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各相关王公、旗主一网打。现12师已基本动员到位。粮草和军火准备得也差不多了。”

    “现袁世凯对你态如何?他又有什么动向?”

    “老袁地态自然是拉拢又拉拢。”陆尚荣笑眯眯地说,“驻扎唐山的北洋军对我军也格外客气,看得出来,他营造‘好’气氛。”

    “就没有实质性的活动?”

    “有。送了我不少东西还有银子,连我的手下也有不少人收到了。不过你放心,经过兵变后地整顿,全军上下纪律良好,每个军官都能自觉地上缴。没有饱私囊的。”

    “做得不错。确实要警惕,敌人战场上没有打倒我们,会千方计地利用糖衣炮弹打倒我们。”秦时竹告诉大家,“这可是老袁屡试不爽的武器。”

    “这种武器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陆尚荣笑着说,“我脑子还是清醒的,虽然按照老大地吩咐与他‘交好’,但那跟弦始终是紧绷着的。不过,据我得到的情报。现袁世凯不仅从我手里购买多余的步枪,而且自己北洋机器局里也开工生产,每天能成30杆左右,据说还谋求进一步提高产量。”

    “袁世凯也很上进嘛!”秦时竹笑了一声,“他要造就让他去造。这点供应量是远远不能满足他地需求的。到目前为止,从你手已卖出多少了?”

    “前后大概一共是步枪3万杆,子弹100万,山炮炮弹3万。”说起这个。陆尚荣开始笑话袁世凯,“他手下的人大概购买外**火回扣拿惯了,对我们的交易居然也敢明目张胆地要回扣。开始我们地人不懂,没有理睬它,结果武器纷纷被对方退了回来,借口质量不好,成色偏差。后来我得知,连忙叫手下送了1万元打点费。那家伙立马就不吭声了。就这样,把那些破烂地汉阳造全部卖给老袁了,而且全是按品的价……”

    “哈哈哈!”三人笑做一团。

    “不过,根据老何给我地资料,袁世凯从咱们地钢厂买了数目颇大的枪管钢和炮钢回去,从汉阳厂那边也弄了不少原料过去。根据腾龙社的估计,连同我们卖出去的再加上他刮的军火,已可以为他装备4个师了。我们还是大意不得。自从和我们交手被打得颜面无光后。袁世凯对于整军备武倾注了极大地关心,一方面加紧对原有的北洋镇加以充实、提高。另一方面对各地的旧巡防营加以改编,现从第一到第十师的架子全部搭起来了,兵力、武器源源不断地补给,袁世凯还准备了二十个混成旅地计划,除了现有的几个外,都会重组建起来。”葛洪义神色严峻地说,“组建这么多部队,固然是要对付南方用的,但是现南方革命党的军队已裁撤得差不多了,袁世凯还是大肆扩充武力,矛头显而易见地对准了我们,我们不可不防”

    葛洪义这么一说,气氛倒是陡然紧张,陆尚荣走到地图边,说:“现,内蒙方向上的压力主要是驻扎唐山附近的第2旅,怀柔到密云一线的第1师,京城的禁卫军,京城-廊坊-天津一线地第1旅,山西方向主要是保定至石家庄一线的第3师;另外,山东的第5师、河南彰德附近的第2师也能就近赶到增援。从整个作战形态上看,我们对直隶是北、西两个方向包围,袁世凯的防御体系是以北京为核心的半弧形。主要兵力方向,敌人集了三个师又两个旅的兵力,总兵力大约是6万,三天内可以迅速增援的是山东地一师两旅,河南地一师两旅,三日内增援兵力可以达到四万以上,七日内可以增援的主要是湖北和河南交界地地两个师,山东接近江苏地区的一个师又一个旅,七日内可增援兵力为五万;后备力量方面,袁世凯直隶南部的大名府、顺德府重编练一个师又两个旅,山东编练一个师加三个旅,河南编练四个旅,后备兵力为七万余,此外,还有大量的旧军可以利用,总兵力基本和我们相当。”

    “那战斗力呢?战争不是光靠人数优势能赢的。”

    “战斗力方面,我作了一个估计,野战情况下,考虑到双方训练和武器的差别,我们五万可以稳赢他们五万,我们八万可以有七成把握赢他们八万,十二万的话可以有五成胜算,要是12万以后,就是他们的胜算多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基干部队比他们强,但基干部队后面的部队,特别是那些各地的守备旅,就不是袁世凯的混成旅对手。再考虑到袁世凯还有一支比较成规模的海军,我军并不占据压倒性优势。”陆尚荣补充道,“我这是建立目前的条件下,若是一年后,我们的训练能有大幅提高,但是敌人的军队数目提高可能会抵消我们的优势。”

    “难道就不能从战略上想想办法?”秦时竹有些着急,“袁世凯的兵力虽然雄厚且集,但他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卢汉铁路,如果我们从山西进军,一举攻破石家庄,截断他的南北通路,整个直隶就处于我们包围,除了海路,他是逃不掉的。”

    “这个主意虽然不错,但是要完成却要冒很大的风险。”陆尚荣再次对着地图说,“现山西和内蒙方向我们一共是三个师又个旅,可以说北疆方面的精锐大半都这里了。这样加起来还不到9万,山西的兵力主要就是蓝天蔚的17师。从装备上来说,蓝天蔚仅仅只比袁世凯的北洋嫡系略好,从战斗力上来说,他们都是按照军的方法训练的,我不敢说能有多强,从将领的指挥上来说,蓝天蔚固然要强于李纯、卢永祥、曹锟之流,但是对于段祺瑞、冯国璋,我没有把握,而从兵力上来说,如果蓝天蔚先攻击石家庄,将遭到北洋军南北共两师两旅的夹击,石家庄无险可守,他完不成这样重大的任务。”陆尚荣提醒秦时竹,“你不要光把眼光投射到别人的薄弱点上,咱们自己也同样面临着薄弱点,甚至是和袁世凯一样的薄弱点。”

    其它两个大惊,赶紧问:“是什么?”
………………………………

第058章 秘密任务

    第058章 秘密任务

    “很简单,察哈尔,特别是张家口。”陆尚荣仔细地解释起来,“整个内蒙兵力,直接处于直隶这个箭头的威胁下,如果北洋军先进攻张家口,将切断张绥、张同铁路,也就是自察哈尔以西的山西、绥远,包括近可以拿下的甘肃,与东北的联系将会被分割开来,即使飞艇,也不能保证运输,而察哈尔以西,都是没有军火工业的,子弹用一少一。如果北洋军狠,我们的局势不妙。因此,虽然我同意你派遣夏海强去收甘,但是持保留态。你已经让他留下了一半人马,但我看来,察哈尔的整个防御力量就被削弱了。”

    “可如果北洋军进攻,会一样面临我们两面夹击的危险啊!”葛洪义同意陆尚荣的判断,但他觉得还是要考虑周详些。

    “是的,不过你们要考虑到,无论绥远还是热河,现和察哈尔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铁路相通,也许李春福的骑兵可以快速增援,但我的部队就没有这么快能力了,到时候我可能就不去解察哈尔之围,而只能去打唐山紧逼京城了,但这样就要迫使我部去打攻坚战,这是不利的。”陆尚荣缓缓地说道,“山西有娘子关之险,只要是蓝天蔚防御,不管是谁都打不进去,所以山西可以确保无忧。”

    “这么说我让夏海强去甘肃的意图是错误的喽?”秦时竹被吓了一大跳,“本来我日程,甘肃还要再等等,没想到他们自己闹起来来了,我就趁势,没想到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

    “秦总不用自责。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陆尚荣宽慰他,“我这只是危险的分析。事实远远没到这一步,不要说袁世凯还没有准备好,即使他准备好了,他也不一定敢冒这个险,这样和我们全面开战,他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是交待不下去的,为要紧的是,袁世凯也缺钱。甚至比我们缺钱,他凭什么和我们打?”

    “这倒也是,看来我是太悲观了,袁世凯地善后大借款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为了向袁世凯提供一笔大借款,谋求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国银行团伦敦英协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日俄两国代表坚持日俄两国财团应有选择对外放款代表之机关,不必一定要由将来成立的国银行团经办。俄国方面代表认为大借款的合同条款内容不应包括可能损害俄国北满、蒙古和国西部特殊利益的内容;日本方面则主张大借款的数额不得用于东三省与内蒙古东部。经过一个多月的讨价还价。各国不仅取得自身利益上达成了协议,而且又如何向国垫款和承办大借款问题上提高了砝码。他们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借款条件:如国政府必须提出垫款的目地和用途清单,由国银行团进行监督;作为抵押的税收必须由海关或类似机构负责管理;垫款是大借款的一部分,今后5年,国不得向国以外的银行团借款;此期间。银行团应为国政府的财政代理人等苛刻的条件。

    梁士诒秉承袁世凯的旨意不惜条件借款,但鉴于条件实太苛刻,也不得不做些非实质性的修改,如“关于各省用贷款放军饷及遣散军队地费用。须由地方政府备三联清单,由央政府委派高级军官及该地方海关税务司合同签字,除此之外的正常政府开支,只需每月将账目报于银行团……”

    列强对于这个变通还算满意,6月份以后,陆续交付了300万垫款,垫款总计已达到1200万两白银,虽然数额巨大。但对于维持北京政府的巨大开销来说,根本无济于事。为从根本上扭转财政空虚的局面,梁士诒谋求一笔巨额贷款。7月4日,国银行团正式递交了进一步垫款和“善后借款”的四项条件:1、给予该银行团5年地债票专利权;2、须以盐政担保,并参照海关实施;3、需聘请银行团一人为财政部顾问;4、需聘请外国人为稽核处处长。由于涉及国家主权,梁士诒考虑到革命党人的激烈反对,根本不敢答应,为了使国改借款条件。他提出将借款总额减少为1000万英镑。并减少每月的垫款额。

    见梁士诒不肯就范,国使出了杀手锏。即不再给袁世凯政府垫款,并继续施加压力,声明如不照办,国将无法从他们手取得任何垫款。为了既获得贷款,又不至于太难堪,梁士诒采用了“明修栈道、暗陈仓”的办法,一方面不放弃和银行团地接洽,另一方面与英国姜克生国际银行团代表商议借款事宜,并于12日签订了初步的借款合同,姜克生国际银行团的背后主要是克利斯浦公司。当时的英国,汇丰银行并不是主要和大的银行,其它银行集团对英国政府支持汇丰银行垄断对华借款的政策十分不满,虽然他们通过北疆的一些建设项目提供了贷款,但他们看来,这远远不够,巨大的国市场断然不允许汇丰独占。这次贷款得到伦敦西南银行等家银行支持,并还有法、美资本家参与,这些都是想国市场分一杯羹地人。

    克利斯浦借款成立的消息起初是保密的,但任何银行团要想获得资金,都必须公开市场上募集,各国银行团听到消息后,纷纷给本国政府施加压力。英国外交部**裸地宣称:“大英帝国无法压制克利斯浦公司向国政府提供贷款的**,但他可以让国政府考虑一下接受这笔贷款是否明智。”

    朱尔典秉承外交部的意思,直接对他的老朋友袁世凯出威胁,要求他取消克利斯浦借款,只准向国银行团借款。

    秦时竹大致向两人说明了这个情况,告诉他们,年内,大借款成立不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察哈尔这个漏洞。

    两人松了一口气,陆尚荣连称:“还好,还好,到年底甘肃肯定解决了,察哈尔这个点也没什么大碍。”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多加小心。”葛洪义提议,“既然孙烈臣的16师已经动员了,我们干脆就换个思路。让他作攻打乌泰地主力,大黑从主攻变成助攻。从军事地角讲,16师虽有很多老兵,但毕竟没经历过激战,对他们来说是个锻炼;从政治地角讲,只要大黑继续加以牵制,我们还是可以做出假象,让袁世凯误会我们和大黑有隙;从内部关系来讲。孙烈臣革命并没有建立令人信服地功绩,咱们提他做了师长、洮南镇守使,恐怕他心里也会不安,是该给他个机会露脸……”

    “好,立即电报给16师。火速解决乌泰问题。”秦时竹下了军令后,一脸狡黠地说,“洪义,你这次来承德。恐怕不是为了和大黑通报情况这么简单?”

    “什么都瞒不过你。”葛洪义也笑了出来,“眼下吉林、沈阳和黑龙会摊牌即,警察特别是特警人手不够,我是来找大黑要突击队帮忙的。”

    “要和黑龙会干啊?”陆尚荣摩拳擦掌,“要不要我也去?”

    “别,别,我的好兄弟,你现是内蒙古都督。将师长,可不是突击队队长了,你把得力手下派给我就好了,你就这好好练兵。”

    陆尚荣闷闷不乐:“其实,升官了也没有什么好的,搞得现只能指挥所里指手划脚。再加上仗也没得打,手脚都痒痒了。”

    “我说大黑,你怎么跟海强一个德性?”

    “他?算了。他才叫好战心切!我也是随口说说。哪有师长不当去当突击队队长的?”陆尚荣自我解嘲般地说了起来,“只是前次搞掉贡王没我什么事。这次去收甘也没我的份,再打乌泰还是我靠边站,看来我的戏还后头,他们都是给我垫场地。”

    哈哈哈,三人都笑了起来。

    “报,宁夏来的绝密电。”

    秦时竹粗略一看,大声说:“好,海强这次办得不错,区区1000杆枪就能把马福祥笼络住,看来魅力不小。”

    陆尚荣看了一眼后说:“居然能宁夏府找到粮草补给,这下后勤压力就减轻了。真是士别三日,非吴下阿蒙喽。”

    葛洪义同样大喜:“我看干脆让马福祥好人做到底,一不做二不休配合进军,把马安良给办了就好了。事成之后,可以封他为宁夏镇守使,兼一个骑兵旅旅长,等他将来纳入北疆国防军的体制后,可以按照骑兵师标准改善装备。”

    “这计不错,本来商定就是甘肃为一师一旅,师现已有了,旅的番号就给马福祥好了。”秦时竹盘算了一下,“甘肃号称有三万之众,但除了马安良的七千骑兵,马福祥的三千骑兵,其余都是巡防营,没什么大用的,间还能有三成是空额,若有马福祥襄助,海强拿下甘肃就是十拿稳了。再说马福祥也是名将,将来若对俄国动手,少不了他的骑兵露脸,就这么办。”

    “拉一个,看一个,吃一个。我相信他应该已经吃透这个精髓了。”秦时竹哈哈大笑,“我示之以弱,才能让敌人掉以轻心,我敢担保,现赵惟熙已接到情报了,但马安良肯定向他拍胸脯保证无事,所以甘肃不会电报给袁世凯。”

    “马安良恐怕自己想做甘肃都督?”

    “此人野心勃勃,心狠手辣,非去不可,不然即使得了甘肃也不太平,他可不是会力辞都督职位地马福祥。回电海强,就把刚才的条件告诉他,但是他不得主动提出,只有等马福祥自己表态愿意加入后才能用这个条件笼络住他。”

    “这又是为何?”陆尚荣有些奇怪。

    “直接告诉马福祥,就显得我们太有求于他,这个条件能不能满足他还很难说,非要他感到如果不和我们合作,他就失去一次机会时,这样的笼络才是有保障的,我还指望他给我去打老毛子呢。这就好比做买卖,你要是显得太急躁,你就要不了好价钱。”

    “可马福祥能如你愿和我们合作吗?”

    “他会的,就凭他多年地政治经验和庚子年的表现,他绝对会的。你们不要小看了他,他可是年纪比我们大,经验比我们丰富呢。再说,将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他将是第一典型。”

    后复电夏海强时,除了告知他上述事项外,还告诫他一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慢点没关系,千万不能急躁进军,不过要赶冬天来临前完成。

    “后一个议题,大黑,上次交待你的秘密任务完成了没有?”

    “完成了!”陆尚荣很爽快地回答。

    “秘密任务?”葛洪义有些迷惑,“我怎么从来不知道?”

    “哈哈,看来情报头子也有没掌握情报地时候。”其余两人会心一笑。

    “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到底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葛洪义感到被戏弄了。

    “说穿了也没什么,大黑,你把若愚招呼到这里来。”

    不多时,陈若愚从外面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报告!12师3团2营1连2排少尉副排长陈若愚前来报到!”然后对三人一一行礼。

    “小伙子又长高了嘛!”

    “看上去精神也不错!”

    “谢谢三位叔叔的夸奖!”陈若愚从小就是和秦时竹等人的关注下长大的,彼此的感情也相当好。

    “若愚啊,还记得那年我来找你爹,你偷馒头吃的事吗?”葛洪义哪壶不开提哪壶。

    陈若愚顿时脸红到脖子根,想了想,大声地说:“那时是我不对,做人要有骨气,宁可穷死,也不可做有违道德之事……不过现我已经长大了,又受了教育,已经懂事了,还请葛叔叔不要老拿我小时候的事情看待我……”
………………………………

第059章 学习潜艇

    第059章 学习潜艇

    “哈哈,我和你开玩笑的嘛。”其实按辈分,葛洪义娶了陈若愚的堂姐,是他的堂姐夫,但多年来禹子谟一直教育自己的子女以叔叔尊称,葛叔叔才没有顺理成章地转变为堂姐夫。

    “看得出来,经过这些时间的锻炼,你长高了,也成熟了,怎么样,陆叔叔交待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报告大帅,我已基本完成,就等您来拍板。”陈若愚告诉众人,“经过仔细调查,我从各地来的学生军,秘密地挑选了70余人,年纪17到20之间,都接受过学教育,而且满腔热血,一心想振兴华!”

    “知道我让你挑选这么多人有何用意?”

    “我不是太清楚。师长只是告诉我让我挑选人准备去德国学习军事,条件一是化程高,二是爱国!”

    “看来你把握的不错,你猜猜看,我会让你去德国学什么?”

    “陆军!德国陆军世界第一。不过沈阳已经有军校了,为什么非要我们去德国学呢?”陈若愚心也有困惑,“本来我和这些人都是打算报考北方国防高专的。”

    “看来你很会动脑筋,确实,我让你们去德国不是学陆军,而是学海军。”

    “海军。恕若愚多嘴,我看来,海军是英国第一,为什么不派我们去英国学呢?”

    “很好,你没有盲信我给你的命令,而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已具备了一个军官的优良品质。”秦时竹缓缓说道,“我让你们去学海军,不是让你们去学海面舰艇,而是……”

    “潜艇?!”葛洪义到这时已完全明白了秦时竹的良苦用心。

    “就是潜水下的那种舰艇?”陈若愚没有见识过。但多少还听说过一些,“敢问大帅,为什么让我学这个呢?”

    “海面舰艇,西欧列强起步甚早,早鸦片战争时期就远胜我国,现展水面舰艇,一来耗资巨大,二来非短时间内可以迎头赶上。可潜艇就不同了。欧美列强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我看来,潜艇是以后海战必不可少的利器,我让你们去学潜艇,就是希望能日后地海防挥巨大作用。而德国是目前潜艇界的龙头老大,所以我特意派遣你们这些人去学。学习潜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你有信心吗?”

    “有,为了华的繁荣富强,我愿意做出一切牺牲。”陈若愚斩钉截铁地回答。

    “你的那些战友呢?”

    “他们也有!我一个个调查过,他们都是热血青年。不远千里来投奔北疆国防军,参加革命已说明了他们的愿望。”

    “好,不错。你们这些人,将来会是国潜艇舰队的先驱。你们肩上肩负着祖国复兴的重担,我希望你们德国学习期间,一方面要学好本领,无论是操纵、战斗、补给、后勤、维修还是设计制造,都要努力去学,把德国人地本事全部学来;另一方面,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国人,自己是为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无论有多少困难和痛苦,都要坚持下来。”

    “是!我们一定谨遵大帅的教诲。”

    “这是秘密任务,下个月你们就可以出,德国方面我已经联系好了。你只能告诉他们去德国学军事,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暂时不要告诉他们,他们的家里,也只能以去德国留学搪塞,万万不可走漏风声。”

    “是!请大帅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好去准备。下个月会有人安排你们到德国去,我到时就不来送行了。先祝你一路顺风。你爹那里我会去打招呼的,保管不会拦着你。”

    “请秦叔叔转告我爹,我一定不给他丢脸。”陈若愚眼里闪烁着泪花。

    “有志气!我们都期待你学成归来的那一天。”秦时竹拍拍他的肩膀,表示赞许。

    陈若愚走后,陆尚荣问秦时竹:“为了这个计划,咱们需要付给德国人多少情报和好处?”

    “好处是不用了,不过情报倒确实给了一些。根据老何的建议,我们把英国佬近开地斯特科式指挥仪的技术资料交给了提尔皮茨,这对战列舰尤其是无畏舰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等到明年德雷尔火控台技术也上马后,将标志着所有旧式战列舰的过气。”

    “那日本人岂不是要吃一个大亏?”葛洪义的话是有所指地,日俄战争后,日本方面耗费巨资修复了那些被俘、被击沉的俄国舰艇,指望能弥补和扩张自己的实力,等到式火控系统出台和全口径主炮无畏舰上的运用,老一代地战列舰将彻彻底底地过气。

    “不仅如此,德国海军已决定倾全力建造和改装战列舰,他们所有的船台都将用来建造无畏舰,其余包括护航舰、雷击舰等小型舰艇已来不及了,因此他们同意,秦皇岛船厂完工后,派出人员我们这里建造1000吨级的驱逐舰,等沈鸿烈的部队训练好后,就会有的战舰用了。作为这三年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还将葫芦岛、秦皇岛两个关键港口兴建海防要塞,装备大口径要塞炮,咱们打不过别人,躲港口总行?”

    “老大深谋远虑,已经一环扣上一环啦。”

    会议开完后,秦时竹和葛洪义率领突击队匆匆忙忙地赶回了沈阳,他们眼里,乌泰也好,甘肃也罢,都是小患,不足为虑;惟有身旁的黑龙会和日本关东军,才是北疆劲敌,形势已经越来越紧迫了。

    8月12日,就孙烈臣率军开拔的第二天。吉林方面传来了“满洲阿菊”地消息:此人已串联起300多股,近4000土匪、打着“勤王军 ”旗号蠢蠢欲动,不仅吉林东部连黑龙江南部的土匪根子都让她给挖了出来。为重要的是,情报还隐隐约约地透露,他们计划将先攻击驻扎吉林东部的守备第29旅,然后往郑家屯转移。

    盯着这份情报,葛洪义脑子转得飞快,“满洲阿菊”打得什么主意?攻击29旅?29旅虽然是守备旅。但装备、训练总比乌七八糟地土匪集团来得强;向郑家屯转移?那就是说“满洲阿菊”知道自己是打不赢的,可对土匪来说,打不赢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为什么非要往郑家屯转移?大不了就地解散,重做他们的土匪好了,辛辛苦苦地往郑家屯跑,不怕被周羽地14师包了饺子?

    种种疑问汇聚他脑子里,变成了一团浆糊。他地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份假情报,情报干了这么多年了,还没碰上这么有明显破绽的假货,他不禁嗤之以鼻。等等,万一是真地呢?敌人不是傻子。不会用这么明显地假情报来混淆自己的判断力,就是真要分散自己这边的精力,也要弄得真实一点,决计不会整出这么一个不切合实际的东西来。情报是转了三四个弯才到自己手里的。准确地说,是“满洲阿菊”招纳的土匪,有个人曾经和周羽手下的一个副营长是拜把兄弟,眼看自己拜把兄弟好好做了官军,又有名分又有地位,把他馋的不行。做土匪是没有办法地事情,眼看周羽雷厉风行,吉林的土匪全部完蛋就眼前。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个后路呢?若是像自己兄弟那样,投奔官军,受了招安,纵然当不了副营长,总能捞个一官半职。人都是机灵的,土匪就不例外。眼看这吉林的老姓一天天地过上了好日子,天下也一天天太平,做土匪或许真该金盆洗手了。因此葛洪义还是相信这份情报是有价值的。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合适地解释。那就是此情报为真,但仅仅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联想到那张神秘的名单,葛洪义眼前一亮,莫非真有什么蹊跷?不管怎么样,这么重大的事情,还是得和秦时竹交待一声,剿匪是秦时竹特别关心地大事,不管有没有日本人掺和,匪是非剿不可。

    以葛洪义的身份,见秦时竹很容易,但葛洪义看得出来,堂堂的北疆巡阅使、穿越组的带头大哥也盯着什么东西愣,看来是被难住了。

    “老大,出什么事了?”葛洪义冷不防地问,倒把秦时竹吓了一跳。

    “洪义,你能不能稳重点,吓死我了。”秦时竹看见他,没好气地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日本关东军以换防为名,调遣一个铁道守备大队从大连北上郑家屯,但奇怪的是,按照常理,到年底才是换防时间。”当时,关东军驻扎国仅仅一个师团,隔年换防,四郑线完工后,按照协定,日本同样可以那里驻扎。

    “啊?去郑家屯?”葛洪义脑海划过一道闪电,“又是郑家屯!”

    “什么叫又是郑家屯?”秦时竹看他这副样子,有些好笑。

    “你看!”葛洪义把手里的情报交给了秦时竹。

    “又是郑家屯!”秦时竹喃喃自语,反复强调几次,“又是郑家屯!”

    这下轮到葛洪义蒙了:“什么叫又是郑家屯?”

    “说来话长,当年东北,日本曾经掀起数次满**立**,郑家屯事件就是第二次**制造出来的,关东军直接和奉军起了冲突,给当时的张作霖好大一个难堪,要是现制造点什么动静出来,就是准备给我们一个难堪。”

    葛洪义回味着秦时竹地话:“我也是奇怪,‘满洲阿菊’居然不往延吉跑,反而朝郑家屯扑过来,真怀疑她的脑子锈掉了,现看来,咱们还真是低估她了。”

    “去郑家屯做什么呢?他们本来已是日本人养的狗了,难道主人来了,非得过去摇尾乞怜吗?”

    “不好,有阴谋!”葛洪义突然想到了什么,“老大,你说,为什么偏偏他们要去郑家屯的时候,关东军派一个大队北上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