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党,居然跟我玩花样,看大爷不整死你。”立刻命令部队反击。溃退地败兵很快被控制住了,几个军官的带领下,又“嗷嗷”地反扑过来。

    夜袭队边打边退,佟麟阁走后面,掩护大家撤退,终于,众人来到了列车边,迫击炮组已率先进了车厢,工兵列车边待命,准备后爆破。看见夜袭队撤了回来,李忠勇大喊:“快,快,快上车,马上撤退”。刚刚上来几个,敌人已冲到屁股后面了,幸亏车厢里的马克沁开始言,凶猛的火力将追击的敌人压倒地上抬不起头来,为夜袭队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佟麟阁后一个上了车,工兵马上点燃了导火线,李忠勇一声令下,列车迅速往回开,马克沁也渐渐停止了言。没了革命党的火力压制,敌人很快又冲到阵地边,对着远去地装甲列车大呼小叫。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刚才点燃的导火线已烧到了头,“轰”地一声,两处阵地炸成了废墟,高高飞起的沙袋夹杂着不少断胳膊断腿……

    抛下火光冲天的敌营,列车和夜袭队渐行渐远,每个人都面带笑容,心涌动着莫大的快意。天亮了,火也熄灭了,佟麟阁汇报战果,“……据个人情况汇总,共击毙敌人45人。击伤59人,俘虏7人,缴获重机枪2挺,长短枪67杆,子弹6箱……我方无人阵亡,轻伤4人,其1人伤势较重,但都安全撤离……”

    “干得不错。回去好好休息,军功报于营务参谋,到时候安排嘉奖。”

    “是!师长,以后还有这样的行动,千万要安排我们排去。”

    “还干上瘾了?”陆尚荣笑着问他,“那你这个排长还要不要做了?”

    “这个……”佟麟阁挠挠头皮,老老实实地回答,“以前做小兵的时候。只管听上面指挥的,上头指哪我们就打哪,做了排长,现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要指挥别人。真是不容易啊。”

    “有没有信心做好?”

    “有!下次再有任务,一定保证完成!”

    “好!你回营去。”

    “是!”佟麟阁走到半路,又折了回来,“师长。抓俘虏时听他们好像谈论曹锟折腾什么飞机,准备对付飞艇用地。”

    “飞机?知道了,我会严加审讯。”陆尚荣心里一惊,老袁还是比较聪明,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不过,仔细一想,他又哑然失笑。想动飞机地脑筋?那第三突击队地王子树肯定开心了,眼瞅着两个突击队都上了战场,就他们队一直没接到命令,把他急地不行,已请战好几回了,秦时竹以保密为由,一直没松口,现看来有用武之地了。别的不敢瞎吹。飞机可是看家本领。水平绝对世界一流,老袁那几架破飞机正好给他们练练手。

    “这个情况很重要。你不要再散布了,我有办法对付。”佟麟阁敬完礼走后,陆尚荣问李忠勇,“这小伙子战斗表现怎样?大家有没有意见?”

    “佟排长表现很好。冲锋时他冲前面,撤退时又后面掩护,敢打敢拼,胆大心细,少年老成,大家都很佩服,起先我也不明白师长您为什么一上来就提他做排长,现看来,师长的决策真是英明。”

    “好了,好了,你也不要拍马屁了。”陆尚荣笑着,“回去好好休息,保养设备,我估计敌人很快会反扑,我还得去提审那几个俘虏。”

    天亮后,曹锟营里的损失情况也清点完毕:“昨夜敌军袭击,我军阵亡148人,受伤194人,其重伤37人,失踪7人,估计被敌人俘虏;损失各类枪支两余杆,营帐被烧毁19顶,铁路沿线两处阵地被摧毁……”由于革命军迫击炮的战果无法估计,毫无疑问,北洋军的损失要比佟麟阁统计的战果大得多。

    “打死敌人多少?”

    “现场没有敌军尸体,不过据弟兄们报告,至少打死打伤敌军30人。”

    “胡说,既然打死打伤这么多敌军,现场应该有他们地尸体或伤员才对,怎么连一个也没有?”

    “统制,敌人坐铁甲列车来的,可能撤退时一并带走了也说不定。”

    “铁甲列车?炮兵为什么不开炮?你晓不晓得,老子差点就被炸死!”曹锟想来还后怕不已。

    “统制息怒!当时黑灯瞎火的一片混乱,炮兵根本找不到射击目标,二来,炮口都是指向北边的山海关,而敌人的炮弹是从东边打过来的,临时调转不易,第三,弟兄们那时也混战里面,贸然开炮可能会误伤自己人。”参谋一见曹锟震怒,赶紧解释。

    “报,京城来电。”机要员走了进来。

    “念。”

    “特命,山海关前线的第三镇、第二十镇及第二混成协组成第四军,由曹锟兼任统帅,统一指挥。”

    “第二混成协?哪来的部队?蓝天蔚地番号不是已经撤销了吗?怎么又冒出一个第二混成协来?”

    “统制,卢永祥不是抽调出去改组第二十三镇的残部了吗?这个番号估计就是他的。”

    “差点忘了。他这么快就成军了?不是说要休整一个月才能再上战场吗?”曹锟看念完电报稿的机要员还没走,奇怪地问,“还有什么事?”

    “还有一封密电。”机要员掏出另一张纸,“……前电已悉,同意飞机前往前线驻扎,今日下午装车北运,望妥加安顿。快立功……”

    “好!”曹锟大喜过望,看来京城方面也很着急,立即指示参谋,“这事由你负责办好,不许出半点纰漏,特别要加派警卫力量,不能再让革命党趁乱偷袭了。”

    “是!”

    沈阳的都督府里,秦时竹又接见了来访的日本领事:

    “三村先生。今天前来是否为了前次之答复?”

    “一点都不错。”三村掏出公,“敝国政府授权我为全权代表与阁下签订有关协议,这是全权证书。”

    “这么快?我方的答复贵国政府都接受了?”

    “基本上没有问题,有个别细节敝国政府又提出了的意见,而且不可改,如果阁下同意,双方就可以签署协议。”

    “三村先生带来了后通牒?”秦时竹有些不悦。

    “不不,秦先生。您误会了,这些地意见是属于枝节性的,没有逼迫的意思。”三村狡辩道,“第一,这个协议属于秘密协议。不得公开;第二,第二条铁路的路线走向,敝国政府有建议权;第三,海关关税一事。敝国表示理解,但出于国际协调,我方不能有所表示,但也绝不阻挠;第四,关税方面的任何行为都不能损害敝国利益;第五,不得旅大租界地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第,……”

    “领事先生,既然说明了是秘密协议。我方表示理解,我看,不如不用签订书面协议了,用君子协定岂非好?”秦时竹微笑着说,“其他方面,我没有意见,可以照此办理。”

    “感谢阁下的爽快,不过这个君子协定似乎……”

    “三村先生信不过我吗?”秦时竹又提起了往事。“当年日俄战争时期。我和贵**队合作也是君子协定,我可是言出必行。”

    “可国际交往这样处理似乎不太严肃。”

    “严肃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得到遵守。关键是双方守信,不然即使是白纸黑字也可以翻脸不认帐。”秦时竹诡秘地一笑,“这种协议如果传到其他国家耳朵里,恐怕要引起外交纠纷。”

    “阁下既然如此坚持,行!”三村一咬牙答应了,不能改是事实,但他得到内阁授权时还有一条可以便宜行事的附加条件,他也认清了形势,秦时竹地这个条件不答应,其他方面可能都谈崩,没必要因小失大。

    “双方可以先将条款写下来,待领事先生过目和彼此签字后再立即烧毁,这样,既是君子协定,又是秘密协定,可谓一举两得。”担任翻译的葛洪义又出点子。

    “葛先生才智过人,如此甚好。”

    “第一条:日本政府此次国革命采取立立场,一概不予介入,承认东北人民政府及其下属军队为交战团体,东三省范围内,与清国政府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第二条:日本政府坚决反对各国介入东北事务,并保留采取其认为必要措施的权力;第三条:为感谢日本政府善意立,待革命胜利后,东北人民政府应该向日本贷款以便修筑四郑线,具体条款可参照洮路协定;第四条:洮路完工后,东北人民政府若要再修建铁路,日本政府有线路建议权和贷款优先权;第五条:为促进日合作,鞍山地区铁矿交由满铁公司和辽阳公司共同合作开采,具体合作事宜,由其商定;第条:日本政府理解并尊重东北人民政府对于东北地区关税使用权的处理,但以不损害日本利益为限;第七条:待国政局稳定后,东北人民政府应当聘请日本籍人士以个人身份出任顾问,日本政府应予协助;第八条:由日本正金银行出面,提供贷款,总数为1500万日元;第条:……第十条:……”

    看着写满协议的纸条化为灰烬后,秦、葛两人松了口气,总算把日本搞定,巩固了后方,就可以腾出手专心对付清廷了,三村也是满脸堆笑:日本的利益有了保证,并进一步确立了东北的特殊地位。
………………………………

第041章 扑朔迷离

    第041章 扑朔迷离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日本领事,秦时竹接到了陆尚荣的电报:“……我军夜袭敌营,抓获俘虏7名,据其供认,曹锟已修筑机场,准备动用飞机对付我军飞艇,请批准第三突击队进驻山海关迎敌,同时调拨水泥以为机场营建所需……”

    “嗯?”秦时竹的眉头拧了起来,“老袁为了对付我们,要准备下血本了,居然连飞机都搬来了。”

    “没关系,上次老何告诉我,我们目前的飞机性能世界第一,袁世凯那几架破飞机有什么能耐的,正好给王子树他们练练手。”葛洪义胸有成竹,“到时候一定让敌人后悔采取这个手段。”

    “看来我们把袁世凯打痛了,他千方计欲除之而后快。”秦时竹叹了口气,“我不是怕打不过北洋军,而是不想这么早暴露实力。”

    “飞艇、铁甲车等已暴露得够多了,也不乎多暴露一些。”葛洪义劝他,“再说虽然理论上我们的飞机性能一流,但总要经受实战检验,不然永远是纸上谈兵,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以后想找都找不到,你就下决心。”

    “好。”秦时竹听从了建议,“回电,前电已悉,同意请求,先行调拨水泥500吨用于修建,未查明敌之虚实前,飞艇暂时不执行轰炸任务,以免意外。”

    “真要修的话干脆沈阳、锦州、民等地都修一修,反正革命后也要用的。”葛洪义指出了这样做的好处,“到时候飞机就可直接转场,不需要通过铁路运输。”

    “就照你说的办,具体让宁武经办。”秦时竹踌躇满志,“既然老袁要斗,咱们就陪他玩到底。”

    北京城里的袁世凯虽然大权握。但他清醒地看到所面临局面的复杂和棘手。对各方面的形势,他做了详地分析:战场上,表面上局势稳定,实际却危机四伏:武汉前线,虽然攻下了汉口,但武汉三镇还有两镇革命党掌握内,南方半壁江山都不姓爱觉罗了;山西前线,虽然李纯率部收复了主要地区。但革命党的元气未伤,仍加紧活动,部分已进入陕西,两股力量汇聚成一股后难扑灭;山海关前线形势为严峻,二十三镇被击溃,其他两万大军进退不得,被牢牢牵制住,对方占据了地形和防守优势。进攻极为不利。要命的是,这些革命军不知道哪里弄来一些先进武器,打得自己是连连吃亏,几乎招架不住。

    经济上,随着东南富庶之地的**。财政来源全部断绝,财政岌岌可危;由于要投入巨额军费,入不敷出的窘境日甚一日,虽然尝试向外国举债。但眼下政府处风雨飘摇,资信全无,硬要借贷只能是付出重大代价,容易引起民众的怒火。

    装备上,三大兵工厂只有北洋机器局还掌握清政府手里,但汉阳铁厂和弓长岭方面都停止供应原料,产量大幅下降;向国外购买军火,一方面需要大量钱财。另一方面由于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综合起来,武汉声势虽大,距离却比较遥远,一时又处于守势,不足为患;陕西、山西虽然仍不太平,但毕竟能控制住局面;唯有东北离京城近。稍有不慎。对方就可能兵临城下,实为心腹大患。老袁心目已不知不觉把秦时竹摆第一号敌人的位置上。对飞机的使用。他寄予了很大地希望,希望能军事上取得优势。同时,他召开众谋士参加的会议,绞脑汁地想主意,企图能一举挽回颓势。

    有参谋建议:“大人,老这么对峙也不是办法,如此我军就丧失了主动权,敌人进可攻,退可守,我们疲于奔命,总有累垮的时候。”

    “你有何良策?”

    “正面以大军牵制住,另派一军,迂回敌后,两面夹击,山海关可一战而定。”

    “我日思夜就为此事烦恼,正面已由第四军牵制住了,但哪里来的迂回部队?如何迂回?”

    “虽然大军都已投入战场,但何宗莲的第一镇和禁卫军仍可担负迂回重任。”

    “禁卫军?不可能,这样一来,京城守卫部队就没有了,就算我同意,摄政王和一帮王公大臣也不敢这么做。”袁世凯摇摇头,“第一镇是目前仅剩的机动力量了,招募的部队成军前,要负责填补各地窟窿,一下子投入迂回,万一其他战场吃紧我就派不出援军了。”

    “可山海关老这么对峙实于我军不利,光这几天的小打小闹,我军就被吃掉一千多,按照这个速,不出一个月,两万大军就得玩完。”

    “所以我严饬曹锟他们要保存实力,固守阵地,等到招募地部队能用于作战时就可缓解压力了。”老袁追问,“有什么迂回办法吗?”

    “迂回有两条道,一是北上绥远,经蒙古然后折向东进入奉天境内,这条路路程遥远,道路崎岖、人烟稀少、补给困难,实是费时费力;另一是动用海军,旅大登陆,直扑革命军背后,这条路稍微省心,但要日本方面肯,否则无能为力。”

    “前一条是下下之策,且不说大军行军如此不利,就是真能进入奉天,也处于山海关和锦州的间,据可靠情报,蓝天蔚部就锦州休整,到时候我军疲师面临着山海关和锦州的两面夹击,以劳击逸,有全军覆没地危险;第二条也非上策,就算日本方面同意登陆,登陆后我军如果北上奉天府,必然要经过敌人重兵驻扎的辽阳,拖延时日。又将陷入不利境地。”老袁叹了口气,“对方有能人啊,几个要紧的战略点上,如洮南、锦州、民、辽阳都驻扎着部队,形成一个兵力网,我军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能钻进去的空隙。”

    “那依大人地意思?”

    “还是山海关一线对峙,等飞机克制住敌人飞艇且我军编部队成军后,再全力攻打。我就不信这个关卡攻不下来。”

    “大人,卑职觉得有一些古怪”参谋又现了问题,“山海关守军虽然占据主动和优势,但这些天一直没有动用大部队进攻,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就是秦时竹地可怕之处,他明明占据着上风,偏偏不打你,让你提心吊胆地一天天提防。若你稍有疏忽,他的重击随之而来,上一次孟恩远失利,就是因为光顾着想吃掉蓝天蔚,结果大炮被人家劫了去。背后的防御也没做好,结果给打得溃不成军。”袁世凯的头脑还不是一般的清醒,“据情报显示,秦时竹招募了数万部队。与南方革命党不同的是,他不是招募来就投入使用,而是让他们先接受训练。如果我猜地不错,等他们成军之日,就是他大举进攻之时。”

    “大人明鉴,不过他既然如此谨慎,我们倒也可以松一口气。编练部队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行的,等他成军之时。我们地部队也应该成军了,到时候仍然是势均力敌。”有人想起了徐世昌派人前去东北劝说的事,“前两天徐大人派员去抚慰秦时竹,有什么回音?”

    “别提了。”袁世凯想来就窝火,“明明是我们派过去的,结果反而成了人家的说客,带了一堆对方的条件回来。”

    “对方提出什么条件?”席智囊杨灵机一动,“如果能和谈不是好?”

    “和谈?对方的条件根本就接受不了。第一。要求清帝退位;第二,要我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第三。已没收财产全部收归东北方面所有,不得要求追回。你们说说,这种条件,让人如何答应。”

    “不过,我听说他也给咱们大人许了好处。”有个参谋鼻子灵,闻到了什么。

    “你们都是我地心腹,告诉你们也不要紧。”袁世凯乐呵呵地说,“秦时竹说,只要我出面实现这三个条件,待将来组成全国政府,可以让我担任大统领。”

    “这不是和上回黄兴地信差不多了嘛?这帮革命党,会说胡话。袁大人现就是内阁总理,还要任什么大统领?”

    “黄兴和秦时竹地意思又不一样,黄克强是让我反正,就地成为革命党,而秦复生是让我帮着实现革命目地,不一定要我做革命党。”袁世凯装腔作势地说,“余不愿为革命党,余之子孙也不愿为革命党。”

    “秦时竹以前也不是革命党呀,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党了呢?”有人摇头叹息。

    “此话不假,秦时竹一贯以来主张立宪,还组织了什么‘人民之友’,极力要求实现宪政,速开国会,和张謇等人倒是同路。”袁世凯脸上浮现鄙夷之色,“但摄政王不肯听我的,让他及早立宪,速开国会,就是死抱着权力不肯撒手,不让何至于现这样不可收拾?”

    “东北的**通电我研究了一番,讲到了‘干线国有’也是原因。”杨认真研究,可算知己知彼。

    “几个亲贵大臣、年轻王爷不懂事,摄政王也跟着他们胡闹。这铁路干线事关众多绅商利益,能贸贸然收上来?”袁世凯惋惜地说,“特别象秦时竹这种人,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是招惹不得。菊人兄当年和日本人商谈洮路就是此人出面经办,他自己也有不少股份里面;辽阳实业,这么大的一个公司,表面上是他丈人地产业,但真正的后台是他。菊人兄何等精明,屡次三番我耳边提到此人是个人才,让我留心重用,我本来也有心认识认识、看看究竟是何许人也的念头,没想到后来就开缺回籍了。开滦收购开平的故事你们也应该听说了?能硬生生地从英国人口里夺食,手法和实力不简单?商界都传言‘南张北周,关外辽阳’,我问辑之是否有此事,他连连摇头。说太抬举他了,他怎么敢跟辽阳实业相提并论?他何等自负之人,居然谦虚,岂不是加印证了秦时竹实力非凡?他当革命党,完全是逼上梁山。不仅是他,张謇、汤寿潜这些有名望地宪政派现都当了革命党,棘手的很啊。”

    “听大人这么一说,那实是太可惜了。本来这人要是不当革命党,他手下那些兵马倒是能征惯战,如果为我所用对大局就太有利了。”

    “现说什么都太晚了,还是想着怎么对付他。”……

    次日,日本表东三省时局宣言:“……国内部事务上,日本严守立,承认东北革命政府为交战团体,日本东三省。以‘维持治安,保护侨民’为宗旨,凡于日本政府管内,稍有扰害治安之举动,无论何人籍属何国。日本政府断然严禁。如果有敢出是等举动者,立即按照日本法律一律予以重究,丝毫不贷……”

    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东北人民政府派员接受、截留东北辖区境内海关税收之举动。各大列强纷起抗议,其又以日本的反应令观察家们好奇,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对东北方面的举动,深表遗憾和关注,已派专人表示抗议,希望能找到妥善地解决方案……”,但这事就此作罢。再也没有了下,日本方面居然能善罢甘休让这些观察家大跌眼镜。

    接着,各大报纸又云,“东北人民政府大都督秦时竹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鉴于德国、日本、俄国已承认我方为交战团体,同时表示恪守立,我方决定承认上述国家的既往债权,对海关税收用于偿还前述各国债务部分不予变,其余关税收入。一律纳入政府财政。用于革命事业……”

    国国内各大报纸纷纷报导东北方面的“关税自主行为”,对革命政府的勇气表示钦佩云云……

    多年来。有关“君子协定”和“关税风波”一直是辛亥革命地重要研究课题,有大量的观点和说法混杂其间,但由于一直找不到相关的政府档案记载,成了一桩无头公案。有人撰指出,“……由于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基本可以认定为不存什么协议,革命胜利后地种种只是后来达成的补充条款……”,也有人采访了当时东北人民政府的成员,请他们回忆相关事实,得到的回答也是漏洞出、自相矛盾,“有人说,当时两方根本没有什么协议;有地说,两方本来确实准备达成协议,但由于条件没谈拢,协议一直没有签署;还有地用很肯定的语气说,协议肯定是达成了,但具体地内容却又存出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特别是日方当事人三村领事数年后因轮船失事而死,方当事人秦时竹自己从来没有提起过一丁半点,使得这个谜团加扑朔迷离。

    时隔十年之后,原任都督府秘书,负责担任与日本交涉翻译工作地程子玉出版了一本著名的口述作品――《你所不知道的历史――重大决策的台前幕后》,书披露了有关情况,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已是垂垂老朽的程子玉回忆道“……辛亥革命时,与日本地交涉很重要,为保证革命顺利进行,秦主席统一了政府的思想,指出要以必要的妥协来换取日本的立,这就是协议一说地由来;……双方谈判后,我担任了好几次翻译,总的说来一直谈不拢,这事是秦主席亲自抓的,他很着急,但面上根本看不出来,还是很努力地谈,所以也没谈崩……后几次,也就是双方快要形成合议时,翻译工作是由当时政府里任内务部长的葛副总理亲自担任,我们当秘书的不知其详,也不知道事情究竟进展到了何种程……直到我后一次看到日本领事出来时脸上是笑眯眯的,当时我猜测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协议的本和具体内容一直没有公布,政府档案里也没有相关记载,但革命胜利后采取的种种举措又很能验证确实有这么一个协议地存;……我相信,即使国没有,日本方面肯定也留下了相应的记载……”

    根据他的回忆,有关历史学家反复寻找日本政府的档案,终于一处不起眼的地方现了有关这一事实的间接记载。但遗憾的是,二战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和日本投降前销毁档案地行为,使很多档案不是毁于战火就是不知去向,协议地详细内容也就不得而知……
………………………………

第042章 罐头传密

    第042章 罐头传密

    秦国镛等人按照命令入驻了山海关前线机场,把这一行人安顿好后,曹锟亲自陪同他们视察机场,边走边感叹地说,“秦校长,可把你们盼来了,这些天弟兄们没少吃飞艇的苦。”

    “多亏了曹统制办事神速,这么快就把机场修好了,不然我们还不能这么快前来助战。”

    “袁大人下的命令,我能不卖力吗?再说了,也确实需要能克制飞艇的东西,秦校长,你可一定要帮兄弟的忙啊。”曹锟言语间很是恳切,拼命套近乎。

    “曹大人客气了,这是兄弟份内事。” 秦国镛心里暗笑,还不知道我帮谁的忙呢!

    “敌人飞艇有多少,模样有多大?”

    “具体数目我不清楚,平时也就三五艘出来轰炸,那次打孟恩远时据说出动了十来艘。模样嘛,那玩意飘空瞅不真切,不过我估摸着总有五间房子这么大。”

    “这么多?这么大?”秦国镛等人心里有点意外,“革命党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我就不清楚了,可能是从德国人那里搞来的。”曹锟看了飞机几眼,疑惑地问,“秦校长,就这玩意能上天?我看全都是木头什么的,怎么飘上去?”

    “您看,机头那有螺旋桨,动机一开,螺旋桨就跟着转,到时候就有风起来,飞机就能上天了。”

    “这么说来倒和风筝的道理有些象。不过,秦校长,您别见怪,我是个粗人,洋玩意不是太精通,我琢磨着飞机这么小的个,怎么打得过飞艇?”

    “飞机个头确实不如飞艇大。但空作战,不是野兽打架,光比大小没有用,大有大的优点,小有小的好处。就拿飞机来说,速快,转向灵活,咱们可以绕到飞艇背后。出其不意地给他来一下子,然后转身就跑,他也追不上,只能干瞪眼着急。”

    “可不能小瞧了飞艇,那上面不仅有炸弹,还装了机枪,恐怕讨不得好。”曹锟深知飞艇的底细。

    “为了对付飞艇,咱们专门设计了利器。出前南苑机场做过试验,挺灵的。” 秦国镛给曹锟看那个伸缩性地五爪倒钩。

    “艺高人胆大,秦校长要是没有两下子,袁大人也不会这么重视。”曹锟笑着说,“能不能明天就参战。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是!”秦国镛答应地很爽快,“不过打仗还是要知己知彼,我决意先去侦察一下,明白敌情再说。”

    “有理。探明了敌情,到时候可以狠狠地来一下子。”曹锟突然说,“奇怪啊,今天敌人的飞艇怎么不出动了,莫非知道秦校长来了,他们听到风声不敢出动不成?”

    “统制过虑了,”秦国镛指着湿漉漉的地皮说,“今天下雨。飞艇自然不会出动,就是飞机,这种天气也不适合飞行。”

    “原来如此。”曹锟恍然大悟,“雨一停就可以侦察了。”

    “遵命,一定不辱使命。”

    “真要打下飞机,我一定袁大人面前给你们请功。”

    这雨下起来还没完没了,连着下了三天。曹锟急,秦国镛心里急。他怕日久生变。希望早日将消息传递给东北方面。眼看飞机一时出不了力,曹锟歪脑筋一动。也打起了夜袭的主意,想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幸的是,关上守军早有防备,陆尚荣本方夜袭得手后的当天就下令埋设地雷、布置雷区、陷阱,等待敌人上钩。一连等了两天,就是没有动静,他也不急,笑着对杜金德、蒋方震他们说,“别急,曹锟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一定会主动来吃苦头的。”

    果然,到了第三天夜里,北洋军的夜袭队找上门来了,连路径都学陆尚荣——走铁路。为好地麻痹和诱惑敌军,革命军是连游动哨也不派,卖个破绽让你钻进来。北洋军地夜袭队愣头愣脑地钻进了伏击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