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势-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长。快看!……老孙家的铺子!”小五惊呼起来,前头一家已被点着了冒着大火的房子正是老孙家的布料铺,而老孙则是队长未来的老丈人……
“快,开过去看看!”队长焦急万分,自己未过门地媳妇一贯贤惠,经常她父亲开的店铺里帮忙,模样又俊俏,所以老孙家的布料总是卖得很好。这会儿冒起了大火。该不会有事?
铺子的场景让人惨不忍睹,布料扔了一地。有一多半已大火燃烧起来,队长看得心疼极了,这可都是老孙家的命根子啊!万幸现场没有看见人,否则,真要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怎么办?下了车地特警队员们一脸静肃,但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他奶奶的,挨千刀的小鬼子,老子跟你们拼了……”
入夜,铁甲车、特警队的严厉弹压下,沈阳骚乱地局势终于得到了控制,愤怒的队长抢过小五的位置,一直指挥铁甲车冲前沿,将一个个没长眼的暴徒碾成肉泥。
“沈阳浪人闹事?执行宵禁令,逮捕200余众,打死30余人,用铁甲车当场撞死、碾死13人?沈阳民众伤亡逾?”秦时竹接过电报,“好家伙,小日本想干嘛?小羽看不出来也挺厉害啊!”
“有人比他厉害啊!”葛洪义嘿嘿笑了两声,“内务厅报告,辽宁特警支队铁甲队小队长孔斐郦受岳父家店铺被焚烧刺激,驾驶铁甲车冲前沿,光他撞死、碾死的闹事分子就达9人,请示如何处分?”
“处分?处分干啥?”秦时竹大手一挥,“有血性的汉子,责令暂停工作,去北戴河休假1个月,沈阳骚乱由周羽会同张榕善后,绝不容小日本猖狂。”
沈阳骚乱的生、展和后被平息当时是一个谜,以后的几十年也是一个谜,因为骚乱生地时间恰好崂山湾冲突之后,任何有大局观的人都无法不将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考虑,这用巧合来解释是行不通的……但沈阳骚乱这潭水究竟有多少深?不但当事人说不清楚,就是一直暗调查的国安系统往后的时间内也得不出有足够把握的定论,直到几十年后日本战败,国国防军登陆日本并接管日本秘密档案后,一系列真相才开始浮出水面。当时人们只是粗浅的知道,日本黑社会――黑龙会和沈阳警力系统是骚乱的短兵相接,国国安系统和租界地日本宪兵系统、特高课系统是背后地支撑力量,真正为庞大和基础的力量,则是以北大营为核心机关地东北军区边防军和以大连为主要基地的日本关东军之间的较量。后,方场面上虽然难看了点,但凭借特警的巨大威力和边防军的强大实力,牢牢占据了主动权并终取得了胜利。
当夜的平乱也作为典型事例载入华民国治安史。特警平乱挥了巨大的威力,虽然他们个个都配有枪支,但根据周羽的指示,当夜整个沈阳城并没有多少枪声响起,直接丧命于子弹之下的暴徒是基本没有,除个别顽抗到底的家伙被铁甲车直接送入地狱外几乎所有人都被特警当场制伏,警棍、盾牌和娴熟的擒拿格斗挥了巨大的作用,让一干乌合之众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也让一直虎视眈眈、随时以国当局动用“武力威胁”破坏治外法权为借口的日本当局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根据旧有的约束性条件,凡是日本国籍的暴徒都应该由日本方面予以审理,但沈阳警方坚持暴徒混有大量的华人,一直模范监狱整整关押了一个月进行“甄别、审定”后才移交给日本方面。被移交的暴徒全部经历了模范监狱特有的大剂量放射性照射,表面上看上去仍旧趾高气扬、活蹦乱跳、光鲜无比,但回去后一年多就染上各种各样的怪病而死亡,甚至此期间生儿育女的都是些怪胎、畸形胎,真正做到了断子绝孙而且日本人还弄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至于那些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华人暴徒、流氓,自从进了监狱就再也没有人看到他们出来,后来有一部分身强力壮者成为了东北医科大学的人体标本,另一部分则监狱的苦役成为肥田粉。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动静,暗地里国安系统则借此良机大量清除已经掌握证据、早就被严密监控起来的日本情报人员,对那些怀疑对象也以借口平乱的需要进行查、审讯,骚乱有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离奇的原因而死去,但性质都是一样,即日本沈阳布置的情报网和黑社会被连根拔起。自然,日本特高课系统也对潜伏租界地区的国安成员进行大肆捕以示报复,但日方的战果显然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
………………………………
第107章 均不满意
第107章 均不满意
骚乱只持续了一个晚上就被平息了,但围绕骚乱展开的暗战却整整延续了两个多月,所有的**起落、跌宕起伏都围绕着山东沿线的战事展开,俨然成为日冲突的第二战场。严阵以待的国防军重兵集团面前,素来骄横、目空一切的关东军找不到任何空隙可以下手,双方剑拔弩张、情势极其危急,但却没有从冷战展为热战,所有的视线焦点还是汇聚于山东沿线的战事。
对山东沿线的战事,英国人也非常摸不着头脑,搞不懂国唱的究竟是哪一出戏。从大局来说,英关系正好转,犯不着为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大动肝火;从细节上来说,白天日英联军的损失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你国防军是演习不假,但这种演习的气氛是不是也忒“紧张”了点?
当然,朱尔典对华关系上的手法和认识远远高于妄自尊大的日置益,对秦时竹的脾气和秉性他也了解一些,知道这位国任的高领袖是软硬不吃的民族主义者,他也许不会拒绝和你做交易,但绝对不会干明摆着吃亏的事情。青岛问题国已有了一个解决预案,那就是由国国防军解除驻青岛德军的武装同时将青岛收回。对于这个方案,朱尔典大体还是赞同的,他看来坏的结果是被德国盘踞,其次是被日本占据,后才是被国收回。当然,如果能让大英帝国占领就完美不过了,只是目前不列颠陷于欧洲战争,无力也无暇过问远东的事务,这种理想状态只能是设想而已。朱尔典原本极力主张同意国收回,但作为英国支持国上述举动的代价,国方面须答应开辟青岛为自由港。并且设立公共租界方便各国侨民聚居等条件,但伦敦的老爷们没有将国人的雄心和朱尔典的努力放心上,一厢情愿地以为凭借日本人的武力就可以达成目地,他看来简直是天真至极、愚蠢至极,他们难道不知道一旦让日本人得到了青岛,英国华影响力和威海卫租借地的辐射力将为降低么?
“愚蠢!”收到有关山东战事的密报后,朱尔典狠狠骂了一声。作为老资格的外交官,他完全清楚并懂得国际法――冲突双方不得假借第三方领土进行敌对性活动。否则另一方有权视该立方为敌对方。国对青岛志必得,原本就不会允许日本人染指,像这种没有事先与国协商、又没有合理的补偿方式作为对价支付给国的举动,如何能不被国防军迎头痛击?目无人的日本人大概以为国还是10年前那个软弱可欺的清政府,丝毫没有去分别秦时竹和慈禧之间地差别,这种差别或许将会是致命的。
“日本人看来是踢到了铁板上!”隐约,朱尔典对于日军的受挫还有相当的快意,至于这损失当夹杂的英**队。他丝毫不感觉心痛,反正殖民地部队没什么好可惜的,再说英军无论如何只占了损失的小头,没有必要去担心伤害大英帝国的元气。
“要向国政府提出抗议么?”日置益地遭遇朱尔典已有所耳闻,他也不敢奢望自己的待遇会比对方好。再说。抗议什么呢?难道自己先违反国际法再去抗议对方的救济行为么?确实,国际法是个虚幻的东西,手有实力才有资格谈论国际法,从前各国列强无不将实力政治使得娴熟。只是时代变化了,还一味坚持强权政治恐怕行不通。朱尔典或许看不上国目前的实力,但他能够明智地知道,细节问题上选择对抗,对他并没有好处。妥协和协商才能带来大地利益,能用书和谈判获得的结果为什么一定要用子弹和大炮来解决呢?何况国人并不缺少子弹和大炮。
出于这层考虑,来自英国方面的抗议只是例行公事地去外交部走了一遭,陆征祥和朱尔典客客气气地交换了意见。压根不像是抗议和斥责的模样,至于朱尔典应付国内地报告怎么写,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总长阁下,青岛问题一日不解决,就一日是英、日关系之间的障碍……”
“那要看从什么角来考虑这个问题。”陆征祥坦然地应对道,“敝国本来对于青岛问题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相信也能得到贵公使的支持和理解,但某些国家一心凭借武力、罔顾国际公道、顽固推行刺刀主义。这才造成了目前局势的复杂化。”
“我同样对此表示遗憾。”
“我国对于青岛问题的立场已阐述的非常清楚了。第一,青岛是敝国固有领土。虽然租借给德国使用,但终究是我国主权,主权问题不容协商;第二,就青岛治权地移交或者变,敝国政府已和德国政府达成了协议,也没有损害任何第三方的利益,纯属两国外交交涉,何时轮得到某些国家指手划脚?第三,我国目前的大战宣布立,任何国家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何种借口,都不得侵犯敝国的立,否则都将视为对敝国的侵犯,崂山湾的事件我不知道阁下如何理解,但我想任何一个有清醒头脑的政治家都不会当其不存地,我国还没有提出相应地抗议,某些国家却来个恶人先告状,反倒诬蔑敝国,这难道?……”
朱尔典娴熟,除了“恶人先告状”略微感到有些生涩外,其余即便不用翻译也能理解。“我充分理解总长阁下的心情,也同样明白贵国政府地立场,关于青岛问题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好、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朱尔典狡黠地一笑,“我这是代表我个人提出的一些建议,倘若总长阁下不认可,我们还可以重协商。”
“既然公使阁下有如此诚意,我们可以另行挑选一个时间来商谈这件事。”陆征祥表面上不动声色。
“那我先告辞了,我的方案还需要再和日本方面进行协调。我国和日本是盟国,与国是朋友。这种身份将有利于青岛问题的合理解决。”
“那我就恭候公使阁下的方案了,但愿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间,陆征祥算是将崂山事件的第一波外交风波应付过去。
对于日交火事件唯一感到“欣慰”的自然是德国人了,收到日狠狠干了一架,日本人还吃了不大不小地亏的情报后,德国密使再次拜见了秦时竹,一方面表示支持和同情,甚至表示愿意按照俄冲突时开出的赏格对**队消灭的日本人予以奖励;另一方面则重弹了德友好。要求国加入欧集团的老调。秦时竹微笑着、礼貌地对德军击沉日军舰艇表示了祝贺,对加入同盟国集团则再次予以了婉拒,并且顺便将话题扯到德军何时交付青岛上来。虽然德国已同意交还国,但本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一直没有交还国的实质性举动,密使这个上面也是支支吾吾,迟迟没有个爽快话,倒是就青岛德侨的撤离和德国殖民官员地撤离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些人不携带武器的前提下,由国远东航运公司负责将人员和个人财产运回德国本土。当然。密使也“由衷”地感受到,“日就胶州湾生冲突后,国人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加密切了一层,虽然国还没有答应加入我们的盟国体系,但我敢肯定。至少目前,国绝对不会加入协约国体系。一个立的国远比一个敌对的国来得有利!”,至于共同关心的军事情报和信息交换,密使也很识趣地没有会谈透露半点口风。反正彼此心照不宣就可以了。
其实,日置益的恐吓很大程上带有虚张声势,崂山湾地战斗结果固然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依加藤和神尾两人的脾气,并不甘心吞下失利的苦果,他们还指望着依靠现有兵力完成攻略青岛的任务呢?如何能真像日置益一般,上来就是满口日开战的威胁?不错,军部是接到了青岛方面地战况报告。但无论是加藤还是神尾,都有意对损失加以遮掩,东京大本营所掌握的情况并不全面和透彻。另一方面,东京固然授权日置益压迫国方面让步,威胁、恐吓均可,但全面开战的决策不要说没有贯彻执行,就是连讨论都没有正式讨论过。日本的打算还是于逼迫国自行让步,放手日军“便宜行事”。着眼点还是德国而非国。
但日本人打错了算盘。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此时地形势,国方面要坚持自己的立地位。并且不是日俄战争时期那种窝囊和憋屈的“立地位”就必然要对日德双方的动作有所规范。只是,日本人骄横惯了,从来就没有真正将国人放眼里,日军对国防军山东的部署也压根没有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反而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角色,这样的心态下,如何能将国防军放眼里?同样基于这种心理层面和独霸青岛地战略意图,日置益也干脆地拒绝了朱尔典的方案,让后者大为光火,表面上看不出来,心里却巴不得日本人再碰个大钉子。
都说军事是政治的继续,但目前这种场景,政治何尝不是军事的继续呢?只有打赢了仗,掌握了优势才能谈得上谈判桌前掌握主动,这是强权时代颠扑不破的真理。
加藤和神尾对于昨日的受挫,都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被德军击沉一艘军舰已经让人分外不爽,被他们一贯看不起的支那人迎头痛击让他们怒不可遏,上上下下都沉浸癫狂地报复气氛。日军高级军官旗舰上连夜商议,确定了登陆崂山湾、先解决**队再迂回侧翼包抄青岛地庞大计划。
太阳重升起,山东前线的指挥部却是一夜都没有停息,夏海强交代完了战术要点和大政方针后就沉沉睡去,很快鼾声如雷,为了应付小鬼子地第一波进攻,他指挥部队没日没夜地准备了半个月,无论精神还是身体都疲惫到了极点。昨天这一仗打下来,他心里反而有了底,小鬼子气焰嚣张但也并不可怕嘛!
身边的参谋人员却一刻也不敢停息,既要按照指示连夜转移沿海一带的居民,又要通知各部队准备机动力量,迎接日军大规模报复,还要换地点,部署核心炮兵阵地,自昨天开始,忙碌的身影就一直没有停过,天亮时分,几个年轻参谋的眼都已布满血丝,唯独精神还是一如既往地饱满。
崂山湾附近的预设阵地上,直隶护军使兼国防军11师师长郭松龄将正视察,第一次崂山湾战斗出其不意地打击了小鬼子,不仅让人解气而且11师的士气提升到一个的高,听说鬼子还要前来报复,11师官兵纷纷摩拳擦掌,请愿书一封封飞进指挥部,誓把小鬼子赶下海。但郭松龄连连摇头,丝毫没有轻敌的意思,他看来,日军第一次吃亏的关键于轻敌和准备不足,如果前来报复必定是有备而来,这第二场战事并不好打。他一方面约束部队不得兴奋过头,另一方面则电告前敌总指挥夏海强改变防御计划,除滩头阵地雷区不变外,撤回前沿部队,只留小部队监视、阻挠敌军的推进,对于炮兵阵地的排列,他也颇费了一番脑筋,将主要阵地布置于远离敌军舰炮火力的地带,依靠丘陵进行自主掩护。内部进行作战布置时,他反复强调:“敌军舰炮火力强大,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超过我军,既然无法压制敌军的优势,我们就不能不进行针对性的布置。放弃滩头阵地的防守,表面上看是利于日军大举登陆,但其实我军可以避免日军强大火力杀伤。无论日军朝哪个方向挺进,我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和充足的兵力进行调整。必要的战略纵深是这一仗的基础,前线部队能不能将日军放进来,引到我们的预设阵地则是关键所。不要以为我们第一次打赢了,第二次还能如法炮制地再赢一次,敌人变,我们同样需要变!”
………………………………
第108章 狙击毙敌
第108章 狙击毙敌
郭松龄的精心布置下,整个11师主力如同一条盘踞起来的蛇,准备紧要时给敌人以致命一击。大本营里陆尚荣、张绍曾、蒋方震等一干大佬看过郭松龄的布置方案后,无不颌赞同,表示才堪大用。
无论是蒋方震还是郭松龄的估计都没有落空,日军果然不甘心失败,重崂山湾进行登陆作战,神尾憋足了劲,拼了命也要将上次的耻辱洗刷干净,加藤前次吃了亏,此次同样也是要翻本的心态。只是小鬼子研究来研究去,现还是上次付出惨重代价的那片滩头阵地适宜登陆,因此神尾本着兵不厌诈的精神将主要登陆场继续选此处,而距离该地上下约40里的地方选定两处次登陆场,并先期起登陆意扰乱华军视线、干扰应对。
自从佯攻登陆场开始登陆以来,“轰轰”声不绝于耳,全是日军舰艇大口径舰炮落地引起的爆炸,这次日军汲取了前次的教训,战列舰炮击编队一直开到距离海岸线很近的地方抵近射击,企图全面破坏、压制华军的防御阵地,密集而又颇具威力的炮弹面前,国防军修筑的地面工事被整批整批摧毁,雷区的地雷也被大量引爆,强大的气浪不时夹杂着闷声闷气的地雷爆炸声。随着日军佯攻兵力的逐次登陆,压制炮火逐步向内陆延伸,如同铁犁翻耕泥土一般,一段一段地向里面推进。
“好家伙,真厉害!”负责一线牵制监视的赵排长从覆盖全身的浮土探出脑袋,使劲摇了摇头,小块的泥土从帽顶上纷纷扬扬地撒落下来,耳朵里嗡嗡作响,鼻子下却是一股呛人的硝烟味。他狠狠吐了口唾沫。将刚才炮击硬钻进嘴巴的泥土、粉尘吐了出来,“小李子、刘二……你们哪里?”
“排长……我这呢。”不远处的一堆泥土忽然有了动静,随即又钻出一个脑袋,脸上还挂满了黄土样。不多时,大部分战士地脑袋都探了出来,只有几个不太走远的挨了炸弹片,赵排长命令医疗兵紧急将他们收容治疗。
“敌人摸过来了!”人群不知谁呼叫了一声,众人抬眼望去。可不是么,远处来了一群土黄色的蚂蚱,隐约还有一面膏药旗,不是鬼子又是什么?
“大家赶紧准备,一定要隐蔽好。”赵排长挥舞着手的佩枪,“没有命令不许开枪!”
“是!”众人一边答应着,一边手忙脚乱的从泥土扒拉家伙,刚才那一段连续炮击不仅将他们用层层黄土覆盖起来。身边的枪支弹药也都埋土里了,一线小兵们原本对上级让他们撤离前沿阵地、深挖洞的做法不以为然,现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炮击面前总算是信服得五体投地。乖乖,要是没有那些个防炮洞和掩护工事,要是没有把大部队撤下去。这得死多少人啊?!
按照规定,各连负责防御地阵地正面上只留一个排负责监视,周围各个级别的阵地上,类似场景不断上演。幸亏措施得力,各排的损失才降低到了低点,统计下来的整体伤亡率大概1~2%之间。
战士们细心准备,有的拧开手榴弹的底火盖,有的仔细擦拭刚才沾染了尘土的步枪,机枪手则狠狠压了压弹夹,将食指轻轻地扣板机上,准备第一时间射出复仇地子弹。赵排长用望远镜进行仔细观察。随着日军越走越近,视野鬼子的狰狞面目就愈清晰。很明显,这次鬼子汲取了上次的教训,不仅队形拉得很开,就是姿势也异常低,半弯着身子走路,从土坡上望下去,几乎是一群虾米迎面走来。
“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赵排长一挥手。身边的爆炸手沉住气。狠狠压下击装置,刚才还井然有序地鬼子队列里顿时掀起一阵爆炸声。几个正处爆炸心的鬼子猝不及防,当场被弹片收割掉了小命,鬼子队列顿时大乱,有几个开始直起身子朝旁边乱窜。结果,又有几个不开眼的家伙踩上了反步兵地雷,大大小小的弹片如同冰雹一般向周边人群招呼,踩地当场报销,其余挨着边的则哼哼唧唧地倒地上,有被废掉胳膊的,有被废掉眼睛的,还有的不偏不倚正好被弹片削去半截鼻子……虽然望远镜里看不太真切,但赵排长还是暗暗叫好――还是有很多地雷没被炮弹引爆嘛!
鬼子指挥官怒了,挥舞着东洋刀哇哇乱叫,原本还有些不知所措的鬼子兵他一番吆喝下,居然收起了垂头丧气的神情,变得凶残起来,瞪红了眼睛,开始直起身子加速向前冲了。
来,小鬼子,准备送死!
闯入雷区的鬼子只是登陆日军地一小部分,原本就担任着有去无回的开路任务,因此一直旁边督战的尉才能抱有如此“视死如归”的精神,但就受武士道的熏陶而言,此时的日军下级军官,尤其是年轻军官远比不上他们10年前经历日俄战争203高地争夺战的前辈们,也不如20年后的后辈们。但这种为着天皇、为着荣誉去死地念头却是不曾动摇地,面对国防军的地雷阵,留着仁丹胡地尉不仅没有呼喊后面的工兵上来扫雷,反而喝令部队加速前进,企图用**探出一条路来,虽然算不算疯狂还有待认定,单凭这种无视人命的态就足够让人瞠目结舌了。赵排长虽然听不真切鬼子军官说些什么,但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原本士气低落、畏缩不前的日军士兵经历了一番教育后,居然露出了狼似的凶残,嗷嗷叫着扑上来倒是让他有些吃惊。
看来军校里教官说得不错,总统的教诲是人深省――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赵排长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用手肘轻轻捅了捅旁边的狙击手,“小李子。看见那鬼子军官没有,能不能把他干掉?”按照秦时竹、陆尚荣等人对精锐部队的要求,专业狙击手必须配备到排级,受排长直接指挥,11师作为家部队,人员和装备都是非常齐整的,每个排都配备了一个狙击手。自然,狙击手不见得是神枪手。他们射击的精准虽然远高于一般士兵,但毕竟还存误差、存偏漏。他们内部,同样分成各个层次,低地称为入门狙击手,指从普通士兵选拔出来的枪法好手,接受过狙击手专业训练并担任狙击手不超过12个月的,一般配备到连、排级;其次称专业狙击手,指从入门狙击手挑选出来的精英。通常为本团狙击考核优胜者,要求至少担任狙击手一年以上;优秀的称精英狙击手,指全师狙击手考核的前3名,他们一方面担任师部长的护卫,另一方面也要承担本部狙击手的基础培养和后续考核。极为荣耀,军衔至少是上尉。再往上自然还有牛地,那基本就是神龙见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多半隐藏总统卫队、央卫戍师、狙击手专业学校等核心机关。全国防军一共也不过12个人,全部都是校以上军官。本来这个队伍是13人,现任东北军区司令长官周羽也赫然内,但他毕竟位高权重,谁也不会拿他当狙击手看待,而且从渊源上说,周羽还是其余12人的共同老师。
自从枪支进入国后,国就不缺乏神枪手。但是将狙击理论系统化、体系化,完成狙击从个人直观修为上升为体系修为却是从周羽开始的,他的教育下,这些原始神枪手懂得了观测距离、风速,学会了运用瞄准镜和各种专业设备,懂得了计算提前量等各种各样狙击理论,为直观的一点,国原始神枪手都是独行侠。几乎没有谁有助手这一说。但周羽传授狙击理论时,特意强调助手的功能和作用。这12人的学艺过程也是从担当周羽地助手开始。现身说法和对比抗衡,这12人明白了助手的重要性,对周羽的枪法和理论深深服膺,佩服得五体投地,故而这12人都恭恭敬敬地把周羽奉为国狙击的祖师爷,套用周羽大弟子赵德毓的话说:“拜师之前,我认为我地枪法已善美,几乎是指哪打哪,说打左眼绝不打右眼。但拜师之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枪法再好,找不到人也是白搭,你准头再准,不会隐蔽纯属找死!”按照国传统规矩,凡投入这12人门下的,都算是周羽的徒子徒孙。而这12人当,接受了周羽的言传身教后,都展出了一套颇具特色地狙击手法,外行难以区别其的异同,但内行根据弹道和狙击对象受创点,很容易推断出大致是哪个门下。只是有一点各门派全部是雷同的,那就是收徒就是从担任师傅的助手开始。
赵排长的运气不错,小李子虽然只是入门狙击手,但入伍之前原本是长白山的猎户,枪法神准,水平较之专业狙击手亦不逞多让,奈何入伍时间短了一点,还差一个月才够升级标准,因此还一直呆排部。好11师的几个牛人对他另眼相看,认定他是值得栽培的好苗子予以悉心教导,除了没有专业狙击手这个名头外,他地全套家当,包括望远镜、瞄准具、子弹、步枪等都是专业级别。
虽然部队有规定必须满12个月才能接受升级评定,但规定总有例外,,倘若能战场上杀伤一定数量的敌军重要目标,可按照其重要程折算分数予以减免一定时期的考察期。护国战争时期,老袁的部队太不经打,他的狙击才能丝毫没有得到挥就迎来了胜利局面,这次面对鬼子军官,说什么都不能再错过了,虽然击毙一个尉折合分数只有5分而每增加10分才能缩短1个月的考察期,但苍蝇虽小,毕竟也是肉嘛!再说,要想凭军功获取奖章乃至勋章,都要靠分数的累计。小李子屏住气,两眼眯成了一条缝,紧紧盯着瞄准镜那个手执指挥刀的仁丹胡,面上虽然平静如水,心却早已闪过一系列地计算。风速、俯仰角、敌方移动地提前量都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有了!他轻轻扣动扳机,792地子弹带着超音速的旋转威力扑膛而出,赵排长一直用望远镜盯着鬼子的动静,只见视野里的鬼子军官胸口处顿时出现一个血红的圆洞,随后就仰天倒了下去。
“好样的,打了!”排长兴奋地拍拍小李子的肩膀。
“嘿嘿!”小李子一脸憨笑,这可比打猎的要求高多了。
随着小李子的枪响,阵地上的士兵开始猛烈还击,步枪、轻机枪的声音响成一片,鬼子刚刚因为军官的倒下有些心慌意乱,现遭到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是慌成一团。小李子平静了心态后继续开枪,几乎枪枪弹无虚,赵排长眼瞅着真切,小伙子枪下毙命的小鬼子起码有3~4个,好家伙,一人就报销掉半个班!
鬼子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勉强对射了几轮后就拖着同伴的尸体且战且退,因为他们绝望地现,他们所处的地区几乎是毫无遮蔽的沙滩地,即便趴倒了也被对方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经验丰富的军曹自动接替了鬼子尉的指挥权,带领人马一点点地往后退,虽然狼狈但总比全军覆没要强。
正赵排长和全排士兵欢呼打退敌人进攻时,连部通讯员满头大汗地跑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