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钢铁冶金,今年刚刚毕业。我也把他招收进来啦。”何峰笑眯眯地说,“现钢铁厂规模大了,地方多了,迫切需要人才,只要有能力,我统统罗。”

    “确实如此,人才一直是我们大展地瓶颈啊。”

    “这次多了这几位先生,我就有把握上的合金钢项目。这可是前沿科技呐。”何峰一边笑,一边和秦时竹去火车站。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海外,继续鼓吹君主立宪,与同盟会相对抗,与同盟会等人积怨很深。武昌起义乃至民国成立后,因其过去主张君主立宪而不见谅于革命党人,由于袁世凯曾经戊戌变法出卖维党人。没有与袁世凯取得谅解前,梁启超也不敢擅自回国。现他能回国,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先,秦时竹北京大学表演说时曾谈到欢迎梁启超回国效力,实力派人物表了态。为他地回归铺平了道路;其次,几乎与此同时,云南都督蔡锷也向袁世凯上书,要求启用自己的老师。袁世凯表示同意,并正式邀请梁启超回国,与袁世凯的谅解达成,等于官方通道也打开了;后,张振武事件生后,特别是国民党成立以来,共和建设讨论会及一部分两湖立宪派等人士亦合并组成民主党。打算拥戴梁启超为领,以第四党自居,与国民党、人民党及共和党相抗衡,他们为梁氏回国也多方运动,而五巨头碰面后,政治气氛骤然宽松起来,梁启超回国一事终于水到渠成。

    梁启超一下火车,就被秦时竹认了出来:“卓如兄。你终于回来啦。”

    梁启超亦通过报纸熟悉了秦时竹地样子。连声说道:“复生兄,久仰久仰。”

    秦时竹一一介绍同行人员。只见何峰打完招呼后,就急急忙忙地找两位工程师攀谈去了。秦时竹开玩笑地和梁启超说:“卓如兄,要论君主立宪,实行宪政,你比咱们觉悟得都早,是冲锋前的;可若论起革命,论起民主共和,你晚了一步,兄弟我抢先啦……”

    “哪里,哪里。我是书生之见,怎么敢和复生兄的韬武略相比?”玩笑一开,彼此地距离就拉近了。

    “怎么,尊师还不愿意改变立场,回国来看看?”

    “唉,别提了。”梁启超的脸一下子拉长了,“老师视我接受共和思想为离经叛道,已将我逐出师门了。”

    “真的?”秦时竹惊讶地说,“你老师居然肯放你这个高足走?”

    “高足?”梁启超苦笑了一声,“先生把我训斥了一顿,把我赶了出去,说以后不许我再自称是他的弟子。”

    秦时竹一眼瞥去,望见了梁启超的伤痕,“卓如兄,这伤……”

    梁启超没有说什么,只是叹气……看来真是康有为打地。

    秦时竹只电视剧看见过康有为用戒尺教训梁启超地场景,没想到是真的。

    “算了,算了。不说这个了,这其实就是一个过程,里面陷得越深,回头就越难。你看,令师陷得比你深,你比张季老深,季老比我深,我比孙山先生深……反过来,赞同共和地时候,孙山比我早,我比季老早,季老比你早……现你已经转变过来了,相信令师终会转变观念的……”

    “但愿如此。”

    “你就留国内大展鸿图,国若是强大了,我相信定会让多的人回心转意的……”

    当夜,秦时竹、葛洪义密会梁启超。

    梁启超对秦时竹北大的演讲表示感谢,说若是没有这次契机,自己回国地时机可能就要迟一些。

    “卓如兄,我今天来找你,是有要事和你密谈。”

    “复生兄请讲。”

    “第一,此番回国,我虽然是先认可之人,但令高足、云南都督蔡松坡可是出了大力;第二,梁任公的名头名满海内,现据说民主党已经成立,打算拥戴您为领袖,不知道您有何感想……”

    “启超何德何能,敢做一党领袖,过誉啦,过誉啦。”梁启超般谦虚。

    “卓如兄,我不妨直说。国会大选即,各党派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我看来看去,虽然有上个党派,但就属国民党、人民党、共和党和民主党四党具有全国影响,我以为,将来的国会主体,必然由这四党所构成。”

    “复生兄言之有理,他们让我做领袖,恐怕是出于拉选票的需要。”梁启超自我解嘲般地说,“我从来都是主张君主立宪地,改口共和也是近的事。民主党倒好,上来就把我往火坑里推。”

    “也不能怎么说。民主党人士多半是前清宪友会和立宪派的人物,多数是您的旧相识,推举您出山,也是理所当然。我只是疑虑这将来的局势……”

    “局势?”梁启超有些明白了,“你是不是说,枢虽然是袁总统当国,但其实国会他是没有人马的?”

    “对,现责任内阁不太像样,等到将来正式国会组成,议会党团的权力可就大了,卓如兄可以大显身手一番……”秦时竹绕来绕去,就是说些老生常谈的话,没一句要紧地。

    梁启超有些疑惑,看秦时竹这幅架势,倒是蛮正式的,可说的话却又很平淡,难道有什么玄机不成?

    “蔡锷将军倒是为民国成立出力不少,将来您做了一党领袖,肯定要把他招揽至麾下?……”听秦时竹说到这里,梁启超恍然大悟,原来是让我帮他与蔡锷拉关系。

    “松坡虽然也有成绩,但比起复生兄来,差得不是一丁半点,将来若有机会,我一定让他好好和您学学……”
………………………………

第103章 情报激战

    第103章 情报激战

    “等国会大选落幕,人民党、民主党可就是友党了,我们要一起携手建设国啊……”秦时竹意味深长地说。

    听到这里,梁启超加明白了,秦时竹这是暗示人民党和民主党要合作。合作?合作要对付谁?自然是对付国民党。梁启超对国民党没有多少好感,但对秦时竹和人民党还是印象不错。

    “复生兄请放心,此事我一定力而为,共同为促进民主而努力。”梁启超先来沈阳和秦时竹会面,其实也有这个目的。

    告辞后,一言未的葛洪义对秦时竹说:“老大,高,真当是高。通过梁启超稳定了蔡锷,间接稳定了各西南实力派,简直太妙了。只是,梁启超的民主党真能和我们痛痛快快地合作吗?”

    “你放心,绝对没有问题。”秦时竹信心十足地说,“如果不出意外,民主党就是第四大党,得票率并不高,从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来讲,梁启超都不可能和国民党合作,肯定会选择我们……”

    “共和党已被拉过来了,再加上民主党,你真想让人民党组阁不成?”

    “难啊,如果没有大的变故,人民党、共和党和民主党三党所有的席位加起来,都不一定能过半数……”

    “那能压倒国民党吗?”

    “不一定,看具体选举了。”秦时竹悠悠地说,“压倒了国民党也没用,按照宪法,肯定是第一大党受命组阁。”

    “那么宋教仁难逃一死喽?”葛洪义说道,“如果我们改变一个情况,让宋教仁不死。会不会出现有利的局面。”

    “难说啊。我是不看好……”秦时竹叹了口气,“顺其自然。”

    “也是,即使宋教仁不死,袁世凯依旧还是大总统,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

    “这事不着急,慢慢来,也不见得一次谈话就能和梁启超、蔡锷结成同盟,感情是要慢慢培养的。”秦时竹想起一事。“土肥原的情况弄清楚了没有?”

    “弄清楚了,这家伙每天都会出来逛,据说是体验生活,这是他能成为国通的捷径。下面告诉我,这家伙的国话已说得有模有样了。”

    “夜长梦多,赶紧动手……”

    10月21日,呼吸着略微变得有些寒冷的空气,土肥原贤二又早早地上了街。这是他例行地功课。一来可以观察整个沈阳地区铁路附属地的情况,熟悉地形;二来可以接触形形色色的国人,了解国的风俗习惯和地方风情。要做一个成功的情报人员,没有这两种能力是不行的。

    虽然上司交待自己的任务是实习,准备明年去北京蹲点。成为北京城的青木将军地助手,但他没有像一般的日本军官那样,只满足于看各种特高科已集的资料,他要自己去走走、看看。了解第一手情报。

    沈阳还是如同以往那样的平静,这种平静自辛亥革命后就一直没有被打破过,但土肥原知道,辽宁南部,特别是关东州地界,腾龙社和帝国的黑龙会、特高科交织一起,展开了大规模的斗争行动。

    这种斗争,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劣。以关东州为例。帝国政府牢牢掌握着政权和军警,任何人与这样强大暴力机器作对,下场都是很悲惨的,这是本方地优势;但不幸的是,关东州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国人,腾龙社的谍报人员就混迹里面,让你怎么也识别不出来。大规模的抓捕必然惊动广大平民,只能是培养对立地情绪。这是腾龙社一方的优势……

    腾龙社为什么要采取大规模的行动。土肥原很清楚,就是因为特高科先撕下脸皮。抓住了十多个腾龙社成员并秘密处死。早几年前,特高科就知道了腾龙社的存,而且知道是谁负责,是为谁服务。但由于与秦时竹之间地良好关系,特高科不仅没有阻止,反而采取了纵容的态,双方可谓是相安无事。但姜哲纬事件的爆,使彼此间多年来形成的默契一下子被打乱,爆了硝烟弥漫的间谍战。其结果就是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龙会基本被肃清,辽宁和关东州陷入混战,虽然也给腾龙社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但这样的结果让土肥原嗤之以鼻,北疆和帝国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上地对手,帝国的敌人是俄国、德国、美国,把精力和手段浪费这里,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他看来,搞情报重要的就是获取情报,杀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现特高科把杀人变成了目的。今天抓住一个,明天又宣称抓住一个,纯属本末倒置。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无辜的老姓罢了,哪里来那么多腾龙社的间谍?

    土肥原判断得不错,关东州确实搅得有些混乱,但那正是葛洪义地目标所,只有把水搅浑,才有油水可捞。腾龙社也确实损失了人员,但这些人本来就是些干脏活地杀手,他们并不需要集情报,培养相对容易;而除掉的鬼子都是多年来一直以合法身份潜伏地黑龙会成员或特高科间谍,都负有集情报、处理事故的使命,而且大都具有实践经验,这种人员交换,腾龙社并不吃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一部分手下,葛洪义虽然心疼,但还是坚持要做。爱国心和报仇心的驱动下,所有接受任务的腾龙社成员,没有退缩或拒绝的,他们都把这当做是无上的光荣和职责所。

    鬼子当然也不笨,也会想着将主阵地转移到沈阳城来,但对腾龙社成员来说,日本人和国人还是相对好鉴别的,而且城里有特警、巡警、宪兵队牢牢控制着场面,每天出动的铁甲车是让人不寒而凛的东西,鬼子间谍只要出了附属地这块保护区。就没有好下场。为了这事,鬼子没少抗议,葛洪义回答是以增加警力来“改善治安”,结果沈阳城的警察越来越多,鬼子活动也越来越受限,每个出来的鬼子都有警察盯梢,理由是保护安全。

    土肥原街上慢慢走着,他的判断和直觉都是正确地。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见习军官,虽然隶属于参谋本部,也没有合适的借口和必要的权威来说服特高科,这种混战看来还是得持续下去。混战是不智的,为了一份虚无缥缈的“重要情报”而暴露姜哲纬这个点,是不智。纵然战术上能取得成果,战略上也已经输了。

    他心烦意乱的走着,不提防危险已悄悄的近了……

    今天是附属地一个大集市,来了比平时多地国小贩,有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水产的,卖肉类的,看见日本人,一个个点头哈腰。充满了卑躬屈膝的样子。国人土肥原的心目,都是肮脏卑贱的,如果不是为了培养自己集情报地能力,他才不愿意与他们接近。

    一路走,一路看,不对,路边有个小贩似乎有问题。

    这个人表面上是卖水产的,但看得出来。有些心不焉,东望望,西看看,似乎等什么人,甚至有人从他面前走过,他也懒得招呼,有这样的小贩吗?土肥原充满了狐疑。

    看来要试探试探一番,反正警察就不远处。只要自己一个吩咐。随时就可以冲过来把人带走。按照关东州的一般情形,警察只要看某人觉得情形不对。就会不由分说地把人带走去审讯一番,能活着出来的国姓,很少很少。

    出于自信,土肥原不愿意使用这些拙劣地手段,他觉得这么做是贬低了自己的身份,堂堂一个陆军大学毕业的情报人员,连盘查一个间谍都要像警察一般行事,有些说不过去,他又靠近了一些,停留了那人的摊位面前。

    “太君,您要点什么。”这人终于有了反应,懒洋洋地站了起来,不过土肥原一番端详后觉,此人地注意力根本就没有自己身上,眼珠子滴溜溜地乱转,看来,有五分的嫌疑……

    “你这个鱼鲜吗?”土肥原也不是真的要买,他只不过是探探口风。

    “鲜,太君,都是我今天早上刚刚打来的。”那年轻人这么回答,“要不,我捞一尾给您看看?”

    早上刚刚打来的?这附近除了附属地有一条河,根本就没有大的河流,真要早上打来,肯定赶不上现上市,而附属地是不准国人打渔的。土肥原皱着眉头,心里有七分认定对方有问题了……

    一个不留神,那年轻人捞鱼时将水也带了出来,而且还滴到了土肥原的鞋子上,那年轻人赶紧跑出来想伸手帮他擦干净……

    土肥原大怒,骂道:“混蛋!你他妈地不长眼睛?”

    居然会用骂人?年轻人一愣,站起身来,似乎不敢相信这个鬼子居然已熟练到可以骂人了?

    看到对方居然还敢直起身子来看自己,土肥原加恼怒了,口一张,又是一串难听的词汇要蹦出来……

    刚才他骂人的时候声音还不响,除了旁边卖菜的几个摊主听到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正当他张大了口准备再怒斥一番时,一柄寒光闪闪的匕已捅了过来,正心脏,土肥原张大了口,一个字也没有吐出来……

    大名鼎鼎的土肥原就这样死了,而且是死他怀疑是对方间谍的人手下,真不冤枉。

    年轻人捅死土肥原后,丝毫没有慌乱,他扶住了土肥原地尸体,用身体挡住了露外面地匕柄,扶着他悄悄地往摊位后面走。摊位后面是一条小巷,十步外面就是一间早已被腾空了的房间……

    就这时,鱼摊旁边地几个摊主都围拢了过来,原来他们都是一伙的,他们警惕地望着四周,特别留意日本警察的动向。谢天谢地,谁都没有觉,行动太成功了。

    不多时,动手的年轻人回来了,低声说了声“撤”,就和其它几个摊主提前收摊回去了,若是放下摊子就跑,肯定会引起鬼子的怀疑,他们撤摊不仅要顺顺当当,而且要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有说有笑地走人……

    不错,这是葛洪义派出的特工队。土肥原是搞情报出身,葛洪义绞脑汁,决定来个将计就计,你不是擅长分析和判断嘛,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嘛,我就故意安排一个人员扮成可疑的样子。由于临行前特工队已经得知,此人同样是搞情报出身、有极强的侦探能力、必须小心的消息,有了针对性准备,任务完成的很圆满……

    当天午,土肥原没有回到所部,鬼子开始了怀疑,晚上还是没有回来,疑心就大了,附属地警察出动,全面捕,终于一间房子里现了死者的尸体。法医解剖判断,利刃正心脏部位,当场死亡,死亡时间约上午到十点左右,尸体身上无毒,无其它受伤部位,无挣扎痕迹,初步判断为没有提防的情况下被刺身亡。

    “八格!全面捕,向国方面提出抗议!”

    “抗议?!”葛洪义轻蔑地一笑,“整个事情附属地生,国方面没有责任……”

    “我要求立即通缉凶手!”来抗议的鬼子青筋暴跳。

    “对贵方辖区生的事情,我深表遗憾。”葛洪义淡淡地说,“请贵方提供嫌疑人画像,我明天一定全市张悬赏……”

    “没有画像。”

    “茫茫人海让我去哪里找去?”葛洪义两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样,贵方必须负责协助我们查找凶手。”

    “难道刀柄上就没有留下指纹吗?”

    “没有,所以说凶手很狡猾,肯定是支那人干的!”

    “你要为你刚才说的话负责,凭什么认定是国人干的?事情完完全全都生附属地,难道日本人就没有刑事犯?”

    “我们大日本帝国公民个个都遵纪守法。”

    “这么说来,日本本土修建的监狱里全都是外国人喽?”

    谈话不欢而散……
………………………………

第104章 东风会议

    第104章 东风会议

    10月25日,日本政府秘密召开“东方会议”,讨论对华政策,尤其是要讨论对待北疆的政策,出席会议的主要有日本相、元老西园寺公望,外相内田康哉、陆相上原勇作、满铁总裁村是公、海相斋藤实……

    “诸位,今天邀请大家来,主要是探讨一下对支那尤其是秦时竹统御的北疆势力的意见。”西园寺公望先言,“清国帝制终结后,满洲局势生了重要变化,秦时竹迅速掌握了权力,控制了局势,如何确保我们的生命线,维护帝国华、满洲的既得利益,争取多利益,是今天会议的内容。”

    “相阁下,请您批准军部对满洲用兵,让关东军牢牢控制南满地区。”

    “理由呢?”

    “第一,秦时竹现与英、德、美等国走得越来越近,不仅引入大量的外国资本,而且还将众多的铁路建设权让渡给了这些国家,极大地损害了帝国的利益;第二,秦时竹属下的腾龙社,不断地南满地区、关东州地区捣乱,刺探我方情报,暗杀我方人员,对帝国已构成了实质上的危害;第三,秦时竹虽然口口声声说与帝国友好,但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予以蔑视,对帝国经常予以侮辱;第四,秦时竹正极大地增强所谓的‘北疆国防军’的实力,听任这种势头展下去,我们将来就要付出大的代价;第五,对帝国满蒙的利益,秦时竹虽然没有明着反对,他对帝国安排这上面的人员其实痛下杀手,三月以来,陆陆续续生了贡王案、赫图阿拉案、北满剿匪案、打击黑龙会案。我们安排满蒙地区的人物,已逐渐地被他所清除……再不动手,我们就要失去好的机会……” 上原勇作第一个站起来言,言语充满了火药味。

    “陆相刚才说了这么多,可有证据?”内田康哉讥讽地说道,“您不会是夸大事实?”

    “不。这些都有特高科和关东军的报告,难道外相以为我捏造事实?” 上原勇作反唇相讥。

    “我觉得,目前不仅不能向秦时竹开刀。反而要继续扶持他,拉拢他,让他能好地为帝国服务。”村起来言。

    “村君想养虎为患吗?”

    “不然,就实力而言,秦时竹还称不上是虎。”村反问道,“我倒想问问陆相,既然秦时竹被你们说得如此危险,当时你们为什么还要把他扶持上台呢?”

    “这……这是儿玉参谋长和福岛次长地决策。当时我没有参与具体决策。”

    “你认为他们两人的决策是错误的喽?”

    “也不是。” 上原勇作的神色有点尴尬,“秦时竹日俄战争时期帮过帝国的忙,军部对他一直寄予厚望,但现他我们的帮助下掌了权,却又反过身来对帝国不利。再不铲除,威胁与日俱增。套用支那人的话说,情势此一时彼一时也。”

    “恐怕是关东军和特高科行动有方?”村冷笑一声,“你可以蒙蔽诸位却不能蒙蔽我。若不是你让特高科派人去暗杀葛洪义。关东州和南满会爆间谍战吗?若不是你让特高科扶持蒙古人,让他们复辟,又是送武器,又是派人员,秦时竹会痛下杀手吗?若不是你让关东军蠢蠢欲动,让‘满洲阿菊’纠集乌合之众,秦时竹能大张旗鼓地剿匪吗?事情坏就坏军部尤其是关东军擅自做主上。”

    “住口,村君。你为谁说话?你是帝国的高级官员,不要忘了自己地身份!” 上原勇作气急败坏,站起来训斥村。

    “陆相不要激动,都是为了帝国的利益考虑,确实要多听听多方面的意见。”西园寺出来打圆场,“这个葛洪义是什么人?”

    “葛洪义名义上是北疆的内务委员会主任、辽宁内务厅厅长,实际上是秦时竹身边主管治安、警备还有情报事务的亲信,我看来。是北疆的第三号人物。”村为相解释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可能是第二号。”

    “这个人这么重要吗?”西园寺公望若有所思。“那所谓的腾龙社也是他管辖的喽?”

    “正是。北疆地行政体制很复杂,是委员会制和各省都督制的大杂烩,秦时竹是他们的高领,掌握着军、政、财、党各种大权,从名义上说,他这个北疆巡阅使没有副手,但其实副手有很多……秦时竹曾一次暗杀事件指定现任的辽宁民政长张榕担任过代理都督,但事实证明,那次只是诈死,而张榕压根就不知道,唯一知道此事的,是葛洪义,所以秦、葛之间地关系加密切;第二,张榕虽然代理过短暂的都督,但从现来看,他所处理的公务都是纯粹的民政和一般官员调动,所有高级官员地任命和财政权都牢牢控制秦时竹的手,警察权和情报权控制葛洪义的手,而且,从资历上说,现任各省的都督资历都要比张榕深厚,张绝对不是第二号人物;第三,从军队上看,虽然陆尚荣挂着北疆国防军副司令的头衔,但他所的内蒙古,是北疆各省里无实力的,行政上他不能插手,就是部队,也分成了绥远、察哈尔和热河三块,陆尚荣有把握的只有热河一块而已,他这个内蒙古都督是空架子,有人说他和秦时竹之间有冲突,双方地裂痕很大,秦时竹为信任周羽、夏海强这两个都督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郭松龄、马占山两个将领,他们这些人军队事务,只听秦时竹的,而整个国防军参谋系统,也没有一个是陆尚荣的人,所以陆尚荣也基本不是二号人物。”

    “想不到村君对北疆国防军这么熟悉,我看下次陆军应该请您担任参谋总长。” 上原勇作酸溜溜地说。

    “不敢。”村望了一眼。接着说下去,“正因为葛洪义是北疆的二号人物,对他的暗杀引起的震动格外强烈。而且葛洪义本人就掌握着庞大的情报系统,很难不考虑采用报复地手段,何况事端还是特高科主动挑起来地。”

    “陆相,是这样吗?”

    “特高科派了人打入腾龙社,为了获取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潜入葛洪义地办公室。打算得手后解决掉他,造成敌人的混乱,有利于我们一网打。”

    “什么情报这样重要,居然让你暴露潜伏的这么深的棋子?”

    “和德国方面有关系。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那个人已经死了。” 上原勇作脸上抽搐了一下,“本来万无一失的,结果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反而……”

    “什么万无一失,分明就是冒险。”村补充道,“事情生后,特高科为了掩饰自己地无能,将腾龙社关东州的人马抓捕了起来。并且都秘密处死了。”

    “村君,你的手是越来越长了,管着满铁还不够,连特高科你都要过问?” 上原勇作很不满。

    “特高科这么做倒也没什么大错。关东州是帝国大陆的桥头堡,确实不能让敌人渗透进来。”西园寺顿了顿,“然后呢?”

    “腾龙社的人马关东州早就有了,和特高科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不知怎么回事,特高科就展开大抓捕而且都处死了,这逼得对方反击;至于黑龙会,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来。相不会不清楚?”

    西园寺点点头,黑龙会日本正统人士看来就是一个流氓组织、黑社会,无非有点利用的价值而已……

    “村君,你说来说去是为秦时竹辩解,但我至今没听到什么有利的证据。”西园寺不愿意过分袒护村,对他说,“军部地处理可能有些唐突,但既然已经做了。也没什么好含糊的。不管是第一号还是第二号。只要妨碍了帝国的利益,都不行……”

    “我是有充分证据的。”村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起来。“第一,虽然秦时竹引入了外国资本,但都是以企业的名义借贷地,政府没有达成过任何协议;第二,秦时竹不是没有向帝国贷款,但帝国本身也缺乏资本,无力提供大量资本;第三,对帝国满洲的利益,特别是已经答应的,秦时竹基本都履行了,比如鞍山铁矿合作开采,对方早就同意了,本来计划8月份派遣联合勘察队去调查具体地质的,但特高科地愚蠢行动使得这个计划不得不推迟……”

    “村君,你不要把责任推到特高科身上好不好?” 上原勇作简直要喷火了,“这是秦时竹有意拖延,关特高科什么事?”

    “是吗?那为什么特高科要抓捕南满铁路沿线的大批居民呢?”

    “为了寻奸细。”

    “有这样寻奸细的吗?这样能寻的到吗?我可是听说对方一直向沈阳总领事抗议,要求我方释放。”

    外相内田点点头:“落合谦君曾经给我呈递公,表示确有此事。”

    “然后,既然捕间谍,那勘察如何进行,是不是也会被你们当做间谍抓了去?”村不理会对面的目光,继续说了下去,“早一些时候,本溪湖的煤铁开采事业合作已经答应了下来,现已经开工建设了;第四,对于铁路修筑权,对方也基本满足了我方的要求,四郑线已经完工,吉会线正建设,就是郑通线,四海线,沈海线都洽谈,虽然没有满足我方满蒙五路的要求,但毕竟已口头上同意从我方贷款兴建这三条铁路,若是说对方诚意不够,是无论如何也说过不去地;第五,满洲尤其是北方实业为帝国提供了大批的原料,仅仅到今年10月,就向帝国本土出口了20万吨大豆,15万吨生铁,5万吨小麦,全部通过南满铁路转,而且略低于市场价,如果打仗,这些物资输入全部断绝;第,满洲兴起了兴办实业的**,向帝国购买了不少机器、船舶等,万一打仗,这些贸易就要大大缩水;第七,经过我方的不断努力,北疆方面已同意辽盐出口,并将原先拟定的出口税从50%降低到375%,今年出口数量为3万吨,并应允逐年增长,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我们以后可以不用千里迢迢地从非洲购盐了;第八,北疆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