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张家记-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羯恚换岬贾吕摧憾纳砑巯陆怠
戏忠很干脆地说:“就来莺儿吧,不用点其他姑娘了。我们兄弟俩不是那些庸俗之人。”
其实戏忠只是嘴硬,他主要还是怕自己带的钱不够,毕竟来莺儿是头牌,价格是普通姑娘的几倍。而他刚刚看了来莺儿一眼,而且还只是看到侧面,但也惊为天人。戏忠觉得自己已经恋爱了。
见客人如此坚持,老鸨也不多说,马上命人给戏忠他们领路,带进厢房,另一边,就安排了人手去通知来莺儿接客。
戏忠和郭嘉进到厢房,点好了酒菜,就打发了龟公。
等厢房中只剩下戏忠和郭嘉自己,郭嘉就开口责怪戏忠了:“志才兄,你是怎么搞的?刚才老鸨不是说来莺儿卖艺不卖身吗?我们好容易出来一趟,你却点一个只能看不能吃的妞儿。”
戏忠尴尬地解释到:“我不是怕我们钱不够嘛。”
郭嘉气呼呼地问到:“那你还点来莺儿?”
戏忠不好意思说自己已经被来莺儿的美貌吸引住了,不能自拔,只能狡辩到:“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来芳泽阁嘛,不点个头牌怎么好意思对别人说我们来过?”
郭嘉觉得戏忠的这种说法也没毛病,如果只是想要解决生理需求,他们俩也没必要来芳泽阁这种高级场所,随便找一家青楼,价格不比它芳泽阁便宜一半以上。
再者,戏忠已经和老鸨说好了,郭嘉这边也不好反悔,那会让戏忠很没面子。
酒菜很快就上来了,紧接着,来莺儿也抱着批把(琵琶的前身)进来了。
来莺儿弯腰对戏忠和郭嘉盈盈福了一礼,引得戏忠看到双眼发直,连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
郭嘉见到戏忠那个傻样,心中好笑:志才兄虽然比我年长,但他还是不懂得“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真谛啊!
来莺儿行礼完毕,抬头发现戏忠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心中没有害羞,没有欢喜,也没有恼怒,因为她早已习惯别人的这种眼神。来莺儿依旧淡淡地说:“不知两位公子想要听什么曲?”
郭嘉看了看身边的戏忠,发现戏忠依旧一副失了魂的样子,知道戏忠还没想起他自己姓什么,于是就越过戏忠,对来莺儿说:“莺儿姑娘,唱你最拿手的就行了。”
来莺儿点点头,把批把放在身前,拨弄两下琴弦,试了试音色,然后仔细调整了一下音色,校对完毕,这才轻启朱唇,开始唱了起来。
郭嘉听着来莺儿的歌声,心中赞叹:莺儿姑娘不愧是芳泽阁的头牌,那音色在外面是根本就听不到的。
来莺儿一曲歌罢,郭嘉击掌点评到:“好好好!莺儿姑娘的歌声婉转悠长,又像泉水叮咚,使人愉悦。再来一首!”
戏忠听到郭嘉拍掌,他也连忙拍掌,可是因为他刚才的心思完全不在歌曲上面,所以没办法做出点评。
来莺儿听到郭嘉对自己的赞赏,优雅地笑笑,再次拨动琴弦,换了一首凄美的爱情故事。
一曲歌罢,郭嘉这次没有鼓掌,而是遗憾地说:“曲是好曲,只是太过悲伤,让我连喝酒的心情都没有了。莺儿姑娘该罚!”
戏忠在一旁为来莺儿争辩到:“嘉弟,我觉得莺儿姑娘唱得很好啊!”
郭嘉没理会戏忠的打岔,而是定定地盯着来莺儿,静候来莺儿的回答。
来莺儿没想到郭嘉这般不解风情,轻皱眉头,问到:“不知郭公子要罚小女子什么?”
郭嘉温柔地笑了笑,给自己面前斟满了一杯酒,举起酒杯递向来莺儿,说:“罚酒一杯。”
来莺儿婉拒:“小女子不善饮酒。”
戏忠连忙插嘴:“让我来代莺儿姑娘罚酒。”说着就要抢郭嘉的杯中酒。
郭嘉连忙抬手仰头,把手中的酒干了,让戏忠抢了个空,转而又对来莺儿说到:“不罚酒也行。在下听说姑娘能歌善舞,刚才已经听了姑娘的歌,现在,不知在下是否有幸能一睹姑娘翩翩舞姿?”
戏忠听到自己的好兄弟要来莺儿跳舞,眼睛又亮了,一脸期盼加恳求地看着来莺儿,眼珠子动都不敢动一下,生怕错过了接下来的美好时光。
来莺儿的态度依旧平淡,她放下手中的批把,起身,摆好姿势,开始蹁跹起舞。
因为没有伴奏的原因,来莺儿只能是一边清唱,一边起舞。
原本清唱就比有伴奏的演唱要难上好多,而来莺儿现在除了唱,还要兼顾跳,不单要心分二用,还很考验功夫。
郭嘉一边听着来莺儿清唱,一边看着来莺儿的舞姿,他终于心服了,他觉得他自己也开始有点喜欢眼前这个能歌善舞的小美女了。
不过郭嘉心中也有遗憾,那就是来莺儿选择的舞蹈好看是好看,但就是不够性感,难以激起男人心底的欲望。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就在戏忠和郭嘉专心欣赏来莺儿的歌舞的时候,房门外突然传来了嘈杂声:“纪妈妈,我听到莺儿就在前面的房间,你不用骗我了。”
然后是纪妈妈的声音:“曹大人,莺儿现在真的在陪伴客人。要不我叫翠儿陪你?”
第一个说话的那个男人的声音再次响起:“纪妈妈,你别挡着我!”
接着纪妈妈尖叫一声:“诶呦!”
紧接着,“嘭”地一声,房门被撞开了,一个小个子撞了进来。
小个子一撞进来,第一时间就拉着来莺儿的手说:“莺儿,我终于找到你了,快跟我走!”
来莺儿脸红红地想抽回自己的手,可是挣脱不掉,就恳求到:“曹大人,请您放开莺儿,莺儿这里有客人呢。”
戏忠看到来莺儿被欺负,连忙起身想要过去拉开那个小个子,一边说着:“莺儿姑娘是我们先点的,不能跟你走!”
谁知道小个子听了戏忠的话以后,就一屁股坐了下来,耍起了赖:“那我也留下来好了。”说着,还回头对门外招招手,得意地说:“本初(袁绍)、公路(袁术),你们也进来吧。”
门外传来了另外一把男人的声音:“我们兄弟还有要事相商,就不打扰孟德的兴致了。”
袁绍、袁术碍于身份和面子,没有选择和曹操一起耍无赖,而是转身离开了。
就连小时候会陪着曹操一起疯癫的袁绍,都觉得他自己已经不再是懵懂少年,不应该继续让自己太随心所欲了,要注意形象,注意影响。
小个子嘟囔:“真没趣!”
郭嘉从一开始就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小个子,现在见他终于安静下来了,就对他说:“这位曹大人是吧?”
曹大人见郭嘉问起他自己的身份,对郭嘉一拱手,就不遮不掩地说:“我姓曹,单名操,字孟德,本朝议郎,不敢称大。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郭嘉也对曹操拱拱手,说到:“在下郭嘉,小人物而已,不敢与闻。”
曹操笑着说到:“贤弟过谦了,为兄今日叨了贤弟的光,才有幸一起欣赏莺儿的歌舞。”
郭嘉针锋相对:“贤兄说的哪里话?是贤弟占了贤兄的便宜,让贤兄破费了。”
曹操哈哈大笑。这明摆着就是被郭嘉把他当做冤大头,要他来请客埋单,但为了能看到来莺儿,也为了自己刚才的无礼与耍赖道歉,曹操很爽快就答应了:“好说好说。”
谁知道郭嘉竟然得寸进尺,他对还愣在门口的纪妈妈说到:“劳烦纪妈妈再给我们兄弟挑几位姑娘。”
曹操一听郭嘉还要叫姑娘,就开始后悔自己刚刚答应得太爽口了。虽然曹操家里很有钱,可曹操和他老子的理念大相径庭,所以父子俩关系不是太好,这就导致了曹操日常使用基本都是靠着他自己那份微薄的薪水(相对于他家的财富来说),经常来芳泽阁看来莺儿已经占据了他日常支出的一半,现在郭嘉竟然还狮子大开口。
此时,戏忠在一旁再次插嘴:“嘉弟,不要叫姑娘了,那样就太唐突莺儿姑娘了。”
曹操连忙在一边点头附和。
可是郭嘉却大义凛然地说:“你们不想要就自己别要,但我需要!纪妈妈,劳烦你快去给我挑一个水灵的妹子。”说到后面,郭嘉的眼睛都会笑了。
曹操气馁了,他只能在心里头安慰自己:只叫一个姑娘,也总便宜过每人叫一个。不过这个叫做郭嘉的小青年还真的有点意思,很对我的胃口,今天的冤枉钱,就当交个朋友吧。
后面,纪妈妈又给郭嘉介绍了一位可爱的姑娘,让郭嘉一边品着美食,一边品着美人,好不过瘾。
而曹操发现,郭嘉的同伴戏忠,竟然和他是同道中人,都钟情于来莺儿,两人之间的话题就渐渐多了起来。
就在戏忠他们在芳泽阁风花雪月的时候,梁旭这边迎来了一个超麻烦的难题,那就是梁旭的头发。
梁旭的头发是短发,梁旭这么标新立异地走在大街上,并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因为朝廷并没有法令严禁百姓们剪独特的发型,最严重的后果也只是别人难以理解梁旭剪短发的原因,更有甚者会指指点点而已。
但是在面圣的时候,一切都有规有矩,没有明文规定的,就要按照约定俗成的来办,按照祖制来执行。
换一种好理解的说法,就是在皇宫外面的时候,只要大汉法律没有禁止,那就都可以做;而在皇宫里面,只要大汉法律没有说可以做,那就基本不许去做。
所以说,梁旭顶着一头短发进宫,是肯定会被问罪的,到时候真的就会实现之前荀彧反对张让带梁旭进宫,梁旭为救荀彧而给出的那个蹩脚的理由了。
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剃光,可以辩称之前身上长虱子了,为了彻底除虱,所以把头发剃了。二是带假发。
这时候,还没有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胶水,都是用的浆糊。梁旭要用浆糊把假发粘在头上,想想都觉得超难受的,所以梁旭选择全剃光好了。
但小桂子不同意,因为朝廷上下都很讲究外表,要是把头发剃光,就不能带冠帽了,这样的形象还是很特立独行。
梁旭现在连死的心都有了:怎么进个宫要这么麻烦?早知道就不答应进宫了!
(本章完)
………………………………
第292章 有缘来相会
上回说到梁旭因为不想粘假发,而后悔答应进宫。
虽说张让不是当今圣上,但以张让和梁旭的地位对比,张让对于梁旭来说,他的地位和皇帝其实也没什么分别,都可以只用一根手指头捏死蝼蚁一般的小梁旭。
所以梁旭即使有十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是选择妥协。
进宫的预备会议,最终大家不欢而散,只是梁旭这边迫于张让的权势,被迫达成了共识。
梁旭离开张让府邸以后,一路憋着小嘴,让太史慈牵着自己,跟在荀彧后面向荀家别院回去了,连之前想要去拜访曹操的心情都没有了。
太史慈看梁旭一脸委屈的样子,很好奇梁旭在张府里头遇到了什么事情,才导致了自己的小主公一副被人欺负过的样子。但毕竟这是主公的糗事,即使平常梁旭和大家都没大没小地打闹惯了,但直接问别人的糗事,太史慈还是有一些不好意思开口。
荀彧见太史慈一路上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还不时看着梁旭,他猜到了太史慈心中的想法,就把张让想带梁旭进宫面圣,还有面圣的要求给太史慈说了。
荀彧这么不给梁旭面子的做法,是因为荀彧也不太喜欢梁旭日常的行为太反传统了,荀彧有些看不惯,但鉴于他一贯不干涉别人生活、理念的作风,他也没跟梁旭提过意见,现在特意在梁旭的下属面前提梁旭的糗事,算是从侧面提醒梁旭不要太特立独行于社会。
太史慈听完荀彧的话,想笑又不好意思笑。他非常庆幸自己坚持一直以来的作风,并没有被梁家人给同化。梁家的男人们,不单梁旭自己是短发,太史慈见过的梁晟、赵风、赵范,统统都是剪了短发的,就连梁氏小渔村的村民们,也有好些人是剪了短发的。之前赵风还经常给太史慈宣传剪短发的好处,想拉着太史慈加入他们的短发俱乐部,可是今天,梁旭算是栽在这上面了。
梁旭撇了太史慈一眼,气鼓鼓地太史慈说:“慈哥哥,你想笑就笑吧。”接着又看着自己的老师,一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表情说到:“事实会证明短发才是未来的趋势!”然后就闭嘴不语了。
被梁旭这么一说,虽然太史慈觉得自己的小主公那死鸡撑饭盖的样子好可爱,但就更不敢笑出声了,只能用另一个手的大手掌紧紧地捂着自己半边脸,脸皮一抽一抽地。
荀彧原就没想过自己这个只是外表是一个小孩子的学生会因为一件事情就改变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一行人保持着沉默,走完了回去的路。
回到了荀家别院,梁旭他们发现家里少了两人,一问才知戏忠伙同郭嘉要挟他们的学生出钱,请他们喝花酒去了。
荀彧觉得自己那个特立独行的学生已经够他操心的了,谁知道身边的两损友也状况百出,让他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丢下一句:“为师想静静。”就回自己房间去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而梁旭还在烦心入宫的事情,根本不想管别人狗屁倒灶的事情,也独自回房了。
就剩下太史慈在那边庆幸自己刚才跟随梁旭外出了,不需要面对被戏忠、郭嘉勒索的事情。
夜深了,早已经过了开始宵禁的时间,可戏忠和郭嘉还是没有回来。
荀彧猜测他的这两个损友很可能打算在别人的床上过一夜了,也没安排下人去红灯区打听一下他俩的消息,其实更主要是没脸让下人去打探。虽然流连风月场所的不是他荀彧本人,但以荀彧日常周正的做派,要让他出面去风月场所捞人,荀彧会觉得心里头硌得慌。
就在荀彧为了朋友的安全和自己的面子纠结的时候,荀家的门子来报,戏忠和郭嘉被送回来了,送他们回来的人自称是议郎曹操。
听到门子的回报,荀彧可以肯定戏忠和郭嘉铁定又喝到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不然也不可能需要别人给送他俩回来。幸好他俩在清醒的时候,还知道告诉对方他们现在住哪儿。不过其实这也不太好,这就让这个叫曹操的家伙以为戏忠和郭嘉这两混蛋是他荀府的人,再加上曹操还是议郎,是中央的官,这事情很可能会影响荀府在朝中洁身自好的好名声。而且这个曹议郎是在风月场所认识的戏忠和郭嘉,估计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
但别人都把戏忠和郭嘉给送回来了,按照礼节,荀彧作为主人家,也不好不出面把这两人给领进屋。
荀彧无奈,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领着门子到外面接人,还有应付一下那位曹议郎,多谢一下人家的好意。
但荀彧这回有些想当然了,事情并不是完全按照他所想的那样发展的,戏忠和郭嘉并没有喝得烂醉,只不过是曹操觉得自己和戏忠、郭嘉投契,想要结交他两人,所以这才自告奋勇利用他官方的身份,护送戏忠和郭嘉回家。不然洛阳宵禁以后,戏忠和郭嘉还真的只能是睡在别人床上过这一夜了。
其实郭嘉是挺想留在芳泽阁过夜的,但戏忠的心早就被来莺儿给俘虏了,想要在来莺儿面前表现他并不是那种喜欢低俗趣味的人,坚决不过夜。而曹操除了想交朋友以外,他也不希望他的这个“情敌”继续留在来莺儿身边,所以他也反对戏忠和郭嘉留在芳泽阁过夜,还大义凛然地训郭嘉一顿,告诫郭嘉这个未成年人要爱惜自己身子,弄得郭嘉好生无趣。
郭嘉现在是被强行送回了荀家别院,心里当然很不是滋味,借着酒醉,一路给戏忠和曹操挑刺、抬扛,发泄着自己的不满。直到回到了荀家别院,他也还在闹。
原本夜深人静的环境,突然变得吵吵闹闹的。梁旭本就心烦,现在听到吵杂声,就更烦了,等仔细一听,发现那声音是郭嘉,心想那个不为人师的戏忠肯定也在。梁旭突然无名火起,撸起袖子就想出去找郭嘉吵架。
(本章完)
………………………………
第293章 有缘来相会
断更一个月了,原因有几个,但都是个人的原因。对喜欢本作的读者说声对不起,但断更或许还要持续一小段时间。
主因还是钱的问题吧,订阅量太少,真的没有动力。
这个主因就衍生了很多断更的借口,例如刚断的时候,是因为要准备过新年,要做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完了以后,就没有借口了。于是就开始重新思考后面的大纲,因为调整会很大,就如新的作品简介说的,我不想写争霸,因为我讨厌美国佬的霸权主义。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不喜欢别人对我们霸权主义,那为什么大家会喜欢故事中的中华民族对全世界施行霸权主义呢?
但乱世不争霸,后面要怎么写?这就得把交给阅文的大纲推翻了,重新构思大纲了。
改过大纲后的故事走向,才真的进入了作者最原始的设想,想写作者心中的三国故事,想写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想宣扬爱与和平,而不是打打杀杀。
除了重列大纲,还卡文了。所以接下来的一章写了好几天都没写出来。
后来为了寻找灵感,就跑去看书了。听说《三体》拿过国际大奖,很牛的样子,就找来看了一下。
没看完,因为很失望。看到第二部后半部分吧,人类组建了庞大的太空舰队,但还是连底裤都输掉了。我不是对人类输掉失望,这个结果在看到人类从悲观集体转向乐观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我失望的是《三体》里面的中国军队连毛想的优良传统都丢掉了,失望的是人类思想的集体转向的信心来源是什么?基础科技被锁死的情况下,人类还能对自己的科技发展充满自豪,这是傻吗?是傻吗?全球的人类都是傻的吗?
《三体》里面,第一次避免人类灭绝是所谓的黑森林理论,个人感觉这就是美国佬的霸权主义加零和博弈思想,虽然老刘不是推崇这个理论,但大家好像都很喜欢这理论的样子。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黑暗森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吗?为什么就是没有作品是对国际宣扬我国的和平思想的呢?就是没有作品教导我们应该摆脱霸权主义这种旧式的思维呢?美国佬老是把我们当成敌人,不正是害怕我们将来会坐上他们的位置,接着就像今天一样地压迫他们吗?因为我们表现出来的思想好像就是这个样子:自己强大了,就可以随便欺负别人。
老刘的黑暗森林很深刻,但他还是没有给出破除这个魔咒的办法。
为什么会选择写书?那是因为网上太多的故事在宣扬暴力、强权主义。会上网看书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吧,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成长真的好吗?
现在暴力犯罪的成本太低了,在法律上打架伤人也就一个行政拘留的事情。而在文学上,崇尚的正正是谁的拳头大就谁说话算话……可怜、可悲!
现在已经没继续看《三体》了,不过又有了一个新的借口,那就是春节要走亲戚,估计还得断更几天。走完亲戚呢?没借口给自己了,自己要怎么办才好?
唉,订阅量要怎么样才能上来呢?压力真的好大。
(本章完)
………………………………
第294章 说曹操,曹操到
上回说到梁旭因为进宫的事情郁闷得不行,正撞上郭嘉在门外吵闹,就想拿戏忠和郭嘉出气。
梁旭他们住的院子是比较靠近前院的,所以荀彧还没出来以前,梁旭就已经来到了门前。
梁旭从门房一转出来,就闻到了一股酒臭味。
梁旭前世是四不青年,不烟不酒不嫖不赌,所以他不单讨厌二手烟的味道,同样也闻不惯酒的气味。别人都说酒香,但他却认为那种味道臭死了。
梁旭捏着鼻子,本就清悦的娃娃音变得更加尖锐了,他对着郭嘉大声嚷嚷:“郭嘉,大晚上的,你瞎嚷嚷什么呢?我在里面都能听到你的声音,你知道你这样会打搅到附近的邻居吗?”
其实现在的时间还是亥时,按照后世的时间来算还是十二点以前,很多大城市的人们估计还没睡下。但他们此刻身处汉代,是一个连灯油都要省着用的年代,没有夜生活,没有电视或者网络,娱乐消遣活动不单屈指可数,更是奢侈品,所以绝大多数的人们在这个时辰基本都睡了,周遭的环境确实十分安静。即使郭嘉并没有张飞那种大嗓门,大晚上的在那边嚷嚷,也确实让人闹心。
可醉酒的人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郭嘉撇了梁旭一眼,仰着头大叫到:“别人嚷嚷就不行,就许你自己嚷嚷?这是什么道理?”
梁旭本就不擅长和别人斗嘴,现在被郭嘉顶了一句,更是气结,涨红着小脸,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曹操为了化解大家的尴尬,连忙过来拉开梁旭,并礼貌地对梁旭说:“在下曹操曹孟德,在芳泽阁有幸认识了戏公子和郭公子。他们现在……”说到这里,曹操望了望郭嘉,继续说到,“小公子无需与他们一般见识。”
梁旭白天的时候,还想着要去拜访曹操,这下真的是说曹操曹操到了。
看着眼前这个不比自己高多少的白白的微胖的大叔,梁旭有些错愕:这个大叔就是曹魏的曹老板?他的身高和他在后世的名声真的不太相配呢,不过还是要比四娘高啊!
无须曹操解释,梁旭也明白郭嘉他们喝成了什么鬼样子。
梁旭也知道自己脑子没有郭嘉好使,于是就顺着曹操给的台阶下来,对曹操点点头,干脆闭嘴了。
曹操问到:“公子是小荀公子吧?”
梁旭轻轻摇着头说:“我是荀彧荀文若的学生,我叫梁旭,曹叔叔叫我小旭就行了。”
曹操对梁旭这种非主流的自我介绍方式不太适应,不过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主,所以他也顺坡下驴,坦然地接受眼前这个叫小旭的娃娃叫自己叔叔的事实了。
但让曹操比较难理解的是,郭嘉和戏忠明明比小旭大了不止一轮,可听他们互相之间直呼其名,看似是同辈的关系,难道郭嘉和戏忠也是小旭口中的荀彧的学生吗?
曹操与郭嘉、戏忠相处了大半天,虽然没有特意考较两人的军政见解与能力,但是从天南地北的闲聊中,曹操已经可以断定郭嘉、戏忠两人的思维活跃与跳脱,换一个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曹操认为郭嘉、戏忠是超级聪明的,估计他们的肚子里都很有料。
曹操现在猜测荀彧是郭嘉、戏忠的老师,他认为那就意味着荀彧的能耐要更强。曹操现在满心期待着与这位大智者见上一面了。
曹操有些迫不期待,于是直接开口就问梁旭:“请问令师现在在家吗?”
听到曹操问起荀彧,梁旭想起了自己这个便宜老师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上,对曹魏集团崛起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曹操起家的阶段,曹魏集团的每一次重大转折或是危机,都可以看到荀彧的身影。
可以说,没有荀彧,也就没有曹操的明天。
曹操在他的崛起之路上,和荀彧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亲密的。
有鉴于此,梁旭犹豫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曹操的这个问题才好。
一方面是因为梁旭不舍得他的老师。
虽说这些年以来,梁旭没有特意去拉拢这些历史上的牛人为自己服务,一个是因为他在扛起黄巾军的大旗之前,根本没想过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另一个是因为他反贼的身份也难以拉拢到什么牛人。
身家清白的大神们,谁会好端端地想着要上黄巾的梁山呢?
虽说什么时候都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想要窃取权力的人存在,但据梁旭所知道的历史,东汉末年有太多给这些人洗白的势力存在,就连原黄巾的将领们,也都纷纷投身到各大诸侯的阵营,给自己换了一个官方的身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又愿意继承张家三兄弟的未竟事业呢?
可现在荀彧算是自己倒贴上来的,虽然在身份上还是梁旭的老师,并不是梁旭的属下,但有这么一位大神在身边,谁又能做到忍痛割爱呢?
但换一个角度,站在曹操那边去想。缺了荀彧,曹魏很可能就要夭折了。而梁旭自己却很佩服历史上的曹操,他很不希望曹操会过早地死在了争霸的路上。
梁旭并不是说想要尝试和曹操一争长短,他更希望的是看到曹操成为治世的能臣,他觉得那样的曹操会更完美。
此刻,梁旭很纠结,他很不想让曹操接触到自己的老师,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做就太对不起自己的偶像曹操了。
曹操一脸诚挚与热切地注视着梁旭的笑脸,耐心地等待着梁旭的回答。他不明白眼前这个小娃娃为什么不说话了,他刚刚问的问题并不难回答。
其实梁旭是白纠结了,完全就是他自己想叉了。现在的曹魏集团还没有影子,曹操自己的身份也够不上招募荀彧当谋主。
曹操更多的只是想为朝廷物识人才,好举荐他们入朝为官,而最好的状况当然是这些人才将来能成为他的同道,能让他不在那么孤单。
现在曹操在朝廷中的处境实在是尴尬,他不愿意与九常侍同流合污,但大臣们又觉得他是常侍的后代,而疏远他。
(本章完)
………………………………
第295章 曹孟德的张子房?
前情提要:曹操热切地期盼着结实荀彧,想着试试荀彧是否优秀的人才,进而举荐给朝廷。而梁旭却怕荀彧会和曹操一见如故,会被曹操从身边拐走,很纠结要不要向曹操隐瞒荀彧的行踪。
就在梁旭犹豫的时候,荀彧终于在门子的引领下姗姗出来了。
荀彧从门房转出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学生梁旭正在和一个白面男子大眼瞪小眼,白面男子身后跟着一位下人打扮的跟班,而郭嘉却站在门口的台阶下发酒疯,郭嘉身边就停着一辆牛车。
荀彧正纳闷自己的学生怎么和曹议郎“对上眼”了,也正因为看到自己这个学生,才想起自己这个学生白天说要去拜访一下这个曹议郎。
难道这个曹议郎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难道是自己想错了?旭儿又是怎么知道这位曹议郎的?现在看他们的样子,好像也才刚认识。这一系列的问题,荀彧还没来得及想清楚,荀家的门子已经上前去和曹操打招呼,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