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拐个皇帝回现代-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皇后还是老神在在地坐在上首,端着酒杯的姿势都没有变化一下,脸上还是带着那种笑容――自始自终,她都在微笑,真正保持着母仪天下的气势。

    谁也不知道她内心到底想的是什么,就连李妃这样最善于察言观色的女人,也不禁三分惴惴,当然也三分忌惮――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便是这样,你不是直接得罪人,但是间接或者不经意地,你已经结下了天大的仇人。

    冯妙莲也接触到她的目光,她放下酒杯,看到满座的妃嫔们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观察着自己的脸色。

    这时她才恍然大悟,那些人,按照礼节也好,阿谀逢迎也罢,她们急不可耐地,需要恭喜李妃娘娘。问题是,现在冯皇后还没有开口,她们就不好表现得太过热切,只好一个个地看着皇后的脸色,看她先有什么表现。

    冯妙莲在深宫多年,哪一样规矩会不熟悉呢?但见这些脸色,立即明白了十成。她一笑,居然声音镇定,笑容镇定,轻描淡写的:“陛下决策英明,恭喜陛下江山后继有人。也恭喜李妃娘娘……”

    这下子,妃嫔们总算找到了借口,七嘴八舌,生怕稍稍落后了一般,立即恭喜起来。李妃自然也谦虚谢恩,跪在陛下面前,长长地叩头,又对皇后娘娘叩头。

    拓跋宏淡淡道:“平身吧。”

    冯妙莲居然还顺手拔下了自己耳坠上那一幅碧绿的耳坠递过去:“李妃娘娘多年含辛茹苦抚养小太子,真是辛苦了。以后岁月还长,孩子还要赖你照顾,这点小小心意,请你收下……”

    那耳坠是冯皇后最喜欢的首饰,也是她压箱底的宝贝。每每她戴着这幅坠子出来的时候,那通体透绿的颜色几乎让她整张脸都显得晶莹剔透,人都绿莹莹的,漂亮得不可方物。如今,却毫不可惜,转手就给了李妃。

    李妃面上却丝毫没有喜色,反而有些惶恐:“妾身不敢让娘娘割爱……君子不夺人之美,这是娘娘心仪之物,妾身不敢要……”

    冯妙莲笑道:“你是不敢还是不想要?如果是嫌弃这坠子不好,本宫马上派人另外送来礼物……”

    “不敢,妾身不敢……皇后娘娘的礼物,那是妾身天大的荣幸……”

    她不敢再推辞,可是,对于那份礼物,真不知是要好还是拒绝好。别人不知道,但她十分清楚,这耳坠子是陛下给皇后娘娘的礼物,至于到底是那一次因为什么原因给的,她不得而知,只知道这礼物的珍稀和价值。

    就算是冯妙莲自己也觉得奇怪,就在前不久,刚从龙门石窟回到皇宫的时候,她做梦还梦见冯妙芝抢走了这副耳环,戴着在自己面前招摇过市,耀武扬威,而自己,被她践踏脚下,从此再无翻身之日……

    没想到,一语成谶,虽然梦境里的人物不再是冯妙芝,可是,这宫廷女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冯妙芝呢?

    她送出耳环的时候,心里竟然消失了梦境里的恐惧和失落,反而变得异常的轻松,就像是脱掉了一个天大的包袱。

    李妃的目光悄然地移过去,看了一眼陛下。但见陛下端坐,神色不变,仿佛并未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细节。

    她想,陛下每天赏赐那么多东西出去,他怎么可能对每一件事物都清清楚楚?但是,很快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如此奇异而珍惜的翡翠,比盛夏的草更加新嫩,上面薄薄的蝉翼,无不昭示着这是一件稀世之珍。

    陛下怎会对此毫无印象?

    可是,既然皇后送出了,陛下又不发言,她又怎敢不收?只得硬着头皮收下了这对耳坠,再一次叩头谢恩。

    这时候,皇帝大人才咳嗽一声,环顾四周,朗声道:“今后,李妃赐居华宸宫。”

    此言一出,更是众人震撼。

    人都说后宫后宫――事实上,后宫只是皇帝和妃嫔出没之地,并不包括王子们的居住地。而华宸宫,当然在后宫之外,虽然宫城套着宫城,但隔着几乎十几里的距离,绵延开去,跟后宫彻底隔绝。也就是说,平常只要不奉召,太子是决不许进宫的。

    当年询儿幼小,又新丧母,拓跋宏的规矩也不是那么严格,所以没有实行。这一次,刚刚宣布太子人选,立即就让太子彻彻底底搬去了真正的东宫。

    “太子就要有太子的样子,明日起,他入东宫学习,朕已经安排好了辅导的老师。”

    大家都静静地听着,九五之尊,谁敢反驳???

    冯妙莲也静静听着,但觉一阵一阵的头晕。可是,她脸上却笑容不变,甚至还带了一点点儿的红晕。好像这些事情,全部都是意料之中,全部是她同意的,是陛下和她私底下商量好一般的――

    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如此的平静。

    内心里到了后来,居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起伏。

    “……朕这次回来,欣慰地看到孩子们都长大了。朕早年忙于战事,对孩子们管教甚少。但后半生,精疲力竭,如今太子人选有了,所以,朕也想做出早就深思熟虑的一个安排……”

    他顿了顿,众人刚刚才沉浸在新太子一事中的情绪,忽然生生地被拉回来,顺着他的目光看着那些礼物。

    一个个的心立即沉了下去,面色大变,惴惴不安。

    此时,再是迟钝之人,也明白陛下要干什么了!

    “朕早年从通灵道长学道参禅,略知一二。成年后,因为父皇的原因,又迷上了佛教,所以在龙门石窟修建了大佛像,
………………………………

第2029章 番外:帝国礼仪7

    ,为的便是好将父皇的形象铸造,永远缅怀。后来,朕被各种各样的繁琐事情阻挠,再也没有时间去真正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这一去,就是漫长的许多年……南朝有个诗人叫做陶渊明的,写了一首诗这样讲: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这便是朕此时的心情写照……”

    只有他一个人说话,大厅里本是热热闹闹,觥筹交错,但是,此时,谁也不敢插嘴,也不敢接口。桌上的菜肴已经冷了,但是,侍奉一边的宫女们也被这气氛感染,不得传召,根本就不敢主动过来更换。

    “朕天天忙于国家的领土扩张,政治改革,希望我们鲜卑人的北国能够千秋万代,万世流传。但是,人生是有限的,有些事情,穷尽心机去做不见得好,反而尊崇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也许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

    他讲话的态度越来越轻松,扫视一眼众人面前的桌子,高声道:“菜肴已经冷去,换热菜吧!”

    宫女太监们熙熙攘攘地上一道新菜,那是三足鼎装的热锅,下面燃烧着无烟的火炭,热气腾腾地放在众人的面前,里面煮了许多鲜卑人喜欢的羊肉,还有好些菜蔬。

    这便是古代的火锅,准确地说,是汤锅。

    在这样寒冷的季节,吃这样的东西,本是宫廷里非常喜欢的,还有三鲜什锦等等配合其中,味道鲜美。

    但是,此时此刻,谁人能有心情大快朵颐?

    拓跋宏却浑不在意,看着鲜美的羊肉汤,又看看身边一直木然不动的冯皇后。她一身隆重的袍服,脸上一直带着一种很奇怪的笑容,直到这热气腾腾的汤锅上来,氤氲的水蒸气一熏蒸,更给她脸上增添了一抹浓墨重彩的红润。

    他挥手,不让宫女们在一边伺候,不经意地,亲自给她盛一碗汤。

    “皇后,你尝尝,这个味道不错。”

    “多谢陛下。”

    二人客客气气,相敬如宾。底下的妃嫔们便一个个地也喝起了羊肉汤来。一碗汤下肚,大家冰冷的心情总算得到了缓解。

    这时候,拓跋宏才缓缓地继续开口:“朕这次御驾亲征之前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太后和父皇,太后的脸色很模糊,而父皇,却一再告诫朕出征万万要小心。朕心想,是不是好久没去侍奉二老,所以他们在九泉之下孤苦寂寞?还是皇后贤德,她不顾清苦生活,自请去祭祀太后和父皇……”

    冯妙莲本是面带微笑地坐在一边,漫不经意地听陛下到底要说出什么大道理来,此时,忽然听得这句话,不由得心胆俱裂,毛骨悚然。

    原来!

    原来如此!!

    他设立这样一场鸿门宴――他竟然说,她去龙门石窟的那些日子,是他派她去的!!!

    他对一切,原来早已了如指掌。

    可是,他却说是奉命而为。

    天知道,她冯妙莲不但不是奉命而为,反而是存了私奔之心,昭然若揭地赶去。

    可是,他为什么在这时候为她敷衍藏奸??为什么?

    她端起羊肉汤碗,没用调羹,居然就那么喝了一大口。

    这天下,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秘密被人泄露了,而是那个人,他明明知道秘密,却佯作不知――只是把你捏在手心里,搓圆捏扁。他说,这一切,完全是出自他的安排。

    冯妙莲面色惨白,座中另一人也不由得花容失色,暗暗地皱了皱眉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当时当日,她亲眼目睹,冯皇后和一个野男人在龙门石窟外的小屋子里幽会。男人清瘦沉默,女人便衣服侍,虽然谈不上是捉奸在床,可是,那二人如影随形,同饮共食,整个地便是民间夫妻的形状,这哪里还能有假?

    可是,陛下怎么说是他令她去的???

    皇后如果是奉命而为,那么,那个男人是谁?

    花容失色之人忽然骇然:莫非那个男人正是陛下的父皇??也就是早已过世的太上皇帝大人?可是,她立即醒悟,这不可能,一来,太上皇帝早已死去多年;二来就算活着也不可能那么年轻;甚至就算他还活着也很年轻,但是,也不可能派皇后亲自去照顾他,宫里有的是人选,怎会劳驾皇后去照顾他?再说,儿媳妇照顾公爹,这……

    她心底胡思乱想,也震骇得厉害,本来,她的怀里是藏了一本小小的折子的,因为有人要她在陛下一回来的时候,马上就把这本折子递上去。

    但是,此时此刻,她却迟疑了,再也不敢了。不但不敢,还生怕折子藏得不够好,自己中途掉下来。

    不不不,她根本不敢把折子丢上去。

    陛下已经说得如此明白了:“朕和皇后,夫妻一体,所以,原本是朕的义务,便由皇后亲自分担了。她为了祭祀太后和父皇,便衣轻装,不顾条件简陋,却毫无怨言。也许,正是太后和父皇在天之灵暗中庇佑,才会有后来的那一场大洪水,让南朝军队不战而退,朕也才能够得以反败为胜,全身而退。这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此战之后,边境上二十年内,应该不会有大的战事……”

    冯妙莲微微闭了闭眼睛,脸上的微笑没有改变,可是,内心里,却如惊涛骇浪――就像他出现之前,她如何地伸着脖子,一心等着那可怕的铡刀下来。

    天生****,死了为好。

    可是,如今这一番遮掩的话语,却让她真正比死了更加难受――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在这样的时候,撒下弥天大谎。他面不改色地告诉他的妃嫔们:皇后不是出去幽会,而是带着崇高的使命,是奉命行事。

    谁还敢质疑此事的真实性?

    就连那个暗中筹划了那么久,义愤填膺,自以为是替天行道的欲告密者,也在回去之后,赶紧焚烧了一切的折子,以求自保。

    他如此处心积虑,到底意欲何为??

    他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他面前藏奸耍滑,咸阳王也罢,彭城公主也罢,甚至这外表平静,内地里却波涛汹涌的深宫怒海也罢……
………………………………

第2030章 番外:帝国礼仪8

    他都看得一清二楚……因为看到了,所以,大局在握,一切都可以不在乎??

    冯妙莲才觉得疲惫,是一个弱者面对强者的那种毫无招架之力的疲惫感――强者恒强,他太厉害了,他站在顶端了,他胸怀宽广,他根本就不在乎,那么可怕的事情,他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就解决了。

    可是,谁知道她几乎瘫软?

    在他回来之前,她甚至锦衣玉食,抱着最后的一顿晚餐,静悄悄地,只是等死而已――东窗事发,被人遮掩,她一点也不感觉到高兴,反而遍体生寒。

    人看着你的内心,帮你曲解!

    情何以堪?

    “皇后……”

    她听得他叫她,声音惶惶忽忽的。她应一声,脸上的笑容扯出来,恭恭敬敬:“多谢陛下……”

    这笑容,在旁人看来,何尝不是大获全胜?最厉害的还是冯皇后,无论人家对她有什么风言风语,都有人替她遮掩过去。陛下把一切都给她想得一清二楚。是的,她什么都不必担心,作为女人,这才是最值得欣慰和自豪的事情吧?

    接下去,妙莲的脑子里一直是晕乎乎的,脸上一直带着那种“张狂”的笑容,也不知道陛下到底在说些什么。还有妃嫔们,她看到她们一个个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但是,失望的多,欢喜的少……她们一个个轮番上来领取礼物,谢恩,跪下,然后又说一些非常奇怪的话……

    冯妙莲头晕眼花,一个字也听不清楚。但觉自己的意识已经脱离了这个世界,神游太虚,反而是屋子里的人,一个个看起来形如幽灵,不知道她们到底飘忽来去,为的是什么……

    然后,她看到李妃跪下去。

    然后,接着是这深宫里资历最老的王妃。王妃来自最大的世家王家,身份显赫,地位尊贵,但是,她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脸上长了许多雀斑,所以看起来未老先衰,据说,她刚刚嫁入皇宫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雀斑太多,脸色都不太看得清楚,当然陛下对她向来是客气有余,敬而远之。久而久之,深宫里几乎忘记了这一号人。

    今日宴饮,所有妃嫔均准予列席,所以,她才出现的。

    她和李妃一起跪在地上,她开口,语气铿锵:“陛下金口玉言,按理说,臣妾们是不敢不从的。但是,古往今来,从来没有明令解散后宫的先例……”

    冯妙莲听得这话,飘忽的心思忽然转了回来。

    她骇然张大嘴巴,看着台下跪着的两妇人。

    “明令解散后宫”???难道陛下刚刚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她们刚刚惊骇的表情,便是因为这件事情?

    他因何解散后宫?

    她口张口合,说不出话来,只呆呆地看着李妃把话接了过去:“……臣妾也以为大大不妥。就算三皇五帝起,天子也是72妃嫔,而且,在座的姐妹,有好几个是养育了皇家骨血的,她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加上孩子还小,岂能就这么被打发出宫?”

    王妃显然是被李妃拉起,一同发难。

    她此话一出,立即博得了在座诸位妃嫔的一致认同。大家都跪下去,一个个梨花带雨:“请陛下三思……请陛下三思……”

    皇帝大人坐在上位,也不回答,眼神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跪在地上的李妃凛然不惧,朗声继续道:“去年,陛下曾经遣散宫廷里面年轻而没有受宠的宫女以及低等妃嫔。当时,陛下怜她们青春年少,不忍她们在深宫里寂寞度日,红颜老去,这等义举,天下赞赏……陛下还宣布,为了不劳民伤财,从此以后,不再有任何选拨秀女的活动……这些,都是陛下仁德之心的体现……可是,陛下终究是天子,是一国之君。而后宫天下,半壁江山,这已经不单单是陛下的家事,也是整个北国的大事了……”

    在座妃嫔,勃然变色。

    就连冯妙莲也心情紧张,她口干舌燥地盯着李妃,心想,自己以前并未看错,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温和无害的女人,内心里却涌动着一把燥热的火焰。

    就算是她冯妙莲,在鼎盛时期,也不敢如此说话。但是,她一介不受宠的妃子,反而豁出去了,大胆而又从容,每一句话都合情合理。

    她悄悄地偷看陛下的脸色,但见他不愠不怒,脸上还是一贯的镇定自若,只是静静地看着李妃,等她把话说下去。

    也许是他太过的镇定,李妃反而觉得有点不太自在,但还是鼓起勇气,继续道:“后宫江山,不单单是儿女私情。臣妾自从进宫以来,便享受着陛下赏赐的锦衣玉食,居住华美的宫殿,享受了这许多年,却从来没有机会替君分忧……俗话说得好,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妾却如米虫一般浑浑噩噩地过了那么长的岁月,苦于没有机会。所幸蒙受皇后娘娘赏识,赋予信任和大权,这些日子,处理六宫微末小事,倒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纰漏……”

    她看了看冯妙莲,向她叩头示意。

    陛下顺着她的目光,也看了一眼冯妙莲。但是,冯皇后始终保持着那种淡淡的笑容,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也无法判断她对李妃这番话到底抱着怎样的态度。

    “李妃娘娘,你做得很好。本宫不在的日子,多亏你统领后宫,做得比本宫还要好得多。”

    “皇后娘娘过誉,臣妾愧不敢当。”

    一时间,有点安静。

    两个女人目光相对,冯妙莲终于定定地看着这个女人――看到她眼里的那种正义的火焰,正直的愤怒,耿直的一种较真。

    她是李冲的女儿。

    所以,冯妙莲完全没法将她和彭城公主,咸阳王等人联系起来。甚至于就算她今日所说一番话,冯妙莲也宁愿当做她是真正的出于直谏。

    “皇后娘娘贤明大度,宽厚仁慈,最近,六宫和睦,上下一心,尤其是陛下去御驾亲征的日子,皇后娘娘更是****烧香拜佛,求列祖列宗保佑陛下凯旋。皇后娘娘大度宽宏,可是,陛下甫一归来,就宣布解散后宫,这叫姐妹们怎么想???会不会误会皇后娘娘的一番苦心???”
………………………………

第2031章 番外:帝国礼仪9

    这话好生厉害。

    棉里藏着一把大砍刀,一下就把冯皇后抖了进去。

    陛下一回来,热气还没喘过来就宣布解散后宫,说不是冯皇后挑拨离间的,谁肯相信???古往今来,男人们不是都希望后宫越多越好吗??谁还会嫌弃美女在侧??

    而陛下反其道而行之,除了受到枕边风的威胁之外,还能说明什么???

    况且,冯皇后的醋妒是名声在外。

    当年设计处死高美人,赶走自己的亲妹妹,让所有妃嫔们闻风丧胆,根本不敢与其抗衡。说她不是仗着陛下的宠幸,要求六宫无妃,谁敢不相信?

    陛下还是不动声色。

    而冯皇后也照样一声不吭,好像说的根本不是她一样。

    按理说,她在这时候沉默是不得体的,她必须站出来,无论是真心也罢,假意也好,都要装模作样地跪下去,恳求陛下放弃这个不合理的做法,让他将各位小妾留下来。如此,才是母仪天下的气派。

    但是,她居然没有。

    她居然一直老神在在的坐着一动不动,甚至面上的那种神色都不曾改变一下。

    无数双目光都盯着她,她完全知道。

    但还是浑不在意。

    她只是看着李妃,眼角闪动了一下。既然她已经代替自己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了,那么,这个好人,何妨让她继续做下去??

    李妃但见皇帝和皇后都是同样的脸色,她竟然也拿不准到底该不该继续下去。可是,话到现在,骑虎难下,也不得不硬着头皮,。

    “陛下说遣散后宫,把没有子女的妃嫔都请出去安置也就罢了。可是,在座有五位姐妹是替陛下有生儿育女的,几个王子,几个小公主,他们都是陛下的嫡亲骨肉,他们纵然可以去到封地,锦衣玉食,可是,此后,父子分隔,骨肉别离,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任何先例的……如果陛下执意如此,那么,臣妾请求,把臣妾流放出去。反正臣妾进宫数年,无一儿半女,也无尺寸功劳,天涯海角,青灯古佛,无论怎样都可以了却残生。但是,恳请陛下念在往日情分上,让曾有生育之苦的姐妹们留下来……”

    她说完,伏地跪倒。

    早已跪成一片的妃嫔们,此时如炸开了锅一般。先是暗自垂泪,到此时,一个个再也忍不住了,一个个泪流满面,伏地痛哭。

    “求陛下开恩……”

    “求求陛下开恩……”

    “臣妾等跪求留在陛下身边伺候……”

    ……

    顿时,诺大的宫殿都是嚎啕大哭,不知情的人,也许还以为是陛下大人已经驾崩升天了。李妃见她们痛哭,她也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拓跋宏看着这满座痛哭流涕的女人,好像他忽然之间变成了一个负心汉,骗了这些女人的青春,美貌,身子……然后,始乱终弃……

    冯妙莲还是高高在上,和皇帝大人并排坐着,对这一场呼天抢地的闹剧没有一丝半毫的表示。甚至一点也没有觉得震惊。

    她甚至暗暗在揣测,如果自己现在是李妃,自己该怎么办???

    这时候,一名妃子忽然抬起头,声音里全是哭泣和哽咽:“皇后娘娘……求求您开开恩吧……臣妾求您了……”

    其他的妃嫔们听得她开口,立即福至心灵,是啊,与其求皇帝,怎么不求皇后??应该求皇后才是王道啊。罪魁祸首是皇后,正是她醋妒风波才让陛下出了这样的命令,只要她一开口,才有回转的余地啊。

    “求皇后娘娘开恩……臣妾的孩子还小,臣妾不想去封地啊……”

    “臣妾的孩子也小……臣妾留在宫里一定尽心竭力地服侍陛下和皇后娘娘……求娘娘开恩……”

    “求皇后娘娘大慈大悲……皇后娘娘向来仁慈……”

    …………

    拓跋宏本是无动于衷,但见这些人忽然转向了皇后,他的脸色立即便沉了下去,正要说话,却见冯妙莲站了起来,朗声道:“大家先别哭,听我说一句。”

    哭声立即小了。

    拓跋宏待要阻止她,可是,却又不好在这个关头打断,而且,他也不知道她到底要说些什么,便由得她。

    冯妙莲面带微笑,声音十分爽朗:“各位娘娘可莫要求错了对象。你们无论出宫或者留在宫里,都是陛下对你们最大的赏赐和恩惠。而我……我自己……若是我有一儿半女,我宁愿伴随儿女,在自由地居住,从此花谢花开,自由自在……”

    一众妃嫔面色变了。

    她们面面相觑。

    “各位早就是知道的,也不用我转弯抹角了。我纵然想要这样的福分,也根本没有机会……唉……”

    那是皇后的死穴。

    自从她难产之后,宫廷上下虽然严禁谈论,但是,小道消息都宣称皇后娘娘此生无法再生育了……

    这本是她最大的秘密,人人都避忌这一点,为何她自己自爆其短???

    她还是面不改色,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首,看着那一干痛哭流涕的女人――她们的确是不愿意出去的吧?就算是去封地也好,回娘家也罢,一旦出去,便等同于弃妇。

    弃妇和寡妇,只得一线之隔。

    当年她回到家庙养病,虽有皇帝的大量赏赐,隔三差五还差人送来礼品,尚且遭到娘家人无数的白眼,都看准她死定了,再也没有东三再起的机会了。

    更何况这些妇人。

    一旦到了封地,便将再无回京的机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陛下,俗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臣妾已经是一个不能生育之妇人。而陛下正春秋鼎盛,臣妾自惭没有资格留在陛下身边,臣妾也自请离去,请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冯皇后,她并没有替任何人求情,她只是要求――自己和这些妃嫔一样,一起离开。

    拓跋宏一呆。

    他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一时间,口干舌燥,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妃嫔们,你看我,我看你。

    寒冬腊月,宫廷里生着暖炉,摆着鲜花,春意盎然。但此时此刻,那些暖炉根本无法驱散这深深的寒意。每一个人都觉得冷,浑身咯咯地颤抖。
………………………………

第2032章 番外:帝后离异1

    冯妙莲随手把酒杯放在桌上,无意间,拓跋宏碰到她的手,察觉到她手心的冰凉。仿佛一个人刚从冰窟里钻出来,经脉都已经被冻坏了。

    她却浑不在意,声音和她的手一样冷静。

    “臣妾无用之身,岂敢尸位素餐???请陛下恩准臣妾出宫修行。臣妾也不需封地,只求古佛青灯,赎尽此生罪孽,以求来世获得新生……”

    妃嫔们惊呆了,一个个本指望着她受到重压,顶不住,就会出口求情,让陛下饶恕大家,留下大家。

    殊不料,她采取的竟然是这一招。

    同归于尽。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惊惶,不安,犹疑,恐惧的面孔……此时,她是她们的公敌。女人何苦难为女人?一个个都具有****本质,离不开男人,天天为了男人争吵辱骂,用尽手段,为的,原来无非不过是多一个ooxx的机会而已。

    谁比谁贞洁多少?

    谁比谁高尚多少??

    她脸上带了一点笑意,环顾四周,一点也没有尴尬,也不难为情,声音更加的平淡:“臣妾自十六岁起服侍陛下,十几年来,不敢说有功,但求无过。可细细想来,臣妾这些年真的没什么值得留下的,不能生育,罪过居七出之首;之前,和妹妹妙芝不和。这两年又疾病缠身,很少理会宫中事情,多赖姐妹们帮衬,尤其是李妃娘娘……陛下不在的这些日子,全赖她支撑起后宫一片天……”

    李妃低下头去。

    她并不接触冯皇后的目光,眼里闪过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似在意外她这一番话。

    女人心思,没有谁能理解。

    就如她,自以为非常理解冯皇后了,可是,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所思所想,跟她差别巨大。

    她低下头,只是不做声,甚至连道谢和客气的话都没有。李妃做事情一贯英明能干,礼仪周全,八面玲珑,现在却对冯皇后的称赞一句回应也无。

    换在昔日,这是不可想象的。

    她竟然也分寸尽失,瞠目结舌,目光很不自然地转动。

    冯皇后根本没看她,更不在乎她的神色。

    她所有的话,都是面向陛下的,也只在乎他一个人的看法。

    “陛下,臣妾细细反省自身,真可谓一无是处……加上年龄大了,进入老迈,也无力于抚养新的太子,真可谓没有尺寸之功……所以,臣妾实在是没有留在深宫里面的理由……臣妾也自请离去……”

    她长长叹息一声,拓跋宏的面色变得非常难看。

    他的嘴唇动了几下,本是要说什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