉和皇帝龙颜威武,和百官整齐排列威严后,不由得就跪倒在地,朝宋朝皇帝陛下叩拜。
口宣大宋皇帝陛下万岁,我吐蕃流大帽大王派我来觐见陛下,送来国书和礼物,愿意与大宋结为友邦。
虽然说得磕磕巴巴,甚至是有些生硬,汉语水平也不是特别熟练,但那意思也是表达了出来。
说着,还高捧一张长长的羊皮宗卷,要递给嘉和皇帝看看。
嘉和皇帝见这吐蕃使者甚是有礼貌,还知道跪倒给他行礼,心下也是很高兴,便一挥手,自然有贴身内侍从那位吐蕃使者手里接过羊皮卷宗,返回交给嘉和皇帝观看。
嘉和皇帝就看见那羊皮卷上,沟沟圈圈的写了一大篇,最后末尾还盖着个方形大红宝印,便知道这就是那吐蕃使者所说的国书了。
但那吐蕃文字,他也是看不太懂,就又发了下来,让礼部官员,找了个理藩院的通译(也就是现在的翻译官),当场翻译成汉话来给他们听。
那理藩院的官员也不是吃素的,当场便出来个三十多岁的英俊官员,拿着吐蕃国书当场翻译了出来。
那大致意思就是,也跟吐蕃使者说的差不多。就是吐蕃大王愿意跟大宋结为友好同盟的意思,末尾,还罗列了一些送给大宋皇帝的礼物。
什么吐蕃特产的祖母绿宝石一担啊,厚实长毛的野兽皮裘一大车啊,还有几十坛子青稞佳酿美酒,以及一些难得一见的红宝石绿珠宝的。
另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还送给大宋一个漂亮的公主殿下和她的侍女们,希望大宋朝能和他们通婚,把漂亮的公主嫁给他们大宋的皇子为妻,或者,大宋皇帝收了她为妃子也可以。
最后又是一句话,说祝愿大宋和吐蕃友谊长存,世代友好下去。
共同抵抗东北的大辽,西北的大夏进攻。
闻言,嘉和皇帝和满朝文武都知道了,这封吐蕃国书是真的!
因为,那大辽和大夏都是狼子野心,欺软怕硬。
不仅经常驱马进犯中原地区,在大宋劫掠杀戮。也时常驱兵前去吐蕃骚扰。
那吐蕃国主也是烦恼的很,却又打不过这两个如狼似虎的邻居国家,就想联合大宋,上下夹击,联合抵抗这两个国家的侵犯。
“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我们美丽的吐蕃公主阿里儿殿下也跟我一起来了,正候在殿外,愿意以卓越的舞姿为皇帝陛下佐酒助兴。”
见大宋皇帝陛下面露笑容,众位大臣们也都交头接耳似乎都很愿意接受吐蕃的国书,与吐蕃结成同盟之国的样子,那吐蕃使者就是一躬身施礼,趁热打铁的,把他们的公主殿下献了出来。
闻言,满朝文武都是精神一振。
他们可是知道的,吐蕃国最擅长出美女的,那这个吐蕃的公主殿下吗――
他们可是期待得很,极想见到的!
………………………………
第460章 美丽的吐蕃公主
“宣――”
嘉和皇帝听了,也甚有想见一面吐蕃美人的兴趣,就是一挥大手。
便有个内侍一躬身,又要出去通传,却被那个吐蕃使者拦住了。
就见那个卷胡子吐蕃使者挺直了身子,面向太极殿外,就是啪啪啪的三击掌。
待清脆的击掌声过后,便听得太极殿外音乐大作,一阵异域风情的音乐以快节奏响起。
这时候,就见殿外一个红色的漂亮窈窕,又带着白色皮毛绒帽子的身影,边跳边转着圈的,极有韵律的脚踏小蛮靴,旋转着奔上殿来。
她后面,还跟着数个身穿彩衣,头扎彩辫,手捧乐器,排成两排的,边走边奏乐的女孩子跟随而来。
众人就见那头戴白羊皮帽子的女孩子,帽子下面还扎着无数条小辫子,随着她一圈一圈的旋转着,转进大殿之内,头上的小辫子也完美的形成了一个圆圈,甩啊甩的,特别的有意思。
待她停止转圈,改为其他舞蹈姿势的时候,随着胳膊和腰部很有韵律的扭动着,又见衣衫裙子款款摆动,一双修长有力的大长腿,半跪半抬,半抖半动,如若在马上骑马,又若天边的彩云在飞逝流转。甚是好看。
又见这女孩子皮肤净白,高鼻隆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左顾右盼,也甚是有异域风情。不禁都看得目不转睛,齐声叫好。
既是称赞这女孩子跳舞跳得好快,也是在称赞这个女孩子长得美貌,堪称尤物。
就是那阅遍无数美女的嘉和皇帝看了,也是微微春心跳动,觉得这女子甚美,甚是好看。又配上音乐,不由得让他想起他青春年少之时,与皇后纵马奔驰的时候了。
便捋了捋胡子,也是看得微笑不已。
又过了一会儿,那美娘娇娘阿里儿已经是舞蹈已毕,便是停止了跳动,对着大殿之上的嘉和皇帝款款跪下,手放右胸口,微微鞠躬致敬。
然后,就在众人以为这位阿里儿公主跳完了,就要退下去的时候。
她又是灿烂的一笑,起身去找那位吐蕃使者。就见那吐蕃使者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手捧着一面洁白的长绸布在手,静候着她了。
那阿里儿就接过吐蕃使者手中的白色长绸布,转身要走上殿来给嘉和皇帝挂在脖子上。
原来,这是他们吐蕃部落的一个仪式,要给最尊贵的客人敬献哈达,表示敬意的。
但那殿中的众内侍却是不知道这个民俗的,还以为这位美女要做什么呢?
忙都吃了一惊,齐齐的拦在台阶之下,不许她上前去。
那位阿里尔公主,就眼里充满了泪水,同样不解,又有些祈求的抬头看着大宋皇帝。
那吐蕃使者见了,忙又上前躬身行了一礼,解释这事儿的意义。
嘉和皇帝一听,吐蕃还有这种习俗呢?
若是不接受,反倒是他们大宋不知礼仪了。便笑了笑,宽容的一挥手,让众人让开。
那位阿里尔公主这才得以通过,破涕为笑,把那洁白的哈达,大眼睛闪啊闪的,恭敬的敬献给了嘉和皇帝。
待返回台阶下去后,那位吐蕃使者又不知道从哪来弄来一条彩色的绸布捧在手里。
那位阿里尔公主,又是捧着彩带,眼睛水汪汪的看向了群臣队伍。
额,这是要做什么?
难道又是要敬献哈达?
可是也不对啊,这哈达怎么是彩色的,像是春天,靓男俊女编织出的那种,戴在头上的花朵盘啊?
于是,大家都有些疑惑不解了。
但看那位阿里尔公主水汪汪的大眼睛在众人面上一扫而过后,立刻朝一群年轻俊秀的皇子们走了过去。
大家也都是哗的一声乐了出来。
原来,这是那位阿里儿公主,想在大殿上亲自选一位乘龙快婿呢!
便都识趣的,呼呼往后退去。把宽敞的大厅中间位置,都让给了几位年轻有为,又英俊潇洒的皇子殿下。
赵元浩和赵元兮他们,也在这些人里。
赵元浩一见那阿里尔公主往这边走来,心中就是一跳,不由得就皱起了眉头。便急身也要随着群臣往后退去。
他可是刚刚定过了亲事儿,要跟乐儿永结同心,一起慢慢变老的,可不能被这个曼妙女郎给缠住。
可是不曾想,他的身形刚动,袖子就被赵元兮一把给拉住了。
“众兄弟都在这里,六弟哪里去?”
赵元兮就半带威慑,半带笑意的,眯着眼紧盯着赵元浩到。不肯让他单独离去。
“嘻嘻,是啊,是啊,这吐蕃公主选婿,如此盛典,大家也都看着呢,六弟怎可离去,也太扫兴了吧?”
三皇子这个时候也是凑上来嘻嘻笑着到,说着,他还搓了搓手,显得十分热衷这事儿。
其实,他倒是十分希望这位吐蕃公主能选中他的。
因为,不光是吐蕃公主长得那个漂亮,他府中的妻妾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的。更是因为这位吐蕃公主的高贵身份,若是能娶了她,成为吐蕃国王的驸马,他在朝堂上,也是极有面子的!
至少,也能马上封王拜爵,搏个极好的前程吧?
“是啊,是啊――”
其他皇子听了,也都在纷纷附和着,脸上笑意十足,甚至是有的皇子还朝那位漂亮的公主殿下抛起了眉眼。
他们也都跟三皇子打的是一样的主意。
就是他们在大宋朝不能封王拜相,那做个有地位的吐蕃驸马也是不错的。
只是可惜,这些皇子们一个个表现得如此热情,那个吐蕃公主却像是有些看不上他们。
而是,一一掠过他们身边,停留都不曾停留,竟然直接朝着赵元浩和赵元兮的方向来了――
………………………………
第461章 公主选婿
见状,赵元浩心里立刻就浮起一丝不安。
偏偏,这时候那个吐蕃公主已经来到了他们近前。
那个妖娆女郎,就用水汪汪又妩媚的大眼睛,在赵元兮和赵元浩脸上,扫过来,又扫过去的。像是在选那个皇子,更何她的心意。
最后,竟然目光就落在了面相俊俏又不失威武样貌的赵元浩脸上(吐蕃人吗,最喜欢的就是彪悍有勇力的男子汉),微笑着而又满是欢喜的,迈着大长腿就径直朝他走来。
“xx)x0”那吐蕃公主就对着赵元浩说了一串不知道是什么的话语,然后,就高举了她手里的彩带,想挂在他脖颈之上。
“哈哈哈,选中了?”
“哟,这是看中浩郡王了?”
见此情景,朝堂众大臣都是大声笑着议论起来。
本来今天就是新年宴会吗,大家之间的情绪都很轻松,现在一看,竟然还有异国公主专门选夫这事儿,更是喜庆。也就不碍于平日的礼法,互相说笑了起来。
就是嘉和皇帝,也是捻着龙须,饶有兴趣微笑着看着这一幕。觉得如果浩儿能当上吐蕃驸马,促进两国顺利结盟,也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大殿里众人的目光,就都看向了赵元浩,似乎希望他顺理成章的接受吐蕃公主的彩带,锦上添花。
可是,赵元浩却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欣然接受吐蕃公主的求爱,而是皱起眉头后退了一大步。
然后,竟然就是对着吐蕃公主躬身一揖,到:“请公主殿下原谅,小王已经定亲,恐不能接受公主好意。不若,公主殿下还是选其他皇子为婿吧!”
闻言,太极殿里募得就安静了下来。众人都吃惊的看着赵元浩,长大了嘴巴。
什么?
浩郡王竟然拒绝了吐蕃公主的求婚?
这,怎么可能啊!
有几个人还像是没有听清楚似的,专门用小手指掏了掏自己的耳朵。
可是,一见浩郡王那个动作,又见他严肃的脸色,大家都晓得他说的是真的啦。
哗――
一下子,大殿里像是炸开了锅似的,众位大臣纷纷捉对儿议
论起来。
“哎呦,浩郡王怎么会拒绝吐蕃公主的求亲呢?”一个长胡子老臣就很不解的摇头问道。
“是啊,是啊,浩郡王还没有娶妻,这是多好的一件亲事啊,
怎么就拒绝了呢?”其他大臣也不理解。
“是啊,这也太不合常理了,影响两国邦交啊――”还有人把这件事情扒高到了政治高度。
而此时,那个吐蕃公主看到赵元浩这样,又听得众位大臣的议论声,也感觉出不对劲来了。
就面露疑惑的,叽里咕噜的歪着脑袋,朝那吐蕃使者说了好一通话出来,像是在问,怎么了?
为什么宋国英俊威武的王子殿下,这么表示呢?
那位吐蕃使者就面露不快的,也是叽里咕噜的回答了一大串吐蕃话。
他能高兴得了嘛?
原本,他们公主殿下在大殿上选夫,是事关国体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宋国的王子,竟然当场拒绝了!
这不是给他们吐蕃国,没脸面吗?
还有没有合作的诚意?
这回,那位吐蕃公主的脸色也不好看了,大眼睛里也蓄满了泪水,像是很委屈的样子,都要哭了。虽然那条彩带还捧在手上,但姿势已经显得很僵硬了。
“六弟,你怎么能这样啊?还不快接受了――”
赵元兮就像是很不满意赵元浩的举动似的,连连催他接受,但是他的眼角眉梢,却透着些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和不怀好意。
现在这种情况下,赵元浩要是不接受吐蕃公主的求婚,就是不识大体,自私自利,破坏两国结盟,妄受皇恩。必会受父皇厌弃!
但若是接受了,呵呵,看他回头怎么向乐儿交代!
他不是爱乐儿吗?还非要娶乐儿,把她扶为正妃吗?
看,现在他为了荣华富贵都接受吐蕃公主的求亲了,还爱乐儿个屁!
难得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