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出了履行一切国际条约和义务的庄重承诺,本总税务司即日起即将海关关税剩余部分存入国央银行,由国政府财政部支配;总税务司同时承认自1911年以来各地海关人员的变。”次日,安格联表声明:“……为充实海关力量,总税务司决定举行海关特别官考试。”双方同时一致声明:“双方承认,国政府及其相应机构对海关缉私负有义务,总税务司对于缉私工作负有领导和监察之责。”

    当然,海关关税控制权只是英关税问题上对立的冰山一角,为要害和致命的则是关税税率制定问题。自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并签订《江宁条约》后,国关税主权开始遭受侵夺:其一,从订约的内容来看,自通商五口税则订定之后,国不得自定征税则例,实际上海关进口税由洋人说了算,一直保持逢抽五;其二,进口货之内地通过税,受“不得过某分”的限制,只准值抽25,而国货所需要缴纳的厘金大大高过此数,实际上是对国货予以歧视性待遇;其三,由于银价跌落,而关税税则多年不得改,真实关税连5%都不到,只有2%-3%左右,大量廉价国外工业品的倾销下,国货奄奄一息。

    就这样,从1858年订定的旧税则一直施行到1901年缔结《辛丑条约》为止,前后44年未曾修改一次,国关税权力丧失殆。此44年间,清政府也曾两次要求修改,都因国力孱弱而无结果,国日益成为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直到《辛丑条约》签定时,为筹议赔款,洋大人们方“恩准”清政府要求加税的要求,但即便这样,也不容许对税率加以变,只说将值抽五的税则增加“切实”二字,自民国政府成立以来,虽然一直也有改税则的建议,但列强根本没有放眼里,阻力多的就是英国。
………………………………

第095章 联合声明

    第095章 联合声明

    秦时竹当选总统以后,一直重视财政问题的根本解决,厘金废除、税收调整、保护工商、扩展实业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关税问题一直进展不大,外商品还是面临不平等竞争。唐绍仪和朱尔典的会谈也自然很难迅速取得谅解。

    好清政府虽然软弱无能,但多多少少还保留一些权力,出口关税方面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7月份以来,国政府陆续调高一系列产业的出口关税,比如钨、钢铁、煤、纺织品、粮食等出口税率由5%上调至125%,并拟进一步上调。当时这列强看来简直是国政府的自杀之举,等于是要断绝各出口商人的财路,有些报纸甚至还不怀好意地认为“国政府必将为此付出代价”。江浙财团参与三次革命,和这一政策有莫大的关系。

    但自三次革命被平定和欧战爆后,轮到各国观察家大跌眼镜了,国的这一政策虽然造成了7月份出口的大幅下滑和大量货物积压,但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益――欧战一爆,上述货物的价格猛涨,那些商人原本因为税率调高卖不出去而迁怒于政府,到这时反而感谢起政府来。财政部的一纸命令,让他们推迟了销售,但也等来了好时机,钢铁、纺织品、粮食等大宗物资涨幅30%左右,着实了一笔横财,而冤大头无一例外都是洋鬼子。至于战争需要的特殊物资,如钨、铜、锑、铅等金属,涨幅超过50%,而且还有加速上涨的趋势。德军攻破列日要塞,并向法比边境推进的时候,财政部再次下通知,将各种战略物资出口关税提至25%。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国是钨和锑的第一大出口国,铅的第三大出口国,美国是钨地第二大出口国,镍的第一大出口国,而智利则是硝石和铜的第一大出口国,和他们协商后,他们也不约而同地提高了战略资源的出口关税,坐享“战争红利”。一时间,国际金属市场价格暴涨。

    英法两国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殖民地甚多,贸易和商业达,对于战略物资的获取相当容易,并不屑于囤积和储存,战争爆的头半个月就吃足了苦头――英镑和法郎轻微贬值,各种资源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各资源输出国的提价政策对德国影响很小,德国一直以来囤积战争物资。而国方面为了帮助德国渡过难关,故意用大量战略物资抵偿德国贷款,让他们非自愿地加速囤积,德国也因此拥有了将近1年半的战争储备。由于德国海军不如英国强大,一旦开战必然面临被封锁地局面。根本也不指望继续从国外进口。因此,各大资源输出国的提价行动让德国人叫好不已――这意味着该死的英国佬和法国佬必须付出大的代价才能应付战争,这对德国是有利的。俄国就惨了,虽然本身资源丰富。但限于工业和采矿实力的孱弱,短时间内无法生产,甚至于因为适龄人口大量动员后参军,连粮食和军火都开始出现短缺。

    这样的情况下,唐绍仪抛出了提高进口关税的建议,只要英国答应将进口关税提升至125%,国方面可以考虑降低一些出口关税。但骄傲地英国人并不肯轻易服输,他们只同意将关税提升至75%。并且出口关税不得高于10%,双方的立场和要价相去甚远,自然是谈不拢。

    进行几轮会谈都没能取得显著进步后,唐绍仪只能向秦时竹做汇报。秦时竹微微一笑后说道:“既如此,那让秉三试试看,我们还有一张好牌没有打呢!”

    另一个外交战场上,德国特使依旧侃侃而谈,虽然双方都急于达成协议。但利益面前却不愿意做第一个退让者:“我方原则上不反对将胶州湾租借地转让国。但需要贵国付出我国用于青岛市政建设的投资款项并承诺将来再将一处环境适宜的港口租借给我国……”

    “有关资金的事情可以商量,但特使先生。有关另租一处地要求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否则,我们的国民就要问,我国收回一处租借地然后将来再租借一处地方,这样的意义究竟何?”

    “这个……总统阁下,我们对于国没有领土野心,之所以要提出租借无非是想获得一个较为可靠地支撑点,您也知道,德国华有大量的投资和借款,我们将这种租借看作是彼此交往好的窗口。”

    “恕我坦率地告诉您,国人民通常将这种租借视为屈辱,我很难让他们相信这是彼此友好的象征。”

    特使耸耸肩,双手一摊,“这我就无能为力了。总统阁下,如果放弃我们远东的重要立足点,我相信德皇陛下会暴跳如雷的……”

    事实从心里来说,秦时竹并不认为这个条件有什么不妥,反正一旦德国战败,现即便答应得天花乱坠到时候都可以翻脸不认,任何条件现承诺都是无可无不可。只是这种消息一旦传出去,对于民众的士气、人心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央政府好不容易挣来地印象分将会因为对德软弱而大大缩水,民众是盲信而且热烈的,不宜给他们泼冷水。而且国内特别是南方舆论由于久英美媒体的舆论导向之,都显得为亲近英美一些,他们已呼吁政府对德宣战,收回青岛。如果青岛问题上没有一个体面的收场,难保南方继续将舆论火力对准央。

    1914年8月,民国外交阵线主要是两个阵地,其一是英关系,其二是德关系;这两个阵地的情况是互相推进、共同前进的。

    英两国政府有关即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外交动作对于远东政局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德国特使得知可靠消息后,第一时间给柏林去电报,收到明确地指示后紧急求见外交总长陆征祥,决意青岛问题上让步。

    “我刚刚收到本国电报。我方愿意加速推进青岛问题地解决,不再要求国政府战后继续提供一处与之相当地租借地,但希望能够拥有实质上地便利……”

    “我得到的许可是,我们可以保证德国的任何正当利益,甚至我们还打算做出多的让步,前提是贵国能够做出同样的让步。”陆征祥乐了,形势急转直下啊!

    “我愿意聆听总长阁下的高见。”

    “秦总统亲自指示,德国作为我国的友好国家。对国国防和工业建设起了积极地作用,德国交还青岛租借地后,国政府愿意单方面向德国开放本国尚未租借的港口,比如秦皇岛,比如舟山岛拟兴建的港口。”

    “包括我**舰么?”

    “包括……我们可以为贵国提供一切服务,除了没有租借的名义,贵国可以像使用自家的港口一样使用。”

    “需要我国做出什么样的让步?”事已至此,德国特使也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再用外交辞令绕口了。

    “两个方面:第一,山东境内所有德国的产业权利由我国购买,其数值经双方约定后确认并由贵国以贷款形式提供;第二,全面取消《辛丑条约》剩余的赔款,将其纳入德友好基金并由我国全权管理。贵国需同时答应放弃领事裁判权……”

    特使脑子转得飞快,这两个条件应该说并不苛刻,他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本人原则上同意这些条件,但需要经柏林方面确认后才能完全应允。”

    英有关**问题和存款问题联合声明表完毕后第三天。德第二次联合声明布。德国方面表示:愿意快向国交还青岛租借地,德国山东地相应财产权利由国以德国贷款赎买;德国同意将《辛丑条约》剩余的德国赔款部分全部纳入德友好基金协会管理;德方支持国废除有关领事裁判权的要求。国方面表示,为感谢德国山东问题上的厚意,国愿意向德国开放有关非通商口岸港口;国拟以德友好基金的名义聘请一系列德国顾问来华参与建设,包括5名政府特别顾问,100名大学教授,200位各个领域地工程师,300位国防军和警察系统教官;另外。方虽然对德友好基金拥有全面管理权,但重大问题上仍旧愿意与德国协商,愿意将德友好基金建设成保持友好关系的第二条正式外交渠道。

    德有关联合声明的冲击力比英联合声明的冲击力大,观察家普遍认为,德国对华关系上做出了巨大地、实质性的让步,无论是青岛的交还、赔款的转移还是领事裁判权的废除,都让国获益匪浅,这一定程上也印证了德国对于国的拉拢不遗余力。有评论认为:“随着德联合声明的公布。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近了一层。不远地将来,德国会不会做出大的让步以换取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呢?如果那样。俄国远东地区就要面临国的军事挑战,战争的走势让人很难预料。”

    如果说国成功地利用了欧战爆的机会,那么一直野心勃勃的日本同样没有忽视这个机会。英德相互宣战后,元老井上馨公爵兴高采烈,写给山县有朋和大隈重信的信不无得意地说:“此次欧洲的大祸乱,是对大正时代展日本国运地天佑……大正政地展,将为日本与欧美列强并行提携、世界问题不能将日本置之外奠定基础。日本应该立即举国一致,停止政争,收回为一党一派利益的一切要求,例如减税废税等,巩固国家财政基础,和英、法、俄联合起来,确立日本东洋地利权。”

    时任日本相的山本权兵卫是海军派,也是不折不扣的“英美派”,欧战爆同样让其喜出望外,视之为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一反外交件全部送给元老过目的惯例,外相加藤高明接到有关英国要求日本参战的照会后,连夜提请召开内阁会议。众多元老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内阁已初步决定站英国一边参加战争。若不是代表长州派的陆相悄悄通知了山县有朋,元老们几乎被蒙鼓里。为了挽回局面,9日晚上,山县有朋、松方正义和西园寺公望三大元老亲自出席内阁会议,商讨日本对德政策。山县有朋从陆军既有感情出,极力强调德国是日本的“友好国家”主张慎重考虑对德宣战事宜,遭到加藤高明的公开反对,双方剑拔弩张,几乎闹翻。

    由于元老西园寺公望也代表了亲英美的势力,对海军平素多有亲近,因此对加藤高明等人的意见实质上是赞同的,只是为了元老的“颜面”,假装训斥内阁成员几句“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空话。山本权兵卫心知肚明,一直任由加藤高明与山县等人争执,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愿。气得山县有朋大骂加藤高明“简直就是英国人!”

    但日本两派之间的分歧毕竟只是侵略目标上的分歧,不影响他们对于对外侵略扩展上的一致。为了照顾长州派的利益,也为了显示萨摩派的目标取向,终内阁和元老达成一致意见:日本对德宣战,但目标仅限于青岛和太平洋德属诸岛,事实上不介入欧洲战局;青岛方面由陆海军配合攻略,太平洋诸岛由海军全权负责。

    由于英双方有关外交接触的开战和联合声明的起草,日本方面一时吃不准英国方面的用意,直到8月16日还没有公开表对德声明。这短短几天内,有关外交阵线的波澜起伏是扣人心弦的。英虽然宣布建交,但积累了一些问题,英国初的打算并没有完全实现,依旧有用日本压国让步的想法;青岛问题上,英国并不反对德国将青岛交还国,但对于德联合声明所透露出来的有关方针又表示极为不满,对于国搞“以夷制夷”政策亦表示反感。这个背景下,虽然朱尔典表示反对放手日本“自由行动”,但英国方面还是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本暗示无意阻挠后者青岛问题上采取的立场。
………………………………

第096章 青岛问题

    第096章 青岛问题

    这样的风云变幻,日本内部后战胜了反对对德宣战的少数派,于8月17日表对德后通牒,要求日本和国水域的一切德**舰和武装船只完全解除武装,并9月15日前将胶州湾租借地移交日本,由日本战后“移交”给国。

    这显然是不折不扣的讹诈,德有关交还胶州湾租借地的方案刚刚出笼,日本就来这么一手,不但国国内舆论大为反弹,就是英国方面也很不满意。国国内舆论自《辛丑条约》以后,一直有亲英、亲美和亲日三个倾向,特别是南方各省,民众对德国的认同并不高。辛亥革命的胜利和秦时竹的上台逐步改变了这一切,德国是第一个打破对华外交封锁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德国是第二个退还庚子赔款并用于展国综合国力的国家,德国是对华技术输出多、贷款多且附加条件少的国家,这一切都让德国的形象普通国民大为好转。至于军队就是如此,德国教官严谨、守纪、战术素养较高,一直是国官兵仰慕的对象,国防军俨然有向德国学习的风气,即便是海军,由于德国派出教官并派遣大量工程师参与建造舰艇,原本海军存的亲英势头逐步被扭转,海军也开始崇德。

    德第二次联合声明的表对于这种气氛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民族主义高涨的国民间,主张对德亲善的评论骤然成为舆论主流,不但没有人主张对德宣战以期收回胶州湾,反而强烈要求政府以德关系改善为契机,相机调整与其它各国的关系。虽然报界舆论一致公认要“遵循国际义务,维护条约神圣”。但谁都清楚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于国展的危害。德国地让步虽然是时局不利情况下迫不得已的行为,也并没有完全让国恢复平等地位,但毕竟是向着好的方向走出了关键的一步,这让一切有识之士欢欣鼓舞。因为,哪怕当时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也没有幻想一夜间废除全部不平等条约和列强平起平坐,德联合声明所达成的成果已大大超过了他们的预期。这种前提下,德国所做出的任何让步,都让国人认为是真正友好地体现。

    随着日本对德后通牒的表。原本英国华的民间印象又大打折扣。自民国政府上台以来,英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与国建交的大国,也是和国矛盾与障碍多的国家。英联合声明本来能够缓解这一状况,但日本让人始料不及的行动又对英国造成了冲击。民众认为,都是英国搞的鬼,要是没有什么劳什子的英日同盟,没有英国政府那封要求日本出兵地照会,事态不会像现这么恶化。日本固然是虎视眈眈的罪魁祸。英国何尝不是助纣为虐的帮凶呢?

    日本对德后通牒的表也成为舆论批判的风口浪尖,一般报纸都认为日本是国革命地资助者,是国革命的同情者,也是国要学习的榜样。但就是这个所谓的资助者、同情者兼榜样露出了狰狞面目,让人不由极为愤慨。《人民日报》表社论指出:“……日本昨日表地后通牒。与其说是为了维护东亚和平,保障国权利和立立场,倒不如说是日本狼子野心的暴露,反映了日本对国领土的觊觎和侵略。这不能不让人愤慨,亦不能不让人奋起抗争!”

    遍览所有18日的报纸,都是“抗议”、“愤慨”等字样,要求政府坚决顶住、拒绝日本无礼要求的呼吁占了绝大多数,只有少数一些报纸提出请求英国、美国斡旋以解决日争端。

    国政府得悉日本表对德后通牒之后,陆征祥与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进行了紧急会见。

    “我奉秦大总统之命,紧急召见贵公使!”

    “我奉本国政府之命,紧急求见贵总长!”

    双方剑拔弩张。上来就是针锋相对。

    “请讲!”陆征祥语调冷淡,也不请对方落座,压根没有“请”的意思。

    日置益脸上挂着令人恶心的笑容,开始照本宣科:“……为维护东亚和平,保障国政府的立地位,同时履行英日同盟地国际义务,我国政府已向独国政府提交哀的美敦书,要求其国和日本水域的一切军舰和武装船只解除武装。独国贵国胶州湾的权益由我国政府暂时托管。待战争结束之后再行移交。”

    陆征祥强压住火气,愤慨地质问道:“我投身外交界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话语。胶州湾是我国既有领土,我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调整纯属敝国内政,何时轮得到贵国指手划脚?国政府已一再表示此次战争保持立地位,为何贵国政府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

    “总长阁下,敝国政府认为,如果国就此接收胶州湾,等于与德国联合,自行破坏立……”

    “胡说,我国政府与德国政府的一切条约都是基于和平目地!”

    “贵总长不必过于激动,我方只是代管而已,待战争结束后将立即归还贵国!”

    陆征祥心想,我要是连你这话也信,我地智商就连三岁小孩都不如,继续质问道,“我倒想问问贵国政府,胶州湾是何国领土?何国拥有主权?”

    “我国政府坚持认为,国政府如果战争期间收回胶州湾,将是破坏和平、破坏立的行为,将为此付出代价。”

    “这是讹诈!”

    “不,这是忠告!”

    “送客!”

    这注定是一次不欢而散地谈话,陆征祥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厚颜无耻!

    随后召开的内阁会议上,气氛沉闷,人人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听取了陆征祥有关外交交涉的汇报后,秦时竹问道:“诸位对这一问题有何看法和建议?”

    进入内阁担任司法总长地梁启超先言:“无论从外交惯例还是从国际公法来看,日本的举动都是对我国内政的干涉,因此,我认为应该严正声明立场,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民政总长岑春暄附和道:“小鬼子欺人太甚。咱们可不能示弱!”

    “对,公理如此,我们要据理力争!”教育总长范源濂也是如此表态,一时间内阁成员都主张**,捍卫主权,这让秦时竹多少感觉有些欣慰。座的众人,除梁启超等少数外,多半都是浸淫官场许久的老手。都是老谋深算、深藏不露之辈,现看来,胸那份激情和爱国热情并没有消磨殆。

    “卓如兄的立场我是赞同的,大家地意见我亦认为是正当的,现的问题是如何应对日本人的威胁和恐吓?”

    “这……”众人低头陷入了沉思。这个态不容易表啊,谁都清楚日本此次对胶州湾志必得,威胁和恐吓并不是空穴来风,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招来武力进攻。这是要极力避免的后果。如果那样,不但日关系将急剧恶化,国所需要的和平与稳定局面也将被打破。战场上的胜负是一个方面,光是为此次战争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又该需要多少?20年前,日已交手过一次,当时日地实力对比远没有像现这么失衡,依旧是一败涂地的结局。20年来,国每况愈下。《马关条约》大大伤了元气,维变法遭受夭折,《辛丑条约》几乎让国国将不国,辛亥革命让国赢得了喘息之机,但这只是实力虚弱之时的反弹;反观日本,20年来利用从国得到的权益大肆展,10年前又击败了俄国,国力蒸蒸日上。此次有备而来。难保没有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决心。

    怎么办?**,坚持收回青岛免不了要和日本硬碰硬。这个国家是只认强力和拳头地,对他讲公理没有丝毫作用;对日妥协,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国内大好局面又可能毁于一旦。座的众人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又恨得牙痒痒!

    “禀总统,从时间上说,德声明先于日本对德通牒;从道义上说,青岛问题纯属国内政,顶多是德相互关系,因此未必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财政总长梁士诒看了一下众人,慢悠悠地说道,“我看是否和英国人交涉一下,由他们出面居间斡旋……或者,也可以请美国人居间调停。”

    工商总长周学熙附和道:“现日强我弱,骤然开战不是一个妥善地办法,倘若失败,免不了《马关条约》第二,我意思是小不忍则乱大谋,还是要以慎重为好。”

    秦时竹若有所思,继续点头。

    外交总长陆征祥涨红了脸,一言不,外交交涉并不是单纯靠公理和意气用事就可以实现,关键还是手的实力,前面俩人的话虽然有些示弱,但说出了实际情况,他愤慨归愤慨,毕竟还没有失去理智。

    “禀总统,国防军誓死捍卫国家主权,事关国家领土完整,决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日本恫吓也好、威胁也罢,我们都不用管他,坚决按照既定方针办!”国防总长陆尚荣站起来表态,军人么,就要有铁血气概!

    葛洪义也道:“日本是一条贪得无厌的饿狼,我们今天如果退让,那么明天他就能得寸进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我主张坚决抑制。谈判也好、调停也好乃至战争也好,我们都要奉陪到底!”

    秦时竹还是点头,众人一时吃不准他的态。内阁总理张謇自三次革命后已经边缘化,近日一直称病家休养,内阁事务都是由葛洪义负责居间联络,可谓是总统的左膀右臂,他的言难道代表总统的真实意思?打仗不是小事,虽然总统一直以来对战事毫不手软,也打赢了好几次,但这次毕竟是面对日本,很多人心里还有些打鼓。

    “诸位……”秦时竹看见众人地目光都聚集自己身上,知道该轮到自己表态了,“方才听了大伙的意见,我心里也有了底。青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从表面上看,青岛一直为德国所租借,咱们也从来没有收回的心思,这次日本人硬要,咱们给了他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损失,不就是换个国家租借么……”

    众人点头,这是实话。

    “但话又说回来,青岛问题又是了不得的大事,咱们好不容易和德国达成了协议,付出了一定代价,现日本想要青岛就要,把我们放哪里?这涉及政府的执政公信力和国际威信,往后再开展对外交涉,还有哪个国家愿意信任我们?同时,这也涉及政府民众的形象,我们费心机,好不容易打算收回青岛,挽回一下国积贫积弱的形象,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如果就这么硬生生给日本人毁了,我们能对得起民众?那样和前清政府有什么两样?我们辛辛苦苦搞革命难道就是为了这样?”

    众人继续点头,这也是实话。

    秦时竹离开位置,踱步到窗户边,推开玻璃窗后,远处传来微弱但整齐地声音:“维护国权、还我青岛!”“你们听听,这是爱国学生上街游行地声音……你们再看看,今天的报纸,都是表态支持政府地,民心可用啊!我们既然号称民国政府,就应当代表国民,对国民负责而不是让他们失望,任何有损国权的软弱和退让,我秦时竹是决计不答应的。”

    众人热烈地鼓掌。

    “但问题可以圆滑地处理,方才诸位说请英美调停与斡旋,这是个办法;国防军好整以暇,有所防备,也是个办法。我终归是一句话,我们主张和平解决,但绝不怕打仗!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如果有谁硬要将战争强加于我们头上,我们绝不退缩!”

    “哗啦啦!”内阁会议室一片热烈的掌声,国难当头,众人保持了高的团结和一致。
………………………………

第097章 游行示威

    第097章 游行示威

    总统府秘书长左雨农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凑到秦时竹身边耳语道:“禀告总统,学生们已游行到了华门,要求求见总统和总理,您看……”

    “现场秩序如何?有多少人?”

    “北京警察全部都出动了,徐总监现场负责指挥,秩序据说不错,人数越来越多了,起先是几所大学的学生,现连许多市民都夹杂里面。”

    “徐升对付这个有经验了,让他妥善维持秩序,我现开会,再过一个小时,不!再过半个小时接见学生代表!”

    华门外,黑压压地聚集了一大片人头,所有人都是严肃、焦急的神情。警察总监徐升忙得满头大汗,好家伙,这可是比当年沈阳游行那会壮观多了,饶他已有了一次经验,还是手忙脚乱。

    “同学们,市民们……我是全国警察总监徐升,刚才接到总统府左秘书长的电话,秦大总统和内阁要员正开会商议对策,请大家稍安勿躁、保持冷静,再过半个小时,大总统将会接见学生代表!”随着临时架设的高音喇叭一次又一次地广播,现场的秩序逐渐安定下来,毒辣的阳光晒每个人的脸上,愈折射出他们的坚毅和沉着。

    动游行并一路带队的各大院校的几个学生领袖碰头后,决定现场等待,一些列入预备军官编制的学生则穿戴整齐,维持现场秩序。

    “同学们,坐……下!”几个现场指挥一起号施令,参与游行的学生立即齐刷刷地坐下,这时很容易看出学生和市民的区别,学生都接受过学生军军训,无论立姿、坐姿都接受过训练。而市民们坐下就要相对慢腾腾和奇形怪状了。

    一看众人齐刷刷地坐下,周围神经高紧张的警察们也都松了口气,这次游行可谓突如其来,为了避免过于紧张而生危险,除内务部直属特警外,其余所有警察都是持空枪上阵。徐升知道,游行是冲着日本而来,不是冲着政府而来。理论上不会有太多问题,但万一间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