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势-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据曹锟来电,山海关的飞艇已基本绝迹,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没有飞艇也大意不得。”对曹锟的窝囊表现,袁世凯极为不满,“要不是京城防务片刻离不得你,我真想让你去前线接替指挥。”
听到袁世凯的赞扬,冯国璋心头暗喜,但嘴上仍然帮曹锟辩解两句,“其实也不能怪他,都怪革命党狡诈,武器又比咱们的好,打成这样,能守住核心阵地,已经很不错了。等第一镇上去后,我想一定能把丢失的防区夺回来。”
“也只能这么打算了。”
袁世凯有援军,秦时竹也有。随着招募学生军、义勇军电的出,特别是山海关前线大捷,吸引了不少有为青年前来参军,大部分是东北本地人,还有一些则从外地赶来的。南京的吴景濂忙得不亦乐乎。通过设立的报名点,聚集了一大批对南北议和不满的年轻人,他们纷纷响应号召,坐船来到了东北。先到大连,然后坐火车又到沈阳。
当天下午,秦时竹要对第一批学生军、义勇军地讲话,葛洪义兴冲冲地赶来,附他耳朵边。“老大,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你这么高兴?”
“人才!”葛洪义笑呵呵地说,“学生军里有人才。”
“这个我知道,是谁来了,能把你乐成这样。”
“你猜?”
“猜不出,很多名人年纪轻的时候都当过学生军,比如**也参加过,不会是他来了?”
“不是。”葛洪义说出了秘密。“那也是一流人才,张治和张云逸。”
“真的?”秦时竹高兴地两眼放光。
“那还有假,走,一起看看去。”
来到了礼堂,所有的人都经等那里了。看见秦时竹和一帮政府要员的到来,都热烈地鼓掌。
“同志们,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东北,来到沈阳。欢迎你们热情地参加革命。”秦时竹的话赢得了学生军强烈的反应,“看到了你们地到来,特别有些是同志千里迢迢地从南方赶来,我感到很欣慰,这说明国的明天是有希望的,国的希望就寄托你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身上!你们是早晨八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地!现,革命形势很好,清廷已是一片风雨飘摇,离彻底胜利的日子不远了,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为之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这一天,这是历史不可抗拒的潮流。诸位响应号召。投身革命,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人。要成为历史地缔造者!。让我们团结起来,继承革命先辈的崇高使命,一起投身这一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我们地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一定会取得终胜利的。我们的事业一定要胜利!我们的事业一定能胜利!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胜利!”
台下听众听了秦时竹地讲话,无不热血沸腾,不知是谁带头喊起了“打到京城去,推翻清王朝!”全场皆高呼“打到京城去,推翻清王朝!”,声音响彻云霄。
接着,王云山登台,告诉这些青年人,他们将被编入东北学生革命军,接受为期十天的应急训练,具体由卫队负责,然后开赴战场。还有一些,将被编入各个部门充当秘书,执行辅助工作。
会后,秦时竹个别接见了学生军代表。左雨农向他介绍:“都督,这位是张治同学,特地从上海赶来参加革命。”
张治赶紧自我介绍:“我叫张治,字白,安徽巢湖人。”
“欢迎你!”秦时竹热烈地和他握手,“听说你还带了一批同学来?”
“是的,我本来想去南方参加学生军,不过现停战了,也没有仗可以打,正好看见东北方面张告示,我就坐船前来了。临行前,我和一帮同学商量了,我告诉他们,到哪里不是参加革命?要去,就要去前线,就要去需要的地方,他们都说好,就推我做带头人前来了。”
“一共有多少同学随同而来?”
“一共二十一个。”张治指着旁边几个人说,“这几个就是!”
“不错,年纪轻轻就有威望,看来出任这个排长你是合适的啦。”秦时竹笑着看着他,“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做一个好排长,把你的同学都管好?”
“有!”张治响亮的回答。
秦时竹把头转向他的同学,和蔼地说:“让张治做排长,只是革命地需要。我们革命者,不要贪图权势,不要羡慕官位,须知,革命只有分工不同,哪有贵贱高低?我虽然是都督,但也是一个普通地革命者,是和你们一样的人。因此,你们要爱护他,帮助他,共同把一个排带好。只要你们有能力,将来可以做排长、连长、营长等等,就是我这个都督,也可以让你们做。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你们利用这个舞台好好表现!”
所有地代表听了都很兴奋,纷纷拍起手来。
“这位是张云逸,是从南京来的。”左雨农又介绍另一位。
“听说你是同盟会会员,还参加黄花岗起义?”
“是的。”张云逸惊讶居然有人对他的事迹这么清楚。
“看来是老革命了。”秦时竹笑嘻嘻地说,“黄花岗起义那次很险?”
“起义失败,我们死伤甚众,奉命撤出战斗,但由于道口均被重兵把守,捕极严,虽化装亦无法出城。所以我就与几个同志隐蔽一民宅。第二天清晨,我独自挎一竹篮上街买菜,其实是探望情况,觅求突围道路。返回时,见清军已入所居民宅,捕了全部同志,枪杀于路口。我当时因为因身材矮小,相貌敦厚,挎一竹篮掩身于路人,清军从身旁啸呼而过,竟未觉。”张云逸幽默地说:“如果那时我不出去买菜,就将是‘黄花岗七十三烈士’了。”
大家唏嘘不已,连连赞叹。
“你是从广东一路北上到南京的,说说看,你不远千里来响应号召,为的是什么?”
“我广州参加了围攻两广总督府的起义,后来随同大部队北上,到了南京,还被任命为排长。不为别的,就为了革命。”
“那怎么不继续呆南京了呢?同盟会那里很活跃嘛。”
“同盟会?”张云逸叹了口气,“同盟会都忙着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了,忙着和袁世凯谈判,革命大义早就放一边了。”
“我们也和袁世凯及清廷谈判,你为什么会选择过来呢?”
“东北和南方不一样。”张云逸坦率地说,“同样是谈判,东北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能以实现革命目标为己任,南方的谈判,说穿了是妥协退让。同样是革命同志,南方相互倾轧,生怕大权旁落,各地的人纷纷抢着当都督,有点实力的甚至都想自己单干,东北就不同了,第一仗就把蓝天蔚部救了出来,完全是从革命大局考虑。我还刚刚得到消息说平定了呼伦贝尔企图分裂的阴谋。由此说来,我选择过来是加正确了。”
秦时竹心里感慨,一个刚刚20岁的青年人就有如此见识,实是难能可贵,这位历史上的共和国大将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开始直冲云霄了。
“你说的很好。”秦时竹大为赞赏,“你就做学生军连长,既有经验,又有军事知识,我相信你会是一个称职的连长。另外,对东北的政策,你可以仔细观察,如果你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可以直接来我这里指出;如果你觉得我们也背叛了革命,你可以批评,可以指责,甚至离开。”
“谢谢都督的诚恳。我觉得,都督的为人比南方那些政客要光明磊落的多,刚才您的表态,加让我们钦佩您的坦诚胸襟。”张云逸没想到秦时竹居然会那么说。
秦时竹还一一接见了其他一些代表,后设宴招待了他们。
………………………………
第088章 先生归国
第088章 先生归国
“老大,不错,人才总是一开始就闪光。”回去的路上,葛洪义和秦时竹聊天。
“那是自然,不然怎么一步步成长为参天大树呢?真正的人才,绝对不是因为偶然而浪得虚名的,无论他哪里,总是能很快脱颖而出。”
“我们这里,一定要好好吸引住他们,以为将来之图。”
“这是当然,不但要留住人,要留住心。”秦时竹想了想,“还有不少的人才青年时代都参加了革命军,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招来,要千方计把他们留住。”
“已经的这些怎么办呢?莫非真的让他们上战场?”
“战场是肯定要上的。”秦时竹坚定地说,“成为一个军事家就是要战场上一步步地锤炼,当然,现情况特殊,他们接受的训练不系统,我会好好安顿的。”
“去陆尚荣那?”
“是,过些天我给他打个招呼,让他看着这些娃娃,千万不要有什么闪失!”
“又要给他加负担了,光一个陈若愚就够他受的了。”
“那也得这样办。这些青年都是怀着一腔报国之志来的,如果不让他们上前线,只会寒了他们的心。我还得交待云山把他们好好练练,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千万不能马虎。”
“对了,蓝天蔚曾是拒俄支队支队长,对学生军有特殊的号召力,咱们一定要把这个名字打响。”秦时竹乐呵呵地说,“至于他们来了是不是去蓝天蔚那里,那就是我们说了算喽。”
回到都督府,第一个要紧的电报是有关北路军的。蓝天蔚已派遣前锋入宁城,大部队夜里能到建平外围,有关革命军的消息也放风出去了,估计姜桂题一两日内就有反应。
第二封电报却是山海关方面来的,“据侦查,敌人援军已到,为第一镇旗号,眼下尚无动静。估计不日将会向我军阵地起进攻,我部已做好充分准备,坚决击退来犯之敌。”
“动作好快啊?”秦时竹有些惊讶,“老袁这么快就上钩了?”
“我本来也十分怀疑,但是从察哈尔传来的消息也证实这是真地。”葛洪义告诉他,“近来察哈尔和归绥地区清军调动频繁,王永庆率领巡防营去了察哈尔,据说还分兵去了绥远。”
“绥远?那里也有动静。阎锡山搞出名堂来了?”
“不是,是归绥军起义,他们是内蒙古同盟会员宣传鼓动下爆的,和山西方面联系不大。”
“这是个好机会,绥远是此次作战的目标之一。如果北路军进军时有得力的向导,肯定会事半功倍,你要联系好,可以给他们一些钱财和军火。就用我们缴获的那些好了。”
“行,我就让白毓崑具体负责。”葛洪义很快应承下来
就秦时竹等人为革命筹划时,另一个革命伟人也为国的未来谋划着,他就是国同盟会的总理――孙山。
为迅速组建一个央革命政府,孙山游说美国朝野之后,又转赴欧洲,经英、法等国,于11月下旬动身回国。归国途。孙山具体地考虑了建立共和国的问题。经过近一个月地颠簸,他到达了香港,与胡汉民、廖仲恺等人会晤。
胡汉民看到革命阵营内复杂的情况,担心孙山到了上海、南京,虽会被拥戴为总统,“而无兵可用”,极力劝孙山暂缓北上。
“总理,此时此刻。北上并非万全之策。”
“哦?这是为何?”听到胡汉民说出这种话。孙山极为惊讶。
“如今命令正未易行,元形同虚设。各地实力派纷纷拥兵自重,我怕您到了南京,照样指挥失灵。”
“总理,我也这么认为。”廖仲恺赞同胡汉民的意见,“展堂现已担任了广东军政府的都督,基本掌握了该省,广东富庶,我们可以借此练好兵,积蓄实力,再成南北统一之格局。”
“你们两个都是这么想的?”孙山没有表态,只是问面前这两人。
“是的,先生,请您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建议。”
“不行!”孙山当即否定,“你们这么做,置革命大业于何地?”
“先生,您有所不知,我们这么做正是为了革命。”眼看孙山不同意,胡汉民急了,“您不知道,现乱成什么样子。前次南京,为了大元帅的事情,克强和黎元洪之间闹得很不愉快,这次,明明南北停战议和,东北秦时竹却置若罔闻,坚持要开战,弄得谈判地伍先生很是尴尬;另外,虽然都宣称自己是革命派,但一个个拥兵自重,根本调遣不动,我的意思,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局面有失控的危险。”
“以形势论,沪宁前方,不以身当其冲,而退就粤修战备,此为避难就易,吾辈的革命精神难道局限如此?”孙山有些激动,对两人说,“正因为革命阵营内部分歧严重,我才需要加抓紧北上,希冀形成一致,而我若不至沪宁,则此一切对内对外大计主持,绝非他人所能任。”
“总理地意思是好的,胸襟是博大的,但我担心那些地方实力派未必能接受,还有袁世凯也是一个大问题。”廖仲恺真诚地劝说。
“不对,今之大患即无政府,如能创建政府,则满清政府固必倾覆,即便袁世凯亦未必能支撑。”孙山斩钉截铁地说,“我意已决,明日就动身去上海,也不去广东停留了。”
“那我陪您去?”胡汉民见孙山主意已定,当下也不再坚持。
“广东的事务谁来负责?”
“要不我陪先生北上?”廖仲恺主动请缨,“展堂还是经营粤省为紧。”
“我陪先生北上好。”
“我看你们也不用争来争去了,展堂地意见很好,就由他陪我去,仲恺就先代理都督一职好了。”孙山后拍板,确定了行程。
沈阳,秦时竹正秘书长左雨农的协助下处理各种公,禹子谟兴冲冲地来了,进门就喊:“好消息,好消息!复生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能把你乐成这样?”秦时竹停止了手里的活,笑呵呵地问他。
“太炎先生回来啦!”
“真的?他现哪里?”
“他前夜从日本乘船出,今天清晨到了大连,稍事休息后,于明日一早乘火车来沈阳,估计下午能到!”禹子谟兴奋地说,“我一接到电报,就来告诉你,想不到你比我还急。”
“好好。”秦时竹转过头跟左雨农说,“明日下午我和政府全体人员去车站迎接,今天还麻烦你派人去布置一下场地。”
“好的。”左雨农答应地很爽快,突然又小心翼翼地说,“都督,为了您的安全着想,我看您就不要去了,免得又有什么阴谋生。”
“诶,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秦时竹笑了,“我会让家珍他们多安排保卫力量的。”
第二天下午,沈阳车站已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朝着火车来的方向焦急地等待着、盼望着。按照秦时竹地吩咐,左雨农仔细地布置了场地,安排了警卫。不到一天功夫一切就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组织才能。
“呜!”火车拉响了汽笛,它就要进站了。“哐当”“哐当”,随着列车速的放慢,车轮撞击铁轨声音也随着变缓,终于,它稳稳地停了下来。
这趟列车并非章炳麟的专车,同车而来的还有大批民众,很明显,他们一下车就被这个架势所吓住,丝毫不敢停留,只有个别胆子大的,猜出车上可能有重要人物,打算夹人群驻足观看。不多时,其余车厢的人群已散得差不多了,众人还翘盼望着。
终于,号车厢打开了车门,这是一节上等车厢,布置和舒适明显要优于其他,自然乘客也要少于其他车厢。今天,这节车厢除了章炳麟和他的随从外,就没有别地乘客了。此时此刻,他也十分激动,辽宁虽然不是他地家乡,但毕竟是他的祖国。眼看着这生他养他地土地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怎能不激动万分呢?就刚才,车一停下,他就想下车,是随从拉住他,说这是禹子谟的吩咐,让他稍等片刻。
透过车厢玻璃,他看见了欢迎的人群,他万万没有想到,秦时竹居然给他安排了这么大的场面。想着素未谋面的秦时竹,他心里不禁揣测,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相比孙山、黄兴、黎元洪,秦时竹武昌起义以前并不出名,这是一个多少带着神秘色彩的人物,突然间成了东北的高领,手下还有那么多的士兵和先进装备,他加萌了想见识一番的念头。
………………………………
第089章 用心良苦
第089章 用心良苦
“砰”地一声,车门打开了,广场的景色映入他的眼帘。祖国啊,我终于回来了!章炳麟心底默默呼喊着,抬脚跨出车门,第一步踩下车的楼梯上。秦时竹一身戎装,鼻梁上的那副眼睛显得儒雅之气。他身边的禹子谟小声地对他说:“复生,这就是太炎先生!”
其实,不用禹子谟介绍,秦时竹光凭章炳麟的长相就能判断出他是谁。他快步上前,嘴里连连喊着:“欢迎太炎先生!”
从来人的打扮和嘴里说出来的话,章炳麟断定此人就是秦时竹,知道他年轻,没想到他这么年轻。根据禹子谟的介绍,秦时竹今年虚38,但眼前这人看来顶多三十刚出头。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诸侯,章炳麟心里不禁有些钦佩!他缓缓地走下楼梯,伸出自己的手,握住迎面伸来的手,两只手跨越了辽阔的海洋,终于,紧紧地握了一起。一时掌声雷动,记者的相机拍个不停。
“太炎先生,欢迎您回国!”
“我仰慕秦都督的大名久矣!”……相互寒暄,两人关系拉近了不少。紧接着,秦时竹将场的政府官员一一介绍给他。等所有人都与章炳麟见过礼后,秦时竹伸出右手,热情地说:“请先生陪同检阅!”
“好!有请!”
两人并肩缓行,卫队持枪列队,王云山的带领下,排成整整齐齐的三排,个个精神抖擞、威武雄壮,刺刀阳光下闪闪亮,看得章炳麟直点头,口里不住地赞叹,“果然是威武之师!”
秦时竹心里暗笑。这是昨天晚上王云山他们精心挑选过的,一个个都是高大挺拔、精神饱满的老兵,如果部队都是这样的兵员,现早就打到京城去了。笑归笑,嘴上还要谦虚:“先生的采胜于雄兵十万!”这番吹捧说地章炳麟心花怒放。
两人边走边谈,一直走到临时搭建的台上,秦时竹将这里致欢迎辞,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到那里。“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太炎先生的到来!”台下又是热烈的掌声,章炳麟也微笑着朝四周人群挥手致意。
“……今天,我们这里隆重地欢迎太炎先生的到来,这是国的幸事、人民地幸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先生身上,体现了三重角色……第一重,先生是国学大师、硕学鸿儒,对经学、史学、学、训诂学等各个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第二重。他是革命元老、人民喉舌,早11年前,他就剪辫换服,矢志反清;后来,又因为‘苏报’案而入狱。他牢底坐穿终不悔;五年前,先生刚刚被释放,又与康梁等人展开了有关革命与改良的大论战,廓清了迷雾。拓宽了视野,革命思想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先生之功莫大矣;……第三重,先生是思想先驱、当世大贤,先生每痛感于华之不振,清廷之腐朽而于心耿耿,奋笔疾书,欲唤醒我四万万之民众。又潜心研究宪政,希冀改良政治,再造华,用心何其良苦也!……我以为,从这三重角色出,我们当敬先生之才华,赞先生之精神,慕先生之风格……国家现虽大乱。然曙光已显。我深信,这将是先生大显身手的舞台……”
秦时竹的讲话很明显地将章炳麟大大赞扬了一番。对知识分子来说,这是受用的招待和高荣誉,他不禁有些飘飘然,又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先要感谢秦都督,兄弟此次来东北,完全出于他的盛情邀请,……东北地革命壮举,我佩服地五体投地……我坚信,秦都督的带领下,东北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国也将有一个美好的前途……革命万岁!共和万岁!”
随后,群众的夹道相送下,章炳麟坐上了特意为他准备地马车,朝下榻之处奔驰而去,管有些颠簸,但他心涛的起伏则大……
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闻“太炎先生昨抵沈阳,数千民众夹道欢迎”,主要讲述了欢迎场面和两人的讲话,紧接着是详细报道:“……昨晚,秦都督宴请章太炎先生一行,政府各要员陪同……席,秦都督再次对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诚恳地指出,从学识上来说,太炎先生为一代人师……;从革命来说,先生投身革命、宣传革命近十年矣,是革命前辈、功勋元老……;先生每以国家和民族为念,堪称社会贤达……太炎先生受此褒奖,十分谦虚,连称‘过誉过甚’,宾主相处甚洽,谈笑风生……觥筹交错间,都督问及‘闻先生旅日期间曾收徒授课,凡上课时,每每提及国学、字则无精打采、寥寥数语便一笔带过,但及论其政治和国大势,则两眼放光、神采奕奕,可有此事?’先生大笑,言其确凿,慨言当时忧心国家,无心做学术章,恨不得一腔热血立刻换来华之生,故厚政治而薄学问,久而久之,学生都知其脾气,上课前故意以言语挑之,引先生高论滔滔不绝,往往一讲就是数小时。听得至此,众人皆大笑不已,均以为先生乃性情人,又兼忧国忧民,活脱脱赤子本色……先生回忆往昔,不胜感慨,讲至邹容君因‘苏报案’不幸英年早逝,眼含热泪,席间诸君都唏嘘不已……谈起目前形势,先生兴高采烈,每称秦都督为能,言及前日读都督旧日一词――《沁园春·雪》,细品之下,连声赞叹,言都督往昔便有冲天壮志,此不谬也,今日得见,足慰平生渴望,尤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显英雄本色。以此词来印证今日之业绩,有过之而无不及……”
“宴后,两人续行畅谈……秦都督指出,革命成功就眼前,此是国生之前提,今后之路尚且漫漫、困难必将重重……当然,目前地任务,还是于打倒清廷,建立共和制……先生对此表示同意,他相信,都督的带领下,任何艰难困苦都不值得一提……都督谈起革命政府初创,万事均不完备,请先生批评指正,并诚恳邀请先生加入,共同改组、完善……先生欣然同意,应邀担任都督府参议,行总顾问职权……会谈,两人就今后的大政方针交换了意见,对于秦都督的诸多考虑和设想,先生深以为然……据悉,先生将此地逗留时日,期间还将去前线看望、慰问将士……”
看着手里的报纸,葛洪义问秦时竹:“章太炎回国,你做的好大一篇章,究竟出于什么考虑?”
“很简单,革命即将胜利,我们要未雨绸缪地准备政权稳固和势力伸展,章太炎作为政治代表人物,是各方面拉拢的对象,与其让别人拉了去,还不如让我们来办这事。”秦时竹笑呵呵地说,“他并非是光杆司令,他手下有兵有将,而且还有光复会这个政治组织,重要的一点,他和同盟会并不和睦。我地设想是,将来的国会选举,我们要拉拢以张謇、章太炎为代表的间势力,国会造就第二大党的气候。”
“第二大党?为什么就不试试第一大党呢?”
“第一大党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秦时竹微笑地说,“先,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我们不如同盟会和将来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做第一大党不可能;其次,既然是老袁做总统,那么他就不会容忍责任内阁制,宋教仁等醉心于当多数党领袖,仍旧免不了被暗杀的命运,这一点我是不愿意去尝试的;再次,由于我们分流了间势力地选票,国民党欲成为第一大党,必然加疯狂地拉人入党,组织和人事将会加庞杂和混乱,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地,截止到目前,我们的党义和组织也极为原始,我们一方面要指望这方面奋起直追,另一方面也要指望国民党自废武功;后,我们吸纳了间势力,等于是间接地打击了黎元洪地共和党以及将来梁启超他们的进步党的势力,等袁世凯打倒国民党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第一大党,那时就好办事了。”
“可是,章太炎和同盟会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我们和他走的太近,是不是马上就会招致同盟会的猜忌?”
“猜忌?早就提防我们了。”秦时竹不以为然地说,“同盟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压根就不怕,等到陈其美暗杀陶成章后,光复会想不倒向我们都不可能,到时候我们放虎出山,先让他们去斗去,这江浙的地盘,我要定了。”
“对于章太炎的接待,你还有另外一层考虑?”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秦时竹嘿嘿地笑了,“确实,我做出这番举动,就是要着力打造礼贤下士的氛围,培养知识分子对我们的好感,国的知识分子性格倨傲,没有这个氛围,我们是不可能吸引到人才的。而我们将来的展,却是万万不能离开人才。”
“你这么一说,我倒还想起来了,康梁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把他们招募过来?”
“他们,难啊!”秦时竹叹了口气,“这两人到现还没有觉悟,真希望章太炎此次能对他们有个刺激,康有为我是不指望了,还盼着梁启超早日醒悟啊……”
………………………………
第090章 故露破绽
第090章 故露破绽
就像所有阴谋都有暴露的那一天一样,军事上所有的偷袭也有被现的那一天。12月23日,姜桂题派出去的王家乐向他汇报了侦查情况:
“大人,据卑职侦查,不仅建平、宁城,甚至建昌、朝阳都已落入革命军之手。”王家乐告诉目瞪口呆的姜桂题,“宁城守军我亲眼所见,其余消息是派人四下打听而来。”
“没想到秦时竹动作这么猛!”姜桂题倒吸了一口凉气,“革命军从何处进军?宁城现有革命军多少?其余各地又有多少?革命军统帅是谁?”
面对连珠炮的问题,王家乐丝毫没有含糊:“革命军是从义州出进入热河境内的。宁城守军不超过1000,其余各地兵力不等,大约以建昌为多,有3000人马,其余大约1000到2000之间,据卑职估计,总人数应该不超过8000,统帅是蓝天蔚,副帅是夏海强。”
姜桂题拍拍他的肩膀,心想不愧是我的心腹爱将,这么快就把消息探明了,接着问,“那现革命军干什么?各处兵力可有明确动向?”
“这个,卑职不详,革命军似乎到了宁城就停下来了,各处兵力忙着招兵、征粮、收税,好像没什么明确动向。不然,兵力也不会如此分散,东一堆西一撮的。”
“分兵占地乃兵家大忌,蓝天蔚连这点也不懂?”姜桂题乐了,“宁城防守情况如何?”
“以卑职的眼光,实是稀稀拉拉,丝毫不严密,我带着几个弟兄轻而易举地混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