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势-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按布琼尼的意见,当然是弱的部队留下来,这样才能掩护主力全身而退,但这是送死的命令,没有政委的同意,他也无法贸然下达,就是伏罗希洛夫也是沉yin起来,下达命令容易,可真要割舍下来,谈何容易。他想了半天,也没法做出决定,只能模棱两可地说道:“是不是等央的意见明确后我们再做决定,而且,要征求部队主官的意见。”
到现这个时候,布琼尼反而有点佩服起铁木辛哥等人的光棍来,这几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居然敢打了个招呼就直接往鄂木斯克方向撤退,当真是有点恣意妄为,可战术上,这个决定却是再正确不过了,明知道打不过还要再去“掩护”步兵,除了送死,找不出第二个理由。要知道,骑兵才是他的看家本钱,才是整个骑一军的核心所,现步兵已经打得七零八落,如果骑兵能够保留80,不,70的元气,将来就还是大有希望。
“天黑以后,命令部队起一轮进攻,然后拂晓时分全军撤退……”布琼尼咬牙下达了命令,“至于安排哪几个部队狙击,等会看情况和同志们讨论后再确定。”
伏罗希洛夫大吃一惊:“你不等党央的回电了?布琼尼同志,万一央有不同意见呢?”
布琼尼朝他白了几眼,认为对方说的这几句都是废话,央有不同意见又怎么样?还能拦着骑一军撤退不成?万一斯大林或者托洛茨基同志来个就地固守的命令,我们是听从还是不听从?与其那样,还不如提前着手准备,不要说骑兵都撤光了、炮兵都打光了,剩下这点可怜的步兵能有什么用?
看布琼尼的模样,伏罗希洛夫就知道对方的匪气已经上来了,也不敢多劝,生怕这家伙被bi急了uan来,匆匆忙忙向克里姆林宫拍了紧急电报后,就着手安排撤退事宜,他心里现就只有一个期望,党央一定要同意撤退,否则还真不知道会生什么事情来。
入夜时分,红军突然起了前所未有的进攻,强之大很是出人意料,原本弹ya不足的山炮既然已经被当做了放弃的家伙,这会儿也是不要命似地统统打出去,光看这个场面,容易让人想到这是大进攻的前奏了。
指挥部里,下午基地血战的情况已经收到了战报,也得知了重装部队和两个央师随后赶来增援的消息,面对红军一反常态的进攻,反倒是有些不着头脑。布尔什维克得了哪en子失心疯,居然还敢主动起进攻,难道嫌死得不够快?
“垂死挣扎,当真是垂死挣扎。”马瑞风一拳头砸桌子上,“援兵多2天就到,看布尔什维克还能有什么蹦跶,传令下去,各部坚守阵地,坚决反击。”
夏天方却摇摇头:“老马,布琼尼要跑了……”
徐志乾心里一惊,连忙问道:“你说他是虚张声势?”
“没错,派骑兵袭扰基地,破坏补给线本来是布琼尼为了打破战场僵局的招数,没想到却碰到了重装支队,现的态势很明显,凭着那2万不到的骑兵,他们是奈何不了重装支队的,不必说陆续开进的央师。如果我是布琼尼,我也要想着撤退的事情了……”
“但是,我觉得事情还是有点儿蹊跷。”徐志乾道,“哥萨克围攻基地功败垂成的消息到现为止也就不过几个小时,即便布琼尼和我们同时接到情报,他应该也来不及做好撤退的准备。何况,a子的骑兵并没有与重装支队有太多的接触,几乎是轻轻一碰就脱离的接触,而且从侦察的情况来看,这股骑兵也不是从战场上溜走的红军骑兵主力……”
“你的意思是?”马瑞风琢磨了半天,“可能有诈?”
“不敢断定,但也不见得没有这方面考虑。”徐志乾道,“布琼尼很聪明,这几天阵地战打下来,他应该知道和我们硬碰硬他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唯独利用他们骑兵的机动优势,引yu我们走出战壕,来一场旷野的追击战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夏天方点点头:“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布琼尼骑兵出身,善于运用骑兵。哥萨克遭遇重装支队是他事先没有预估到的,现猜他要走,光看这次进攻也似乎有点儿牵强,就凭目前这个态势,他哪怕要走,也得等骑兵到了一块走啊,不然就算是我们现肯放他撤退,过两天重装支队赶到,他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某非两条tui的人还能跑过机器?”
“无论如何,必须坚决顶回去。”马瑞风想了半天,觉得撤退有撤退的道理,不退有不退的道理,想得脑瓜都疼了,还是没法直接判断。只是说:“不管他逃不逃,顶回去再说。”
“慢……”夏天方突然道,“不用顶回去。”
“老夏?”
“告诉部队收缩一下,看布琼尼攻不攻过来,如果他铁了心要走,势必虚张声势后就撤,万一不走,还是要引yu我们出击,也很快就能看得清楚了……”
夏天方的办法虽然不能说是滴水不漏,但起码是一个可以帮助的方法,其余两人合计了一下,觉得可以试试看,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现放他布琼尼走,也迟早会被重装支队撵上,迟走早走,还真不差这几个钟头。
国防军是爽爽快快让出了阵地,这下布琼尼有点儿难受了,征询的电报已经下达了,央明确的指令却一直没有到来,相比一定生着ji烈的争吵,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时差的缘故,克里姆林宫已经是凌晨时分了。要做出决定也没有那么快。
但是他等不起了,时间每拖一分钟,红军撤退的希望就要少一分,他仿佛后下定了决心,也不再顾忌伏罗希洛夫的提醒,直接下达了命令:“我命令,我军第7、13、29、41四个步兵师留下来掩护主力撤退……”
这四个师还不是各部情况差的那几个,但充其量也不过剩余了四到成的战斗力,布琼尼很清楚,单靠差那几个架子师,是挡不住国人的,既然要狙击,就一定要留一点力量。
伏罗希洛夫张大了口,很想说些什么,后还是没有说,只加了一句:“请大家按照布琼尼同志下达的命令快着手,万一将来央有什么态,责任都是我们两个人的,与你们无关。你们的任务是,可能把部队撤出战场,把同志带回到鄂木斯克去,人数越多越好。”
众人都是一脸肃然,包括领受了决死狙击任务的几个师主官,同样是毅然决然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什么二话。布琼尼感动之余,心里又是一阵心痛。
“同志们,我们只是暂时撤退,我们的事业并没有彻底失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打回来的。现,我命令每个接到撤退命令的师立即分散撤退,全军到鄂木斯克去集合,越快越好……”
……
………………………………
【第086章】 最长的一仗(14)
第二卷宦海风云'【第086章】长的一仗
………………………………
第086章长的一仗
p:前段时间老婆丢了2万元钱,家里折腾得ji飞狗跳,实没法子,这两天总算缓过劲来,一章,实抱歉,大家要骂就骂……
红军除了留下来担任狙击任务的部队以外,其余悉数分散开来,各自以连营的规模向鄂木斯克撤退。域名请大家熟知他们动身之后,布琼尼唯一的希望就是国人能现得晚一点,好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腾挪。他可不敢把希望全部寄托狙击身上,整个骑一军都吃不下3个国防军师,别提4个残缺不缺的步兵师了。
但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布琼尼虚张声势的进攻不得不就地转入防御以后,夏天方等人便明确判断了对方的意图――a子要跑。
“终于要跑了,布琼尼的狗鼻子还真灵啊,知道后续援兵马上开到,他吃不了兜着走。”马瑞风大笑,“没说的,咱们分头追击去。”
“恐怕没那么容易。”徐志乾摇摇头,“a子一定留下了阻拦的部队,咱们还得先解决这些碍事的家伙。”
夏天方站起来,久久盯着地图查看,后说道:“追恐怕是追不上了,别说我们还要打破敌人的阻拦,就是好没阻拦,也追不上。a子轻装转移,速肯定比较快,我们的重火力没法保持这样的高速。但是,a子肯定不是漫无目的地uan跑,这里一片荒漠,uan跑开来饿都能把人给饿死,他们一准得跑回鄂木斯克去。”
“你是说?”
“我们击破当面之敌,然后让重装支队加快速,从侧翼抄袭鄂木斯克,只要堵住a子的退路,就一定能有办法。”
“好。”
军情如火,须臾耽搁不得,国防军果然动了强大的尾追攻势,留下的那4个步兵师战斗到后一刻后,终于以全军覆灭为代价,为布琼尼争取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当然,这一天一夜并不是完全保险。国防军的飞机如影如随,一直对骑一军的撤退队伍进行轰炸与扫he,竭力迟滞他们的速。而后方的重装支队,则拐了个弯之后,大大加快了进军的步伐,直扑鄂木斯克而去。
一场大追击正绝地上演。
克里姆林宫里,气氛低沉得有些可怕,紧急召开的会议上,无论是托洛茨基还是斯大林,每个人都脸上都是愁云满面。
图哈切夫斯基华沙城下吃了打败仗,现,素有猛将之称的布琼尼远东的局势也很不妙。虽然骑一军来的电报看上去还蛮像一回事,说什么“给予敌人重大伤亡后,骑一军因为物资消耗太大,不得不返回鄂木斯克……等将来时机再有利的时候出击……”
但既然给予了敌人以重创,那么就绝不会受制于物资不足的窘境,说白了,红军内战战场上的物资从来就没有充足过,一直是靠缴获维系的。国人的物资充分与否托洛茨基没有具体情报,但他能知道,白卫军基本上8成以上的枪支弹ya,9成以上的后勤物资都是国方面提供的,现红军手里通过缴获而获得的还有大量国人制造的武器,说因为物资不足根本就是幌子,唯一可行的解释是,布琼尼吃了败仗,起码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至于飞机、坦克云云,托洛茨基虽然知道这些东西的重要ing,但这本来就不是红军的强项,再加上西线也很吃紧,就不能把这些少得可怜的技术兵器派到远东去,这点上党央似乎有点儿对不起骑一军,可是骑一军有着强大的火力,而且可能多的携带了炮弹,不用说骑一军还有红军骁勇善战、富有冲击力的哥萨克骑兵部队,仗打成这样,简直是布尔什维克的耻辱……
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他自诩强大的炮兵战端开启的头几天就全部被报销了,而那些威猛的哥萨克强大的火力和硬朗的装甲防御面前,根本就是提不起来的货e。
斯大林的脸e同样涨成猪肝e,当然,目前他还不至于和托洛茨基抢风头,他只能恨恨地敲击着桌子:“我们要查一查,看看部队里是不是hun杂着大量的投降与动摇分子……契卡要深入,一定要把隐藏的反革命分子挖出来……”
众人无不点头表示认可,打了败仗,自然需要有人出来背黑锅,派骑一军到远东去是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联合作出的决定,他们两个当然不会傻到自己跳出来承担责任,但必须对全党有个jia代,否则就难以服众,华沙战役是图哈切夫斯基背了黑锅,远东战役自然也得找个人背黑锅,这次布琼尼、伏罗希洛夫能不能逃过这一劫数,还真是要看造化。
不过,现两人的想法还不完全一致,前线到底生了什么事情,同样不为人所得知,布琼尼报上来的消息虽然很多,但前后串联起来并不能连成一条线,别说变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无论是开始的鄂木斯克休整,然后是后面的主动出击,再后面的包围作战,托洛茨基并没有认为有何不妥,前一天说战况顺利,**队已被分割包围,第三天夜里就来电报准备全军撤退,这间究竟生了什么大事?托洛茨基是军事领导人,自然会从军事角来理解问题,无论谁处于这样的战场情况,都不可能轻言撤退,只有一个解释――布琼尼前面汇报的所有消息都是假的。
如果这个推断为真,那后果远比打了败仗为严重,那就意味着军队的高级将领公然说假话,他想来想去,觉得很难理解,无论是布琼尼还是伏罗希洛夫都已是位高权重的将领了,这么做对他们没好处。如果说布琼尼马匪身上还有一点匪气,说不定会动什么歪脑筋,那伏罗希洛夫可是标准的布尔什维克,绝不可能跟着犯糊涂。所有电报上面,可是标标准准地两人联合签署。即便骑一军的领导层动摇背叛,那还有10多个步兵、骑兵师呢,难道他们的长官全都是叛徒?
斯大林的想法他能知道,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树立权威,处理图哈切夫斯基上,斯大林已显示了一次,但考虑到微妙的政治平衡效果,这次决不能再让他占得上风,不必说,布琼尼还是托洛茨基一手从马匪带出来的,打击布琼尼本人,是**u地打击托洛茨基的威信。
如果换个角,消息属实,那一定是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虽然让人无比震惊,但托洛茨基两相权衡,还是做出了倾向于第二种因素,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前面的消息都属实,但战场情况突变,布琼尼猝不及防,只能采取全军撤退。
想到这里,托洛茨基反而定下心来,用他标志ing的眼神扫视了会场一圈,说道:“我同意斯大林同志的看法,追查白卫军、沙皇残余分子永远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托洛茨基这席话说的冠冕堂皇之极,“永远是”三个字,看起来是斩钉截铁,不容动摇,实际上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扫了一眼那个格鲁吉亚矮子,继续用不疾不徐的语气说道:“同志们,远东战场目前面临很大的困难,希望大家能提出办法来……”
斯大林有些愤怒,但强忍着没开口,老资格布尔什维克,时任契卡主席的捷尔任斯基重重点了下头,算是对托洛茨基的回应。立场立、时任劳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的李可夫深知肃反的威力,虽然他对骑一军的行动表示万分诧异,但言,还是提到:“我建议,可以听取前方指挥员同志的意见,到底生了什么事?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同志不一定掌握全面情况,但下面的师长、团长,一定能够了解到多的消息。现党迫切地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要讨论如何稳定远东的局面。”
兵败华沙以后,红军已恢复了元气,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进展,无论是放第聂伯河左岸的乌克兰、顿河州、还是南乌拉尔、申库尔斯克都取得了胜利,法军和希腊军队被迫从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b尔等城市撤走,除了弗兰格尔和邓尼金的部分军队还占领着伏尔加河流域,欧洲战区的心地区已连成一片。这也是托洛茨基当时放心大胆将骑一军派往西伯利亚的出点,但现看来,形势远比想象要复杂得多。
会场陷入了寂静,所有人都思考应该怎么办。红军的战斗力自然不必怀疑,但后勤保障和军械装备却是短板,如果欧洲部分还处于内线作战的有利地位,那么亚洲战场上,红军的有利因素被不断缩小,不利因素却急剧扩大。这些困难和挑战,所有人不会挑明了说,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是白痴,不会考虑不到这个问题。
要解决远东问题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和国人谈判,把国人要求的领土归还;另一条,就只能打到底了,第一条绝不令人甘心,而第二条却又很难实现――人,红军是不缺的,但相应的装备与后勤保障能力却是极匮乏,不然也不会让布琼尼只带了15万人马前往,不是派不出多的军队,而是补给只能承受这个压力。
犹豫不决的当口,前线的电报终于来了……
……
………………………………
【第087章】 最长的一仗(15)
第二卷宦海风云'【第087章】长的一仗
………………………………
第087章长的一仗
布琼尼没有把谜底留得长久些。本章由网友为您提供'布置完撤退任务并且向托洛茨基了说明电报后,当天夜里,也就是莫斯科时间的傍晚时分终于回了电报。
电报不仅原原本本将开战以后所有的情况都汇报了一遍,特别是重点将国人的强大火力与充分后勤阐述了一遍,说明了部队所面临的困境。重要的是,电报还给了托洛茨基想要的东西,一个替罪羊。
托洛茨基深知,骑兵第一集团军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团体,无论是布琼尼还是伏罗希洛夫都与自己和斯大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斯大林所谓对“残余白军、沙皇分子”的清洗,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含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托洛茨基虽然负责军事领域,但不见得不明白其的意思。图哈切夫斯基华沙的失败,特别是他将责任推卸到叶罗戈夫领导的西南方面军身上,已ji起了斯大林的滔天怒火。托洛茨基军事上赞同图哈切夫斯基的观点,但并不代表他骑一军的问题上也要选择与斯大林过不去。恰恰相反,现要做的不是将这种裂痕扩大,而是要想办法弥补,所以他深感头疼――找不到替罪羊,那就是他托洛茨基指挥不力;找到替罪羊,如果与斯大林关系密切,又会有公报i仇的嫌疑,如何既能对上下jia代,又能妥善处理当前的局面可谓是一个棘手话题,而且他还没法直接电报暗示,正他焦躁不安的时候,电报终于来了,来得还真是时候。
布琼尼也深知布尔什维克运作规律其的奥秘,匆忙下达撤退命令后,他就与伏罗希洛夫商量到底让谁背黑锅。伏罗希洛夫起初第一个想到的是铁木辛哥,但布琼尼想来想去认为不妥。虽然铁木辛哥擅自撤退打uan了整个行动,但并不见得有多少过错,这是一种本能的战场反应,如果这样也有错,那将来部队就真的没有自主权了;其次,铁木辛哥是布琼尼赏识的哥萨克骑兵将领,不然也不会把所有指挥骑兵的任务jia给他,这样一个优秀人才他还舍不得jia出去让党央处理;后,也是重要的一点,铁木辛哥再能干,也只是一个骑兵师长,分量不够,jia出去也难以服众。
伏罗希洛夫听着布琼尼的分析,也觉得很有道理,但究竟让谁来承担责任呢?他还很是心有余悸,图哈切夫斯基就是前车之鉴,要不是列宁为赏识和重用,恐怕图哈切夫斯基目前已契卡的监狱里自我反省了,饶是如此,他目前也闲散日,如果没法有个jia代,这黑锅就得轮到他和布琼尼来背,布琼尼是光棍脾气,和托洛茨基与斯大林都很说得上话,唯一倒霉的就只要自己。所以听布琼尼说不妥,也是伸长了耳朵听着。
“我认为,库利克同志要负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另外,情报人员也要负一定责任。”布琼尼不慌不忙地抛出一个人来,“火炮是我们进攻的主要武器,库利克同志身为炮兵主任,没有安排好防空,使得我们的火力开战之初就受到了极大的损伤,造成了后面的进攻被动,部队伤亡过大以及不断的被国人火力压制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炮兵火力不够充足……”
布琼尼说了一大通,但伏罗希洛夫没有再听下去,只这个人不是他自己就行,何况,这次战役的失利,库利克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布琼尼说的那一大堆,当真不是冤枉他。当然,库利克是一个方面,情报不准也是会另外一个方面,原本以为是用一个集团军,整整15万余人对付3个国师,不满5万人的部队而已,没想到实际国人调动的部队超过了8个师,将近12万之数,不必说国人还有数量充足,占据压倒优势的飞机与坦克,这些质量的差距,可不是区区3万人的数量优势就能抵消的。
伏罗希洛夫松了口气,远欧洲的托洛茨基也松了口气,只要有了明确的人员,这事情就好办,不必说库利克还有那么多“罪证”,不办他办谁?
可怜的库利克做梦也没有想到,侥幸空袭捡回一条命的他,目前已经是整个战役的瘟神了,他的亲密战友已经打算把他跑出去做替罪羊了,他还一头郁闷地思考,如果重来一次的话,究竟怎么样才能把战役打赢。想来想去,他悲哀地现,除非红军同样能够拥有这些高技术兵器,否则西伯利亚荒原这种地形上作战和送死没什么两样。
会场上,托洛茨基的声音低沉地回响:“同志们,事态已经非常清楚了。骑兵第一集团军远东战场上遭遇了优势的敌人,由于炮兵主任库利克同志的渎职,造成了大量火炮被国反动派所摧毁,以至于作战时红军一直处于火力不足的境地,酿成了此次战役的失利,我认为,很有必要对他清查一番……当然,要紧的是,现怎么办?”
布琼尼的电报没什么可保密的,当即就作了备忘录了下去,以便众人好地了解战场态势。但是,谁都从托洛茨基的言语听出了不妙――既然火力已经基本被摧毁,那么退到鄂木斯克又有什么用?那里的防御工事又不算严密,再说,再严密的要塞如果没有相同的压制力量,很容易为人所打破……
这边争论不休的时候,布琼尼却不得不面对部队接踵而来的噩耗。断后4个师被吃掉是预料的结果,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一天一夜,充其量还不到24个小时,所有阻击部队已经被国防军所击破。要命的是,为了防止国人大规模空袭,撤退部队他要求以营团为建制向鄂木斯克方向转移,虽然大可能地减少了空袭的损失,但也造成了部队的hunuan不堪。很多部队跑着跑着现,根本就没有补给与辎重部队,靠着随身携带的干粮根本就不可能回到鄂木斯克。要命的是,由于没有得力的部队掩护,为了轻装突围,后勤与辎重部队不得不舍弃大量物资,甚至连销毁的功夫也没有。因为国人的飞机对追逐步兵没有太大兴趣,对于装载物资的马车却感兴趣。动辄扫he、投弹,bi迫红军不得不夺路而逃。
当然,骑兵的遭遇会好一点。一方面是因为铁木辛哥提前撤退,相对步兵,加从容不迫一些,而且骑兵是高机动兵种,进攻不行,逃起来那叫一个快,连机械化重装部队也不是对手。
唯一算得上有序撤退的或许只有集团军总部,不仅2个近卫团一起掩护总部撤退,而且还有大量的物资随同,而后仅剩的一批高he机枪与气球炮也布琼尼等人周围。虽然如此,布琼尼还是一脸凝重,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追击!大追击!
面对四散奔跑的红军小股部队,国防军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这样的荒原,随便uan跑只是死路一条,唯有夺取鄂木斯克,抢占要地才是王道。知悉前线情况已经逆转以后,坐镇界的蔡锷司令长官连连布命令,要求部队克服困难与疲劳,务必乘胜追击。
撤往鄂木斯克只是布琼尼的权宜之计,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坚守的信心,他的目的还是于补给休整后继续撤退,但现看来,国人不会给他这么一个从容的机会。
伏罗希洛夫有点儿焦躁,电报已经上去了,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难道托洛茨基对此还不满意,非要追查到自己头上?已经是凌晨三时的时候,他还了无倦意,飞速盘算利弊得失。4个步兵师完了,剩下的几个后能有一半兵力到达就很好了,4个骑兵师恐怕也只能保证有2个还能凑起来。这样一点残兵败将要去应付国人几十万大军的进攻,当然是一点成算都没有。现的伏罗希洛夫可不是当初踌躇满志的政委同志了,甚至为了夸大对方的力量,不惜捏造事实,说什么国防军动用了几十万军队――前几天你们还不是向党央吹嘘你们包围了5万人不到的国部队,一眨眼,几十万的数字都出来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远京城的秦时竹第一时间接到电报后,就写下了这句脍炙人口的词句,要求全体将士干净、彻底地消灭布尔什维克留西伯利亚的部队,全面推动北方战争的胜利。
他欣喜地看到,这次战役结束以后,北方局面已大为改观,国防军不但牢牢占据了主动,而且还将红军打得落hua流水,充分显示了技术装备领域的优势,为迫使敌人坐下来和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的俄国恐怕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也不知道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会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来,起码一点,国防军全面收复故土、称雄东亚的日子越来越接近了……
……
………………………………
【第088章】 最长的一仗(16)
第二卷宦海风云'【第088章】长的一仗
………………………………
第088章长的一仗
p:本章为补上次赴南京、厦en外出期间的章节。器:无广告、全字、
“同志们,远东的局势恶化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你们有什么办法么?”托洛茨基知道,所谓查处“白卫军、沙皇残余分子”不过是一个缓不济急的借口,唯独切实拿出办法,才能扭转不利局面,实现对远东战局的调整,但他此刻没有丝毫信心,一方面固然因为布琼尼的惨败让他看到了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左右盘算了一下,也觉得拿不出多少力量继续派往远东。
“援军,必须派出援军。”老资格布尔什维克加米涅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托洛茨基只冷冷地扫视了他一眼,对方就闭上了嘴巴。托洛茨基虽然没有说出口,但眼神的不屑众人还是读懂了的。加米涅夫武装这件事上一直是胆小鬼,十月革命前伙同季维诺也夫反对列宁武装起义的策略,内战,当时担任彼得堡高领导人的季诺维也夫被邓尼金的进攻吓得半死,要不是托洛茨基及时赶来坐镇,说不定彼得堡也要易手。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也敢狂呼派遣援兵,自然为托洛茨基所看不起――难不成你带兵去?
眼看没人接自己的话茬,加米涅夫讪讪一笑:“我是说,如果没有援军的话,鄂木斯克很可能守不住。既然国白军的人数不是我们原先估计的10万人,而起码也几十万人,那敌我力量对比……”
斯大林不耐烦地打断他:“你直接说,能派谁的部队去?”
“乌克兰方面的战役已经结束,或许,叶戈罗夫同志的南方集团军可以用其他方向。”捷尔任斯基表示,“南方集团军目前差不多有20万左右的部队,同时又乌克兰经历了英勇的斗争,经受住了考验,或许,党央可以考虑……”
叶戈罗夫的南方集团军击败了乌克兰民粹派领导人彼得留夫领导的部队彼得留夫作为乌克兰**运动的领军人物,既反对协约国对乌克兰的干涉,又反对布尔什维克吞并乌克兰,为了实现乌克兰**的目标,与b兰组成了乌、b联军,结果乌克兰战役以乌、b联军的惨败而告终,红军甚至还趁机攻到华沙城下,要不是毕苏斯基力挽狂澜,这会儿苏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