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势-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吴俊升的部队被选作为对俄攻略的第一枪,除了吴俊升本人的特点,还于他的部下,都是黑龙江历练过的,有丰富抗寒经验的将士。而且,即便这样,开展第一场行动时特意挑了4月份,严寒已经过去,春季就要来临,气候转暖的好时候。
到了蔡锷率领线出击的时候,已经到了6月光景,算是一年天气较好的时候了。所以,虽然对俄攻略似乎时间拉得很长,但每一步行动都是有计划的。
4月国防军江东十四刺激,5月份俄国做出反应,6月份线出击,7月份俄达成谅解……随着俄国公开拒绝履行合约,西线向亚挺进,而线和东线则开始了有条不紊地应对。
俄国作战,第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敌人就是严寒。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可以很轻松地将温降低到零下40。这个温,凡是含有水分的食物,包括肉类、鱼、米饭等一切东西,都将变成一块块硬邦邦的大石头,根本无法食用。暴露寒风的双手,哪怕是只离开手套几分钟,都会被冻得僵硬,再时间长就是冻伤乃至于不得不截肢。总参事先已经考虑了这种情况,故而逐鹿行动悉数抽调北方士兵,但国出了蒙古和黑龙江有如此严寒的气候外,其余哪怕寒冷的天气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因此,1916年的冬天则成为好的适应期。
第二个不得不面对的敌人就是补给。为了补给,总后和总参经过详细规划,制定了长长的兵站补给线。东线的补给基地设沈阳。从沈阳开始,国境内的,靠近大城市,可以依托铁路的,每200公里设置一个转站,离开铁路之后,则是每50公里设置一个小兵站,每100公里设置一个兵站,每200公里设置大兵站。小兵站以排级兵力驻守,兵站以连级兵力驻守,大兵站则以营级兵力驻守。
各兵站之间除了电话之外,还级以上兵站配置了无线电报,方便信息传递。按照规划设置,小兵站应该能够满足团级兵力1日份或者营级兵力3日份的补给,兵站能够满足师级兵力1日份或者团级兵力3日份的补给,能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大兵站不仅能够满足师级兵力3日份以上的补给,而且能够提供包括装备修理、危重病人救治等全面服务。
线全部蒙古境内,兵站分布几乎与此类似,从张家口一直延伸到恰克图。好经过赶工,漫长的铁路线已经完工,设置补给点便显得尤为方便。不过,考虑到蒙古地广人稀以及俄军可能针对性地入境破坏铁路,兵站设置的密虽然降低了,但兵站拥有的兵力和防御体系却额外加强了。
第三个不得不面对的敌人就是交通。远东地界,素以地广人稀出名,除了一些战略要点,几乎就是大片大片的无人区。这样的地理情况,固然有利于部队行进的隐蔽,但反过来也带来了交通不便、地形不熟的情况。经过1916年长时期的适应与勘察,部队已经基本熟悉了这样的作战环境。
很多人原本对总参的持重并不放心上,以为太过于注重了,一年半载的适应时间,不仅看起来偏久,而且很容易暴露目标,等到了实地观察之后才明白总参和秦时竹的良苦用心。对俄国的战争,不经过长期而又充分的准备,是很容易犯错误的,这和国内战争压根就是两回事。至于泄密,逐鹿计划本身就不可能完全保密,而现拖了这么长时间,外界也揣测不出国防军的具体动向和战略目标。
等到1917年1月份对俄国下达哀的美敦书,敦促俄国临时政府履行相关义务的时候,国际观察家早已经把注意力放了国内的那些帝俄固有权益上了,俄国华租借地、租界和附属地被强制收回,行政当局被国勒令解散,驻军一律被解除武装后押解回国,庚子赔款虽然还没有明确说取消,但已经停止偿付,取消不过就是名词罢了。原有被俄国侵占或者各种各样借口掠夺的产业,陆续查封并准备还原主。一句话,俄国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加国人民身上,体现国国内的那些侵略权益已经为国政府扫荡一空,那么,作为必然的逻辑推论,原有被沙俄割让而去的国土也成为有识之士关注的目标。
报界舆论已经隐隐有这种倾向,谓现世界,不过就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俄国昔年乘我国内忧外患,从我国攫取了大量领土,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到俄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了,夺回失去领土天经地义。俄之间的边界现状,起码也要恢复到《尼布楚条约》时代,个别激进的指出,即便是尼布楚条约,也算不上真正的平等条约,因为沙俄原本是欧洲国家,和国根本不接壤,势力不越过乌拉尔山,而大明努尔干都司的控制领域以及蒙古北元时期的控制领域,都毫无例外地证明贝加尔湖就是国的固有领土,别的不说,光是苏武因为匈奴北海牧羊的传说就是一大有力例证。
民心士气上,对俄征战、收复故土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这种民族主义浪潮对德、对日争取收回不平等权益获得成功之后,愈见明显。
外部,虽然驻华的各国外交官都“惊恐”地注视着**警对俄国势力的驱赶与毫不留情,这简直堪称是明的“义和团排外”,但是,和庚子事变大为不同的是,不但国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便连各国也不是那些个能组成联军的各国――欧洲诸强,正为了霸权殊死搏杀,哪里顾得上远东的动静。
朱尔典日记悲哀地写道:“国近日对俄国的举动,将来料必会生其他各国的身上。虽然国的强大与崛起似乎已经不可遏止,但如此蛮横的报复心态和践踏国际条约的行径,不能不引起明的欧洲国家的普遍关注。遗憾地是,现欧洲各国陷于欧战泥潭,无力对远东局势施加影响,甚至为了欧洲的利益反而竞相讨好国当局,我作为一名外交官,感到耻辱和忧心忡忡……”
情况也确实如朱尔典所说的那样,对于俄国革命后的政局,英法感到非常不放心,虽然临时政府一再宣称会忠实于协约国体系,会继续履行同盟义务,但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俄国人不但没有能力做到这一条,而且也不准备做到这一条。
德俄近已经不止一次地传出单独媾和的消息,双方分歧的焦点不于要不要和平,而于和平的代价需要多少,俄国需要承担多大的价码。况且,从前线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来说,俄国方面已经近乎垮了,如果不是因为天气转入寒冷再加上德国为了引诱俄国接受和平条件而故意做出来的姿态,俄国人原本可以轻松击穿东线。
让英法感到震惊的是,俄国爆了推翻沙皇的革命之后,居然爆第二轮革命,布尔什维克依靠武力推翻了临时政府,组成了工农政府。这个政府所宣扬的口号和所持有的立场,都让资本主义领袖的英法感到莫名的恐惧,40多年前巴黎公社的影响力依然存。那种令人恐惧的口号,再一次为人提及了起来。
这个时候,国方面反对俄国甚至变得顺理成章了,英法眼,民族主义不是个大问题,但**便是有大问题了,特别是俄国革命对英法产业工人阶级的煽动和鼓励,这种示范效果是令人恐惧的瘟疫。考虑到布尔什维克坚决要求退出战争和其他一系列法令,英法对这个政权从一开始就是抵触和反对的。
国方面对俄国的反对和一系列针对性的决策,现实情况下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仔细判读研究足可以明白国的价值所。现,也唯有国,才能施加如此有力的影响力,只有稳固住俄国方面,东线才有了保障,才有了西线的现状和弹性――谁知道一旦俄国媾和,德国筹集全部兵力用力西线战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棘手局面?
各国的远东战略和全球战略,国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悄然地生了变化,而这一天,早就为逐鹿计划准备多时了。
………………………………
第027章 北方战争(2)
第027章 北方战争
布尔什维克夺权成功,原临时政府脑克伦斯基仓皇逃窜美国大使馆的消息,3天之后就传到了国。这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足以点燃逐鹿行动的火焰!
大本营一干大佬喜形于色,前后准备了2年,谋划多时的逐鹿行动,终于到了扳机扣响的时刻了。国拟对俄国动用武力已经是一个逐渐公开的事实,不必看报章上长篇累牍的有关于俄国侵略暴行的回顾章,单就由官方组织的,张园举行的有关拒俄运动的纪念活动就可以看出端倪来。纪念活动是由现任副总统、原国务总理张謇主持的,自从卸任国务总理之后,张謇已经淡出了政坛,好长时间都消失公众的眼线里,甚至一般重大的政治性活动都不提及副总统云云。但这次主持拒俄活动纪念大会,可见无论朝野上下,无论何等政治派别,都到了携手起来的时刻。会场上,张謇等人还媒体面前,公开展示了当年拒俄义勇学生军领蓝天蔚领衔,率领现国防军任职的、参加过拒俄运动的全体军官签名,满满一张列表上用名字写就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北方,尤其是对俄国侵略有切肤之痛的东北民众,进行了俄国暴行展览会、陈列会,参加过东路对俄自卫还击战而负伤致残的老兵,挂满了功勋章和纪念章,对公众进行着慷慨激昂的宣讲。
敏感的外记者,已经预料到了什么。
有记者写道:俄必有一战,而且规模绝不会小。50多年以来的辛酸和耻辱,200年来的掠夺和侵略,到了算总账的日子了……
西山大本营里,灯火通明,高当局正进行后的决策。秦时竹等穿越众人的心情无疑是极为复杂的,穿越之前,他们每个人都是党员,而且是党员队伍的坚和精英,秦时竹还担任了“复兴工程”的党委书记。逐鹿行动的制定和执行,要目标,毫无疑问地都是针对苏维埃俄国的,间接也是布尔什维克的战争。
一群**员要带领几十万军队进攻另外一个**国家,无论是怎样的理由充分,情感上,终究还是一点失落与惆怅,正如意识形态不能当饭吃一样,任何一个理性的国家也不能完全置意识形态于不顾。
因此,大本营众人都能看出秦时竹、陆尚荣等人脸上的凝重,这份凝重,不仅因为决策关系到民众的福、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也因为这是一种自内心的斗争与不安。
外面,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内部,是自己的思想之间的战争。前面是民族利益,是压倒一切的,但是,当这一天终于到来时,那一种惆怅,仍然是免不了的。
“开会之前,我有几句话想对诸位说。”秦时竹缓缓地开了口,“俄国固然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但内部,统治阶层尤其是沙皇对民众的残酷亦是举世罕见,硬要寻找媲美者,也只有我国可以相提并论。从心底说来,这次俄国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对经历了推翻帝制革命的我们而言,是应该值得我们鼓励并予以支持的。但是,正如革命没有边界,革命者却有祖国一样,我们的心,我们的立场永远是站国这一边的。对俄国的这场战争,我们不是要去扑灭俄国的革命,不是要去做反革命的先锋,而是要去努力实现国与俄国关系的正常化――这种正常化如果不以俄国归还所有侵略权益为基础,那么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不管哪个俄国政府,不管哪个政治派别当权,只要他不放弃沙皇俄国对国的侵略,不放弃历代沙皇从国掠夺而走的权益,他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与他之间,除了战争,没有别的妥协!除此以外,只要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要求,能够放弃一切从国而来的权益,我们就愿意与俄国和解,愿意展建立平等基础上的双边关系!换而言之,我们不是作为别人的工具,我们有我们独特的目标……”
“所以说,这一次战争的目标是有限的,但也是持久的。”
秦时竹说完,每个人都静静地听着。冬宫事件之后,协约国已经明显转变了风向和评判的尺,但因为苏维埃和临时政府还,但列宁下令解散立宪会议、用刺刀废除有限民主以后,协约国已经不再将布尔什维克看做是本方阵营的一员。这样的气氛下,国存的反俄情绪被英法等国抓到了机会――现实已经异常清楚了,布尔什维克掌权的俄国,不仅意识形态上反对资产阶级当权的英法,而且现实国家利益上,也准备与德国快媾和,背叛同盟义务。如果国能够动用武力消灭这个政权,恢复沙皇或者别的临时政府的统治,协约国是不介意国捞取一些好处的。反正,这些土地本来就不是英法的,用不着肉痛。至于物资还有财政援助,就当是援助给俄国的好了。
“这次作战的目标,目前和我们所设想的还有一定距离,俄国政变之后,局势变得日益复杂,内战也迫眉睫。”陆尚荣补充道,“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俄国国内,主要存3股势力,一股是左派,也叫做布尔什维克,这是目前刚刚夺权胜利的那批;一股是保守派,主要是临时政府当初建立时的拥护者,他们刚刚失势;另一股是保皇派,主要就是拥护沙皇政权的旧派……反对沙皇这件事上,左派和保守派是有共同目标的,同样,反对左派的问题上,保守派和保皇派也是有共同利益的。远东,会有左派的赤卫队和游击队,会有保守派的正规军,还有就是保皇党的残余分子。另外,国际势力也不容小觑,海参崴,有英国、法国还有美国的军舰和一部分力量。从道理上来说,这三派反对我们身上是一致的……另外,英法等国来照会,希望我们能够支持保守派的军队,为他们提供物资和方便,作为报酬,愿意交还给我们一部分土地和其他利益。”
陈宦笑了:“这局面还当真是复杂,不过唯一让人高兴的是,狗咬狗一嘴毛,他们打得越欢,我们这边就越容易得手。”
“哪一派容易胜出呢?”蒋方震笑问道,“左派纪律性强,有劳苦大众的拥护,但有没有直接军队;保守派一直都是地方豪强的代表,军队多而且有英法的支持;保皇党人数虽然少,但能量极大,又有沙皇这个棋子。”
“我的意见就是,不管是哪一派军队,只要反对我们的目标,我们就需要毫不留情地处理掉。”秦时竹挥手道,“至于俄国内部的事情,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我倒觉得,这事情和咱们当时那会有点像。左派就是北疆,保守派就是袁世凯,保皇党就是张勋这些人……”宁武一说,众人都笑了起来,何峰倒是没笑,直接道,“也是有点道理,我们是北疆掌权,我看,俄国以后多半是布尔什维克掌权。”
“我倒觉得,未必便不能合作。”葛洪义一直没有言,但作为强力部门,他同样出席了战略会议,“我们的目标既然是有限的,那就可以采用公开竞标的办法――谁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支持谁,至于是口头上的支持还是物资上的支持,对我们问题都不大,只要不是我们直接出人出枪去打仗就行。第二条,哪怕没有一派答应我们的条件,也不碍事,可以利用现有的局面,帮着一派压一派,等将来局势明朗,可以和另外一派谈判――他不愿意谈我们继续再打。短期内,不要多面树敌。”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和德国沟通的问题,倘若德国以我国威胁为理由,迫使俄国签订条约,对我们反而并不是太有利,我们应该着眼于利用德国这个因素,逼迫俄国人快走到谈判桌前来。只要利用这种恐慌情绪,利用欧洲部分与远东部分价值的差异性,不难让俄国人就范。”蒋方震想了一个点子,“当然,也不能压得过头,以免俄国直接拒绝。”
众人均表示赞同,秦时竹点头道:“那么就按照这个思路走,不过时间必须抓紧。从现开始动手,各部队执行作战任务,5月份之前,路必须拿下赤塔,东路必须拿下伯力,西路必须拿下浩汗!至于海参崴……”秦时竹的嘴角浮现一丝笑意,“先不着急,先等着其他各路完成再动手不迟……”
4月17日,蔡锷指挥的路军,顺利截断西伯利亚大铁路之后,团团围住了赤塔,即将开展攻略……
………………………………
第028章 北方战争(3)
第028章 北方战争
隆隆的炮声,终于赤塔周围响起。
赤塔是东西伯利亚重要的城市,贝加尔湖之东,赤塔河和音果达河汇流处,人口虽然不过才10多万出头,但因为扼守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通往、朝的交通要道与军事重镇。从城市形态上来说,交通和商业之外,该城市要紧的就是俄国外贝加尔军区司令部的驻所。蔡锷率领的路军从恰克图北上之后,第一个针对的目标就是赤塔。
作为地域广袤、人口稀少的大帝国,沙皇俄国一直依赖于少数核心城市的统治与辐射力,这一点远东尤其表现得淋漓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通过不大的代价控制周边,但是坏处也是明显的,一旦心城市沦陷,周边的区域也就没有了。
秦时竹战略分析会上下过一个断言,俄国这样的国家里举行革命,不必有席卷全国的浪潮,只要一二心城市难,统治便会土崩瓦解。果不其然,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双头城市革命,就轻而易举地推翻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这种经验,简直就是天然的战略进攻模板,所以蔡锷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直逼要害。
远东近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俄**事力量的支撑主要有4个支柱。第一,以伊尔库茨克为核心的伊尔库茨克军区;第二,以赤塔为核心的外贝加尔军区;第三,以伯力为核心的阿穆尔军区;第四,以海参崴为核心的滨海军区――包括日俄战争后重建的,小规模的俄国太平洋舰队。这4个军区,悉数由西伯利亚大铁路窜一起,自西往东形成了带着钩状的武装力量带。
如果诸君的记性还足够好,那么自然应当记得俄关于蒙古冲突的时候,俄国负责蒙古方向攻略的主要是伊尔库茨克军区,赤塔所的外贝加尔军区主要负责满洲里方向的军事布局,一直是东向的。照理说,是应该先行进攻伊尔库茨克军区,直接掐断远东各军区与俄国内陆部分的联系。但蔡锷也有蔡锷的考虑,从恰克图出后,直接攻打伊尔库茨克并不比进攻赤塔远,但一旦形成关门打狗的形势之后,俄国未必会把增援力量派遣到远东来,对于一心以歼灭敌人有生目标为内核的国防军而言,这却有点偏离了主旨,进攻的要目标直指赤塔,一方面能让对方感受到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形成大的战略优势局面。
可是,此时的赤塔,已经不是昔日的赤塔了。赤塔武力为鼎盛的时期有两个。一个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时候,俄国从欧洲调来数十万的军队,源源不断地通过赤塔从满洲里方向开进国,进而席卷整个东北,第二个时期便是1904…1905日俄战争的当口,赤塔一方面加强了自身的防御,一方面同样承担了源源不断的军队开赴战场的局面。
但现的情况恰好反了过来,为了支援远欧洲的东线,远东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开始刮送往前线,赤塔及外贝加尔军区的兵力一再抽调,悉数调往东线各个战场,赤塔扼守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则一刻不停地运送各种从海参崴或者满洲里入口的物资。唯一例外的是,为了维系与国方面有关战略物资的合作关系,俄国将大批原材料包括矿石、原油等物资东运。赤塔还是那么繁忙,但兵力却是捉襟见肘,差点连一个完整的师都快要排不出来。
这个时候,国人神出鬼没地出现了,先是掐断了整条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然后又伏击了2个好不容易增援过来的师,就俄国人已经做好准备和国人血战一场的时候,来无踪去无影的**队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国经调解而达成的协议――这着实让俄国这些将领气炸了肺。就他们哇啦哇啦抗议的时候,消息忽地传出,圣彼得堡爆了革命,上台的临时政府不打算履行这份合约。
革命显然军队造成了思想混乱与派系分野,但拒绝和约这一条上,处于朴素的民族情感和骄傲的俄罗斯自尊,双方的意见却是惊人的一致。不给!国人想要,自己来拿。
可惜,随后几个月,国方面连点像样的声音都没有,俄国人高兴了,以为国人依然还是嘴皮子上厉害的时候,东线大反攻失败了,不仅失败,而且还丧失了几十个师的有生力量,几乎将俄国1917年积攒的家底消耗一空。外贝加尔军区自然概莫能外,除了仅仅一个残缺不全的师以外,其他所有部队都被推到了东线,甚至包括刚刚召集起来的,还没有接受过一天训练的补充兵员师。
秦时竹命令国内收回权益的举动是迷惑了俄国人的视线,误以为国现的主要精力都是内部事务方面。虽然各种特权的阶级担心远圣彼得堡的派别冲突和共和国前途,但一般阶层多少了解一些国的情况。哪里晓得,那边一边玩着不答应就用武力接受的游戏,另一方面又悄悄地军队开来。
到底怎么办呢?赤塔陷入了沉思,确切地说,是外贝加尔湖的长官们陷入了沉思。从炮声和侦查情况来看,国人来的不少数,起码已经出现了3个师的番号。而且,国国防军与俄军的编制不同,一个师的编制要远远大于俄国同级的部队,3个师显然相当于至少5个师。
“先生们,现我们怎么办?”司令部会议室里,军区司令官萨哈罗夫满脸愁容――为军区高指挥官,他近一直为部队的事情烦恼。圣彼得乱了之后,军队也是人心浮动,素为不安。军队并不是一个存念,而是一个恰好反映现实社会的地方。圣彼得堡的两派争执和斗争,远东部队都有强烈的反应,两派的手法也比较类似,都派了人员前去组织煽动,吸引多的士兵加入自己的队伍,但总是迟迟不能做出自己的决定。
“我们应该立即向圣彼得堡汇报,要求他们派遣军队进行增援。”副司令亚连斯基着急了,这个贵族出身的人物,原本不过是借着家里的地位和优势,套取相关前线资历以便去彼得堡谋求一个好名声,没想到弄假成真,考核优秀没有选上,反而等来了不愿意消息,国人大举进攻的消息。到了这个时候,哪怕再加以掩饰,再不愿意,也只能着手面对。
“增援?如果他们能增援,还需要把我们地区唯一的几个师都抽调一空么?”参谋长站起身子,示意道,他看不起亚连斯基的贪生怕死,看不起一切有关和谈或者妥协的消息。
“那么,你说怎么办?”亚连斯基知道对方嘲笑自己,虽然无可奈何,但并不表示他弱智,他站起身子道,“现国人大军压境,整个赤塔,除了9000余的士兵,其余都是居民,一旦战事大规模进行,这些平民将面临极为悲惨的局面。”
“放弃领土,拱手相让是俄罗斯军人的耻辱!”参谋长还准备这个事情上纠缠,但很快就现不用了。因为司令官已经出了明确的眼神。
司令官这些天重要的事情便是安抚好手头这个唯一的师,否则被两派欠着眼光,大军压境的时候再争执起来,那可就太窝囊了。
内心深处,无论是一个俄罗斯人的自豪感还是民族情感,司令官都不会选择别的方案,但是,现的局面如此复杂,国人的兵力优势如此明显,显然不适合硬碰硬。
他迟疑但是还是问了出来:“其他方向如何?难道只有我们找到了支那人的踪影?
“伯力那里有很大的麻烦,时间几乎也是差不多相当的时候。”亚连为了自己的建议能够得到采纳,毫不犹豫地介绍其伯力的情况来,但他说的很多都是假的,杭但并不算过分。
就几个人激烈争吵的同时,外面忽然跑进了一个副官,他吼叫道:“阁下,有个国方面的使者,带着白旗,表示希望谈判,甚至还指名道姓要求你出来回应。”
谈判?谈判什么?原来的谈判都已经签署协议都能不答应,这份谈判诚意有什么用。司令官本来想直接拒绝的,扭过头一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当即道:“可以,我正愁怎么和对方联系,现就有了合适的人选,国人的观察能力真是不错。
“诸位,我是奉国防军之命,敦促各位无条件投降来的。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你们个人的财富或者安全自由,我们都会努力加以恢复并保障的。”国防军使节的第一句话,就让满座的人毛孔都树立了起来……
………………………………
第029章 北方战争(4)
第029章 北方战争
从来没有人敢于这么说话,哪怕是德国人,东线上将俄国打得极惨,也不曾说出这样的话语。萨哈罗夫额头的青筋暴跳,眼睛简直要喷出火来,但还是克制住了火气,只是冷冷地不置一词。
亚连斯基原本眼巴巴地等待着能有相对体面和优渥的待遇,他可以考虑让部队放下武器,但国人劈头就是无条件投降几句话,让他无言以对。他呢喃了几句,终究还要保持贵族的面子,即便再贪生怕死,也不会这个时候流露出来。
“投降?凭什么?就凭你们这些黄皮猴子?”参谋长冷笑数声,“你们除了会卑鄙的偷袭,还会些什么?能战场上战胜俄罗斯的国人,还没有生出来呢……”
“是么?那么,前几年东路沿线被我军俘虏的那些说俄语的家伙不是俄罗斯人喽?”前来谈判的**人看来压根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那只是意外。”
“难道贵方现想成为第二个意外?就凭这残缺不全的一个师,9000多的兵?”
萨哈罗夫脸色有些白,对方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难道城里早就有了国人的间谍?但近几个月来,并没有异样的情况生啊,他不由得望了参谋长一眼,对方脸上也满是疑虑,但嘴上却仍旧嘴硬。
“笑话?堂堂大俄罗斯远东外贝加尔军区怎么会只有这么一点力量?姑且不说我军隐蔽好的力量,单就其他方向开过来增援的部队就不会少于15万。”参谋长吹牛可是不打草稿,“赤塔拥有远东第一流的防御体系,国人除非想血流成河,否则好不要轻易尝试。”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战场上见个高低了。但愿……”国谈判官忽地诡异地笑了起来,“布尔什维克的士兵不要给各位捣乱!”
“你!”亚连斯基对这个事情为敏感,一听对方揭开疮疤,忍不住也恼火起来,“国人不要得意得太早,让你们尝尝俄罗斯铁拳的滋味。”
“那么,我就回去缴令了。”
听完谈判回报,蔡锷笑了:“果然不出所料,都是一群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家伙。”
“其他方向如何?”
“东线已经向伯力展开进攻了,据说攻城战正开展,伯力兵力比赤塔要强,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