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势-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我看来,人民党虽然强势登场,但后的第一大党,并不能够落他们头上。”杨笑了笑,“大总统放心,秦时竹万万做不了总理。”
“他要来做总理就好了。”袁世凯暧昧的一笑,“我就让少川做那个北疆巡阅使。”
袁世凯实际上说的是,秦时竹要真是来做了内阁总理,就被北洋牢牢地牵扯京城,离开了沈阳,秦时竹也多少无能为力。
“大总统就会说笑,当时千不该万不该赶走唐总理的,若唐总理,此间对您的非议也会少很多。”
“是啊,这事我也知道办错了,但又能怎么办呢?他还不是巴巴地去了秦时竹那里?”袁世凯轻蔑地一笑,“就是过去了又怎样,现还不就是个顾问?当年少川做巡抚的时候,秦时竹还得给他磕头呢!”
杨有些听不下去了,轻轻“咳”了一声,袁世凯现自己地失态,连忙收住话头,说道:“玩笑话,皙子别放心上,你说人民党做不了第一大党,那莫非国民党才是第一大党?”
“正是,人民党势头虽猛,但毕竟根基不够,况且北疆各省都是人口稀少之地,秦时竹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变着法子弄出议席来。南方地人民党虽然有张季老领袖,但局限于江、浙、皖三地,也不足为虑;真正可怕的是国民党,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他们都占有明显地优势……我的估计,国民党和人民党参议员的席位上可能差距不大,但众议员席位上肯定是国民党来得多。”
………………………………
第131章 缓兵之计
第131章 缓兵之计
“按照临时约法,确实如此。不过……”杨拖长了声音,“大总统也不是毫无作为,若是经营得法,局势依然您的控制之。”
“皙子有何妙计?”
“国民党纵然获得第一大党,也绝不可能过半数,若要执政,必须拉拢其它党派。由于宋教仁和国民党对人民党以及北疆不敬,国民党和人民党合作基本不可能,而且国民党一再主张要建立完全之政党内阁,也不大可能和人民党联合,必须另找他党。大总统您的希望就寄托这里。”
“另找他党?”袁世凯反复回味了半天,“你是说共和党?民主党?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统一党、社会党?这年头,政党比八大胡同里的婊子还多。”
杨没有理会袁世凯这句低俗的讽刺,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是,也都不是!”
“这……”袁世凯有些迷糊了。
“说是,就是除了人民党和国民党这两大政党,议会里肯定就剩下这些小萝卜头了,说不是,这些萝卜都太小,构不成对两大党的威胁。共和党虽说号称第三大党,我看实力连其它两个的一半都不到。”杨坦然地说,“只有您,才有办法把他们捏合一起,组成第三大党。”
“你的意思是让我出面组党?可是皙子,你是知道的,我没弄过这玩意,难太大,要不我推荐你做党魁,另立党,统合各小党?”
“不可,我杨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若是我当党魁。只能坏了您的大事,我给您推荐一人,保证成功。”杨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此人一是研究宪政多年,对选举、议会、民主多有心得;二是此人盛名远播,必然可以领袖群雄;三是此人极其想政坛有一番作为,让其出面,必然不会推脱;四是此人无其余势力可以依托。若是由其组阁,必然可以和大总统取得和谐。”
“谁?”
“梁启超!”
“梁卓如?”袁世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连称赞道,“不愧是皙子,一语点破迷津。”
由于同盟会革命主张的胜利和人民党北疆的强势,多年来一直为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的立宪派人士普遍陷入“若丧家之狗,无所归宿。言之气结”的窘境。为了继续对抗国民党和人民党,他们认为唯一地出路是与袁世凯结成同盟。为此,梁启超回国后曾经向袁提出:“共和国体下,善为政者,必暗为舆论之主。而表面自居舆论之外,夫是以能有成”,建议由他联合旧立宪派和革命派分化出来的分子,组织一个所谓“健全之大党”。以与国民党和人民党做“公正之党争”,使“彼自归于劣败”。袁世凯当时听后也说好,但由于其它事务耽搁,一直没有放心上。现选情已经展到此,他就急切地盼望着能将此计划付诸实行。
果然,杨也不打算放过袁世凯,问道:“我听说梁卓如回国后就曾经向大总统提出此建议,奈何没有回应。故而心灰意冷。”
袁世凯大窘,只好掩饰说:“当日确实有此提议。但一来我政务繁忙,二来他说要我做此党魁,我寻思总统不可专入一党,所以也没有答应。”
杨叹了口气:“蹉跎许久,若是早能成事,现情况还要好些。”
“现动手,也来得及。”袁世凯连忙说。“我立马就去请卓如。这事越快越好。”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要把其间的厉害关系和大总统好好说一说。免得又有小人背后说我的不是。”
“皙子,那些风言风语你别介意,我从来就不当真。”袁世凯一看杨心情不好,赶紧安慰他。
“不然,事关重大,我必须有个交待。”杨认真地分析起来,“自来议会政治,需要占据多数席位方能执政,至少要得到多数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第一大党组阁,西方各国年民主历程,虽有第一大党之地位而组阁失败者,比比皆是。梁卓如组建党,虽然位居少数,但可以人民党、国民党这两党对立间纵横捭阖,寻求平衡……不占据多数的情况下,无论人民党也好,国民党也罢,都不可能单独组阁,他们也势必反对对方单独组阁,以人民党的眼光看,与其国民党组阁,莫如让梁卓如组阁,反之国民党也是如此。若梁卓如上台,必然是一个弱势内阁,需要大总统支持多矣……”
听到这里,袁世凯有点品出味道来了,梁启超纵然作了总理,由于先天不足,只能依靠他这棵大树上,那样的话,名为责任内阁,实际还自己地掌控之下。他连连说:“妙极,妙极。”
“既然如此,杨告退。”杨说完就走了。
当天晚上,袁世凯就和梁启超进行了密谈。双方议定:由梁启超出面积极推动共和、民主两党合并成功。袁世凯大力支持之,并答应为党提供活动经费三十万元,并允诺将来组阁成功,任命梁启超为总理。梁启超给袁世凯的回报是,将来组阁后,重要阁员由袁世凯和他协商提名,内政方针上全力支持袁世凯的行政。就这样,袁世凯的大力支持下,梁启超的积极活动下,共和、民主两党的合并步伐加快了,为消国民党、人民党之忌,梁又通过舆论工具故意放风说合并“难成”。
梁启超的活动,都秦时竹地预料之,对于这种把戏,他压根就不放心上,说得好听是民主选举。说不好听是实力政治。对于实力政治的认识,他丝毫不逊于老袁,而梁启超的态,也他意料之。梁启超如果不袁世凯身上碰一鼻子灰,他就不是梁启超。秦时竹的心思,还是放了库伦城外的国防军上。
李春福率领南路军浩浩荡荡地杀入昭莫多时,库伦城里地伪蒙政府已经上下乱套,所有人都惶恐不安。很多大小贵族收拾细软,准备化妆潜逃,只是考虑到大兵压境,天气又差实无法成行。杭达亲王强打精神,召集内阁开会。几个骨干一商量后,决定先派出人员探探口风,顺便打探一下对方的实力。
23日,李春福军帐接见了前来谈判的库伦特使。这个特使也是一个铁杆的亲俄分子,张口就要南路军退军,说什么倘若不退,过几天俄国人前来,必然杀个片甲不留。
李春福冷笑一声:“我们都已经打到这里了。还说什么片甲不留,有这样吓唬人地吗?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会片甲不留?”
特使一愣,一看没吓唬住。连忙又换了种口气,说起**立和自治的意义来,甚至还摆出辛亥革命后各省**的例子来证明库伦**的正当性。
“正当?你们勾结俄国人,分裂祖国就是正当?当卖国贼就是正当?”
特使冷汗直冒,结结巴巴地说:“我们蒙古部落,原本效忠于满人,现既然满人皇帝已经退位,我们就应该重**!”
“我听着怎么像是个卖国地腔调呢?清帝退位是不假。但退位诏书上明明写着要实现五族共和,那按照你的逻辑,回部、**都可以**喽?”李春福恶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你不用这边巧言令色,回去告诉你的主子,乖乖束手就擒,否则城破之时有他的好看。”
特使也真地没指望依靠这些就让国防军退兵,他收到的指令是量拖延时间。等待俄国援军的到来。因此对于李春福的态倒也不恼:“将军,我是奉命前来谈判地。您说说条件,怎么样才能让贵军退兵?”
“退兵?简单!第一,撤销帝制、取缔伪政府,大小官员一律声明效忠华民国;第二,城里所有部队放下武器投降;第三,声明断绝与俄国人的联系……”
“将军,您这么要求恐怕有些难以实现。”特使皮笑肉不笑地说,“我知道贵军远来辛苦,我方愿意出犒劳费100万换取贵军退兵,以后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李春福哈哈大笑:“为了收复外蒙,光是央就下拨了100万军费,我难道还稀罕你这100万?”
对方一听,以为他嫌少,立即凑拢来说:“将军若是嫌少,我方可以再酌情增加。至于各位将军,也少不得一份……”
“你回去告诉你主子,乖乖按照我说得三条办,不要耍什么花招。”李春福将特使赶出了营帐。
“咱们为什么要和他多费口舌?一杆子打过去不就行了?”马福祥有些奇怪。
“不然,对方来谈判为的是拖延时间,我虚与委蛇也是为了拖时间,可以让士兵们好好休息,养足了力气才能打仗。”李春福说道,“现我们虽然初步包围了库伦城,但防守并不严密,如果对方狗急跳墙突围的话,我们要费很大地力气才能拦截,我倒是希望他们乖乖呆城里,方便我们一网打。我提这些条件,他们压根就不会考虑,但可以给他们一个拖延时间地机会。”
“他们拖延时间,为的是等俄国佬上来,咱们可要抓紧。”孙烈臣说道,“秀芳下午就到,咱们什么时机动手?”
“不急,可以再等两天,俄国人快还要5天才能到库伦城,这时间我们完全耗得起。”
果然,没过多时,那特使连滚带爬地又回来了,说城里正考虑这三个条件,央求李春福他们宽限几天。
“回去告诉你家主子,我给他两天时间,希望他不要执迷不悟。”
杭达亲王听完特使地回报后,眉头拧得紧紧的,对方如此表态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今天他已经城墙上转了一圈,从望远镜里看见城外已经筑起了大大小小地炮兵阵地,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墙,他虽然心里怕得直哆嗦,但普通士兵们面前,丝毫不敢露出害怕的神色。现支持他们撑下去的,就是远几里之外的俄国增援部队。谁都明白,库伦城虽然是外蒙的心城市,由于蒙古人的特点,城防并不坚固,连内地一些稍微上规模的县城都比不上。
“怎么办?怎么办?”
“王爷,不要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还有4000多兵马,再加上俄国人地援军就要到了,不用怕这些南蛮子。”兵部大臣信心倒是很足。
“城不坚、兵不广、器不利,如何能坚守?”杭达亲王忧心忡忡。
“俄国人不是说五天后就来嘛,咱们就坚守五天,五天后局面就会反过来,该轮到南蛮子们吃不了兜着走了。”
“他们提了三个条件。”杭达亲王把条件一说,兵部大臣立马跳了起来,“王爷,王爷,这条件可万万不能答应啊,答应了咱们全完了,还不如虚与委蛇,再拖它个两天再说。”
“守住城池,你真的有把握?”
“请王爷放心,我一定坚守三天!”兵部大臣拍胸脯保证。
傍晚时分,风还猛烈地刮着,李春福的大帐里聚集了所有前来外蒙的高级军官。
“秀芳啊,可把你可盼来了。”李春福拍着马占山的肩膀,关切地问道:“你这一路上还好?”
“托各位的福,我一路都好。”看到了友军,马占山也是激动不已。
“大帅命令我们,快拿下库伦城,击退前来增援的俄国兵。”李春福拿着秦时竹的电报,边分析边说,“根据我们地判断和后方传来地消息,老毛子大概5天后会到库伦城外,如果我们没有及早拿下,让对方合兵一处,可就被动了。”
众将都点头称是。
………………………………
第132章 总攻库伦
第132章 总攻库伦
“此次作战,我们都听孙将军指挥,咱们先听听他有什么高见?”
“来来来,别急。”孙烈臣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各位还没吃晚饭,先尝尝这几个牛肉罐头,味道真不错。”
众人哄堂大笑,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从参谋手接过了牛肉罐头和饼干开始大嚼起来,边吃边啧啧称赞道:“宁部长的主意就是好,又是饼干又是罐头的,平时觉得不稀奇,可是这大草原上能吃上这个可算是顶好啦。”
“听说是大帅进口外国机器专门做出来的,专门提供给野战部队享用。大帅想得可真周到,咱们打仗可不能给他丢脸。”孙烈臣一边吃,一边解释道,“那时打乌泰,我们师第一次吃上罐头,可真是带劲,所有人都开洋荤啦。”
李春福摇摇头:“罐头和饼干不稀奇,我这还有糖果,嘿嘿,包管你们都没吃过。”
“糖果?”马福祥哈哈大笑,“糖果总是吃过的。”
“真的?”李春福挥手让参谋掏出了两个纸包,“这是临行前我岳父特意送给我的,说是厂里刚刚生产出来的高级货色,叫‘巧克力’,这一路上我都没舍得吃,现正好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众人也不含糊,三下两除二就入肚了,李春福问憨厚的扎木合:“扎木合老弟,味道怎么样啊?”
“顶好,顶好!又甜又香。”
“按我岳父的话说,上阵前吃这个,补充热量、浑身是劲,要不是刚刚开始生产,量比较少。不然就给所有弟兄都一块。”
“真要是那样,你老泰山还不又稳赚一票?”马占山揶揄一番,众人又是大笑。
“吃也吃了,闹也闹了,现该谈正经事了。”孙烈臣一说,帐篷里又恢复了严肃的气氛,“我的方案是,两日后开始总攻。秀芳。你的东路军现什么位置?距离库伦城大概还有多少里?”
“我军主力库伦城东北方,大概还有40多里。”马占山只带着卫队前来南路军大营的。
“好,我的意图是这样地。总攻开始后,我们南路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起攻击,逼迫敌人从东门出城,然后由秀芳率领部队兜住,两家合围,歼敌于库伦近郊。”孙烈臣地图上用铅笔画了个圈。“因此,总攻起前,东路军务必要保持隐蔽。”
“万一敌人不出来怎么办?”马福祥说了他的担心,“我们到这里也有两天了,敌人一丝北窜的动静也没有。我恐怕到时候还是老鼠不出洞的做派。”
“他不出来也不要紧,那时候敌人的主力已被我们吸引到其它三个城门,东门守卫必然空虚。如果总攻起后两个小时还不出城,就请东路军火速赶往东城。一举拿下东城,全歼敌人于城内。”孙烈臣问道,“秀芳,你的火炮和弹药还够。”
“够,路上基本没怎么消耗。”马占山说出了他的疑惑,“可如果敌人不向东突围,向北逃窜怎么办?俄国援军是从至南而来,我认为敌人有可能北窜。企图和援兵汇合。”
“这确实也是一种可能,但布置时,我会格外注意,会北门加派力量,我带领16师攻北门,李将军带骑1师攻西门,马将军和扎木合兄弟就打南门,各部队留一个营作预备队。留昭莫多大营防守。”
“是!”
“总攻时间定26日凌晨5点。以三信号弹为号!”孙烈臣大手一挥,“三就餐。四进入阵地!”
“是!”
“等会我拍电报给大本营,请求大帅批准,如果没有其它变动,就一律按照这个计划行事。”孙烈臣继续说道,“这两天,我们一方面要派出精干人员侦察敌人城防,另一方面大部队要做出放松的样子来麻痹敌人!”
当夜,沈阳大本营地秦时竹收到了电报。“大帅,南路军和东路军已经会师,孙烈臣来电报,拟于26日起进攻,请您批示。”
秦时竹看了下方案,说道:“很好!”
“北疆国防军民国元年第209号令:绝密!同意你部作战方案,望一鼓作气,速下库伦,控制伤亡和弹药,务必全歼敌人……北疆国防军总司令:秦时竹。”
宽限两天的时间已到,厚颜无耻的特使又一次跑来,“将军,贵军提出的条件,我们内部经过多方商议,仍然决断难下,能否再宽限几天?
李春福声色俱厉地说:“你休要和我耍花招!**的时候怎么决断地怎么快?眼下分明是想拖延时间、蒙混过关。”
“不是,不是!内阁争吵的很厉害,杭达亲王是主张答应贵方条件的,但其它几个大臣,特别是兵部大臣不赞同。”特使做出诚惶诚恐的样子,“王爷为了表示诚意,有一封信给您。”
李春福粗略一看,无非是内部争论不休,他孤掌难鸣,需要多时间说服之类地话……
“休得胡说,你家王爷不是大权握吗?”
“以前是这样不错,但现情况不同了。”特使哭丧着脸,“城里还驻扎着俄**队,带队的领怎么也不肯投降,并嚷嚷如果我们归顺,就把皇上和大臣们都杀了……”
“有多少俄国人?”
特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大约有800人。”
“好哇,你们城里驻扎着数千人马,连800人都不能拿下?”
“非也,非也,俄国人就驻扎皇宫附近,手又有大炮,打起来我们不是对手啊!再说。王爷宅心仁厚,不忍交锋以免误伤姓。”特使假惺惺地说道,“其实我们王爷是有诚意的。”
“诚意,我怎么没看见?”
“一来,大军到来的时候,王爷为了避免两边刀兵起见,传令各处姓不得抵抗,所有军马都收缩回城;二来。大军一到,王爷就派出了小人为特使前来谈判,希望和平解决;三来,王爷为了表达诚意起见,送来信物,请将军笑纳。”说罢,特使从身上掏出一个玉玺,“这是我们皇上的玉玺。今交给贵军,以示诚意。”
“真地假的?”李春福手里把玩着玉玺,皱着眉头问道。
“长生天上,我可以誓,绝对是真的。”特使一脸郑重。由不得你不信。
“既然如此,我姑且再信你一次。”
“如此多谢将军啦。”特使从怀又掏出一个夜明珠,“此物是蒙古传世之宝,王爷命我献给将军。以示和好之意。”
眼看李春福眼里露出一些心动,特使不动声色地悄声告诉李春福:“以后若是两家结好,将有多礼品报效将军……”
“如此……”李春福露出为难地神色,“此间还有他人,我不好擅自做主,这样,待我向大帅请示了再说。”
“多谢将军了。”特使作揖后告退。
来人走后,李春福鼻孔里哼出一声:“小贼。和我斗心眼,还早着呢!”
孙烈臣笑道:“自古兵不厌诈,就先让他们得意几时。”
“仗还没打,先收了玉玺和夜明珠,看来是好兆头啊!”
杭达亲王听完特使地回报后,心里又踏实了几分,他扳着手指算道:“只要再拖延三天!三天就行了!”
“可是王爷,我们把玉玺送出去了真的不要紧?”
“不碍事。大不了再重弄一个。汉人都是群笨蛋。咱们要的是权力,玉玺不玉玺有什么要紧。只要权手,哪怕弄块石头来刻都是好的。”杭达亲王打了个哈欠,“今晚本王可以安睡喽!”
五时分,守城士兵正昏昏欲睡,这几天国防军兵临城下,给了库伦城极大的压力,为防止意外,伪蒙军的大小头目都打起精神仔细巡逻,日夜不敢间断。但人的精神和注意力毕竟是有限地,这根弦紧紧地绷了三天后,就不可避免地转入松懈。突然间,漆黑地天空划过三道亮光,三颗红色的信号弹高高升起,还没等守城士兵反应过来,炮弹已落城墙、城楼等处了。
“轰,轰”炮弹作响声处,到处可见残肢断臂,或者是猝不及防的士兵被气浪掀下城楼活活摔死。别看国防军这两天没有大的举动,其实早把各种射击诸元测算好了,一上来打得敌人就是哭爹喊娘。
这边炮弹刚刚落下的时候,城里也感受到了猛烈的震动,杭达亲王此时正搂着女人睡觉,听到炮声迷惑不解,哪里生了爆炸?
等到亲兵手忙脚乱地进来报信,说汉人已开始攻城了,他吓得一骨碌爬了起来,嘴里连连哀叹:“完了,完了!”说罢就昏死过去。
“王爷,王爷!”亲兵们大呼。
过了许久,杭达亲王才醒来,这下已清醒很多了,用哆哆嗦嗦的话说道:“快,快,传令弟兄们一定要顶住!”
亲兵们这才现,王爷刚才光顾着害怕了,身上还穿着单薄地衣物,连忙把衣服拿过来给他穿,谁知可怜地王爷手抖得不行,连衣服都穿不进去,亲兵们没法,只好把被子给王爷一裹了事,抬着他就出了门。
十几轮炮击后,伪蒙军终于从惊慌失措有些恢复过来,几个低级军官地指挥下,操起马克沁机枪就开始扫射起来,虽然是漫无目的地乱扫,但毕竟自己也打响了家伙,胆子壮了不少。此时国防军还根本没有冲锋地意思,孙烈臣一看城楼上冒出的点点星火,冷笑一声:“看来还是有两下子的嘛,传令炮兵,瞄准城楼上冒亮光的地方轰!”
炮兵们飞速调整角,60、82和37步兵炮地炮弹接二连三地砸到了那些个火力点上,打得敌人是鬼哭狼嚎,所有火力点都变成了哑巴,那些马克沁干脆就变成了一个个零件陆陆续续飞上了天空再重重砸下来,若是运气好,还能再砸到一两个伪蒙军垫背。
20多分钟的火炮准备后,原本防守严密的库伦城墙已变得千疮孔,好几处城墙架不住猛烈的炮轰,倒塌了下来,露出了白生生的大口子。
孙烈臣沉住气,制止住跃跃欲试的冲锋部队:“炮兵,照明弹!”
没过多时,第二批数十照明弹升上了夜空,把库伦城照得雪亮,孙烈臣从望远镜里看过去,城墙处、城楼上已基本没有了敌人的踪影。
“好!”孙烈臣问参谋,“其它几处城门如何?”
“西门我猛烈炮轰之下,倒塌城墙多处,南门火力点已基本肃清,敌人不见踪影,各部队听从指挥,准备偕同冲击……”
“是时候了!”孙烈臣微微一笑,“信号弹,冲锋!”
“啪啪啪”三颗绿色的信号弹飞上了夜空,“冲啊!”早已准备多时地士兵们浩浩荡荡地朝库伦城冲去。
冲锋的号角吹响后,国防军士兵奋不顾身地朝库伦城冲去,天还是那么冷,风刮脸上还是那么痛,但所有的战士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肃清城里的敌人,恢复祖国的统一。
战前的动员会上,各师长官都布了慷慨激昂的动员令,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特别是讲到“青史留名、封狼居胥”地时候,全部是热烈地回应。
国防军炮火准备的时刻,伪蒙军已阵脚大乱,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报销掉了数人马。待到冲锋号一响,面对国防军地冲锋队伍,多人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任凭那些军官大呼小叫,不是找地方躲起来,就是扔下武器撒腿就跑。眼看手下的士兵跑得一干二净,伪蒙军军官也无心恋战,抛弃阵地也跟随溃退的队伍朝城里涌去。
………………………………
第133章 俄蒙反目
第133章 俄蒙反目
天空渐渐地亮了起来,如果此时从库伦城上空望下去,就会现整个城池都乱成了一锅粥,乱兵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城里的各条街道上打转转,北门的士兵往南门跑,跑到一半碰上了从西门溃退下的士兵,两边碰头,也顾不得谦让,只管夺路而逃……跑不多时,又碰上南门逃散的士兵,听说南门也有敌人,赶紧转变方向往东门跑。
杭达亲王被亲兵们用被子裹起来后塞进了一辆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跑去,路上碰上了俄国人的部队。俄国人恶狠狠地拦下了车队,高声询问到底怎么回事?此时的亲王已有几分恢复神志了,亲兵们和俄国人交涉时已穿好了衣服。亲王会说俄语,他朝着一个哥萨克小头目嘀嘀咕咕一阵:“汉人已打进来了,赶紧把你们长官请出来!”
不用亲王费事,俄军统领彼得罗夫校就大踏步地前来:“亲王陛下,是不是汉人已开始进攻了?”
“是,是!”杭达亲王看见了他就像看见救星一样。
“那您的士兵怎么都往城里跑?怎么不去抵抗敌人?”校平时对亲王还算尊敬,此刻却是一点好脸色也没有,“他们都是一群胆小鬼,胆小鬼!”
亲王脸上白一阵,红一阵,只好委婉地说道:“现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敌人攻势太猛,我们抵挡不住!希望贵军施以援手!”
“你的意思是要我们去抵抗?”
“对,对!”亲王紧紧抓住这后一根稻草,“我军士兵训练不足,难以御敌,但贵军兵强马壮,又有火炮支援,希望……”
话音未落。散兵们已涌到了俄军驻地,亲王随手抓住两个询问,才知道北、西、南三路都已有国防军扑过来了。
看着亲王焦躁不安的神色和那些惊慌失措的士兵,校猜出了几分,连忙问道:“情况怎么样?”
“情况相当不妙,敌人已杀入城里来了。”亲王心里怕得要死,面上却强作镇静,“我们得赶紧想办法。”
“有多少敌人?”校怒吼道。
“有……好……好几万……”溃退下来的小兵连呼自己倒楣。往哪里逃不好,偏偏被大人物抓住。
“你胡说!”校生气了,抽出佩刀,“你们这群混蛋,都是胆小鬼,胆小鬼!”
看着俄国佬的刀自己面前明晃晃地晃动,小兵一个立脚不牢,跌到地上……
正此时。以兵部大臣棍布苏伦为的一帮大臣也气喘吁吁地赶来了。“王爷,王爷!……”叫声好不凄惨。
“杀啊!”国防军地冲锋口号越来越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