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烽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褚燕见刘备等人谈完,不想再多言,哼了刘备一声,又回去和张飞开始对瞪。

    刘备疑惑地看了眼褚燕,对张郃说道:“当时起兵,马商张世平、苏双赞助的千金还没有用完,剩余的钱财,就分发给这些义从,让他们回家乡去,我们三人就跟着将军去洛阳吧,那些功劳等到时候分给这些义从们代领就好了。”

    张郃点点头,传令下去,拔营回洛阳。

    由于张郃的部曲在讨伐黄巾之后又是招募士兵,又是东征西讨,所以居然在孟津渡遇上了返回洛阳的皇甫嵩部,张郃十分无语,但皇甫嵩却没放在心上,挥了挥手就让他们先过去了。

    听闻张郃返回洛阳,大仇得报,程允也为他感到高兴,特意在洛阳楼设宴招待他,让他把路上遇到的豪杰都带上一起,张郃他们卫尉下属的人都比较闲,只要都城安稳,平时就没有事情做的。
………………………………

47程允日常

    程允在这段时间就老老实实在洛阳学习,跟杨赐、杨彪、韩说、袁隗、袁逢等人求学,虽然有很多家学不便外传,但是通学经义、治国之策等,也能够让他受益匪浅。

    虽然一开始他认为学习军阵之策、治国之策就可以了,但这种想法被刘瞻狠狠地批了一通,他也明白了,其实在这大汉,掌握了通学经义,又能有相应的权位,可以衍生治国之策的,虽然程允对后世的治国之策不了解,但不代表着别人提出来他不知道是对的。

    有很多人说王莽也是类似于程允这样的后世之人,但程允只希望他不是,太蠢了,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很正常,就像他单挑从来没有打得过田豫一样,当然不排除有一天田豫老了打不过他,但现在为止他从来没有赢过。

    有事情做不到,就让别人去做好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事情,指挥,或者说命令会做的人去做就可以了,你告诉他要做成什么样,而不是你去做成什么样。

    袁术这边就是,袁方的遗愿程允只能做一个指挥者,监督者,做不了践行者,践行者袁术这半年多来,沉迷学习不可自拔,每次程允找他来,他都是在苦学家学,尤其是《易经》,在这上面有了很深的造诣,平时预测云雨天气,准确度比起袁逢来说都不遑多让。

    除了学习外,程允还经常拉着袁术去演武场看卫尉的人训练比武,还别说,练兵能力徐荣比徐庶要强上不少,明显徐荣麾下的将士精神饱满,战力强大,拿出来单对单必然是徐荣这边有优势,不过要说团战,徐荣部跟徐庶部比起来,差太远了,本来挺有章法的互相来往,没几个回合就被徐庶的弃子战术弄得乱作一团,让徐庶部取得胜利。

    不过徐荣也找到了解气的方式,那就是斗将,徐荣年龄比徐庶大上一些,就像田豫比程允大上一些,每次单挑都是徐庶落败,徐庶和程允不一样的是他落败后下次被挑战还会继续接受,乐此不疲。

    程允觉得他这是受虐狂的表现,徐庶却阴笑道:“你想啊,若是我每次不接受他的单挑,他也就不会让麾下陪我练习军阵,尤其是每次军阵上我都赢他。一人一局才是最合适的嘛。”

    程允竟然无话可说,心中也默默为徐荣默哀,遇上个这样的朋友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也就是看他们演武,才能让袁术亢奋起来,有些时候袁术也在演武场上和徐庶过几招,虽然输多赢少,但是总归凭实力能和徐庶打个三七开,徐庶私下告诉程允他的确没有放水的。

    哦,你问为什么不选徐荣过招?徐荣过招不像徐庶袁术他们游侠间的比试,那是马上斗将,马战徐荣碾压徐庶,步战的话徐庶不虚徐荣的。

    程允有时候也会叫着袁术去杨家,不过袁术去过两次之后就不再去了,不仅因为杨家是他岳丈家,他很不自在,更是因为有个让他头皮发麻的存在,他的小舅子杨修。

    杨修比程允小三岁,论聪慧,程允是远远比不上的,但程允得见识是远远超过杨修的,所以还能应付,加上程允也一直在进步,所以对程允来说,杨家不是龙潭虎穴一般的存在,反而像个答题闯关的游戏节目。

    杨彪也很喜欢很宠爱这个小儿子,显然就是把他当做以后的杨家家主来培养,不过如果没有程允的话,直接就被曹操给杀了,想到此处,程允就不得不摇头,孩子还是不能太惯着。

    杨赐也是这种想法,最近杨赐闲赋在家,每天晒晒太阳,程允来了就和程允谈谈时事,为他讲讲经学,两人俨然成为了忘年交。

    这日杨赐正在给程允讲《欧阳尚书》,让人不得安宁的杨修又钻了出来,不得不说,杨赐先有程允珠玉在前,对杨修的喜爱也是比较正常的,而不是溺爱,所以杨修的成长环境还是蛮不错。

    杨修在程允面前不敢放肆,这个大哥哥属于同龄人,教训自己得不到家长的庇护,自己犯错的话被他抓住把柄,少不了一番收拾。

    不过这个博学的哥哥还是挺受杨修的喜爱的,正统文学经义知识问他他不喜欢答(实际上是程允的掌握程度比起杨修只强上一点点,怕说跑题),那些光怪陆离的东西,他都能说出个四五到六,最关键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为此感到心悦诚服,难以辩驳。

    “修拜见祖父、见过文应兄。”杨修规规矩矩行礼,拜程允所赐,杨修自三岁读书开始,就有了表字德祖,照程允的歪门邪说,读书人就应该有个表字来映衬,虽然这种邪说被杨赐批评了半天,但是杨修的字德祖还是被杨赐敲定了。

    “德祖前来,一定是有好玩的问题来考验我了。”程允笑了笑,“不如这个问题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您先回答,我再回答好了。”

    杨赐点点头,“你个小滑头,每次我说得对的时候,你都在一旁鼓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得不对的时候,说出正确的意见。”

    “你这么做,让小德祖觉得你比我强很多,现在我这祖父的威严都没法显现出来了。”杨赐调笑道,但并没有拒绝程允的建议,“德祖有什么问题?”

    “嗯,是这样的,”杨修先阐述了下今天他把杨赐一个非常好看,他也非常喜爱的青瓷给打碎了,在下人看到之前,杨修就和杨彪说这件事,问杨彪有没有办法把被摔碎的青瓷复原。

    杨彪气到胡子翘起来,“都被摔碎了,怎么可以复原呢?即使是粘上,也会有裂纹的。我又不是万能的,这种事情找我也没用作用,你自己去和祖父道歉去吧。”

    “我心想,既然父亲说,‘我又不是万能的’,那我找一个万能的人过来,帮我把瓷器修好,不就可以了吗?那么,有没有这个万能的人呢?”

    在杨赐发怒前,杨修就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转移话题,这件事以陈述句的形式通知了杨赐,也没有违逆杨彪的话,一举数得,不过心中兴奋还没有开始多久,就见到沉思的杨赐旁边一脸坏笑的程允,后背一片湿凉。

    “依我看,没有什么人是万能的,可以做任何事情。”杨赐抚须微吟,“人可以识古通今,也可以预言后世,可是事情发生了,没有人可以让时间回去,甚至修复到原样都难于登天。”

    杨赐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你刚刚说什么?你把我的哪件瓷器打坏了?是那件青瓷?你你你!”

    程允连忙安抚杨赐的情绪,“先生别太激动,一件青瓷而已,您要知道,一模一样的不可能出现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总可以有更好的青瓷出现的,我这几天让人帮您弄个更好的过来,您心态放平,刚刚的问题,您猜测的还是蛮中肯,您能证明一下吗?”

    一谈到学术问题,杨赐果然把心态放平,看得杨修目瞪口呆,这转移话题的能力还是得跟文应兄好好学学,暗暗地给程允竖大拇指。

    “证明,刚刚已经说了吧,没有人能够阻止时间流逝。”杨赐皱皱眉头,“虽然这个解释比较牵强,找到了反例,但总归可以证明不是吗?”

    程允摇摇头,“如果有人能够阻止时间流逝,那您也不会知道,您觉得呢?因为时间不流逝,人的思考就会停止,一切的一切都处于静置状态。”

    “那你说说?”杨赐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很是配合,不得不说,这些官场的老油条一个比一个会做人,与他们交流如沐春风,前提是让他们念头通达。

    “这涉及到一种新的理论,”程允老神在在,“我也是由庄子和惠子那里得来的启发,濠梁之辩不愧是哲学启蒙啊。”

    “擅长辩论的是名家名学,哲学是什么学?”

    杨赐愣住了,程允也大吃一惊,“呃?嗯,好的,哲学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就是这样,庄子与惠子都是有名的思想家,所以这种思想家提出来很有哲理的学术,我管他叫哲学,这个和道学名学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

    看杨赐还想问,程允赶紧继续说他自己想说的话,“万能的人,就是什么事都能做到的人,那么什么事他做不到呢?”

    看到杨赐和杨修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程允继续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不会,我们不万能,有不会的很正常啊,那么拿这个问题问问万能的人,你就会发现,他其实,也不会。”

    杨赐恍然大悟,哈哈大笑,“好你个程文应,果然是很有道理,这个就是你说的哲学吗?”

    程允摇摇头,微笑道,“哲学范围太大啦,我这个叫悖论,万能的人找不到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杨赐点点头,“学到了啊,学到啦,你程文应一定会有一天,让整个大汉为你喝彩。”
………………………………

48卢植下狱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毕岚这个人啊,除了贪婪之外没有什么缺点了,那储冰窖做的是比刘瞻当年的那个好太多,去年程允说的思路都被毕岚很好的实施了,从酸梅汤到刨冰、蔗糖冰棍,没有什么是不能搞出来的。

    蔗糖不太好搞,不过抵不住程允有渠道,特意联系了袁家的商人,不仅又开发了一条赚钱渠道,也让袁逢享受到了帝皇般的待遇,不过可惜的是,程允当时和他们签订协议的时候,特意说了不允许献给皇帝,否则违约金十亿钱,所以灵帝还没有机会享受。

    程允正悠哉地在水池边看书,管亥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少爷,大事不好了!”

    程允被他大嗓门吓了个机灵,把蔗糖冰棍都丢到了池塘里面喂鱼,拿着书就砸他,“老管你看看你!瞎咋呼什么咋呼,一根蔗糖冰棍卖多少钱你知道嘛!在这处暑天,出一千钱,关系不够硬的都弄不到!你再这样鲁莽我就扣你月俸!”

    任由程允拍打的管亥缩了缩脖子,一千钱?可以买十坛酒诶,可怕,不过虽然程允经常在他犯错的时候强调扣月俸,但从来没扣过,他月俸比起绝大多数人家的管家都要高,包括程府管家,管家见到他也要称一声管兄弟,毕竟是少爷眼前的红人。

    “少爷啊,真的出大事了,卢大人被下大狱了!”

    程允这时收手了,把书往椅子上一扔,看的管亥眼角抽搐,这一本书是东观藏书,市面上百万钱买都是有价无市,要是一不小心掉到池子里面,这个月的蔗糖利润都得赔进去啊。

    “师伯的囚车回来了?现在被押送到哪儿去了?”

    管亥愣了一下,“少爷,你知道卢大人下狱一事啊?”

    程允鄙视他,“我知道的事情多了,里面有太多的你都不知道。怎么,你想以后我都告诉你啊,行啊,刚刚的那本书你在一天内背下来正文第一页,我就都告诉你。”

    管亥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老管不想知道了,谢谢少爷。刚刚您问的卢大人在哪里,我只知道我来报给您的时候,刚刚由东门进城,外面传的热闹呢。”

    程允点点头,“走,跟我去毕府。”

    管亥忙不迭地应下,还跟后面嘟囔,“少爷啊,你看这大汉朝的忠臣清流们,一个个都和宦官保持了那么远的距离,为什么您就非要找姓毕的太监呢?这对咱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你最里面听到这种话,你记好,” 程允转身就给了管亥一个暴栗,“宦官怎么了?现在的书纸,没有宦官蔡伦,你觉得还得有多久才能出现?要让我拿个竹简看书,我得少看多少书?”

    “远的不说,就说毕岚。的确他做了很多铜人什么的劳民伤财,那都是皇帝让的,他只不过不是谏臣,没有阻止罢了。但不影响他是个宠臣,皇帝的话他能够执行,尽量做好让皇帝开心。”

    程允指着外面,“你再看看这翻车渴乌,就凭这东西,每年可以多活一百万难民你信吗?至少!能做出来这个,别说是宦官,就是张角我都想办法保你一次!”

    看管亥的脑袋都要低到了地上,程允心中好笑,“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光凭自己或是别人的主观印象去评判,而是看他做的事情。你看张让赵忠,他们两个权势更大,但我不会搭理他俩,因为他俩对我没什么作用。蹇硕虽然是个宦官,但是通军阵,结交他有助于我的计划,毕岚擅长发明制造,适合为我所用。”

    “不让你说他们,是担心隔墙有耳,尤其是你这大嗓门,还不喊得整个洛阳城都知道你管亥不喜欢宦官啊。”看管亥唯唯诺诺的样子,程允翻翻白眼,“记住没?”

    “哦,记住了。”管亥挠了挠头,“那他们算是忠臣吗?”

    程允摇摇头,“当然不算,他们这群人是宠臣,但不是忠臣,十常侍都不是忠臣。中常侍吕强,就是那个帮我岳丈大人说好话那个宦官,是个忠臣,别人嘛…不认识了。”

    “不过你关心忠臣做什么?”程允好笑,凑近他耳边,“我以后也不会是一个忠臣的,所以呀,你要是想跟忠臣混,还是早日离我远一点,哈哈哈~”

    管亥站直身体,不让程允跟他耳边说悄悄话,“哦少爷我们走吧,我刚刚什么都没听到,以后不该说的话我不说了,不该问的我也不问了。”

    “哼哼。”程允上了马车,管亥坐在车夫的旁边,三人就向毕府驶去。

    毕府门卫见到是程允来,连问都没问,他们早在好久之前就得到吩咐,这位在府中享受小少爷的待遇,老爷一直想收他为义子,但是他不同意。

    这件事还是发生在去年程允找毕岚修冰窖的时候,毕岚看完程允的想法拍案叫绝,着手实施,在自己家里面做实验,建造好他经手的第一个冰窖。

    程允调笑:“毕公采取了我的建议,应该给我缴纳专利费,不然可是盗取我的劳动成果啊。”

    没想到毕岚一本正经地回复他,“区区专利费,文应就看在眼中了吗?只要你答应成为我的义子,我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你的!”

    程允头大如斗,这个人说什么都想把自己收为义子,不知道那么多大好少年怎么就看不上,只看上了他,可能要找到马钧才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吧。

    看毕岚一脸诚恳,眼中露出浓浓地渴求,程允沉默,“毕公,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辈子我程允程文应,有且只有一个义父。”

    毕岚听到前半句有些失望,心中已经做好了下次再提的准备,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听到后半句的时候感觉自己幸福地像个四十岁的孩子,“文应,你,你答应了?”

    “那就是程普程德谋。”程允一脸严肃地说出最后半句,被毕岚的反应吓到,“我,我答应什么了?”

    毕岚也一脸懵逼,“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说我这辈子有且只有一个义父,就是程普程德谋啊?”程允一脸理所应当,“毕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程德谋,他,不是你的生父吗?你不是程文应吗?”毕岚一脸便秘的表情,“难道你是他兄弟的孩子?”

    程允摇摇头,“您也经常见我大兄,我大兄和父亲长得很像,而我跟他们不像的。虽然父亲没有告诉过我,但从我的吊坠上,我就知道,我其实不姓程。”

    毕岚结果吊坠看了一看,“高?”

    程允点点头,“应该是太公后人,幽州高氏,可惜亲人都是被鲜卑狗害了,我在襁褓之中被父亲收养,程家父母待我如亲子,我是不可能再认第二个义父的。”

    看毕岚还想说什么,程允摇了摇头,“毕公如果要是想在颐养天年的时候,身边有个说话的人啊,那找我没问题的,我这个人闲散惯了,一般不会很忙的,聊天什么的最拿手了。义子义父就算了,我对这个称呼不感兴趣。”

    毕岚看他说的认真,心下叹气,“既然文应心中很坚定了,那我也没有办法,希望以后你能够有时间多来陪我说说话,自从认识了你这个小子,我都不太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了。”

    就这样,无论程允怎么想,毕岚府中上下都被下了命令叫程允为少爷。

    看到少爷进了府,下人赶紧通知了管家,管家急忙迎了上来,程允看到他,招了招手,“老方,快去叫你家老爷去书房,我在那里等他。”

    程允坐了没多久,书房的门就被推开,“哈哈哈文应,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找我的。”毕岚也没遮掩,他们两个也很熟了,这些话谈一谈都不要紧,“心里放不下卢植?想要救他?那你可是找错人了,这件事情你找蹇硕都比找我有用。”

    程允摇摇头,“救?不必了,我救他他还不一定领情呢,先让他在里面待着吧,不过劳您吩咐一声下面,给待遇好一些,不然改日人家出来了,自己的麻烦自己解决。还有,安排我去探望下吧。”

    “这么有自信他会被赦免吗?”毕岚坐下,“你不帮忙他还能出来?”

    程允笑笑,右手托着下巴,“谁说我不救的?我只是不自己动手而已。今天让您吩咐下好好待他,就是避免他的赦免还没下来就被人搞死在狱里面了。这还不算救?”

    毕岚哈哈大笑,“好,我应了,我倒是要看看你找谁把他赦免出来,他被囚于居室,想看他明天上午去吧,我今天打点下。”

    程允道谢,让老方派人到他家冰窖里面拿些蔗糖冰棍给毕岚,毕岚很满意,程允却徐徐道:“不过还有一个事情要您帮忙,有且只有咱两个能知道。”
………………………………

49谋划左丰

    “哦?”毕岚来了兴趣,“什么事情这么神秘?”

    程允咬牙切齿,“这个左丰是个什么东西?人家用心作战,保护我们在后方能够有安宁的生活,他却好,直接一句话的事情,让本来气数已尽的黄巾强行续命。”

    程允乜了毕岚一眼,“毕公,这个左丰不是你的人吧?”

    “诶,我可没有这么厉害的手下,哈哈哈哈”毕岚哈哈大笑,“那是赵常侍的人,赵常侍的人我可管不了,你跟我说没用。”

    程允嘴角掀起一抹冷笑,“只要不是毕公的人,我动起手来心里面就没有任何负担了。如果要是这个左丰是您的人,收拾他这件事情我就不准备自己去办了,直接让您把他处理一下就好了嘛。”

    毕岚脸上的笑容消失,“你想搞掉赵常侍。”

    程允摇头,毕岚敲着桌子,“我不同意你搞掉他,你没这能力呢。真要做,肯定会搭上不少人,尤其是赵常侍很少出宫,你要是在宫内做这件事情,会有成百上千的人给他陪葬,你相信我。”

    程允再次摇头,“我不太喜欢说假话,我没想搞掉赵常侍,我只是想借左丰的性命搞些事情,顺手报个仇罢了。”

    毕岚盯着程允,看程允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这样最好。”毕岚点点头,“左丰小人物,不足道哉。张常侍与赵常侍你最好不要打他们主意,不然死的不只是你,连带着卢子干、程德谋,甚至是我都得完蛋。”

    程允嗤笑,“毕公认识我程文应不是一天两天了,先不谈我没有这么蠢去以卵击石,我如果想干掉他们两个,难道还需要自己动手吗?要说杀他俩,天下可借的刀不知凡几。”

    毕岚沉默,虽然他对张赵二人的实力很清楚,作为皇帝的终极宠臣,“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但要说程允去和他俩过招,他觉得的确还有机会,因为他从来没见到过程允的极限,他做什么事情都是云淡风轻。

    先是从卢植这里结识了蔡邕、乔玄等清流,再又不知道从哪儿结识的杨赐、袁逢等世家,又通过曹嵩和许攸结识了他、蹇硕这一批宠臣,要说他能够认识一些有机会干掉张赵的人,他心里面都不会感到惊讶了。

    “你想借谁的刀?”毕岚还是不放心,既然程允说了想搞死左丰,就应该不避讳说一下目标才对。

    但是这件事所图甚大,如果做成了,牵扯将会极广,程允不想把毕岚牵扯进来,毕岚虽然不是和张赵二人一伙的,但他毕竟是宦官,在东汉末年,官场一动荡就会跟宦官有莫大关系,所以尽量让他明哲保身才是王道。

    “毕公想要上船吗?”程允笑笑,“这件事有毕公的帮助实行起来可能会好一些,但是毕公也会进入风暴中心,说不得就会被搅得粉身碎骨。”

    “到时,我绝对救不了您。”

    毕岚脸色微变,“要搞这么大?”他不安地站起来踱来踱去,“这大汉经不起再折腾了啊?张角贼道才刚刚伏诛,再闹出个孙角赵角就不好了。”

    程允摆摆手,“毕公稍安,我心里面有数的,我答应过我老师保这大汉基业,不用担心我养虎为患,给大汉造出新的敌人。”

    “我的目的,就是为大汉除掉那些隐藏的不稳定因素,一个都不放过!”程允双肘戳在案上,“毕公可能猜到些什么,所以避一下风头,稳稳的。”

    毕岚摇摇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要动他们,我们不可能置身事外。我们虽然并不是一心,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一定的。”

    程允拿过毕岚案上的茶壶自己倒了一杯,“所以说有这层原因在,我是不会和他们鱼死网破的,即使有一天他们危在旦夕,也不可能是我出手,我也会想办法把你保下来,但这次的左丰,我一定要动,既然他不是你老人家的人,那我没有心理负担了,我想个计划。”

    毕岚皱着眉头,”你现在连计划都没有,就想要弄他,是不是太好高骛远了,宫内的人有一半都在张赵手下讨生活,你不要乱来。”

    程允点点头,“杀人的计策千千万,都是得用人。我现在手里没有可以用的人,什么计策都实施不了。”

    毕岚摇摇头,“你现在还算没人吗?你父亲、二徐、管壮士,都是一把好手啊?”

    程允咧咧嘴,“都说了不能明面干掉左丰,还怎么让他们几个猛士出手?再者他们出手的话,明显会给人留下把柄找到我身上,我很有自知之明,现在别说和张赵对上,和何大将军对上都只有粉身碎骨的份。”

    “我需要谋士,”程允摸着他并没有胡子的下巴,“光我一个人思考,太费脑子了,我也就中人之姿,得想办法征召点门客了。可惜现在和师伯是冷战状态,没法找董公仁探讨,唉!”

    毕岚哭笑不得,“你个小怪物好意思说自己是中人之姿?别人还不得皆尽庸碌之辈!至于你说的招门客,呵呵,没有你师伯做靠山的现在的你,就不用想这么美的事情了。要不要我帮你找找看?”

    程允一脸怪异,“毕公认真的嘛?虽然不想直说,但以您现在被张赵拖累的名声,怕是不太好吸引到我想要的谋士啊。”

    毕岚哼哼两声,不再言语,程允赶紧转移话题,“那想请教下毕公,现在来说,不依靠我师伯和你这里的名声,怎么做才能求贤于己呢?难不成要自己先讨个职位?”

    毕岚沉思,程允接着道:“即使是有了职位,依我能够在位的职位,怕是也没法招揽有大才的贤者,被我王霸之气一震就折服的,只有比我更小的小兄弟们了,根本派不上用场啊。”

    毕岚嗤笑,“你还王霸之气?你连杨家的小孙子都折服不了,还谈什。。。。。。诶?有了!”

    程允眼中精光一闪,“还请毕公指点!”

    “杨家和你关系不错。”毕岚也喝了口茶,“乔公据说也对你青眼有加,蔡伯喈更是你的泰山。”

    程允沉吟一声,“毕公是说。。。东观书院?东观书院里的人我可没有招揽的资本啊,用什么来诱惑他们来助我一臂之力呢?”

    “再者这件事必须要让心腹去做,尤其是做这件事的人口齿要严,君不密则失国,臣不密则失身,若是被发现了,这洛阳城恐怕我是没法待了,对我以后的计划会有很大的影响。”

    毕岚也没了其他的建议,“那我觉得你还是先别动左丰了,先把你师伯捞出来再说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程允点点头,“那明天上午我先见师伯一面再说吧,还要劳烦毕公上下打点。”

    程允从毕府出来,径直往杨府而去,虽然就像程允所言一般,东观的人才不太可能被现在的程允所折服,但不影响刷一波好感,等到有机会有能力了再进行招揽。

    黄巾乱起,洛阳众忠臣勠力同心,卢植被压回来的消息不少人都知道了,杨府门前车水马龙,多是与杨彪商讨帮卢植开脱的事宜。

    程允正好到门口时候遇到杨彪送客,杨彪见到程允吊儿郎当地走了过来,也没好脸色给他,冷哼一声,转身回府;程允也没在意,现在卢植的朋友对程允都是十分不待见的,还能对程允笑脸相迎的,要么和卢植不是一条心,要么就是对程允的看好超过了卢植的分量。
………………………………

50杨赐免官

    虽然杨彪给程允脸色,但看门的家将不敢啊,更不要提拦住程允不让他进来,毕竟杨家做主的人不是杨彪而是杨赐,每次程允来杨府,打的名号也是来找杨赐的。

    杨赐这老头最近可算是遭了难,他之前在和程允聊天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张角会是大汉的一个心腹大患,于是让杨家的人脉去调查,并把调查结果汇总上报给了汉灵帝,然而汉灵帝还没有看到,就恰好赶上了朝会。

    在入朝之前,身为太尉的杨赐与尚书令刘陶小声商量,打定主意一定要一鼓作气,抚平叛乱,让卢植皇甫嵩等人将兵讨伐张角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两人迅速达成共识。

    不幸中的万幸,汉灵帝也是这么想的,朝会刚刚开始没多久,讨伐黄巾的主旨就确定了下来,出征的主将也如愿以偿,正是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

    然而不料汉灵帝怕死至极,居然将一半的兵力分散于三关进行防守,命何进为大将军总领事宜,本来黄巾就人多势众,这样一分兵,三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