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烽烟-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一点拉穆和李文化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三个都是同一品种的凉州马,耐力本就不行,都是靠着强大的负重能力与爆发力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所以三人越打越慢,都后继无力了。

    黄忠那边的情况朱有注意到,但不知道是谁又被杀掉了,眼神冷冽,“撤回来,射箭,射死华子健!”

    拉穆和李文化转身回阵,华雄反身一看,也有点慌,麾下打光了啊!也拨马回撤,但箭雨稀稀拉拉地射了过来,只能边抵挡边退,一个不查,胯下骏马被射中了马

    蹄,悲鸣一声,把华雄甩了下去。

    华雄骑术好,一般时候像这种程度的坠马,翻个身就能起来,但是可惜他征战已久,还在转身防备弓箭,没有及时反应,幸好常年的锻炼让他侧了下身子,肩膀着地,不然可能直接摔断脖子而死,写到史书上被人嘲笑了。

    但即便如此,还是摔了个七荤八素,手上的长柄大刀也不知道甩哪儿去了,挣扎了一下,甚至没站起来,李文化见状眼前一亮,又拨马回去,誓要斩下华雄的大好头颅!

    拉穆拦之不及,或许他也不想拦,就任由李文化前去送死,为什么是送死呢?就在黄忠与邯郸商庞部下纠缠的时候,韩当率人已经冲到了华雄附近,拉穆注意到了,但立功心切的李文化没有注意到,虽然两人之前可能是势均力敌甚至李文化还能再强上一些,但现在的状态,李文化不一定比华雄好,何况是韩当了?

    韩当虽然没能一眼看到华雄,但他一眼注意到了行为诡异的李文化,眼睛一眯,策马迎上去,却看见了坐在地上发懵的华雄,一声大喝,“子健回神!”

    李文化一惊,看向韩当,韩当脸色狠辣,“你这羌奴,吃你爷爷一槊!”

    李文化想都不想就抬起大刀架住韩当马槊,却被打的胳膊一弯,心中苦水大冒,打了半天没力气了!

    韩当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示意亲卫抢回华雄,招招大开大合,压得李文化苦不堪言,李文化无奈,只能硬抗一记攻击,赶紧拨马逃跑,朱见李文化回来,又是让麾下一通箭雨逼退韩当,这才让麾下撤退。

    黄忠见华雄部虽然被打废,但好歹华雄活着回来了,即使是看起来短时间又废不了战场了,但又不是什么缺臂少腿,养个几月能恢复,也就罢了,退回去与程允等人汇合。

    程允等人等的焦急,见众将都回来了,程允也呼了口气,跟朱打要是损失几员干将,那日子就没法过了,怎么和袁绍曹操争雄啊。

    一统计战损,程允果然脸黑了,八万打八万多,居然战死近两万?要不是徐荣先有打碎朱左翼的战绩,黄忠等人又以锋矢阵大破邯郸商,这次算得上是大败了!

    不过至少王瑰和邯郸商身死,庞重伤,相比于只有华雄重伤的程允军来说,还算是没亏太多,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想到这里,程允也没这么气了,看着华雄颓丧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重话,只能让他好好养伤。


………………………………

215减兵增灶

    朱等人退回营地,一查战损,损失一万余人,其中半数是羌兵,麾下大将李文化、庞负伤没有了再战之力,王瑰和邯郸商身死。

    朱一声叹息,“程文应麾下强人太多,之后我们交战,不许再斗将了,一切以战胜且保存自己为目标,你们,可听明白了?”

    几人默默点头,尤其是张猛,他和邯郸商斗了十多年近二十年,虽然对他恨之入骨,欲杀之而后快,但他就这么死在了别人手里,还是显得不太真实,邯郸商拿什么和自己斗了这么多年?还不是与自己相匹配的武艺军事能力?如今邯郸商这么死了,自己不需要多加注意吗?

    一连数日,程允都亲自带人去朱营门口叫阵,一开始还彬彬有礼,到后面越来越不耐烦,这朱公伟搞什么名堂,连出来斗将的胆子都没有了吗?

    要说气,朱肯定是气的,前面彬彬有礼的骂法还好,越到后面越难听,有些时候气得他都要学曹操犯偏头痛了,但他还是忍住,虽然全军压上他有信心打赢,但损失太大了,又怕程允搞斩首战术,要知道,军队必须要有的就是带军主将,主将一死,再怎么强大的军队也会片刻间分崩离析。

    所以左思右想,不应该跟程允正面相对,应该出其不意阴到程允,这样才是最好的。

    但阴到程允多么不容易,先不说程允卡在采桑津壶山口这个司隶雍凉交界处,占据了地利,就说他麾下的四个谋士,一个比一个精,在军阵方面自己对抗他们没有问题,但要说设计阴到他们,却是难上加难。

    阴循皱眉沉思,“如今我们与逆贼程允接战不利,不如向南转道梁山,越过梁山东进夏阳。东进夏阳后我们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主公选择。”

    “嗯?”朱看着地图上的夏阳,“你的三策里面肯定有渡河攻占汾阴吧。”

    阴循点头,“下策便是抢在程文应等人之前占据汾阴,然后步步为营,把河东郡从程文应的手下解救出来。中策的话是再南行至风陵渡,过大河直取弘农。至于上策,可以在夏阳屯水,把汾阴让给程文应驻守,然后掘堤破城,一战而定!”

    朱直接拒绝了上策,“先不说在夏阳屯水会不会被程文应发现,就说放水淹城的计谋,一定会让城内平民死伤过重,城外的田地也都将损坏,这个计谋是不可取的。”

    不理会阴循说他仁义的谄谀,朱又想了想,“占据汾阴倒是个主意,但我们若是占据汾阴却被程文应和他洛阳的援兵给围困住,我们

    只能坐以待毙了,此计十分凶险,我们不能这样冒险。”

    阴循了然一笑,但凡是上中下三策,都是给一个实施起来效果不佳的下策,和一个十分狠辣激进却不容易成功的上策,用来凸显中策的优秀,这次建议,感觉中策已经可以实施了!

    但没想到胡毋班却难得的插了句嘴,“我们直取弘农到是可以,甚至我们都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拿下弘农,但是。。。拿下弘农的我们粮道怎么办?弘农和我们凉州已经不接壤了,我们万一被坚壁清野的话,就没有了反抗的机会,表面上计谋很好,但是后续是致命的。”

    阴循眼神一眯,“哦?季友之言老成持重,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想来季友应该是有了更好的计策,不如说出来听听,让我们也学习一下有后续的计谋。”

    胡毋班已经过了争个高下的年岁,对阴循的挑衅置若罔闻,眼睛一眯头一低,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看得朱嘴角一抽,行吧,总归没吵起来。

    王琰咳了一声,众人都看他,他向来不怎么说话,但今天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众人心中微动,有点惊讶,“依我愚见,我们不如先南下,到夏阳之后,再往西渡过洛水,走奇袭高陵。”

    朱眼神一缩,复而大喜,“文昭真是我的福星啊,去三辅接应马寿成的队伍,先拿下三辅,再一起进攻弘农,我们就不用担心后路的问题,还可以补充兵力,碾压程文应!好计谋!”

    王琰看了一眼阴循,阴循的目光果然在盯着自己,呵呵一笑,也不多说,继续做只鹌鹑,老实地跪坐在一旁。

    赵苞沉吟,“我们南下到是简单,但是程文应的部队会怎么做?会不会影响我们?我们是想个办法迷惑他们一下,还是大摇大摆地就直接南下呢?”

    张猛奇怪,“我们南下肯定要瞒着程文应,不然的话程文应肯定会纠缠不休的。”

    赵苞摇头,“有利有弊,还需要再商议一下。若是我们直接南下,程文应若是追,我们可以埋伏,若是不追,我们瞒着他就会更好,不然只是把自己暴露在他们眼前,依叔威所见,程文应是追还是不追?”

    张猛沉思,朱摇了摇头,“不会追的,上次他们伤了个华雄华子健,怎么还敢追咱们的队伍,只是要担心他们会不会猜到我们的想法,有什么破解的方式,但我们若是拖住他们,让他们晚些知道我们撤退的时间,纵使千般计谋,又怎么奈何已经拿下三辅,和马寿成等人汇合的我们?”

    阴循点头,“既然主公决定要南下,那就想主意迷惑他们吧。程文应做事情谨慎,应该会被我们布置的迷雾所困住,拖延个几天是有可能的。”

    庞咳嗽一声,“我们白天让士兵们出去一些,然后这些出去的人中,一半人先屯在外面,另一半人回来,这样就可以慢慢地把人给送出去。至于营地内,只要我们造饭的炊烟还是那么多,对方一定会以为我们是为了诱惑他们出战才选择这样做的,出去的一大批人可以先去执行我们的计划,最后剩下断后的,一定要拖够足够长的时间,等到几天后再追上大部队。”

    阴循点点头,庞虽然身体受伤,但脑子还是好用,这个计谋是减兵增灶之计的灵活版,正适合这个场合使用,胡毋班也觉得不错,“主公,此计可行。”

    朱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第一天先由威豪和叔威带一部分兵出去,等到晚上威豪再带回来一半,叔威就开始南下,去南边等着我们,我们先观察下第二天的炊烟能不能迷惑住他们再看计谋要不要继续使用。”

    二人领命,朱又想了想,“若是计谋可以骗过他们,还希望威豪帮忙断后,送我们其他人的部下先南下,断后这种事情,我还是更相信你的应急能力,一定要摆脱程文应的纠缠,追上我们。”

    赵苞点头,“主公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一定会带着部下兄弟们跟大部队会合的。”

    环视了一眼众将,朱点点头,“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打下张伯慎带人防守的三辅,这也是一场硬仗,希望诸位多多出力!公河,文化,你们两个身体不行,就先撤回我们西凉吧,想要帮我们的话,保证我们的粮道别被程文应断了去就好。”

    庞绝不逞强,点了点头,他内腑受伤,经不起折腾,只能先回凉州修养,但李文化心有不甘,自己没能出足够的力,以后有好处也不会落在自己身上多少,还想挣扎一下,“我可以坚持。”

    朱瞪了他一眼,“粮道其实更重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让你守护粮道,你就把粮食和你都照顾好就可以了,听明白了?”

    李文化知道朱这是担心他的身体,心中越是感激,就越想为他奋战,更是为族人谋取更大的福利,但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再拒绝,只能叹了口气,“那就让我麾下的战士们,跟随主公一起战斗吧!”

    朱欣然答应,李文化也不再多说,跟着庞去收拾东西去了。


………………………………

216王凌决断

    王琰回到自己的营帐,叹了口气,跪坐在案前,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摩挲了一把脸,发呆半晌,提笔写信,叫了家中亲信过来,把信送出去,“也不知道彦曦和彦云最后会怎么选择,我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程允已经有几天没亲自去叫阵了,因为朱这个人的自控能力太强,无论是怎么损他,也能坚守不出,气得程允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你是来进犯我们的好吗?你扎营不出是什么意思?你要打就打,不打你走啊!

    但今天听闻斥候说朱军有异动,顿时又来了兴致,跟黄忠等人一起出营挑衅,但还是没有任何回应,让黄忠等人尝试攻营,又遭到了顽强抵抗,抛下了几百人尸体,悻悻回营。

    程允在主位上戳着下巴,“你们说这朱公伟搞什么名堂?斥候说他们的人入夜出去,清晨回来,又不与我们接战,是要搞哪出?该不会是偷偷逃跑吧!”

    贾诩沉吟,“这种计策应该是增兵减灶之计或是减兵增灶之计,可能是他们要走,也可能是他们来了援军,还需要更多的情报,我们才能揣度出他们的真正意图。”

    荀攸点头,指着地图,“他们若是援军来,一定是从西方向来的援军,而凉州的本部汉军已经全军出动,剩余的就是各路羌人与韩文约部,据子扬的情报,韩文约部正在和号多羌交战,没有精力来支援朱公伟,而其他的各路羌人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也不会随意再做出选择了,不应该是援军,应该是要走。”

    程昱点头,觉得荀攸说的很有道理,“也不会是南匈奴或者鲜卑的援军,南匈奴现在正在并州兖州为患,不可能西进再挑衅我们,而鲜卑与羌人之间多有摩擦,朱也对鲜卑恨之入骨,多次支持公孙伯圭讨伐他们,应该不会和鲜卑沆瀣一气。”

    李儒认为朱不会虎头蛇尾的撤退,“朱公伟只会是选择其他方向进犯我们,而不是灰溜溜地回凉州,若是因为一次势均力敌的作战不能碾压我们就撤回西凉,那么他就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时候了,”

    程允看着地图,“按炊烟来看,他们的炊烟不只是数量上没有变化,连持续时间都没有变化,说明朱公伟要么想给我们一种他们人数没有变化的假象,要么就是人数真的没有变化,会不会是他们的确人数没有变化,只是骗我们去攻营,再伺机埋伏?”

    程昱看了程允一眼,“伺机埋伏是不可能的,若是将营门让给我们,我们进去就直

    接放火烧营,他们用什么埋伏?不过骗我们攻营是有可能的,但每次的损失都是可承受的,可以尝试很多次,他们可能与我们拖在这里这么长时间吗?”

    程允摇摇头,李儒仔细分析,“这样说来,他们就只剩下转移这一条路了转移方向,我们猜都不用猜,一定会是南方。”

    荀攸看了看地图,“南方?那就是直奔夏阳而去了。”

    “夏阳。。。”程允环视夏阳周围,“夏阳倒是好地方,可以直接渡过洛水,兵锋直指汾阴,若是我们抵挡不及,怕是真要被他们打通一条通向洛阳的道路。”

    “不,不可能直接东渡汾阴的。”程昱摇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一定会注意粮道不被我们所劫掠,因为汾阴已经是我们掌控势力的腹地了,若是坚壁清野,且截断粮道,他们就是瓮中之鳖,只有死和降两种选择了。”

    贾诩眼前一亮,“那我想我应该能够猜到他们的想法了!”

    程允好奇,刚要问他,荀攸神情了然,胸有成竹,想来也是知道了朱等人的想法,李儒眯着眼,脸上笑容见露,程昱摇摇头,“和你们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轻松啊。”

    看着程允那一脸懵逼的表情,程昱无语,“既然他们怕被断粮,就一定会是选择不那么突进的地方,从夏阳往东是汾阴,往南是弘农,都是我们控制非常紧密的内部区域,与凉州也不接壤,他们选择这两个位置,虽然会有一定的战略优势,但风险极大,人手不足的他们一定不会选择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只剩下一个方向了。”

    程允看了一下,骤然一惊,“你是说三辅?张温张伯慎那里?他们要去和马腾会合!?”

    几人对视,都点点头,程允倒吸一口凉气,“那等什么呢,迅速给刘晔写信,让他以于禁乐进为大将,带着他五万北军从弘农走风陵渡支援三辅,三辅不能丢!”

    程昱点头,程允又思考,“我们现在只能继续尝试每天骂阵攻营,虽然每次都有些许损失,但只有这样,才能够判断出他们什么时候撤离,我们又不能直接弃掉壶山口,弃掉的话整个并州就再难收回到我们手中了!”

    却说河东,王凌正在统计秋收账目,在没有阿拉伯数字的年代,甚至连珠算都没有的这个年代,纯人力计算归纳收成与税收入库,真是个天大的工程,何况还涉及到租用耕牛与建立水车渴乌的问题,即使是有崔均的帮助,王凌感觉自己还是有一

    种要秃的感觉。

    忙到夜晚要掌灯了,看着案上积压的各县屯田收成账目,王凌叹了口气,恨不得大喊一声。

    崔均帮他斟茶,“彦云兄不必着急,咱都是屯垦团的粮,晚一些日子算清也不打紧,反正屯垦团的人又跑不了,咱也不会私吞了他们的粮然后跑路。”

    火急火燎进来的王晨注意到崔均在,眨了眨眼,“啊哈哈哈,州平也在啊?这么晚了,快回去休息吧。”

    崔均一下子就发现了他的异常,毕竟平时的王晨对王凌之外的人都是爱答不理的,纨绔惯了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傲气,但今天怎么还关心起我来了?不过看在王凌的面子上,崔均摇了摇头,“我还有事,先回去了,彦云也早些休息。”

    王凌眼睛一瞪,“我说大哥,有什么事情这么紧急也要瞒着州平?难道是家里面出了什么问题?还是义姐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王晨看崔均乖乖地离开了府衙,咧了咧嘴,“还真是有一封家信,是叔祖寄来的,我觉得还是你先看过再说吧,反正我是不可能拿这个主意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做决定,你的决定我支持。”

    王凌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接过了信筒,把信从信筒中抽了出来,仔细阅读,越看越是惊讶,到最后眉头深皱,看了一眼王晨,心中也有些迟疑。

    王晨咳了一声,“我说了啊,不要让我做选择,你决定就好,你决定了我绝对是支持的。”

    王凌叹了口气,“大哥,你放下了吗?”

    王晨有些苦恼,“我可能是一个天性薄凉之人?反正我没有因为叔父和他作对而失去生命这件事情怨恨过他,我一度一来都是因为他打我和让我失去庇护所这两件事才对他这么抵触的。但现在在河东的这两年,让我意识到,叔父的死,真是冤枉,他程文应,应该没有杀害义父的想法,包括后来的伍孚刘范,也都是死于程文应麾下的自主反击。”

    王凌深呼了一口气,“叔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忠臣,也希望我们成为忠臣,却死死认定程文应不是忠臣,现在看来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至少,程文应能够做到治世能臣做到的事情,这就已经很尽忠了。”

    王晨听出王凌的言外之意,也不吱声,任由王凌做决定,王凌见他真的放下了,拍案而起,“走,我们去韩太守那里,把这件事说给他听,看他决断!”


………………………………

217河东谋划

    虽然已经入夜了,但韩浩依旧在看书,晚上看书是他的习惯,之前都是看兵书学习军阵之道,现在看的是一些农书,都是竹简上刻的,悠久而又杂乱,要知道在洛阳的时候,毕岚程允可没紧过纸张的提供,随随便便都可以找出纸张来誊抄,可是在这河东,还真没那条件,有很多公文宁可写在绢布上,也不写在纸上,就是因为在河东纸远比布要贵重。

    正看得昏昏欲睡,放下书简,就听下人禀告,王家兄弟求见。

    韩浩一愣,王家兄弟向来不和他亲近,除了正常照面打招呼之外,基本上只剩下了公事公办,韩浩也知道为什么,甚至这与他来河东都有关系,他来河东主要是为了监督屯田与钳制黄巾将领,次要就是为了看住王晨不让他惹事,怎么会得到王家兄弟的亲近呢。

    虽然疑惑,但还是礼貌地亲自出去迎接他们,王凌也没想到韩浩这么晚了居然亲自出来迎接他们,本就对做事情认真仔细的韩浩好感度不低,这下又提升了不少。

    韩浩请他们二人入座,呼喊下人上茶,跪坐在主位,“彦云彦曦这么晚过来可有要事?”

    王凌点点头,把王琰寄给他的信交给了韩浩,“我叔祖现在担任朝廷的护羌校尉,他们这一脉分出去到了凉州安定,自然而然我叔祖就成为了安定王家的家主。但他膝下无子,又向来与我叔父交好,骤然听闻我叔父死于骠骑之手,愤而联合朱,这是又被我们劝住,才没什么实际行动的。”

    韩浩越看越惊讶,又听闻王凌的解释,立刻站了起了,示意二人稍安勿躁,喊过家将,“立去通知于郡丞和白都尉来我府上议事!”

    坐了回去,“这么大的事情,我得和于氐根和白左髭也商量一下,我带一个人一起去,留一个驻守应对突发情况。”

    王凌点了点头,和韩浩说了一些统计屯田收成的事情,突然想到崔均所说的话,有些哭笑不得,“如果你们准备带军队出战,粮食税收的问题怎么办?”

    韩浩哈哈大笑,“全权交给你了,还能怎么办,若是家中没有老幼的单身汉,要跟我们一起出征的,若是回不来,他的收成就全部归于国家了。若是家中有老幼妇人的独子,就免掉他们今年需要缴纳的粮食吧,就当做对他们的体恤。若是家中有兄弟的,只允许一人出战,缴纳按照原来所商议好的来就可以,还需要你多费费心力。”

    “至于军饷什么的,等回来之后再发,相信我,骠骑将军绝对不

    会吝啬为他征战身亡的士兵的抚恤。”韩浩呵呵一笑,“也得亏是已经收成完了,不然的话,想让咱们出战,要影响咱们农忙的。”

    王凌点点头,听到外面有马匹的嘶鸣声,示意韩浩于毒两人到来,韩浩站了起来,又去迎接他们两个。

    于毒和白绕跟着韩浩进来,王晨王凌两人与他们相互见礼,于毒二人落座,韩浩率先发言,“今天这么着急叫二位过来,是因为彦曦收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大情报,和骠骑正在采桑津对峙的朱军,可能要南下夏阳,载西进三辅,与马腾军前后夹击司隶校尉的军队。”

    于毒白绕相视一眼,白绕挠了挠头,“这种事情你和我们说没有用,你还是和我们说你准备做什么,要我们做什么吧。”

    韩浩嘴角一抽,好嘛,张晟不知道,褚燕的性子也没有这么莽撞啊,平时虽然不像自己这般勤于读书,也是个明计略懂军事的正常武将,怎么到白绕他们这里就变成了你说我做了呢。

    其实不只是白绕,李乐胡才也是这样,只不过不一样的是李乐胡才二人想再通过战争升官发财,而白绕没有这个想法,能安稳就安稳下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于毒纯粹是因为不放心黄巾弟兄们才留在了河东做郡丞,其实他建功立业的想法一点也不比李乐胡才弱,听闻韩浩的陈述,想了一想,“太守可是要出兵支援?”

    韩浩点点头,“从信寄过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些日子,若是我们再不出发,或者只是把消息传给骠骑或者洛阳那边,肯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若是三辅失守,河东将会首当其冲,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出兵夏阳,拦截他们,与骠骑的军队前后夹击。”

    于毒摩拳擦掌,“那还等什么?咱河东的五万军屯士兵们随时准备战斗,只要骠骑和太守一声令下,我们立刻奔赴前线!”

    韩浩大手一挥,“既然咱军屯的士兵们这么积极,那我们明天一早就召集他们,发放兵器甲胄,直奔汾阴夏阳!但是走之前,还要劳烦二位选出一人留守河东,不要给其他势力或者朱可乘之机。”

    于毒拍了拍胸脯,“出战的事情就交给我吧,让左髭留守河东。”

    白绕点点头,“太守放心,有我在,河东谁也别想占据一丝一毫的土地,保证等到骠骑你们战胜归来,把整个河东原封不动的还给你们。”

    韩浩转身看向王晨,“虽然我们已经准备明天直赴夏阳了,但该传的消息还是

    要传,彦曦,你一会儿回去立刻给洛阳北军中候和壶关口骠骑那里写信,把事情原委与我们的打算都告诉他们。”

    王晨点头,王凌也跟韩浩告退,“将军们好好歇息,为明日的行军保存体力,我们就先回去吧。”

    韩浩点点头,“羝根,你和左髭也先回去吧,明天天一亮,就到军屯屯垦团那边等我。”

    两人也告退,韩浩把书简收拾起来,翻找出自己的盔甲战枪,拿袖子随意擦拭了两下,“没想到这才多久,又到了我带你们杀敌的时候啦!”

    于毒和白绕出来,第一时间不是各回各家休息,而是疑惑,“左髭,你说最近书生是怎么想的,放着擅长的都尉不做,非要去当书吏,真显得自己肚子里面有点墨水了啊?”

    白绕摇摇头,“这个我说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书生对现在的生活不太满意,一直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我也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并且我和你说,你不要外传,书生很是忌惮骠骑将军,忌惮到了恐惧的程度,上次骠骑将军路过的时候,我见他的腿都在打摆子。”

    “嗯?”于毒不能理解,“我们和骠骑将军无冤无仇,甚至骠骑将军愿意让飞燕白骑他们帮首领报仇,书生闲的没事怕骠骑将军做什么?难道做了什么对不起骠骑将军的事情?”

    白绕怎么能知道韩暹派出去的杜长三人是程允遇刺的关键人物,连程允都不知道,王晨只是一知半解,知道是黄巾的人派出去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头领,现在剩在河东的头领只有一半了,自己又不再抵触程允不需要关注这些事情,所以王晨也没有查,一切都是韩暹自己吓自己。

    见白绕不说话,于毒也沉默,“别的我也不会多说,现在咱的白波弟兄们,在屯垦团活得蛮自在的。我个人其实挺珍惜现在的安宁的,对于绝大多数兄弟来说,活着,吃饱饭,无病无灾,就是老天降下来的最好的恩赐。我希望你能够在我们出去的这段日子生,别让他搞什么幺蛾子,打乱了这难得的安宁。”

    白绕点了点头,本来白绕和于毒就是好哥俩,于毒说话白绕一般都听,于毒刚刚的一番话还正好戳中了白绕的心思,安定下来好好活着不比各处搞事情然后被人弄死强吗?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维护好河东的治安,保全河东!

    于毒见白绕认真听了进去,嗯了一声,“那就先回去吧,我明天跟太守一起去夏阳。”


………………………………

218人去楼空?

    程允心里面还是很急的,于禁乐进他们带着洛阳的北军出弘农支援三辅,把信使报信的时间和他们行军的时间加在一起,肯定是要比正常情况下的朱军慢上不少,如何拖住朱军是现在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两天的尝试攻营,对程允军的士气造成了比较大的打击,每次都是对方没有什么伤亡,自己这边却损失几百人,虽然手下几位将军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明显自己能够感觉到他们也有些无法驱使士兵们再这样送下去了。

    程允十分苦恼,“连个朱公伟我们都这么难对付,更何谈之后的曹孟德了。”

    程昱李儒贾诩三人向来不在意这种试探性的损失,但荀攸性格更仁慈一些,心中估算了下时间,“我们既然已经和他们拖了三天,他们营帐中还有足够的士兵进行防守,说明我们接下来若是趁夜埋伏他们转移的士兵,是有机会埋伏到的。”

    程允嗯了一声,“那他们夜晚撤退的路怎么估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